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案中心 > 八年級教案 > 八年級語文教案(精選21篇)

八年級語文教案(精選21篇)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3.81W 次

作爲一位不辭辛勞的人民教師,時常會需要準備好教案,教案有助於學生理解並掌握系統的知識。教案要怎麼寫呢?以下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八年級語文教案,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八年級語文教案(精選21篇)

八年級語文教案 篇1

教學目標

1、使學生了解信客風雨漂泊的一生,能夠概括信客的高貴品質。

2、使學生能夠比較這篇文章與《臺階》,《背影》塑造人物方法的不同。

3、體味本篇優美的語言風格。

教學重點:

瞭解信客風雨漂泊的一生,概括信客的高貴品質。

教學步驟:

一、導入

“信”是由“人”和“言”組成,人言爲信。信的原本意思是言語真實,後發展爲講信用,在後來發展爲信物,送信的人。在我國古代,一直存在送信人,被稱爲信差,信使,信客。這一職業到20世紀初還沒有消失。作者的故鄉餘姚離上海很近,很多人到上海謀生,因此,信客在這一地區還很活躍。今天,我們一起來學習餘秋雨的散文《信客》,看看信客是如何生活的。

二、作者簡介:

餘秋雨,1946年生,我國當代著名的藝術理論家、文化史學者、散文家,曾任上海戲劇學院院長、教授,上海寫作學會會長。主要作品有《戲劇理論史稿》、《藝術創造工程》,文學作品有《文化苦旅》、《霜冷長河》、《文明的碎片》、《山居筆記》、《秋雨散文》等,其中《文化苦旅》獲得上海市文學藝術優秀成果獎,臺灣聯合包讀書最佳書獎,金石堂最具影響力的書獎。這是他在研究寫作之餘的散文佳作。《山居筆記》多或少獲海外花文文學最高獎――臺灣聯合報讀書人最佳書獎第一名。

三、研讀課文

第一部分:老信客因爲一條紅綢,被人糟蹋了名譽,找到了年輕人當第二代信客。(做信客的`緣起)

1、第一、二自然段交代了信客的基本情況,在第二自然段中,作者說:他做信客還有一個理由,那麼,這個理由是什麼呢?

明確:老信客因爲一條紅綢,被人糟蹋了名譽,找到了年輕人,年輕的信客在老信客的感動下,做了信客。

2、那麼,在對老信客的敘述中,我們能夠知道信客這一職業有何特點呢?

明確:誠信無私,生活貧困,終年跋涉,非常辛苦。

3、老信客以他崇高的責任感來物色新信客,他以他的經驗給新信客做詳細的介紹,而以他的教訓,對新信客諄諄教誨:做信客要誠信無私,潔身自好(學生找,下同)。這樣,可以使新信客迅速成長爲可信賴的信客。

老信客一失足成千古恨,他寄希望於新信客,新信客帶着老信客的希望上路了。

第二部分:信客工作任勞任怨,善良厚道,但他有時還要受到無端的呵斥與猜疑。

1、信客帶着老信客的叮嚀與囑託走上了征程,那麼,信客又是怎樣作信客的呢?

明確;做本職工作——收發信、物。

做分外工作――充當死者的代理人。

2、信客匆匆的腳步,帶來了遠方親人的音訊。信客不畏路途艱辛兇險,吃不飽,睡不好,疾病纏身。如果說,這是肉體上的摧殘,這還可以忍受,那麼,他還要忍受精神上的苦痛,這精神的苦痛是什麼呢?

明確:受人懷疑,遭人詰問。

但信客並沒有發脾氣,而是連連賠罪,任由別人懷疑詰問,這反映出信客任勞任怨,但他還幹這檔子事,他盡了鄉鄰間的情誼,說明他有情有義。

第三部分:信客遭人誣陷,不在做了。但人們仍想念他請他代辦郵政業務。

1、信客遭人懷疑詰問就已非常痛苦,但有些事對他來說,無疑是在流血的傷疤上撒了一把鹽。那麼,這是什麼事呢?

明確:遭人誣陷,被送如警察局。

但他並沒有把這件事公佈於衆,他要保存他老鄉的面子,說明他寬容,

從這件事中,信客深刻的體會到了做信客的兇險,他不幹了。

2、到此爲止,信客結束了他的職業生涯,他在做信客時,作者着重敘述了兩件事,是什麼呢?

明確:當代理人;受誣陷

但是,信客並沒有何怨言,表明信客仁義熱心,任勞任怨,寬以待人,善良厚道。

最後,信客不幹了,人們的通信成了問題,人們也就想起他的偉大。對信客來說,社會總體上還是有良知的,他生活一直很好。

第四部分:人們推舉信客當教師,他工作出色,還當校長,贏得了人們的敬愛與懷念。

1、他爲什麼能當老師、校長呢?

明確:上過私塾,有文化;奔波一輩子,閱歷豐富;代人寫信,增長知識。

2、爲什麼弔唁的人很多?

明確:他的工作得到了鄉親們的承認,人們懷念他。

3、爲什麼他要求葬在老信客的墓旁?

明確:他通過多年的奔波、體會,他了解這一職業,熱愛這一職業,因而,他同情老信客,敬重老信客,感激老信客。

總結:

1、三篇文章在塑造人物方面及語言特色的差別:提示:根據文體,寫作重點、作家風格等方面答題。

2、寫墓誌名:可概括信客的一生,概括他的職業,他的品質,只要突出一方面即可。也可面面俱到,寫一篇文章。

八年級語文教案 篇2

教學目標:

1、品味作品富有表現力的語言,揣摩關鍵語句的含義。

2、掌握本文創作的特點,把握作者描繪的列夫·托爾斯泰眼睛的特點;

3、瞭解托爾斯泰豐富而深厚的精神世界和人生追求。

教學重點:

托爾斯泰的思想變化和人生追求。

課時安排:

兩課時。

學習方法:

自主、合作、探究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導入新課:

本文是一幅列夫托爾斯泰的“肖像畫”,作者不僅爲我們展示了托爾斯泰獨特的外貌特徵,更爲我們揭示了托爾斯泰深邃的精神世界。全文主要刻畫了托爾斯泰的外貌特徵和托爾斯泰那非同尋常的眼睛,讚美了托爾斯泰犀利的眼光,揭示了他人生的不幸。

本文是奧地利著名作家茨威格傳記作品中可以獨立成章的一節。

二、托爾斯泰簡介:

展示媒體資源中的PPT課件,向學生簡單介紹托爾斯泰的生平經歷,並瞭解他的主要作品。長篇小說《戰爭與和平》、《安娜、卡列尼娜》、《復活》代表了他的藝術高峯,也是他實踐“最清醒的現實主義”的標誌。

三、作者簡介:

同樣是利用媒體資源中的PPT課件,展示作者茨威格的圖片及文字資料,使學生對作家有一個大致的瞭解。

四、整體感知:

1、檢查預習生字詞的情況,教師正音。學生交流、鞏固。

(1)給下列畫線的字注音:

鬍髭(zī)長髯(r2n) 鬈(qu2n)發 黝(yǒu)黑 滯(zhì)留

愚鈍(dùn) 禁錮(ɡù)軒(xu1n)昂 犀(xī)利侏儒(rú)酒肆(sì)

尷尬(ɡ1nɡ4) 鋥(zènɡ)亮 甲冑(zhu) 粲(c4n)然盎(4nɡ)然

(2)解釋下列詞語:

黝黑:黑;黑暗。

滯留:停留不動。

愚鈍:愚笨;不伶俐。

器宇:人的外表;風度。

禁錮:束縛,限制。

軒昂:形容精神飽滿,氣度不凡。

犀利:鋒利;銳利。

教案《新人教版八年級語文下冊《列夫·托爾斯泰》教案一》,

侏儒:身材異常矮小的人。

酒肆:酒館。

尷尬:處境困難,不好處理。

熾熱:極熱。

粗製濫造:指產品製作粗劣,不講究質量。

藏污納垢:比喻包容壞人壞事。

鬱鬱寡歡:心情不舒暢,不快樂。

鶴立雞羣:比喻一個人的才能或儀表在一羣人裏頭顯得很突出。

正襟危坐:理好衣襟端端正正坐着。形容嚴肅莊重的樣子。

誠惶誠恐:惶恐不安。

廣袤無垠:廣闊無邊。古代以東西長度爲“廣”,南北長度爲“袤”。

頷首低眉:低着頭顯得很謙卑恭順的樣子。

無可置疑:沒有什麼可被懷疑。

黯然失色:用以表示相形之下暗淡無光。

2、播放媒體資源中課文朗讀的部分,學生聽讀並思考以下問題:

①全文在結構上分爲幾部分?每部分各寫了什麼內容?

②文章爲什麼重點寫他的眼睛?

③文章表達了作者怎樣的思想感情?

聽讀課文時,要在書上圈點勾畫,聽讀課文後,先自己思考,然後小組討論,再全班交流明確:

①全文在結構上分爲兩部分。1~5自然段主要寫了托爾斯泰鬚髮的特點;6~9自然段描寫托爾斯泰那非同尋常的眼睛。

②眼睛是心靈之窗,托爾斯泰豐富的內心世界,通過眼睛而充分表達出來。這裏作者對托爾斯泰的眼睛的描寫,已不再限於肖像描寫了,而是含蓄地揭示了托爾斯泰作爲偉大的文學家,對他所處的時代作出準確、深入、全面的描繪,成爲時代的代言人。

③托爾斯泰是一位文學巨匠,創作了世界文學中第一流的作品。作者不僅爲我們展現了托爾斯泰獨特的外貌特徵,更爲我們揭示了托爾斯泰深邃的精神世界。文章的.字裏行間滲透着作者對托爾斯泰的崇敬讚美之情。

3、研讀與賞析。

默讀課文,思考下列問題

①請用課文原句說說課文的第一部分具體刻畫了托爾斯泰怎樣的外貌特徵?

②刻畫這些特徵時,作者採用了怎樣的寫作手法?試說說其作用。(此處可從課文中找出運用誇張手法描寫托爾斯泰的眉毛、鬚髮、皮膚、鼻子的句子,仔細體會其表達效果。)

③讀了這一部分,你認爲托爾斯泰的相貌怎麼樣?

小組討論交流明確:

①托爾斯泰的外貌特徵:鬚髮特點:“他生就一副多毛的臉龐,植被多於空地”;面部輪廓:“留給人的總印象是失調、崎嶇、平庸,甚至粗鄙”;面容表情:“憂鬱面孔上籠罩着消沉陰影,滯留着愚鈍壓抑”,“沒有一點光彩可言”,“不是傳播智慧的廟堂,而是禁錮思想的囚牢”;穿戴方面:“對他來說,穿這件大衣,還是那件大衣,戴這頂帽子,還是那頂帽子,都沒什麼不合適”;總之,托爾斯泰的外貌會令拜訪者感到失望。

八年級語文教案 篇3

【教學思路】

這是一篇意韻豐富的散文詩,在教學過程中,要着重朗讀指導,引導學生從體味詩歌感情基調的基礎上,控制好課文的語速、節奏與感情,以提高朗讀的質量。讓學生在課文的反覆誦讀中加深對課文的理解,提高感悟課文的能力,在獲得美的享受的同時促進其積極向上的人生態度的養成。

【教學目標】

知識和能力目標:

初步瞭解散文詩的特點――把詩的精練、音樂美和散文靈活多樣的表現力融爲一體;品味語言,理解本文語言中的寓意;培養閱讀和欣賞散文詩的能力,通過誦讀,體味作者的思想感情。

過程和方法目標:

① 通過多種方式的反覆朗讀,感知全文。

② 揣摩作者對南北兩地不同雪景的描繪,體味作者的思想感情。

③ 品味語言,理解本文關鍵性語句的寓意。

情感態度和價值觀目標:

培養學生追求美好理想和敢於同困難作鬥爭、勇於拼搏的精神。

【教學重、難點】

①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散文詩,以讀品詩。

②揣摩作者對南北兩地不同雪景的描繪,體味作者的思想感情。

【教學方法】誦讀法,討論法。

【教學手段】多媒體教學

【教學課時】兩課時

【課前準備】

教師――魯迅的散文詩集《野草》,有關江南和北方的雪的音像資料,做好相關課件。

學生――查找有關“雪”的文字、圖片、音像資料,蒐集有關散文詩的資料,初步瞭解散文詩,先自主學習課文,劃出疑難字、詞、句,查字詞典掃清語音、語義障礙,再與同學合作,解決疑難。

【教學步驟】

一、導入:(播放《塞北的雪》投影顯示雪的圖片)

這一首《塞北的雪》曾經傳唱祖國的大江南北,在今天聽來仍然分外動人,聽着歌曲,我們眼前彷彿出現了那飄飄灑灑的漫天飛雪,那雪是冬天的精靈,是春天的使者,更是一篇篇凝結情思的美文的源泉。1924年歲末北京的一場大雪,魯迅先生破例地在他日記裏寫下了“大風吹雪盈空際”這頗富詩情畫意的文字,十七天後,一篇明朗的題爲《雪》的優美散文便誕生了。今天,讓我們在先生情思凝結的美文當中,一起去賞雪景,悟雪情。(板書課題)

魯迅先生可以說是我們很熟悉的一位偉人,我們曾在他的文中感受過童年的活潑與可愛。今天,讓我們再來走近這位堅強而又對人生滿懷熱情的偉人。請同學們談談你對魯迅先生的瞭解。

二、介紹作者及作品:(學生回答,老師補充。)

魯迅,原名周樹人,浙江紹興人。中國現代文學史上偉大的文學家、思想家和革命家。他一生創作了大量的散文、小說、雜文等文學作品,以徹底的、不妥協的、反帝反封建的戰鬥姿態,對反動腐朽的封建文化和帝國主義進行了英勇的鬥爭。代表作品有散文集《朝花夕拾》、《野草》。今天我們所學習就是選自散文集《野草》的《雪》。

《雪》寫於1925年,正值不平靜的年代,南方的革命形勢在蓬勃地發展,可謂春暖花開之際,然而,北方還卻處於一片寒冷之中,面對黑暗的現實和酷冷的季節,魯迅以徹底的.革命民主主義戰士的姿態去尋找“革新的破壞者”,去爭取“理想的春天”。

三、整體感知:

1、這是一首散文詩,風格柔婉中又見剛健,美豔中更現壯美,我們要學好一首詩,首先得讀好它,在讀中品味詩歌,在讀中獲得美的享受。我們應當怎樣進行朗讀呢?(老師給大家範讀一段,再請學生互相交流聽後的感受,同時指導學生從語速、語氣、重音、節奏或思想感情入手談論,並在此簡單介紹散文詩的特點。)

(確定全文的朗讀基調:

江南:婉約、柔和、舒緩,又有雪後消融的無盡可惜。

朔方:慷慨激昂,富有氣勢,具有堅強的戰鬥力。)

2、再請學生尋找自己最感興趣的一段朗讀,讀出感情。(生自由讀書)

3、思考:①作者爲我們描繪了哪兩個地方的雪景?

