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作文中心 > 高考作文 > 高考滿分作文[優秀]

高考滿分作文[優秀]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3.06W 次

在平凡的學習、工作、生活中,大家都不可避免地會接觸到作文吧,寫作文是培養人們的觀察力、聯想力、想象力、思考力和記憶力的重要手段。那麼一般作文是怎麼寫的呢?以下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高考滿分作文,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高考滿分作文[優秀]

高考滿分作文1

那輕輕搖擺的柳絮像是你飄逸的長髮;那閃閃的星星像是你明亮的眼睛;那天邊的一抹紅霞像是你溫柔的脣;那霏霏的細雨像是女兒對媽媽您無盡的.思念。

媽,你走後我變乖了。爲了紀念您,我變得勤快多了,把屋子掃得乾乾淨淨;把物品放得整整齊齊;把傢俱擦得閃閃發亮。一切都像您從前爲家裏做的一樣,就像您從未離開;以前您愛嘮叨我亂放東西,說女小朋友如何會有這樣的壞習慣,得改掉。每次我總是向你嘟起嘴巴,撒嬌說有媽在我怕什麼。您在世的時候如何也沒方法改掉這壞習慣,總愛依賴您,現在您走了,我居然就把這壞習慣改掉了,要是您看到我變得這麼乖,該有多高興啊,是嗎,媽?我真的很期待您能聽到,爲了紀念您我改掉了。

媽,您走後我更關心妹妹了。爲了紀念您,我對妹妹就像您從前待她那樣溫柔,我時常檢查妹妹的作業、考勤狀況等,您放心好了,妹妹也很聽話,我們都長大了,不會像以前那樣總愛發脾氣,動不動就吵嘴惹您心煩,也許您不瞭解,連鄰家的九大娘都四處誇我們兩姐妹聽話懂事,還說要她的二狗娃以我倆爲榜樣別再老跟他小弟打架。媽,您聽到了嗎?爲了紀念您,我變得更像姐姐。

媽,您走後我就把頭髮留長了。爲紀念您,從不留長髮的我———您那假小子似的女兒決定把頭髮留長,留得長長的,像您當年一樣。走在村裏,他們都說這小朋友越看越像她媽呀。媽,以前您總怪我把頭髮剪得那麼短,說一點兒女小朋友的味都沒有,叫我把頭髮留長,我死活不肯,總說往後一點再說。現在我的頭髮長了,真的很長了,而媽媽您卻不再在身邊,您卻看不到了。媽,我多想您能看到。爲了紀念您,我把頭髮留長。

媽媽,您走了,整個世界都變得那麼陌生,我無所適從。我開始獨立,學會做各樣的活兒。我把家佈置得跟您生前一樣,媽媽您瞭解嗎,是爲了更好地紀念您。您的音容笑貌,您的言談舉止早已深深地印在了女兒的心上。我願意相信靈魂的存在,那樣,媽媽您便會了解女兒用了這些特殊的方式來紀念您。

媽媽您對我的好就像芬香永存,女兒卻只能做這些小事來紀念您,願媽媽安息。

高考滿分作文2

我是一名用“生活”寫作的作家,雖然完稿的作品不多,但已收穫不少讀者。讀者中有關愛呵護之人,亦有批評指摘之士。身爲作家,不應獨處象牙之塔,而應俯身傾聽讀者,並堅持寫“有我”之書。這兩種方式並不矛盾,均是對讀者的尊重。

作家一定要俯身傾聽讀者的呼聲。我不是看透世事的得道者,不是文學寫作規則的制定者,只是一個初出茅廬的青年作家。年輕,因而缺少生活經驗;而身邊的讀者中不乏年長於我之人,正如韓愈所言:“生乎吾前,其聞道也固先乎吾,吾從而師之。”“生活”這部大作的走向存在無限可能,也許是成功,也許是失敗,只有善於聽取年長者的建議,才更有可能少走彎路,避開荊棘。我也不能忽視同輩乃至年輕於我,甚至批評我的讀者,他們思維靈活、另闢蹊徑,常能予我以啓發。

但我的“作品”最重要的是堅持“有我”。

“有我”纔不至於平淡無奇,而能別具一格。一部優秀的作品,內容不能千篇一律索然無味,更不能東拼西湊抄襲成風。威廉·福克納早年爲謀生而創作了大量平淡無奇的懸疑小說,人們看完皆忘,一笑了之。直至其寫出《喧譁與騷動》這一發自於“我”的意識流代表名作,文學才華才被發現。由此可見,我的生活需要我的`觀點、我的追求。只有堅定了內心追逐的方向,纔不致被牽着鼻子走,從而淪爲碌碌無爲之人。正值青春,我的作品需要激情洋溢的勇氣,而非假裝少年老成的通達。

