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案中心 > 六年級教案 > 關於S版六年級語文上冊課文《自相矛盾》的教案

關於S版六年級語文上冊課文《自相矛盾》的教案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3.32W 次

  教材分析

關於S版六年級語文上冊課文《自相矛盾》的教案

《自相矛盾》是一篇精讀課文,它以文言文的形式出現,一方面希望學生能讀懂寓言故事的內容,感悟寓言的寓意,同時希望能爲以後的古文學習打下基礎。

  學情分析

1.學生情況分析:對於文言文學生雖不是第一次接觸,但學習起來還是有一定的難度。

2.學生認知發展分析:我希望通過註釋、字典及故事和表演讓學生理解故事的內容。。

3.學生認知障礙點:因爲文言文在生活及教學中都較少出現,學生認知起來較爲困難,如何讓學生把課文讀通、讀懂、讀出其中的寓意是教學的重難點。

  教學目標

1、學會4個會認字和5個會寫字。

2、正確朗讀《自相矛盾》,藉助註釋及字典讀懂寓言故事的內容,感悟寓言故事的寓意。

3、朗讀並背誦課文。

  教學重點和難點

教學重點:理解重點詞句,讀懂課文內容。

教學難點:感受寓言故事的寓意,從中受到教育。

  教學過程

(一)導入:

1、簡述自相矛盾的故事

(二)初讀課文,學習生字詞。

1.請學生嘗試自己讀故事,注意把每個字的字音讀準確,同時注意斷句。

2.指名讀生字、詞語。

3.教師範讀課文。

4.同桌同學互讀課文,在互幫互助中,把故事讀通順。

(三)細讀課文,深入體會。

1.指名讀文章,講一講故事大意。

2.讀第一句話。提問:

從“楚人有鬻盾與矛者“你知道了什麼?怎麼知道的?

3.他是如何叫賣的?你知道了什麼?

①分別請學生讀那個人叫賣的兩句話的。學生解釋句子大意。

②學生帶着理解讀一讀這兩句話,並體會其中重點詞句的含義。

③指導學生朗讀句子。

4.人羣中,有這樣一個人,他不僅在聽,更在想,於是他問了一個有趣的問

題:“以子之矛,陷子之盾,何如?”

指名讀,談理解。楚國人的反映怎樣?能用一個詞語表達嗎?

5.那個楚國人爲什麼“弗能應也”?

6.說一說你對“自相矛盾”這個成語的理解?

他爲什麼要這樣誇耀自己的矛、盾?之前他會想什麼?叫賣時的語氣、神態、動作是怎樣的?周圍的人聽會又會有哪些表現呢?

(四)生活中有沒有“自相矛盾”的時候呢?或者你覺得這個成語用在什麼情況下合適呢?想一想、交流。

(五)課堂小結

(六)拓展練習:讓學生演一演,情景再現,加強理解。

(七)佈置作業:

1.抄寫生字新詞語。

2.有感情地朗讀,嘗試背誦。用現代漢語講一講這個故事給身邊的朋友或父母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