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案中心 > 高一教案 > 蘇教版高一語文《神的一滴》課堂實錄

蘇教版高一語文《神的一滴》課堂實錄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2.7W 次

師:我們今天一起來研《究神的一滴》。這個板塊叫“湖山沉思”,我想請同學們首先思考一個問題,“湖山沉思”它在思什麼,是誰在思,真的是“湖山”在思嗎?第二個問題這篇文章的題目叫《神的一滴》,是神的一滴的什麼?第三個,這個板塊上面有兩三個思考題,我們看第三道,它說這兩篇文章融敘述、描寫、議論、抒情一體,語言包含詩意,賦予思辨,很有意韻。如何理解?在讀這篇課文之前,請同學們先看一下講義,關於作者的介紹,瀏覽一下。

蘇教版高一語文《神的一滴》課堂實錄

注意這麼幾個關鍵詞,說他是什麼?是詩人還是散文家?

學生齊:散文家、詩人、自然主義者,改革家、哲學家。

師:他畢業於哈佛大學,但是沒有經商,也沒有做官,他選擇了瓦爾登湖,在他生活的44年中,沒有女人愛他,也沒有出版家欣賞他的作品,他是這麼一個人。我們閱讀文章,中國文藝學裏有一個很經典的理論叫“知人論事”。我們必須將這個作者的生平,這個作者的生活態度跟他的作品聯繫起來。

下面就請同學們帶着我剛纔的三個問題去讀書。一、湖山沉思,沉思什麼,是湖山在城市嗎?二、神的一滴,這個一滴是什麼東西?三,它賦予詩意、思辨和意韻,你能找出一兩個這樣的句子來說說看嗎?好,下面讀書。

學生自由讀。

剛纔同學們閱讀的時候,我巡視了一下,我發現我們高一(3)的同學閱讀習慣很好,在教材上畫了許多圈,預習的工作做得很好,這種良好的習慣,一定要保持下去。下面就請同學們唱卡拉OK?怎麼唱?拿着話筒給站起來介紹,你在讀了以後在對課文當中哪些句子最有感觸,哪些句子是有詩意,有思辨,有意韻的。有一說一,誰先來?

學生1:我最有感觸的句子是第四段第四小節的第一句。雖然伐木的人已經把湖岸這一段和那一段的樹木先後砍光了,愛爾蘭人也已經在那建造了他們的陋室。鐵路線已經侵入他們的邊境,冰藏商人已經取過它的冰,它本身卻沒有變化。還是我在年輕時代所見到的湖水,我反倒變了。它雖然有那麼多的漣漪,卻並沒有一條永久性的皺紋。

師:你說說說看,你爲什麼對這個句子有感受?同時我給你糾正一下,是冰藏(cáng)不是冰藏(zàng)?說一下。

學生1:冰藏(zàng),因爲從前面寫的伐木人把湖邊的樹木砍光了,在邊上建立起了陋室,而且也已經建築了鐵路線。而且商人已經開始取它的冰了,可以突出後面湖的堅強、頑強充滿生命力。

師:頑強、充滿了生命力。同學們贊不贊成她的感受?

學生齊:贊成。

師:他是有詩意,有思辨、還是有意韻?

學生齊:有意韻。

師:有意韻,你說有沒有思辨在裏面?從下面可以看到湖的頑強和生命,不是很好嗎?請坐下,下面誰再說,下面請一個男生,男兒當自強,她們巾幗不讓鬚眉。幸運之神。

學生2:“每天他們至少有一次機會與莊嚴、純潔的瓦爾登湖相遇。對它,就算只有一瞥,也可以洗淨現代繁華大街上的污濁和引擎上的油膩了。”

師:你對這個句子感興趣,但是我下面提一個建議,回答問題,便於老師和同學找得到第幾段第幾句。接下來解釋一下你的感受。

學生2:我覺得說明了瓦爾登湖湖的莊嚴和純潔。

師:你怎麼知道是莊嚴和純潔的呢?你從哪裏感受到的?有同學想說,就站起來說,我的課堂是不需要舉手的。

學生2:因爲上面說他可以洗淨現代繁華大街上的污濁和引擎上的油膩了。

師:很好,我們同學能夠從詩的反面去理解,它能夠洗淨污濁,污濁的反義詞是什麼?純潔。思考問題要從文字上的信息,捕捉它深層的含義。油膩,油膩的反義詞是什麼?是清潔。那麼神聖莊嚴能不能補充一下怎麼知道的?注意一個詞,就是就一瞥,稍微看一下能變得純潔了,你說這個東西神聖不神聖啊?

學生齊:神聖。

師:神奇不神奇啊?

