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案中心 > 高一教案 > 高中語文必修一《鴻門宴》課堂實錄

高中語文必修一《鴻門宴》課堂實錄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2.53W 次

  《鴻門宴》課堂實錄

師:今天我們學習第6課《鴻門宴》,這篇課文節選自《史記》,作者司馬遷。(板書課題和作者)哪位同學願意給大家介紹一下司馬遷

高中語文必修一《鴻門宴》課堂實錄

和他的《史記》?

生1:司馬遷(約前145—約前90),西漢著名史學家、文學家、思想家。字子長,夏陽(現在陝西韓城)人。其父司馬談是漢朝太史令(掌管

起草文書、兼管國家典籍、天文、曆法的官職)。司馬遷生於龍門,年十歲誦古文,得以博覽皇家珍藏的大量圖書和文獻。太初元年(前

104年),與唐都、落下閎等進行曆法改革,共訂太初曆。在《史記》草創未就之時,因替投降匈奴的李陵辯護,下獄受腐刑。出獄後任

中書令(掌管皇家機要文件),發憤著書,在公元前91年前後完成《史記》。

《史記》是我國第一部紀傳體通史,記載了從傳說中的黃帝到漢武帝三千年間的歷史。全書130篇,包括本紀12篇,世家30篇,列傳70篇

,書8篇,年表10篇,共526500字。本紀記帝王,世家述諸侯,列傳敘人臣,書記禮、樂、音律、曆法、天文、封禪、水利、財用。劉向

等人都認爲此書“善序事理,辯而不華,質而不俚”。魯迅更評爲“史家之絕唱,無韻之《離騷》”,有很高的文學價值。

師:你介紹得很翔實,不僅介紹司馬遷生活的年代,出生的地點,人生的經歷和後人對他的評價,還介紹《史記》的內容、體例及其在

歷史上、文學上的地位。學習經典名篇,我們都應該從這些方面去了解作者及其作品。不過,更重要還是我們自己對作者及其作品的認

識,我注意到你剛纔是看着資料讀的,能不能不看資料,說一說你對司馬遷及《史記》的認識?

生1:司馬遷是一位偉大的作家,他用自己的生命鑄就了《史記》的不朽!

師:很好!我相信大家都能感受到你對司馬遷的由衷的敬仰之情,只有發自內心的認識才是最有價值的認識。先給大家兩分鐘的時間,

把你的認識寫在書上,然後和你周圍的同學交流一下。

( 同學思考,在書上寫下自己的認識。約一分鐘後,自由結合分組,前後左右的同學進行交流。)

師:哪位同學願意把你的認識和同學們分享一下?

生2:“窮且益堅,不墜青雲之志”,司馬遷用如椽的史筆紀錄下我中華民族三千年間的風雲變化,滄桑鉅變。偉哉!一個大寫的人;奇

哉!一部不朽的史冊。

生3:一個卑微的史官,一個殘廢的男人,然而,他卻有着宏大的理想,有着驚人的毅力,有着非凡的勇氣,他用自己的生命去審視歷史

,鞭撻殘暴與黑暗,歌頌正義與美好,他是一個真正的男人,他是一個高貴的靈魂,他就是司馬遷。

生4:解剖三千年歷史,刀刀見血,字字含淚,小人雖勝永恥,英雄雖敗猶榮;昂起高貴的頭顱,寧折不彎,傲然卓立,漢武化爲塵埃,

子長名垂史冊!

……

師:同學們的發言激情洋溢,老師能真切地感受到大家發自內心的崇敬之情。郁達夫在紀念魯迅時曾說:“一個沒有英雄的民族是可悲

的民族,一個有了英雄的民族而不崇敬英雄的民族更是可悲的民族。”沈從文先生也曾說過:“我們要崇拜英雄,不然就是個卑鄙小人

。有對這種崇拜加以嘲笑的,也是卑鄙之徒。”對英雄的熱愛,本身就是一種美好的品德,老師很高興能從大家的身上看到這種美德!

下面,我們來看課題,《鴻門宴》,宴就是請客吃飯,誰埋單?

生:項羽。

師:項羽請誰?

生:沛公劉邦。

師:項羽爲何要請劉邦吃飯?

生:想在酒宴上殺了劉邦。

師:真是這樣嗎?

生:……

生5:酒宴上項羽並沒有想殺劉邦的意思。

師:項羽不想殺劉邦嗎?

生5:想過。

師:什麼時候?

生5:曹無傷來告密後。

師:如何告密的?你給大家讀一下。

生5:沛公欲王關中,使子嬰爲相,珍寶盡有之。

師:“王”應該怎麼讀?什麼意思?

