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育範文 > 文祕知識 > 都江堰市生態旅遊發展的實踐與探索 會議發言

都江堰市生態旅遊發展的實踐與探索 會議發言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1.17W 次
都江堰市生態旅遊發展的實踐與探索 會議發言

依託資源優勢 培育特色品牌
精心打造西部休閒度假第一城
——都江堰市生態旅遊發展的實踐與探索

生態旅遊是針對旅遊業對環境的影響而產生和倡導的一種全新的旅遊方式,是生態學、旅遊學和社會學等多種學科有機結合的新興學科。生態旅遊不僅迎合了人們追求返璞歸真,充分體現人與自然、人與環境的和諧統一,而且貫穿了以人爲本思想,是科學發展觀在旅遊產業中的具體體現。發展生態旅遊,不僅有利於優化自然生態環境和旅遊產品結構,促進資源實現市場價值,而且對提高城市知名度,強化旅遊“富民”功能,加快推進城鄉一體化進程具有重要的戰略意義。
一、都江堰市生態旅遊發展現狀
(一)優良的生態環境,奠定了都江堰市生態旅遊可持續發展的基石
都江堰市地處成都平原西北岷江中上游,位於四川盆地與青藏高原的結合部,地貌兼具平原、丘陵、山區等多種形式,是中國西部兩大地形階梯的轉折點,建於2260年前的都江堰水利工程是川西平原工業、農業、環保、生活等用水的唯一源頭,被稱爲川西平原生命之源,是成都平原和岷江水系重要的綠色生態屏障。同時,都江堰市是國家級生態示範區,市內兩大植物區系交匯,其生物多樣性具有全球典型性的極高價值。擁有2處世界世界遺產(都江堰、青城山)、1處國家級自然保護區(龍溪—虹口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和1處國家森林公園(龍池國家森林公園),總面積17911.5公頃,其中,龍池原始森林和龍溪—虹口國家級自然保護區是我國離特大城市最近的原始森林和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境內有重要景觀33處,有國寶大熊貓和珙桐等多種珍稀動植物3012種,1994年被中科院列爲全國生物多樣性五大基地之一。優美的生態環境、豐富的旅遊資源,不僅使都江堰市成爲成都平原一方綠色寶地,而且“生態牌”已成爲市域可供長期利用十分可觀的無形資產,蘊藏着巨大的發展潛力和誘人魅力。
(二)良好的發展基礎,拓展了都江堰市生態旅遊增長的巨大空間
近年來,都江堰市堅持以生態學和生態經濟學原理爲指導,注重經濟發展與生態保護相結合,以推進生態環境建設爲先導,確立了“堅持可持續發展,建設生態文化旅遊城市;堅持防治結合,營造綠色人居環境城市;堅持依法行政,塑造環境管理精品城市”的環境方針和“建立綠色政府、經營綠色城市、發展綠色經濟、推廣綠色生活、倡導綠色文明”的發展目標,着力構建綠色經濟生態系統,走出了一條富有都江堰特色的經濟社會可持續發展道路,有力地促進全市生態、經濟、環境和社會同步協調發展。
