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案中心 > 八年級教案 > 語文版八年級語文上冊《遊恆山記》導學案

語文版八年級語文上冊《遊恆山記》導學案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2.57W 次

  教學目標

語文版八年級語文上冊《遊恆山記》導學案

1、瞭解作者的 有關資料。

2、讓學生結合課下注釋,理解詞語意思,在反覆的朗讀中把握文章的內容。

3、掌握常見實、虛詞的意義及用法。

4、理清文章線索,瞭解文章內容。

5、把握遊記細緻的景物描寫,品味文章生動簡潔的語言風格。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導入,初讀課文

1.學生介紹我所知道的徐霞客,教師補充。

徐霞客,我國古代著名的地理學家、旅行家。生活於明末官僚政治極其腐敗、社會矛盾極其尖銳的時代。爲人清廉剛正。不願在污濁的官場中生活,因而毅然拋開功名利祿,以在祖國壯麗的山川中尋幽攬勝爲畢生樂事。他遊遍中國的名山大川,同時還以日記的形式,把各地的地質、水源、物產、民情及山川景勝都一一詳記下來。

《徐霞客遊記》是他三十多年旅行勘察的記錄,是一部著名的古代遊記。也是一部我國古代地理學名著。在地理學史上有着重要的地位,也被作爲文學珍品流傳於世,清代人推崇“當爲古今遊記之最”,是“世間真文字,大文字,奇文字”。

2.學生讀課文,老師檢查預習情況,解決字音的認讀與字義的理解問題。

  (二)、第一個教學板塊:讀課文,說發現。

1.給加點的字注音。

風翳 淺阜 攀躋 虯鬆 官廨 拾級 廡門

攀躡 槎琊 輒 亙 連袂

2.解釋詞語。

風翳淨盡 拾級 無攀躋勞

虯鬆 穹碑 於是

循崖乘峭而上 間道 亙

還過 不啻 雲級

3說出加點的詞古今意義。

(1)、但能鉤衣刺領 。 (2)、餘益鼓勇上。

(3)、望而趨,乃上時寢宮後危崖頂。 (4)、於是石路縈迴。

4.發現一詞多義現象。

(1)、始循崖乘峭而上、 (2)、有傑坊曰

始登其頂 人傑地靈

(3)、因人之力而敝之 (4)、爲登頂間道

因覆上其處問之, 指東南松柏間

5.通假字 還過

6.發現詞類活用現象。

始循崖乘峭而上、 倚而室之

臺中像羣仙

  (三)、第二個教學板塊:讀課文,說譯文。

1.學生再讀課文,要求讀得順暢。說說本文主要記敘了什麼?看作者有什麼樣的精神?

2.學生自讀白譯。

3.翻譯接龍(按號數一人譯一句)。

4.老師讀課文,學生說譯文。

  (四)、作業

1、給加點字注音。

風翳淨盡( ) 淺阜( ) 無攀躋勞( ) 穹碑( ) 官廨( )

間道( ) 攀躡( ) 比肩連袂( ) 不啻( ) 虯鬆( )

廡( ) 槎( ) 西亙( )拾級( )

  第二課時

  ( 一)、第三個教學板塊:讀課文,說內容。

1.學生再讀課文,要讀出語調的輕重。

2.教師指導學生概括每段的段意,要求學生髮言。

3.學生根據第2第3段說說作者上山時經過的地方及山頂所見的景物。

4.學生以導遊的身份。根據課文內容用自己的語言向遊客介紹恆山。

  (二)第四個教學板塊:讀課文、品句子。

1.學生再讀課文要求讀出情景。

2.請學生用“……描寫得好,寫出了……”這個句式寫出自己對某些詞句的感受。

如:“風翳淨盡,澄碧如洗”這個句子描寫得好,寫出了作者登恆山那天的天氣是無風無雲的好天氣。

又如:“餘益鼓勇上,久之棘盡,始登其頂”寫得好,寫出了作者登恆山的艱辛,表現徐霞客不畏艱難,勇於攀登的進取精神。

  (三)第五個教學板塊:讀課文,說感受。

1.學生再讀課文,要求讀出情感。

2.學生就“感受”進行發言準備。(可以是讀了《遊恆山記》的感受,也可以說自己登山的感受。)

3.學生髮言,師生相互評點。

4.課堂小結:《遊恆山記》是地理學家的踏勘記錄,也是文學家的遊記。文章敘述描寫了作者遊恆山登頂的經過。表現了他不畏艱險,不怕辛苦,勇於踏勘實踐的精神。文章一步一景,移步換形,各種景物以及地名、距離都記錄得極爲準確、細緻,表現了古代學者的實踐精神。同時,在寫景之中寄託了對祖國山河的熱愛。

  (四)課後作業:

1、做一張《遊恆山記》的讀書摘錄卡。

2、 生字 注音或根據拼音寫漢字。

風翳淨盡( ) 淺fù( ) 無攀躋勞(jī) qióng 碑( ) 官廨( ) 間道( )

攀躡( ) 比肩連mèi( ) 不啻( ) 虯鬆( ) 廡( ) 槎( )

3解釋加點詞的意思。

循崖乘峭而上( ) 北瞰隔山一重 ( )

上負絕壁 ( ) 故樹皆在北 ( )

雜樹陰翳( ) 風翳淨盡( ) 亭曰望仙( ) 有傑坊曰( )

臺中像羣仙( )

至此則合抱參天( )

渾源州城一方( 古義: 今義: )

4、翻譯下列句子。

(1)、十一日,風翳淨盡,澄碧如洗。

(2)、餘蓋鼓勇上,久之棘盡,始登其頂。

(3)、南惟龍泉,西惟五臺,青青與此作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