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案中心 > 八年級教案 > 《岳陽樓記》八年級語文教案

《岳陽樓記》八年級語文教案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3.75W 次

作爲一名爲他人授業解惑的教育工作者,編寫教案是必不可少的,編寫教案有利於我們準確把握教材的重點與難點,進而選擇恰當的教學方法。那麼優秀的教案是什麼樣的呢?以下是小編爲大家整理的《岳陽樓記》八年級語文教案,供大家參考借鑑,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岳陽樓記》八年級語文教案

《岳陽樓記》八年級語文教案1

【設計思想】

古人行文很講究文氣,或曰氣脈,特別是駢偶句式爲主的散文,尤其如此。與此相適應,誦讀課文時要整體整篇地讀,一氣呵成地讀,分段分句、支離破碎地讀容易破壞文氣,所以進行誦讀訓練時一定要把好這一關。

【課時佈置】

本文佈置兩課時。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介紹有關岳陽樓的情況

可從岳陽樓上鐫刻的詩詞歌賦談起,也可從岳陽樓的修建歷史談起;可放錄像或多媒體資料,也可由同學介紹。

二、結合課下注釋、工具書正音正字

三、初讀課文兩遍,熟悉文章的基本內容

四、齊讀或個讀文章,教師進行誦讀指導

五、教師介紹作者情況和相關的背景知識

六、熟讀成誦,也可組織背誦競賽

第二課時

一、檢查背誦情況

二、師生通過討論、串講等方式瞭解主要內容

三、從表達方式、對比反襯、思想感情的角度分析文章的主旨,學習本文情景相生的寫法

四、討論

聯繫實際生活和個人的生長談談怎樣達到“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境界,怎樣樹立“憂國憂民”的意識。

五、整理文言字詞,積累文化常識

《岳陽樓記》八年級語文教案2

【導入新課】

複習第一堂課內容,找學生複述內容。

【新課探究】

一、整體感知、討論課文的結構

1、朗誦全文。

2、背誦前要理解文章層次結構,這樣有助於快速掌握文章內容,快速背誦。下面請同學們給課文分段並歸納段意。

全文共6段,分爲四部分。

第一部分(1段):寫重修岳陽樓的背景和作記緣由。

第二部分(2~4段):描寫岳陽樓周圍的景色,寫"遷客騷人"或悲或喜的"覽物之情"。 (全文的主體)

可分爲兩層。

第一層(2段):寫洞庭湖雄偉壯麗的的景色並提出"遷客騷人""覽物之情,得無異乎"的問題。

第二層(3~4段):寫"遷客騷人"的"覽物之情"因景而異。一明一暗,一喜一悲,形成鮮明對比。

第三部分(5段):借對"古仁人之心"的探求,抒發作者的曠達胸襟和政治抱負。(這是全文的核心。)

第四部分(6段):點明作"記"的時間。

二、分析第一段。

1、先指定學生讀、講課文,結合進行正音、釋詞。

2、思考與討論

(1)整體分析:首段從"慶曆四年"談起,點出人物:滕子京,交代地點:巴陵郡:述說遭遇:謫守,指的是滕被御史中丞王拱辰奏貶嶽州之事。"越明年,政通人和,百廢俱興"一句極贊滕子京的政績,這雖不免有過譽之詞,但據《巴陵縣誌》記載,他着實爲人民做了一些好事,他是個頗有點才幹的官吏。然後在些基礎上重修岳陽樓。其樓裝飾一新,一定是彩壁輝煌,飛閣流丹,但作者並沒有詳細描述,只有一句"增其舊制"表明增設規模,增刻詩賦,是說明重修後其樓的騷趣雅緻。從文章結構上看,也爲下文"遷客騷人,多會於此"埋下伏筆,最後一句,"屬予作文以記之"點明寫作本文的緣由;密合題意,循題目的"記"字,交代作文的緣起,指的是滕子京繪一畫《洞庭晚秋圖》,派人帶信和圖去請范仲淹寫"記"的事。

(2)首句中"謫"字點明瞭滕子京當時的處境。滕被謫以後心清不好,準備修好岳陽樓後"憑欄不慟數場"。可作者偏偏在文章的一開頭就點出這個"謫"字,這不是存心觸痛老朋友嗎?試聯繫整篇文章的意思想一想,作者這樣寫是否別 有深意?

