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案中心 > 高二教案 > 《一片槐樹葉》教案(魯教版選修)

《一片槐樹葉》教案(魯教版選修)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3.49W 次

  學習目標

《一片槐樹葉》教案(魯教版選修)

 知識與能力:

1.準確認讀課文下注的詞語,並掌握它們的意義;

2.引導學生學習現代詩,瞭解其特點;

3.朗讀詩歌,在反覆誦讀中體會詩的意境和作者的情感。

 過程與方法:

按照傾聽配樂詩、反覆誦讀、分析探討藝術特色的程序進行,增加了兩個詩歌欣賞,以培養學生對詩歌的興趣,提高其鑑賞能力。

 情感態度價值觀:

通過對詩歌的學習,體會詩人對故國家園的思念與熱愛,培養學生的愛國主義情感。

  學習重點

體會詩境之美以及作者強烈的感情。

 學習難點

體會作者如何營造意境,如何以物寓情抒發感情。

教學突破

誦讀入境,欣賞詩意;聯想比較,鑑賞評價。

  學習過程

一、新課導入:

欣賞《七子之歌》,體味思鄉之情,感知詩歌的魅力。

 二、學海拾貝:

1、揭示課題及作者。

2、作者簡介:

紀弦,1913年生,祖籍陝西,生於河北省清苑縣。原名路逾,曾用筆名路易士。1928年春開始發表詩作,1933年畢業於蘇州美術專科學校,自編《易士詩集》。1934年創辦《火山》詩刊。1936年東渡日本,回國後與戴望舒等創辦《新詩》月刊。1948年赴臺,在臺北市成功中學任教二十五年後退休。1976年移居美國。1953年創辦並主編《現代詩》季刊,1956年組建現代派。

紀弦是臺灣詩壇的三位元老之一(另兩位爲覃子豪與鐘鼎文),在臺灣詩壇享有極高的聲譽。紀弦不僅創作極豐,而且在理論上亦極有建樹。他是現代派詩歌的倡導者,他主張寫“主知”的詩,強調“橫的移植”。詩風明快,善嘲諷,樂戲謔。他的詩極有韻味,且注重創新,令後學者競相仿效,成爲臺灣詩壇的一面旗幟。年近九十,健康良好,寫作不輟,被譽爲“詩壇上的常青樹”。著有詩集、詩論與散文二十餘部。

3、背景介紹:

《一片槐樹葉》寫於1954年,當時詩人已經遠離大陸故土六年了,思鄉之情與日俱增。也許是一次偶然翻檢舊書,夾在書中的一片槐樹葉赫然映入眼簾,由此觸動了詩人感情中最敏感的一根弦。於是詩人感情顫慄了,他的感情掀起了波瀾,於是他借這一片槐樹葉盡情抒發思鄉之情。

4、自讀自學:

①朗讀課文,掌握生字生詞:

huái chán yì mǎng

槐樹 蟬 翼 荒莽

②有感情的朗讀詩歌注意詩歌的節奏,並找出本詩描寫的對象是什麼?

明確:描寫對象是“一片槐樹葉”

③體會本詩抒發了詩人怎樣的情感?

明確:本詩抒發了詩人思鄉盼歸的情感。

 三、詩歌賞析:

1、聽錄音,整體感知詩歌。

2、爲什麼如此普通的一片槐樹葉,在詩人心目中卻能引起如此大的反應呢?

因爲它來自祖國,寄託了詩人對祖國的思念之情,表達了詩人對祖國的愛。

3、自學提綱:

分小組朗讀全詩,討論下列問題:

①第一節寫什麼內容?作者爲什麼要在“一片槐樹葉”前加上非常繁複的修飾性詞語?

②第二節寫什麼內容?槐樹葉的作用是什麼?

③第三節寫什麼內容?這一節運用了詩歌的什麼手法?詩怎麼寫的?

