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案中心 > 八年級教案 > 八年級人教版語文背影教案

八年級人教版語文背影教案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1.44W 次

《背影》是現代作家朱自清於1925年所寫的一篇回憶性散文。接下來小編爲你整理了八年級人教版語文背影教案,一起來看看吧。

八年級人教版語文背影教案

 八年級人教版語文背影教案

 一、教學目標

知識與能力:

1.把握賞析詞句的思路。

2.學會以抓住關鍵詞句、填補文章留白等方式,品味賞讀文章的方法。

3.學習在敘述和描寫中蘊含深情,在議論和抒情中直抒胸臆,以表達深情的方法。

過程與方法:

1.解讀課文,採用整體感知——深入剖析——整體把握。

2.採用朗讀品味的方法,體會文章情感。

3.採用先自讀文本,再補充背景的方法,加深對文章主旨的理解。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1.感受父子情深,繼承和發揚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

2.體會父愛的深沉與偉大,珍愛親情,增進與父母的溝通與交流,學會關愛他人。

 二、教學重難點

教學重點:

1.理解融於字裏行間的真摯、深沉的父子之情。

2.學習在敘述和描寫中含蘊深情,在議論和抒情中直抒胸臆,以表達深情的方法。

教學難點:

結合背景,深入理解文章中蘊含的民族傳統倫理美德,並能遷移到對自己生活的理解。

  三、教學策略

本課主要採用朗讀法、賞讀評議法、分組討論法等教學方法,激發學生的興趣,充分調動學生的積極性,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

1.潛移默化,滲透科學的閱讀方法:整體——局部——整體。

2.培養學生賞析文章的能力:抓住關鍵詞句——理解表面義——品味深層義。

3.重視情感薰陶和文章現實意義的理解:課文感悟——生活拓展。

 四、教學過程

(一)作者簡介導入

導語:在中國現代文學史上有這樣一位享譽文壇的人物,他是著名的散文家、詩人、學者、民主戰士。他積極投入愛國民主運動,他清貧而有氣節,他曾寧死不領美國的救濟糧,同志稱頌他爲“表現我們民族的英雄氣概的愛國知識分子”。他就是朱自清。這樣一位在民族大業面前不屈不撓、極有骨氣的男子漢,面對親人時,卻另有一番細膩的情感。下面我們跟隨朱自清的筆觸,走進《背影》。

【設計意圖】回顧舊知的同時激發學生的閱讀興趣。

(二)感知學習

1.老師、學生、名師(孫道臨)一起配樂朗讀課文。

老師:第1~3段;學生1:第4、5段;學生2:第6段;名師:第7段。

2.思考的相關問題:

(1)老師、同學、大師誰讀得更好?好在哪裏?

(2)文章主要寫一件什麼事?請你概括。

(教師引導學生:概括事件的方法:誰,做了什麼,結果是什麼;重要的時間、地點不能丟。)

學生概括,教師總結:奔喪之後,於浦口車站,父親送兒子。

【設計意圖】營造情境和引導整體感知文章內容。鞏固事件概括的方法。

(三)內容探究

教師出示設計好的問題,引導學生分組分段討論。

1.作者眼裏,他的父親好嗎?你從哪兒看出來的?

教師引導學生:

(1)“父愛”這個大情感中,你能將它細化成更貼近我們的情感嗎?

舉例:體貼、關心、擔心、寬容、擔當、牽掛、不畏艱難、依依不捨……

(2)請你抓住文字、詞語等細節描寫,從表面到深層,品讀父親細膩的情感。

舉例:爬月臺的動作“攀”“縮”“傾”,父親還是“肥胖”的,穿着“青布棉袍”“黑布馬褂”,爬得辛苦艱難的樣子,正表達父親深厚真摯的愛子之心。

(3)文字往往不能把所有情形都寫出來,其中會有留白。請你發揮聯想和想象,填補留白,體會父親的情感。

舉例:父子初見,見兒子簌簌落淚,父親說:“事已如此,不必難過,好在天無絕人之路。”此處可以補充父親的心裏活動,理解其實最艱難的是父親安慰兒子時的堅強、體貼、擔當等特點。

2.能寫出如此感人至深的父親的兒子是怎樣的人呢?請你從文中找到依據,進行評價。

教師引導學生:可以尋找兒子在送別之時和寫文章時的表現和心理活動,也可以尋找作者的議論抒情句,體會兒子的情感。

【設計意圖】讓學生能更好地分析人物形象,將情感逐漸細化,培養學生的賞析文字能力,學會運用精練的詞語來概括人物的性格特徵。引導學生關注文章中父與子的情感是雙向的。

(四)主旨探究

教師出示設計好的問題或學生提出的不懂的問題,引導學生分組討論。

1.分析理解最後一段。

(1)你如何理解父親心中所說“膀子疼痛厲害”就“大約大去之期不遠矣”?

