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案中心 > 五年級教案 > 人教版五年級上冊《木笛》教學實錄及反思範例

人教版五年級上冊《木笛》教學實錄及反思範例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1.47W 次

從木笛曲的悲涼悽切,透視朱丹人物的內心,再追問原因,原來是南京大屠殺這一國恥,品讀笛聲的語詞描寫,感受朱丹痛苦的內心。這些教學目的都是爲了讓學生對朱丹這一人物形象的理解。這樣的教學,純是把文本當客觀物,忽視了兒童主體的內心。如果,把這一情感基調當作兒童表達的基礎,那麼,表達,兒童筆下的朱丹就是我教學的最重要目標。也就是實現我的教學指向——兒童筆下的朱丹。

人教版五年級上冊《木笛》教學實錄及反思

依此,我讓學生以大師的角度,從大師看到的,聽到的,感受到的作爲思考切入,引導學生站在大師角度寫作。寫作過程就是學生再次深入理解文本的過程,這理解過程一定會涉及到語詞的運用和內容的選擇,是學生梳理思想,選擇言語的過程。可以寫一個角度,如考場上,大師眼中的朱丹,可以寫紀念碑下大師眼中的朱丹,還可以寫梅花與朱丹,角度不同,語詞的選用不同,還可以發揮自己的想象,創造。

當學生寫完後,在交流中,讓學生髮現以大師的眼光看朱丹,實際上是側面描寫;當學生表達中缺乏細節描寫、環境描寫、對比描寫時,教師作適當的點撥,從而習得側面表達人物的方法。這程教學,既不是枯燥的寫作術語教學,學生活動是明的,知識是暗的,學生的表達知識是習得的,還讓朱丹這一人物形象駐在學生心理。

這樣教,學生收穫如何?

從教學效果來看,學生習得了小小說塑造人物所需要的表現手法。這手法不是教師傳授的,而是通過課文,學生在實踐中習得的,是親歷體驗的。一是有利於以後在讀小小說的時候,自覺關注作者塑造人物的時表現手段,二是有利於學生在自我創作時,不自覺使用這些言語表現手法。這種教學,豐富了兒童的心靈,養育了兒童的想象力,表達動機和表達過程達到了完美統一。

這樣教,我們要反思什麼?

教《木笛》,反思!讓我明白了兩個概念:“爲了知識的語文教育”和“通過知識獲得語文的教育”。概念的差異,教學思維也不同。前者的邏輯起點是“語文知識”,即圍繞要教的知識而展開教學活動,比如,教《木笛》,我們往往會要學生認識朱丹的不忘國恥,有人格尊嚴,或者教學生要注意細節描寫,要注意環境描寫,要學會分析人物性格。的確,作爲小說題材,人物是核心,透過課文言語表達內涵的領悟,分析人物性格特點,應是教學的一個重要任務。但這些只能作爲公共知識,就是老師假定的知識,並不是學生個體知識,這樣“應然”的教學內容有成人化之嫌。這是爲了知識的語文教育。我們不否定這樣做是錯誤的,只是認爲“有效率”不代表“有意義”。有人說,教育的目的不是傳授知識,而是“成人”,即使人成爲人。說到底,這是一種“技術主義”取向的教學。那我們需要什麼樣取向的教學,我想應是“心理學主義”取向的教學,努力讓學生將知識產生與應用情境加以關聯。那麼教學的邏輯起點就應改變——通過知識獲得語文教育。

如果邏輯起點放在“通過知識獲得語文教學”,教學活動中產生的知識是兒童成長的一種文化資源、精神養料,它是爲兒童服務的。

教學中,學生對朱丹的認識應是個體的,有的學生認爲他是愛國的,有的學生認爲他是有尊嚴的,有的學生認爲他是有人格的,有的學生認爲他不會忘記國恥,甚至有學生說他因爲親人被日本鬼子殺害,不記仇恨……我們說,這是學生個體心理意義。這種認識只不過透過故事內容來感受,並不是透過某個細節,某個語詞。如何讓學生用自己的語詞來表達出這種情懷,我設計了“大師眼中的朱丹(寫故事)”,讓學生利用自己認爲課文中必需用的情節或語詞,結合自己的理解,重新組文,這樣流淌出來的文字,有兩個好處:一是運用課文中靜態的“言語”,經過內心意義建構,重新表達,積澱,運用,二是通過表達訓練,形成小小說的一種表達圖式,如細節描寫、側面描寫、環境描寫等知識,在活動的無形中習得,教者有心,學者無意。

因此,通過知識獲得“語文教育”,策劃有價值的活動,是得花一番心思,讓教學既感性,又有理性的存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