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案中心 > 七年級教案 > 初中古詩《次北固山下》課堂實錄

初中古詩《次北固山下》課堂實錄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2.72W 次

  《次北固山下》課堂實錄

初中古詩《次北固山下》課堂實錄

鄉愁是春日飄飛的柳絮,鄉愁是山林如練的晨霧;鄉愁是綿綿如絲的長長的鐵軌,鄉愁是落日天際的一葉孤舟;鄉愁是羈旅途中揚起的灰塵,鄉愁是明月下窗口仰視的雙眸。思鄉是人類最美的情感,它在歲月的心河中愈釀愈香。在新課程標準環境下,如何進行古詩文的學習,如何引導學生品嚐這一香醇佳釀,下面的案例爲我們作了一些大膽而有益的嘗試。

首先,我想談一下這次案例的有關背景。《次北固山下》是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材七年級上冊第四單元《古代詩歌》中的一首唐代律詩。該單元以“自然”爲主題,以三個維度爲目標,旨在讓學生通過反覆朗讀,整體感知內容大意的基礎上領略美的景物,感受美的情感,品味美的語言,培養學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品質

我校語文組針對課標實驗開展了系列教改活動,“單元整體感知”和“單元整合與反思”是最常規的學習活動。在“單元整體感知”學習中,我自行設計了一次以“思鄉”爲主題的小型綜合性學習活動。他們分組蒐集的資料包括:1,關於“思鄉”的感人的故事;2,古今中外以“思鄉”爲主題的詩歌;3,吟唱遊子思鄉的歌曲,並學唱其中的一兩首。

課前,根據學習難點,我有目的的通過長途電話請教了江蘇鎮江市教研室語文教研員,其間,適逢一同學於鎮江出差,時值歲末,囑其親臨北固山,以證實並描述“潮平兩岸闊”之實景,釋“海日生殘夜”關於寫景虛實之疑。

另外,在備課時,根據我對“風正一帆懸”的理解,我懷疑書中插圖關於“帆向”的錯誤。我在長江邊長大,父親是這方面的行家。於是,我多次打電話向一輩子都未離開過江水河水的父親請教,請教桅杆所在的位置,請教帆的懸掛技巧及升揚降落旋轉的原理,請教風向、帆向與船行方向之間的關係。在自己這一結論得到證實後,我欣喜萬分。然後,與學生一起找到了幾隻作爲藝術品的帆船,其中有一個模型令我非常滿意,因爲它的桅杆懸掛與我父親所講的一樣,帆的方向是可以自由旋轉的。

下面的案例描述,我是按照這次課堂學習活動的六個流程進行的。

情景導入,以歌煽情

課前,我播放了一首歌曲,讓學生進行曲名競猜。當歌曲前奏剛剛開始,許多學生都爭相喊出了歌曲的名字——《流浪歌》。在我的提議下,大家都跟着錄音機唱起來。一個片段以後,我示意學生停下來,並將音量慢慢扭小。以這段纏綿哀愁的樂曲爲背景,我用飽含深情的語調,拉開了本次學習活動的帷幕:

“現在我們聽到的,是陳星多年前演唱的《流浪歌》。《流浪歌》剛一出世,就唱遍了長城內外,席捲了大江南北。街頭巷尾,男女老少,輕吟低唱

“同學們,當年和《流浪歌》一起走紅的許多流行歌曲,都如同夜空一瞬即逝的流星,早已淡出了人們的記憶。可爲什麼《流浪歌》卻能如此受人歡迎讓人喜愛呢?