明確:南方的雪和北方的雪。

②讀了這篇文章後,你認爲最能體現文章主旨的句子是哪一句?

明確:“那是孤獨的雪,是死掉的雨,是雨的精魂。”

四、研讀、賞析:

指名生讀課文的南方的雪的畫面,分小組探究相關問題:

(1)用文中的語句概括江南的雪的特點。

明確:江南的雪“滋潤美豔之至”。

(2)作者是如何表現江南雪景滋潤美豔特質的?(生從課文中找出句子,加以分析)

明確:(可提示學生由整體到局部,由面到點的品味這一幅江南雪景圖)作者首先概括描寫江南雪的特點――滋潤美豔,接着用兩個比喻讓我們既感受到朦朧的美景,又感受到這雪裏也孕育着生命;而在雪野中,一片銀白的背景下,居然點綴着血紅的寶珠山茶,白中隱青的單瓣梅花,深黃的臘梅,還有冷綠的雜草,這就是江南的雪,這又是多麼絢麗的雪啊!

(3)花叢中紛飛喧騰的蜜蜂給這幅雪景帶來了些什麼?

明確:幻想蜜蜂在雪野中“忙碌地飛着”,“嗡嗡地鬧着”。這一“飛”一“鬧”霎時使整個雪野活躍起來,呈現出一派生氣勃勃的景象。這裏,不僅使讀者看見爛漫的冬花,而且彷彿聽到吟唱的春蟲,感受到作者熱烈期待春天的心聲。

(4)爲什麼要寫一羣活潑可愛的孩子塑雪羅漢的情景?

明確:爲了進一步擴展雪野的意境,使江南的雪富有生命力,作者用樸素的語言描繪了一幅兒童塑雪羅漢的水墨畫,通過“呵”、“偷”、“訪問”、“拍手”、“點頭”、“嘻笑”這些充滿活力的詞,刻畫了兒童特有的動作與神情,反映了他們天真活潑、純潔的心靈,真切、傳神、熱鬧、有趣。然而孩子們費了九牛二虎之力塑成的雪羅漢,由於寒夜的襲擊,終於褪盡了胭脂,“成爲不知道算什麼”。這裏,通過雪羅漢被淡忘、消釋的描寫,抒發了作者對美好事物迅即消逝的惋惜、感慨與苦悶的心情,喊出了對黑暗現實的抗議。

(5)江南的雪蘊蓄了作者怎樣的感情?

明確:這一部分作者滿懷對美好事物的憧憬,回憶江南的雪的自然美景。雖是回憶,卻是展望;雖是冬天,卻已聽到春天的腳步聲。作者特別回憶兒時的生活,因爲兒童是人類的春天,寫兒童不怕嚴冬,朝氣蓬勃,更加表現了作者對春天的殷切期待與熱烈呼喚。行文雖未免流露寂寞的心情,但卻閃爍着理想的光芒。

板書:南方的雪 美豔 有生機 有活力

五、小結。

六、佈置作業:

1、識記字詞,完成“讀一讀,寫一寫”。

2、思考“研討與練習”一。

3、挑選《野草》中描寫自然景緻的文章,如《秋夜》、《好的故事》、《臘葉》等,讓學生分析其中自然描寫的特點。

八年級語文教案 篇4

一、導入

( “伯樂相馬”的成語,講關於伯樂的故事。)

相傳伯樂是春秋時代人,姓孫名陽。據說,有一匹千里馬拉着沉重的鹽車翻越太行山。在羊腸小道上,馬蹄用力掙扎,膝蓋跪屈;尾巴下垂着,皮膚也受了傷;渾身冒汗,汗水淋漓,在山坡上艱難吃力地爬行還是拉不上去。伯樂 遇見了,就下了自己的車,挽住千里馬而對它淌眼淚,並脫下自己的麻布衣服覆蓋在千里馬身上。千里馬於是低下頭吐氣,擡起頭來長鳴,嘶叫聲直達雲霄。這是它感激伯樂瞭解並且體貼它啊。

今天我們來學習《馬說》,一定會讓你對伯樂和千里馬的關係有進一步的認識。

二、解題

《馬說》是通篇借物比喻的雜文,屬論說文體。“馬說”這個標題,是後人加的。“說”就是“談談”的意思,比“論 ”隨便些。從字面上可以解作“說說千里馬”或“ 說說千里馬的問題”。

三、通讀課文,整體感知

1.教師帶讀全文,要求學生注意難字的讀音。

2.學生讀課文,並且討論、瞭解全文大意。

3.思考討論:

(1)文中千里馬指的是什麼? 你覺得作者是僅僅在替千里馬鳴不平嗎?

要點提示:比喻人才。韓愈當然不是在僅替馬鳴不平,他寫這篇文章旨在抒發自己的感情,伯樂指能夠識別人才的人,結合作者的當時背景,指封建統治者,而且應 該是指能夠識別賞用人才的所謂明君。

(2)伯樂指的是什麼?

要點提示:比喻識人才的人。

(3)歸納:本文就是通過千里馬和伯樂,隱喻人才和識人才的人的。

四、再讀課文,深入探究

(一)學習課文第一自然段。

1.思考討論。

(1)概括本段內容。

(2)世上到底是先有馬還是先有對馬的認識?

要點提示:

(1)無識馬者則名馬無名。

(2)先有馬,再有對馬的認識。就一般的馬來說,應該是這樣的情況。然而對千里馬來說,情形便有所不同。如果不能把它從普通的馬羣中識別出來,只有一般對待,發揮不出它的特長來,那就等於它不是千里馬,就沒有千里馬。在這裏,識馬就成爲前提了。

(二)學習課文第二自然段。

1.思考討論。

(1)概括本段內容。

(2)跟常馬一樣都達不到,豈不是千里馬不如常馬了嗎?

要點提示:

(1)無識 馬者則千里馬無法日行千里。

(2)通常數量的餵養,常馬吃飽了而千里馬遠沒有吃飽;沒吃飽的當然比不上吃飽的,本領自然發揮不出來。這正是說明,千里馬餵養不得法,便無法顯示它的`本領。

(三)學習課文第三自然段。

1.思考討論:

(1)概括本段內容。

(2)“策之”“食之”“鳴之”是什麼句 式?

(3)三個“之”字,用法是否一樣?

(4)你是怎麼理解“其真無馬邪?其真不知馬也”的?

要點提示:

(1)妄言無千里馬者,恰是不識千里馬者。

(2)排比句式。總括不識馬者不按照千里馬的特性來對待它。

(3)前兩個“之”,代詞,指千里馬,分別作動詞“策”(驅使)、“食 ”(喂)的賓語。第三個“之”卻不同:它可以不用,用了只起調節音節的作用,如同我們在第一冊中讀到的“久之”的“之”一樣。(見蒲松齡的《狼》)這裏“鳴”是(馬)鳴,而不是鳴(馬)。這樣用使句式整齊而又靈活富於變化。

(4)表現了作者對統治者不能識別人才,摧殘埋沒人才的不滿和憤慨。

1.策 2.之

①策之不以 其道 (用鞭子打) ①策之不以其道 (代詞,指馬)

②執策臨之 (馬鞭子) ②鳴之而不能通其意 (用 在主謂之間)

3.其

① 策之不以其道 (代詞,它。馬)

②其真無馬邪? (句中語氣詞 )

③其真不知馬也。 (其實)

4.通假字

食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 (通“飼”,喂)

才美不外見 (見,通“現”)

(四)歸納課文。

1.讀了本文請你 談談作者的思想感情。

2.你如何看待這一問題的?

要點提示:

1.本文圍繞着有千里馬還是沒有千里馬的問題反覆論述,慨嘆世無伯樂致使千里馬陷於不幸遭遇,有力地揭露了封建統治者的昏庸愚昧、埋沒人才,並抒發了作 者懷才不遇的心情。(作者在文中借“千里馬”不遇“伯樂”的遭遇,抒發了自己懷才不遇、壯 志難酬的憤懣心情)

2.閱讀本文的現實教育意義:讀了本文能認識到舊社會封建統治者埋沒、扼殺人才的可惡,深感生在新社會的幸福。我們應當珍惜今天的幸福,要努力磨鍊自己,使自己成爲建設社會主義祖國的有用 之才。

五、拓展探究

1.你還知道哪些懷才不遇的古代文人?寫了些什麼作品?

2.他們作品大多寫些什麼內容?

3.如果你懷才不遇,你學哪一位古代文人?

(把你的探究結果,寫成一篇小短文,下節課交流)

資料鏈接

一、作者及寫作背景

《馬說》大約作於貞元十一年至十六年間(795-800)。其時,韓愈初登仕途,很不得志。曾三次上書宰相求擢用,“而志不得通”;“足三及門,而閽人(守門人)辭焉”。儘管如此,他仍然聲明自己“有憂天下之心”,不會遁跡山林。後相繼依附於宣武節度使董晉、武寧節度使張建封幕下,鬱鬱不樂,所以有“伯樂不常有”之嘆。

跟《馬說》同期的作品還有《龍說》(即《雜說一》)。文章以龍喻聖君,以雲喻賢臣,借“龍噓氣成雲”,然後“乘是氣,茫洋窮乎玄間(宇宙間)”的傳說,闡明賢臣離不開聖君任用,聖君也離不開賢臣輔佐的道理,可以視爲《馬說》的姊妹篇。

二、關於韓愈在文學史上的地位

韓愈在政治上反對藩鎮割據,思想上尊儒排佛。力反六朝以來的駢偶文風,提倡散體,與柳宗元同爲古文運動的倡導者。他的散文,在繼承先秦兩漢古文的基礎上加以創新和發展,氣勢雄健,舊時列爲“唐宋八大家”之首。

韓愈,字退之,唐代文學家。唐宋八大家:韓愈、柳宗元、蘇洵、蘇軾、蘇轍、歐陽修、王安石、曾鞏

八年級語文教案 篇5

教學目標:

一、理解主題與材料、寫景與抒情的關係。

二、領會課文用詞造句準確、鮮明、主動的特點。

三、認識農民及農民孩子的高尚淳樸的優秀品質和聰明的才幹,瞭解課文所表達的對勞動人民的深厚真摯的思想感情。

教學設想:

一、安排四教時。

二、課文的寫作年代和該文所反映的時代距離今天的時間較遠,因此教學重點應放在讀懂弄通原文上,亦即首先讓學生理解字、詞、句、篇最基本的東西;在這基礎上,再懂得主題與材料、寫景與抒情的關係。這後面兩點是教學中的難點。

三、讀寫結合,進行一次記事爲主的寫作練習。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教學要點:

作者簡介及題解;通讀課文,理清脈絡。

教學過程:

一、聯繫舊課,引出新課。

問:上學期,我們學過魯迅哪篇文章?這篇文章主要表現了什麼內容?

答:上學期學過魯迅的《從百草園到三味書屋》。這篇文章寫了百草園中生活的趣味、歡樂和在三味書屋讀書的枯燥。通過鮮明的對比,表現了對大自然,對自由生活的熱愛,對束縛兒童思想的封建教育的批判。

教師:《從百草園到三味書屋》是魯迅回憶童年時代生活的文章,內容基本上是真人真事。今天我們要學的一篇文章,雖然也是寫童年生活的,不過這是一篇小說,是在真人真事基礎上的藝術概括,它的題目叫“社戲”。

社戲魯迅(板書)

二、作者介紹及題解。

魯迅在談到自己青少年時代的生活和思想時曾說:“我母親的母家是農村,使我能夠間或和許多農民相親近。”(《集外集拾遺》)這一種十分可貴的“親近”,對魯迅有着重要而深刻的影響。魯迅雖然出生在城市紹興,但從小就同農民和農村保持密切的聯繫。少年時代的魯迅接觸長媽媽等貧苦善良的農民,受到他們的啓發和教育。特別是魯迅家庭破落以後,他更瞭解農民痛苦的生活,更同情他們悲慘的命運。這些都反映在他的作品中。《社戲》就形象地表現了迅哥兒和農民少年的美好友情,熱情地歌頌了農民孩子高尚、淳樸的品質。

《社戲》的故事情節很簡單,是用第一人稱寫的。課文敘述“我”(即作品中的“迅哥兒”)與外婆家的農民孩子在看戲前後的一些有意思的事。魯迅把這些事寫得十分生動有趣,使人讀後印象深刻,難以忘懷。

在魯迅寫作《社戲》的那個年代,一般作家不大願意去描寫農民;有的人即使寫了農民,也是瞧不起農民,甚至歪曲農民。魯迅能寫出象《社戲》這樣歌頌農民高尚品質的作品,是很了不起的。

三、正音

(歸)省:xǐng行輩:háng憚:dàn絮叨:xùdāo怠(慢):dài攛掇:cuānduō鳧(水):fú潺潺:chán(歌)吹:chūi蘊藻:yùnzǎo(家)眷:juòn皎(潔):jiǒo漂渺:piāomiǎo糾葛:jiūgé

四、補充註釋。

(1)社戲:社、原指土地神或土地廟。在紹興,“社”是相當於“村莊”的區域名稱;社戲就是社裏每年在一定的時間所演的戲。

(2)日裏:白天。

(3)神棚:供神名牌位的涼棚,演社戲時,搭在戲臺正對面,意思是請這些神看戲。

(4)白篷船:船篷沒有加油漆的船,舊時紹興人民一般都使用這種船。

(5)烏篷船:在白篷上用桐油抹黑,課文中指財主鄉紳使用的船。

五、教師範讀課文。(要求學生注意字的準確讀音,並考慮課文大意。)

六、劃分結構:

學生討論,教師歸納,板書:段落大意:

第一部分“我”的樂土平橋村。(從“我們魯鎮的習慣”到“卻全都嘲笑起來了”。)

第二部分,“我”在樂土中也有不樂的時候。(從“至於我在那裏所第一盼望的”到“而且知道他們在戲臺下買豆漿喝”。)

第三部分,“我”與農民孩子們到趙莊去看戲的情景。(從“這天我不釣蝦”到“各自回去了”。)

第四部分,“我”對吃豆和看戲的懷念。(從“第二天”到文末)

七、佈置作業

讀課文(要求能讀準字音。辨析詞義,複述課文大意。)

第二課時

教學要點:

檢查舊課部分內容,指導學生學習第一、二段。

教學過程:

一檢查舊課。(以下內容預先寫在小黑板上)

(一)辨別字音:

行()輩、銀行、()、行()走、歸省()、省()略省()悟

(二)辨別字形並組詞:

倘若、淌汗;抵擋、底細;同伴、攪拌;魚鉤、釣竿;挖掘、倔強;豆漿、木槳;竭力、揭示;陪伴、賠償。

(三)解釋下列各詞並指出詞類:

朦朧模糊、皎潔、飄渺、婉轉、悠揚

明確:朦朧,在課文中指月光不明亮的樣子。模糊,指不分明、不清楚。(其餘詞的解釋可參閱課本註釋)以上這些詞的詞性都是形容詞。

(四)學生朗讀課文第一、二兩段。(要求學生注意,課文中最能表現“我”的樂與不樂心情的詞語。)

二指導學習課文。(教師板書:(一)(二)(三)(四),後面的內容要學生回答。)

(一)課文寫樂土平橋村,只用一句話,卻表達了多方面的內容。想一想,是哪句話?表達了哪些內容?