“有我”才能爲讀者提供有厚度的作品。真正優秀的作品,帶給讀者的是永恆留存的意義與哲思。我的人生之作也應當學習之,實踐之。只有在生活中堅持自己正確的想法,不盲聽盲從,纔有可能誕生一些閃光點,爲他人提供借鑑。我並非聖賢,寫不出什麼傳世名篇。但是,平凡之人也可以學習聖賢的精神,或知其不可而爲之,爲自由民主而奮揚踔厲,如同星辰,照亮身邊幾個人的去路,送去一些精神滋潤。“帝王一代帝王,聖賢百代帝王。”有一顆嚮往寫出名著的心,纔有可能寫出更好的作品。

對待生活中的讀者,正如與他們在森林中結伴而行,不必完全由他們指路,也不必掏出心臟當火把照亮森林;只需傾聽他們的意見,也堅定正確的自我認知。

是的,俯身傾聽,創“有我”之作,方可成就自己的生活大作,亦爲他人的作品送去思索與亮點。

高考滿分作文3

多年以前,我在上海圖書館一個書架上的畫冊裏,第一次看到梵·高的《星月夜》。畫面上方,深色天幕中閃爍着無數的星星,星星又匯聚成許許多多個漩渦,閃閃發光;畫面下方,成片的房屋寧靜、沉默,唯一的樹木向上生長得幾近瘋狂。我覺得,我看到了畫家的夢想。

世界上有比夢想更能打動人的東西嗎?

今年奧斯卡的得獎影片《雨果》講的也是夢想。一個失去親人的小男孩,努力想修好一個壞掉的機械人偶;一個失去一切的電影導演,努力想忘掉電影。全片最具隱喻意義的,大概就是小男孩居住的車站鐘樓,咬合的齒輪每發出巨響,就是一縷時光蹉跎而過。時間是天才的編劇,也是殘忍的編劇。在鐘面的縫隙裏,小男孩看到,瘸腿的警察不敢走近美麗的賣花姑娘,畫畫的胖老頭總被咖啡店老闆娘的小狗欺負,一直在書店借書的女孩是他喜歡的'模樣。《雨果》是一封寫給電影的情書,飽含深情,如美夢一場。

時間總會讓夢醒來,但無法打敗夢想。

30歲的尼克·胡哲大概是世界上最優秀的演講者之一,他巡迴各地,告訴人們不管遭遇多大的挫折,都不要放棄對生活的希望。李陽如今來做這種演講,臺下肯定噓聲一片,但尼克是一個“海豹肢症”患者,一出生就沒有雙手和雙腳,用他自己的話說,“只有一條細細的小雞腿”。世界頂級時尚雜誌的總編輯尚·多明尼克·鮑比突發腦中風深度昏迷,當他20天后甦醒過來時,卻發現自己喪失了所有的運動功能,不能吃、不能說話。他與這個世界聯繫的唯一通道,就是那隻模糊的左眼——眨一下是肯定,眨兩下是否定。他用左眼皮說的第一句話是:“我想去死。”但是後來,他用眨眼的方法寫出了整整一本書。鮑比的身體遭受深重的禁錮,但精神世界卻自由飛翔。

沒有什麼比夢想更能產生支撐的力量。去年火爆熒屏的中國達人秀,上臺表演的人們不論是真有才還是人來瘋,都在苦苦尋找自己的價值,這份堅持值得尊重。在電影《雨果》的最後,小男孩修好了機械人偶,幫電影導演找回了自我,他自己也找到了新的家人。

就像櫻桃小丸子說的,只要活着,就會有好事發生。

高考滿分作文4

畢業前比較後一節課,教師對學生說:“我再看看你們。”

即將說再見,教師不捨,要“再看看”。是啊,人生路那麼漫長,可教師能陪伴學生走過的,終究只有一段路。這段路是艱辛的,傳道、授業、解惑,都是這條路上必經。教師要對學生們傾囊相授,讓學生從不知到知之;要對學生正確引導,讓學生不僅學會知識,還要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要對學生倍加關懷,讓學生感覺到他們不僅在得到知識,尋找真理,更在獲得教師的愛。

“捧着一顆心來,不帶半根草去”,這是人民教育家陶行知先生的名言,陶行知先生如此,圖中的教師如此,普天之下的教師也莫不如此。也因着這一顆心,纔有了“我再看看你們”的那份不捨。

當然,除了不捨,還有希冀。

正如圖中教師對學生說的那句:“你們再看看書。”

對於教師而言,即將揮手作其他是學生。教師期待學生再看看書,字短情長:再看看書,學生們才能更熟練地掌握所學知識,更好地應對考試,更穩健地走好未來的路。

師生一回,學生們終究要遠行,教師能給他們的,是不捨,是希冀,是一場充滿愛的目送。

這樣充滿愛的目送,我一定是擁有過的,可惜的是,在我擁有的.時候不曾有太強烈的感受,直到畢業多年,纔在回憶中享用。譬如我在大學畢業後回東北故鄉探親的時候,小學班主任遠遠看見我並喊我名字,說看背影也看得出是自身曾經教過的學生,說這些話的時候,班主任教師眼裏滿是真摯。

那之後我在反問自身,假如是我遠遠看到教師的背影,我認得出麼?恐怕不能。譬如我的初中語文教師在多年之後託人打聽我的手機號碼,同我聯繫,只是想了解我過得如何樣,她說她會爲我驕傲,而我呢?接到語文教師電話那一刻,我除了感動,更多的是羞愧,我可能對教師也是有一樣的牽掛?以上種種,應了一句“當時只道是尋常”,教師對我們那份愛,那份不捨與希冀,總是在分別之後,才被感知。

教師們瞭解的,是分別時,他們對學生們那一場愛的目送。

教師們不瞭解的,是分別後,他們也正在或終將成爲學生們心中一道愛的風景,隨着時光永恆。

今天,因着圖中這一場愛的目送,也讓我想對曾經教過我的教師說一句:“請讓我再看看書,也請讓我再看看您!”