在學生七嘴八舌的回答中,我以“鄉愁”爲話題,順勢在多媒體大屏幕上出示了詩歌《次北固山下》。

整體感知,讀中現情

首先,我結合自身處境,調動情緒,滿懷激情的朗誦了課文。然後,我組織學生通過自由讀、齊讀等形式朗讀了幾遍課文。律詩十分講究形式,律詩的朗讀自然也要注重形式。在與學生討論時,我們結合課外背誦過的《過故人莊》、《題破山寺後禪院》等幾首律詩的特點,適時在屏幕上出示了詩歌節奏的劃分以及“首聯、頷聯、頸聯、尾聯”等文字。然後,又自由讀、指名讀、齊讀,幾個輪迴下來,學生的朗讀也已有幾分滋味了。

賞析詩歌,領悟詩情

“本詩表達了漂泊在外的遊子對家鄉的思念,你從文中哪些地方可以看出來?請找出有關的詞語或句子,談談自己的看法。”在賞析詩歌的第一步,我提出了這樣的一個問題,並讓學生獨立思考、同桌討論。在全班交流時,學生們紛紛發言。

生:鄉書是家信,詩人漂流在外,很想家,所以寫信。

師:他現在何處?家在何方?

生1:他現在在北固山下。

生2:他的家在洛陽,這從“歸雁洛陽邊”可以看出。

我當即出示中國地圖:“大家看,北固山在江蘇鎮江市北,河南洛陽在這,當時作者可能行船向東去辦事,因爲在唐朝殷番的《河嶽英靈集》中,該詩題目爲《江南意》,詩的首聯爲‘南國多新意,東行伺早天’。江蘇鎮江與河南洛陽兩地相隔千里,作者可謂是‘人在他鄉’啊!文中還有哪些句子說明這一點呢?

一陣緊張而安靜的思考後,學生們馬上紛紛回答:

“從首聯‘客路青山外,行舟綠水前’可以看出來,‘客路’是旅途的意思,‘行舟’也說明作者還在他鄉途中。”

“題目中的‘次’是停泊的意思,也說明是在路途之中。”

學生的回答比我預料的要好,在他們的發言過程中,我適時給予點拔與鼓勵。至此,我引導學生已經挖掘出了詩歌感情的第一個層面:思念洛陽,思念家鄉。

如果說“思念家鄉”是詩情的第一個層面,那麼“思念親人”則是本詩的更深層次的內涵。我以王維《九月九日憶山東兄弟》作引,帶領學生走進詩歌的又一洞天。

“行舟客路,人在他鄉。王維有這樣一句詩:獨在異鄉爲異客——”我動情的拉長了語調。

“每逢佳節倍思親——”學生們很默契的齊聲詠和。

“一些重大的節日是中華民族家庭團聚的日子。那麼,本詩所反映的時令是什麼季節的什麼時間呢?”

“是秋天,因爲有大雁。”一位急性子學生脫口而出。部分學生在底下暗自竊笑。

“剛纔這位同學敢於發表自己的觀點,值得表揚。但我發現有些同學似乎有不同的觀點。”我微笑地看着竊笑的學生,“難道說‘秋天’不對嗎?”

“是春天。”一個學生肯定地說。

“因爲春天到了,大雁纔會飛回來。”另一個學生好像生怕功勞被別人搶走,“唰”地一下站了起來。

“言之有理。”我指着地圖說,“從地理上看,洛陽在北固山的北邊,春天,天氣變暖,候鳥纔會從南方飛回來。所以作者才希望北歸的大雁捎一封家信到洛陽。同學們,向剛纔兩位同學學習(帶頭鼓掌),他們敢發言,肯動腦。大家想想,還有哪此詞句說明了當時的具體時間呢?四人小組可以討論,待會請選出中心發言人。”

學生討論兩分鐘後,各中心發言人紛紛要求發言。

生1:“江春入舊年”說明當時春天快到了。

師:“江春入舊年”是什麼意思?

生1:意思是,江上春早,舊年未過新春已來。

師:你怎麼知道的?