明確:課文寫樂土平橋村,用這樣一句話:(平橋村)“是一個離海邊不遠,極偏僻的,臨河的小村莊;住戶不滿三十家,都種田、打魚,只有一家很小的雜貨店。”

雖然只有一句話,但表達內容很豐富。第一,寫清了它的位置:離海邊不遠,臨河;第二,交代了環境:極偏僻;第三,指出人口:住戶不滿三十家;第四,點明瞭平橋村人民的生活情況:都種田,打魚,只有一家很小的雜貨店。說明多是勞動人民。這樣,以極少的文字,表現豐富的內容,文章就精煉了。

(二)爲什麼平橋村是“我”的樂土?課文是怎樣具體寫樂土的樂的?

明確:因爲“我”在平橋村受到優待,又可以免念“秩秩斯干幽幽南山”。

課文寫樂土之樂很具體。先從與農民孩子的關係上來描寫樂土:客人是“公共”的;遊樂時所謂“犯上”之類的封建倫理觀念已被打破。再從生活情趣上寫樂土:“我”對農村中釣蝦、放牛等事充滿興趣。釣蝦、放牛在農村中原是極平常的事,但作者卻滿懷深情地敘述,充分反映了“我”對農村生活的新奇感。

課文寫樂土的樂正是爲了反襯讀“秩秩斯干幽幽南山”的不樂,因爲十一二歲的孩子成天要死記硬背這些時代隔得遠,語言差別大的句子,肯定要感到乏味和討厭。這也反映了作者對封建教育的厭惡。

(三)平橋村既然是樂土,“我”爲什麼會有不樂的時候?課文怎樣寫“我”的不樂?

明確:因爲“我”在平橋村所“第一盼望”的,是到趙莊去看戲,可是沒有船,不能看戲,所以“我”很不樂。

“我”的不樂,課文抓住心情急劇變化來寫。先是“盼”,接着是“急”,“急得要哭”。最後是猜測:“我似乎聽到鑼鼓的聲音,而且知道他們在戲臺下買豆漿喝。”這樣的猜測,把兒童特有的焦躁心情活龍活現地表現出來了。寫“我”的不樂,課文還從不同的角度渲染:外祖母“氣惱”“絮叨”;母親既怕外祖母生氣,又怕“我”和別人同去會使外祖母擔心。

齊讀“就在我十一二歲時候……怕外祖母要擔心”,體會對不同人物心理描寫的作用。

寫“我”的不樂,實際上是欲揚先抑,爲烘托下文看戲之樂作了鋪墊。

(四)課文表達“我”的不樂心情,用詞十分確切,我們要很好地體會。試比較下列兩組句子表達效果有什麼不同?

明確:第1組第一句表達較籠統。第二句把着急的程度描寫得具體,“我”所第一盼望的看戲的願望沒有實現,“急得要哭”是很自然的事。第2組第一句與事實不符。第二句的“似乎”一詞用得很好,因爲這是猜測。正因爲有這猜測,所以有“知道他們在戲臺下買豆漿喝”的推測。從猜測到推測,反映了兒童的焦躁的心理狀態,寫得確實生動形象。

由此可見,魯迅用詞是準確、鮮明、生動。當然,需要說明一點:由於課文的寫作時間以及所反映的生活距離今天較遠,特別是“五四”時期有些詞的用法與現在有點不同。如結構助詞“的”和“地”不分,一律用“的”;人稱代詞“他”和“它”不分,都用“他”。這方面的問題,我們讀課文時要注意。

三佈置作業。

1、複習第二部分,着重注意作者是怎樣描寫外祖母、母親和“我”的不同神態和心情的。

2、閱讀第三部分,熟悉從出發看戲到回家的記敘過程。

3、抄寫詞語:

怠慢大悟、攛掇、委實、鳧水、篙、磕、潺潺、朦朧、婉轉、悠揚

疏疏朗朗、瓢、縹緲、融、躥、踱、頗、懈、楫

第三課時

教學要點:

檢查舊課作業,重點指導學生學習課文第三段。

教學過程:

一、檢查上堂課作業。

(一)檢查抄寫的詞語。並在檢查時改爲課堂聽寫。

(二)複述課文第5、第6段內容,把“氣惱”、“絮叨”、“寬慰”、“急得要哭”、“囑咐”、“裝模裝樣”等詞語用進去。

二、指導學生學習課文第三段。

(一)引導討論第三段的記敘層次。明確:這一段寫晚上乘航船到趙莊去看戲,是課文的中心部分,寫得具體、生動,按照事情發展的過程可以分五個層次(分行板書):

1、雙喜的好主意(7—10段);2、行船到趙莊(10—16段);3、船頭看戲(17—21段);4、返航路上(22—27段);5、平安到家(28—30段)。

(二)根據“思考和練習一”,引導學生討論課文怎樣寫出雙喜、阿發這些勞動人民孩子的優秀品質,怎樣寫出迅哥兒對他們的思想感情。

討論中明確:這一段的第一層和第四層中最能突出雙喜、阿發等勞動人民孩子的優秀品質,和“我”對他們的感情。第一層寫雙喜提議乘航船去看夜戲。作者稱雙喜“最聰明”、“大悟”,表示讚美和欽佩。當外祖母擔心,母親不安時,雙喜果斷表示:“我寫包票”,並列舉了三點無可辯駁的理由。(船又大;迅哥兒向來不亂跑;我們又都是識水性的。)雙喜的話充滿膽識和自信,解決了外祖母和母親無法使“我”去看戲的難題。第四層寫了歸航途中偷羅漢豆的事,阿發讓大家“偷”自家的豆,理由是“大得多”。

這兩件事說明了什麼呢?學生回答,明確:它們說明雙喜聰明能幹,阿發淳樸、慷慨無私,總之農民孩子具有高尚淳樸的優秀品質;也說明“我”熱愛農村少年朋友,與他們有着深厚的情誼。總之,這些是由乘船去看夜戲和偷豆兩件事來表現的。

指名朗讀第7段和第24—26段。

(三)學生朗讀第10段:“我的很重的心忽而輕鬆了……。”找出這一節用了哪些動詞,然後討論:

1、“大家跳下船”,這裏爲什麼用“跳”而不用“走”呢?因爲要表現孩子們的高興和看戲的急切心情。

2、“雙喜拔前篙”,這裏爲什麼用“拔”而不用“拿”呢?因爲篙是插在河底泥中的,所以用“拔”,而拿不能表示這個動作。再說這個“拔”字,充分反映了農民孩子駕船技藝的熟練。

3、除了這兩個動詞,還有哪些主要的動詞?還有“點”“磕”、“說笑”、“嚷”等。“點開船,在石橋上一磕”準確地寫出了農民孩子熟練的駕船技巧。“有說笑的,有嚷的”,確切地表達了孩子們迫切和興奮的心情。(以上加點的詞板書,下同)

齊讀第10段,體會作者用動詞的好處。

(四)學生朗讀“思考和練習五”中的第二段話,找出這段話寫在課文的什麼地方。說說它是怎樣跟前面一段話互相照應的。

思考,討論後明確:這段話寫在第21節末尾,也是寫孩子們撐船的動作的。這裏寫大家看戲看得沒勁了,在雙喜的提議下便開船返航。前面寫船來時是向趙莊前進,經過鬆柏林,松柏林在船的尾後;而現在船要離開趙莊,因此“拔了篙”要“點退幾丈,迴轉船頭,駕起櫓”,“又向那松柏林前進了”。前後照應十分嚴密自然。我們在閱讀時要注意這種前後照應的地方,寫作時更要注意前後的照應,使文章結構嚴密,貫通一氣。

(五)閱讀第11—13段。考慮一下課文是從哪幾方面來寫景狀物的,第12、13段同第11段的關係如何。

學生思考、回答,教師歸納板書(或掛出小黑板):

討論明確下列問題:

1、“朦朧”在句子裏作什麼詞用?“朦朧”原來是形容詞。現在作動詞用,在句子裏充當謂語。下面寫戲臺“模糊在遠處的月夜中”,“模糊”也是這種用法。

2、寫航行的迅速,爲什麼說連山象獸脊踊躍,向船尾跑?這是靜物動態的寫法,形象地突出船速之快;這樣寫也符合“我”坐在船上觀察夜景的實際情況。由於“連山”是“起伏”的,又感到是在動,便聯想到象“獸脊”,這樣比喻,顯得形象真切。這一句描寫呼應了前面的“飛一般徑向趙莊前進了”一句。

3、第12節和13節裏哪些詞句是跟11節的記敘呼應連貫的?要求在這些語句下劃線:“那聲音大概是橫笛”跟“似乎聽到歌吹了”相呼應;“果然是漁火”跟“也許是漁火”相呼應:“才記得先前望見的也不是趙莊”跟“漸望見依稀的趙莊”相呼應;因此,這三節的過渡照應很緊密、自然。

學生默讀11—13節,進一步領會記敘的順序和內容。

(六)在“我的很重的心忽而輕鬆了”到“於是趙莊便真在眼前了”這四個自然段中,既寫了景,也寫了“我”的心情,那麼課文是怎樣寫“我”的心情的呢?

討論明確:課文始終將情與景結合起來寫,從而很好地突出了看戲的急切和興奮的心情。(要求劃出這些詞語)“輕鬆”“舒展”,極言一旦實現願望的興奮。船飛一般地快,“但我卻還以爲船慢”,說明心情何等之急。通過“似乎”、“料想”、“也許”等詞,寫出了猜測的心理,表達了急於到達戲臺的心情。“我”的心情從“沉靜”到“自失”,那就因爲被美麗的夜景陶醉而出神的緣故。“趙莊便真在眼前了”,一個“真”字,把兒童心理寫得維妙維肖。課文寫出了優美動人的夜景。同時又表達了兒童愉快迫切的心情。這種情與景的緊密結合,我們稱它爲“情景交融”,閱讀時要很好體會。這四節要求背誦,學生再各自讀一遍。

(七)由於作者善於細心觀察事物,所以把戲臺寫得生動具體,看看課文是怎樣寫的。

明確:課文描寫戲臺,有從遠處看的,有從近處看的。

第14段是寫從遠處看戲臺。這一節寫戲臺有兩個特點:

1、注意觀察的位置和距離。作者一開始寫戲臺,是自遠而近,先交代戲臺的位置:莊外臨河的空地上。再點明疑爲“仙境”的緣由:戲臺“模糊在遠處的月夜中,和空間幾乎分不出界限”。接着,由於船走得很快,漸漸接近戲臺,便看到“臺上顯出人物來”,也看到近臺的河裏有“一望烏黑”的船篷。

2、善於抓住事物的特徵。從遠處看戲臺,因爲“模糊”,所以疑爲“仙境”。因爲距離還較遠,所以臺上人物看不清,只看見“紅紅綠綠的動”。

後面第22段裏也有一句是寫從遠處看戲臺,那是返航時“回望戲臺”,也抓住了它的特徵:因爲遠而又在燈火光中,所以“又漂渺得象一座仙山樓閣,滿被紅霞罩着了。”同14節的疑爲仙境遙相呼應。

可將上述內容列成下表:

對戲臺的描寫。

學生齊讀第14節,體會寫景的好處。

(八)第17節到第21節,寫他們“都擠在船頭上”看戲,這是從近處看,所以角色的上場,下場,甚至連“那老旦將手一擡”都看得清清楚楚。這五節描寫的特點是把角色的出場和表演跟孩子們的反應(語言、動作、心情)緊密地結合在一起,生動地寫出了兒童們看戲的心理特點。請找出有關語句,並用線劃出來:如“看見臺上……正打仗”、“咿咿呀呀的唱”、“誰肯顯本領給白地看呢”、“我最願意看的是……跳老虎”、第20小節的大部分語句、老旦坐在一把交椅上唱,“雙喜他們卻就破口喃喃的'罵”等。

三、課堂練習。

(一)說說下列句子中括號裏的字能不能去掉?爲什麼?

(1)我們立刻(一鬨的)出了門。

(2)趙莊便(真)在眼前了。

[參考答案]

括號裏的字都不能去掉。(1)中的“一鬨”,不是一個人,而是一羣人。表現了孩子們天真、活潑的行動和歡樂、迫切的心情。(2)中的到趙莊看戲是“我”盼望已久的,何況前面還有把漁火作爲戲臺的錯誤猜測,因此趙莊——出現,“我”的心情是無比喜悅的。這個“真”字用得十分傳神。

(二)指出下列兩句中“終於”一詞的詞類,並說明用法。

(1)然而老旦終於出臺了。

(2)雙喜終於熬不住了。

[參考答案]

“終於”是副詞,表示經過一番周折而產生了某種結果。

第四課時

教學要點:

指導學習課文第四部分,歸納主題及主要寫作方法,佈置讀寫練習。

教學過程:

一、檢查作業。

(2)指名試背第10——13段課文。

二、指導學習課文。

(一)課文怎樣寫出老農民六一公公純樸、爽朗的性格?

指名朗讀第32節和第34——38段,體會六一公公的語言特色。

明確:課文寫六一公公的筆墨簡潔而洗煉,主要通過他的對話來表現他純樸、爽朗的性格。他的第一句話並不責問孩子們“偷”豆之事,只是可惜於“踏壞了不少”,說明他珍視勞動果實。第二句話:“請客?——這是應該的。”更充分地表現了他的性格。至於以後送豆給“我”吃,也說明了這一點。(要求學生在以上有關語句下劃線)

(二)指名朗讀最後兩個自然段。讀後提問:同樣是六一公公的豆;爲什麼當天的豆沒有昨夜的豆好?爲什麼說“我實在再沒有吃到那夜似的好豆”,“不再看到那夜似的好戲”?