——全力構築綠色生態屏障。堅持以可持續發展戰略爲指導,以改善和提高全市生態環境質量、促進經濟發展和社會進步爲目的,積極探索並不斷完善生態建設和環境保障體系,認真實行綜合決策、統一監督與齊抓共管、環境投入、公衆參與四項制度,強化生態環境執法、投入、宣傳、科技四個關鍵環節,全市生態環境明顯改善和優化。近年來,全市大興植樹造林,大力實施“長防”工程、“天保”工程和退耕還林(草)工程,新增綠地面積31.11萬畝。在城市綠化方面,採用“騰地造綠,破牆透綠,借地還綠,見縫插綠”等多種方式相結合的辦法,努力擴大城市公共綠地面積,建成了“一個綠色心臟、五條綠色彩帶、六條綠色長廊、十八顆綠色寶石”爲支撐的城市綠地系統,形成了以“大環境爲依託、公共綠地爲重點,道路河堤綠化爲骨架,專用綠地爲補充”的城市綠化新格局。全市綠化覆蓋率達54.02%,森林覆蓋率達53.86%,總綠化率爲94.73%。2000年,都江堰生態示範區建設通過了國家驗收,獲得“人間天堂都江堰”的美譽。2001年,都江堰市政府系統及都江堰景區、青城山景區順利通過ISO14001環境管理體系認證,獲得了通往國際社會的“綠色名信片”,在全國縣級政府系統首開先河。2003年,成功通過國家園林城市驗收。
——着力培育旅遊精品。一是打造觀光旅遊精品。形成了以自然生態與人文精神完美結合的經典鉅作、當今世界唯一留存的最古老的、以無壩引水爲特徵的生態型水利工程-都江堰爲核心的都江堰景區;以山林幽深、古道幽靜、山花幽香、鳥鳴幽趣、亭閣幽雅、溪流幽清爲特徵的中國道教發祥地青城山景區;以自然環境獨特,山巒重疊,林海幽深,集湖、石、林、瀑於一身,融奇、險、幽、雄爲一體,春看杜鵑,夏避酷暑,秋觀紅葉,冬賞冰雪的龍池景區。二是打造生態休閒度假旅遊精品。充分利用獨特的內陸山水田園風光、優良的植被、水和空氣,突出生態特色和川西民居的優雅舒適風格,建立了以青城、兩河、玉堂、向峨、龍池、虹口等爲重點的一批生態旅遊休閒度假區,實現了由過去傳統的“點”發展向片區發展轉變,由單一的觀光旅遊向會議、度假、休閒遊相結合轉變。三是打造城市旅遊精品。都江堰市背靠千里岷山,前擁萬頃平疇,既有河渠縱橫的“水城神韻”,又有錯落有致、高低起伏的“山城風彩”,按照自然風光、歷史文化、現代文化三者和諧統一、相得益彰的要求,精心組織城市建設,實施了城市總體風貌改造、綠色通道和節點建設工程,配套城市服務功能,增點留客,使之成爲旅遊經濟發展新的增長點。四是打造運動休閒旅遊精品。以項目爲載體,積極推進觀光型旅遊向度假型、運動型、體驗型旅遊轉變,高起點策劃、高質量推出了虹口漂流、龍池滑雪、青城高爾夫等旅遊項目,增加了參與性、娛樂性旅遊項目,豐富了旅遊精品內容。目前,全市已形成了青城山、都江堰、龍溪—虹口自然生態保護區三大各具特色的著名景區,培育了以千年古堰無壩生態水利工程品牌、“青城天下幽”品牌、龍溪—虹口國家級自然生態保護區(國家級森林公園)品牌爲代表的世界級旅遊精品,都江堰市的旅遊產業已成爲城市經濟的重要支柱產業和主導產業,初步形成了旅遊與生態、人文環境等相互協調的市域經濟發展模式。
——強化基礎設施建設。結合生態旅遊城市建設,擴張拉動全市經濟發展,近年來,都江堰市投入巨資,先後實施了成灌高速公路出口開放整治工程,S106線旅遊路綜合整治工程,建成混凝土路面高等級旅遊公路68.3公里,瀝青路面84.9公里,遊山道125公里,日供水能力達萬噸的旅遊區自來水廠4座,變電所3座,高低壓配電線路134公里,郵電所3個,開通國際國內直拔程控電話1800多門,移動電話基站3處,景區大型停車場9處。旅遊基礎設施不斷完善,綜合接待能力進一步增強。
