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案中心 > 六年級教案 > 六年級上冊《自相矛盾》說課稿

六年級上冊《自相矛盾》說課稿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3.95W 次

  【六年級上冊《自相矛盾》說課稿】

 一、說教材

六年級上冊《自相矛盾》說課稿

《自相矛盾》選自小學語文六年級上冊冊第二課《寓言二則》中的一篇,它是一篇文言文。這篇課文主要講了一個賣矛和盾的人,在誇讚自己的矛和盾時話語前後互相牴觸,不能自圓其說。告誡人們說話辦事要前後一致,實事求是,不能誇誇其談,否則就會鬧出笑話,自得其反。因爲本課是文言文,所以學生學起來有一定的難度。在教學本課時,我主要是引導學生運用已經具有的學習能力,通過多種形式的讀、查閱工具書、藉助文中的註釋等來獨立閱讀思考,並與同學一道研究探討,培養學生學習文言文的興趣,提高學生的語文基本功,爲今後的文言文學習打下基礎。

  二、說教學目標

根據對教材的深入分析,及對學生現狀的瞭解,擬定本課的教學目標爲

1、知識目標:(1)、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2)、理解課文內容,知道自相矛盾的含義。

2、能力目標:初步瞭解學習文言文的方法,能通過課文註釋開懂古文的意思

3、情感目標:憑藉課文中具體的語言材料,使學生在理解寓意的過程中受到啓發教育,能激發學生學習文言文的興趣。

三、說教學重難點

教學重點:能通過註釋弄懂古文的意思,引導學生能抓住對話中的關鍵性的話語展開思考、讀和討論。

教學難點:弄懂寓言的寓意,並用自己的話表達出來。

 四、說教法、學法

(1)教法:緊緊抓住讀這個重點,採取: 讀通—讀懂—讀好—讀透“的四讀法”進行展示交流,以讀貫穿整個課堂,讓學生在讀中感受文言文的語言美、意境美、韻味美,在讀中理解文意,在讀中明白寓言所揭示的道理。

(2)學法:採用“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讀、議、說、演相結合。

 五、說教學程序

(一)溫故而知新,導入課文

由同學們回憶學過的以“自”開頭成語(課件),(自給自足 自覺自願 自力更生 自告奮勇 自強不息 自食其力 自愧不如 自由自在 自知之明 自不量力 自欺欺人 自暴自棄 自鳴得意 自以爲是 自我陶醉 自相殘殺 自高自大 自作聰明 自吹自擂 自相矛盾)引出《自相矛盾》這則寓言故事。雖然學生對寓言並不陌生,但還是有必要複習一下什麼是寓言,然後簡介《韓非子》這部先秦法家的代表作,讓學生對這個作品有個大致的瞭解。最後解題,什麼是矛,什麼是盾,再讓學生說說自相矛盾的意思。由於學生課前已經藉助工具書進行了預習,所以學生基本上都能通過預習說出這則成語的意思。

(二)按照“讀通——讀懂——讀好——讀透”的學法,品讀課文,悟出寓意。

1、初讀課文,讀通讀順。

俗話說得好“三分文章七分讀”。宋朝朱熹也說:“文章讀得熟,則不待解說自曉其義也”我首先讓學生聽DVD碟範讀課文,對課文有個整體的把握,然後讓學生自己試着把課文讀幾遍,並談談讀完課文後的感受。比如說文言文中有的句子讀得很拗口,還有些句子過長等等,再引導學生尋找解決的方法,並讓學生按照這些方法把文章讀通。比如說可以通過劃分節奏,找停頓點、看註釋等方法來解決。最後教師再範讀課文,請學生認真聽,聽後討論,老師和自己對這篇文言文的讀法有什麼地方不同,比如停頓、重音等,怎樣讀纔好呢?爲什麼要這樣讀?

2、精讀課文,讀懂讀好。

學生聽了DVD碟的範讀,也聽了老師的範讀,並交流了讀法,自己也試着讀好好幾遍了,這時再讓學生用自己喜歡的方式精讀課文,可以小組讀,同桌讀,自讀等等,通過讀來感悟寓意,達到讀懂、讀好的目的。這則文言文中只有一個生字弗,很簡單,(課件)字義的理解,書上也都有,學生完全可以小組合作完成,再讓學生結合註釋學習,一字一句深入地讀,讀明白每一句話的意思,不懂的地方相互討論,小組合作學習來完成每句話意思的理解,可以一人讀,一人翻譯,一人評價;也可一人讀,兩人翻譯,兩人評價等等,比比誰讀得好,誰翻譯得最好,誰最會評價,這樣學生定會興趣盎然。3、彙報展示,突破重難點。