明確:同樣是六一公公的豆,但昨夜的豆是與農村少年朋友一起吃的,充分體現了“我”與少年朋友的友情,所以在孩子看來,當天的豆不如昨夜的豆好。

這兩句話是用豆陪襯社戲。其實那夜的戲也沒有看出什麼名堂來,可是大可懷念的是農民孩子的美好友情,而這友情是在着社戲過程中集中地體現出來的,因此也就產生出對那夜社戲的懷念了。

(三)《社戲》按題目所示似乎應該寫戲,但文中大量的篇幅寫了戲外的天地,是不是離題了呢?

明確:《社戲》的題目放在戲上,按理說該寫戲,但文章真正寫看戲的內容並不多。用大量篇幅寫了我對平橋村的熱愛(以爲是“樂土”)和因看不成戲的焦急心情,寫了赴趙莊看戲途中的所見所聞所感以及歸途中“偷”豆、剝豆、燒豆、吃豆和事後談豆等事。這樣花筆墨寫,非但沒有離題,而是緊扣主題的。因爲《社戲》並不是專門爲了寫看戲的,而是通過寫看戲反映“我”與農民孩子的美好友情,歌頌農民孩子高尚淳樸的優秀品質和聰明的才幹。課文的主題就是:

通過“我”與農村孩子看社戲前後的故事的敘述,讚美農民及農民孩子高尚淳樸的優秀品質和聰明的才幹,表現了作者熱愛勞動人民的真摯的思想感情。

正因爲如此,戲的內容寫得並不多(甚至並沒有寫出戲究竟好在哪裏,相反倒寫了許多對戲不滿的內容),圍繞看戲,選取了一些戲外的生活素材,這些材料都是集中反映主題思想的。由此我們可以得出結論:主題是文章的靈魂,是統率材料的;材料是爲表達主題服務的。

(四)我們懂得了主題和材料的關係,來思考討論這樣一個問題:《社戲》有相當大的篇幅寫戲外的生活瑣事,作者對這類生活瑣事取而不捨。《從百草園到三味書屋》,以作者一段童年經歷爲題材,寫了百草園的有趣和三味書屋的枯燥。但有兩件有關魯迅讀書的事沒有寫上;一是當時一般學生到先生面前背書,希望別人大聲讀書,使先生聽不清楚自己的背書,因而胡混過去。魯迅書讀得熟,背得熟,不需要打混。二是有一次魯迅上學遲到,他爲了勉勵自己,從此不再遲到,在書桌上刻了個“早”字。這兩件事作者舍而不取。請把兩篇文章比較一下,爲什麼前者取而不捨,後者舍而不取。

明確:《社戲》寫戲外的生活瑣事,實質是表現了“我”與農民孩子的美好友情,讚頌勞動人民,正是出於表達主題的要求,所以對這類材料取而不捨。相反,魯迅沒有將在三味書屋的兩件事寫進文章,原因在於這篇文章主題表現對封建教育的不滿和反抗,與此無關或不合題意的材料便舍而不取,兩篇課文材料的取捨說明了:主題是文章的靈魂,是統率材料的:材料是用以表達主題的,材料的取捨由文章的主題決定。

(五)關於課文的寫作特色,大致上可歸納這樣幾點:用詞造句準確、鮮明、生動;情景結合,借景抒情;結合語言和行動、確切地反映了兒童的心理活動。這些特點,分析課文時都已經學過了,課後再好好體會。

三、課堂練習。

(一)解釋下面加點的詞:

誠然(實在)潺潺(流水聲)彌散(滿、遍)渴睡(迫切地希望)糾葛(糾纏不清的事情)皎潔(潔白)

(二)用下列單音詞組成同義雙音詞:

倘(若)伴(侶)邀(請)(舟)楫懈(怠)

(三)把下列書面語言改成口頭言:

大抵(大概)不憚(不怕)伊(他、她)委實(確實)惹眼(顯眼)漂渺(隱隱約約)

四佈置作業:

寫一篇短文,題目是《童年趣事》要求(1)以記事爲主,但一定要把與事有關的人寫好;(2)事情的發生、經過、結尾要寫清楚,重在經過上,要寫得比較具體(3)要扣住“童年趣事”中的“趣”字充分反映出兒童的心理特徵。

《社戲》知識點:

詞語

1、鉗qián

2、撮cuō

3、偏僻piān pì

4、行輩háng bèi

5、照例zhào lì

6、欺侮qī wǔ

7、寬慰kuān wèi

8、囑咐zhǔ fù

9、怠慢dài màn

10、禮數lǐ shù

11、攛掇cuān duo

12、鳧水fú shuǐ

13、潺潺chán chán

14、踊躍yǒng yuè

15、屹立yì lì

16、家眷jiā juàn

17、皎潔jiǎo jié

18、好歹hǎo dǎi

詞語釋義

偏僻:偏遠而僻靜。

誠然:確實這樣。

屹立:矗立。

潺潺:形容溪水、泉水等流動的聲音。

歸省:指出嫁的女兒回孃家看望父母。

攛掇:從旁鼓動人做某事。

絮叨:形容說話囉唆,來回地說。

怠慢:客套話,表示招待不週。

彌散:(光線、聲音、氣體等)向外擴散。

皎潔:(月亮等)明亮而潔白。

糾葛:糾纏不清的事情。

文學常識

本文選自《吶喊》,作者是魯迅,原名周樹人,他是我國偉大的文學家、思想家、革命家。其作品有《吶喊》《彷徨》《野草》《朝花夕拾》《墳》《華蓋集》等。

課文主要內容概括

《社戲》,敘述“我”童年時在江南水鄉看社戲的難忘經歷,刻畫了一羣善良、淳樸的農村小夥伴的形象,表達了作者對勞動人民的熱愛和對美好生活的嚮往。

課文鑑賞

1、作者既然寫社戲,爲什麼還要在開頭介紹平橋村的情況?

這部分交代了平橋村的環境和人物關係,既寫出了平橋村是“我”的樂土,又爲情節的展開作好了鋪墊。

2、小夥伴們對臺上的戲感興趣嗎?爲什麼想去看戲,並爭着去看戲?

小夥伴們最感興趣的是看戲途中的無拘無束和自由自在的玩耍。正所謂“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間也”。他們的興趣不在戲,而在看戲前後的氣氛、感覺。

3、作者寫看戲前的波折有什麼作用?

一是製造波瀾曲折,烘托了看戲的急切心情,二是初步表現了小夥伴們熱情能幹的特點。

4、六一公公送豆的情節在文中起什麼作用?

表現了老人的寬厚慈愛,熱情好客,進一步說明了“我”愛平橋村,是因爲那裏的人的善良可愛,同時深化了主題。

5、怎樣理解文章最後一段“真的,一直到現在,我實在再也沒有吃到那夜似的好豆,——也不再看到那夜似的好戲了”?

因爲“我”所難忘的,是那裏特有的鄉村風光、自由的空氣,以及人與人之間和諧親密的關係,即人情、景物、回憶。(另外一個說法是:所謂“那夜似的好豆”“那夜似的好戲”,代表了作者對天真爛漫自由有趣的童年美好的回憶,充滿一種浪漫的理想色彩,表現對人生理想境界的渴望和追求。)

6、爲什麼作者說平橋村“在我是樂土”?“樂”主要表現在哪些方面?

①民風淳樸、鄉民善良的鄉村,對一個在封建家庭中生長、受各種規矩束縛的孩子來說,確實是自由快樂的天堂。“我”作爲客人,在這裏“得到優待”,釣到蝦“照例是歸我吃的”,小夥伴們對“我”的體貼照顧無微不至,在“看社戲”一節中這種友愛和照顧表現得淋漓盡致。

②也因爲在這裏,“我”可以免念那些陳腐無用的經書,而且也沒有那麼多規矩可循,即使“打了太公”,全村“也絕沒有一個會想出‘犯上’這兩個字來”,對自幼就壓抑在封建道德秩序中的“我”而言,這樣的自由是一種多麼寶貴的享受。

③更加重要的是,在農村可以親近大自然,“掘蚯蚓”“釣蝦”“放牛”,相對城鎮宅院中那種蒼白無味的生活而言,無疑是新鮮有趣、極具魅力的。因此“我”對這樣的“樂土”、這樣的童年往事,一直到長大也念念不忘。

課後習題解答

一、通讀全文,仿照示例,用四字短語概括本文所寫的幾件事。

隨母歸省→釣蝦放牛→戲前波折→夏夜行船→船頭看戲→月夜歸航→歸航偷豆→六一送豆

二、作者在敘述事件的過程中,融合了描寫、抒情、議論等多種表達方式。以本文所寫的某件事爲例,具體分析這些表達方式各自的作用。

文中運用了大量的描寫,如月下航船中對江南夜晚美麗景色的描寫,充滿了水鄉特色。“淡黑的起伏的連山,彷彿是踊躍的鐵的獸脊似的,都遠遠地向船尾跑去了”增強了語言的表現力。抒情表達方式的使用,增強了文章的感染力。如“那聲音大概是橫笛,宛轉,悠揚,使我的心也沉靜,然而又自失起來,覺得要和他彌散在含着豆麥蘊藻之香的夜氣裏”,“沉靜”說明笛聲使“我”急切的心情平靜了下來,“自失”“彌散”寫出了“我”的陶醉。文中議論表達方式的使用,增強了情感和主旨的表現力。如“但我吃了豆,卻並沒有昨夜的豆那麼好。”並不是豆不好,而是因爲不是和小夥伴們一起偷來在船上煮了吃的,沒有了趣味,也就沒有了那種心情。表現出了“我”對小夥伴的懷念,對自由自在生活的嚮往。

三、豆是很普通的豆,戲也是讓“我”昏昏欲睡的戲,但是文章最後卻說是“好豆”“好戲”,對此你是怎樣理解的?

“我”真正懷念的並非是豆的味道及社戲的內容,而是與小夥伴們一起嬉戲玩樂,甚至偷豆的過程,所以那是無與倫比的“好豆”和“好戲”。更令“我”懷念的是平橋村的孩子、老人那種樸實、真摯的感情,他們勞動的本領、他們的淳樸善良,還有那農村特有的田園風光、自由的空氣和人與人之間的和諧親密。流露出“我”對美好生活的嚮往之情。

四、結合上下文,揣摩下列語句,體會“我”的心理,感受其中的童真童趣。

1、到下午,我的朋友都去了,戲已經開場了,我似乎聽到鑼鼓的聲音,而且知道他們在戲臺下買豆漿喝。

這裏是虛寫,通過對唱戲的鑼鼓聲、朋友們在戲臺下買豆漿喝等內容的幻想,突出了“我”不能去看戲時,既焦慮又失望、沮喪的心情,進一步表現“我”對看戲的渴望。

2、我的很重的心忽而輕鬆了,身體也似乎舒展到說不出的大。

“輕鬆”和“舒展”與前文因看不成戲而沮喪形成鮮明的對比,表現“我”歡喜愉快的心情。

3、淡黑的起伏的連山,彷彿是踊躍的鐵的獸脊似的,都遠遠地向船尾跑去了,但我卻還以爲船慢。

句子化靜爲動,細緻生動地寫出了航船的速度之快,“但我卻還以爲船慢”表現了“我”急於看到社戲的心情。

4、我不喝水,支撐着仍然看,也說不出見了些什麼,只覺得戲子的臉都漸漸的有些稀奇了,那五官漸不明顯,似乎融成一片的再沒有什麼高低。

“支撐”寫出“我”看戲的勉強,“五官漸不明顯”“似乎融成一片”寫出了“我”因戲不好看而心生睏意。這句話描寫非常細膩,形象地刻畫出“我”睡眼矇矓時看到的景象,突出了“我”既覺得戲無趣,又不甘心就此回去的心理。

5、那航船,就像一條大白魚揹着一羣孩子在浪花裏躥……

運用比喻的修辭手法,以富有神話色彩的“大白魚”比喻航船,生動形象地表現出了船行之快,孩子們駕船本領的高超,從側面烘托出了孩子們歡快的心情。

五、《社戲》原文開頭部分寫的是“我”成年後在劇場看中國戲的兩段經歷。課後閱讀這些文字,體會一下,作者通過寫不同的看戲經歷,表達了一種怎樣的情思?

作者寫“我”在劇場看戲的失望、無聊反襯了看社戲的美好;在劇場裏看戲,“我”更多的感受到的是一種冷漠、隔閡的關係,而看社戲時所感受到的是互助、融洽、友愛的關係,這兩方面的內容互相映襯,互相加強,緊密統一,十分鮮明地表達了作者的愛憎之情。

《教學反思

本單元爲我們展示了斑斕多彩、充滿濃郁地方特色的民俗文化,第一篇是魯迅先生寫的《社戲》。在他的帶領下,我們共同感受到了湘西人民端午日“賽龍舟”、“搶鴨子”的熱鬧氣分,也使學生欣賞到了作品中所展現的優美畫面和語言風格,並初步認識了魯迅的寫作風格。

在大學時我們最怕講的就是魯迅的文章,因爲他的文章最深奧、最艱澀、最難懂,所以總是敬而遠之。現在,沒有了退路,只得硬着頭皮去啃。只有把它啃透了,纔敢站在講臺上講給學生聽,也才能對得起魯迅先生。還好,魯迅的這篇文章並不艱澀,寓意也不是很深刻。相反,文章的語言充滿了童年的活力,爲我們展示了一幅湘西特有的水鄉美景圖,讀來令人陶醉。

這篇課文我所設計的導語是通過“解題”來實現的。我們來看一下:同學們,大家看過戲沒有?那麼你們所瞭解的中國戲種有哪些?(學生答:京劇、豫劇、越劇、黃梅戲、秦腔等)那請問:有沒有人看過這樣一種戲“社戲”?(教師板書,學生回答)好,待會老師會帶領大家去看看“社戲”是個什麼戲。我們先來了解一下什麼是“社戲”。大家來看這兩個字,前面是個“社”字,請大家迅速打開字典查看這個字的解釋。(學生查:社,古代指祭祀土地神的地方)好,“戲”的前面的那個字該是用來修飾和限制“戲”的,那麼大家猜一猜“社戲”應該是用來幹什麼的戲?

