當前位置

首頁 > 教案中心 > 四年級教案 > 四年級下冊語文《記金華的雙龍洞》教學反思

四年級下冊語文《記金華的雙龍洞》教學反思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3.39W 次

【教學反思一】

四年級下冊語文《記金華的雙龍洞》教學反思

這是一篇遊記,首先要讓學生知道作者的遊覽順序。在教學時,讓學生默讀課文,圈劃出表示作者遊覽順序的詞,瞭解遊覽線路,再讓學生到黑板把自己的發現寫上去羅甸——洞口——外洞——孔隙——內洞,在學生理出文章的線索後,再讓學生細細朗讀、品味。將文本的語言達到內化、並一同去感受景色的美,最後整理出遊覽圖,瞭解寫遊記的一些技巧,學習體會詞句的精妙。溪水的流向是文章的一條而整堂課快結束時在地形圖的基礎上繪製小溪流水線路圖,則讓學生髮現了文章的暗線。在學生朗讀感悟外洞的大、孔隙的小而窄、外洞的黑、奇、大。這是一篇遊記,一定要明白作者的遊覽順序,抓住文章的主線,可以使教學散而不亂。特別是一些長篇幅的課文,更適其法。

《記金華的雙龍洞》第一課時教學反思

在過去課堂駕馭能力不夠的時候,我往往設計好思路讓學生跟着一步一步達到教學目的,不敢越雷池半步,甚至學生稍微哪個步子跨大了一點,都害怕自己慌了陣腳。現在我覺得:既然給了孩子足夠的發揮和創造空間,就要積極鼓勵學生有自己的見解和主張。這時候老師的基本素質就顯得格外重要,能否收放自如,靈活駕馭,以不變應萬變就是整堂課成功與否的另一關鍵因素。相反有些學生在課堂上提出一些近似荒謬的想法或見解讓大家出乎意料時,老師若能以巧妙或者幽默的方法靈活以對,這種教育機智更是一大看點。這就要求我們要注重一些細小的環節,精心設計我們的課堂語言。力求生活化.通俗化貼近孩子們與他們取得共鳴,會讓孩子少些反感,多些激情;力求創設一種沒有學生與老師這種概念的境界。

【教學反思二】

一、活化體驗,感染學生

1、課堂伊始,我播放抒情優美的音樂,配上連續不斷的雄偉的、秀麗的、優美的祖國山河圖片,力求從視覺,聽覺上給學生以震撼,吸引學生眼球,激發學生學習熱情。

2、在學習,體會“孔隙”窄小特點時,我設計了這樣一個環節:

⑴ 讓學生當遊客,互相地背靠背,肩並肩,模擬躺在船上,體會一下過孔隙的感受。此時,將教室內所有的燈關掉,視覺上的明顯變暗,使學生感受到了強烈的感官刺激,營造一種過孔隙時的氣氛,從而加深了對孔隙特點的理解和感悟。讓學生一下子就有了緊張和害怕的感覺,彷彿身臨其境了。

⑵ 教師在學生漸漸進入情景時,範讀這兩句話,緊接着給學生看過孔隙的錄像,並配上緊張的音樂渲染氣氛。

⑶ 然後讓學生暢所欲言,談自己的感受。

這樣一來引導學生進行具體的想象,學生的理解就更加形象深入具體了。教師層層深入的引導,讓學生切身體會到了過孔隙的感受,讓學生有一種身臨其境的感受。感受到了孔隙低矮窄小的特點。從而文章的這個難點得以突破。在這樣的課堂上,學生作爲審美的主體,通過感官與心智去感受、去體驗。

二、多層感悟,發展個性

感悟是一種發現的過程,是學生在自己的探索或體會過程中,不斷髮現、明晰概念的過程,是以學生自主學習爲主要特徵的一種學習方式。教師的作用是創設情境,組織和參與討論,適當點撥。在本節課上,我把感悟分成了三個層次:

1、第一個層次:

看圖感悟。通過課件分別出示路上、外洞、孔隙、內洞景點的圖片,讓學生先從視覺上對景點的感悟,談印象感受。

2、第二層次:

學文感悟。通過教師的範讀,引導學生原原本本地“讀”、平心靜氣地“讀”、整體聯繫地“讀”,進一步加深學生對“孔隙”特點的理解,體會。

3、第三層次:

體驗感悟。通過創設虛擬過孔隙的情境,把學生很自然地帶進課文的情感當中。通過談感受,彙報對文本語句的理解,間接地讓學生在文本中走個來回,完成對文本語言的玩味、賞析、內化;方法的歷練和提高;情感的體驗和薰陶。

感悟不是老師教給學生,而是讓學生在學習中逐步體會、感受、領悟知識的內涵和外延,學生是學習的主體,老師只是教學中的共同探討者和引導者。每個學生因個體差異,各自的感悟都不相同,學生在發表自己的感受時思維是發散的,不會人云亦云。

相反地,在初定的教案中,在欣賞孔隙特點教學時,我設計這麼一個大環節:讓學生單調地反覆地讀課文,談感受;讀課文,談感受……老師則“不厭其煩”地對所謂的重點詞句分析!分析!!再分析!!!結果,學生們的“感受”是一樣的,來來去去就是說,“我感覺孔隙很小,很窄”,卻沒有說出自己獨特的體驗;課文朗讀起來平淡如水,課堂氣氛非常沉悶,整節課下來,老師上得辛苦,學生上得無趣!

三、教學手段多樣化

本節課,注重教學形式的靈活,如:在讓學生彙報作者遊覽雙龍洞的景點和順序時,通過設計填寫“遊覽入門券”的形式讓學生彙報,而不是單調地指名回答,這樣不僅激發了學生的興趣,而且更好地調動學生參與學習的主動性,加深了對知識的掌握。

在最後的作業超市中,因人而異,因材施教地設計了三星級、四星級、五星級的題目,爭取不同程度上對學生的最大限度的提高。

語文課程標準》指出:

語文課程豐富的人文內涵對學生精神領域的影響是深廣的,學生對語文材料的反應又往往是多元的。因此,應該重視語文的薰陶感染作用,注意教學內容的價值取向,同時也應尊重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的獨特體驗。看來,教師在閱讀教學過程中,應該“少些理性,多些情趣”,做好學生學習活動的組織者、引導者,尊重學生的個別差異、尊重學生的個性化學習,引導學生學得主動、紮實、靈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