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育範文 > 觀後感 > 無手老師觀後感範文(精選4篇)大綱

無手老師觀後感範文(精選4篇)大綱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2.22W 次

認真品味一部作品後,相信大家增長不少見聞吧,爲此需要好好認真地寫觀後感。你想知道觀後感怎麼寫嗎?以下是小編爲大家整理的無手老師觀後感範文(精選4篇),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無手老師觀後感範文(精選4篇)

  無手老師觀後感1

電影“無手老師”根據馬復興的故事改編,真實講述了馬復興由一名殘疾少年成長爲一名優秀鄉村教師的人生經歷。這位自幼失去雙手卻勤奮好學、身殘志堅的下麻爾村小學教師,用他的堅韌執着和對孩子們的無私大愛,獻身教育事業三十多年,被譽爲最美鄉村老師。

馬老師的幾個情感片段使得主人公的銀幕形象豐滿真實。主人公馬復興和趙玉花第一次在花會上邂遇,馬復興和趙玉花新婚之夜的那一段調笑對白,馬復興在趙玉花轉正後的發脾氣鬧離婚和後來的和解複合,還有面對那位愛慕他的女同事冒失的表白而驚慌失措,雖然都是點到即止,卻也很好的表現了主人公幹淨的靈魂和真摯善良的情感。

影片的重點,還是在講述馬復興和孩子們之間的故事。馬復興初上講臺的第一堂課就圈粉了所有的孩子,消除了人們對其能力的疑慮;爲幫助貧困學生,他爲孩子們買紙筆買書包買鞋子,花光工資還常在供銷社賒賬;爲了勸回輟學的孩子,馬老師挨家挨戶的動員,四處奔走,受盡屈辱和誤解;爲了查看校舍的安危,他在大雨之夜險些丟了性命。

馬復興的事蹟其實也發生我們身邊,只是不那麼典型,或許更平凡一些。

馬老師資助貧困學生,爲孩子們買筆紙和買書包的片段,讓我想起了代過我一個學期初中化學課的王老師,王老師大約跟主人公差不多年齡吧,那一次我因繳不起3塊錢的學費,被校長擋在了大門外幾天,是王老師爲我墊付了學費才得以重返教室,王老師其實長我並沒有幾歲,做代課老師也只有很短暫的時間,可惜我竟沒能再見面道聲謝啊。

由趙玉花老師民辦轉正與故事主人公鬧矛盾離婚的一場戲,忽然想起我的舅舅,一個先後做了十七年民辦教師卻沒有轉正的老人,年輕時爲了他教書育人的理想也沒少跟舅媽吵過,白天教書備課,早晚田間勞作,早早地佝僂了腰背,如今八十多歲仍在鄉下務農的老舅,當每個月領到那三百多塊錢的民辦特補時的知足和自豪,常令我心生隱痛和愧意。

由馬復興的事蹟,還想起同樣是身殘志堅典範的張海迪、史鐵生,想起靠撿破爛資助近百名貧困學生的劉盛蘭老人,想起貴州鄉村支教卻最終選擇留下的徐本禹,等等。電影中的故事有一些藝術的加工,真實版的馬復興從教三十多年,付出了比正常人多得多的艱辛……

  無手老師觀後感2

該影片是以青海省湟中縣漢東鄉下麻爾村學校教師馬復興爲生活原型,真實地反映了馬復興在雙手殘缺的情況下,克服常人難以想象的困難,堅持在貧困山區教書育人的高尚情操和動人事蹟,並以馬復興的事蹟告訴我們,在遭受挫折和打擊之後,依靠執著的信念、頑強的毅力,人生依然可以充滿生機、充滿希望,向我們傳遞了積極向上的正能量。

通過觀看影片,教師們被深深的觸動,雖然馬復興老師肢體上沒有手,但他用心靈之手書寫了最精彩的人生,他個人生命的價值絕不僅僅在於他爲民族地區教育事業所做的一切,而更重要的是在於他給人們帶來了一種巨大的精神力量,是對我們任何一個身體健全者的激勵與鞭策。大家紛紛表示將以馬復興精神爲旗幟、爲標杆,堅定理想信念,立足本職崗位,不計個人得失,以更加飽滿的`精神狀態投入工作,爲掇刀石幼兒園的發展作出更大貢獻。

  無手老師觀後感3

這部影片所傳達出的精神內涵,既是對千百年來“自強不息、厚德載物”精神傳統的自覺繼承,也是對“五個特別”青藏高原精神的生動詮釋。在娛樂節目風行的今天,在我們的孩子爭相觀看《哈里·波特》、《鋼鐵俠》的時候,再回過頭來看看《無手老師》這樣的電影,一定會有不同的收穫。