高考滿分作文5

有人說,透過某一扇窗,你能看到最美麗的風景。風聲過隙,大雁南歸,霜葉滿天,花飛十里。你能看到最想見到的人,最溫暖的希望,最渺遠的未來。

我守望着一扇窗,度過了一個陳舊泛黃的童年。我守望着窗外,看穿四季變遷,似水流年,卻始終也不能看到他們的容顏。

我爸媽離開我去外地的那一天,日子特別特別的漫長,漫長到讓年幼的我以爲它不會結束了。

走的前兩天,他們就給我打了預防針,說小滿,後天清早我們就出去了,你睡着別起來,聽話,啊?

我盯着火盆裏“滋滋”燃燒的木炭,下定決心地狠狠點頭,心卻像被繡花針刺了一下,痛得不動聲色。

窗外,開始飄起了飛絮般的雪。

那扇窗,我看見爸媽總是站在它面前,久久地望向遠方,又望望我,繼而又嘆一口氣。我問他們在看什麼,他們意味深長地說:“在看外面的世界,還有你的`將來。”

他們爲了我的將來,離開我去了外面的世界。後來,我想他們一定也心痛過。

走的那個清晨,天依然下着飛絮般的雪。平常安靜若無聲的雪聲,這次竟讓我一夜不得安眠。我清楚地聽到他們收拾行李,開門,關門,腳步愈行愈遠。那腳步聲竟然和我的心跳÷個節拍,他們走一步,我的心跳一下,直到快聽不到的時候,我覺得自己心跳也停止了。空氣鈍重得如同凝結了一般,令我窒息。一瞬間,我掀開被子跳下牀,衝到那扇窗前,猶如去抓住一個忽然從手中滑落的易碎的容器。

他們已經走遠了。一片白茫茫的天地之間,兩個黑點在緩緩地移動,愈行愈遠。我緊緊地盯着這兩個在天地之間渺小如黑點在我心中卻形同日月的人,他們似乎猶豫了,走兩步,停一下;又走兩步,又停一下。終於義無反顧,以最快的速度漸漸離開我的視野。我緊緊地貼着窗戶的玻璃,只想着可不可以再多看一眼,多看一眼。就在他們消失的那一刻,整個天地都暗下來了。

這時,我才感覺到玻璃的溫度是冰涼的。而我沒有穿鞋襪的赤腳,也早已凍得麻木。我用冰冷的手指觸了觸自己的眼睛,眼淚~下子流了下來。

此後的每一天,我都要站在窗邊看一下窗外。

春天紅梅報曉,瑞雨連綿。夏天鳳凰花燒遍整片天。秋天帶霜的楓葉蓋滿山野。冬天北風捲起千層飛雪。

春夏秋冬,年華轉換。透過窗外我看到了世界上最美的景色,卻始終看不到他們的容顏。

有個孩子守候着一扇窗,守候了一個童年。

他在想,到底哪一天,他們會出現在窗外?

哪一天,他才能夠看到,他心目中的這世間最美的風景?

高考滿分作文6

清明,天空飄起濛濛細雨,不久,髮梢沾滿了點點水珠。

天,昏暗地幾欲令人窒息。

我站在革命烈士墓前,這一石墓碑,浸沒着多少烈士的鮮血,承載着他們多少不屈的靈魂。

灑酒,今日,我敬你們一杯,酒在碑面上緩緩流下,劃過幾條浸溼了的,深色的痕跡。碑角一側,幾縷鮮紅格外炫眼,鮮紅的血,視線似又迴轉到了這血樣的年華。

孤風,寒雨,刺骨的嚴寒下,他只穿着一身墨綠的破爛的早袍在地上匍匐前進,子彈在頭頂巨響——唱着死神的搖籃曲。在草地中,他小心地扒開一個口子,目光冷靜。幾聲槍聲後,只見夥伴們在身邊一個個倒下,心在微微抽搐——曾經一起歡笑一起學習一起睡覺的'重要的人啊——同伴的血濺溼了他的衣衫。他緊緊地咬了咬嘴脣,眼光死死地盯着眼前的敵人,扣動扳機,敵人一霎間斃命,卻自己也在同時暴露了位置,子彈穿頭而過,他看了眼倒下的同伴,心中默默地祝福着戰友,慢慢閉上了雙眼。——我願爲革命奉上永生,然而,我的使命卻在今日終結,只是,我會在輪迴的盡頭默默爲你們祈禱。

殘陽似血,如歌如泣,戰士踏上攻打下的堡壘,看着下方潰不成軍的敵人和滿地的蒼夷,孤獨地笑了。今日,他們慘勝。但是在他們之中又有幾人可以活到最後的最後?