引導要點:從這個"謫"字看,滕子京正是一位如下文所說的"遷客騷人",作者一開頭就點明滕的處境,其實暗暗包含着對老朋友的勸勉:你雖然身處逆境,但希望不要像一般的遷客騷人那樣爲個人的遭遇而悲嘆,應該像"古仁人"那樣"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同時,作者自己在慶曆五年也遭貶謫,這樣寫也暗寓與老朋友同處逆境、自勉勉人之意。從這裏可以看出作者的用意是很深的。《岳陽樓記》所以傳誦千古,主要原因就在於它不是泛泛的記事寫景之作,而是一篇有所寄託、立意高遠的好文章。

(3)提問:寫文章,往往以一兩個警句(關鍵性詞句)振起全篇,第1段寫重修岳陽樓的背景,這背景是什麼?說明了什麼?

討論並歸納:在"政通人和,百廢具興"的基礎上"重修岳陽樓",這說明滕子京在謫守的逆境中,仍不以己悲,把政事治理得井井有條。由此可見作者欣賞他的闊大胸襟,與一般的"遷客"不同。

3、齊背第一段。

三、分析第二段。

1、先指定學生讀、講課文,結合進行正音、釋詞。

2、思考與討論

(1)整體分析:

"巴陵勝狀,在洞庭一湖",既是說明洞庭湖集嶽州諸景之大成,又是說作者的筆墨是以它爲主要描寫對象,這便行雲流水般地過渡到洞庭壯景的描繪上。

先寫氣勢闊大。"銜遠山,吞長江",洞庭之於遠山是"銜",於長江是"吞",兩個動詞超神入化,賦予洞庭以宏闊的氣象。凝練形象的語言既交代湖與山、湖與江之間的關係,又描摹了洞庭巨嘴般的形象,將靜止的景物注進入生命,變靜態爲動態。

次寫水勢浩大。"浩浩湯湯"。重疊式的用語寫出煙波浩淼、浪濤洶涌的景象。爾後,把筆推開去,"橫無際涯",極目而不見邊際,盛誇範圍寥廓。

再寫景象變幻。"朝暉夕陰",晨昏不同,明暗相異,自有說不盡的萬千氣象,最後,以總體性的描述和概括性的評論總括一句:"此則岳陽樓之大觀也"。用"大觀"同"勝狀"呼應,文章肌理綿密。

作者拎起來後,再一筆宕開去:"前人之述備矣"說明這不是作者筆墨中心,最後又用"然則"一詞轉過來,直入本文主旨————隨物賦感,因景生情。

騷人——課本註解:詩人。戰國時屈原作《離騷》,因此後世也稱詩人爲騷人。但在某種特定的語言環境中兩者不能對換,如本文"遷客騷人"若換成"遷客詩人"就不恰當。因爲《離騷》的作者屈原是一個遭到貶逐的詩人,所以"騷人"比"詩人"有時還多一層"恍然失志"的意思,本文中"騷人"與"遷客"相配比較合適。

(2)這一段寫"岳陽樓之大觀",雖然概括,卻寫得富於形象,氣魄宏大。仔細體味,作者是用了哪些詞語取得這樣的效果的?

引導要點:作者善於選取形象化的詞語繪聲繪形。如:銜遠山——洞庭湖中有許多小山,用一"銜"字形象地寫出湖與山的關係。吞長江——長江流經洞庭湖,用一"吞"字,不僅形象地寫出湖與江的關係,而且"吞"字聲音寬舒洪亮,讀來有氣勢磅礴之感。"銜"、"吞"字連用,更使靜景富於動態和活力,浩浩湯湯——字音響亮,疊字又加強了氣勢,而且四字都是水旁,形容水大流急,既繪聲、又繪形。氣象萬千——連用兩個數詞寫洞庭湖上景象變化之多之快,極有聲勢。此外如"橫無際涯"的"橫",與"廣"近義,但作者用"橫"而不用"廣",因"橫"字顯得境界開闊而有氣魄;"朝暉夕陰"的"暉"換成"晴"字,義通順,但作者用"暉"而不用"晴"字,因爲"暉"字具體,容易使讀者聯想到洞庭湖上"春和景明"的景象。這些例子可以看出作者煉字的功力。

(3)本節中有些句子有前後照應的關係,有些句子有承上啓下的作用,把它們找出來說明它們的關係或作用。

引導要點:"朝暉夕陰,氣象萬千",爲下兩段分別寫洞庭湖上"霆雨罪罪"和"春和景明"的景象伏線。"遷客騷人,多會於此,覽物之情,得無異乎",既承接上文寫景的句子,又引出下面兩段文字,其中"情""異",是關鍵詞,是全篇抒情、議論的基礎,行文前顧後盼,文理綿密。

(4)提問:第2段寫洞庭湖的全景,用"銜遠山,吞長江",如果把"銜"改爲"連",把"吞"改爲"接"好不好?爲什麼?

