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案中心 > 幼兒園教案 > 實用的幼兒園教案彙編6篇

實用的幼兒園教案彙編6篇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2.73W 次

作爲一名人民教師,常常需要準備教案,通過教案准備可以更好地根據具體情況對教學進程做適當的必要的調整。教案應該怎麼寫纔好呢?以下是小編收集整理的幼兒園教案7篇,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實用的幼兒園教案彙編6篇

幼兒園教案 篇1

一、內容分析:

《模仿大王》是小班創新智慧遊戲的內容。模仿是幼兒特有的天性,也是他們認識事物、學習各種本領的重要途徑。創新源於感性知識的積累和生活經驗的豐富。圍繞模仿展開一系列創新思維活動,將會使幼兒感受到創新的樂趣,培養創新的好習慣。

二、幼兒分析:

小班幼兒年齡,經驗少,思維帶有明顯的直覺行動性,創新思維能力低,語表達能力差。日生活中,然也涉及。但比較零散,系統。因此創新思維缺乏主動性和經驗。本次活動設計了符合小班幼兒的年齡特點和心理髮展的環節,較淺顯。貼近幼兒生活,易爲幼兒所接受。

三、設計思路:

模仿,並不陌生。這次活動只是讓幼兒懂得模仿就是跟着學或比着做或是表演。激發幼兒創新思維感受模仿 的樂趣。活動前,練幼兒模仿故事中的人物,(情和語言)累了一些經驗。活動中,層遞,調動幼兒的興趣。讓他們 在遊戲中體驗成功的喜悅,試到合作的樂趣 。

四、活動目標

1、訓練幼兒的觀察力和提高想象力。

2、激發幼兒大膽創新、大膽想象並用語言表達出來。

3、讓幼兒體驗模仿的樂趣。

五、活動重點:激發幼兒想象和創新思維。

六、活動準備:音樂磁帶、錄音機、彩色圖片

七、活動過程:

1、律動導入。組織幼兒坐成半圓,音樂做律動吃西瓜。師:才我們學了誰的樣子吃西瓜?兒;豬八戒。對豬八戒吃西瓜我們來學他的樣子這就是模仿。

2、擴散思維模仿活動。

(1)示彩色圖片。小雞小青蛙小鴨子讓幼兒來模仿他們的樣子。動物走路的樣子,動物叫的聲音,雞吃米,青蛙捉蟲等。各不相同、具特點。能表現出小動物的形象。

(2) 教師引導幼兒想象。師冬天到了。小青蛙還在唱歌嗎?請一幼兒出來模仿冬天的小青蛙。師小鴨在游泳。小雞一隻腳站着。我們來模仿。幼兒紛紛從坐位上下來模仿。

3、幼兒自由組合兩人或三模仿。幼兒參與的興趣更濃了》模仿小雞的兩個小朋友一人當頭一人當尾巴,惟妙惟肖鴨的一人學走路一人學叫聲。很可愛;還有三人合作模仿小動物。想象力很是驚人。

4、遊戲你模仿我來猜請一幼兒模仿小動物。大家猜、這一環節幼兒的想象力,到充分發揮。他們模仿熟悉的動物動畫片中的角色現實生活中的人比如小貓小狗葫蘆娃小哪吒老爺爺老奶奶等。

八、活動延伸:簡單的仿生學。

九、活動反思:

1、這次設計的模仿活動幼兒很感興趣比如兩人三人合作模仿是孩子們最開心的事,他們既互相合作又充滿快樂並且還體驗了成功的喜悅

2、活動過程中引導性的語言不夠精練還需要進一步推敲

3、請個別幼兒模仿後可以讓全體幼兒模仿滿足他們躍躍欲試的願望如果再加上音樂會更好。

幼兒園教案 篇2

幼兒園教學活動目標是教育工作者對幼兒在一定學習期限內的學習及結果的預期,是幼兒園教育目的的具體化。活動目標是幼兒園活動的指南針,它即是活動設計的起點,也是活動設計的終點;即是選擇活動內容、活動組織方式和教學策略的依據,也是活動評價的標準。顯然,在教學過程中教學目標的確定是一個非常重要的環節,那對於教育活動組織實施的幼兒教育工作者來說如何制定科學的活動目標,從而促進幼兒的發展,作者有一些思考,希望能與大家一起探討。