八年級語文教案 篇6

教學目的:

1、學習作家如何把平凡事物寫得不平凡。

2、體會課文深刻的批判意識。

教學課時:

一課時。

教學步驟:

一、改改課文題目

教學設計:有人試着改了課文題目,你認爲哪一個好一點?根據課文內容說說理由。

1、人們砍了一棵大樹

2、一棵大樹被人砍了

3、那棵大樹被人砍了

教學設計目的是讓學生通過比較辨別,體會課文內容的根本所在,同時領悟如何擬寫作文標題。

二、怎樣把平凡的故事寫得不平凡

這一節圍繞“那棵大樹被人砍了”,帶領學生走進課文。

教師啓發:同學們,課文寫的是“那棵大樹被人砍了”的故事,這個故事簡單不簡單?是的,簡單。但是我們回想一下我們的預習,這篇課文內容簡單嗎?是的,不簡單。這是爲什麼呢?我們平常也寫過顯得簡單的作文題,我們爲什麼覺得沒什麼好寫得呢?我們爲什麼不能把簡單的事物寫得不簡單呢?今天我們一起來學習《那樹》,看看作家是如何把一個平凡的故事寫得不平凡的,揭開其中的奧祕,好不好?

教學設計一:請同學們找出課文寫那棵大樹的文字,並細讀課文,想想那棵大樹有什麼不平凡的地方。【歷史悠久、飽經滄桑、繁榮昌盛、庇護人類】

教學設計二:我們一起看看砍樹的“人”是怎樣的?【焦躁、野蠻、自私、愚蠢】

教學設計三:討論問題。文中第7段寫到人的時候,提到人們心中的一個疑問:“爲什麼這兒有一棵樹呢?”你是怎麼看待人們心中這個疑問的.?【1、人們覺得這棵大樹佔了很大的一個空間,浪費了土地。2、人類現代化進程表現之一就是城市化進程,也就是人類無限擴大自己的生存空間,從而壓縮了甚至消滅了動植物的生存空間。3、人類忘記了早在人類未涉足之前,那棵大樹就已經存在了,大樹是土著,是有其存在的理由的,但人類忘記了。】

教學設計四:課文中寫人類砍樹的直接原因是什麼?從中可以看出人類的什麼面目?【野蠻、自大】

教學設計五:人類砍掉大樹是在什麼時候?作者爲什麼安排人在夜裏把樹砍掉?【在人類詞典裏,夜幕下適合搞陰謀活動,適合犯罪,夜晚暗示人類砍樹的不是正大光明的行爲。】

教學設計六:課文第十段有一句話:“屍體的肢解和搬運連夜完成。”爲什麼說是“屍體”?這一段寫到的人類認爲是屍體嗎?這一段誰認爲這是屍體?【提醒人類,樹也是生命,而且是偉大的生命。砍樹是謀殺生命,是犯罪行爲。可是人類沒有認識到這一點,顯示人類文明的盲點與不足。】

教師小結:現在我們明白了,“那棵大樹被人砍了”是個簡單故事,但是作者寫出了“樹”的價值和意義,深刻揭露“人”的醜陋的一面,這個故事就變得不簡單了。而且作者把“人”的行爲上升到文明層面審視,就使得這個故事更不簡單了。仿照課文的寫法,如果叫大家寫“中國,我的鑰匙丟了”,同學們想想應該在哪些字眼上做文章?【是個什麼樣的“中國”?是個什麼樣的“我”?“鑰匙”是什麼?“丟了”的寓意。】

三、體會衆生平等的深刻內涵

教學設計:首先學生誦讀課文第8段文字:“啊,啊,樹是沒有腳的。樹是世襲的土著,是春泥的效死者。樹離根,根離土,樹即毀滅。它們的傳統是引頸受戮,即使是神話作家也不曾說森林逃亡。連一片葉也不逃走,無論風力多大。任憑頭上已飄過十萬朵雲,地上疊過二十萬個腳印。任憑那在枝丫間跳遠的鳥族已換了五十代子孫,任憑鳥的子孫已棲息每一座青山。當幼苗長出來,當上帝伸手施洗,上帝曾說:“你綠在這裏,綠着生,綠着死,死復綠。”啊!所以那樹,冒死掩覆已失去的土地,作徒勞無功的貢獻,在星空下仰望上帝。”

教師啓發:同學們,爲什麼作者說樹是“春泥的效死者”?爲什麼說樹的傳統是“引頸受戮”?爲什麼強調“森林不會逃亡”,“ 連一片葉也不逃走”?爲什麼說樹“冒死掩覆已失去的土地,作徒勞無功的貢獻,在星空下仰望上帝”?讀到這樣的文字你覺得樹已經不僅僅是樹了,它有點像什麼?【大無畏的勇士,是個守望者】爲什麼上帝對樹施受洗禮的時候說的話“你綠在這裏,綠着生,綠着死,死復綠”,有什麼深意?【樹負有上帝的旨意,擔荷着神聖的使命。在上帝面前,樹和人類一樣,都是上帝兒女,生命是平等的。生命都有着神聖性,都有着尊嚴與價值】

結束語:同學們,樹在“在星空下仰望上帝”,我們也要時時仰望星空,聽命於最高的道德律令。記住:人在做,天在看!

八年級語文教案 篇7

1、 教學目標

1、瞭解托爾斯泰的生平和作品,包括思想變化和人生追求。

2、通過文本的閱讀,感悟托爾斯泰深邃而卓越的精神世界。

3、掌握比喻、誇張、排比的修辭方法。

2、 教學重點難點

感悟托爾斯泰深邃而卓越的精神世界

3、 教學課時:

3課時

4、 教學預設

第一課時

1、導入

請學生介紹列夫托爾斯泰(你對托爾斯泰瞭解多少?)

列夫托爾斯泰是19世紀俄國的偉大作家,主要作品有長篇小說《戰爭與和平》《安娜卡列尼娜》《復活》等。

課文中還提到了另外一位意大利文藝復興時的偉大雕塑家、畫家、建築師和詩人,主要作品有浮雕《階梯旁的聖母》、雕塑《大衛》、壁畫《亞當與夏娃》等。

2、整體感知

給學生五分鐘通讀全文,思考:

1)課文主要寫了什麼?大體可以分爲幾個部分?

本文是列夫托爾斯泰的肖像畫(可參看前面的彩色插圖)

大體分爲兩個部分:(1-5)刻畫托爾斯泰的.外貌特徵;

(6-9)描寫托爾斯泰那非同尋常的眼睛。

2)讀完全文後,你有什麼疑問?

3、精讀文本

集體朗讀第一部分(1-5),思考:作者從那些方面來刻畫托爾斯泰的外貌特徵?

(1-鬚髮

2-面部輪廓結構

3-面部特徵

4-長相

5-拜訪者的態度。)

1) 第1段主要寫了什麼?請你找出文中比喻和誇張的句子。

寫列夫托爾斯泰鬚髮的特點。

面部輪廓的總體特徵:多毛,濃密的鬍鬚(反覆描寫)

比喻和誇張鋪排兼用:

植被多於空地喻臉龐多毛;

皺似樹皮喻黝黑的臉膛;

糾纏不清的樹根喻眉毛;

泡沫喻鬈髮;

像熱帶森林般濃密鬚髮;

捲起的滔滔白浪大鬍子。

作用:濃墨重彩的描繪,使人產生美的遐想。(比較插圖)

2) 第2段的主要內容?託翁給人的印象是什麼?寫法上有什麼特色?

(大量的排比:整個面部像粗製濫造的小屋;額頭像樹柴;皮膚像村舍外牆那樣粗糙。

給人的印象:失調、崎嶇、平庸,甚至粗鄙。

3)第3段重點寫了什麼?作者細緻刻畫樂面部特徵,那麼託翁美嗎?)

面部特徵重點寫面容表情,毫無避諱地展示了託翁外貌醜陋的一面。

八年級語文教案 篇8

學情分析

1.從師生訪談的結果來看,瞭解課文結構與敘事線索對學生來說並不難,關鍵在於對“臺階”的象徵意義,即對父親的精神世界的瞭解。而要實現此目的,就要讓學生了解父親生活的那個時代的背景,瞭解那個時代的人們的思想。

2.父親想建造有九級臺階的`新屋,其實是想獲取社會對他的尊重,這是一種心理需要。

教學目標知識與技能

1.整體感知課文內容,瞭解故事情節,體會作者的感情

2.理解“父親這個中國農民形象

3.掌握圍繞中心選材的寫法

過程與方法:

1.用第三人稱複述課文。

2.引導學生分析人物形象。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感受父親追求社會地位、希望受人尊重的思想感情。

教學重點和難點

教學重點:

1.理解父親這個中國農民的典型形象的特點及意義。

2.學習作者命題、立意、組織材料的寫法。

3.把握故事內容,分析父親形象,理解作品的思想感情。

教學過程

一.導入語:魯迅對保姆阿長的愛,朱自清對父親的愛,我們已經在學習課文時感受到了,今天我們來學習李森祥的《臺階》看看他爲我們帶來了什麼。﹝約2分鐘﹞

二.預習交流﹝約5分鐘﹞

1.以小組爲單位,檢查預習課文清況。2.瞭解作者及作品情況。3.瞭解背景。

三.確定目標。﹝約2分鐘﹞

四.分組合作。﹝約8分鐘﹞

五.展現提升﹝約15分鐘﹞

六.穿插鞏固﹝約5分鐘﹞

七.達標測評﹝約5分鐘﹞

入教導學。

抽查兩名學生的預讀情況,

出示小黑班題。讓其他學生參與組內檢查,交流。

出示本節課學習目標。

1.父親爲什麼要造一棟有高臺階的新屋?

2他做了哪些造屋準備工作?

3新屋造好後,父親怎樣了?.

4複述課文,感知父親形象.

檢查每一組的學習討論情況。

要求各組選出代表,展示本組學習成果,組與組比賽,評出優勝組,教師適當點評。檢查每一組的學習情況。

引導學生從小說角度再學課文,回答以下問題:

1.父親爲什麼覺得自家的臺階低?

2.臺階在父親心中意味着什麼?

3.爲什麼父親造的是九級臺階?

4.爲了這個願望父親付出了哪些努力?

5.文中詳述造臺階時父親的興奮與幸福,意在表現他的什麼品質?

出示測試題:

1.父親對臺階的要求,其實就是他對自己地位的要求,就是他對獲取他人尊重的渴望,這種說法對嗎?爲什麼?

2.父親靠什麼實現了目標?

八年級語文教案 篇9

一、教材分析:

《陋室銘》是一篇短文力作,是我國古代文苑中的一朵奇花,千百年來經久不衰。它的顯著特點就是語言精闢。採用大量的修辭方法,對偶工整,對比鮮明,互相襯托,虛實相生,引經據典,言志如詩,具有一種韻味如歌的音樂美,讀來如行雲流水,文氣通達起伏,是我國古典文庫中膾炙人口的珍品。

二、三維目標

(1、知識與技能2、過程與方法3、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1、掌握文言常用實詞,翻譯、背誦全文;對韻文和韻腳有初步的認識;學習課文“託物言志”和言簡意豐的寫法。

2、佈置預習,首先讓學生大致預習一遍,記下其中的難點,然後進入講解;誦讀法、點撥法、問答法。

3、體會劉禹錫安貧樂道、高潔偉岸。

三、教學重點:

1、讓學生反覆送讀短文,在誦讀中品味文章的意境。

2、掌握文中出現的文言實詞。

3、託物言志的寫法和襯托的運用。

四、教學難點:

託物言志的寫法和襯托的.運用。

五、教學準備:

1、教師閱讀教材、教參,製作課件。

2、學生預習課文,認清字詞,並在疑難處作出標記。

六、教學環節:

(一)、情景導入。

多媒體展示山村圖景圖,請同學用語言描述這幅畫面。同學們認真欣賞圖片,用準確而生動的語言描述。

(二)、認識“銘”。找同學根據預習回答“銘”的知識。

多媒體展示:銘:古代刻在器物上用來警戒自己或者稱述功德的文字,叫做“銘”,後來就成爲一種文體。這種文體一般都是用韻的。

八年級語文教案 篇10

自讀要求

1.反覆朗讀課文,讀準字音,讀通文句,讀出感情。

2.查詞典,理解“自讀提示”所列詞語含義,對生字生詞注音、釋義。

3.用橫線畫出文中的四字成語,着重領會關鍵詞語的作用。

4.揣摩作者以深沉的筆觸,明朗而優美的語言,細膩而生動地記敘了動物之間爲生存而抗爭的曲折故事,從中引發思索和聯想,體會人生應如何正確對待生與死的內涵。

5.有感情地朗讀課文,弄清作者的選材角度,理清文章的脈絡,品味目睹斑羚飛渡那驚心動魄場面之時作者蘊涵的感悟。

學習側重點

1.學會朗讀,從課文的意境中剖析動物世界,體會作家的思想境界。注意朗讀重音的確定。朗讀語速方面注重緩急,朗讀速度的快慢應與作品的思想內容相適應。

2.閱讀理解動物世界別具一格的情趣,着重領會本文借物喻人的寫法。

3.積累一批字詞、警句,學用課文中的句式。

4.精讀一兩個美段,爲生動複述故事打基礎。

(解說:提出上述自讀要求和學習側重點的重要依據是課文。其特點有:1.通過對動物社會的描寫,揭示了動物之間情感糾葛的內心世界。當斑羚們面臨種羣滅絕的危難時刻,它們又是如何作出生死抉擇?朗讀時抓住重點詞語,就能進一步挖掘文章的思想內涵,發掘愛的主題。2.課文段落多,生字成語豐富,內容別具情趣,應緊扣時間順序,圍繞作者的見聞和感受這一線索,理清全文脈絡。3.句式多樣,文中不乏警句,景物描寫有點睛之筆。所以,在設計自讀指導時,突出朗讀訓練,突出朗讀語速(快速、中速、慢速),突出口頭語言表達與積累,顯得十分必要。)

自讀程序

讓學生把握朗讀四要素:朗讀內容、朗讀目的、朗讀對象、表達方法。

1.誦讀時試用朗讀符號:“∧”,停頓號;“——”,間歇號;“∨”,連接號;“一”,詞組號;“…”,重音號;“~~~”,重音輕讀號;“⌒”,拖音號;“|”,小停號在課文中勾畫。

2.中速朗讀,要求充分滲透感情,對課文逐句、逐行、逐段乃至進行全文朗讀,並給自然段標上序號。

3.用記敘文的六要素賞讀課文,理清故事發展情節,質疑問難,羣言堂,教師適時點撥、總結。

4.敘事與景交融,“我”的見聞和感覺是全文的線索、敘事展開的過程,伴隨心理活動描寫,也是作者感情深化的過程。

(解說:自讀課文教學就要充分發揮學生的主動性,放手讓學生去讀、去思考、去揣摩、去發現問題、去分析問題、去解決問題。本課自讀時要抓住兩個過程、四個步驟。兩個過程其一,理解課文思想內容完成本課自讀要點“通過重要句段理解內容”,也就是“自讀程序”前兩個訓練思考點;其二,如何抓關鍵語言完成本課自讀的第二個要點。四個步驟:教師導入新課並解題,關於作者簡介,明確訓練重點;教師出示自讀題綱,學生自讀篩選有效信息;學生討論,相互溝通,把握自讀要點;師生共同研討,自由即席發言,完成教學任務。)

