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案中心 > 高二教案 > 高二選修《子路、曾皙、冉有、公西華侍坐》教學設計

高二選修《子路、曾皙、冉有、公西華侍坐》教學設計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1.13W 次

 教學設計說明:

高二選修《子路、曾皙、冉有、公西華侍坐》教學設計

《子路、曾皙、冉有、公西華侍坐》是高二選修古代詩歌散文欣賞第六單元自主賞析中第一篇文章,《普通高中語文課程標準(實驗)》指出:“高中語文選修課程是在必修課程基礎上的拓展與提高,不能把選修課上成必修課的補習課和應考的輔導課,也不能簡單地照搬大學裏的選修課。”基於此,我試圖通過這篇文章並結合必修一的名著導讀,激發學生對《論語》的學習興趣,增強學生對古代傳統文化的理解。在教學過程中,我設計了由點到面再回歸到點的過程,即深入文本——拓展延伸——迴歸文本。

本文記述了孔子與四個學生的談話,以言志爲線索,寫出了學生們的志向、性格,表達了孔子“禮樂治國”的政治思想,也是因材施教的典範之作。文章在閱讀上難度不大,關鍵是課前準備環節一定要充分。可以在課前一個星期讓學生蒐集整理有關《論語》的篇目,我將其中的內容歸類爲四個部分:學習篇、教育篇、禮樂篇、仁德篇。學生課前可以自主閱讀並查找難於理解的字詞,是爲準備階段。具體教學過程中,首先學習重要字詞句,並能在熟讀基礎上理解文章內容;其次進行研究性學習,以小組合作討論爲主,圍繞:“夫子何哂由也?”及“吾與點也”兩個問題進行研討。事實證明,通過課前對《論語》的瞭解及課堂討論,學生完全能從不同的角度回答問題,加深了對孔子“禮樂治國”的政治思想的理解。有的學生甚至把曾皙的“春日沂水圖”轉化成了一段詩情畫意的小短文,指出了曾皙描繪的是一種天下和諧太平圖,贏得了熱烈地掌聲。最後,迴歸文本,找出文中涉及到的“禮樂”,比如年齡大小排序、曾皙鼓瑟、春日沂水圖等。佈置課後作業《論語》的讀後感,加深學生的思考。有學生寫到,聆聽孔子,是在聆聽一場語重心長的教誨。閱讀一本深沉而溫和的書,體味一種神祕而感人的文化……子曰:“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這千年的話語卻與和諧社會如出一轍,聆聽孔子,原來也是現代人向原始虛心的借鑑……

通過學習本文,學生普遍反映拓寬了視野,感到學而有用、學有所得,學習語文的積極性提高了,重要的是激發了學生對傳統文化的熱愛,從傳統文化中習得了爲人處世之道、獲得精神上的慰藉。

 教學目標

1、掌握文中重要的詞語:比、俟、哂、喟。

2、掌握幾個賓語前置句的句式特點。

3、理解孔子“禮樂治國”的政治思想。

4、通過對《論語》的閱讀,感受中國傳統文化,感知孔子的精神內涵。

教學重點、難點:

1、體會人物語言、動作與人物性格的一致性。

2、能夠基本理解孔子“禮樂治國”的政治思想。

 教學時間:

一課時

 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

1998年,諾貝爾獎獲得者共同作過一個宣言:“如果人類要在21世紀繼續生存下去,必須回頭兩千五百多年,去吸取孔子的智慧。”這一星期你們通過對《論語》的閱讀,有什麼感受呢?(衆說紛紜,瞭解《論語》)

  二、誦讀感悟

要求讀準字音、讀清句讀、理解文意,並能讀出語氣 。在誦讀中落實有關詞語。

重點詞句(幻燈顯示)

1、通假字:

(1)、鼓瑟希——“希”通“稀”。

(2)、莫春者——“莫”通“暮”。

(3)、唯求則非邦也與——“與”通“歟”。

2、活用詞:

撰、端、章甫、鼓、風、小、大。

3、賓語前置句:

(1)、否定句中的賓語前置句 —— 毋吾以也:即,毋以吾也。

——不吾知也:否定句中的賓語前置句,即,不知吾也。

(2)、疑問句中的賓語前置句 ——則何以哉:疑問句中疑問代詞作介詞賓語要前置,即,你們打算做點什麼呢?

4、從文中找出比、俟、哂、喟並指出含義

  三、整體感知

1、整體把握文意並劃分層次

第一部分(第1段):問

第二部分(“子路率爾”——“吾與點也”):答

第三部分(“三子者出”——文末):評

2、用原文說說四個弟子的“志”,即政治理想有何不同?

子路——爲“千乘之國”,“可使有勇,且知方也”。

冉有——爲“方六七十,如五六十”,“可使足民”,“如其禮樂,以俟君子”。

公西華——“宗廟之事,如會同”,“願爲小相”。

曾皙——“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風乎舞雩,詠而歸。”

3、概括孔子的不同評價並分析四個弟子的性格特徵。

【補充資料】

“由也,千乘之國,可使治其賦也”;

“求也,千室之邑,百乘之家,可使爲之宰也”;

“赤也,束帶立於朝,可使與賓客言也”。

(《論語·公冶長》)

子路:直率、鹵莽——哂之

冉有:謙虛

公西華:更謙虛

曾皙:灑脫——與之

 四、研究性學習(小組合作討論)

1、夫子爲何“哂之”?