爲何戰爭?守護。守護親情、朋友及家園。於是爲了家園舉起手中的槍,前衝。

保爾曾經說過:“人最寶貴的是生命,我不能虛度年華,也不能碌碌無爲,我要把整個生命和精力都獻給人類的解放事業!”

人固有一死,或輕於鴻毛,或重若泰山,他們守護了自己最珍貴的東西——國家,他們甘願用自己的生命去交換。他們,決不後悔。在戰爭歲月,在隨時都會有生命危險的年代裏,他們用自己的一顆赤子之心拼搏。幾年後在鮮血的沉積下,終於迎來了最終的勝利。

歡騰的人們又有誰膽敢忘記那些英雄?——既使他們的名字只有墓碑的某個角落,毫不顯眼。

灑酒,今日,我再敬你們一杯。

已多年了,未嘗見過你們英姿的我在此處緬懷着。

風風雨雨,中國一路走來,從繁榮到衰敗,又再一次崛起,在世界中高傲地笑着。只有擁有過才知道失去的絕望,只有失去過才知道擁有的可貴。

重新奪回的中國,在歷史的長流中,似一朵傲骨蓮花,在輕輕搖弋,散發出幽幽的花香。

在今日,緬懷那一段重活的記憶。

讓我酒醉——清明。

高考滿分作文7

自嘲,是一種幽默的說話方式,一種幽默的生活態度,一種心理調節的方式,一種人生智慧的表現。生活中如果缺少了自嘲,也許這樣的人生會很累很累。

老師通常說,你現在是學生,一切都應該以學業爲重,其他事兒以後再說;爸媽說,你現在是學生,學習爲主,其他事兒現在與你無關;同學們說,……一日,當我和姐到市場買菜時,轉了許久,最後才稱了點土豆。可能是因爲愛吃,一下子買了好幾斤,一斤075元。我姐問老闆多少錢。那老闆說,看你旁邊的小妹妹好象是個學生哦,問她不就……我一想,這有什麼難的,不就費幾個腦細胞嗎?正想說但還沒說出口,那老闆突然說:“原來學生不會算帳啊!”一時間,不知道是否因爲不服氣,就脫口而出:“老師說,我現在是學生,學習最重要,其他的事與我無關;爸媽說,……”惹得旁邊的商販和行人哈哈大笑,弄得我十分不自在,幾乎下不了臺。

其實,算帳容易,但是在那潮溼又陰沉的菜市場裏,能讓這麼多的人開懷大笑,不也是一種“功德”麼?隨後釋懷,跟着他們一起笑了起來。

一次考試,這門學科爲實驗科目,期末按規定用“開卷”的形式。於是,編好座次後,剛發下試卷,旁邊的`幾位同學就交頭接耳起來,忙着“聯盟”呢!由於座次及心理,不想與他們“聯盟”,就一個人在那兒靜靜地做着。真是時間如梭啊,兩小時的時間過了一半了,“耶……那幾個人交卷了喲!”這時,旁邊的同學說:“喂,×××,你做好了沒啊?我們快好了,呆會給你看看吧!”說完,又繼續他們的“聯盟”戰了。我回道:“不用了,我還是自己來的好,那雷同卷可不是鬧着玩兒的哦!”說完,也繼續我的了。不一會兒,他們交卷了。臨走時,嘴裏還冒着:“還不識好人心耶!真是的,純粹一沒長大的小丫,單純……”到最後,我也交卷了。出考室門時,他們還在那兒議論着,本想與他們來一次激烈的論戰的,但最後我還是自嘲道:“大哥哥大姐姐們,小妹真的單純得要命耶。你們以後一定要好好的教我哦。好讓我不至於成爲你們心中單純的小丫喲!別忘了哦!!!!”說畢,同學們大笑。

仔細想想,其實他們真的說得不無道理呀,爲什麼我當時就是想不通呢?但是,如果我像他們說的那樣,“聯盟”了,我的誠信丟了,人格沒了……

的確,面臨人生中的困境,我們可以一笑置之,自我解脫,自我安慰,以求走出泥潭。用好“自嘲”這個工具吧,這樣我們可以順利走過充滿風雨的人生道路。

高考滿分作文8

我不知道廬山的真面目,但我只住在這座山上。數百年前,學者們通過朗朗上口的詩句告誡後人,要以正確的角度看待事物,千萬不要讓其他因素干擾你對真理的審視。

宋朝的城牆被雨水破壞了,他的兒子和鄰居翁也對他做了同樣的提醒。‘修牆防盜’賊真光顧後,宋人稱讚兒子深謀遠慮,卻懷疑鄰翁手腳乾淨不乾淨。同樣的提醒,爲什麼吸引不同的態度,恐怕是宋人被他們的情感親和力矇蔽了!自古以來,人們就非常重視情感因素對事件成功的影響。打虎打兄弟,打父子戰。誠然,感情上的.親密可能對事業的成功起到一定的作用。但在認知事物的本質上,情感親密有時會給人帶來錯覺和誤導。國外科學家做過實驗,讓實驗者從一組照片中選出最有審美標準的一張。結果,受試者選擇的面孔大多與他們的親友相似。不考慮個人審美觀念,生活對人的影響可見一斑。