——全面實施環境綜合整治。從1999年起,都江堰市開展了申報都江堰—青城山世界遺產工作,對都江堰、青城山及其周邊環境實施了有史以來投資最大、效果最好的環境整治,共投入2.06億元,搬遷民宅1097戶,拆遷和關閉景區內企業、礦山61家,搬遷學校1所,拆遷總面積達28萬平方米,經過整治,還遺產地以自然、歷史的本來面目,景區面貌煥然一新。2002年—2003年,我們按照省委、省政府要求,投入5000多萬元,在城區景區開展了爲期近一年的環境秩序綜合整治,依法關停了市域內所有不法排污企業和最後7家小煤窯。2003年非典防控期間,我們抓住遊客稀少的時機,變不利因素爲有利因素,拆除了青城後山又一村上千平方米的亂修亂建房屋,並按城市總體風貌和山鄉民居特色要求進行了全面改造。
——積極推進旅遊管理體制創新。成立了都江堰市旅遊產業發展領導小組,強化對全市旅遊業發展的綜合決策和監督管理,實行統一管理、統一規劃、統一建設、統一執法、統一營銷,在景區制定並嚴格執行了旅遊經營資格准入、環境保護等方面的制度。同時,按照旅遊資源國家所有,政府管理,企業經營的三權分離思路,於2003年成功對青城外山實施了旅遊開發權轉讓,並着手製定市域內各涉旅鄉鎮的旅遊發展規劃,精心對項目進行策劃、包裝,吸引社會資本參與開發,着力探索旅遊開發“國有民營”的新路子。
-——促進農業結構調整。堅持旅遊業與農業的合理“嫁接”,以發展農家生態休閒旅遊、無公害農產品、旅遊商品等爲重點,實施了都江堰-青城山農業生態示範觀光帶,規範了臨近旅遊景區三個鄉鎮初具規模的農家生態休閒度假旅遊接待點,重點發展了以川芎爲主的中藥材、以紅陽獼猴桃爲代表的優質水果、以苦丁茶和優質花卉苗木等爲特色的旅遊商品,今年4月,青城鎮成功通過全國生態農業旅遊示範點驗收。同時,積極引導和扶持關停的“五小”企業投資生態旅遊業,使一批過去經營小煤窯、小礦山、小石灰窯等業主成爲發展生態旅遊的生力軍。
(三)巨大的產業聯動效應——促進以旅遊爲龍頭的第三產業快速增長。
生態旅遊的快速發展,給交通運輸、商貿流通、金融保險、信息通訊、餐飲服務等相關產業發展提供了良好機遇,我市緊緊抓住這一契機,加快各產業間的聯動發展,目前,全市擁有各類賓館、飯店、度假山莊等200多家(其中,四星級飯店3家、三星級飯店3家、二星級飯店6家),總牀位達2萬多張;“農家樂”約1250餘家,直接從業人員近1.5萬人;旅行社6家,旅行社門市部9家,導遊56人,景區講解員200多人;旅遊客運公司、出租車公司28家,車輛830餘輛;景區旅遊觀光索道4條;星級餐館1家;旅遊商品加工貿易區1個,“食、住、行、遊、購、娛”六大基礎產業要素規模正逐步壯大。2003年,全市三次產業比例已由2001年的15.8:38.6:45.6調整爲2003年的12.5:44.7:43.4。今年以來,我市旅遊業保持了良好的發展勢頭,1—3月,接待遊客58.67萬人次,同比增長23.5%,實現門票收入1495萬元 ,同比增長67.8%,旅遊綜合收入1.49億元,同比增長60.3%。產業結構更加合理,綜合經濟實力顯著增強。
二、生態旅遊發展存在的主要問題
生態旅遊是一項新的旅遊發展理念和模式,有一個在實踐中不斷探索、總結和完善的過程,從目前的發展態勢來看,主要存在以下問題。