討論並歸納:洞庭湖是無生命之物,同"銜""吞"則使人產生有生命之感,把"遠山""長江"跟洞庭湖的關係寫得活靈活現,成了一幅氣勢磅礴的動人畫面。如果用"連""接"來替換,只是客觀地說明三者的相對位置,畫面是靜止的,效果沒有這樣好。

(5)提問:從岳陽樓上看到的雄偉景象有哪些?

討論並歸納:

(1)氣勢非凡:"銜遠山,吞長江"。

(2)寬闊無邊:"浩浩湯湯,橫無際涯"。

(3)湖光山色:"朝暉夕陰,氣象萬千"。

(6)提問:作者沒有停留在寫景上,而用"然則"從岳陽樓的地理形勢,轉入寫什麼?

討論並歸納:寫"遷客騷人"的"覽物之情"。

3、齊背第二段。

四、總結

1—2節的內容及詞語。

《岳陽樓記》八年級語文教案3

一、說教材

1.說課內容:

(一)《岳陽樓記》是我國古代散文的名篇。雖然冠名爲“記”,實際上並非一般意義上的登臨遊記,而是借題發揮,表現作者在政治失意中曠達的胸襟和“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的.政治抱負,並以此規箴友人;表達了自屈原以來文人士大夫兼濟天下一脈相傳的報國情懷,對學生品德的形成有很大的教益。其語言駢散結合,表達方式靈活,是一篇融景美、情美、語言美、思想美爲一體的千古美文,是很值得我們品味和探究的。

(二)教學目標

依據《中學語文課程標準》中“能夠閱讀淺顯文言文,並能藉助註釋和工具書理解基本內容”及“通過誦讀,有意識地提高自己的欣賞品味和審美情趣”的要求,我預設了兩個教學目標。

①反覆朗讀並藉助工具書疏通文意。

②在領會作者情感的基礎上,培養學生文學欣賞的能力。

(三)重點、難點

鑑於本課在初中階段的重要性及課下注釋全面的特點,我把教學的重點設爲:引導誦讀,理解文本。難點則預設爲:理解作者用情景交融的寫作手法抒寫複雜的情感。這是因爲學生受到年齡,閱歷和人生經驗的侷限理解起古代遷客騷人的感情會比較困難的緣故。

二.教材處理

(一)學情分析

我們面對的是初二學生,通過前兩年的學習,他們已經掌握一定地閱讀文言文的方法和必要的知識積累。因此,可以大膽的放手讓學生自己去學習和探究基本知識,將授課的側重點放在鑑賞閱讀上。

(二)教法與學法

1、爲了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突破重點,我採用了以下教法:

①營造氛圍法:新課標強調課程資源的整合,實現教學最優化。而且這篇美文意境博大精深,極富感染力,所以我藉助多媒體播放名家配樂朗誦,並以岳陽樓風景圖片爲背景,營造出詩意的學習氛圍。

②點撥法:利用本文的語言優勢,進行朗讀技法點撥,引導學生誦讀,提高其朗讀能力。

③自主、合作、探究的方法:賞析本文的美。

2、學法

①一字以蔽之——“讀”。〈〈岳陽樓記〉〉的語言極盡音韻節奏之美,不反覆吟誦則不能盡其興,因此,不同形式的誦讀將貫穿整個授課過程,以讀促學,以讀生情,以讀明理。

②在學習中要着重培養和提高學生自主學習和分析理解的能力,所以,我在賞析環節充分利用勾畫和批註的方式讓學生加深對文本的感悟。

三、教學流程(第三課時)