如果視覺判斷還是這樣,爲什麼對事物本質的洞察更差?自古以來有多少人被情感因素矇蔽了雙眼。西晉時,皇室廣封王,爲的是讓天下歸司馬氏,卻不知道羣臣之間的善與弱,最終導致了八王之亂,中原之亂。三國時,孔明因爲偏愛馬蠻,忘記了祖先對他的評價

現在不是有一些領導幹部任人唯親,給牆帶來災難的案例嗎?可見,認知的東西,生活中,如果戴上感性的有色眼鏡,危害極大!

我不怕浮雲遮住我的眼睛,但我只在最高層。如果你不想被情感好惡的陰雲矇蔽雙眼,那麼登高望遠是個好辦法。岳家軍對全世界都是巨大的震撼。正是因爲岳飛超越家世,以軍規懲辦岳雲,軍風大盛,纔有了“撼泰山易,撼岳家軍難”的美談。事後孔明流下淚來砍馬,以此來壓制軍紀,讓他不要再因爲感情上的親密而錯過軍務。

一個公平的決定往往是基於理性的觀察和思考。擺脫情感干擾是做出正確理性評價的前提。

可能很難做出真正超越情感的決定。但是,三思而行,多角度思考,可以儘可能避免情感誤導。我們的法律法規中不是有“迴避”、“協商”的原則指導和倡導理性的事務嗎?

看着一邊的山脊變成一座山峯,距離就不一樣了。從各個方面進行理性的觀察,有助於我們克服對感情的誤解,真正認識到事物的複雜性和多變性。排在第一位的,可以擺脫感情上的困擾,也許可以唱:‘不要讓烏雲遮住眼睛!'

高考滿分作文9

探即探索,究即思考、明白,探究即去探索、明白事物。孔子曰:“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因此,課內外學習中的探究,都是必須的。

在課內學習中,探究是一種思考。師者,傳道、授業、解惑者也。老師在課堂上教給我們知識,解疑答問,這就夠了嗎?不,不夠,我們還需要對其內容進行思考、分析、論證,要有發問的精神。對比中外教育的模式,我們不難得出一個結論:中國是由上到下的傳遞式,即老師教,學生接;而外國呢,例如美英,則是平等地面對面交流,你的看法是那樣,而我的看法是這樣。這樣,就給學生提供了一個獨立思考的平臺。沒有他人強加的觀點,是純粹的自己的'觀點。有這麼一個對比,一名學生因喜愛小鳥,將其帶入課堂,破壞了課堂紀律,老師發現後,轉而對學生講起了鳥類知識,並鼓勵了這名學生,最後這名學生成爲了生物學家。同樣是將動物帶進課堂,另一名學生卻被老師當衆責罰,淪落爲一名“不良學生”。前者,對老師的話進行探究,探究成了生物學家,後者,輕信了老師的判斷,一事無成。可見,探究之於人,如魚之於水,不可或缺。

在課外學習中,探究是一種實踐。走出課堂,走出考場,探索自然的奧祕。遠離終日伏案的痠痛,遠離紙上談兵的苦惱,在實踐探究中,明白事物的真理。魯迅曾說:“第一個吃螃蟹的人是偉大的。”既然吃過螃蟹,也許吃過蜘蛛,通過實踐,他探究出螃蟹能吃而蜘蛛不能吃的結論。神農遍嘗百草,爲人們留下良藥,在無意中發明了茶,這也是探究。而我們學生,要想認識自然必須得親歷自然。要知道:蘋果是長在樹上,花生是埋在土裏,而芝麻是長在稈上。通過實踐,我們既可以欣賞大自然的美麗,又可以增長知識,何樂而不爲呢?

通過課內外學習的探究,才能塑造成人。哲學上講,實踐出真知。哲學上還說,哲學源於對實踐的追問和對認識的思考。探究是塑造人們思考能力的鍊金石,是培養人們實踐能力的試驗田。只有真正能夠學以致用的人才算是成人,只有真正能夠獨立思考的人才算是成人。

重視探究,努力探索,讓學習在探究中昇華。

高考滿分作文10

這是他第一次到女同學家吃飯,走進她家的大門,他才知道什麼叫奢華,這是怎樣的一個家呀乳白色的天花板,古銅色的牆壁,青藍色的地毯“嘖嘖,北京故宮也不過如此吧!”他在心裏暗自讚歎。

