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育範文 > 文祕知識 > 以工業化引領發展全局,推動市域經濟快速發展 會議發言

以工業化引領發展全局,推動市域經濟快速發展 會議發言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3.37W 次
以工業化引領發展全局,推動市域經濟快速發展 會議發言

以工業化引領發展全局,推動市域經濟快速發展
——市委書記電視專訪
近年來,沱江堅持以工業化引領發展全局,突出工業主導地位,抓項目,育骨幹,建園區,大力推進產業化,增強了發展後勁,推動了市域經濟社會持續快速協調健康發展。預計2004年全市生產總值可達到63億元,按可比價格計算,同比增長16.4%;全市68家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可完成工業總產值35億元,同比增長31.6%;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完成17.5億元,增長31.6%;完成財政收入3億元,同比增長15.4%,其中地方一般預算收入可完成1.36億元,增長10.6%;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達到7150元,比上年增加101元;農民人均純收入可達到3650元,增長15.9%。
近年來,我們圍繞“工業立市、項目強市”,主要抓了以下五個方面的工作:
一、科學謀劃發展思路,突出工業主導地位
認真分析沱江發展的優勢與不足,在全面分析把握市情的基礎上,我們把沱江放在湖北和三峽發展的整體框架中,充分利用臨近三峽三峽、區位交通便捷、工業用地條件好、農副產品資源豐富等優勢,堅定不移地走“一主三化”之路,大力實施“工業立市、項目強市、環境興市、誠信建市、開放活市、法德治市”戰略,確立了把沱江建成湖北新興的工業強市、糧棉油等優質農產品生產大市、依託三峽的現代化衛星城市的奮鬥目標。特別是針對沱江過去是農業大市、工業不發達的實際,通過集中力量推進項目建設,培植工業骨幹,提高工業化水平;通過大力發展農副產品加工業,實現工農聯動發展;通過農業大市向工業強市的轉變,以工業的發展強市富民。
二、培育壯大工業骨幹,調整優化工業結構
堅持以市場爲導向,突出重點,優化結構,引導生產要素向優勢產業、優勢企業、優勢產品集中,不斷壯大工業骨幹。
一是培植優勢產業,形成集約發展的產業羣。大力實施“511”工程,重點扶持壯大食品釀造、化工、紡織、建材、電子材料5大支柱產業,大力培育化肥、水泥、優質米、優質棉產品 、優質白酒、啤酒、精煉食用油、高比容化成箔、高密度纖維板、高檔牆地磚、食品罐頭等11大類優質產品。初步形成了以沱江酒業、天頤食用油、鴻新食品、隆華食品爲代表的農副產品加工產業羣,其中規模以上企業24家;以湖北化肥、三寧、開元、香青爲代表的化工產業羣,其中規模以上企業7家;以奧美、穩健、朝陽、大江、帝元爲代表的紡織產業羣,其中規模以上企業13家;以亞泰、金泰、宏泰和助力、洪森爲代表的建材產業羣,其中規模以上企業6家;以南輝爲代表的電子產業羣快速成長,其中規模以上企業2家。
二是創新發展機制,做大做強骨幹企業。近幾年來,我們對409家市屬國有集體企業徹底推進以產權制度和勞動用工制度爲重點的民營化改革,在改制過程中因企制宜實行“三個一批”,即依法破產,盤活一批;股份改造,轉讓一批;賣斷產權,出售一批。國有骨幹企業改制後,結束了過去徘徊不前的局面,實現了跨越式發展。沱江酒業公司改制後近四年銷售收入年均增長12.5%,2004年可實現銷售收入7.2億元、利稅1.45億元,綜合實力連續三年進入全國白酒行業前十強;今年正在實施的1萬噸優質沱江大麴擴建工程建成後,年可實現銷售收入過10億元、利稅過2億元。三寧公司改制後企業積累全部投入發展,每年技改投入在3000萬元以上,今年可實現銷售收入2.3億元、利稅2200萬元,分別增長35.3%、33.3%。助力公司改制後先後在監利、重慶等6地投資辦廠,已形成年產150萬噸水泥的生產能力。