學生齊:神奇。

師:接下來誰來?想說就說,有一說一。你們要傳遞話筒,幸運之神降要到同學那裏去。

學生3:我喜歡的一句話是第五小節的第五句,這湖當然是一個大勇者的作品,其中毫無一絲一毫的虛僞!這說明大自然是賦予人類一個純粹的作品,對人類是無私的奉獻。

師:而虛僞的往往的是什麼?比如說自然是真實的還是虛僞的。

學生3:真實的'。

師:瓦爾登湖不像人類那樣虛僞,人類心裏想的,跟嘴上說的往往不一致。而瓦爾登湖在我們面前的是事沒有一絲一毫的虛僞的,它把它的真實,自然的、純樸的呈現給我們人類。而我們人類對它的是什麼?是傷害,森林被砍伐。這就是自然跟人類的區別。工業文明帶給了社會的進步,但是工業文明也破壞了我們自己生存的環境。我們現在的水源普遍受到污染,這就是報應。下面誰說?要像剛纔這位穿紅衣服的同學,紅意味着什麼?有熱情。別忘了凌老師就喜歡穿紅的,同學們要有熱情,老等老師喊名字來回答問題,這就沒熱情了。

學生4:我最喜歡的是第一段,湖是自然風景中最美最有表情的姿容,它是大地的眼睛,望着它的人可以測出自己天性的深淺。湖邊的樹木宛若睫毛一樣,而四周森林翁鬱的羣山和山崖是它的濃密突出的眉毛。

師:你喜歡這一段,爲什麼?

學生4:這段話運用了比喻,它寫出了瓦爾登湖的美麗,但同時也寫出了瓦爾登湖在作者心中珍貴的地位。

師:你怎麼知道在作者心中珍貴的地位的,哪裏告訴你的?

學生4:它是大地的眼睛,眼睛是心靈的窗戶。

師:大地的眼睛,眼睛是人心靈的窗戶,眼睛是人最珍貴的東西。很好,請坐下。我們一起把這一段讀一下,看一下是不是真的如剛纔那位同學發言的那樣。

學生齊:湖是自然風景中最美最有表情的姿容,它是大地的眼睛,望着它的人可以測出自己天性的深淺。湖邊的樹木宛若睫毛一樣,而四周森林翁鬱的羣山和山崖是它的濃密突出的眉毛。

師:同學們有沒有注意這當中有一個很重要的句子,這三句當中。說是最美、最有表情的姿容。爲什麼是最美、最有表情,剛纔說它是像眼睛。請注意下面還有半句話,望着他的人。

學生齊:可以測出自己天性的深淺。

師:人的天性是什麼?《三字經》中有“人之初、性本善”,對不對?小孩呱呱墜地的時候,是純潔的、天真的、無私的。你看像小孩最初,你向他要任何東西,他都會給,但是當他會說話了,會思考了,好東西你再向他要給不給?

學生齊:不給。

師:不給了。他受了環境的污染。當我們來到這瓦爾登湖,就可以拋開那日益複雜的社會生活,回到真本。因爲作者追尋的是那種原始的簡單的生活。他讚美原始人類,所以我們講他是自然主義者。接下來誰來,兩個人在眉來眼去的,就你來。

學生5:我講的是第三段,這惡魔似的鐵馬,那震耳欲聾的機器喧囂聲已經傳遍全鄉鎮了,它已經用骯髒的工業腳步使湖水混濁了,正是它,把瓦爾登湖岸上的樹木和風景吞噬了。這一段寫出了人們對瓦爾登湖的破壞和所造成的後果。

師:作者是一種什麼樣的心情來寫的?

學生5:批判。

師:批判什麼?

學生5:工業文明。

師:工業文明對自然的破壞。同學們說的很好,所以你就不要謙讓。坐下。再來。你把話筒要往外傳,你老是放在你這邊,你佔着他別人就沒有機會了。

學生6:我最喜歡的是第二段。我第一次划船在瓦爾登湖上游弋的時候,它的四周完全被濃密而高大的松樹和橡樹圍着,有些山凹中,葡萄藤爬過了湖邊的樹,盤成一彎涼亭,船隻可以在下面愜意地通過。這句話通過細膩而富有感情,生動的描寫出了瓦爾登湖的自然美景,使我們感覺到了瓦爾登湖就像在我們眼前一樣。

師:好,寫出了瓦爾登湖的自然美。我問你一個問題,假如有一張照片是拍的西湖風光,裏面沒有人、沒有鳥,另外有一張,也是一個風光,有蟬,有人、有飛鳥,你喜歡哪一張?有的還是沒有的?

學生6:有的。

師:再說高一點,有還是沒有?

學生6:有的。

師:多數人喜歡有的。爲什麼喜歡有的?有生氣,更重要的是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