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案中心 > 高一教案 > 高一語文《斑紋》課堂實錄

高一語文《斑紋》課堂實錄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2.75W 次
斑紋  [教學設想]

蘇教版高中語文新教材必修模塊專題選文是以人文母題立意爲原則,常常打破文體、時代的界限,這是一個很有創意的新思路。“科學之光”專題中的《景泰藍的製作》《南州六月荔枝丹》是傳統意義上的說明文,《〈物種起源〉緒論》《足下的文化與野草之美》《人類基因組計劃及其意義》本身都是札記或學術論文,但也都是爲了向讀者介紹或說明某種觀點和知識,大體上也可以歸入說明文的範疇,而《斑紋》,雖然也有說明文的一些特點,但通體上說,更像散文。因而,學習《斑紋》,從散文的角度更爲合適。

高一語文《斑紋》課堂實錄

[教學過程]

一、 總體感知

師:同學們,讀了《斑紋》之後,你認爲本文是什麼文體?請說說你的理解。

生:本文是科學小品文。因爲它寫到了形形色色的斑紋,介紹了許多動物知識。

生:我也覺得本文是一篇說明文。因爲說明是本文的主要表達方式,文章在說明蛇的行動迅速、詭譎時還使用了舉例子(一條蝰蛇)、列數字(1/25秒)和引用(“像眼鏡蛇一樣萬無一失”)等說明方法,其他地方也有這種情況

師:你看書看得很仔細,還有沒有不同的看法?

生:我認爲本文是一篇散文。因爲它自始至終圍繞斑紋,寫到了各種動物、大地、人的生活,形散而神不散。

師:再仔細閱讀課文,想一想作者寫各種動物的斑紋時,有沒有對這種動物的斑紋本身作具體的描寫和詳細的介紹?

生: 沒有。

師:那麼,作者寫這些動物的斑紋是爲了寫什麼?

生:爲了寫動物的生活習性、生存狀態。作者認爲動物的斑紋暗示着動物的生活習性、生存狀態。

生:我也認爲本文更像是散文隨筆。因爲本文有許多形象生動的語言和抒情議論性很強、蘊含豐富哲理的句子。

師:其實,剛纔同學們的兩種說法都有道理。說《斑紋》是說明文,因爲本文的主要表達方式還是說明,說明的對象也是以動物爲中心的自然與社會現象。但《斑紋》並不是嚴格意義上的說明文,因爲一般說來,說明文都是以單個的事物、事理與現象作爲說明對象的,而《斑紋》不是這樣。它從動物的皮毛寫起,主要揭示動物皮毛背後反映的不同的生活習性和生活狀態,同時也涉及到人類社會許多現象。“斑紋”在文中的含義是豐富的,動物皮毛的花紋,人體、自然與人爲的紋樣,人類勞作與動物生存在自然界留下的印記,以及冰雪、河流等等,都是作者要說明的斑紋。通過這些斑紋,作者試圖說明更深刻的道理和自然的神奇與造物主的鬼斧神工。所以無論是從文章以一馭多,自由灑脫的構思和筆法,還是從文章的主題或語言的角度來說,我認爲本文更像一篇散文。這也反映目前文學創作在文體上走向融合滲透的一種趨向。

師:誰能簡要介紹一下文章的作者?

生:《斑紋》的作者周曉楓是當代著名青年散文家。1969年生於北京,1992年畢業於山東大學中文系。做過數年兒童文學編輯,2000年調入北京出版社。著有散文集《上帝的隱語》《鳥羣》《收藏——時光的魔法書》《斑紋——獸皮上的地圖》等,曾獲馮牧文學獎、冰心文學獎、人民文學獎等獎項。課文《斑紋》就是選自散文集《斑紋——獸皮上的地圖》的一篇散文隨筆,有刪節,原文發表於《花城》2001年第6期。

師:有評論家說,現代社會,當散文寫作日益成爲文人養病的方式時,周曉楓的散文則承繼了中國散文的人文傳統,將沉靜、深微的生命體驗溶於廣博的知識背景,在自然、文化和人生之間,發現複雜的、常常是富於智慧的意義聯繫。她對散文藝術豐富的可能性,懷有活躍的探索精神。她的作品文體精緻、繁複,別出心裁,語言豐贍華美,充分展示了書面語言的考究、綿密和純粹。學完課文《斑紋》後,相信同學們會有更深切的感受。

二、 理清內容和思路

師:“斑紋”字面上是什麼意思?從文中看,作者認爲動物的斑紋起源於什麼?

