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案中心 > 八年級教案 > 八年級語文送東陽馬生序教案大綱

八年級語文送東陽馬生序教案大綱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3.75W 次

教學目標

八年級語文送東陽馬生序教案

1、學習積累常用文言詞語。

2、熟讀並背誦全文。

3、學習古人“勤且艱”的好學精神和堅忍不拔的求學態度。

4、掌握對比的寫作手法。

教學重點

反覆誦讀至背誦,積累常用文言詞語,學習作者的好學精神和求學態度。

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

1、導入語:常言道:“自古雄才多磨難,從來紈絝少偉男。”孟子也說:“夫天將降大任於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勞其筋骨,餓其體膚,空乏其身,行拂亂其所爲。”這些都說明了苦難並非全是壞事。只要我們善於化苦難爲動力,則苦難就會成爲成功的墊腳石。今天我們來學習宋濂的《送東陽馬生序》。(板書課文標題。)

2、解題:

這是作者寫給他的同鄉後生馬君則的一篇文章,節選自《宋學士文集》裏的《朝京稿》。這是一篇“贈序”,它不同於一般印在書前評介作品或說明寫作目的的“序”。贈序是古代文體之一,有臨別贈言的性質。本文的重點是敘述自己的力學苦學的情況,以激勵對方努力學習爲目的。“生”是對晚輩的稱呼,也有親密的意思。東陽馬生:東陽的`馬君則。

3、作者簡介:

宋濂(1310─1381),字景濂,號潛溪,浦江人(浙江義烏縣一帶),明初著名文學家。生活在元末明初,曾被召爲翰林院編修,他藉口父母親年老,辭不就職,專心著述。明初朱元璋重用他,命爲江南儒學提舉,替太子講經,並在自己左右顧問。主修《元史》,官至翰林學士承旨,知制誥;朝廷的重要文書,大都由他參與撰寫,被稱爲“國家文臣之首”年老辭官回鄉,不久因長孫宋慎列入胡惟庸黨,全家謫往茂州(四川茂汶),中途病死夔州(四川奉節)。生平著述很多,有《宋學士文集》75卷。他的散文成就尤高,立意精深,語言生動暢達。這篇課文是他散文中影響最大的一篇。

“宋濂、劉基、高啓”─明初詩文三大家。

二、初讀感知

1、教師朗讀全文,並疏通疑難字詞的讀音。

2、學生自讀課文,思考:課文主要寫了什麼內容?表達了作者什麼感情?

3、學生再讀全文,翻譯全文,並質疑問難。

三、精讀研討

1、作者在求學過程中遇到了哪些困難?

2、他是如何克服的?他爲什麼能做到這點?

勤奮:無書 無師 爲師嚴厲

艱苦:求學中途艱難 學習生活艱苦

3、文中爲何要寫“同舍生”的內容?(對比)

4、作者寫自己艱苦求學的經歷的目的何在?請談談你的看法。(鼓勵期望)

四、賞讀體驗

1、學生自由大聲地朗讀課文,並用自已積累的一句警句來形容宋濂的求學。

2、四人一組討論:作者家貧嗜學,樂以忘憂,在老師面前不敢出言。談談自己怎樣看待這種學習態度和從師尊師的方式?

3、談談你學了這篇文章後的收穫。

五、佈置作業

1、背誦全文。

2、完成作業本。

3、預習《詩詞曲五首》

附譯文:

我小時就愛好讀書。家裏窮,沒有辦法得到書,就經常向有書的人家去借,親手用筆抄寫,計算着約定的日子按期歸還。天氣特別冷的時候,硯池裏的墨水結成堅冰,手指不能屈伸,也不敢放鬆。抄寫完畢,趕快把書送還,不敢稍稍超過約定的期限。因此,人家多願意把書借給我,我也因此能夠看到各種各樣的書。成年以後,更加仰慕古代聖賢的學說,又擔心沒有與大師、名人交往。曾經跑到百里以外捧着經書向同鄉有道德學問的前輩請教。前輩德高望重,向他求教的學生擠滿了屋子,他從不把言辭和表情放溫和些。我站在旁邊侍候着,提出疑難,詢問道理,彎着身子,側着耳朵,向他請教;有時遇到他斥責,我的表情更加恭順,禮節更加周到,一句話也不敢多說;等到他高興了,就又去請教。所以我雖然愚笨,但終於能夠有所收穫。當我從師求學的時候,揹着書箱,拖着鞋子,行走在深山大谷裏,深冬季節,颳着猛烈的寒風,踏着幾尺深的積雪,腳上的皮膚凍裂了還不知道。到了客舍,四肢僵硬不能動彈,服侍的人拿來熱水給我洗手洗腳,用被子給我蓋上,很久才暖和過來。住在客舍裏,每天只吃兩頓飯,沒有新鮮肥美的東西可以享受。跟我住在一起的同學,都穿着華麗的衣服,戴着紅纓裝飾成的綴着珠寶的帽子,腰上繫着白玉環,左邊佩着刀,右邊掛着香袋,渾身光彩照耀,像神仙一樣。我卻穿着破棉襖,舊衣衫,生活在他們當中,一點不羨慕他們,因爲心中有足以快樂的事,不感到衣食的享受比不上其他的人。我求學時的勤奮和艱苦大概就是這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