一是缺乏對發展生態旅遊的理性認識。“旅遊業是無煙工業”的觀念還比較流行。因而在發展過程中,一些地方重視對旅遊資源的開發,而忽視旅遊本身對環境的影響和資源的破壞。當旅遊者把旅遊資源當作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財富去消費時,其認識上的差距和行爲上的不當,就會造成旅遊資源一定程度上的損壞和污染,加劇甚至激化旅遊與資源、環境的矛盾。
二是缺乏系統的生態旅遊專業規劃。高起點、高水平的規劃,是生態旅遊業可持續發展的前提和打造旅遊精品的基礎。然而,在開發中,許多地方重視旅遊本身及相關產業的佈局規劃,而忽視生態建設規劃。在景觀設計上,沒有充分體現人性化和生態化設計理念,以致許多建構物與自然環境的氣氛不協調。
三是缺乏科學的管理機制。目前,許多景區所有權、規劃權、開發權、經營權集於一體,其對資源保護與開發僅僅依靠財政的投入和經營收入,無法對資源實施最有效的保護和長遠的開發,旅遊經營管理主體缺乏活力與生機,出現了有的資源因無序開發而耗費巨資進行整治、有的資源長期閒置等諸多問題。
四是缺乏基礎設施建設資金。發展生態旅遊必須要有相應的基礎設施投入作保證。如都江堰、青城山、龍池、虹口等生態度假精品旅遊區建設及旅遊綠色快速通道建設都需要大量資金,由於資金短缺,導致旅遊景點景觀基礎設施建設較薄弱,特別是交通、排污等設施較爲落後,旅遊開發與生態環境保護的矛盾比較突出。
五是缺乏生態旅遊專業人才。真正意義上的生態旅遊對產品設計有專業化的要求,涉及旅遊學、生態學、環境學和經濟學等多學科知識,技術較爲複雜。但目前既懂生態學和旅遊學知識,同時又能正確把握生態旅遊內涵的專業人才和經營管理人才嚴重缺乏。旅遊從業人員隊伍整體素質不高,經驗不足,外語導遊缺口較大,整個旅遊服務體系還存在着經營管理不善、服務質量不佳等問題。如龍池景區內部分導遊沒有經過專業知識不熟悉,不能把地質地貌的形成、動植物的分佈及保護區生態系統的意義等自然知識講解給遊客,達不到讓遊客認識自然,增強環保意識的目的。
三、加快生態旅遊發展的對策措施
(一)突出主題,科學的確定生態旅遊發展新思路
基本思路:按照省委、省政府對我市提出的打造最佳休閒、度假旅遊城市品牌的定位和要求,充分發揮都江堰作爲成都口岸旅遊區和處於九環線、西環線必經之地的優勢,堅持社會效益、經濟效益和生態效益良性循環的可持續發展戰略,以塑造都江堰旅遊主體形象爲主線,按照“整合 ‘三大片’、打好‘特色牌’”的總體要求,以都江堰景區爲核心,整合城區旅遊資源,建設以水文化爲主的城區景區一體化旅遊片區;以青城山爲中心,整合青城前山、後山、外山等處旅遊資源,建設以文化旅遊一體化旅遊片區;以紫坪鋪開發爲契機,整合龍池、虹口等處旅遊資源,建設生態旅遊一體化片區;以農業觀光、農家休閒旅遊爲載體,整合城鄉特色資源,大力發展農家休閒度假旅遊,實現城市旅遊、景區旅遊和生態旅遊有機結合,提高旅遊資源經營水平,實現綜合經濟實力快速增長。
發展定位:整合自然與文化資源,把都江堰打造成爲成都“休閒之都”的核心度假區,建成中國西部生態旅遊度假第一城。