生1:我們從書上的註釋看到的。

師:不錯,看來你們小組能充分利用已有資源。大雁南歸,舊年未過,但我國有一傳統的節日卻要來臨,這個節日是——

生(齊):春節。

我平靜地掃視全班,若有所思的停頓幾秒,用緩慢深情的語調說道:“獨在異鄉爲異客,每逢佳節倍思親——,讓我們滿懷真情的背誦《九月九日憶山東兄弟》吧。”

學生齊聲背誦,教室裏不知什麼時候已經瀰漫着一種淡淡的哀愁。我暗示學生繼續發言。

“當時是春天到了,冰雪融化,水漲起來了,所以作者說‘潮平兩岸闊’。上學期我們學過的《春》就說‘春天來了,水漲起來了’。”

我帶頭鼓掌,學生躍躍欲試,氣氛更加活躍了。

“當時還是早晨,作者看到了海里升起的太陽。”第三個中心發言人停了停,似乎明白了什麼,“是從‘海日生殘夜’看出來的。”

我頷首微笑,在引導學生弄清“海日生殘夜”是什麼意思後,提出了一個有爭議的問題。

“在夜將盡未盡的時候,一輪紅日從海里升出來。作者真的看到了太陽從海里升起來嗎?”

一個學生說:“可能是因爲當時江面開闊,連接大海吧。”

另一個學生說:“可能是作者看到太陽,想像它是從海里升起來的。”

“剛纔兩位的發言,一個說是看到的,是實寫;一個說是想到的,是虛寫。你們同意哪一種意見呢?”我的話音未落,持不同意見的學生就爭論了起來。

到了是該出手的時候了。

“現在我告訴大家一個好消息,今天,我剛好有一位同學去了北固山。”我掃視了全班學生一眼,“他是到鎮江市出差的。受我的委託,他是特意去北固山爲我們實地考察這一問題的。大家願意請教一下他嗎?”

“願意——”

“他現在正等着我們的電話呢?誰來聽這個電話?”我拿出電話,將話筒插入錄音機的揚聲器裏,“不過,可要注意禮貌用語喲,我的同學姓魯,也是老師。”

“班長!班長!”

班長在掌聲中走上來,其餘學生伸長脖子,凝神注視。我拔通了早已儲存的號碼。“嘟——嘟——”的聲音在教室迴響。

魯:喂,你好。

班長:喂,您好,是魯老師嗎?我是鍾老師的學生,您在北固山嗎?

魯:受老同學委託,我今天特意來到北固山的。

班長:您在那兒能看到海嗎?

魯:你們鍾老師也問我這個問題。我在這裏是看不到海的,這裏離大海有好幾百裏地哩,“海日生殘夜”是作者想到的吧。但是現在江面開闊,擡頭望去,對岸遙不可及,遠遠看去,還真有“海天相接”的感覺,太陽從遠處的水天相接處升起來,自然會讓人產生“海日”的感覺,這樣,理解爲實寫似乎也可以。你明白嗎?

班長:我明白了,謝謝魯老師,再見。

我連忙接過電話,大聲的說了句“謝謝老同學”,說實話,老同學那聲音飄飛在風中,絕對能夠把人的思緒帶到那碧水迂繞的北固山前。

一陳掌聲之後,教室裏平靜了下來,我再次掃視全班,用深沉的語調說道:

“海日生殘夜,江春入舊年。日子過得真快,一天未過,新的一天又來臨了;舊年未去,新年的腳步卻又近了。漂流在外的詩人是多麼思念自己的家鄉,思念自己的親人啊。

“獨立船頭,仰望長空,一行大雁,從南方飛回,詩人想:我什麼時候才能回到我可愛的故鄉,見到我可愛的愛人啊……

我發現,在學生朗朗書聲中,有了一種發自內心的詠歎。

大膽質疑,挑戰權威

這一環節,我首先請學生質疑,把還不懂的問題提出來,結果,許多學生的問題都聚焦在“風正一帆懸”上,——而這正是我預料之中的。

“首先,我想請問大家,當時江面上的風大嗎?”我拋出這樣一個問題後,教室裏又炸鍋了,有的說風大,有的說風小。

在討論分析時,我拿出早已準備好的帆船模型,從“風正”入手,讓學生認識到,風的方向與船行走的方向完全一致;接着,我又問學生,能不能說成“風順一帆懸呢?”讓學生結合“懸”來區分“風正”與“風順”的意思,大家討論後一致認爲:不能用“風順”,因爲帆沒有鼓起來,當時風不大。

此時,我將船託在嘴邊,以風吹帆,問道:“‘風正’時帆該懸掛在什麼方向?”

