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案中心 > 六年級教案 > 六年級上冊《自相矛盾》教學實錄

六年級上冊《自相矛盾》教學實錄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2.67W 次

  【六年級上冊《自相矛盾》教學實錄】

 一、創設情境,導入新課

六年級上冊《自相矛盾》教學實錄

生:(課前,根據老師的提示將黑板分爲左右兩個版面,一部分學生用簡筆畫在左面畫了一些“矛”,另一部分學生在右面各畫了一種“盾”)

師:同學們,黑板的左面是——

生:矛!

師:右面是——

生:盾!

師:(對着畫“矛”和“盾”的學生)現在,你們就是賣“矛”的和賣“盾”的,能夠誇誇你們“矛”和“盾”各有什麼用處嗎?注意:是“誇”,不是一般的介紹。

生:我的“矛”尖銳無比,能夠戳穿任何東西,不買是要後悔的!

生:我的“矛”天下無雙,誰見了我不乖乖讓路!所以,要想打勝仗,趕快掏錢買!

生:別吹破了吧。你看,我的“盾”你就不怕你。所以,要想保性命,抓緊時間買吧!

生:我的可厲害了,就是子彈都穿不透,更不用說你們這些原始性的兵器“矛”了!

生:誇得好!不過,我要告訴大家的是:我的“盾”更堅固!哪一位要是請了我的“盾”做保鏢,哈哈,他就可以走遍天下都不怕。你們說是不是?

師:同學們,他們“誇”得怎樣?

生:(情不自禁地鼓掌,有的高聲喝彩)

師:“矛”和“盾”,都是古代打仗用的兵器。“矛”是用來——

生:(齊)進攻的!

師:“盾”呢?

生:(齊)防守的!

師:今天我們學習的故事,講的是有一個人既誇“矛”,又誇“盾”。故事的題目就是——

生:(齊)自相矛盾!

二、抓住重點,引讀導悟

生:(自由朗讀課文,在朗讀正確、流利上下功夫)

師:剛纔同學們讀得很是投入。現在組內讀一讀,聽一聽,互相糾錯。如果夥伴有困難,就幫他練一練。

師:誰來讀一讀這個故事?

生:(展示將課文讀正確、流利情況,同學評議,教師適當點撥)

師:這個楚國人是怎樣來賣自己的“矛”和“盾”的呢?

生:他拿起自己的盾誇口說:“我的盾堅固得很,隨你用什麼矛都戳不穿它。”又舉起自己的矛誇口說:“我的矛銳利得很,隨你什麼盾它都能戳穿。”

師:你覺得怎樣才能讀好這段話呢?

生:我覺得,應該用誇口的語氣讀。我來試一試。

師:讀得怎樣?

生:不錯!他重讀了“堅固得很”“銳利得很”。

生:重讀“堅固得很”,突出了“盾”的.堅固;重讀“銳利得很”,顯示了“矛”的銳利。這樣讀,還顯示了這個楚國人的得意忘形。

生:我覺得也可以重讀“我的盾”“我的矛”,因爲突出“我的”,充分地表現了這個楚國人的得意洋洋、狂妄自大!我來示範一下。

生:我覺得,還可以重讀“隨你用什麼矛”和“隨你什麼盾”,說明他的“矛”和 “盾”都是天下獨一無二的。他是“王婆賣瓜,自賣自誇”,可自己還不知道!

師:請同學們再將這兩句話讀一讀,好好地體會一下這個楚國人的心理狀態。

生:(自由朗讀體會;齊讀)

師:他這樣“誇口”說能賣得出去嗎?爲什麼呢?

生:(大家異口同聲)“賣不出去”!

生:如果用他的“矛”來戳他的“盾”,戳不進去或穿不透,這隻能說明他的“盾”還說得過去,但“矛”就談不上銳利了。

生:如果用他的“盾”來擋他的“矛”,“盾”被矛戳穿,就說明他的“盾”並不堅固。

生:如果用他的“矛”來戳他的“盾”,“矛”斷了,“盾”也被戳穿了,只能說明他的“矛”和“盾”,沒有一樣是好兵器。

生:他在叫賣時,說的話前後不一致,這就叫“自相矛盾”,當然沒有人會相信他,更加不會上他的當!