發展目標:進一步優化、整合、配置“名堰、名山、名城”等資源,依託優勢資源發展優勢產業,依靠優勢產業發展優勢經濟,促進全市旅遊經濟由“門票經濟”爲主向“產業經濟”爲主轉變。經過四年努力,努力把我市建成旅遊主題形象鮮明、產品特色突出,基礎設施完備,管理服務規範,秩序安全優良,環境整潔舒適,經濟效益顯著的旅遊經濟強市。到2007年,實現全市接待遊客520萬人次,旅遊產業總收入20億元,佔全市GDP20%以上,其中境外遊客20萬人次,外匯收入1000萬美元。
(二)高點定位,精心編制生態旅遊發展規劃
堅持規劃先行並重視規劃的科學性和可行性,在指導思想上牢固樹立以人爲本的資源環境保護觀,視人爲自然生態的有機成分,充分體現天人合一的生態理念;在具體規劃上,要增進環境優化與人文關懷的互動,做到人與自然的和諧。加強對全市旅遊資源價值、市場潛力以及旅遊開發將會造成的環境影響等方面進行調查和評估,並在對各旅遊區的地質資源、生物資源和涉及到環境質量的各類資源進行認真的調查的基礎上,按照適度、有序、分層次開發的原則,制定符合生態旅遊目標的全市生態旅遊發展規劃以及土地利用規劃、景觀規劃、水資源和能源規劃、環境保護規劃等各種專項規劃,實現總體規劃與專項規劃的銜接統一。
在具體項目上,要從生態角度嚴格控制各景區服務設施的規模、數量、色彩、用料、造型和風格,提倡以自然景觀爲主,就地取材,依景就勢,體現自然之美。對於景區內人工景物,包括一些功能服務設施的規劃,要縱覽全局,取捨得當。對一些生活設施,除了必要的休息座椅、小橋、公廁之外,則儘量減少人工構築物,最大限度地降低人爲因素對自然環境的干擾和破壞。
在旅遊產品的規劃設計和改造創新上,要抓住都江堰市旅遊資源中特殊的自然屬性,找準旅遊資源中不同的文化特性,包裝渲染其稀奇獨特的品質,使旅遊產品既美麗多姿又富有神韻,既統一品牌,又具有不同的氣質。在藝術形式和手法上要認真學習和借鑑先進地區旅遊規劃建設上的生態理念、環保意識及建造藝術,以規劃提升三大生態旅遊精品區建設水平。
(三)創新機制,提高旅遊資源配置和運作水平
實行旅遊資源“國家所有、政府監管、企業經營”三權分離,嚴格按照國家有關法律法規要求,確保國家對旅遊資源的所有權。在有效保護和合理利用有機結合的原則下,按照各類景區的性質、區別不同情況確定不同的模式,對青城山、龍池等資源等級較高、各方面條件較爲成熟的旅遊資源,在現有管理體制和運行機制上進行改革、創新,實現政企分開,管理權和經營權分開。對尚需大量基礎配套設施投入的兩河、向峨、中興、玉堂等旅遊資源,則按照一箇中心(保護旅遊資源)和兩個基本點(旅遊資源的特色和永續利用)的原則,大膽對外開放、招商引資,通過經營權轉讓,引進資金、技術和管理,提高景區開發、保護、管理水平。在經營權轉讓中,堅持採用公正、科學的方法和程序對旅遊資源開發經營者進行遴選,使信譽好、實力強、理念新的企業取得經營權,確保開發檔次,並以契約形式明晰責權,防止出現新的政企不分現象。同時,加強對經營者的投資與經營行爲予以有效的監控和幫助,確保資源的合理利用。
(四)培育品牌,加快三大精品生態旅遊區建設
一是建設都江堰水文化精品旅遊區。有效利用景區與城區融爲一體的優勢,不斷完善基礎設施,增強服務功能,豐富旅遊產品,將其建成世界水利文明的體驗之地、文化遺產與文物古蹟的珍藏之地、川派建築與園林藝術的展示之地,打造我市旅遊目的地形象的重要載體。綜合開發靈巖山,展示儒、釋、道“三教合一”的文化內容。實施復興街文化旅遊街區和外江休閒娛樂廣場建設,加快外江青城橋上段河道整治與利用,建設城市水上休閒娛樂運動項目,建成集水文化體驗、休閒娛樂、餐飲、購物、住宿於一體的文化旅遊區。同時,加強內江河道環境建設,改造沿河夜啤酒長廊,形成集觀光、休閒、餐飲於一體的特色水城精品旅遊帶。