4、集中賞析:(結合朗讀、默讀等形式)

①講析詩的第一節(可先範讀)

提問:本節寫什麼內容? 明確:寫一片“槐樹葉”

然而這片槐樹葉卻使用了極其繁複的修飾語:“全世界”指出範圍;“最珍奇、最寶貴”指出程度;“最使人傷心、最讓人落淚的”指出它背後的故事;“薄薄的、乾的、淺灰黃色的”指出它的形狀、顏色。這樣的一片槐樹葉使詩人睹物生情,傷感之情溢於言表。

②講析詩的第二節

提問:本節寫什麼內容? 明確:寫槐樹葉的來歷

追問:槐樹葉的作用是什麼?明確:是作爲詩集的書籤用的。在這裏“一冊古老的詩集”有了文化的象徵,也許指的是古老的中國文化,雖忘卻了它的具體的來歷,但它肯定是故土的槐樹葉,詩人因此而略感欣喜,因爲它使詩人的思鄉之情有了寄託,也一下子開啓了詩人的濃濃的鄉思鄉愁之門。

③講析詩的第三節

提問:本節寫什麼內容? 明確:對將來的企盼,表達了遊子思歸的情感。

思考:這一節運用了詩歌的什麼手法?詩怎麼寫的?

明確:運用了聯想的手法。由槐樹葉聯想到故土的泥土,進而聯想到淡淡的槐花香的季節。

④教師總結

A、本詩以“一片槐樹葉”爲意象,寄託了詩人思鄉盼歸的情感,開頭以槐樹葉起情,結尾以企盼重回槐花飄香的季節收尾,首尾呼應,一氣呵成。和上一篇詩歌一樣,都使用了詠物抒懷的藝術手法。

B、文章結構圖:

詩分三節,有兩條線索。一條是時間線索,“現在——過去——將來”;另一條是感情線索,“傷感——回憶——企盼”。兩條線同步並行構成三塊:傷感現在,回憶過去,企盼將來。

⑤背誦全詩。

 四、拓展延伸:

從小學至今我們學過不少有關“遊子思鄉”、“鄉愁”爲主題的詩歌,請同學們共同來回憶。

略舉幾例:

春 望(杜甫)

國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感時花濺淚,恨別鳥驚心。

烽火連三月,家書抵萬金。白頭搔更短,渾欲不勝簪。

次北固山下 (王灣)

客路青山下,行舟綠水前。潮平兩岸闊,風正一帆懸。

海日生殘夜,江春入舊年。鄉書何處達,歸雁洛陽邊。

天淨沙·秋思(馬致遠)

枯藤老樹昏鴉,小橋流水人家,古道西風瘦馬。夕陽西下,斷腸人在天涯。

鄉 愁(席慕容)

故鄉的歌是一支清遠的笛

總在有月亮的晚上響起

故鄉的面貌卻是一種模糊的

惆悵

彷彿霧裏的揮手別離

離別後

鄉愁是一棵沒有年輪的樹

永不老去

  五、課外採風:

運用我們所掌握的欣賞詩歌的方法,認真聽舒婷的詩歌《祖國啊, 我親愛的祖國》的朗誦,說說詩中表達出作者怎樣的感情?(聽朗讀、感悟)

【祖國啊, 我親愛的祖國】

我是你河邊上破舊的老水車

數百年來紡着疲憊的歌

我是你額上燻黑的礦燈

照你在歷史的隧洞裏蝸行摸索

我是乾癟的稻穗;是失修的路基

是淤灘上的駁船

把纖繩深深

勒進你的肩膊

—— 祖國啊!

我是貧困

我是悲哀

我是你祖祖輩輩

痛苦的希望啊

是“飛天”袖間

千百年來未落到地面的花朵

—— 祖國啊

我是你簇新的理想

剛從神話的蛛網裏掙脫

我是你雪被下古蓮的胚芽

我是你掛着眼淚的笑窩

我是新刷出的雪白的起跑線

是緋紅的黎明

正在噴薄

—— 祖國啊

我是你十億分之一

是你九百六十萬平方的總和

你以傷痕累累的乳房

餵養了

迷惘的我,深思的我,沸騰的我

那就從我的血肉之軀上

去取得

你的富饒,你的榮光,你的自由

—— 祖國啊

我親愛的祖國

明確:

《祖國啊,我親愛的祖國》旨在表達詩人對祖國的一種深情:既有當代青年那迷惘的痛苦與歡欣的希望,又有女兒對祖國母親艾艾的不滿與獻身的真情。

  六、課後交流:

詩人想要“去享受一個世界上最愉快的飄着淡淡的槐花香的季節”,展開你的想象,具體描述一下我們和詩人共享這一時刻的美好情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