自讀點撥

1.解題。斑羚,亦稱“青羊”“山羊”。哺乳綱,偶蹄目,牛科。體長1~1.2米。形似家養山羊,但頜下無須,雌雄均有角,角小,黑色,角基有輪紋。毛鬆軟而厚;冬毛灰黑色或深棕色,夏毛色較暗。常棲於山頂岩石間,善跳躍。冬天一般以灌木幼枝和苔蘚、地衣爲食。分佈於中國河北、內蒙古、黑龍江、吉林、福建、湖北、廣東、陝西、雲南等地。爲國家二級保護動物。(請用投影儀顯示)

2.作者簡介。沈石溪,原名沈一鳴,中國作家協會會員,雲南作協理事。1952年10月生於上海,16歲赴西雙版納傣族村寨插隊落戶。20歲在當地當山村教師。1975年應徵入伍,1979年開始兒童文學創作,其動物小說別具一格,在海內外贏得廣泛聲譽。小說《聖火》獲1990年世界兒童文學和平獎。《第七條獵狗》獲中國作協首屆兒童文學作品獎。《一隻獵雕的遭遇》獲中國作協第二屆全國兒童文學優秀作品獎。本文獲人民文學出版社首屆《中華文學選刊》獎,兒童文學學會、《民生報》、《國語日報》、《兒童日報》、《幼師少年月刊》聯合主辦“好書大家讀”活動推薦書目。文章以明朗而優美的語言、深沉的筆觸,通過對動物社會的描寫,揭示了動物之間情感糾葛的內心世界,使讀者不僅瞭解了動物的生活習性,還可以從中引發聯想,體會其中的內涵,引起人們深沉的思索:動物世界姑且如此,我們人呢?(請用投影儀顯示)

3.重難點分析。自讀教學切忌沿襲傳統的閱讀指導方式,導讀時要把握好切入點,引導學生把注意力放在對課文的敘述角度、細節描寫和心理活動的表露上,最終讓學生在樂學中初步領略到文章的情感內涵即可。

閱讀時應處理好以下的四個點撥點:

1.課文開頭寫斑羚羣被逼走投無路奔向傷心崖,面對生死抉擇,雨後天空突然出現一道彩虹,它讓鐮刀頭羊從中得到什麼啓示和“頓悟”?促使鐮刀頭羊以它非凡的智慧和勇氣(膽識),臨危不懼,處變不驚,無堅不摧,無往不勝,在千鈞一髮的關鍵時刻想出那麼一個挽救種羣生存的“飛渡”絕招?

2.閱讀時將會發現,課文中多次出現對雨後彩虹的描寫,是屬一般性的景物描寫嗎?或爲作者匠心獨運的點睛之筆?它對烘托環境,渲染氣氛,表達作者的某種思想和理趣,深化文章的主題,起什麼作用?你對此有何理解和看法?

3.課文中6次記敘斑羚的不同叫聲,尤其是鐮刀頭羊那“悲哀地咩了數聲”,“‘咩——咩’發出吼叫”,“悲愴地輕咩了一聲”;那隻老斑羚“空中哀咩一聲”;公斑羚“示意性地咩了一聲”;半大斑羚落到對面山峯時“興奮地咩叫了一聲”,分別顯示了新老斑羚怎樣的不同心態,寓有什麼含義?“悲哀”“吼叫”“悲愴”“哀咩”“示意性”“興奮”等用詞得當與否,能互換嗎?獸猶如此,人何以堪?

4.文章因物記事,緣物生情。故事以“我”的見聞和感受爲線索,以斑羚飛渡的驚人之舉爲基本內容,組織材料,展開情節,揭示了深刻的主題思想,請你予以歸納。

(解說:本文寫作線索清晰、層次分明的篇章結構(共17個自然段),通過閱讀不難發現:開頭兩個自然段對傷心崖天險及斑羚跳躍極限的概述,爲下文斑羚飛渡情節的展開埋下伏筆。第3~6自然段寫“飛渡之前”陷入進退維谷絕境的斑羚羣面對雨後彩虹的出現,讓鐮刀頭羊從中觸景生情,得到啓示,頓悟而產生“飛渡”之靈感。古代神話“雨後彩虹是人間天上的橋”,通過彩虹,就能上天。當彩虹猶如一座美麗的天橋在對峙的兩座山峯飛架時,“天塹變通途”,於是,由形狀、狀態、性質或特點等相類似而引起的聯想,讓鐮刀頭羊用“那聲吼叫”來表達種羣必須“犧牲一半挽救另一半”的飛渡壯舉。第8~14自然段寫“飛渡之中”情景,是故事情節發展的高潮。寫景狀物,主要是通過對客觀景物的描寫來反映人們對世界的`感情認識,景和物,既可成爲人們生存發展的條件,又可成爲人們的審美對象。如文中寫道:“我總覺得彩虹那七彩光斑似乎與後來發生的斑羚羣的飛渡有一種美學上的溝通。”作者的思想和理趣,在文中第7自然段運用委婉、含蓄而曲折的話語,來迂迴地表達本意。其模糊揣測的委婉語有“或許”“總覺”等。鐮刀頭羊的“那聲吼叫”頗具號召力,體現了它那泰然自若的領導威嚴、才能和堅定不移的求生決心,“那聲吼叫”猶如春風帶來生機,猶如給死亡帶來福音,猶如號角催發奮進,從失望變成希望,從絕路求取生路,從黑暗奔向光明,使整個斑羚羣體形成一個堅不可摧的羣體,爲生存共渡難關。如“老斑羚就像燃料已輸送完了的火箭殘殼,自動脫離宇宙飛船……”比喻生動、形象、逼真。本文的結尾,即收筆,寫那羣斑羚“飛渡之後”鐮刀頭羊的壯舉,“它邁着堅定的步伐,走向那道絢麗的彩虹”是文章的總收束部分。景物描寫恰到好處的再現,確實產生了以少勝多的作用。它是文章主體的自然延伸,內容發展的必然結果,瓜熟蒂落,“止之當止”。本文的結尾飽含哲理,令人回味無窮,收到了“巧蓄餘釀,以味見長”的效果。總之,點撥的目的在於對課文重要內容具體落實、訓練、消化。通過朗讀、討論和訓練方式讓學生把握課文重難點。同時,也讓學生從自讀中養成要有目的地讀,防止盲讀;要有思考地讀,防止死讀;要有興趣地讀,防止硬讀;要勤於動手,防止懶讀。)

自讀思考

1.請用第一人稱的口吻,生動而逼真地複述這個故事。注意以下要求:①做到語言流暢,聲情並茂。②繪聲繪色地描述,需出現“自讀提示”中要求掌握的詞語。③運用貼切精彩的比喻。④輔以動作、態勢的形象性。

2.運用積累法歸納四字成語並釋義。

進退維谷 無能爲力 一塵不染 迥然不同 堅定不移 如夢初醒 參差不齊 眼花繚亂略勝一籌 粉身碎骨 心甘情願 目瞪口呆 力不從心

3.仿寫下列句式。

①沒有……沒有……也沒有……但……。

②在……有……也有;在……有……也有……。

③……也……也……稍分……略有……。

④當……剛好……就像……就像……就像……。

4.試用下列詞語組成一段話,句意銜接、中心正確、文理通順即可。

①對峙 逞能 湛藍 飄緲 斑斕 嫺熟

②均衡 倒騰 跨越 絢麗 凝望 媚態

5.回答下列問題。

①課文中幾次寫彩虹,有什麼作用?

②課文中斑羚的叫聲,尤其是鐮刀頭羊的叫聲,有什麼含義?狩

6、動物是人類的朋友,試給狩獵隊寫封信,談談你的看法。

(解說:設置這幾個練習,有口頭表達能力的培養,有基礎知識的考查,有詞語的揣摩,有句式學用,有書面表達能力檢測,由淺入深,但又扣住課文,重在培養學生的綜合(讀、聽、說、寫)能力。)

八年級語文教案 篇11

【教學目標】

1、瞭解我國古代工藝美術的卓越成就;

2、學習總分總的結構形式、空間說明順序。

3、積累文言詞彙,理解課文的大意。

【教學重點】

1、積累文言詞彙,解讀課文內容。

2、瞭解結構形式,說明順序。

【課時安排】

兩課時。

第一課時

【教學要點】

朗讀、疏通文意、瞭解內容、把握結構。

【教學設計】

一、導入新課

我國的微型雕刻藝術有着悠久的歷史,堪稱一絕。

舉兩個例子:

1、三千多年前,甲骨上已刻下讓我們今天用五倍放大鏡才能識讀的文字;

2、唐代,能在象牙筆桿上雕刻鐵馬雲雕的將士行軍路;

(屏幕欣賞《孫子兵法》竹筒微雕、雞蛋微雕)

今天,我們要學的一篇古文《核舟記》,記錄的就是我國古代微雕藝術,讀來令人驚喜(屏幕顯示課題)

二、題解(屏幕顯示核舟形象)

核舟:根據課文內容,指的是用桃核雕刻成的小船

記:古代一種文體,可以記人和事,山川名勝,器物建築,故又稱雜記。

題意:介紹說明了用桃核雕刻成的小船。

三、識記下列詞語的讀音、字形

罔(wǎnɡ)膝(xī)褶(zhě)髻(jì)倚(yǐ)

戌(xū)篆(zhuàn)八分有(yòu)奇(jī)

詘右臂支船(qū)

四、聽錄音範讀,學生朗讀課文

五、理清文章結構

提問:按照作者的寫作思路,全文的.結構是怎樣的?

明確:結構形式:總分總

(第1段)(第2~5段)(第6段)

六、疏通文意,理解主要內容(本課時講解分析前兩段)

具體方法:請學生參照註釋和老師的提示,讓他們互相討論,然後分別講解各自然段的大意,最後老師釋疑並明確意思。

第1段(總說):

1、重要詞語:⑴奇巧;⑵爲;⑶罔不因勢象形;⑷嘗:曾經;

⑸貽;⑹核舟一:用桃核刻成的小船。

2、根據以上詞語,學生討論譯出大意,老師再明確意思。

3、概括文段大意:介紹王叔遠在雕刻技術上的卓越成就,指出雕刻品核舟的主題。

4、朗讀:

第2~5段(分說)

提問:根據方位詞語,這幾段按什麼順序介紹核舟?各段介紹的重點是什麼?

明確:

⑴空間順序;

⑵各段介紹的重點:

第2段(船的結構)第3段(船頭遊覽者蘇軾、魯直、佛印)第4段(船尾舟子二人)第5段(船的頂部,題名、篆章)

疏通第2段文意:

具體方法:同第1段相似。

1、指出重要詞語。

2、學生討論後講解大意,老師再明確。

3、概括出文段大意。

明確:

第2段:介紹核舟的大小和格局。

4、朗讀。

七、佈置作業

1、朗讀全文,並背誦第2段。

2、完成閱讀思考題。

【結構圖示

概說核舟之奇巧,引出由來(第1段)

船體設計的大小、格局(第2段)

核舟記詳述核舟之精妙船中人物的神態、動作(第3、4段)

船背技師的題款、着色(第5段)

總括核舟,發出讚歎(第6段)

八年級語文教案 篇12

教學目標

1.認知目標:認識並正確、規範書寫本課的生字,理解由生字組成的詞語。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連貫地複述“我”開學第一課的情景。

2.能力目標:能複述課文。

3.情感目標:培養學生尊師、愛師、親師的感情

教學時間

2課時

第1課時

教學重點

初讀課文,理清文章條理,感悟作者對教師的難忘之情。

一、導入課題

1.導入:

同學們,在四年的學習生活中,你一定遇到過幾位好教師,他們一定給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回憶一下,他爲什麼使你難忘?

2.揭題:

下面,我們聽一聽著名作家劉紹棠對兒時老師的回憶。

3.播放課文錄音。

二、初讀課文

1.自學生字詞。自由讀,指名讀,再齊讀。

2.指名分節讀課文,相機正音。

3.說說課文主要講了一件什麼事?

三、理清文章條理

1.自由讀讀。試給課文分段。

2.交流分段情況。概括段意。

四、略讀第一段

1.讀一讀。

2.想一想,田老師給人的'第一印象是什麼?

3.說一說。

五、佈置作業

1.抄寫詞語。

2.收集有關愛師尊師的名人故事與名人名言。

第2課時

教學重點

學習作者緊扣題意選取典型事例,在敘事之中融入自己的真實情感的寫作方法。

一、回顧複習

說說課文寫了什麼?

二、深入學習,再現情景

1.速讀課文第二段,找田老師教學最讓人佩服的地方,並用筆畫下來。

2.同桌討論,指名彙報。

3.你想聽一回田老師的國文課嗎?同桌互相讀給對方聽,再指名朗讀。

4.小組研讀:開學第一天,田老師上怎樣上課的?他講了一個什麼故事?

5.反覆閱讀第五自然段,然後把這個故事複述給大家聽。並交流一下你很快能複述出來的祕訣。

三、默讀課文第三段

1.讀一讀,想想哪些語句反映了“我”難忘田老師的教誨之恩?

2.指導朗讀:說說怎樣讀才能表達作者對教師的尊敬與感激之情?

3.自由讀,再指名讀。

4.小組研究:課文最後一個自然段與課文標題有什麼關係?

四、總結全文

1.跟着錄音輕讀課文。

2.縱觀全文,說說田教師是一位怎樣的教師?把你心中的感受用一兩句話說出來?