(2)你如何理解文章最後的感嘆“唉!我不知何時再能與他相見!”?

教師引導學生:結合掌握的朱自清父子的實際生活,體會父子之間的想念與依戀之情。

2.聯繫寫作背景,深入挖掘主旨。

(1)作者在什麼情況下寫《背影》?

教師引導學生:瞭解創作背景,站在時代的特點中品讀文章。

(2)引發了人們怎樣的思考?

教師引導學生:從兩個角度,當時人們的反響和現代人讀《背影》的思考。

3.出示季羨林先生讀《背影》的感言,與學生共讀品味。

教師引導學生:聯想遷移到從古至今的其他名言或作品,體會到父愛子、子愛父的倫理親情,這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是家庭、社會和諧的基礎。

【設計意圖】1.卒章顯志,從文章結尾的剖析引向創作背景。2.本文與背景、大家解讀和其他文字的互文閱讀,提升學生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五)寫法探究

1.教師導語並設計問題:這樣感人至深而又含蘊豐厚的文章,是怎樣用文字傳遞這種深情和含蘊的呢?

2.教師小結:

(1)善於從生活的平凡瑣事中提煉,福橘送吉祥、背影喻離別等,讓文章意蘊豐厚。

(2)四個“背影”,兩實兩虛,反覆呼應,首尾呼應,讓深情在文中迴環往復。

(3)在敘述和描寫中含蘊深情,在議論和抒情中直抒胸臆,二者結合,感人至深。

【設計意圖】討論並總結本課寫作手法,爲以後的寫作指導作鋪墊。

(六)活動學習

教師佈置圍繞下列問題展開活動(根據課堂實際選擇合適的活動)。

1.你的父親和文中的父親相似嗎?結合生活事例講講你的故事,談談你的`感受。

2.播放學生家庭的“父與子”溫馨照片,講經歷,談感動。

3.播放卜勞恩《父與子》中的幾幅漫畫,讓學生結合自己的生活經歷,說說看到的父子之情。

【設計意圖】實現課內外遷移,體現大語文教學觀。實現能力遷移和情感內化。

(七)佈置作業

1.有選擇地佈置檢測練習。

參考文本素材“《背影》同步檢測”。

2.在“閱讀輸入”與“寫作輸出”中品味生活。

課外閱讀臺灣著名女作家三毛的《背影》,然後寫一件父母讓你感動的小事。

【設計意圖】1.基礎檢測練習。2.引導學生做課外閱讀,發現身邊親情並練筆。

八年級人教版語文背影教學反思

本文感情真切、質樸自然,所以我將教學的重點自然放在了通過品讀“背影”來感悟文章蘊含情感上。文章的標題即是“背影”,父親給作者留下深刻印象的也是背影,背影在文中多次出現,是貫穿文章的主線。抓住“背影”,也就抓住了理解本文的關鍵。

因而,我在教學設計中選取了易於學生領悟文中所滲透的父子深情的角度,設置了幾個層層深入的環節。先是由一首小詩導入,將生字詞蘊含其中,並通過朗讀,讓學生初步進入到一個感悟親情世界的氛圍當中。之後是“初讀文章,尋找父愛足跡”這一環節。通過這一環節的實施,學生對文章能有一個初步的體會,找出文中提及背影的文字,抓住文章主線。再來“品讀,聚焦父愛畫面”,讓學生通過品讀,得到發現,發現這幅感人的“背影圖”是通過多種人物描寫方法塑造出來的。然而僅僅是父親爲“我”費力買橘子這一畫面讓作者感動嗎?並不是。而是作者從那個背影當中感悟到了深深的父愛。於是便是下一環節:研讀,感悟至深父愛。通過結合當時的家庭狀況和父親的境遇、父親的言行,特別是父親送行時的幾句話以及作者看到背影前後對父親的理解,進行探究性學習,讓學生走入深深的父愛。最後進行拓展延伸,以片段寫作的形式對父母進行“真情告白”,從而學會感恩,關愛身邊愛着自己的人。

本課教學基本實現了教學設計中的目標和重點,閱讀與寫作相結合。讓學生通過研讀文本獲得頓悟並能從課堂中體驗到真切的人間至情。從學生的狀態來看,他們較爲深入地探究了文本,通過層層深入的環節,理解了文章情感。印象最深的是一位同學下課時說道:“我希望這堂課永遠不會結束。”這說明她在這堂課中有着很多的收穫。同時,這也便是對我作爲這堂課的教師最大的肯定了,學生的話給了我巨大的感動,讓我受到了強烈的鼓舞和震撼。我會因此而更加自信、更加堅定地邁向教學探索的更高境界。因更多地注重情感體驗,從而未能夠從結構上很好地分析這篇散文。這是本次教學設計中的遺憾和不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