上飯時,熱情的主人給他盛來了滿滿一碗雪白的米飯,顆顆雪白的米粒散發着誘人的香氣直往他的鼻孔裏鑽,他咽咽口水告誡自己,“千萬別吃得太快,要文雅一點。”他幾乎是數着米粒進口的。吃到還剩淺底的時候,他犯難了“是吃得一粒不剩,還是故意留點底兒?”父親送他上車時的叮嚀又在耳邊迴響了“娃兒,城裏人一輩子也沒碰過泥土,他們不知道種田的辛苦,不知道米粒的珍貴,你以後吃飯要故意留點底兒,別讓人家把咱看扁了,以後吃完之後千萬別再舔碗了。”其實,他早就養成舔碗的`習慣了,每次吃飯時,父親總要看着他把米粒吃得乾乾淨淨才讓他離開。可現在究竟是吃得乾乾淨淨還是留點底兒呢?他偷偷擡眼想從主人的碗裏得到一點啓示,卻發現主人早已吃完,正坐在對面的沙發上看着他,碗筷也不知什麼時候撤走了。他現在感到自己彷彿是一個正在舞臺上表演吃飯的小丑———以前父親盯着他吃飯,心裏是一懷的親切,可是現在?他也說不出那種奇怪的感覺。

無助的他用筷子無助地在碗裏搗騰着,突然那雪白的米飯迸出了一點黃色,那是一粒谷,和父親那古銅的臉有着一樣的顏色。他的心顫抖起來,小時候給父親送飯的一幕又浮現在眼前,那是一個炎夏的正午,父親坐在田壟上吃着他送的飯,也是吃到淺底的時候,幾粒黃色的谷露了出來,“扔掉吧,阿爸。”“胡扯!”父親像豹子一樣吼了一聲,他一輩子也沒見父親如此憤怒過,接下的情形更讓他終生難忘父親將筷子插在田壠上,用那滿是泥巴的手將穀粒一粒一粒地拈起來放進嘴裏,鎖着眉頭,然後是艱難的一咽“孩子,那是咱農家的血汗呀!”父親對滿腹委屈的他說。

“是的,這是咱農家的血汗。”他夾起一塊豆腐,想將那米粒連同那顆黃色的血汗一同嚥下,“也不知怎麼搞的,現在米價怎麼這麼低。”主人有意無意地說了一句。

“農家的血汗不容褻瀆。”他心裏說着,將碗裏的東西暢快地吞了下去。

高考滿分作文11

冬日午後,我慵懶地坐在書桌旁,手捧一壺香茗,細細品味。陽光悠然地灑在身上,小河轉了個彎,靜靜地流淌。信手翻開了日記--這個陪伴着我走進青春的朋友,它已記錄了太多太多……

走在人生的路上,我腳步匆匆。漸漸地,我淡忘了一切,忘記了欣賞沿途的美麗,忘記了昨日嬉戲打鬧的場景,忘記了放學時夕陽的餘暉灑在臉上的愜意,忘記了母親在門前焦急的等待,忘記了星空下一家人其樂融融的樣子。但每當我翻開日記時,往日的一幕幕又浮現在眼前。是啊,我的日記記錄下了我昨日的歡笑、憂愁、興奮或迷惘……

茶語人生,便是我日記的名字。它太重太重,記錄着我的一切,需要去慢慢品讀,品讀它的點點滴滴,品讀它的喜怒哀樂。它的第一頁是幾行歪歪扭扭的漢字:“今天媽媽背了我,長大以後我一定天天背媽媽。”頓時,我思緒飛揚……

那是一個夏日的午後,媽媽在前面走着,腳步匆匆,而我則在後面有力無力的走着,最後乾脆坐在地上不想走了。這時媽媽則轉過身來將我背起。那時小河裏的水在夕陽的照耀下泛起片片銀光,水鳥站在水面上似乎在享受這裏的一切。那個時侯媽媽對我說:“現在媽媽揹你,等你長大了也能背媽媽嗎?”“能,一定能,”我瞪大了眼睛說,“以後我一定天天背媽媽。”想到這兒,不覺間我的眼眶已漸漸溼潤……

時間在流逝,現在我已經步入了高中,失去了昔日那純真的笑容,臉上增添了些許疲憊和淡淡的.憂傷。《茶語人生》成了我的感情寄託,它記錄着我高中生活的點點滴滴,在我成長的道路上,它的腳步不慌不忙,一直伴我左右。

手捧一杯熱茶,看着攤開的日記本,細細品味逝去的光陰,那些錯過的美好瞬間,那個純真的年代所做的那些純真的事兒,這便是茶語人生。或者,手持一把花折傘,佇立在湖畔,天空中摻雜着絲絲細雨,串在一起,消失在湖面,翻開《茶語人生》,記錄下這稍縱即逝的瞬間,待日後翻開它時,定會成爲我一生中的財富。