一、幼兒園的教育活動目標要以《綱要》中各領域的目標爲指導

《幼兒園指導綱要》中指出:幼兒園教育目標要以《幼兒園工作規程》和《綱要》中規定的各領域的目標爲指導,結合本班幼兒的發展水平、經驗和需要來制定。

幼兒園的教育對象是3-6歲的兒童,此時期是個體發展的關鍵期,具有很強的可塑性,其生理、心理髮展需要實施科學教育,才能健康的發展。《綱要》中的教育目標是根據個體發展的不同方面及統一內容不同時期發展特點綜合分析研究而制定,具有較強的科學指導性。如中班活動《濟南夏日一遊》是一次以社會爲重點領域的活動。此活動可根據《綱要》中社會領域的總目標,結合中班幼兒的年齡特點,來制定目標。即目標一:培養幼兒理解並遵守穿越馬路時要走人行道的交通規則;目標二:通過欣賞濟南獨具特色的“泉”,萌發幼兒愛家鄉的社會情感;目標三:在旅遊中,提高幼兒自我解決問題及互助合作的能力(如旅遊中,有的小朋友身體不舒服,同伴之間要給予安慰和照顧等),這些都是建立在總的社會領域目標的基礎之上的。

二、幼兒園的教育活動目標要根據本班幼兒身心發展的特點及認識規律

美國著名的心理學家格塞爾曾做過一個“雙生子爬樓梯”試驗,在這個實驗中,雙生子T和C:T從第48周起每日進行10分鐘爬梯訓練,連續6周;在此期間,C不作爬梯訓練,只從第53周起開始作爬梯訓練。根據他的實驗結果,C只接受2周的爬梯訓練,就能趕上T的水平。格塞爾的這個實驗表明,兒童的成長是受生理和心理成熟機制制約的,幼兒的身心發展是有一定順序的,這種順序是由先天因素決定的。這種發展規律表現在,到一定年齡,幼兒就會做什麼事情。例如,到一定年齡,幼兒就會走路、爬樓梯,不到這個年齡,機體這方面的能力沒有成熟,即便去提前訓練,也是事倍功半。目標過高,超出幼兒的能力範圍之外,幼兒因能力達不到,完不成任務不能獲得成功感,失去興趣;如果低於幼兒實際水平,幼兒會覺得枯燥乏味,身心疲勞,而失去了參加活動的積極性。因此制定教學活動目標時要結合本階段幼兒身心發展的特點遵循兒童的“最近發展區”的原理。如小班上學期活動教材中體育遊戲《運沙袋》制定的目標之一是激發幼兒運用身體的各個部位來“走”運沙袋,改成“跑”運沙袋,對於身體協調能力發展較差的小班孩子來講就太難了,孩子會因爲沙袋總是在運送的過程中從身上掉下來,失去信心和繼續做下去的勇氣,從而放棄遊戲。又如大班健康活動《小青蛙本領強》的目標之一是使幼兒體驗跳躍的動作要領,練習不同的跳法,發展跳躍能力,如果把“練習不同的跳法”去掉,單純體驗跳躍的要領,而平時孩子又經常玩跳躍的遊戲,使得孩子失去了長時間練習跳躍的興趣。

同時,教育活動目標的的制定還要遵循幼兒的認識規律,據心理學研究表明,兒童的認識規律一般爲:動作——感知——表象——概念。例如小班健康活動《小烏龜爬爬爬》,這次活動的目標首先要建立在認識小烏龜特徵的基礎上,然後瞭解小烏龜爬行速度慢,而且是四肢爬行的特點,目標之一才能設計爲引導幼兒學習手腳着地爬行。

三、幼兒園教育活動目標的制定要建立在深入分析研究教材和幼兒原有經驗的基礎上

幼兒園教育活動目標的制定時要建立在充分地研讀材料、分析材料,對材料所蘊含的意義和對本年齡段幼兒的發展作用有一個比較深層的挖掘和思考。如果教師對教材分析不夠透徹,目標就會出現導向上的錯誤,如中班主題活動《蛇偷吃了我的蛋》,如果不分析故事內容及其蘊含的意義,教師只把目標定爲:能認真聽故事,並能複述故事;體驗扮演不同角色進行故事表演的樂趣。而不是引導幼兒認識會生蛋的動物,並理解故事重複的結果預測故事的結局。那麼孩子只能單純的學會講故事,而不是在教師的引導下去認識故事中會生蛋的動物,也不能提供幼兒增加“理解故事重複的結果預測故事結局”的經驗。

同時,還要建立在本班幼兒已有經驗的基礎上。如中班科學活動《認識扇子》活動目標爲

一、感受扇文化的魅力,培養幼兒的審美情趣;目標

二、激發幼兒瞭解傳統文化的興趣;目標

三、通過觀察、比較瞭解扇子的構成、由來、種類、功能用途。但是我們在以前的活動中曾經討論過扇子的功能與用途了,那麼本次活動的目標中就可以改爲通過對扇子功能用途的理解,激發幼兒的創造與想象。