“朝船頭的方向。”學生得出這樣的答案並不難。

“那你們看看書中的插圖,發現了什麼問題沒有?”

“畫錯了!畫錯了!帆的方向畫錯了!”不少學生吃驚地瞪大了眼睛。

“你們真不簡單,居然能挑出專家的毛病!”我頓了頓,提高了音量,“只要細心觀察,善於思考,我們是能發現很多真理的。不迷信權威!做學問就要敢於向權威挑戰!同學們,讓我們爲自己鼓掌!”

詩境再現,配樂朗誦

在哀愁的《二泉映月》中,我讓學生閉目靜聽老師的朗讀,然後,請他們描述自己腦中想象再現的畫面。在老師的指導下,學生以這首二胡曲爲背景,興致盎然的進行了一次配樂詩朗誦的表演賽。

拓展共鳴,交流資料

以“鄉愁”爲主題,各組依次展示了自己的收穫。他們蒐集到的材料來自網上、書籍、報刊與雜誌,內容廣泛,有傳說,有詩詞,有歌曲:從李白的《靜夜思》到泰戈爾的《母親》,從徐小鳳的《明月千里寄相思》到費翔的《故鄉的雲》……

最後,在《二泉映月》的樂曲中,在學生朗朗的背誦中,我們結束了這一課的學習。但我知道,學生的學習纔剛剛開始。

這節課後,我們語文教研組及時地進行了研討,大家認爲:這堂課的學習活動圍繞三個維度目標進行設計,活動的每一個環節都注意了對學生進行知識和能力、過程和方法、情感態度和價值觀的教育,培養了學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品質,體現了課程標準改革精神。

同事們的意見,具體可以歸納爲以下幾點:

1. 以“學案”代替“教案”,活動的設計處處體現了“以生爲本”的課改思想。

2.培養了學生大膽創新、挑戰權威的精神。其中最精彩的是引導學生根據對“船向”“風向”“帆向”的分析,發現了課本插圖中的錯誤。

要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教師首先必須要有創新精神。本課學習活動的諸多環節體現了教師這一精神,如導入等多處創設的詩歌學習情景。其中“電話採訪”還具有不可重複操作的獨創性。

3.善於運用教學評價手段,保護了學生學習積極性,“放縱”了學生的情感,在學生獲得獨特學習體驗的同時培養了學生個性化的品質。而這一切都基於教師對學生人格的尊重,尊重他們的發言,尊重他們的參與,尊重他們個人獨特的學習感受。

4.注重了知識與能力訓練中的層次教學原則。爲了引導學生領悟詩情,課堂以“思鄉”、“思親”、“情景再現”三環節進行,以“讀出節奏”、“讀出感情”、“讀出藝術(配樂朗讀)”爲詩歌學習梯度,抓住了教學重點。

在給我鼓勵的同時,老師們也給我提出了寶貴的意見,他們認爲,這堂課的容量還可以再大一些。

本次學習活動前後,結合課標,我進行了認真深入的思考。下面是我的一點心得體會

1.語文學習的過程,其實就是一個學習資源整合的過程。語文學習,應充分挖掘教學資源,活動的設計應體現語文課標學習的“開放性”特點。在本次活動設計與實施中,除課本、教參外,我還請教了江蘇省鎮江市教研室的同志,請教了自己的父親,並與出差鎮江的老同學取得了聯繫,個人的經歷與內心“思鄉”的體驗也成爲本次學習活動的資源。

從廣義上講,組織學生進行以“鄉愁”爲主題的綜合性學習活動,則是挖掘了更爲廣泛的教學資源,使課堂真正成爲語文學習的窗口。

2.語文學習的過程,其實就是引導學生獵獲信息的過程,——這是信息整合的前提。上網、讀書看報、看電影電視可以獲取信息,與人交談也是獲得信息的一種方法。這次“電話採訪”活動的設計關鍵其實就在於引導一種思想。

作爲一個語文老師,應有“放眼宇宙,吞吐日月”的氣度與胸懷,這是語文課標“資源整合”提出的要求。我想,這也應是我以後教學與人生努力的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