明確:“爲國以禮,其言不讓”,由此引導學生對“禮樂治國”思想的理解。

【相關鏈接】

(1) 凡音之起,由人心生也。人心之動,物使之然也。感於物而動,故形於聲。

《禮記·樂記》

(2)凡音者,生人心者也。情動於中,故形於聲。聲成文,謂之音。是故治世之音安以樂,其政和。亂世之音怨以怒,其政乖。亡國之音哀以思,其民困。聲音之道與政通矣!

《禮記·樂記》

(3)樂者,通倫理者也。是故知聲而不知音者,禽獸是也;知音而不知樂者,衆庶是也。唯君子爲能知樂。是故審聲以知音,審音以知樂,審樂以知政,而治道備矣!是故不知聲者不可與言音,不知音者不可與言樂,知樂則幾於禮矣!禮樂皆得謂之有德。德者,得也。

《禮記·樂記》

(4)食不厭精,膾不厭細。食噎而謁,魚餒而肉敗,不食。色惡,不食。失飪,不食。不時,不食。割不正,不食。不得其醬,不食。肉雖多,不使勝食氣。惟酒無量,不及亂。沽酒市脯不食。不撤姜食。不多食。祭於公,不宿肉。祭肉,不出三日,出三日,不食之矣。食不語,寢不言。雖疏食菜羹瓜祭,必齊如也。

《論語·鄉黨》

(5)席不正,不坐。

《論語·鄉黨》

(6)君賜食,必正席先嚐之。君賜腥,必熟而薦之。君賜生,必畜之。伺食於君,君祭,先飯。疾,君視之,東首,加朝服拖紳。君命召,不俟駕行矣。

《論語·鄉黨》

(7)孔子謂季氏,“八佾舞於庭,是可忍,孰不可忍也!”

《論語·八佾》

(8)子曰:“人而不仁,如禮何?人而不仁,如樂何?”

《論語·八佾》

(9)林放問禮之本。子曰:“大哉問!禮,與其奢也,寧儉;喪,與其易也,甯戚。”

《論語·八佾》

(10)子入太廟,每事問。或曰:“孰謂鄹人之子知禮乎?入太廟,每事問。”子聞之,曰:“是禮也。”

《論語·八佾》

(11)子貢欲去告朔之餼羊。子曰:“賜也!爾愛其羊,我愛其禮。”

《論語·八佾》

2、夫子爲何“與點”?

明確: 首先結合孔子的思想來分析。孔子政治上主張“禮治”,即以禮治理國家。針對子路“率爾”作答,孔子“哂之”理由就是“爲國以禮,其言不讓”;針對冉有“如其禮樂,以俟君子”的回答,孔子當時不語,在回答曾皙的詢問時,反問“唯求則非邦也與?安見方六七十,如五六十而非邦也者?“方六七十,如五六十”也是國家,既然如此,禮樂教化之事,怎能非要等到君子去做呢?針對公西華“願爲小相”的觀點,孔子的惋惜之情溢於言表“赤也爲之小,孰能爲之大?”只有曾皙真正瞭解老師的意圖,結合“國情”,既陳述了自己的具體治國措施,又靈活地將老師的“禮治”思想體現出來:

何謂“舞雩”?魯國的祈雨臺!王充在《論衡》中解釋曾點的所述是一種祭祀儀式,即舞雩的儀式。《禮記》中也有解釋:“舞雩,祭水旱也。”由此可以基本得出結論,曾點講的就是,在春天干旱時,率領人們行祈雨禮,以求得豐年,從而進一步實現他的治國理想。

【補充資料】

(1) 孔子與曾點者,以點之言爲太平社會之縮影也。

(2) 全文突出了儒家的禮樂治國的理想。

(3) 今以《論語》考之,孔子本有行道救世之心,而終不得志,因此他有“道不行,乘桴浮於海”的話和“欲居九夷”的想法。

  五、迴歸文本

從文章中找出有關“禮樂”的細節

明確:按年齡排序

曾點鼓瑟推測瑟之內容(和諧)

舍瑟而作彬彬有禮

春日沂水圖

  六、課堂小結

一位大師和一羣鮮活的學生,一場著名的對話,一個永遠的經典情境,一個給人無窮回味和浮想聯翩的教育場景,希望我們能夠感悟作爲教育家、思想家的孔子,感悟經典,感悟生動。

 七、作業佈置

寫一篇學習《論語》的讀後感

  八、板書設計

問志——言志——評志

禮樂治國——以禮治教

  九、教學反思

選修課的教學在內容上要比必修課更深入一些,拓寬學生的知識面,在學習本文的基礎上激發對《論語》的學習興趣,讓學生學有所得。特別是課前預習,學生查找了大量有關《論語》的資料,並進行整合。利用工具書自主翻譯、自主理解。我僅佈置任務,參與學生的討論,以期學生根據自己掌握的知識理解文章。當然,作爲一節選修課,內容很多,時間有限,不可能面面俱到,如果學生在這堂課能夠了解什麼是“禮”“樂”,理解孔子的“禮樂治國”的政治思想,學有一得,這節課就值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