五、遷移練習

在教過你的老師中,誰給你的印象最深,選擇有關他的一件事寫下來。

六、佈置作業

1.準備名人故事交流與尊師名言交流活動。

2.自制賀卡,在教師節前送給你的教師表達自己的祝福。

八年級語文教案 篇13

【導學目標】

1、掌握作者遊覽的行蹤,瞭解遊記的一般特點。

2、學習作者根據各個景物的特點而採用的不同的描寫方法。

3、通過朗讀課文,體驗這滴水的奇幻生命旅程。

4、體會作者在景物描寫中蘊含的感情。

【課時計劃】

2課時第一課時完成步驟一、二,第二課時完成步驟三、四、五。

情景導入生成問題

水是生命之源。一滴水,帶着夙願,經歷了漫長的黑暗與等待,經歷了水車上的眺望,經歷了玉河中的徘徊,終於來到麗,來到常年鮮花點綴、垂枊依依、小河潺潺的四方街,從悠閒恬淡的白天到燈火闌珊的夜晚。這滴水爲什麼會有這麼奇幻的生命旅程呢?今天,讓我們一起走進阿來的《一滴水經過麗》。

自學互研生成新知

步驟一知識梳理夯實基礎

1、讀準字音,認清字形

矗立(chù)目眩(xuàn)開閘(zhá)

徘徊(huái)翡翠(fěi)硯池(yàn)

蘸到(zhàn)擦拭(shì)

2、記住重點詞的意思

矗立:高聳直立。

徘徊:在一個地方來回的走。

蒼勁:指老練剛勁。

五彩斑斕:指顏色非常好看,色彩相當豐富,多種顏色錯雜繁多耀眼。

目眩神迷:眼花繚亂,心神搖盪。多形容所見情景令人驚異。

3、走近作者

阿來,藏族,1959年出生於四川省馬爾康縣,當代作家,1982年開始詩歌創作,80年代中後期轉向小說創作,主要作品有詩集《棱磨河》,小說集《舊年的血跡》《月光下的銀匠》,長篇小說《塵埃落定》《空山》,長篇地理散文《大地的階梯》,散文集《就這樣日益在豐盈》。

步驟二整體感知走進文本

1、聽錄音範讀課文(多媒休播放),思考:一滴水的夙願是什麼?

【交流點撥】躍入流,奔向大海。

2、簡要寫出一滴水的經歷。

【交流點撥】全文以“一滴水”的.身份,講述自己由雪變成冰川,再變成一滴水,再由一滴水經過驛道、納西族村莊、草甸、落水洞、黑龍潭、四方街、街道店面、納西人院子,最後奔流到金沙邊的經歷。

合作探究生成能力

步驟三精讀課文把握情感

1、縱觀全文,如果把一滴水旅行繪成幾幅不同的畫卷,那應該是什麼樣的畫呢?

【交流點撥】“一滴水”將自己的所見娓娓道來,浪漫而富有童趣,全文所展示的自然景觀、人文景觀、風土人情如同風景畫、建築畫、民俗畫,美不勝收。

2、欣賞“風景畫”,它美在何處?

【交流點撥】這篇散文所描畫的風景——“麗古城”作爲畫面的中心,再以玉龍雪山爲背景,以玉河街道爲線索,以四方街小廣場爲梯形,構成麗古城風景畫,並用水的流動爲畫面增加運動感。整個畫面有層次感,從高到低,由遠到近,景緻分明。

3、繼續欣賞“建築畫”,它的美又體現在何處?

【交流點撥】麗古城是一座風景秀麗、歷史悠久和文化燦爛的名城,也是少數民族古鎮,城裏的街道、宮殿、水車、小橋都具有鮮明的地域特色。四方街,麗古城中心、交通四通八達、周圍小巷通幽。街道:依山勢而建,順水流而設,開閘放水,以水洗盡街道,地域特色明顯。水車:大水車是麗古城的標誌性建築。小橋:歷史悠久、數量大、形式多。

4、再來欣賞“民俗畫”,它的美美在豐富而融合。具體體現在哪兒?

【交流點撥】文中所寫的民衆活動,前文少後文多,趕路、建設、放牧、經商、拉琴、澆花、閒聊、暢遊、聚集、唱歌構成了麗民俗畫。

步驟四品味語言探究寫法

1、文章採用第一人稱,從一滴水的角度,從不同視角去描述麗,這樣寫有什麼效果?

【交流點撥】親切、自然。不矯揉造作,清新自然,像從玉龍雪山上飄下來的風,裏面還夾着冰冷卻動人的溫柔。有感同身受、如臨其境的意味。

2、從寫景中,可體會作者所飽含着什麼樣的情感?

【交流點撥】熱愛麗、熱愛美、更熱愛給予美的大自然。

3、本文在寫作上有什麼獨到之處?

【交流點撥】構思新穎,視角獨特,行文如詩,美不勝收。

當堂演練達成目標

步驟五總結全文拓展延伸

1、總結全文

縱觀《一滴水經過麗》全文,作者用詩一般的語言描寫了風景如畫的麗和麗富有地域特色的建築,用生動、精美的語言介紹了麗民俗民風,給人以無限的美感。

2、拓展延伸

寫遊記的“技巧點撥”。

【交流點撥】

①最需:線索明朗清淅;

②最宜:只抓重點;

③突出感受;

④最美:語言靈動。

【板書設計】

一滴水經,過麗)風景畫:麗、玉龍雪山、玉河建築畫:四方街、宮殿、水車、小橋風俗畫:趕路、放牧、經商、澆花自然美,無限美)

八年級語文教案 篇14

教學目標:

(一)知識目標

1、掌握課文中出現的重要詞彙。

2、抓住文中表達作者感情的重要語句。

(二)能力目標

整體感知課文內容,體會樸實語言所飽含的豐富情感。

(三)情感目標

1、感受父子情深,繼承和發揚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

2、珍愛親情,增進與父母的溝通與交流,培養中華民族傳統美德。

教學重點:

有感情地朗讀課文,體味洋溢在字裏行間的人間至情。

教學難點:

理解深沉的父子之情。

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境,導入新課

以自己的故事與父親的故事導入,父親是一部大書,年輕的兒女們常讀不懂,直到他們真正長大,站在理想與現實、歷史與今天的交匯點上重新打開它時,才能讀懂父親那顆真誠的心。今天我們一同走進朱自清的《背影》。通過“背影”這一感情的聚焦點,一同感受這一熟悉的而又陌生的、清晰的而又模糊的“背影”所表現的父親對兒子深沉的愛,共同體會父子深情。

二、檢查預習

1.給加點的字注音,識記字詞寫法。

交(jiāo)卸(xiè)奔(bēn)

喪(sāng)狼(láng)藉(jí)

簌(sù)簌(sù)典(diǎn)質(zhì)

賦(fù)閒(xián)頹(tuí)

唐(táng)瑣(suǒ)屑(xiè)

差(chāi)使(shi)虧(kuī)

空(kong)勾(gōu)留(liú)

揀(jiǎn)攙(chān)蹣(pán)跚(shān)

2、看意思說出詞語

1、亂七八糟的樣子()

2、紛紛落下的樣子()

3、悽慘暗淡,不景氣()

4、失業在家()

5、短時間停留()

6、言行守舊,不合時宜()

7、衰頹敗落()

8、看到某種情況,心裏感到悲傷()

9、感情積在心裏不得發泄()

10、細小而繁多(的'事)()

三、初讀課文,整體感知

用自己喜歡的方式有感情地朗讀課文。(注意:語速、語調、節奏和感情)

質疑探究

1、文中四次出現“背影”,請你在“背影”前加上一個動詞,以便理解四處“背影”的不同含義。分別是在什麼情況下出現的?

2、四次出現“背影”,作者重點刻畫的是哪一次?

重點賞讀第六段。圈點勾畫出對父親進行描寫的語句。分析樸實的語言中所包含的深摯感情。

注意父親穿着、動作、語言以及背後的深厚感情。也可以不限制讓學生品讀,談自己的感受。

教師與學生展開對話,

a、父親的穿戴黑、深青家境不好,心情憂傷

b、走路的姿勢蹣跚年齡大,腿腳不便

c、爬月臺時的動作探、攀、縮、傾行動不便,艱難

四、再讀首尾,領悟深情,既而把握主旨。

再讀首尾段,引導學生談自己感受,讓學生更加深刻地感受到課文所飽含的真摯的父子之情。

五、聆聽《父親》,感悟艱辛。

那是我小時候常坐在父親肩頭父親是兒那登天的梯

父親是那拉車的牛忘不了粗茶淡飯將我養大

忘不了一聲長嘆半壺老酒等我長大後

山裏孩子往外走想兒時一封家書千里寫叮囑

盼兒歸一袋悶煙滿天數星斗都說養兒能防老

可兒山高水遠他鄉留都說養兒爲防老

可你再苦再累不張口兒只有清歌一曲和淚唱

願天下父母平安度春秋

八年級語文教案 篇15

【教學目標】

知識目標

理解關鍵詞語在表達感情方面所起的作用,體味並準確理解文章所表達的父子深情。

能力目標

1.學習本文抓住人物形象的一個特徵--“背影”,在特定的環境下進行細緻描寫的特點。

2.體會本文選擇最佳角度命題立意、精選材料、詳略得當、謀篇佈局的寫作方法。

3.體會本文樸實真摯、飽含深情的語言風格。

情感目標

1.感受父子情深,繼承和發揚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

2.體會自己父愛的深沉與偉大,珍愛親情,增進與父母的溝通與交流,學會關愛他人。

【重點難點】

1.體會抓住人物特定情境下的.“背影”進行細緻描寫的特點,感受理解父親的愛子之情。

2.體會樸實的語言中所包含的深情。

【教學設想】

1.掌握作者情況及作品背景。尋找歌曲《懂你》、《父親》等的相關資料。

2.用音樂烘托氣氛感染學生:誦讀―感知―設疑―對話

3.朗讀教學法、研討點撥法。重點研讀文中四次背影中的“望父買橘”片段、父親說的“五句話”、三處情感跌宕,體會語言質樸的特點。選用語言實例賞析,體會關鍵詞語的妙處,談談自己的心得體會。最後知識的延伸、情感的遷移,佈置作文訓練,教師在疑難處給予指導點撥。

【教學設計】

課前進行情感薰陶,播放歌曲《懂你》

一、導入新課

1、看文章《兒子眼中的父親》,談感想;

2、引入課題《背影》。

二、走近作者(作者簡介)

三、背景簡介

四、文本探究

1、整體感知

用自己喜歡的方式有感情地朗讀課文並思考:

A、你收穫到文章哪些信息?

B、你能用“我覺得-------”這樣的句式來說一句話,談談自己對這篇文章的看法嗎?

2、合作探究

A、根據對課文的理解和個人的感受,提出有價值的問題。

B、小組討論交流,對提出的問題篩選、整理,思考問題是否有價值,並把問題寫在紙條上。

3、精心賞析

A、背影在文章中共出現了幾次?請從課文中圈畫出來,讀一讀,並用簡潔的幾個字概括一下。

B、你認爲哪個背影最感人,最能體現父親對兒子真摯的愛?(望父買橘)

C、爲什麼背影凝鑄着父親的深情呢?你能結合詞句具體說說嗎?(動作、衣着)

D、作者爲什麼要把父親的背影寫得這麼詳細了嗎?

E、這是一段感人至深的文字,誰能有感情的給我們讀一遍?老師給他配點音樂,一生配樂朗讀(生鼓掌)評點

F、名家範讀(師放錄音)

G、你還能從文章中找到樸實而感人的句子給我們讀一讀,並作點簡要的分析嗎?(解讀五句話,體會語言的質樸)

H、那麼,文中的兒子理解了嗎?,兒子用什麼方式來表達對父愛的理解和領悟的呢?

(解讀四次流淚)

I、小結(點出中心“父愛子,子愛父”)

五、敞開心扉,暢談心聲

你有過被父母感動的記憶嗎?想一想吧!誰願意把你的幸福和我們一起分享呢?

六、教師寄語

世界上最大的是海洋,

比海洋更大的是天空,

比天空更大的,

是父母對兒女的恩情!

七、結束語(背景音樂《父親》)

八年級語文教案 篇16

一、教學目標

1、品讀語言,感悟母愛,啓發學生融進愛的世界;

2、瞭解小小說特點,理解小小說驚奇結尾的意義;

3、適時進行語言和思維的訓練,倡導批判性學習。

二、教學重點

1、重點:感受母愛親情。

2、難點:發散性思維及語言組織表達能力的訓練。

三、教學設想

1、本文是一篇小小說,故事情節較簡單,但立意深遠,所以怎樣讓學生從簡單的情節中體會缺位母愛的無所不在是本文教學的重點。

2、運用直觀教具吸引學生注意力,採用討論,分組交流和談話的方式教學,注重引導學生髮散性思維的打開,鼓勵學生表述自己的意見。

3、教時:1課時

四、教學進程

1、情境導入:前一節課我們學習了現代著名散文家朱自清先生的一篇散文《背影》,文中談到了父子間相互眷念的深情。今天我們來學習另外一篇文章——《甜甜的泥土》,在這一篇文章中我們又會感受到什麼樣的情感呢?我們先不談,請大家看一副圖片(展示圖片),看了這副圖片,你有什麼感受?(學生談感受)母愛的偉大、無私。

2、引出文章體裁(小小說):老師展示這副圖畫的用意何在?和文章主題有關,母愛和泥土有什麼關係?文章哪些地方寫到了甜甜的泥土?文章結尾,講的是埋在土裏的.奶糖化掉了,不是大家想的埋起來,還做好標誌,下次挖起來再吃,結尾顯得有點突然。美國作家歐亨利講過有一種文章體裁結尾很具有驚奇性,大家可能依據自己的文學知識積累來猜猜這是什麼文體?小小說。

小小說:人物、環境、情節,“微型小說”、“超短篇小說”。

3、小說的人物、環境是圍繞情節來設置的,這篇小說是圍繞什麼樣的情節寫的呢?請同學讀文章(設置小組交流活動),歸納總結文章情節。

4、請一位同學用自己語言簡單複述文章內容:一位離異母親給在新家庭中受虐的孩子送奶糖吃的故事。離異母親是“她”,受虐孩子是“王小亮”,這是文章的兩個主要人物,主要情節呢?

(板書)送奶糖

吃奶糖缺位母愛

埋奶糖無所不在

融奶糖融於社會

5、師生交流:讀文章時感覺文中哪些語句對你觸動比較大,怎麼樣體現出母愛的無私、偉大,缺少母愛的艱辛、悲慘,學生暢所欲言,教師歸納點撥。

6、寫法透視,延伸主題:母愛在兩個主要人物之間展開,但是文中也寫到了只有在夢中“過去的媽媽”才能再回到小亮的身邊,時時刻刻給予他無私的母愛,但畢竟是不現實的,那怎麼能說是“無所不在”呢?大家可以思考一下文中除了這兩個主要人物,還有沒有其他人物(怎麼刻畫的)?這些人物的存在有沒有必要,起到了什麼作用?

傳達室老頭:“面帶慍色”、“不耐煩”,“疑惑中嘆了口氣,似乎明白了什麼”——對缺位母愛的理解支持

同學們:“嘻嘻哈哈”——快樂被分享纔是快樂;老師:“背過了身”——老師是成人,對小亮的處境有更多的理解和同情。

那麼這些小亮身邊的人把母愛化做自己的理解,融於生活的一絲一縷當中,給予小亮以幫助和支持,相信小亮必

將在這種總彙“母愛”的關愛之下,茁壯成長,因爲他把這種愛融入了他的心田,纔有了“甜甜的泥土”!

