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案中心 > 七年級教案 > 《夏》導學案(蘇教版七年級上冊)

《夏》導學案(蘇教版七年級上冊)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2.5W 次

 【教學目標

《夏》導學案(蘇教版七年級上冊)

1、朗讀課文,把握夏的特點;

2、品味文章語句,感受文章語言魅力;

3、體會作者情感,引導學生熱愛自然,熱愛生活。

 【課前預習】

1、給加粗的字注音。

芊芊( ) 黛( )色 主宰( ) 磅( )礴( )

匍( )匐( ) 澹澹( ) 苦澀( )

2、解釋詞語,並選擇其中一個詞造句。

輕飛曼舞 春華秋實

閒情逸致 細滋慢長

3、閱讀課文,說說寫出了夏的什麼特點?作者對夏有什麼樣的感情?

 【課堂演練】

活動一: 初讀課文,捕捉畫面;

活動二: 品讀課文,欣賞美點;

活動三: 誦讀課文,激勵創作;

活動四 :拓展閱讀,交流感悟。

 【課堂檢測】

閱讀下面語段,回答問題。

①夏天的色彩是金黃色的。按繪畫的觀點,這大約有其中的道理。春之色爲冷的綠,如碧波,如嫩竹,貯滿希望之情;秋之色爲熱的赤,如夕陽,如紅葉,標誌着事物的終極。夏正當春華秋實之間,自然應了這中性的黃色——收穫之已有而希望還未盡,正是一個承前啓後、生命交替的旺季。你看,麥子剛剛割過,田間那挑着七八片綠葉的棉苗,那朝天舉着喇叭筒的高梁、玉米,那在地上匍匐前進的瓜秧,無不進發出旺盛的生命力。在暑氣的蒸騰下,蓮蓬勃發,向秋的終點作着最後的衝刺。

②夏天的旋律是緊張的,人們的每一根神經都被繃緊。你看田間那些揮鐮的農民,彎着腰,流着汗,只是想着快割,快割;麥子上場了,又想着快打,快打。他們早起晚睡亦夠苦了,半夜醒來還要聽聽窗紙,可是起風了;看看窗外,天空可是遮上了雲。麥子打完了,該鬆一口氣了,又得趕快去給秋苗追肥、澆水。“田家少閒月,五月人倍忙”,他們的肩上挑着夏秋兩季。

1、理解下邊加點詞語的意思。

①向秋的終點作着最後的衝刺。秋的終點:

②看看窗外,天空可是遮上了雲。可是:

2、第①段中指出夏季是“一個承前啓後、生命交替的旺季”,這裏的“前”是指     ,“後”是指出     。結合上文理解,作者是採用     的寫法來表現夏季這一特徵的。

3、結合具體語境,說說作者是從哪幾個方面來寫“人們的每一根神經都被繃緊”的。

4、第②段結句中“他們的肩上挑着夏秋兩季”一句,與第①段中哪一句相照應?

5、這兩段文字抒發了作者什麼樣的思想感情?(3分)

 【鞏固練習】

 [課外延讀]

無雨夏天

苦等了一個漫長的春季,眼看這個夏天就快過去了,卻一直沒有看到下雨的跡象。難道說這個多雨的季節竟然不會有小雨淋漓的詩意?沒有大雨磅礴的酣暢?

燥熱和枯乾的不僅僅是街道、山林和河川,在焦灼和期待中,人們幾乎要失去耐心。失去耐心的還有門前的那一簇簇的薔薇,我第一次看見翠綠的凋謝,一種異樣的感覺充盈心間。

也許,還有一朵蘊積雨水的雲,正在緩緩飄來,徐徐接近着頭頂這片耀眼的天空。那必然是一個讓人歡騰的時刻,陰暗而清涼的風中,人們不再懼怕閃電,急促衝出戶外,滿眼包含感激。是啊,人們已經很少在心底泛起感激了,苦澀的心田,已被幹裂成很多滴水難以潤合的碎片。但是,我的確看到了那種場面,當久旱無雨、萬物萎頓、心浮氣燥的時候,戶外天昏地暗,風雨欲來,那時分,人們是何等的開懷哦。

而人們還會再等多久?陽光下浮土飛揚,遮住了呆滯的視線,爍爍遠方,熱浪滾滾,就連綠蔭下的土地也漸漸泛白,那黑色柏油馬路的色調也不再沉實。

這世界竟然如此渴望,燦爛的陽光不再具有溫暖、良麗的含義。那一排排靜靜垂立着的樹,已經失去了往日的風采。

當然還有一片溼潤、一種清涼,於是人們簇擁到海邊。在海潮喧囂中,人們在希望中幻想,雖然那個願望是鹹澀又酸苦的,卻充滿了強大的生命力。捧一團海水,人們在那小小的一片水面,人們看到的依舊還是熾熱的陽光。

疲憊地張望,偌大的空間在煎熬着,這讓人們想念起了曾經那些綿綿陰雨的日子,想起了關於環保的話題,想起了植樹造林綠化家園的倡議。

可能現在還不算太晚。當人們再一次反省,那反省的背景裏,是記憶中的青山綠水,是那些風調雨順的年景,是昨日親手伐倒的那一片片森林。

很長時間,人們崇尚起了冷漠,粉飾了貪婪而縱容了索取,忘卻了辛勤的種植。難道人們真的不知道,當人們用熱情和真心種植善良、澆灌真誠、剪去虛僞之後,這世界會變得很清爽、滋潤和溫和麼?不,人們知道。但是人們只會要求別人去做,而忘掉了自己的責任。

無雨夏天,枯萎的或許還有甜美的心靈,在浮躁的空氣中,我們已經厭倦了歇斯底里的標榜,當滿山變野的青色褪去以後,人們發現,岩石的山體依舊那樣沉實和安靜。

1、在作者的想象中,當久旱逢雨時,人們的表現是怎樣的?(用文中原話來回答)

2、 如果將文中劃線句子改爲“這個多雨的季節,應該會有小雨淋漓的詩意,應該會有大雨滂沱的酣暢。”其表達效果有何變化?

3、 作者說“人們崇尚起了冷漠,粉飾了貪婪而縱容了索取,忘卻了辛勤的種植。”聯繫實際生活,說說這具體指的是什麼?

4、 第八節中說在“那反省的背景裏”有“記憶中的青山綠水”有“那些風調雨順的年景”,但爲什麼還會有“昨日親手伐倒的那一片片森林”?

*5、樑衡的《夏》主要表達了對夏天緊張、熱烈、急促旋律的讚美,你認爲本文主要表達了作者怎樣的思想感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