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作文中心 > 議論文作文 > 勤能補拙的議論文

勤能補拙的議論文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3.34W 次

在平平淡淡的日常中,大家一定都接觸過論文吧,藉助論文可以有效提高我們的寫作水平。你知道論文怎樣寫才規範嗎?以下是小編爲大家整理的勤能補拙的議論文,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勤能補拙的議論文

勤能補拙的議論文1

何爲“勤”?勤是讓我們走向成功的惟一道路。何爲“拙”?拙是我們的不足之處。“勤能補拙”,勤奮能把我們的不足處消滅掉,它們是相互的。

“勤能補拙是良訓,一分辛苦一分才。”只要付出必定有收穫。

魯迅是我國偉大的文學家,他講起自己的筆名時說:“魯是愚鈍,迅是不靈敏,我不是一個天資高的人。”然而魯迅通過自己的努力,最終取得了很高的成就。這,就是勤能補拙。

勤能補拙,的確不假。

科學告訴我們,勤奮可反覆地、經常地刺激人的腦細胞,並通過這種多次地刺激把信息儲存起來,以便用的時候提取出來。這樣,勤奮提高腦的靈活性,使人變得更加聰慧靈敏。一些天資稍差的人,也可以通過自己的勤奮努力變拙爲巧,變拙爲靈。

這樣的例子數不勝數,下面這個名人就是勤能補拙的典範:

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的英國首相邱吉爾,是一位出類拔萃的演說家,被列爲世界10大著名的演說家之一。但是,邱吉爾第一次在議會上發表演講時,卻栽過一次大筋斗——當他講到一半時,突然忘記了下文,怎麼也想不起來了,憋得面紅耳赤,只好中斷演講,尷尬地回到自己的座位上。但他毫不氣餒,潛心研究演講技巧,經常鍛鍊自己的口頭表達能力。功夫不負有心人,邱吉爾終於成爲20世紀的著名演說家和卓越的政治家。

“勤能補拙是通向成功的階梯”,只要我們肯勤奮刻苦,相信成功就離我們不遠了。

俗話說“笨鳥先入林”,就說一個天生智障的男孩吧,小時候他媽媽帶他去看醫生,聽醫生說彈鋼琴可以提高智力。便買了架鋼琴教他,那個男孩知道不能讓他媽媽失望,便努力學習,用自己的勤奮刻苦來彌補自己的“拙”。最後在他的不懈努力下,用了12年的時間成了一個活潑開朗且孝順的“鋼琴男孩”。

通過這幾個故事說明了什麼呢?正應了愛迪生說的那句話“天才是1%的靈感和99%的汗水。”對啊,只有在辛苦的背後,纔有“才”的出現。“勤能補拙是良訓,一分辛苦一分才。”讓我們一起共勉吧!通過自己的勤奮努力變拙爲巧,變拙爲靈。

勤能補拙的議論文2

中國著名數學家華羅庚曾經說過這樣的一句話:“勤能補拙是良訓,一分辛勞一分才。”事實證明,這的確是一個真理!

古今中外,曾涌現出無數個令人敬佩的有名人士,他們並非一生下來就掌握某種本領或擁有異於常人的智慧,但是最終,他們卻都夠得到了人生的饋贈,真是既讓人羨慕,又讓人感到不解啊!之所以那些名人會如此幸運,並不是因爲上天的眷顧,而是因爲是他們有一種難能可貴的精神——勤奮。

單憑我的一面之詞,你也許覺得有些難以信服,但是科學反面也曾經向我們表明:勤奮可以反覆地刺激人類的腦細胞,並通過這種頻繁的刺激把獲取的信息儲存起來,以便在需要的時候可以及時地提取出來。而且勤奮還可以提高頭腦的靈活性,使人變得更加聰慧靈敏。一些天資較差、智力較低的人,可以通過勤奮和努力化拙爲巧、變拙爲靈。