7、發散思維:你認同文章的立意嗎?它的所述符合你所見所聞嗎?你是怎麼想和做的?

八年級語文教案 篇17

一、教學目標:

1.學習作者娓娓動聽的對話中講述故事的寫作手法。

2.理解說明文知識性很強的這一特點。

3.培養學生研究能力

二、教學重點難點:

1.旅鼠的特點。

2.培養學生研究能力。

3.由學生自己講述課文內容,解答旅鼠之謎。

4.培養學生研究能力。

教學課時:一課時。

教學過程:

一、新課導入:

教師展示媒體資源中的圖片,一邊導入:

這種生活在北極草原上的小動物,有許多難解的謎團,幾個世紀以來,科學家絞盡腦汁卻始終解不開他們的奧祕。今天學習這篇文章,相信同學們也會產生探索旅鼠之謎的興趣。

二、閱讀課文,整體感知:

學生讀課文並思考:

歸納北極旅鼠的幾大奧祕。

學生討論交流。

明確:

歸納旅鼠的幾大奧祕:

1.哺乳動物卻有和細菌相似的繁殖能力。

2.能夠根據條件控制繁殖。

3.達到一定密度就自然吸引敵人來消滅自己。

4.週期性的進行“死亡大變遷”。

5.只往西、往北,往海里死亡。

三、探究活動:

1.討論旅鼠的幾大奧祕的原因。

(提示:旅鼠是集體觀念很強的動物。旅鼠有這種本能。)

2.課文說:“人類也許應該從旅鼠身上學到點什麼,例如,如果人類也毫無節制地繁衍下去,也許有一天不得不走旅鼠的道路。”討論一下,這樣說對不對?爲什麼?

(學生髮表自己的見解,不求統一答案。)

3.除了旅鼠之外,其他動物也有一些奇異的.現象,請根據你的觀察和了解,寫一段文字,說明某種動物奇異的表現及其原因,在班上交流。

(學生說自己所見的奇聞,課後寫成書面文字。)

四、小結:

本文是一篇“運用記敘的框架,藉助對話來介紹科學知識”的科學小品,課文主要談了北極旅鼠身上的幾大奧祕。北極旅鼠和一般的老鼠沒有多大差別,“但人們研究了好幾個世紀,卻始終解不開它們的奧祕”。它的第一大奧祕是繁殖能力強:第二大奧祕是一旦繁殖過多。就會千方百計吸引天敵的注意,主動通過天敵控制種羣數量;第三大奧祕是死亡大遷移,浩浩蕩蕩,無所畏懼。到底爲什麼會出現這種情況,我們無從知道,或許是自然正用一隻無形的手控制着這一切,這就揭示出自然的奧妙無窮。由此我們也真正體會到《敬畏自然》中所論述的“大自然的智慧是無與倫比的”一句的深意。文章的意義不止於此,旅鼠保持種羣數量的方式也給我們人類敲響了警鐘:“如果人類也毫無節制地繁衍下去,也許有一天不得不走旅鼠的道路”。

五、佈置作業:

八年級語文教案 篇18

教學目標

一、知識教育目標

引導學生藉助資料大致的瞭解海明威的作品和風格。

二、能力培養目標

1、結合文中人物的經歷和語言分析和揣摩本文的哲理和象徵意味。

2、引導學生通過快速閱讀抓住主要梗概,把握小說的主要內容,進而對重點段落和人物的內心獨白進行細讀,揣摩小說的語言和行文特點。

三、德育滲透目標

培養不屈服於命運,憑着勇氣、毅力和智慧在艱苦卓絕的環境裏進行抗爭的精神。

重點、難點

重點:

1、引導學生對重點段落和人物的內心獨白進行細讀,揣摩小說的語言和行文特點。

2、培養不屈服於命運,憑着勇氣、毅力和智慧在艱苦卓絕的環境裏進行抗爭的精神。

難點:

結合文中人物的經歷和語言分析和揣摩本文的.哲理和象徵意味。

課時安排

1課時

一、導入新課:

有一個人他十四歲走進拳擊場,滿臉鮮血可他不肯倒下;十九歲走上戰場,二百多塊彈片,也沒有能讓他倒下;寫作上的無數艱辛,無數的退稿,無數的失敗,還是無法將他打倒;直到晚年兩次飛機失事,他都從大火中站了起來;最後,因爲不願意成爲弱者,他舉槍自殺。這個人是誰呢?他就是諾貝爾文學獎獲得者歐內斯特·海明威。剛纔我們一同欣賞了海明威的簡介,下面哪位同學能給大夥說說你印象中的海明威是一個什麼樣的形象。

同學們回答(仁者見仁)教師爲同學們總結:是一個硬漢的形象。不但海明威本身是一個“硬漢”,在他留給我們的衆多的文學作品當中。也有許多硬漢的形象。今天我們就來學習海明威作品當中的一個著名的硬漢——桑地亞哥

二、新授:

教師爲同學們講述選文之前的情景,好讓同學們更加有連續性的解讀本文。

教師爲同學們佈置問題讓同學們聽多媒體播放本文的錄音。

請同學們找一下課文的哪向種方式來描寫“老人”

同學們找出本文中的對於老人的描寫(語言描寫,動作描寫、心理描寫、肖像描寫)

從以上的描寫中我們可以看到一個什麼樣的老人

同學們在教師的引導下得出:老人具有堅毅、頑強、熱愛生活、面對困難不屈服、不認輸的性格。

請同學們也仿照海明威的寫作手法和寫作風格寫班內的一個同學。

教師帶領同學們來交流。

教師與同學們共同分析文章的“但到了午夜……它們再也沒有什麼可吃的了”。

本文中還有其它的地方寫了老人和鯊魚搏鬥的情景,請同學找一下文章中還有哪一處給你留深刻的印象,請你將它讀一讀,並說說你的感受。

同學讀課文談感受並找同學點評。

三、拓展深化:

在你讀過的文學作品當中有哪些硬漢的形象。請你爲大家說一說。

四、作業佈置:

寫讀後感一篇。

八年級語文教案 篇19

【教學目標】

1、積累文言知識,培養文言語感;

2、體會作者情感,理解作品寓意。

【教學重點】

積累文言知識,培養文言語感。

【教學難點】

體會作者情感,理解作品寓意。

【教學設想】

1、本課教學結構按“感知與積累──探究與發現──應用與提升”三個環節設計。這三個環節是逐層推進的關係。第一環節主要是教學出文言文的語體特點(基本的文言知識主要在本環節落實),第二環節主要是通過語言品味和討論,引導學生體會作者情感,理解作品寓意(寓意探討要有現代意識);第三環節主要是通過與作者進行虛擬對話,引導學生深入地、有創意地理解文本。要講出韓愈作品的味道。

2、設計要樸實中見新意,課件使用要精當。

3、板書要少而精,字跡要工整。

4、要想辦法把學生的'情緒調動起來。

5、教學思路要清晰。本課分三大板塊,第一板塊15分鐘,第二板塊10分鐘,第三板塊10分鐘,留5分鐘機動,主要是使效果特好的環節酣暢淋漓一些。

6、由於是比賽課,因此每個環節要有亮點,結課前應有高潮。

【教學過程】

(導語執教者自行設計)

一、感知與積累

1、解題(教師解釋《馬說》之“說”)。

2、學生一讀課文,瞭解課文寫了哪幾種馬,主要是寫了哪種馬。

3、學生二讀課文,圈出課文中“千里馬”字樣。

4、請學生念出有 “千里馬(千里)”字樣的句子(課文第一段與第二段每一句都有“千里馬(千里)” ),並用自己的話講出這些句子的意思.。(這一環節要引導學生充分利用課文註解,通過查閱工具書、互相研討,力求自己解決重點實詞、重點虛詞、重點句子和難句,必要時教師補充訂正。這是文言文教學過程中的重要環節,是以後教學的基礎。)(亮點之一)

5、指導朗讀重點段落。

二、探究與發現

1、通過反覆誦讀文本和品味語言,引導學生體會作者情感,理解作品寓意。

2、討論:從現代人的觀念看,千里馬應該有什麼表現(或千里馬應該對自己的遭遇負什麼責任──這一點口頭提示執教者)(亮點之二)

三、應用與提升

《馬說》既是埋沒人才的社會現實的反映,又是韓愈個人懷才不遇憤懣情緒的流露(他認爲自己應得到更好的待遇)。請你給韓愈寫幾句安慰的話。寫完後展示點評。(預計是全課高潮)

(說明:本教案是爲本次全省教學比賽的深圳選手而設計的。羅湖區教研員周啓泰老師、羅湖區鬆泉中學楊建華老師、翠園中學初中部朱碧波老師也參加了討論)

八年級語文教案 篇20

教學目標:

1、理清文章的線索。

2、學習以“悔”貫穿全文的寫法。

3、體會平實的語言中蘊含的強烈感情。

教學重難點:

重點理解母子深情。

難點理清文章的線索並品味平實的語言中蘊含的強烈感情。

課時安排:2課時

第1課時

一創設情境導入新課

二自讀感知整體把握

1、走近季羨林

(請您查找作者的有關資料)

2、字詞積累

(1)給下列加點的字注音

唾手可得懵懵懂懂

(2)解釋下列詞語

望九:俯拾皆是:唾手可得:立錐之地:

背鄉離井:懵懵懂懂:寄人籬下:

3、整體感知

聽讀課文錄音,學生思考:

本文主要敘述了什麼事情,文中蘊含了怎樣的情感?

4、梳理結構

本文表面上是以作者的回憶爲線索,然而貫穿始終,時隱時現的一條內在的主線則是“永久的悔”,全文就是以此爲中心展開的`。請你邊讀邊理清文章的線索和結構,並思考這樣寫的作用?

【學生活動】邊朗讀邊理清文章的線索及結構,然後小組討論交流,派代表上黑板板書。

三合作交流解讀探究

1、朗讀課文

本文題爲“永久的悔”,朗讀課文,試說說“悔”的內容是什麼,從“悔”中,你體會到了哪些情感?(小組討論交流)

2、討論

閱讀本文,讓我們感受到了一份濃濃的母愛,也讓我們感受到了作者因爲再也無法報答母親的養育之恩而自責、悔恨的思想感情。可作者卻用大量的篇幅回憶了自己“吃的”經歷。試說說作者這樣寫是否離題,並想想作者這樣寫的用意。(小組討論交流)

四課堂小結

第2課時

一溫故知新

1、默寫字詞。

2、小組有感情的朗讀課文。

二合作交流解讀探究

1、思考

作者深情地回憶了他的母親,是仔細閱讀全文,說說文中哪些地方寫到了母親,母親的哪些話語,哪些事例,哪些細節最讓人動情?(小組討論交流)

2、想一想

本文語言平實,對母親的描寫着墨極少,只有一處行爲描寫和一處語言描寫,卻同樣能觸人心絃,讓人潸然淚下,作者是如何做到這一點的呢?(畫出文中最能表現作者自責、無奈、悔恨知情的語句。朗讀品味。)

3、本文描繪了最普通的事件,卻感人至深。找出最感人的語段並賞析。

4、人世間,沒有什麼感情比母愛更博大,更無私,更聖潔,更令人難以忘懷

怎樣體會文中作者對母親深厚的感情?(小組討論交流)

三總結反思拓展延伸

1、課堂小結(本文的寫作特點)

2、查找一篇描寫母親的文章,課後小組交流。

八年級語文教案 篇21

教學目標:

1、學認2個生字,練習寫好4個字。

2、有感情地朗讀並背誦課文。

3、通過讀這首古詩,感悟邊關將士悲苦的生活。

教學重難點:

品讀悟詩情

教學準備:

教師準備:樂曲、課件、邊塞詩等。

學生準備:邊塞詩。

教學時間:一課時。

教學過程:

一、音畫時尚導入。

1、教師播放兩段有特色的樂曲,引導學生想象情境,再根據情境聯想古詩。

2、學生交流彙報並背誦相關詩句。

3、揭示新課,板書課題,讀題,解題。

解題:涼州詞爲盛唐時流行的一種曲子(涼州歌)配的唱詞,不是詩題,而是一種曲調名。當時許多詩人都喜歡這個曲調,爲它填寫新詞。因此,唐代許多詩人都寫有《涼州詞》。

二、初讀感知。

⑴、將這首詩讀給同桌聽,要求讀準、讀通。

⑵、用自己的'話說說這首詩的主要意思。

⑶、將自學中不懂的地方標出來或寫下來。

2、學生按要求學習。

3、彙報。

⑴指名讀文,齊讀課文。

⑵用自己的話說說這首詩的主要意思。

⑶質疑。

三、品讀悟詩情。

這首膾炙人口的涼州詞,是王之渙描述塞外蒼涼境地的代表作。明代楊慎在《升庵詩話》中說:“此詩言恩澤不及於邊塞,所謂君門遠於萬里也。”這話是不錯的。開元中、後期,唐玄宗荒淫縱樂,不務邊防,不關心遠戍徵人的疾苦。詩人在進入涼州,聽到哀怨的笛聲後,寫下了這首詩,表達對遠戍士卒的同情。詩狀涼州之險惡、荒寒,一言不及徵人,而徵人苦情可想;雖是一篇怨詞,但畫面雄壯闊大,神氣不落悽切。歷來被譽爲唐代邊塞詩中的名篇。《唐詩別裁》引王漁洋的話說:“必求壓卷,王維之《渭城》、李白之《白帝》、王昌齡之‘奉帚平明’、王之渙之‘黃河遠上’其庶幾乎!而終唐之世,絕句亦無出四章之右者矣。” 1、學生交流背誦其它的邊塞詩。(略)

2、教師推介。

君不見漢家山東二百州,千村萬落生荊榿。君不見青海頭,古來白骨無人收。——杜甫《兵車行》

北風捲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飛雪。忽如一夜春風來,千樹萬樹梨花開。——岑參《白雪歌送武判官歸京》

邊地多陰風,草木自淒涼。——李益《從軍苦樂行》

不知何處吹蘆管,一夜徵人盡望鄉。——李益《夜上受降城聞笛》

五、書寫鞏固。(用鋼筆或毛筆書寫這首詩)

六、作業。

1、有感情地朗讀並背誦課文。

2、把你喜歡的詩句抄寫下來.有興趣的同學可用毛筆寫一寫。

3、積累其它的邊塞詩。

七、板書設計:

涼州詞

(唐)王之渙

相思

離情

孤城

不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