四、幼兒園教育活動目標的制定要具體、明確,有較強的針對性

教育活動目標要具體、明確,有較強的針對性,本次活動要傳授、激發幼兒那些基本的技能、技巧,培養幼兒的哪一種情感都要有較明確的說明,否則教育活動目標表就失去了它的指導作用,使得活動組織起來比較困難。例如只是使用“瞭解”、“學會”、“掌握”等詞,缺乏質和量的具體規定性,可測性和可比性很差,很難達到教學的效果。

例如,有的老師在進行消防安全教育活動設計時,目標設定爲使幼兒掌握基本的消防安全知識,這是一個不夠明確的教學活動目標。消防安全知識的含義是什麼,哪些屬於基本的消防安全知識,都沒有說明,教學活動中很難去把握。一般的基本消防安全知識包括髮現火情時應該撥打119報警,報警時應說出自家的地址、火場逃生的方法、如何撲救初起火災等。不同的年齡階段有不同的要求。在提出教學目標時,教師應當明確提出幼兒掌握具體那種消防知識。

五、幼兒園教學活動目標制定既要面向全體,又要適應個別需要

在教學活動中,幼兒的學習經驗和學習能力之間存在着各種各樣的差異,制定一個適合全班幼兒水平的目標幾乎是不可能的,但是作爲班級的教學活動又必須圍繞着一個統一的教學目標進行,那麼我們如何使教學活動目標既有統一要求,又能適應不同幼兒的需要?因此在確定教學目標時要有一定的彈性。首先要使幼兒明確完成的最低標準,即教學的下限,使他們瞭解要達到怎樣的水平基本合格。制定最低標準,有助於保證學習者的學習質量,必要時也可規定完成目標的上限,以鼓勵學有餘力的幼兒精益求精,使他們的學習潛力得以充分發揮。

例如,中班美術活動《火箭升空》,可以設定教育目標的最低限是幼兒能勾勒火箭的輪廓,中班幼兒在成人的指導下基本能模仿並勾勒出簡單的物體輪廓,在規定時間內較好完成作品的人數比例在75%左右,還有一部分幼兒在規定時間內能較好的完成作品,並能對作品進行簡單的裝飾,這就是目標的上限即對火箭進行簡單裝飾。使得全體幼兒在同一次活動中能力都得到了不同的發展。

六、幼兒園教育活動目標的制定要注意各領域目標之間的整合

幼兒園的教育目的是促進幼兒全面和諧的'發展,幼兒園的教學活動是整合性的活動,一次活動中有五大領域相互滲透,那麼它的教學目標也不是孤立的,它應該成爲一系列教學目標羣中的有機組成部分,和其他教學目標的相互聯繫。它表現在縱向垂直的關係和橫向水平的關聯兩個方面。縱向垂直的關係,是指某一特定的教學活動中所提出的教學目標與同一課題或統一學科領域中前

幼兒園教案 篇3

一、內容與要求:

1、知道三月八日是婦女節,是媽媽的節目。

2、瞭解媽媽的工作和媽媽的喜好,喜歡媽媽。

3、通過自己動手給媽媽做項鍊的粘貼畫送給媽媽,表達對媽媽的祝賀。

4、讓幼兒知道節日的時間。

5、願意參加活動。

二、重點和難點:知道三八節,並用自己最想說的話向媽媽表示祝賀。

三、材料準備:

1、一些歌曲音帶,如〈我的好媽媽〉、〈世上只有媽媽好〉等。

2、紅紙、白紙、漿糊、油畫棒。

3、送給媽媽的一句話。

四、活動過程:

(一)主持人引出活動

1、說說三·八婦女節的由來,讓孩子們知道三·八節是婦女的節日。

(二)慶祝活動

1、全體幼兒在歌頌媽媽的樂曲《我的好媽媽》、《世上只有媽媽好》中表達對媽媽的愛。

2、幼兒說說媽媽在家的辛苦及對自己的關愛。

3、老師小結:我們的媽媽真能幹、真辛苦呀,我們一起來給媽媽說一句悄悄話。如:我送媽媽連衣裙,祝媽媽永遠漂亮。老師記錄。

(三)製作禮物----給媽媽做項鍊的粘貼畫

說明“幼兒在強烈的愛媽媽的情感驅使下,主動性,積極性都會增強,所以,這時製作禮物,送禮物都是情緒的延續。

1、在老師的指導下完成製作項鍊

說明:幼兒在製作禮物的過程中,都是那麼的細心、持之以恆。每一個細小的動作都表達着對媽媽濃濃的愛。

(四)送禮物

本次活動的亮點:幼兒在活動中講述了媽媽平時是如何照顧自己的,媽媽在家裏要做許多許多的事情,在講述中,幼兒體驗到了媽媽的辛苦,表達了對媽媽的感激之情。在製作禮物的環節中平時不願意動手的孩子在老師的鼓勵下,都能一步一步堅持完成,每個孩子都希望媽媽能夠收到禮物。