通過小組合作學習,學生對這篇課文的意思有了深入的瞭解,這時,可以進行小組彙報展示合作學習成果。對彙報的要求要寬鬆,可以小組合作彙報 ,一人一句;也可以就你懂得最透徹的一句彙報;還可以就全文來彙報,每彙報一句,除了談理解,還要讓學生再通過有感情的朗讀或者表演來展示理解到的內容,老師再相機點撥,指導讀法,也就是在“讀懂”中滲透“讀好”這一環節,讓學生既讀懂又讀好。例如:楚國人說的兩句話是構建“自相矛盾”的兩個輪子,互相支撐,缺一不可。教學的重點主要放在句意的強化上面,使學生對這兩個句子有深刻的印象——楚國人到底說了兩句什麼話,他說的話主要意思是什麼?爲達到這個目的,先讓學生從文章中找出句子,讀出來,再讓學生說說句子的意思,“吾盾之堅,物莫能陷也。”,“吾矛之利,於物無不陷也。”接着讓學生“變”句子,如果你就是那個賣矛和盾的人,你將怎樣來誇誇自己的矛和盾,讓學生採用表演的方式來誇誇自己的矛與盾,表演出那種 “誇耀”的神情,再回到原文,引導學生用書中的句子再現剛剛的.表演,通過變換句式,一方面進行語言訓練,另一方面,通過反覆呈現句子,使句子在學生頭腦中留下深刻的印象。在反覆讀與說的過程中,再次強化認識。整個過程環環相扣,一步緊接一步,每一步都是自然而然地發生。又例如:文中的中心句: “以子之矛陷子之盾,何如?”在引導讀時,我採用的方法是“如果你就是圍觀的人,你聽了那個賣矛和盾的人說的話,你心裏會怎麼想?又會怎麼問呢?”學生進入了文本,身臨其境的說:“我會覺得很好笑。”老師緊接着引導:“那你用好笑的語氣來讀一讀。”我認爲“一千個讀者眼中就有一千個哈姆雷特。”學生理解的視角不同,讀書的語氣自然也就不同,課堂上應該允許這種差異的存在,鼓勵學生在讀書中有自己獨特的見解。

4、拓展延伸,水到渠成。

文章讀到這時,實質上已經讀透了,這時再讓學生說出文章的寓意,便水到渠成了,此時,我根據文章蘊含的道理設計了一個環節“文章讀到這裏,你肯定感受頗深,此時,你想說些什麼?”在生活中你見過自相矛盾的事嗎?你有過這樣的經歷嗎?讓學生自由談,只要說出道理即可。最後讓學生自己體會學習古文的祕訣,那就是反覆誦讀,細細的品味,慢慢你就會發現它有着音樂般美妙的韻律,從中體會到學習文言文的快樂。

 六、說板書

我覺得板書只要簡潔明瞭,緊扣主題,揭示寓意即可。在本文的板書中,楚國人自誇的兩句話“吾盾之堅,物莫能陷也。”, “吾矛之利,於物無不陷也。”是構建“自相矛盾”的兩個輪子,互相支撐,缺一不可”,這兩句話自然地引出了“自相矛盾”,這一主要意思,所以我把它們板書出來了,學生一看便明白。

 七、說教學反思

選擇這篇課文,一是因爲這是一篇寓言故事,趣味興強;二是這是一篇文言文,作爲一個六年級的學生,提高文言文的學習興趣是非常有必要的。不但可以更好地繼承古人爲我們遺留下來的文化遺產,古爲今用,而且可爲今後的文言文學習打下基礎。我在鑽研教材之後,才覺得《自相矛盾》這則寓言雖然只有短短的四句話,但是課堂的教學容量並不可小瞧。既要讓學生掌握學習文言文的方法,又要讓學生明白故事背後的道理,也不是一件輕鬆的事。如果枯燥的講解接句子的意思與字詞的意思,可想而知學生興趣不濃,整個課堂而皇之也會死氣沉沉。幾經思索與修改,決定把教學重點放在“讀”上:讀通課文,讀懂課文,優化讀的過程,激發學生讀的興趣,在讀中理解字詞,在讀中領悟寓意,真正做到“書讀百遍,其義自見。回顧整個課堂,感覺學生在讀中有了感悟和理解,在讀中領略了文言文的韻律美,在讀中還激發了學生對文言文的喜愛之情,我覺得非常好。但是課堂永遠是一門遺憾的藝術,還有很多有待改進的地方,各位老師,你們有什麼更好地學習文言文的方法,希望能不吝賜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