除了科學方面的證實以外,生活中能表現“勤能補拙”的例子更是數不勝數。

“天才是百分之九十九的汗水加上百分之一的靈感。”這句話用在愛因斯坦身上再合適不過了。愛因斯坦之所以能取得偉大的成就,主要是因爲他的勤奮,是因爲他符合時代要求,不斷探索,敢於創新。然而,幼年時代的愛因斯坦因爲智力發育較慢,經常遭到同齡孩子的嘲笑,而且從來不被老師看好。誰知長大後的他卻異常的勤奮,一天二十四小時大部分都是在實驗室度過的。別人學習時他在學習,別人玩耍時他還在學習,別人休息時他依然在不停地學習、鑽研。經過多年的努力,愛因斯坦最終以“相對論”而聞名於世。

我國著名戲曲表演藝術家梅蘭芳曾說過:“我是個笨拙的學藝者,沒有充分的天才,全憑苦學。”其實他說的一點不假。梅蘭芳年輕的時候去拜師學戲,師傅說他長着一雙死魚眼睛,灰暗、呆滯,根本不是學戲的料,不肯收留他。然而,天資欠缺不但沒有使梅蘭芳灰心、氣餒,反而促使他變得更加勤奮了。他喂鴿子,每天仰望着天空,雙眼緊跟着飛翔的鴿子,窮追不捨;他養金魚,每天俯視水底,雙眼緊跟着遨遊的金魚,尋蹤覓影。經過多年的不懈努力,梅蘭芳的眼睛終於變得如一汪清澈的秋水,閃閃生輝,脈脈含情。

生活中,並非只有名人的事例才能表現“勤能補拙是良訓”這句話所蘊含的道理,如果你試着觀察一下自己身邊的一些同學,就會發現他們與那些名人一樣,同樣具有勤奮的精神。多少次,當你沉浸在遊戲的快樂中時,他在默默的努力着;多少次,當你和朋友閒聊時,他在靜靜的思考着;多少次……也許他的天資並不如你,但往往到了最後,成功者的頭銜確屬於他。這是爲什麼呢?原因只有你自己知道。

要想知道一個人的成就有多大,不光要看他所獲得的榮譽和知名度,而要着重瞭解他在成功之前究竟留了多少汗、克服了多少困難、花費了多少心血,準確地說就是看他到底有多勤奮。要知道,曾經有過失敗的人或許是勤奮的,但最終獲得成功的人絕不是懶惰的!

勤能補拙的議論文3

國子先生教誨弟子:“業精於勤而荒於嬉,行成於思而毀於隨”。字字珠璣,微言大義,我想只有切身體會過之後才能發於肺腑吧!也許這也正是韓愈老先生這句經典被編入教材,連小學生都能倒背如流的.原因。但是,我又不禁有發一問:如今真的將這“勤”付諸於行動的又有幾人呢?

“金無足赤,人無完人”,每個人都難免會在生理或心理上的存在一些缺陷,不過畢竟命運對每個人都是是公平的:勤,亦能補拙!若非如此,誰又能想到那個幼年身患口吃,常常在辯論會上被駁倒,在生活中被取笑的德斯梯尼,能成爲著名的演說家呢?這應該就是他憑着一股堅定的信念,堅持每天的練習的“勤奮”結果。這也令許多人爲之震撼而瞠目結舌。

我們不時的會發現身邊存在這麼一類人,他們熱衷於抱怨,抱怨生活條件差,抱怨學習環境艱苦,抱怨以上種種使自己不能將全部的精力投入到學習中去,更不知勤奮二字爲何解!但是,如果這些真的能成爲放棄勤奮的理由,那麼當面對鑿壁偷光的匡衡、囊螢照讀的車胤、映雪讀書的孫康,又情何以堪?