在送禮物的環節中,孩子們都爲媽媽送上了自己製作的一份小禮物,並說了一句祝福的話,每個媽媽的臉上都露出了甜甜的微笑。

以後,可製作一些幼兒的“我幫媽媽”紀事本,主要記錄幼兒在家幫助媽媽做力所能及的事情,進一步關心媽媽。

1、給寶寶一張印有媽媽圖案的畫(教師可以自己畫一張如圖類似的畫,複印起來給寶寶們)。

2、請寶寶給頭髮和衣服塗上顏色。

3、請寶寶把紙揉成團,粘在畫面上,給媽媽做一條項鍊。

幼兒園教案 篇4

活動目標1、認識蜘蛛,知道蜘蛛吐絲結網的特徵。

2、在遊戲中培養幼兒豐富的想象力和創造力。

活動準備1、有顏色的膠帶、尼龍繩或橡皮筋、碎紙。

2、圖片

活動過程

一、幼兒討論:1、蜘蛛爲什麼會吐絲結網?

2、蜘蛛網有什麼功能?

3、除了蜘蛛之外,還有什麼動物會吐絲呢?

二、展示掛圖,並結合幼兒用書,和幼兒交流科學:好忙好忙的蜘蛛的內容。

1、把幼兒分成數組,邀請各組幼兒爲蜘蛛先生結蜘蛛網

2、說說蜘蛛是怎樣結網的?想要結哪一種網呢?

(1)把有顏色的膠帶或紙膠帶粘貼在地板上,用線條建構成一個想象中的蜘蛛網。

(2)用尼龍繩建構一張掛在牆面上的蜘蛛網。

(3)用橡皮筋串圍成蜘蛛網,或用一條橡皮筋勾出蜘蛛網。

(4)用碎片構成蜘蛛網。

三、請幼兒說說合作過程中有趣的事情。

四、活動評價

1、能說出蜘蛛網的形態構造。

2、能合作完成蜘蛛網的佈置。

幼兒園教案 篇5

活動目標:

能伴隨歌曲模仿小老鼠的動作。

重點難點:

能伴隨歌曲模仿小老鼠的動作。

活動準備:

小老鼠頭飾人手一個。

活動過程:

1、講故事《小老鼠和鍾》,幫助寶寶理解。

——講到指針走動的滴答聲和敲鐘的當當聲時,變化語調渲染老師出洞覓食的緊張氣氛。

2、播放CD《小老鼠和鍾》並示範動作,幫助寶寶瞭解遊戲規則。

——請寶寶傾聽音樂,通過提問幫助寶寶熟悉音樂內容。

——引導寶寶用誇張的肢體動作來表現音樂內容。

3、集體音樂遊戲。

——帶來寶寶躡手躡腳走出洞,東找找、西望望。

——聽到‘嘀嗒“聲快速跑回座位,音樂響起時再次悄悄的走出去。

——聽到噹噹聲快跑回座位。

幼兒園教案 篇6

活動目標:

1、練習邊抖動繩子邊走(跑)

2、練習用腳前後左右踏住晃動的繩子。

3、通過活動鍛鍊幼兒的跳躍能力,讓他們的身體得到鍛鍊。

4、能根據指令做相應的動作。

活動準備:

繩子

活動過程:

一、海邊的波浪

1、幼兒分散在場地上,手拿一根短繩,把繩子拖在地上隨意抖動,讓繩子像海邊的波浪一樣,越抖越快,波紋越多。

2、幼兒排成一隊,一起抖動繩子,好象還浪拍打在沙灘上。

二、嬉水浪

1、兩名幼兒各持一根繩子,相對站立,一名幼兒邊抖動繩子邊後退,另一名幼兒邊抖動繩子邊向前走,兩人來來回回,前前後後的邊走邊抖動繩子,好象水浪互追。

2、四組幼兒排成四隊,四隊分別向前走,向後走,形成交替的形狀,看上去就像海浪在涌動。

三、踏浪、追浪

1、一組幼兒排成一橫隊,做海浪的水波,用繩子邊抖動邊後退,另一組幼兒爲踏浪,雙腳交替踏浪,踩踏到後兩個人交換角色。在遊戲中要求幼兒繩子不要抖動的太高,以免摔倒。

2、兩人一隊,一人抖動繩子變向跑,一人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