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案中心 > 七年級教案 > 《次北固山下》教學設計及案例

《次北固山下》教學設計及案例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2.46W 次

 【教材簡析】

《次北固山下》教學設計及案例

《次北固山下》選自《義務教育課程標準試驗教科書·語文》(七年級上冊第三單元)。它是是唐代詩人王灣的代表作,廣爲傳誦的古典詩歌,千古名篇。備受稱讚的名句有“潮平兩岸闊,風正一帆懸”、“海日生殘夜,江春入舊年”。全詩意境優美,情景交融,描繪了秀美的江南景象,抒發了詩人旅居外地時濃郁的思鄉之情。

【對象簡析】

授課對象是七年級的學生。剛剛賣入中學的學生在古典詩詞的學習中仍然帶有很濃的稚氣,只停留於簡單的背誦能力,缺乏分析和鑑賞的技能。

 【設計理念】

《語文課程標準》要求七年級學生“誦讀古代詩詞,有意識地在積累、感悟和運用中提高自己的欣賞品味和審美情趣”。讀詩歌要“展開想象,獲得初步的情感體驗,感受語言的優美”。

  【教學設想】

以學生誦讀爲基礎,以賞析感悟爲目標,通過對詩歌內容的感知和感悟,提高學生的賞析能力,進一步加深對詩歌的理解。教學過程以“鄉愁”爲線索,突出詩歌的思鄉之情。通過“創設情境──朗讀感悟──拓展探究──背誦領悟”的教學環節,指導學生進行由情及理的學習活動,領略中國詩歌的思鄉情感。

 【教學目標】

1、使學生了解詩歌的思想內容並背誦全詩。

2、培養學生品味詩句的能力,能有節奏的地朗讀詩詞。

3、使學生認識古代地社會生活和文化生活,感受中國詩歌的思鄉旋律。

 【教學媒體】

電腦教學平臺及多媒體課件。

  【教學時數】

共1課時。

  【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境,導入情感體驗

1、導語:

老師:同學們,立秋已過,前天正好是秋分。寒暑易節,今天讓人感覺到一絲涼意。中秋節即將到來,在你們的心中有沒有“月是故鄉明”的感覺?(學生:有)離開家裏,離開親人,你們想回家與他們團聚嗎?(學生:想)今天,科技非常發達,只要我們信手發一條短信,或者打個電話,或者發一個E-mail就可以了。但是,在古代我們就只好用書信來代替了。在我們所學過的課文中就有許多想家而又回不了家古詩文(學生:議論)。今天所學的《次北固山下》就是其中的一個例子。

2、作者:

作者王灣是唐朝洛陽人,於先天元年,即公元712年,也就是杜甫出生那年中了進士。他曾往來於現在的江浙一帶,在途經江蘇省鎮江市北固山時,寫下了一首詩《次北固山下》。王灣是一個生卒年不詳的唐朝詩人,今天我們還記得他的名字,就是因爲他寫下了這首千古傳頌的詩歌,這就是我們常說的“人以詩傳”。下面讓我們一起感受作者那份濃郁的思鄉情懷吧。(展示目標,播放歌曲FLASH 《送別》)

  二、朗讀感知,領略思鄉之情

1、學生結合課文註釋,自由朗讀,學生代表範讀。

2、聽配樂朗範讀,糾正個別字詞的誤讀。

3、作劃分節奏的指導,全班齊讀課文。(提供舒緩背景音樂:馬思聰的《思鄉曲》)

投影:

次/北固山下

客路/青山外,行舟/綠水前。

潮平/兩岸/闊,風正/一帆/懸。

海日/生/殘夜,江春/入/舊年。

鄉書/何處達?歸雁/洛陽邊。

4、參照註釋,同桌互譯詩句,將意思補充完整。(老師巡視,幫助學生解決疑難)

 投影:

客路──當指驛道,是旅客來往所走的道路。鎮江是當時水陸交通的樞紐,故以“客路”與“舟行”相對應。

潮平──指潮與岸齊,因而兩岸顯得寬闊,這是春潮初升時的景象。

風正──指順風,且風力不大,所以帆是懸掛之形。

殘夜──夜將盡時分,太陽從東方升起,又因鎮江跟東海相距不遠,故稱海日。

舊年──相對於新年而言,舊年未盡而江上春潮已生,故謂“江春入舊年”。

鄉書──即家書,指詩人寄給洛陽家中的信;舊謂鴻雁可以傳遞書信,故詩人有託書于歸雁之意。

5、請一位學生講述詩歌內容。(原意保持不變,但允許想象加工)

三、賞析品味,研讀思鄉之情

1、檢查學生預習課文和蒐集資料情況

老師:昨天,我佈置了大家預習課文,並結合文中詩句蒐集相關圖片。現在,請交給老師(老師巡視,收取圖片),思考回答“你爲什麼會找到這樣的圖片?”。

學生:遞交圖片,思考原因。

老師:用實物投影展示其中三幅圖片,學生自述原因。

學生一:我喜歡在青山綠水中泛舟的感覺。(客路青山外,行舟綠水前。)

學生二:我喜歡太陽從天際徐徐升起的意境。(海日生殘夜)