生:斑紋其實就是一種顏色的物體表面上顯露出來的別種顏色的花紋。文章第6節作者說:“我發現,斑紋起源於對一種簡單圖案的特別嗜好:或直或曲的線條,大小不一的色塊,或者,就是一個普通的圓點,不斷地複製,構成驚人的繁複效果。”

師:閱讀1—9節,文中寫到了哪些動物的斑紋?

生:文章圍繞斑紋這一自然現象,先後描寫了蛇、蓑鮋、鮭魚、螺殼、瓢蟲、鷹隼、長頸鹿、斑馬、老虎、豹子等動物身上形態各異、五彩斑斕的斑紋。

師:前面我們說過,文章寫動物的斑紋是爲了寫動物們不同的生活習性和生活狀態。作者認爲動物的斑紋與其生活習性和生存狀態有着怎樣的聯繫呢?請舉例說明。

生:動物斑紋暗示着動物的生活習性、生存狀態。如第8節“大型肉食動物往往閒散而沉着,弱小的食草動物靈敏又膽怯,這是生存的必然要求……一個爲了聚焦瞄準獵物,一個爲了視野開闊便於及早發現天敵並在奔逃時選取路線。”

師:作者從對虎和鹿生活習性的探討中得到了什麼啓發?

生:文章第8節探討虎和鹿生活習性時說,“虎一般單獨生活,而它所捕食的動物(如鹿)幾乎都是羣居,讓人不禁質疑‘團結就是力量’的概括”。

師:閱讀第10節,作者由動物的斑紋還聯想到哪些內容?說明什麼道理?

生:聯想到美女的文身、病變的皮膚、母親的妊娠紋、遇害者的抓痕,進而說明斑紋無處不在。

師:如何理解“斑紋,對稱設計”這句話?作者是怎樣說明這個道理的?

生:“對稱設計”是斑紋的特點。作者先以老虎和斑馬爲例,又進一步列舉了自然和社會中的奶牛與毒蜂(善與惡)、美女與皰疹(美與醜)、母親與遇害者(生與死)的例子來證明。

師:閱讀文章最後4節,如何理解大地與生活也都是有斑紋的?

生:作者認爲大地是有斑紋的,一年四季,春耕夏種秋收冬藏,大地的斑紋預示着自然的規律。不僅大地是有斑紋的,我們的生活也是有斑紋的。“我們甚至彼此並不知曉,每個人如何終身隱祕地鐫刻着各自記憶的斑紋,愛與恨的斑紋”,這就告訴我們,生活有許多肉眼看不到的斑紋,那就是情感的斑紋,我們生活的不同感受。

師:如何理解文章結尾“因爲距離的遙遠,在神眼裏,我們,不過是一些斑點”?

生:“我們”構成斑紋,斑紋就是我們的生存狀態。這裏的“神”大概就是大自然,就是大自然生生不息的規律吧。

生:這一句話既揭示出情感的體驗、生存的狀態是鐫刻在每個人身上斑紋的哲理,又流露出人與自然衆生平等、和諧共存的理想和情懷。

師: (鼓掌)你們說得都很好。周曉楓的許多以動物爲主題的作品,兼有科學性、趣味性、藝術性與思想性。這可能受到了法國科學家、散文家法布爾《昆蟲記》的影響,也與現在的人文主義、生態主義有一定的關聯。文章結尾這一句議論既是哲學沉思,也對總括提升全文的思想內容有很大的作用。

師:誰能總結一下本文行文的思路?

生:本文由動物的斑紋寫到大地、人類的勞動、宇宙,直到我們人類的內心世界,從微觀到宏觀,從具象到抽象。

生:由斑紋到生物習性、生存狀態到對生命本質的思考,由生命現象到對神祕自然的敬畏。

師:概括得很準確。文章就是在看似隨意的文字中,逐層深入地揭示了斑紋的內涵,斑紋既是具體的,又是抽象的,既指動物皮毛的形與色,又指人們內心的精神生活,斑紋無處不在,類似哲學上的一切存在。文章通過對形形色色斑紋的描寫,敘述了大自然與人類社會許許多多的奇妙的景象,對主宰一切的自然規律進行了禮讚。讓我們不僅領略到自然的神奇,更感受到作者對自然中神奇生命的思考。

[探究閱讀]

師:文章在寫動物的斑紋時,重點介紹的是蛇的斑紋和生活習性,以及與蛇有關的文化,想一想,作者爲什麼用這麼多筆墨寫蛇?

生:因爲蛇的斑紋比較典型、醒目,重點寫蛇的斑紋可以做到詳略得當,重點突出。

生:因爲蛇的斑紋與它的生活習性、生存狀態聯繫緊密。文章寫到蛇充當寓言家及運動時的種種幾何圖案、眼睛不能辨別線條和輪廓、沒有聽覺以及攻擊對象時詭祕、兇惡的特點。

生:因爲蛇的文化豐富,課文中把《聖經》中有關蛇的傳說重新複述和解說,並將其與蛇的生物習性結合起來,塑造了一個陰鷙、詭祕、惡毒、兇險的形象。

師:想一想,在中外文化中,蛇還是怎樣的形象?