生5:讀第四聲,稱王的意思。

師:項羽聽了有何反應?

生5:項羽“大怒”,要帶兵教訓劉邦。

師:項羽爲何“大怒”?

生5:劉邦不但在關中稱王,並且把珍寶都佔爲己有。

師:當年楚懷王命令劉邦、項羽兵分南北兩路,合力西擊秦軍,並約定“先入定關中者王之”。劉邦先進咸陽,理應稱王呀?再說,那

些珍寶是戰利品,也理應歸劉邦呀?

生5:項羽認爲他纔有資格成王。

師:爲什麼?

生5:是他消滅了秦軍的主力。

師:勝利果實被別人搶了,項羽自然要生氣。還有別的原因嗎?

生6:項羽認爲自己是天下第一,劉邦搶了他的風頭,他覺得沒有面子,所以他很惱怒。

生7:項羽是將門之後,而劉邦只是小小亭長,因此他瞧不起劉邦,他認爲劉邦根本沒有資格和他爭搶王位。

師:幾位同學的解釋都有一定的道理,我們來聽聽專家對項羽“大怒”的理解,劉邦和項羽都有稱霸天下的野心。當年,劉邦在咸陽服

役時看見了秦始皇,曾經十分羨慕地說過:“嗟乎,大丈夫當如此也!”項羽看見秦始皇巡遊會稽,也曾頗爲自負地說過:“彼可取而代

也!”因此,這就決定他們對農民起義的勝利成果必然拼死相爭。

項羽要帶兵消滅劉邦,他手下的將士支持嗎?

生8:支持他,范增指出劉邦“其志不在小”,勸項羽“急擊勿失!”

師:“其志不在小”指什麼?

生8:“貪於財物,好美姬”。

師:也就是喜歡金銀珠寶,喜歡漂亮美眉。(生笑)劉邦不喜歡這些,他喜歡什麼?

生8:他志在天下。

師:從哪看出來的?

生8:范增說劉邦頭上的雲氣“皆爲龍虎,成五彩”,是天子的.徵兆。

師:哦,看相就能看出是真龍天子,你相信范增的話嗎?

生8:只是一個藉口。

師:“急擊勿失”是什麼意思?

生8:趕緊攻打劉邦,不要錯過了大好時機。

師:大好時機指什麼?

生:當是時,項羽兵四十萬,在新豐鴻門;沛公兵十萬,在霸上。

師:實力如此懸殊,看來劉邦難逃此劫。項羽的部下都支持消滅劉邦嗎?

生9:項伯不支持。

師:何以見得?

生9:他去劉邦軍中通風報信。

師:是因爲他對項羽消滅劉邦的決定不滿嗎?

生9:不是。

師:那是爲什麼?

生9:他想通知張良跟他一起離開。

師:課文中哪句話講到了這個意思?

生9:“欲呼張良與具去”。

師:“去”和今天的意思一樣嗎?

生9:不一樣,這裏是“離開”。

師:項伯爲什麼要通知張良呢?

生9:張良曾救過他。

師:課文中哪句話提到了?

生9:“張良曰:‘秦時與臣遊,項伯殺人,臣活之’。”

師:“活”是什麼意思?能解釋一下它的用法嗎?

生9:救活,使……活命,使動用法。

師:項伯此去並不是反對項羽消滅劉邦,而是爲了報答張良當年的救命之恩。從劉邦軍中回來後,項伯對消滅劉邦的態度發生變化了嗎

?

生9:變了。

師:怎麼變得?你讀一下項伯的話。

生9:沛公不先破關中,公豈敢入乎?今人有大功而擊之,不義也。不如因善遇之。

師:“因”是什麼意思?

生9:趁着。

師:趁着什麼?做什麼?

生9:趁着劉邦來謝罪,好好招待他。

師:憑什麼?欠他的,還是少他的?(生笑)

生9:劉邦立了大功,進攻他是不仁義的。

師:不能誅殺有功之臣,爲什麼去劉邦軍中之前項伯不這麼說呢?

生9:因爲他得了劉邦的好處。

師:什麼好處?

生9:劉邦給他舉杯祝壽,並結爲兒女親家。

師:是劉邦的傻兒子娶了項伯的俊閨女嗎?(生笑)

生9:應該是項伯的傻兒子娶了劉邦的俊閨女。

師:項伯得到了人家的好處,自然要爲人家說話。項羽接納了項伯的建議嗎?

