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案中心 > 七年級教案 > 《次北固山下》導學案彙編

《次北固山下》導學案彙編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2.36W 次

  《次北固山下》導學案一篇

《次北固山下》導學案彙編

  【自學目標

1、 理解詩歌的內容,領會名句所包含的哲理意義。

2、體味詩歌情景交融的特點和譴詞造句的妙處。

3、繼續學習律詩的格律常識。

【自學重難點】

1、頸聯中所包含的哲理意義。

2、本詩情景交融的寫作特點。

 【自學檢測】

1、對這首詩語句的解說,不恰當的一項是( )

A.“次北固山下”的“次”是“停泊”的意思。北固山在鎮江北邊,三面臨江。

B.“客路”即“旅途”。第一句指明瞭作者要去的路途,第二句交代了乘舟而來的情況

C.“潮平”指潮水上漲,水與岸平。“風正”指風向既順,風力又不猛。

D.“歸雁洛陽邊”意即我想學北歸的大雁,回到故鄉洛陽。

2、關於這首詩的賞析,不恰當的一項是( )

A.這首詩以對偶句開頭,既不同一般,又工整明麗,“青山”“綠水”給人眼明心亮的感覺。

B.三、四兩句進一步把人帶到一種和平寧謐的環境裏,平野開闊,大江直流,波平浪靜,顯得天地寬闊,更使人胸襟開朗。

C.五、六兩句寫海上紅日衝破黎明前的黑暗,江邊春意趕走垂盡的舊臘殘冬,不僅意象美妙,還蘊含一種生活哲理,突現了新生事物的強大生命力。21世紀教育網版權所有

D.最後一聯抒發了作客他鄉的深深愁緒,可知前面六句所寫明麗的江南景色,都是爲最後一聯作反襯的。

  《次北固山下》導學案二篇

  【學習目標】

1 知識與能力:繼續學習詩歌的格律常識。

2 過程與方法:理解詩歌的內容,領會名句所包含的哲理意義。

3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體味詩歌情景交融的特點和遣詞造句的妙處。

 【學習重點】

本詩情景交融的寫作特點。

  【學習難點】

頸聯中所包含的哲理意義。

 【學習方法】

誦讀—自學—討論—探究。

 【學習流程】

(一)預習檢測

1 作者( ),( )代詩人

2 釋題。

(二)課內探究

1 如果說這首詩寫了羈旅之愁,在首聯中有沒有體現?你找出兩個詞語來體會一下。

2 頷聯寫的是什麼內容?古來很多人稱讚這兩句詩氣勢逼人,意境豪闊,你的感覺怎樣?

3 最耐人尋味的是頸聯,這一聯詩到底蘊含着怎樣的哲理呢?

4 試總結本詩的主旨:

(三)拓展延伸

1 學習詩歌的格律常識:

在學習詩歌之前,應先了解有關詩歌的常識。通常所說的詩歌包括古體詩、樂府詩、律詩、絕句、詞、曲等。唐代以前出現的較少格律限制的詩體叫古體詩。如《觀滄海》。而把唐朝新出現的律詩、絕句叫近體詩。如《錢塘湖春行》就是律詩,《登鸛雀樓》就是絕句。律詩,因格律要求嚴格而得名,有五言律詩、七言律詩兩種,每首詩八句話。絕句可看作是律詩八句話的節選,每首詩四句話。二者都講究押韻,是格律詩的典型代表。

(四)訓練檢測

1 作者借景物來表達飄泊他鄉而心思故里的詩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點明主旨的詩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 無意說理卻在景物與節令中蘊含新事物必將取代舊事物,新陳代謝是不可抗拒的哲理的詩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 借“雁足傳書”的典故來寄託思鄉之情的詩句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 以小景傳大景之神,讓我們透過小景看到平野開闊、大江直流、波平浪靜的壯闊大景的詩句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五)總結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