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案中心 > 二年級教案 > 《識字2》教學設計一

《識字2》教學設計一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3.66W 次
《識字2》教學設計一
☆教學目標
  1.學會本課生字,能正確、規範地書寫,理解由生字組成的詞語,正確、流利地朗讀詞語。
  2.認真觀察圖畫,能把圖上描繪的事物與所學的詞語聯繫起來,憑藉圖畫和學生的生活經驗理解詞語。
  3.瞭解大自然的美麗景色以及有關的民族風情。
  ☆教學重難點
  認識8個生字,能按筆順正確書寫田字格中的8個生字;能按字的結構,把字寫端正、勻稱。
  ☆教學準備
  1.學生課前收集有關旅遊勝地的材料,一組一張小情境圖和一套生字卡片。
  2.教師準備大教學掛圖和多媒體課件等。
  ☆設計思路
  生動、逼真的情境極富感染力,能調動學生內在真實的情感體驗,激發他們學習的興趣。《識字2》是一篇極富美感的韻文,介紹了著名風景區桂林的山水。教學本課時,教師要創設相關情境,用富有感染性的語言爲學生打開通往桂林的大門,和學生乘上旅遊船去灕江遊玩;用生動形象的畫面向學生展示桂林的美景,讓他們在大腦中構建起桂林山清水秀的美好表象。讓學生在情境中學—學對歌,說一說風俗,起一起山名,猜一猜、畫一畫奇山,充分享受桂林的美景帶給他們的快樂,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使他們積極主動地融人情境來學習。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設計理念
  一、師生談話,導入新課
  春暖花開,陽光明媚,正是踏青旅遊的好時節,你想向小朋友們推薦哪一個旅遊勝地呢?爲什麼?請說一說。
  二、藉助拼音,自主識字
  1.學生藉助拼音認讀詞語。
  2.同桌互讀,相互正音。
  3.檢查自讀情況,指名讀詞語。
  三、創設情境,學習韻文
  1.學習第一組詞串。
  (1)人們都說“桂林山水甲天下”,就讓我們走進山水如畫的桂林去看看吧。(播放優美的音樂。)
  (2)我們的輪船已緩緩駛入灕江,(多媒體出示桂林的風光片。)讓我們站在船頭看一看這美麗的風光,你看到了什麼?你感受到了什麼?
  (3)根據學生的回答,相機出示“碧水“、“秀峯”、“倒影”等詞語。
  (4)這麼美的景色,你能把它讀好嗎?(引導學生讀出自己的體會,指名讀,比賽讀。)
  2.學習第二組詞串。
  (1)船,沿着灕江緩緩前行。聽,遠處傳來了什麼?(播放壯族青年對歌的歌聲。)
  (2)我們循聲望去,(多媒體課件顯示壯族對歌的情景。)你看到了什麼?
  (3)相機出示“對歌”、“椿樹”、“壯鄉”等詞語。
  (4)你能用自己的話說說這些詞語的意思嗎?(師點拔理解:壯鄉,指我國的一個少數民族。)
(5)多麼有趣的風俗,多麼熱情的壯族人民,讓我們用充滿感情的朗讀來表達他們的喜悅之情吧!(練讀“對歌”、“榕樹”、“壯鄉”,指名讀,齊讀。)
  (6)你還了解哪些少數民族特有的風情?
  3.學習第三組詞串。
  (1)走出多姿多彩的壯鄉,聽完悅耳嘹亮的對歌,輪船漸漸駛近連綿起伏的青山。(出示小插圖一二。)你們感覺這些山怎麼樣?
  (2)假如要你給它們起個名字,你會起個什麼名字呢?爲什麼?(小組討論,交流。)
  (3)根據學生的回答,相機出示“象鼻”、“駱駝”、“筆架”等詞語。
  (4)這麼有趣的山峯,這麼有趣的名兒,誰想讀?(指名讀,分組讀,齊讀。)
  (5)這裏可能還有什麼樣的山?小組猜一猜、畫一畫。(配上音樂。)
  4.學習第四組詞串。
  (1)(出示課文插圖。)你們看,綠瑩瑩的江面上一位漁民正撐着竹筏。(教師相機介紹竹筏。)
  (2)竹筏上,站着一隻鸕鶿,(觀看鸕鶿捉魚的課件。)它正注視着水面,隨時準備捕捉水裏遊動的魚兒。(隨着學生的回答出示“竹筏”、“鸕鶿”詞卡,並進行朗讀。)
  5.迴歸整體。
  桂林之行即將結束,讓我們來回顧一下走過的旅程,(讀學過的詞串。)你最留戀的是什麼呢?爲什麼?(學生自由說。)
  青山、綠水、竹筏、鸕鶿……灕江真像一幅美麗的水彩畫,真是“舟行碧波上,人在畫中游”,灕江真可稱爲百里畫廊哪!(出示“畫廊”,學生讀。)
  四、齊讀韻文,小結本課
  上課伊始,讓學生介紹旅遊勝地的有關資料,學生必須事先通過查找、蒐集、交際等語文實踐活動才能完成任務。這樣,就大大激活了學生的學習潛能,有利於培養學生的實踐能力和創新精神。
  在識字教學中,既要注意“工具性”又要注意“人文性”,通過語言的描述,音樂的渲染,圖畫的展示,讓學生自己感受、體驗、手找、發現大自然的美。在這裏,學生的想象在馳騁,情感在激盪,思維在飛躍,受到美的薰陶。
  從孩子的心理來說,他們天生對外部世界有着強烈的好奇心,渴望瞭解自己不知道的事物。只要我們積極引導,他們寶貴的好奇心和求知慾就捨得到保護,得到發揚。
  兒童心理學表明,孩子只有對感興趣的事物纔有學習的慾望。採取學生感興趣的起名字、猜一猜、畫一畫等方式,學生體會桂林的山千姿百態、栩栩如生就很容易了。
  學生通過曰顧旅程,灕江的美景無不在腦海中一一掠過,這種直觀的感受通過“說說你最留戀的是什麼”轉化爲學生的情感體驗,進一步深化爲內心的感悟,“畫廊”的理解就水到渠成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