學生三:我喜歡廣袤無垠,一望無際的意境(潮平兩岸闊、歸雁/洛陽邊)

老師:評價個別出色完成任務的學生,警示其他學生要向他們學習。

2、“本詩表達了漂泊在外的遊子對家鄉的思念,你從文中哪些地方可以看出來?請找出有關的詞語或句子,談談自己的看法。”在賞析詩歌的第一步,我提出了這樣的一個問題,並讓學生獨立思考、同桌討論。在全班交流時,學生們紛紛發言。(投影:王維《九月九日憶山東兄弟》創設情境)

⑴引導學生從距離的角度去領悟作者的思鄉情懷。

(討論:本詩表達了漂泊在外的遊子對家鄉的思念,你從文中哪些地方可以看出來?請找出有關的詞語或句子,談談自己的看法。)

老師:從剛纔的介紹中,我們都知道作者家住洛陽,他現在在什麼地方呢?

學生:北顧山(教師展示地圖:讓學生從地圖中感受作者現正“遠離家鄉”)

老師:從詩句中我們還可以證實作者“遠離家鄉”呢?

學生:“次”(註解上)、“客路”(客,是作者自己)、“鄉書”(書,是指書信)

“歸雁”(古代有鴻雁傳書的說法)……

老師:作者想家嗎?想家裏的親人嗎?

學生:想!(齊答)

老師:你們現在也是離開“家裏”,有的也是“遠離家鄉”,你們的心情與作者相同嗎?

學生:相同,都想家呀!

老師小結:文章所抒發的是思鄉之情,我們可以從某些與地點有關的詞句中感受到。那麼,你們在閱讀其它詩詞的時候就要仔細,要用心去品味。這樣,才能品味到作者滲透在文章的感情。(投影:思念家鄉)

⑵引導學生從時間的角度去領悟作者的思鄉情懷。

[!--]

(討論:本詩所反映的時令是什麼季節的什麼時間呢?談談自己的看法。)

老師:遠離家鄉,作者內心產生因距離而思鄉的感情,那麼傳統節日到了,如中秋節、春節等,你也會想家嗎?

學生:當然會啦!

老師:那麼,文章中有沒有與時間、節令有關的詞句呢?請大家找一找。

學生:有,比如:“殘夜”(深夜)、“江春(春天)”、“舊年(去年)”。

老師小結:這裏,我們又可以發現作者用了時間、節令來抒發他的思鄉愁緒。除此之外,濃郁的思鄉之情,還可以因砭官、生意不景氣、戰亂等原因引起的,同學們可以在課外再結合其它詩詞深入思考。(投影:思念親人)

 四、小組討論,探究詩情意境

1、思考、討論:詩句“海日生殘夜”意境耐人尋味,所描繪的是實景還是虛景呢?

學生1:在夜將盡未盡的時候,一輪紅日從海里升出來。作者真的看到了太陽從海里升起來嗎?

學生2:可能是因爲當時江面開闊,連接大海吧。

學生3:可能是作者看到太陽,想像它是從海里升起來的。

老師:剛纔兩位的發言,一個說是看到的,是實寫;一個說是想到的,是虛寫。你們同意哪一種意見呢?

學生:議論紛紛。

老師明確:江面開闊,海天相接,“海日生殘夜”可以是作者看到的,可以理解爲實寫;擡頭遠望,一望無際,想象太陽從遠處的水天相接處升起來,可以理解爲虛寫。指出解決問題,能自圓其說,言之有理就可以了。

2、結合詩句“風正一帆懸”,談談你對課本插圖的看法。

學生1:畫得很逼真嘛!

學生2:我也想象作者那樣領略潮平水綠得風光。

學生3:插圖有畫錯的地方!

(學生哇然。)

老師:引導學生結合“風正”一詞的解釋去進行探究,告戒學生要善於仔細觀察,養成發現問題的習慣。

  五、拓展延伸,再現詩情美感

1、教師補充課外與“思鄉”有關的詩詞(古代、現當代),開拓學生視野。

⑴播放 FLASH 《天淨沙·秋思》(馬致遠)

“枯藤老樹昏鴉,小橋流水人家,古道西風瘦馬。夕陽西下,斷腸人在天涯。”(爲聯繫其它古詩詞舉例子)

⑵播放 FLASH 《鄉愁》(於光中)

“小時候/鄉愁是一枚小小的郵票/我在這頭/母親在那頭

長大後/鄉愁是一張窄窄的船票/我在這頭/新娘在那頭

後來呵/鄉愁是一方矮矮的墳墓/我在外頭/母親呵在裏頭

而現在/鄉愁是一灣淺淺的海峽/我在這頭/大陸在那頭”

明確:作者巧妙地借用“距離”由遠而近,再由近及遠,讓讀者感覺到鄉愁畢現,鄉愁的無奈,鄉愁的內在。本詩所表達的感情,已經不是纏綿悱惻,也不是兒女情長,而是一腔悲壯的愛國情懷。

2、課外思考:信息社會中的我們還擁有鄉愁嗎?

3、自由朗讀,背誦體味。(附:音樂背景馬思聰的《思鄉曲》)

  六、拓展作業

1、到圖書館找一首表現思鄉主題的詩,抄寫並背誦。

2、背誦默寫詩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