生:這個賣“矛”又賣“盾”的人,說話自相矛盾,還在自吹自擂,實在是太可笑了!

師:所以,當有個圍觀的人問他話時,他的反應是——

生:(齊)那個楚國人張口結舌,說不出話來了。

師:現在,請同學們自由朗讀課文,注意抓住“誇口”,想象人物的動作、神態、心理,體會人物的內心世界。

生:?自由朗讀體會→小組朗讀交流→全班朗讀展示,教師適時組織評議)

三、表演展示,評議深化

師:現在我們來演一演,有興趣嗎?(學生們興趣盎然)先請組長分配好角色,在組內練習。(小組內根據角色要求進行練習)

師:我們請第二小組爲大家表演,掌聲歡迎!

生:(表演者興致勃勃,高度投入;觀衆們津津有味,全神貫注)

師:(當學生演到其他圍觀的人質問楚國人時)這位將軍經常帶兵打仗,聽楚國人這樣誇口說“矛”又說“盾”,會對他說什麼呢?

生:這位生意人,你竟然誇下如此海口。我縱橫沙場多年,可謂見多識廣,但從來沒見你所說的的矛和盾啊!你能告訴我,它們交鋒後,會出怎樣的情況嗎?

生:(表演楚國人的學生,先是目瞪口呆,接着抓耳撓腮,急得渾身直抖)

師:看他那啞口無言的樣子,真可憐!(對着一位“圍觀的人”)這位老爺爺,你來提醒提醒他。

生:(捊了捊“鬍子”)年輕人,以後說話要實事求是,不要言過其實。做生意嘛,講究的可是誠信啊!

師:你們也是做生意的,快來幫幫同行吧!

生:像你這樣說話前後不一致,誰還敢來買你的東西呢?你這不是不打自招嗎?以後還是實在點兒好啊!

生:以後說話做事可要動腦想想,千萬不可以不切實際地說大話。知道了嗎?

師:“楚國人”,你別再啞口無言,急得腦門兒上直冒汗了。也來說跟大家說兩句吧。

生:(演楚國人的那位學生):謝謝大家,謝謝大家!大家教訓的是,以後我說話、做事,一定會實事求是、注意前後一致的!請大家看我的行動吧!

四、適度拓展,以寫促讀

師:這個有意思的故事,是古代思想家韓非子寫的。願意看看原文是怎樣寫的嗎?

生:願意!

師:(掛出小黑板)

楚人有鬻盾與矛者,譽之曰:“吾盾之堅,物莫能陷也。”又譽其矛曰:“吾矛之利,於物無不陷也”。或曰;“以子之矛,陷子之盾,何如?”其人弗能應也。

生:(藉助拼音讀通原文→小組裏交流讀正確情況;老師指兩名學生朗讀,並糾正讀音)

師:能夠讀懂原文的意思嗎?

生:(邊讀邊想,不是與課文對照;小組裏交流)

師:古文講了一個楚人在幹什麼?

生:賣矛又賣盾。

師:他先吹什麼?

生:吾盾之堅,物莫能陷也。

師:又吹什麼?

生:吾矛之利,於物無不陷也。

師:有人問他什麼?

生:以子這矛,陷子之盾,何如?

師:同學們真不簡單,這段本來比較深奧的文言文,一會兒就讀懂了。真的懂了嗎?

生:(非常肯定地一齊高喊)懂了!

師:老師來考大家幾個字,就可以知道有沒有真正讀懂。“鬻”字什麼意思?

生:賣!

師:“譽之曰”中的“譽”呢?

生:誇口!

師:“陷”呢?

生:戳穿!

師:“其人弗能應也”,“弗”什麼意思?

生:不!

師:同學們真是好樣兒的!讓我們再來讀一讀原文吧。

生:(齊讀)

師:同學們,今天我們學了一個故事,又懂得了一個道理。我相信那個楚國人也一定受益匪淺。如果他再次來到集市上賣矛和盾,會出現怎樣的情景呢?請同學們編一個故事,題目自定。

(學生練寫後先小組交流,再全班展示,教師適時組織評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