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案中心 > 九年級教案 > 初中課文《茅屋爲秋風所破歌》學案稿

初中課文《茅屋爲秋風所破歌》學案稿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1.84W 次

 一、學習資料

初中課文《茅屋爲秋風所破歌》學案稿

杜甫(712-770),字子美,自號少陵野老,一號杜陵野老、杜陵布衣,世稱杜少陵,作品集《杜工部集》。寫詩1500多首,唐代偉大的現實主義詩人,詩以古體、律詩見長,是漢樂府詩體的開路人。其詩多涉筆社會動盪、政治黑暗、人民疾苦,詩歌風格“沉鬱頓挫”,杜甫生活在唐朝由盛轉衰的歷史時期,他的詩被譽爲“詩史”後人尊稱他爲“詩聖”。

杜甫家族顯赫,祖父是初唐詩人杜審言,7歲學詩,“羣書萬卷常闇誦”,15歲揚名,有大志“致君堯舜上,再使風俗淳”。20歲漫遊,5年後應舉不第,再漫遊,在李白兩次相遇,結下深厚友誼。

35歲的杜甫到長安,參加應試,奸臣李林甫作梗,應試者無一人錄取,從此進取無門,過着“朝扣富兒門,暮隨肥馬塵”的屈辱生活。後得官“右衛率府胄(zhòu)曹參軍”(主要是看守兵甲仗器,庫府鎖匙的小官)。期間,他看到了人民的痛苦和統治階級的罪惡,寫出了現實主義傑作《自京赴奉先縣詠懷五百字》——“朱門酒肉臭,路有凍死骨”,是他十年長安困苦生活後對朝廷政治、社會現實新的認識。

公元755年安史之亂爆發,(杜甫43歲)從投奔肅宗皇帝(李亨),途中爲叛軍俘獲,押到長安。後潛逃,隨肅宗,做“左拾遺”(撿起皇上遺漏的東西,喻政策決策失誤,官職不算大,大概居於七、八品左右),忠言直諫,肅宗怒,欲問罪,幸得脫。其間寫下不朽詩作《春望》、《三吏》《三別》。

公元759年,他拋官棄職,舉家輾轉西行,最後到了成都,得別人幫助,在城西浣花溪畔,建成一座草堂,世稱“杜甫草堂”,也稱“浣花草堂”,過了一段比較安定的生活,761年,寫了《茅屋爲秋風所破歌》,期間,做過幕僚(杜甫曾被任命爲檢校工部員外郎,所以人們尊稱他爲“杜工部”)。後又輾轉流離,過着“生涯似衆人” 的生活,四處漂泊。公元770,詩人病死在湘江的一隻小船中。

(注:從“教”的角度看,老師備課查閱、整理資料,爲本詩教學鋪墊。初中詩歌教學不能僅停留在“讀、解、背”三個環節上,得結合詩人的經歷和社會背景來深入解讀詩歌。同時,也嘗試由詩歌的學習走近詩人獨特的人生,獲得更多的人生感悟。從“學”的角度看,培養學生圍繞主題收集信息的意識,教以學生整理信息的方法,訓練學生提煉信息的能力等,都有必要。)

 二、學習內容及流程

 (一)預習學習資料,要求如下:

*老師板書課題作者。

*明確本詩體裁:歌行體,古代詩歌的一種,亦稱古詩、古風,是初唐時期在漢魏六朝樂府詩的基礎上建立起來的,興盛於盛唐,題目中含有“歌”或“行”或“吟”或“行”字。特點是,音節、格律一般比較自由,形式常採用五言、七言、雜言的'古體,多用第一人稱視角,多用直敘。唐以後,詩歌分兩大類:古體詩和今體詩,也叫格律詩和近體詩(含律詩和絕句)

1.課前(或課中)自讀資料文字,用筆圈劃關鍵(詞句)信息,記筆記本上。

2.圍繞資料學習,用簡要的話說說“我”知道的杜甫或“我”對杜甫的印象?

提示:可用“杜甫是一個 的人”或“我欣賞杜甫的 ”句式表達。

(注:用關鍵詞識記知識要點,用“欣賞”語初步感知杜甫形象。學生自學活動時,老師巡視,適

當點撥,同時,查看學生自學批註效果,收集存在問題,以備課後分析思考。)

3.讓學生簡要交流:圈劃筆記內容及對杜甫的印象。

  (二)學習詩歌,要求如下:

(疑惑:若按此流程進行,一節課只能學一首,《詩五首》如用兩三課時完成,覺得學習過淺。考慮

五首詩採用慢學,授以學法,今後的古詩學習,多留預習作業,讓學生課餘完成。可否呢?)

1.讀通課文

(1)學生自讀詩歌,圈劃難讀字音,及時向同學求教。

疑難字音:怒號( ) 三重( ) 掛罥( ) 塘坳( ) 倚(yǐ)杖

俄頃(qǐng) 布衾( ) 惡( )臥 大庇( ) 突兀( ) 見( )此屋

(2)老師巡視點撥,請三位同學上黑板寫字注音(學生拼音基礎差,有必要),便於學生糾錯。

(3)齊讀全詩(大聲,讀準字音)。

(4)老師範讀(注意語調與情感)。

(5)分男女生逐句輪流讀詩(要求用詩的語調讀,語速慢此,讀出抑揚頓挫感)。

2.理解詩句含意及詩文主要內容

(1)學生參考註釋及工具書,逐句誦讀並說出自己的理解意思。

(要求:提示學生不可直接民資料譯意,儘量參考註釋說出自己的理解意思,如感覺困難時,可查看資料譯意。鼓勵同學們討論或向老師求問,如此印象深刻,理解有效果。)

(2)課堂自測題,理解詞句意思(要求:不看註釋資料,完成題目,難處空着,師生討論明確)。

A 三重茅 B 高者掛罥長林梢 C 忍能

D 公然 E 呼不得 F 向昏黑

G 布衾 H 惡臥 I 何由徹

J 安得 K 大庇 L 突兀

(3)根據對詩文詞句的理解,有感情地齊讀全詩。

(要求學生理解作者處境,心情,融入角色,讀出情感)

3.理解詩文內容和層次。

(1)詩以七言爲主,請嘗試將七言(九言)詩句壓縮成三字,要求用選句中字組合成三字句,且意思

明白。例:“秋風號——卷重茅——茅飛灑……”

(2)根據提煉的三字詩文,劃分詩的層次並概括層意(也嘗試用三字簡練概括)。

4.走進詩人的內心世界

(1)詩題爲“茅屋爲秋風所破歌”,結合資料內容,理解詩人茅屋吹破前的生活狀況和處境心情?

(2)詩人呼“南村羣童”爲“盜賊”,如何理解詩人這一怨語?“歸來倚仗自嘆息”,詩人的“嘆息”

包含哪些內容?嘗試理解表達:

(3)茅屋吹破後,詩中哪些詞語最能寫出詩人生活處境的“苦狀”?

(4)詩的最後四句表現了詩人怎樣的情懷?又給我們怎樣的人生感悟呢?

(注:問題設計從“背景處境、情境心情、苦狀‘悲’詞、主旨情懷、人生感悟”等方面深入理解詩人的內心世界。師生交流答案,老師點撥歸結。)

5.杜甫的詩歌風格是“沉鬱頓挫”,他的詩被譽爲“詩史”,後人尊稱他爲“詩聖”。請結合本詩,具體談談自己對“詩史”、“詩聖”、“沉鬱頓挫”的理解?

  (三)課後作業安排:1.背誦、默寫全詩。 2.完成“課時設計”上題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