生:接納了。

師:真奇怪,項羽正在火頭上,一心要滅了劉邦。項伯的話如何就能使項羽改變了主意呢?

生10:因爲項伯講的有道理。

師:有道理就一定能使一個正在怒頭上的人改變主意嗎?

同學們再來看項伯的話,“沛公不先破關中,公豈敢入乎?今人有大功而擊之,不義也。不如因善遇之。”

你和某位同學代表班級參加競賽,你們得了冠軍,可是一向要強的你沒有考過那位同學。這時,有人來勸你說,你的智商本來就不如別

人,要不是他考了第一,你怎麼能戴上冠軍的獎牌呢?他應該多謝謝人家呢!

這樣的勸說你會接受嗎?

生11:在這句話前面,項伯還有話。

師:在哪?你給大家讀一下。

生11:“於是項伯

師:“具”什麼意思?

生11:同“俱”,詳細,詳盡。

師:詳細地說,爲何省略了?

生11:前面說過了,沒必要重複。

師:在哪裏?你給大家讀一下。

生11:吾入關,秋毫不敢有所近,籍吏民,封府庫,而待將軍。所以遣將守關者,備他盜之出入與非常也。日夜望將軍至,豈敢反乎!

願伯具言臣之不敢倍德也。

師:“秋毫”和“近”是什麼意思?

生11:“秋毫”就是秋天裏鳥獸剛剛長出的細毛,這裏比喻細小的東西。“近”是接觸、沾染的意思。

師:劉邦既然不敢佔有任何財物,在等待項羽的到來,爲什麼還要派兵將把守關口呢?

生11:爲了防止強盜的出沒。

師:這裏的“非常”和今天的意思一樣嗎?

生:不一樣,這裏的非常是指意外的變故。

師:“所以”什麼意思?

生11:……的原因。

師:“倍德”什麼意思?

生11:忘恩負義。“倍”同背,背叛。

師:劉邦說的是真心話嗎?

生11:不是,是因爲打不過項羽,不得已說的軟話。

師:劉邦這番話說給誰聽的?

生11:說給項羽聽的。

師:有根據嗎?

生11:“願伯具言臣之不敢倍德也。”劉邦請項伯把這番話詳詳細細的帶給項羽聽。

師:我們再來思考剛纔的問題,項羽聽了項伯的話,爲什麼會改變主意呢?

生12:劉邦的這番軟話滿足了項羽的自高自大的虛榮心,就像剛纔老師所舉的那個例子,如果有同學說:“某某同學說了,他這次考得

好只是一個意外,他最清楚自己的成績遠不如你。”你還會生氣嗎?再者,項羽這次興兵伐罪,本來就出師無名,現在正好找一個臺階

下。

師:項羽本來要殺劉邦,秣兵厲馬,殺氣騰騰,一場大戰一觸即發。可是聽了劉邦託項伯傳來的軟話,聽了項伯“今人有大功而擊之,

不義也”的批評,竟然改變了主意,答應“善遇”劉邦,緊張的臨戰氣氛便開始緩和。“鴻門宴”也就是在這樣的氣氛中拉開了序幕。

劉邦是一個人來赴宴的嗎?

生:不是。

師:帶了多少人?

生:百餘騎。

師:“騎”什麼意思?

生13:一人一馬爲一“騎”。

師:爲什麼帶百餘名騎兵?

生13:如果遇到危險,可以保護劉邦突圍。

師:談得攏,就吃;談不攏,就跑。(生笑)一起讀課文“至鴻門……”

生:至鴻門,謝曰:“臣與將軍戮力而攻秦,將軍戰河北,臣戰河南,然不自意能先入關破秦,得復見將軍於此。今者有小人之言,令

將軍與臣有郤。”

師:“謝”什麼意思?

生14:道歉。

師:爲何要道歉?

生14:“不自意能先入關破秦。”

師:解釋一下?

生14:自己沒有料到能先入關破秦,搶了項將軍的風頭。

師:“郤”什麼意思?

生15:同“隙”,隔閡,嫌怨。

師:劉邦說“今者有小人之言,令將軍與臣有郤”是什麼意思?

生15:我們本來是親密的戰友,現在您生我的氣,都是小人在挑撥我們的關係。

師:“小人”是誰?

生15:曹無傷。

師:曹無傷向項羽告密,事前告訴過劉邦嗎?

生15:怎麼可能呢?

師:劉邦怎麼知道的?

生15:項伯告的密。

師:項羽懷疑過嗎?

生15:沒有。

師:項羽怎麼說?

生15:此沛公左司馬曹無傷言之;不然,籍何以至此?