二是建設青城山道教文化和生態度假精品旅遊區。整合青城山片區旅遊資源,統一規劃,統一建設,深入挖掘道教文化內涵,着力打造中國道教文化名鎮。建設道教博物館建設,挖掘、展示道教養生、健身、長生及音樂、武術等道教文化精髓。加快青城前山觀光休閒集鎮建設、青城後山旅遊景點綜合改造和泰安古鎮改造、青城外山文化觀光度假區綜合開發、兩河漂流開發、趙公山—天國山旅遊綜合開發、青城鎮國家級農業旅遊示範點建設、青城山遊人接待中心等項目建設,全力打造以體驗道教文化和生態文化爲主,集觀光、休閒、度假、旅遊房產爲一體的精品旅遊區。
三是建設龍池—虹口生態運動休閒度假精品旅遊區。以旅遊度假集鎮建設、國家森林公園基礎設施建設和運動、登山、探險、滑雪、滑草、溜索等項目開發爲主,建設龍池生態旅遊度假區;以森林夜景工程、景區植被調整、漂流開發、深溪溝旅遊項目建設等爲主,建設虹口生態度假旅遊示範區;做好紫坪鋪環湖旅遊和水上旅遊綜合開發,打造紫坪鋪水上娛樂休閒度假區。
(五)增加投入,加快旅遊基礎設施建設
積極探索市場化的旅遊投入機制,在發揮好政府投資先導作用的同時,按照“誰投資、誰受益”的原則,建立“多渠道籌資、多方式合作、多元化經營”的旅遊投入體制,吸引中外投資者和民間資金參與生態旅遊開發,加強交通、環保、衛生等基礎設施建設。
一是實施旅遊暢通工程。重點打通三大走廊,着力構建交通大網絡。實施成灌高速公路出口開放整治,加快天府大道建設和成灌公路整治,建設成灌公路快速交通走廊;儘快建設沿江跨江大橋貫通新光華大道,加強與周邊區(市)縣的協作,縮短成都到世界遺產地青城山的空間距離;加強與郫縣的協作,實施沙西線延伸段(唐昌—天馬)道路建設,構建成都到世界遺產地都江堰之間的又一條快速通道。進一步改善市中心區交通狀況,增開本市至雙流國際機場、成都火車站等的旅遊專線,增強國際國內遊客可進入性。
二是完善旅遊基礎設施建設。根據構建中國西部休閒度假第一城的要求,加大會展、文化、娛樂、體育、健身、遊樂場、步行街等服務設施建設力度,提升市內交通、通信、賓館、飯店、公園等設施檔次。進一步加快通信網絡的規劃和建設工作,實現所有旅遊景區的有線、移動通信無縫隙覆蓋。
三是進一步優化城鄉旅遊環境。繼續實施城市風貌改造工程,形成具有川西民居風格的城市建築特色。實施城市污水管道改造、城市四河環境綜合治理和城市街巷綜合改造,大力實施城市綠化、淨化、美化、亮化工程,打造城市亮點。同時,加強對城區、景區及沿線周邊鎮、村的整治、改造與建設,承擔爲景區提供“吃、住、行、遊、購、娛”等配套服務,減輕景區內資源承載的壓力,逐步構建“山上游、山下住,景內遊、景外住,溝內遊、溝外住”的旅遊發展空間佈局。充分利用我市生態環境優勢和青城鎮五里村“長壽之鄉”和虹口、兩河探險漂流品牌,堅持用大旅遊理念發展觀光農業和農家樂,着力打造“一鄉一色、一村一品”農家樂精品,促進農業與旅遊互動,城市與鄉村互動,形成生態旅遊新格局。
(六)營造環境,實現生態旅遊可持續發展
