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育範文 > 觀後感 > 觀看無手老師有感大綱

觀看無手老師有感大綱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3.32W 次

導語:《無手老師》以青海省湟中縣漢東鄉下麻爾村學校教師馬復興爲生活原型,是一部具有溫暖情懷和勵志功能的電影。下面是關於《無手老師》的觀後感,歡迎參考!

觀看無手老師有感

  無手老師觀後感範文【1】

《無手老師》是根據我省湟中縣漢東鄉下麻爾村小學回族教師馬復興的感人事蹟拍攝的。馬復興是一位自幼失去雙手、身殘志堅的鄉村教師,他沒有豪言壯語、沒有驚天動地,他常說的一句話就是:“老師就是學生的標杆,這標杆立得多高,學生的目光就能看的多”。馬復興淡泊名利、執着堅守、自強不息、甘於奉獻,在三尺講臺上辛勤耕耘了30個春秋。他沒有雙手,卻字寫得工整,畫畫得漂亮;他沒有雙手,卻用小小的黑板讓農村的孩子們插上了飛翔的翅膀。馬復興的精神品格和高尚情操給我們展現了一個農村教師的偉大形象,也是對最美鄉村教師最好的詮釋。

馬復興從小立志爲社會多做貢獻,以一名鄉村殘疾教師做到了常人難以做到的事情。這種平凡中所展現的偉大精神,在今天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進程中,無疑締造了一個關於夢想與情懷的奇蹟,他是這個時代當之無愧的英雄。

通過觀看《無手老師》,大家被馬復興老師的精神和言行所感動,紛紛表示要學習英雄、立足本職,在自己的工作崗位上作出更大的貢獻。

  無手老師觀後感範文【2】

最近,學校組織觀看了《無手教師》馬復興,我從觀看開始到最後眼睛一直沒有離開過屏幕,整個過程給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他真的是最美的,最善良的,最有魅力的,最令人感動的,他用自己的'殘臂爲孩子們插上了翅膀。 1959年,出生不到4個月的馬復興不幸落入火炕,雙手肘部以下全部被燒掉。這個沒有了雙手的小生命,卻以驚人的毅力頑強地活了下來。沒有雙手的馬復興卻在三尺講臺上耕耘了32個春秋。1981年,馬復興開始在下麻爾村小學教書。雖然經歷了人生重大不幸,但他卻自強不息,克服了種種常人難以想象的困難。爲了方便自己研究教材,馬老師特意撿來了一塊石頭壓在教材上,一邊看,一邊寫。石頭被磨得油光發亮,教科書也被翻得捲了邊。由於寫字速度慢,別人一小時就可以完成的工作,他往往需要兩小時,白天的時間不夠用,常常一熬就是深夜。他的身材不高,可爲了能讓學生們看的清楚,他用力將粉筆字寫得又清楚又漂亮。每次下課的時候同學們都看見老師的頭髮上、身上,蓋了一層厚厚的粉筆末,就像一個雪人。冬天的時候,馬老師寫完字落下的粉筆末又變成了粉紅色,那是老師拿粉筆時把胳膊磨破了,留出的血染紅了雪白的粉筆……

就是這樣馬復興老師用自己堅韌的品質感染着每位學生,也感動了孩子的家長。平凡的人鑄就不平凡的人生。你能將你的職業當作事業來做,而且不管遇到多大的艱難險阻,你都能堅持不懈嗎?也許你答不出來,但是馬老師用他的行動證明了身患殘疾的他也可以做到,這是多麼令人感動,多麼令人敬佩啊。

他美在堅守,這份堅守的真愛,鑄就了人生的美麗!我將從“最美的鄉村教師”身上汲取力量,今後自己要多加努力,學習上多指導學生,生活中多關心學生,不斷完善自我,做孩子們希望的堅守者和播種者。

  無手老師觀後感範文【3】

《無手老師》以青海省湟中縣漢東鄉下麻爾村學校教師馬復興爲生活原型,真實地反映了馬復興在雙手殘缺的情況下,克服常人難以想象的困難,堅持在貧困山區教書育人的高尚情操和動人事蹟。《無手老師》講述了一個山區教師辛勤耕耘、默默奉獻的故事。在展示他們艱難生存境遇的同時,更着力表現了他們堅韌不拔的奮鬥精神和讓學生“一個也不能少”的堅定信念,爲觀衆提供了積極向上的正能量。

學習了這些人物可歌可泣的先進事蹟,心生萬千感慨。反思自己40年來的教育教學生涯,愈發深感爲師之道的崇高而艱鉅。於是更加明白,塑造爲人師表的良好形象,不是一朝一夕的事,這需要我們用自己的言行去實踐,以贏得社會對教師的尊重和理解。

學習也是收心,讓心思從假期的閒逸中返歸工作的秩序裏。其實爲師人也習慣了,一張一弛,相輔爲用。會前會後的寒暄裏,自然又問道我假期生活如何者,我說一天,便是天天,粗線條的簡生活,不難想象。路遇準退休的董校,笑說我暑假變白了些,這就對了,對得起宅在家裏整整一個暑假啊!老劉等人玩笑說集訓第一天一不小心就給表揚了,因爲上學期接任了一個班的代課任務算是在關鍵時候爲學校分憂解難吧,這也只可以一笑了之呢,話頭一轉就問道租房說到買菜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