(一)先讓學生展示課前收集的有關岳陽樓的文化資料(名聯和詩詞),激發學生學習興趣,爲本節學習創設良好的學習氛圍。

(二)新課學習

1、齊讀課文,爲找尋本文美點做準備。

2、小組交流討論,可以從哪些角度來賞析本文。

文章句式美、景美、情美、表達美、修辭美、思想美……

3、以小組爲單位自選角度組內進行賞析交流,爲展示做準備。

4、展示交流結果。

1、句式美

----本文駢散結合,文中描寫登上岳陽樓所見洞庭湖景色的幾段話,幾乎都是四字句,大多用的是同韻字,既整齊又押韻,如同詩歌,琅琅上口,具有語言的音樂美。其他地方則長短句交錯運用,短到一個字,長到九個字,參差錯落,讀來抑揚頓挫。全篇亦駢亦散,獨具一格。

縱觀全文,四字駢句佔了文章的大半山河,盡鋪張之能事。如“日星隱曜,山嶽潛形”、“沙鷗翔集,錦鱗游泳”、“長煙一空,皓月千里;浮光耀金,靜影沉壁”等。作者把豐富的思想內含熔鑄到駢散結合的句式中,讓文字簡潔凝練、節奏鮮明、音調鏗鏘、意境優美、意趣無窮,具有很強的藝術感染力。由此,可以看出

②欣賞本文寓情於景、情景交融的特色。

作者寫愁苦之景則悲情畢現,寫歡樂之景則喜氣洋洋,這主要在於景物的選擇和氣勢的渲染。-----作者用白描手法,粗筆勾勒出登樓遠眺的洞庭全景:“銜遠山,吞長江,浩浩蕩蕩,橫無際涯,朝暉夕陰,氣象萬千。”這幅圖景大氣磅礴,雄偉壯觀,放眼望去,只見洞庭湖水波瀾壯闊,無邊無際,連莽莽羣山,滾滾長江,也被洞庭所吞噬,那早晚的陰晴變化,更是神祕莫測:或是陽光燦爛,或是暮色蒼茫,或是暮靄朦朧,或是雲霞滿天。浩渺的水勢,萬千的氣象,這就是作者登樓所見的雄偉壯觀的景象美。

----作者用“若夫”開篇,工筆描繪,給我們展示了一幅色彩暗淡的圖景,天陰沉,浪渾黃,山模糊,路渺茫,大地晦瞑,星月無光,多麼暗淡,多麼淒涼!更有甚者,陰風怒號,密雨瀟瀟,濁浪似萬馬奔空,檣楫如朽木斷裂,傍晚時分,天色更加昏暗,老虎厲聲吼叫,猿猴尖聲哀鳴,這一切,又多麼恐怖,多麼陰森!真是:騷人遷客下瀟湘,霪雨連綿夜不光;濁浪排空風怒吼,猿聲淒厲斷人腸。

------同樣工筆描繪,給我們展示了一幅色彩明豔的圖景:碧空如洗,波平浪靜,天光水色,交相輝映;堪銷魂,天上鳥兒飛,水中魚兒遊,洲上草青青,恬適的景緻多麼靜穆,多麼宜人!夜幕降臨,長煙散盡,隨着夜色加深,天上一輪皓月,水裏一塊璧玉,人間天上相映成趣,最蕩目,湖水粼粼,波光流金,最馳懷,漁舟唱晚,歌聲流韻。這一切又多麼愜意,多麼怡神!真是:雲散霧消天放晴,沙鷗去後夜來臨;一輪玉鏡落湖海,上下天光一樣明。

3、情美

---作者借景抒情,曹操《觀滄海》中大海吞吐日月,包蘊萬象的雄渾景象徵是詩人胸襟開闊,抱負遠大的體現,有異曲同工之妙。作者寫洞庭湖雄偉壯觀的景象,我認爲已在表現意在表現他博大的胸懷,非凡的氣度。

----三、四段極盡描寫洞庭湖的一陰一晴,藉以抒發遷客騷人登樓是的悲喜情感。

-----作者善於選取形象化的詞語繪聲繪形。如:銜遠山——洞庭湖中有許多小山,用一“銜”字形象地寫出湖與山的關係。吞長江——長江流經洞庭湖,用一“吞”字,不僅形象地寫出湖與江的關係,而且“吞”字聲音寬舒洪亮,讀來有氣勢磅礴之感。“銜”“吞”字連用,更使靜景富於動態和活力。浩浩湯湯——字音響亮,疊字又加強了氣勢,而且四字都是水旁,形容水大流急,既繪聲、又繪形。氣象萬千——連用兩個數詞寫洞庭湖上景象變化之多之快,極有聲勢。此外如“橫無際涯”的“橫”,與“廣”近義,但作者用“橫”而不用“廣”,因“橫”字顯得境界開闊而有氣魄;