一是加強生態教育。把生態教育和生態道德教育納入國民教育計劃,在小學、中學教育中增設生態保護和建設教育內容,同時,以標語宣傳、媒體宣傳、專題講座等形式,加強全社會生態環境教育,以明確人在自然中的位置,處理好人和自然的關係,重視並加強自然資源的持續利用,愛護自然景觀,保護野生動植物,理解大自然,熱愛大自然,使生態善惡觀、生態良心、生態正義、生態義務成爲青年的自覺行爲或道德規範。
二是加強環境綜合整治。堅持不懈地抓好旅遊景區環境綜合整治工作,着力解決涉旅安全、市場秩序、衛生防疫、“三廢”排放等突出問題。搞好城市和景區垃圾、污水的無公害化處理,在景區景點、賓館飯店和城鎮居民中大力推廣清潔能源,嚴格控制煙塵和噪聲排放,保護好我市優質空氣和水源。同時,加強對《環境保護法》、《森林法》、《文物保護法》、《野生動植物保護法》等與旅遊密切相關的環境保護法律和法規的宣傳和實施。對生態保護區的開發,要根據環境法律,規定哪些部分可以開發,哪些部分嚴禁開發以及開發的規模、開放的季節和可接待的人數等等。對違法侵害自然資源者,加大執法力度,使其承擔相應的民事和刑事責任。同時,進一步建立健全關於促進生態旅遊發展和生態環境保護的規章制度,完善生態環境質量監測報告制度、輿論監督等制度,保護並優化環我市旅遊生態環境。
三是建設高素質的生態旅遊人才隊伍。人才是生態旅遊開發成功的關鍵和保證。要加強生態旅遊從業人員的培訓,提高人員整體素質,在管理人員的培訓上,採取“借用外腦”的形式,邀請生態學專家、旅遊專家等舉辦定期講座、培訓班等。在一般工作人員培訓上,堅持就地轉化的原則,按生態旅遊區的規範要求和生態旅遊企業的操作規範進行培訓。同時,通過生態旅遊發展的利益回饋機制,建立以旅遊職業技術學校、旅遊專科學校爲主體的培訓體系。在對社區普通羣衆的培訓上,主要運用宣傳教育欄、廣播、電視等形式,把生態旅遊環境保護的觀念和當地文化、風俗等結合進行宣傳,便於當地居民接受,形成保護生態環境、發展生態旅遊良好運作機制。

附件一
度假勝地——蓬勃發展的虹口鄉生態旅遊業

虹口是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地處橫斷山北段川西高山峽谷世界生物多樣性關鍵區域內,是目前世界上亞熱帶山地動、植物資源保存最完整的地區之一。虹口的生態旅遊資源得天獨厚,既有優美的自然風光、多樣的自然生態,又有獨特的地質地貌資源,具有數量大、組合優、類型多、品位高的特點,是迴歸自然、融入自然最理想的生態旅遊度假目的地。虹口緊靠特大城市成都市,距成都市路程僅70公里,車程不到一小時,是國內距大中城市最近,外部條件最好的自然保護區之一。到虹口生態旅遊的客人大都來自成渝兩地及其他周邊市縣。
近年來,虹口鄉按照“在保護中開發,在開發中發展”的生態旅遊發展思路,大力調整產業結構,強化環境綜合整治,積極開發生態旅遊度假項目,先後開發了虹口漂流、虹口速滑、虹口登山、野花谷觀光、獼猴桃觀光、三紋魚觀光等生態旅遊項目,2002年,國家體育總局水上運動中心授予虹口漂流“西部第一漂”稱號,全鄉生態旅遊接待戶100餘家,住宿接待能力4700個牀位,餐飲接待能力約10000人/天。自1999年以來,到虹口旅遊的客人迅猛增加。1999年6萬人次,2000年10萬人次,2001年27萬人次,2002年達40萬人次,高峯期日遊人量在8000人次;2003年在受到非典衝擊和氣候的不利因素影響下,仍接待了26萬人次,高峯期日遊人量達1.2萬人次。