秋風,泛然四起;落葉,飄飄灑灑;天空,已漸暗淡;孤雁,已漸南遷;青春,跌跌撞撞。但是,我不孤單、不退縮,因爲我的《茶語人生》,伴我成長,給我力量。

高考滿分作文12

羊腸小道,阡陌交通。

不知多少莊稼人踩在它身上,忙於田間。

又是一年夏季,又是一個西瓜大賣的季節。村子田間到處都是西瓜藤。不禁又令我想起幾年前家家開始種西瓜的情形。

幾年前,不知什麼原因,村裏鄰間紛紛開始種起了西瓜來。鄰家林阿婆也不例外。但她種西瓜的方法卻與別家不同,另顯風度。

別人一門心思的侍候西瓜藤,林阿婆卻養起了數十隻雞。曾在餐桌上聽爺爺奶奶議論:“不照顧西瓜藤,卻養起了雞。等西瓜熟了,我們賣西瓜她賣雞,那十幾只雞能賣多少錢。”偶然聽到林阿婆的兒媳和林阿婆關係弄僵了。

春風吹,綠了大地,紅了花兒。西瓜藤也開出了淡黃色的花兒,綠油油地嫩葉在陽光下照得翡翠。天漸漸暖了,家家也忙活了起來。田間小路又一次熱鬧起來。家家開始推着小推車,扛着鋤頭,給西瓜藤施肥,除草。唯有林阿婆一家從容淡定,過着玩出早歸的生活,別有一番風度。

漫長的等待可急壞了莊稼人,但很快西瓜藤便結出了一個個如同綠瑪瑙的小西瓜,這可喜壞了莊稼人,家家又開始忙着施肥的、打藥、除草,一個都不能少啊。

但是林阿婆卻很少去田間,而是每天侍弄着自己養的那盆盆栽,澆水、剪枝。悠哉自然,風度翩翩。是不是逗逗家中的那隻黃狗,累了就躺在古木藤椅上,曬曬太陽,閉目養神。

西瓜熟了。但人們怎麼瞧也不對勁,收西瓜的人都往林阿婆家跑?蹭過去瞧瞧,還是不對勁,爲啥她家的西瓜比自家的大,還比自家的甜?

林阿婆一家高興得合不攏嘴,爲啥?因爲並未花什麼錢在種西瓜上,甚至連精力都沒有。至於蟲子嘛,草嘛都被雞吃了,肥料嘛,雞肥中不中。這時大家才拍拍了拍腦袋,恍然大悟。

忙季過去,空氣中依舊充斥着汗漬味。林阿婆依舊過着修建盆栽,逗弄黃狗的愜意鄉村生活,悠閒從容的風度盡顯。不同於別家的種法,不同流的`風度盡顯。

站在陽臺上,望着林阿婆家田地裏的西瓜,皆如綠寶石。我想,他生活的風度,和爲人處世的風度應該和她種田時那種從容不迫的風度一樣吧。

是啊,每個人的風度都會在自己所做的事中體現出來。往往還伴隨着一個人的智慧。林阿婆的風度,盡顯。

高考滿分作文13

現在的人們愛說“我們”,愛看“我們”,卻很少起碼瞄“他們”一眼。這是個講求合作與個人主義並重的時代。“他們”既非敵,又非友,自然受輕視。“我們”是用來加強的,“你們”是用來打敗的,“他們”……是用來幹什麼的?

古人云:以人爲鑑。司馬光寫《資治通鑑》也說:“鑑前世之興衰,考當今之得失。”這裏的“前世”便是指歷史上的“他們”,司馬光認爲研究“他們”是可以爲“我們”提供指導的。

“他們”是一面鏡子,映照着“我們”的靈魂。別人的行爲,其成功或失敗,也許都曾在你的身上發生過或即將發生。通過“他們”這面鏡子,我們能吸取他人的教訓,學習“他們”成功的經驗。克勞塞維茨寫《戰爭論》是通過分析大革命時期法國領袖的戰例,探討其得失,我國古代的唐太宗,也是從臣子身上觀察自己的功過。由此可見,他們是用來反思“我們”的。

上面是功利性的反思,而他人給人的最大的反思是道德上的。時代大步前進,成功的道理隨之改變,生存的方式也在改變,唯有道德是不變的。比如今年的四川大地震,“他們”——最初是災民,然後是部隊——給予了電視機前的“我們”極大的思考,思考眼前的一切美好生活的意義,思考生命的意義,思考對生活的態度。“他們”帶來的思考的力量是巨大的:無數的志願者,無數的捐獻物資。“他們”甚至使得“我們”也成了“他們”,成了更多人道德反思的來源。“他們”可以不是具體的`人,比如紅軍的二萬五千里長徵。甚至可以不是狹義上的“人”:從小學時,我們就被教導要思考螞蟻的勤勞、小狗的忠誠等等等等。“他們”給人的反思,給“我們”的指導,實在是全面而重要。

我們要如何從“他們”身上得到反思,從而獲得助益?先想想我們被競爭社會促長而成的個人主義。它主張發揚個性,但不完全的人格並不能稱之爲個性。因此,放下虛高的架子,去靜靜地觀察那些與你不相干的人吧!在回家的車上,請注意那些熱心的讓座者的行爲;在書店裏,傾心欣賞那位讀書人輕輕整理書架的動作……我相信,你會有很多思想。

那麼,請你,從今天起,開始關注那無所不在又被人忽視的一個“他們”吧!

