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育範文 > 文祕知識 > 統戰系統如何做好非公有制經濟人士工作 會議發言

統戰系統如何做好非公有制經濟人士工作 會議發言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1.83W 次
統戰系統如何做好非公有制經濟人士工作 會議發言

   十屆全國人大二次會議在我國憲法修正案關於統一戰線的表述中把非公有制經濟人士增加爲社會主義事業的建設者,這是對非公有制經濟人士社會屬性和政治地位的明確和肯定。因此我們在工作實踐中應該最廣泛、最充分地調動一切積極因素促進非公有制經濟健康發展。
做好基層非公有制經濟人士工作,是鞏固和發展最廣泛的愛國統一戰線的需要。是基層統戰工作的重要任務,也是基層統戰部的重要職責。非公有制經濟人士羣體是愛國統一戰線的新成員,在新形勢下,要鞏固發展我們黨與非公有制經濟人士的統一戰線,就必須深入開展非公有制經濟人士工作,只有這樣,才能鞏固和加強黨與非公有制經濟人士的團結,使廣大非公有制經濟人士更加自覺地擁護黨的領導,擁護社會主義制度。但是,也要看到非公有制經濟人士是具有特殊性的社會階層,我們要以辯證的理念去觀察、去思考,要準確把握這個階層的差異性,正確認識和處理“積極”與“消極”的關係,按照“團結、幫助、引導、教育”的“八字”方針。採取有針對性的、行之有效的手段,幫助其克服自身存在的弱點和問題,使他們始終保持健康的肌體,做合格和優秀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建設者,爲改革開放,經濟發展和社會進步做出新的貢獻。
一、團結。我們要結合新的歷史條件,在不斷鞏固工農聯盟,增強工人、農民和知識分子團結的基礎上,努力做好團結新的社會階層包括非公有制經濟人士的工作。我國的非公有制經濟人士不同於建國初期的民族資產階級,他們是在黨的政策指引下成長起來的一個新的社會羣體,他們在根本利益上同工人、農民、知識分子是一致的,都是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重要力量。團結非公有制經濟代表人士,就要破除傳統觀念的束縛,按照“三個有利於”的標準,放寬視野,評價他們在社會主義市場經濟中的地位和作用,面向整個非公有制經濟人士羣體,在繼續做好現有代表性人士工作的基礎上,注意加強同高新技術企業和股份制企業中非公有制經濟代表人士的聯繫和溝通,通過各級統戰部門和工商聯組織,把廣大非公有制經濟人士緊密團結在黨和政府周圍,精心打造“凝聚力工程”最大限度地調動他們的積極作用。
二、幫助。在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建立和完善的過程中,非公有制經濟面臨着前所未有的機遇,同時,也會遇到未曾有過的問題或困難。我們要從促進非公有制經濟建設健康發展的大局着眼,在政策和法律、法規允許的範圍內,要深入調查研究,瞭解非公有制經濟中普遍存在的問題,提出政策性的意見和建議,爲非公有制經濟的發展創造良好的環境,同時還要積極協調各方面的關係,支持非公有制經濟大膽發展,幫助非公有制經濟人士解決生產經營中的實際問題,維護他們的合法權益。同時,可以通過培訓等各種途徑,幫助他們提高自身素質和經營管理水平,增強企業的生存和發展能力,逐步建立現代化企業制度,在激烈的國際競爭和市場競爭中發展壯大。
三、引導。非公有制經濟人士的思想政治素質和經營管理水平不盡一致,差別很大。做好非公有制經濟人士的工作,要具體問題具體分析,要向他們宣傳黨關於發展非公有制經濟的方針政策,要有針對性地對他們開展羣衆性的思想政治工作和政治引導工作。引導他們愛國、敬業、誠信、守法,搞好生產和經營,履行應盡的社會責任;引導他們先富幫後富,達到共同富裕。同時,又要根據非公有制經濟代表人士有一定的經濟實力和較強的參政願望的實際,按照更高的政治標準進行引導,使他們堅定不移地走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提高參政議政水平。因此,我們還要做好對非公有制經濟代表人士的政治安排工作,在各級人大、政協特別是工商聯組織中積極而穩妥地安排非公有制經濟代表人士,把他們的政治訴求引導到社會主義民主法制的軌道上來。
我們通過的以非公有制經濟代表人士爲主體,團結和聯繫私營企業主、個體工商者以及港、澳、臺、僑胞投資者,熟悉統戰工作和經濟工作的工商聯做爲黨委和政府聯繫非公有制經濟人士的橋樑。引導非公有制經濟人士自覺遵守國家的政策法令,積極開展各種爲非公有制經濟發展服務的活動,併爲非公有制經濟的發展辦實事、辦好事,發揮工商聯“政府管理非公有制經濟的助手”的巨大作用,不斷增強黨組織的凝聚力和吸引力。
四、教育。總體來說,這支隊伍的主流是健康的,是積極向上的。但同時也要看到,我國非公有制經濟人士之間有着很大的差異,在一部分人當中存在着模糊認識、消極行爲。我們要按照“愛國、敬業、誠信、守法”的要求,針對性地加強對他們的愛國主義、社會主義和法律法規、職業道德教育,樹立社會主義價值觀,確立符合社會主義市場經濟要求的經營理念、價值觀和道德規範。使非公有制經濟在促進基層經濟發展,滿足人民羣衆多樣化生活需要,確保地方財政收入,拓寬就業渠道,維護社會穩定等方面,發揮着越來越重要的作用。使非公有制經濟已不再是國民經濟的“有益補充”,而是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發展的“重要組成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