用一種情節劇的方式演繹真人真事,無疑是有些難度的。可喜的是,影片《無手老師》的編導在深入生活的過程中,捕捉到了馬復興內在的精神氣質和對家鄉、對學生的大愛情懷。如果說,樸實及其樸實之中所蘊涵的堅韌、執著、自強不息是馬復興最主要的性格特徵,那麼,與馬復興的性格相適應,影片《無手老師》所採用的講述方式,同樣也是樸實、沉穩。或許,在編導看來,任何影像技巧都是多餘的,只能用最樸實無華的鏡頭語言,才能表現馬復興平凡中的不凡、普通中的崇高。爲此,影片採用了紀實化的敘事方式,不去刻意講述一個跌宕起伏、充滿懸念的故事,而是注重於把勵志一類的主流價值觀念,轉化爲富有質感的情節和細節,轉化爲富有藝術感染力的視聽畫面;它不主張演員一味地表演,而是讓他們和真實的環境、真實的人物完全融爲一體。它採用了非職業演員出鏡、實地拍攝、自然照明等多種手段,最大限度地追求影片真實感人的藝術效果。通過這些努力,呈現在觀衆面前的,便是一部不生硬、不張揚、不說教的主旋律電影,其中的人物可信可親可敬,故事如在你的身邊發生。

爲了演好這部影片,演員認真閱讀劇本,主動到馬復興的家鄉深入生活、體驗生活,多次走訪馬復興所在的學校,與下麻爾村的村民、馬復興的同事、學生密切交流,認真觀察馬復興的生活習慣、性格特點,從而把人物內在的情懷、境界及其人性內涵都較好地表達了出來。對於英模人物片來說,觀衆對人物的興趣和熱情,絕不僅僅是人物外在的行爲動作,而是從人物經歷中所體現出的人性內涵和人文內涵。在這一點上,《無手老師》的追求和努力是值得稱道的。

這部影片,以張海濤等本土藝術家作爲創作團隊的核心。本土藝術家擁有了解青海、熟悉青海的優勢,他們在青海的文藝創作、文化建設和文化傳承中,理應發揮更大的作用。爲此,我衷心地希望有關部門能夠像《無手老師》的拍攝一樣,繼續以具體的作品、項目爲依託,下大氣力培養本土作家藝術家,爲他們提供展現才華的舞臺,使他們在藝術創作的實踐中得到鍛鍊和提高。哪怕他們一時還經驗不足,但假以時日,他們一定可以成熟起來,一定可以擔當重任。

電影、電視是遺憾的藝術,《無手老師》同樣也有一些不足。譬如說,劇中穿插的那一段“花兒”演唱,就顯得長了一些;個別地方,也還不是十分貼近生活,而多少顯露出一些表演的痕跡。但是,瑕不掩瑜,就總體而言,《無手老師》應該說是一部既有思想內涵又有藝術創新的成功之作,是我省近年來影視劇創作取得的又一豐碩成果。

  無手老師觀後感4

《無手老師》是一部具有溫暖情懷和勵志功能的電影。它以青海省湟中縣漢東鄉下麻爾村學校教師馬復興爲生活原型,真實地反映了馬復興在雙手殘缺的情況下,克服常人難以想象的困難,堅持在貧困山區教書育人的高尚情操和動人事蹟。這是一個殘疾人自強不息的故事,馬復興的實踐告訴觀衆:在命運之神沒有特別眷顧你的時候,在你遭受了這樣那樣的挫折和打擊之後,依靠執著的信念、頑強的毅力,你的人生依然可以充滿生機、充滿希望。同時,《無手老師》又講述了一個山區教師辛勤耕耘、默默奉獻的故事。在展示他們艱難生存境遇的同時,更着力表現了他們堅韌不拔的奮鬥精神和讓學生“一個也不能少”的堅定信念,爲觀衆提供了積極向上的正能量。

學習了這些人物可歌可泣的先進事蹟,心生萬千感慨。反思自己40年來的教育教學生涯,愈發深感爲師之道的崇高而艱鉅。於是更加明白,塑造爲人師表的良好形象,不是一朝一夕的事,這需要我們用自己的言行去實踐,以贏得社會對教師的尊重和理解。

學習也是收心,讓心思從假期的閒逸中返歸工作的秩序裏。其實爲師人也習慣了,一張一弛,相輔爲用。會前會後的寒暄裏,自然又問道我假期生活如何者,我說一天,便是天天,粗線條的簡生活,不難想象。路遇準退休的董校,笑說我暑假變白了些,這就對了,對得起宅在家裏整整一個暑假啊!老劉等人玩笑說集訓第一天一不小心就給表揚了,因爲上學期接任了一個班的代課任務算是在關鍵時候爲學校分憂解難吧,這也只可以一笑了之呢,話頭一轉就問道租房說到買菜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