生:在中國的《白蛇傳》中白蛇是知恩圖報、愛情專一的象徵,青蛇則是忠誠、剛直、不畏強暴的化身。

生:在中國古代文化中,蛇和龜還是長壽的象徵。蛇和蠍又是狠毒、妖惑、冷漠的代名詞,人們往往把這樣的美女稱爲“蛇蠍美女”。

生:在《伊索寓言》中《農夫和蛇》的故事裏,蛇是忘恩負義、狠毒、本性難改的象徵。

生:在古代西方有些國家,蛇被認爲是君王的保護神,是權威的象徵,人們常常把兩條蛇的形象雕刻在柺杖上。

師:很好!同學們的知識很豐富,這都是博覽羣書的結果吧。從剛纔同學們的發言中可見,蛇是一種有着豐富文化內涵的動物,它也是十二生肖中最有爭議的動物。《斑紋》原文中幾處關於蛇的議論被刪去了,有興趣的同學課後可以把《斑紋》原文找來讀一讀。

師:總結一下同學們的'發言,看來文章重點寫蛇,一是因爲蛇自身的斑紋很醒目,有代表性;二是蛇的斑紋與其生活習性、生存狀態聯繫又很緊密;三是這樣寫可使文章詳略得當、重點突出;四是通過介紹與蛇有關的傳說,極大地豐富了文章的文化內涵,在作者愛憎分明、妍媸畢現的文字間給讀者更多的心靈撞擊和啓迪……

[品味語言]

師: 《斑紋》的語言很有特色,描寫的文字形象、生動,很有表現力,有的地方運用稠密的意象,繁複的修辭,具有強烈的視覺衝擊力。議論的文字則具有豐富的哲理和詩意,啓發性很強。請同學們分別找出這樣的句子或段落加以揣摩。

生:文章一開始寫蛇,以形象開始,“著名的長腰,爲了標明逶迤的長度……蛇,誇耀着用心險惡的美”。像猜謎一樣,最後才水到渠成地點明描寫對象。這樣的描寫可謂形象、生動,簡約而傳神。

生:文章第6節“在水族館裏看到蓑鮋……讓我乍一看把它誤認爲植物”,不僅形象地描寫出了蓑鮋的形態特點,而且爲其斑紋增添了某種神祕感和豐富的審美情趣。

生:第7節“鮭魚被剖開的新鮮的肉……被無比耐心地繪製”,在極短的篇幅內,運用了大量的意象,一系列比喻,以及連串的排比,造成“馬賽克”式的效果,給人以強烈的視覺衝擊力。

生:第8節“當梅花鹿羣走過……那晚風中開放的天上花園”一句中將梅花鹿比喻成“漂移的花園”,突出了梅花鹿的靈動輕盈;將老虎眼中的“星空”比作“晚風中開放的天上花園”,給人一種神祕感,富有詩情畫意和童話般的夢幻色彩。

師:這幾處例子都很典型。可以說,獨特的視角、繁複的修辭,尤其是極具個人感悟印記的豐富的聯想和想象而造成的稠密的意象,使得《斑紋》一文的描寫生動、形象,極具質感和表現力。

師:《斑紋》的語言還具有豐富的哲理。文章在對許多動物的生物習性、生存狀態進行說明與描寫時,還就它們對人類的啓發做了許多引申性的闡述,這些極富個性與啓發意義的闡發充滿了哲理的意蘊,請同學們找出這樣的議論性文字,並加以分析。

生:第8節“所謂素食主義者的自由……尊嚴也不曾給前者裸露的脖頸以適當的遮護”,揭示出自然界道德和尊嚴不能給生命以生存的權利保障,強權從來就是無視道德和尊嚴的弱肉強食的殘酷行爲。

生:第9節“弱者的抵抗外強中乾,必須模仿惡才得以自衛”告訴我們,面對惡只能以牙還牙。

生:第9節“也許,統治善惡兩界的,是同一個王……他就已經偏袒了強悍的一方”則說明善惡兩者間,善往往是弱者,善從來就難得到真正的公平。

師:這些文字雖然是對生物界的現象有感而發,但它不僅有助於讀者增強對自然規律的認識,而且這些規律本身同樣給人類社會以深刻的啓示。

師:看來,有人說周曉楓的散文主要表現了“對天地自然持久的熱情關注和對世間諸多存在的悲憫及敬畏之心”,是很有道理的,這或許正是她散文能成功的重要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