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案中心 > 六年級教案 > S版六年級上《自相矛盾》教學設計

S版六年級上《自相矛盾》教學設計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3.45W 次

  【S版六年級上《自相矛盾》教學設計

 教學目標

S版六年級上《自相矛盾》教學設計

1、讀童話故事,培養讀書習慣。

2、積累與童話故事有關的成語,提高語文素養。

3、培養孩子的閱讀能力。

 教學重難點:

喜歡讀童話故事,積累成語。

教學過程

、故設矛盾,導入新課

1、用“自相矛盾”的導入語導入新課,引起學生的思考。

師:同學們,今天我校的語文老師全部大部分來聽課了。(生笑) 生:“全部”和“大部分”兩個詞矛盾。

師:噢!說錯了。我重新說一句,(看看外面)今天天氣真好,是個佈滿陰雲的晴天。(生笑) 師:又出問題了? 生:晴天是有太陽的,佈滿陰雲的天氣怎麼可以說是晴天? 師:(板書“矛”和“盾”並進行書寫指導)“矛”是什麼東西? 生:是古代的一種兵器。

師:“盾”是什麼呢? 生:是防身用的盾牌。

2、理解“自相矛盾”的意思。

師:(指着“矛”和“盾”)把“矛”和“盾”合在一起,就不再是兩件東西了,它產生了新的意思,那意思就是老師剛纔說的那種句子。

3、讓學生交流課前準備“自相矛盾”的例子。

師:其實,自相矛盾的事例還有很多,課前老師讓大家收集了這方面的例子,現在我們一起來交流一下。

生:有個廣告說:“今年過節不收禮,收禮只收腦白金。”

這就是前後矛盾。既然不收禮了,爲什麼還收腦白金呢? 生:有個人看到牆上有人亂塗亂畫,他就在牆上寫了一行字——“不準亂塗

亂畫”。可一看,心想,我寫的這些字該算什麼呢? 4.自相矛盾的事例還有很多很多。“自相矛盾”的“老祖宗”是誰呢?“自相矛盾”出自《韓非子·難一》,今天我們就來“尋根”——學習《自相矛盾》這個成語故事。

 二、扣住“誇口”,理解內容

1、拆分“誇”字,引出楚國人說的'“大話”。

師:“誇口”是什麼意思? 生:誇獎自己。

師:“誇”字上面是什麼字? 生:是“大”字。

師:“誇口”就是說大話。楚國人到底說了什麼大話呢? 生:他說:“我的盾堅固得很,隨你用什麼矛都戳不穿它。”還說了一句:“我的矛銳利得很,隨你什麼盾它都能戳穿。”

2、理解楚國人說的第一句大話。

(出示句1:我的盾堅固得很,隨你用什麼矛都戳不穿它。師讀句子,讀出“大”的語氣。) (自讀,指名讀,齊讀) 師:現在我們來把句子變一變,加上一組關聯詞說一說。

生:我的盾堅固得很,無論什麼矛,都戳不穿它。

師:現在我們再來變句子,改用第三人稱轉述來說句子。

生:他說,他的盾堅固得很,隨你用什麼矛都戳不穿它。

師:能不能再變一下,用我們自己的話來說出句子的意思。

生:我的盾非常堅固,隨你用什麼矛都戳不穿它。

生:我的盾太堅固了,隨你用什麼矛都戳不穿它。

3、理解楚國人說的第二句大話。

(出示句2:我的矛銳利得很,隨你什麼盾它都能戳穿。) 師:剛纔學習句1時,我們是按怎樣的步驟學習的? (先歸納學法:①讀出“大”的語氣;②一變句子,加上關聯詞;③二變句子,改成第三人稱轉述;④三變句子,用自己的話說一說。然後,按四個步驟同

桌互相讀一讀,說一說,在同桌交流的基礎上,指名說。)

 三、提出問題,引發思考

1、再次拆字,思考楚國人吃的“虧”。

師:說大話好不好? 生:不好。

師:(遮住“誇”字上半部分)“誇”的下面是什麼字? 生:“虧”字。

師:“虧”字可組什麼詞? 生:吃虧。

生:虧損。

師:說大話要吃虧,現在楚國人說了兩句大話,就要吃大虧了。細讀課文,想想楚國人吃了什麼虧? 生:當人們問他“用你的矛來戳你的盾,會怎麼樣”時,他張口結舌,回答不出來了。

2、深入理解課文,思考:楚國人爲什麼會吃“虧”。

師:(板書“張口結舌”,先讓學生做“張口結舌”的動作,再讓學生說“張口結舌”的意思)那個楚國人剛纔會說得不得了,現在一下子沒話說了。我們把圍觀的人的問題畫出來,並試着回答他的問題。

生:因爲用他的矛來戳他的盾,可能矛還是好好的,盾卻壞了。

生:可能盾好好的,可矛戳壞了。

3、體會文章的寫法

師:楚國人誇口說的兩句話不可能同時成立,要麼前一句話不對,要麼後一句話不對。我們已經回答了圍觀的人提出的問題,那課文爲什麼不把問題的答案寫出來呢? 生:這是一個顯而易見的道理,不需要寫出來。

師:而且從行文的角度看,不寫出來內容更加緊湊。

 四、代寫反思,提升認識

1.代寫反思:那楚國人回到家後,想到今天發生的事,覺得很丟臉,決定寫一篇反思日記。他會怎樣寫呢?我們來幫他寫一寫。(給學生十分鐘時間寫反

思,然後起來交流。) 生:看來我不應該說大話,讓人笑話了。如果今天只說了一句大話,還可以,說了兩句大話,就出問題了。

生:我應該謙虛一點纔對呀,世界上怎麼可能有“最”的事呢? 師:是的,我們不應該說大話,說大話會“吃虧”。但從深層次上看,楚國人的根本性錯誤不在於說了大話,而在於他說的兩句話前後牴觸,前後矛盾,

前後兩句話打起架來了,請同學們繼續寫反思。

生:今天我真是太丟臉了,我怎麼可以這樣說大話呢?說了一句還好,第二句再說,就自相矛盾了。有了最鋒利的矛,就不該有最堅固的盾了。

生:我以後說話可得小心點,先想好了再說,不能說滿口話,要注意前後語句不能矛盾,不然會鬧出笑話的。

生:早知如此,我就不該這樣說話了,本想誇耀一下,讓自己的生意做得好一點,沒想到反而露餡了,沒人來買了。這都是“自相矛盾”惹的禍啊!

2.我們從這個故事中明白了什麼,我們應該怎樣做呢?出示:讀了這個故事,我們知道了,說話和做事不能要。

生:讀了這個故事,我懂得了,我們說話做事不能前後牴觸,要前後一致。

師:生活中怎樣避免“自相矛盾”,能否舉些例子? 生:答應借書給人家,就要借給人家,不然說的話和做的事就前後矛盾了。

五、積累與童話故事有關的成語,拓展知識面

自相矛盾:比喻自己說話做事前後牴觸。

張口結舌:形容理屈詞窮,或因緊張害怕而發愣。

 六、小結

學生通過讀童話故事,拓展自己的知識面,培養學生的閱讀能力,積累成語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