按照省城鄉規劃設計研究院爲虹口生態旅遊所作的專項規劃,到2005年,虹口的年遊人規模爲42萬人次。生態旅遊業的興起,產業結構的調整,帶動了全鄉種植業和養殖業快速發展,全鄉已轉移農村勞動力900餘人,農民人均收入從1998年的2710元提高到2003年的3503元,增加793元,不僅廣大農民得到了發展生態旅遊的實惠,而且促進了全鄉經濟社會全面協調發展。下一步,虹口鄉將以推進城市化進程爲契機,抓好以虹口村瓦子坪爲中心的旅遊基地區,以深溪溝、關鳳溝、賈家溝和磨子溝等爲中心的生態體驗及自然觀光活動區,以自然保護區核心區爲中心的空中游覽區等三大重點生態旅遊片區建設,大力發展特色生態旅遊,實現旅遊增長方式由“點”式發展向“片”區發展轉變。












附件二
長壽之鄉——青城鎮生態旅遊方興未艾

青城鎮地處著名的道教發祥地青城山麓,是淺山地區和平原的銜接地帶,屬亞熱帶溼潤氣候區,自然植被良好,水質優良,森林綠化覆蓋率達70%,空氣負氧離子含量達91%,是著名的“長壽之鄉”,主要以農業觀光旅遊、生態休閒度假旅遊爲產業特色和發展方向,已列爲全國農業旅遊示範區,先後有數十家國內新聞媒體報道了青城鎮的生態旅遊和長壽現象,國內生命科學專家曾專程到青城鎮探索長壽之謎。
青城鎮的生態旅遊產業按經營模式分爲農家生態休閒旅遊產業和工農業生態觀光旅遊產業兩種。工農業生態觀光旅遊主要是種植(養殖)業、IT業、製藥業和旅遊房地產業,其中最具特色的是紅陽獼猴桃基地、綠茶基地、藥王生態農場、東軟、青山製藥等。農家生態休閒旅遊產業以農家休閒遊爲主,目前全鎮農家樂經營戶已達110餘家,轉移農村勞動力336人,有專業提供餐飲娛樂的羅雞肉休閒莊、明月樓和成坤漁莊,有餐飲娛樂食宿一體化的青青園、青茂山莊、富森長壽山莊、綠意坊、青翠園、代氏休閒莊,有可以觀賞川派盆景製作的盆景園,有可以提供鄉村足球比賽場地、開展鄉村足球比賽的慈康園,已初步形成了以五里村爲代表的長壽文化區,以香花、石橋、飛龍爲代表的農業旅遊觀光區,以五里、桃花、石橋爲代表的休閒度假區和旅遊房地產區,以藥王道觀爲代表的道教文化觀光區和中醫中藥文化觀光區,以芒城爲代表的川西傳統文化觀賞區。年接待旅客達40.47萬人次,生態旅遊綜合收入達810.4萬元,僅此一項人均年增收105元。
發展生態旅遊實現了資源開發與環境保護的“雙贏”:一是以“公司+合作經濟組織+農戶”爲發展模式的紅陽獼猴桃基地和綠茶基地,解決了產業發展的用地問題、資金問題和土地流轉問題,確保了生態環境不破壞和生態旅遊資源不流失。二是以生態種植和養殖爲特色的藥王生態農場,集生態觀光旅遊休閒度假於一體,解決了區域產業發展與生態環境保護的矛盾。三是以青茂山莊、富森長壽山莊和羅雞肉等爲品牌的農家樂,在發展中注意美化、亮化、綠化環境,以戶爲單位實現了產業發展與生態環境保護。四是以藥王山風景區和芒城遺址保護區爲代表的歷史文化保護區域,在保護歷史文化的基礎上開發生態旅遊觀光項目,把保護與發展結起來,把歷史文化、民風民俗與生態旅遊結合起來,既傳承了歷史文化,又發展了地方經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