4、修辭美

----“沙鷗翔集,錦鱗游泳”這句話,這組對句由上到下寫飛鳥游魚,用動感十足的畫面與上下文的靜態美景相映襯,富於趣味。“錦鱗”,指美麗的魚,是借代(部分代整體),加上“錦”字的修飾,令人想見碧波清淺之中日光下徹、彩鱗閃爍的美麗景象。

-----“陰風怒號,濁浪排空”這個句子。“陰”“怒”“濁”三字渲染了悲愴的哀景,極富感染力。“怒號”運用了擬人,似乎在爲遷客騷人的不幸境遇而吶喊。

-----“銜遠山,吞長江”這個句子。“銜”和“吞”二字運用擬人手法,形象地寫出湖與山、湖與江的關係,更使靜景富於動態美。

-----“浮光躍金,靜影沉璧”“浮光躍金”把湖面上“浮動的月光”比喻成“躍動着的碎金”,展現了景物的動態美。“靜影沉璧”寫的是景物的靜態美:靜靜的月影宛如沉在水底的白璧。兩句一動一靜,相映成趣。

5、表達美

----文章將敘事、寫景,抒情、議論自然結合起來,記事簡明、寫情鋪張,抒情真切,議論精闢。具有很強的藝術感染力。

6、思想之美

----“不以物喜,不以己悲”表達了作者曠達的胸襟就要不爲外物所動,不論是自然界的陰晴明暗,還是社會環境的順遂艱難,都不能動搖心中的信念。

----“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表達了作者遠大的政治抱負.也就是要超越個人的憂樂,以天下爲己任,以利民爲宗旨,補救時弊,積極進取。

----我認爲他所提倡的吃苦在前,享受在後的精神,在今天對我們來說,仍有着

7、課堂小結:本文是一篇優美的散文,畫意、詩情、理趣溶爲一體,不但給予我們美的享受,而且範老那博大的胸懷,崇高的思想境界給人以積極向上的力量。也給予我們一種責任。讓繼承併發揚“天下爲己任,吃苦在前,享受在後”的高尚品格。

8.佈置作業:請大家以“讀范仲淹名言有感”爲題,把范仲淹的這句名言帶給你的感受寫下來。

這篇語文第六單元教案模板參考就爲大家分享到這裏了。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岳陽樓記》八年級語文教案4

  教材分析:

文章通過對洞庭湖兩種不同景色、不同心情的描寫,表現了作者憂國憂民的思想和"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的遠大政治抱負。全文立志高遠,氣勢磅礴,語言優美,不失爲古代散文的上乘之作。文章描寫的雄偉壯闊、氣象萬千的洞庭景象,曾使古今多少讀者爲之傾倒;作者昂揚的激情,豁達的胸懷,又曾讓古今多少讀者振奮礪志!教學中教師要調動所有的課程資源引導學生觀其湖、感其情而通其志,進而弘揚傳統文化的瑰寶。

  學情分析:

八年級學生已經掌握了一些翻譯文言文的方法,積累了一些文言實詞和虛詞的意義。但一部分學生對文言文學習仍有畏難情緒,不願意學習。

  一、教學目標:

知識與能力:1.瞭解作者的生平及寫作背景。

2.理解重點字詞句的含義,從而疏通文意,並從寫作特點上把握文章的思路。

3.把握文章的主題。

過程與方法:1.在教學過程中中使用多媒體教學。

2.在反覆誦讀的基礎上,疏通文章大意;

3.通過問題的交流討論,體會作者寫景抒情的意圖,領會警句在文中的作用 。

情感、態度、價值觀:培養學生向范仲淹學習,以天下爲己任。 培養學生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

重點:通過反覆朗讀理解重點字詞句的含義,從而疏通文意,並從寫作特點上把握文章的思路。

難點:理解作者寫景抒情的意圖, ,領會警句在文中的作用。

  二、教學工具:課件 和 多媒體電教平臺(電腦、錄像機、電視機 )

  三、教法:點撥 歸納

學法:朗讀領會法 合作討論法

  四、課時安排:兩課時

  五、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導入:創設情景,激發興趣.