師:這不是把曹無傷給出賣了嗎?

生15:是。

師:項羽爲什麼這樣做?

生15:他缺乏鬥爭的謀略。

師:真的是個原因嗎?項羽真的想不到要保護內應嗎?

生15:(思考)……

師:誰來幫他回答?

生16:項羽瞧不起曹無傷這樣的小人。

師:老師同意你的觀點,曹無傷並不是項羽派去劉邦軍中臥底的奸細,而是看見項羽大軍壓境,劉邦危在旦夕,爲了保住自家性命,不

惜出賣主子,邀功請賞的小人,項羽自然瞧不起他。

故事發展到此,劉邦、項羽的矛盾似乎都消除了,而且項羽還請劉邦喝起了酒。兩大軍事集團真的沒有矛盾了嗎?

生17:有矛盾,項羽雖然被劉邦的軟話、恭維話給迷惑了,大將軍范增卻很清醒,他一心要殺了劉邦。

師:從哪些地方能看出來?

生17:范增數目項王,舉所佩玉玦以示之者三。

師:“目”什麼意思?

生17:本義是眼睛,這裏用作動詞,以目示意。

師:也就是使眼色,范增又是使眼色,又是舉起玉玦,他要告訴項羽什麼?

生17:這是他們事前約好的,是在請求項羽下令殺了劉邦。

師:項羽答應了嗎?

生17:沒有。

師:課文怎麼說?

生17:項王默然不應。

師:是項羽和老師一樣是近視眼,沒看見嗎?(生笑)

生17:不是。

師:你怎麼知道不是近視眼?

生17:“應”是反應的意思,如果沒看到,就談不上反應了。

師:項羽爲什麼沒有反應?是當初就不想殺劉邦嗎?

生17:不是,當初他想要殺劉邦,現在不想殺了。

師:爲什麼改變主意了?

生17:人家劉邦都主動道歉了,擡手不打笑臉人,再說是在自己的大營裏,殺了劉邦會讓天下人瞧不起。

師:分析的有道理。項羽現在不想殺劉邦了,范增也改變主意了嗎?

生17:沒有,他還要殺劉邦。

師:他怎麼做的?

生17:他讓項莊舞劍,趁機刺殺劉邦。

師:有一個成語,說的就是這件事。

生17:項莊舞劍,意在沛公。

師:項莊刺殺成功了嗎?

生17:沒有?

師:怎麼回事?

生17:項伯亦拔劍起舞,常以身翼蔽沛公,莊不得擊。

師:“翼”什麼意思?

生17:本義是鳥的翅膀,這裏作狀語,修飾動詞“蔽”,像鳥兒張開翅膀一樣。

師:“蔽”什麼意思?

生17:保護。

師:項伯爲什麼要保護劉邦?

生17:他得了人家的好處。

師:這一段老師還有一個問題,鴻門宴上幾個人的座位的尊卑順序是怎樣的?你從座位中能看出什麼?

生17:“項王、項伯東向坐,亞父南向坐。亞父者,范增也。沛公北向坐,張良西向侍。”項王、項伯是首席,范增是第二位,再次是

劉邦,張良則爲侍坐。

師:講得很準確,你是怎麼知道的?

生17:課前我查過資料。

師:這是一種很好的學習方法,學習除了要學會思考,還要學會藉助他人的研究成果。從座位的順序,你能看出什麼?

生17:項羽君臣很傲慢。

師:項羽傲慢可以理解,范增作爲臣子卻坐在劉邦的上首就有點不合禮儀了,他爲什麼要這樣做?

生17:想羞辱劉邦君臣,激怒他們,好找藉口殺了劉邦。

師:劉邦對位次提出抗議了嗎?

生17:沒有吧?書上沒有寫。

師:結合前面的文字,推測一下。提示一下,劉邦當時是南路軍統帥,項羽是北路軍統帥。

生17:劉邦作爲地位相同的一軍統帥,能委曲求全到項羽軍中登門謝罪,自然不會在意這細小的禮節。即使心裏在意,他也不會提出來

,自找麻煩。

師:鴻門宴上殺機重重,殺氣騰騰,劉邦君臣就甘心坐以待斃嗎?

生18:張良讓樊噲進帳救劉邦。

師:項羽的士兵讓他進去嗎?

生18:當然不讓。

師:課文怎麼說?

生18:噲即帶劍擁盾入軍門。交戟之衛士欲止不內。

師:“內”什麼意思?

生18:同“納”,接納,讓他進來。

師:樊噲進去了嗎?

生18:進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