三是推進技改擴規,促進企業上檔升級。加大投入,運用高新技術改造傳統產業,近年來每年投入骨幹企業的技改資金在1億元以上,酒業公司1萬噸優質沱江大麴擴建項目主體車間、鍋爐車間已進入施工階段;三寧公司12萬噸合成氨平衡改造項目正加緊建設,精甲醇項目投產後已成爲新的利潤增長點;助力公司年產60萬噸水泥粉磨站項目前期工作已經完成,生料磨改造項目已竣工投產。以信息化帶動科技創新,酒業公司被列入全國首批“促進專利技術產業化示範工程”,是湖北省專利技術明星企業,公司採用全國同類最先進的電腦自動勾兌成型計算機系統,使酒液一次勾兌成功率達95%以上。沱江酒業、三寧化工被列入全省“三個一批”中的重點企業;沱江酒業、三寧化工、三峽奧美、長鬆鋼廠、南輝科技等5家企業被三峽市列入40家重點工業企業加以扶持。
四是培植精品名牌,增強區域經濟競爭力。大力實施精品名牌戰略和新產品開發戰略,先後制定了沱江市實施名牌戰略發展規劃及實施方案,組織市屬重點企業大力研究開發新產品,積極申報國家、省級精品名牌。沱江酒業公司開發的系列沱江大麴,先後多次榮獲國內外質量大獎,是湖北省首屆名牌產品,連續四屆被評爲“湖北省著名商標”。南輝公司研究開發的鋁電解電容器等關鍵性原材料——高比容鋁電極箔,技術達到了國際一流水平。開元公司加大新產品開發力度,已形成4大系列20多種規格的產品格局,共有13項技術創新成果運用於生產,化學二氧化錳等產品填補了國內空白,公司被列入湖北省高新技術企業。全市共擁有省級以上名牌產品6個、省級以上著名商標6件。沱江大麴系列白酒、三峽星食用植物油、九龍仙米等獲得“湖北省名牌產品”稱號。
五是發展外向型工業,拓展企業市場空間。落實鼓勵企業出口創匯的各項政策措施,引導企業調整產品結構,擴大生產和出口規模,全市初步形成醫用紡織、食品飲料、化工三大出口創匯產業,外貿出口企業發展到15家,150多個品種和規格的產品出口美國、歐盟、澳洲及東南亞等14個國家和地區。預計今年完成外貿自營出口850萬美元,比上年增長93.6%。
三、大力推進項目建設,培植工業發展後勁
堅持把項目建設作爲加快推進工業化、增強市域經濟發展後勁的重要抓手,狠抓招商引進,藉助外資外力,加快形成新的工業增量。
一是堅持定向定位招商,努力提高招商引資成功率。充分利用沱江區位優越、交通便捷、農副產品資源豐富、臨近三峽水電基地等優勢,面向長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港澳臺地區重點引進農副產品加工、化工、紡織、載電體及電子工業項目。組織參加了鄂港經貿洽談會、三峽三峽投資洽談會等招商活動,不斷創新招商方法,拓寬招商引資的渠道和領域,招商引資取得新進展。近年來,全市通過招商引資共引進工業項目51個,協議引資21億元,實際到位投資12億元。
二是引進培育骨幹項目,構築市域經濟的強力支撐。集中人力、物力、財力,着力引進一批規模大、實力強、後勁足的骨幹項目。今年已竣工和在建項目中,投資過億元的項目有11個,湖北化肥煤代油工程、南輝高比容化成箔、迅達工業科技園、奧美紡織衛材等項目均是投資過億元、預期稅收過千萬元的大項目。湖北化肥煤代油技改工程總投資12.56億元,2005年建成後年可實現利稅1.3億元;迅達工業科技園項目總投資3億元,建成後年可實現產值5億元,實現稅收4000萬元。預計經過3-5年努力,可引進培育稅收過億元的企業1個以上、稅收過千萬元的企業10個以上、稅收過500萬元的企業20個以上。
三是完善項目建設機制,推動市鎮項目建設齊頭並進。制定了招商引資和項目建設考覈獎懲辦法,與各鎮及市直有關部門簽定了項目建設目標責任狀。對項目建設堅持一月一通報、一季一督辦,充分調動了各地各有關部門狠抓項目建設的積極性。全市項目建設呈現骨幹項目與中小項目並興、市級與各鎮項目建設並進的良好局面。
四、建設特色工業園區 ,推動工業塊狀發展
我們堅持把工業園區作爲招商引資的重要載體、產業升級的示範基地、城鎮建設的亮點工程來抓,促進項目向園區聚集,提高了產業板塊的集中度。
一是突出特色,統籌規劃工業園區。我們依託產業基礎、資源、交通、區位等有利條件,結合城市總體規劃修編,高標準規劃建設楚天工業園和安福寺“三峽果蔬食品工業園”兩大工業園區,並確立了園區主導產業,即把“楚天工業園”建成高科技、高附加值的新型工業化園區,規劃面積9.24平方公里;把安福寺“三峽果蔬食品工業園”建成農產品加工密集園區、湖北最大的果蔬食品加工基地和鄉村工業示範園區,規劃面積1.2平方公里,可接納工業企業15-20家。