首先用江南三大名樓的圖片和相關詩句,引發學生的神往之情,激發其瞭解岳陽樓的願望。(出示課件,展示江南三大名樓的圖片及相關詩句)

  (二)檢查預習 。

1.抽生介紹作者及寫作背景(出示課件明確)

范仲淹(989—1052),字希文,蘇州吳縣人。北宋政治家、軍事家、文學家。他出身貧寒,刻苦好學,1015年中進士。1041年,任陝西經略安撫副使,鞏固邊防。1043年,任參知政事,後被貶官。1052年病逝於赴潁州途中。作者一生的詩文收集在《范文正公集》裏。

本文寫於慶曆六年(1046)九月十五日。宋仁宗天聖(1023-1031)年間任西溪鹽官,建議在泰州修邗溝堰,寶元三年(1040)任陝西經略安撫招討副使,加強對西夏的防禦,屢立戰功,慶曆三年(1043),西夏請和,范仲淹還朝,任參知政事。曾提出十條改革措施。包括限制以“恩蔭”(凡官員遇慶典,文職在京四品以上,武職二品以上,送一子進國子監讀書三年,期滿錄用。)爲官,選用幹練的人員、嚴格執行政令等項,又主張興修水利。因遭保守派反對罷政,於慶曆五年(1045)貶放鄧州(即今河南南陽市轄內之鄧州市),就在此時,滕子京重修岳陽樓,想請范仲淹寫一篇記,但范仲淹在鄧州爲官,不能親赴嶽州,於是滕託人捎了一幅岳陽樓的畫給范仲淹,範便依此畫在遠隔千里之外的鄧州寫下了這篇流傳千古的雄文。

2.給加點字詞注音(出示課件請學生口答)

謫守 zhé 朝暉zhāo 騷人 sāo 霪雨yín 霏霏fēi 薄暮bó 檣傾楫摧qiáng jí 冥冥míng 岸芷汀蘭zhǐ tīng 潛形qián 寵辱偕忘 xié

  (三)你瞭解“記”嗎?

記:古代的一種文體,以敘事爲主,可記遊,可抒情,可議論,可描寫。

我們學過《桃花源記》、《小石潭記》等。

  (四)感知課文

1.播放朗讀錄音,學生邊聽邊注意字音.停頓.語氣.感情.讓學生初步感知本文的魅力。

2.播放朗讀錄音,請大家仔細傾聽,然後說出通過聽錄音,你聽出了課文中都寫出了什麼?

3.大屏幕展示學生課前蒐集到的對聯和詩賦,師生共同賞析,全面瞭解岳陽樓的文化背景。

4.播放岳陽樓風光片,進入課文情境。

5.要求學生找出文章中的駢句,強調駢句的讀法,舉例劃分朗讀節奏. (出示課件舉例)

例:

三字句:銜/遠山,吞/長江

四字句:不以/物喜,不以/已悲

其它句:居/廟堂/之高/則憂/其民

先天下/之憂/而憂

6.全體試着朗讀課文,教師對個別朗讀錯誤給予糾正.

全班學生齊讀,男生齊讀,女生齊讀。

  (五)疏通課文

1、回顧文言文翻譯的方法。

2、結合註釋,抓重點字詞,領會第一段大意。同位爲一組,一人翻譯,另一名同學傾聽、補充或糾正。

3、抽學生說出第一段應該注意的重點字詞句,並翻譯全段,教師給予補充.

謫守 越 政通人和 具 乃 屬

4、學生試着背誦第一段。

5、疏通2-4文意。(以下疏通文意的方法採用學生獨立學習和合作學習相結合的方法)

(一)結合書下注釋,默譯。

(二)小組民主討論,互譯。

(三)個別疑難句子,共譯。

6、教師提示以下詞語,幫助學生積累文言知識。

實詞:(名詞)國、景、大觀、遷客、騷人、寵辱 (動詞)謫、屬、把

虛詞:夫、斯、其、微、則、然則

詞組:百廢具興、浩浩湯湯、氣象萬千、淫雨霏霏、陰風怒號、濁浪排空、虎嘯猿啼、

滿目蕭然、感極而悲、一碧萬頃、郁郁青青、皓月千里、心曠神怡

(五)、課堂小結:

書讀百遍,其義自見,尤其對於美文,正確有感情的朗讀對文章整體的感知幫助很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