高考滿分作文14

漫畫中左邊的小朋友考了九十八分而遭到的批評,與右邊小朋友考六十一分而受到的表揚,鮮明對比,看似不公,實則體現了標準因人而異。

大千世界,芸芸衆生,各有各的特點,各有各的標準。子非魚,又何必曳尾?子非鳥,又何必高飛?生而爲人,你不必曳尾,無需高飛。儘管腳踏實地行走。萬物不同,標準有異。

廉頗出謀劃策略遜一籌,難道就不是良將?藺相如領兵殺敵稍差一點,難道就不是賢臣?不,不是的。標準因人而異,廉頗率軍也能破敵軍,“拔石城”。藺相如出謀亦可完璧歸趙,將相和。兩人都是趙王的左肩右臂,缺一不可。

李煜,倘若與開闢貞觀之治的李世民等明君對比,他不是一個明主,而是一個聲色犬馬歌舞昇平的'亡國之主。可難道他對中國歷史一點積極影響都沒有嗎?非也,非也!他仍是“變伶工之詞爲士大夫之詞”的詞人,他的“問君能有幾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東流”等名句依舊是中國文壇人閃爍的名句。由此觀之,公平並非絕對的始終如一,而是讓標準因人而異。

標準因人而異絕非有失公平,若國家大事需要捐款,一個年收入過百萬的人拿出幾十萬。倘若你以此爲標準要求每一位工薪族、農民工,怕是難人所難。標準不同,正是爲追求公平,而不是有失公平。

一代書聖王羲之,其書法如行雲流水般飄逸灑脫,他的《蘭亭集序》讓人讚不絕口,但你若以公正規範的楷書來要求他,他怕是不及顏真卿等人啊!

一代詩仙李白,引得“弄扁舟”的豪放之語,但你若讓他創作清麗委婉描寫男女愛情的詩篇,他怕是要讓人大失所望。

如今搖滾唱將汪峯,唱的了《飛得更高》《勇敢的心》等搖滾名作,但你若讓他唱許嵩的《山水之間》,怕是要遭人吐槽。

正如你無法讓莫言去提取青蒿素,屠呦呦也難寫《紅高粱》,但諾獎對他們的肯定是不能否定的的,標準因人而不同。

花有五顏六色,樹有高低疏密。每朵花、每棵樹都由它自己的價值。金無足赤,人無完人,既然沒有誰能在各個領域都做得到都好,那麼標準也要視情況而改,因人而異。

高考滿分作文15

俗話說,莫欺少年窮。一百多年前,梁啓超先生就寫過一篇《少年中國說》,批判暮氣沉沉的封建社會,呼籲改革創新,發憤圖強。

當下社會,年輕人的世界和成年人的世界,也存在不少的差異。

年輕人愛想象,愛冒險;而成年人卻告訴你安全第一,不要胡思亂想。

年輕人覺得成年人虛僞,成年人卻說年輕人幼稚。

這種現象,叫做代溝,也叫做代際差異。

古往今來,有循規蹈矩,遵守家庭和社會教導的“繼承者”;卻也更多離經叛道,甚至離家出走的年輕人。

在陳忠實先生的'《白鹿原》中我們看到,聽從封建教條的白嘉軒和白繼文,最後一個孤獨終老,一個成了漢奸賣國賊和反動派;而聽從革命召喚的鹿兆鵬和百靈,最終與家庭和國民黨反動統治決裂,把自己的生命獻給了革命事業。可見,大人不一定都正確,年輕人也不一定都不靠譜。

要想讓年輕人和大人,年輕人和社會亦步亦趨,融爲一體,關鍵是大家都能與時俱進,不斷進步。

一個優秀的家庭,和一個優秀的社會,應當足以鼓勵和扶持優秀的年輕人。年輕人無非是會試錯,不試又怎麼會知道是非對錯;而大人和社會,毫無疑問應當容納這種試錯。

誰的人生,是一直步步正確的呢?

小時候,老師和家長會讓我們整理錯題集,以便於知道自己是怎麼錯的,可以引以爲鑑,下不爲例;

那麼在生活中,家長和社會給我們準備了“錯題集”了嗎?

矛盾來自於雙方,矛盾也從來不會單方面消除。面對現代社會的激烈的觀念衝突,創新衝突,大人和社會的錯誤,同樣比比皆是,若不是,媒體怎麼會每天有那麼多的爆料呢?

韓愈說,弟子不必不如師,師不必賢於弟子,聞道有先後,術業有專攻,如是而已。大人和社會要贏得年輕人真正的尊重,不是靠權威,而是靠以理服人;同樣,年輕人要獲得大人和社會的支持,也要靠換位思考,彼此尊重。

正如林覺民所說:老吾老及人之老,幼吾幼及人之幼。換位思考,求同存異,取得一致,是和諧少年和大人,年輕人和社會的唯一正確途徑。

在這個知識爆炸的時代,有比爾蓋茨,也有馬斯克;他們的家庭,都沒有束縛他們一定要循規蹈矩;這是個人的成功,更是觀念的成功。

但是在中國,這樣的事例太少了,所謂年少成名的,大都是一些娛樂童星。這不值得大人和社會好好思考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