二是加大投入,完善園區基礎設施。我們堅持多渠道籌資,加快工業園區基礎設施建設步伐。一方面,堅持政府引導投入。按照統一規劃、綜合開發、分步建設、滾動發展的方針,每年由市財政安排資金2000萬元用於園區基礎設施建設。另一方面,積極爭取省、市對園區建設的資金、用地、稅收等方面的優惠政策。近兩年全市共投入資金5000萬元用於園區基礎設施建設和入園項目的配套建設。爲與楚天工業園建設相配套,我們按照城市道路要求,投資3000萬元高標準完成了江漢大道、迎賓大道馬家店至董市段改造工程,投資1600萬元修建了110KV的城北變電站,並完成了電信設施擴容改造和有線電視光纖網絡改造等一批重點市政工程建設。同時,大力加強交通網絡建設,打造工業園區與外部聯接的快速通道,近幾年先後投資1.4億元完成了以境內318國道、鴉來省道、雅澧省道和馬窯省道爲重點的公路路網建設工程。
三是創新體制,引導招商引資項目向園區聚集。我們打破行政區域界限,按照“誰招商、誰投資、誰收益”的原則劃分項目收益,引導各鎮招商項目向園區集中,實行產業鏈式發展,推動產業聚集。市政府對各鎮統一政策,同等支持。僅今年竣工和在建工業項目中,落戶兩大工業園區的項目就達20個,總投資16.3億元。
五、積極發展農業產業化經營,拓寬工業發展領域
我們跳出“城鎮抓工業、農村抓農業”的思維定勢,堅持以現代工業理念經營農業,把農業產業化作爲農業與工業的鏈接點來抓,圍繞工業發展農業,發展農業推動工業,逐步形成了工業與農業協調互動的發展格局。
一是培植龍頭企業,增強產業牽引力。我們立足豐富的農副產品資源,大力引進外資創辦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近幾年,全市共引進農產品加工項目44個,計劃投資總額14.2億元,累計完成投資7.7億元。先後有香港奧美、穩健、臺灣鴻新、江蘇洪森、浙江隆華、湖南湘宜、湖北天頤等一批發展前景好、產品競爭力強、輻射帶動面廣的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落戶我市。全市糧油加工、棉紡加工、果蔬加工等規模以上農產品加工企業已發展到36家,網絡農戶6.9萬戶,帶動農業生產基地50多萬畝,安置農村富餘勞動力12700多人。
二是建設配套生產基地,打造龍頭企業前置車間。引導農民樹立“龍頭企業加工什麼,農業就生產什麼”的新理念,推動農產品生產向加工主導型轉變。堅持以“一江兩河三線四區”爲軸線優化基地佈局,建成了40萬畝商品糧、18萬畝優質棉、30萬畝雙低油、60萬頭生豬、600萬隻家禽、15萬畝柑桔、10萬畝砂梨、11萬畝水產品、10萬畝專用蔬菜、3萬畝速生豐產林等十大農產品基地。
三是完善利益聯結機制,形成利益共同體。大力發展訂單農業,由龍頭企業與農戶在自願、平等、互利的前提下,簽訂生產合同,確立契約關係,農戶按合同生產,企業按合同收購。我市鴻新、隆華、天頤公司等骨幹龍頭企業均分別與農戶簽訂了協議,承諾了最低收購價格和收購數量,以合同形式明確了雙方的責、權、利關係。全市糧食加工購銷企業今年已和農民簽訂訂單16萬畝,定購糧油6萬多噸。
下來,我們將認真貫徹落實三峽市第三次黨代會精神,牢固樹立和落實科學的發展觀,堅持第一要務,突出兩大重點,強化三項工作,實現四個突破,推動市域經濟社會更快更好地發展,爲三峽建設世界水電旅遊名城作出更大的貢獻。
“堅持第一要務”,就是把發展作爲第一要務,發揮優勢,強化措施,搶前爭先,爭強進位,提速前進。
“突出兩大重點”,就是突出工業發展和基礎設施建設兩大重點,進而加快推進工業化、農業產業化和城鎮化進程。
“主攻三項工作”,就是主攻招商引資和項目建設,努力培植新的經濟增長點;主攻龍頭企業配套基地建設,盡力滿足農副產品加工企業的原料供應,促進產業融合;主攻園區建設,進一步改善基礎建設,引導企業加快向兩大園區聚集,形成各具特色的工業經濟板塊。
“實現四大突破”,就是在發展速度上實現新的突破,在經濟運行質量上實現新的突破,在發展後勁上實現新的突破,在優化生產力空間佈局上實現新的突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