“以中有足樂者,不知口體之奉不若人也。蓋餘之勤且堅若此。”宋濂用親身的經歷闡述着這麼一個道理:勤,也能彌補生活條件上的不足。

“天才,是1%的靈感+99%的汗水”,愛迪生如是說。成功之路本就是汗水鋪就的。衆所周知,張海迪之所以成爲最具影響力的文學家,是與她的勤奮所分不開的。童年的不幸,使她倍受磨難,註定了她的一生在輪椅上度過。可她永不言棄,最終用汗水鑄就了輝煌,成爲了中國的海倫—凱勒。我想人們在欣賞她膾炙人口的《輪椅上的夢》的同時,更欣賞的應該是她那份勤奮的品格。

“人生在勤,不索何獲”,是啊,人的一生本就如白駒過隙,如果不勤奮努力去求索,去追求,又能拿什麼來證明生命的意義呢!勤能補拙,堅信這一點,成功的大門纔會像你開啓,你才能成爲命運的主宰者!

勤能補拙的議論文4

古人曾經說過“勤能補拙。”無論是再笨拙的人,通過努力也一定能夠取得成功的。由此可見勤奮能夠彌補一個人在智力上的缺陷。

愛迪生曾經說過“天才是由百分之一的靈感和百分之九十九的汗水構成的。”也就是因爲這句話,愛迪生纔沒有被燈泡發明中的多次失敗擊垮,而是更加的勤奮,終於成功的發明了電燈,給人們帶來了光明。偉大哲學家馬克思也曾經說過“在科學上沒有平坦的大道,只有不畏勞苦沿着崎嶇之路攀登的人,纔有希望到達光輝的頂點。”仔細想想,如果沒有馬克思當年的勤奮耕耘,又怎麼會有爲勞苦大衆帶來新希望的馬列主義呢?

相反,如果一個人不勤奮,就算擁有再高的才能和智慧又有什麼用呢?傷仲永便是一個很典型的栗子,仲永之傷又何嘗不是仲永之痛。如果他珍惜天生的才能,好好勤奮的努力,一定會是一個成功的人的。

古今中外,說勤奮的事例還很多。而真正能夠引以爲戒的人又有多少。很多人浪費了大好的時光,虛度年華,自以爲自己很聰明,便萬事可爲,到頭來只是空歡喜一場。他們失敗的原因就是因爲他們沒有做到勤奮,沒有了勤奮,就算是一個聰明的人也會一事無成。反之,如果一個才能平庸的人,做到了勤奮,那麼他就一定會成功的。想想古今中外的成功者,又有幾人是才能高乎常人的佼佼者,不都是通過自己的勤奮換來成功的嗎?在中國的古代不是也曾有過頭懸樑,錐刺股的故事嗎?不是也曾經有過囊螢照讀,鑿壁偷光的志士嗎?而爲什麼,又會有那麼多的人沒有做到勤奮呢?其實是因爲我們對於勤奮說起來是很容易的,而真的落實到我們每個人的身上卻是很困難的。這就好比理想轉化爲現實是需要艱苦奮鬥的。想是一回事,而做又是另一回事,越是看似容易的事情越難做到。所以,戰勝自己,做到勤奮的人才會是真正的成功者。

聯繫事實,高考不也是需要勤奮嗎?誰能做到勤奮,誰便能考入理想的大學,誰能做到勤奮,誰便能在學習上更上一層樓。所以,我們要更加的勤奮,去迎接三年後的高考,書寫好我們人生的一個重要的篇章。

勤奮,它是一個人想要成功的必經之路,也許這條路很曲折,但走過去就會是平坦的道路。還記得古人告訴我們的話嗎?“勤能補拙”,一個所有人都知道的簡單道理。

勤能補拙的議論文5

爸爸的書架上有很多關於中外名人的書籍,我每天做完作業後都要取出一本讀一讀,從書中我得到了樂趣,也學到了很多知識,明白了許多道理。

今天,我讀了《愛因斯坦成功的祕訣》這篇文章,對成功的祕訣有了深刻的理解。愛因斯坦說:成功等於艱苦的勞動、正確的方法及少說空話的和,即W=X+Y+Z,這也正是愛因斯坦的成功之道。我認爲,這三個條件中,“勤”是首要條件,因爲勤能補“拙”。

愛因斯坦小時候也不是超人的“天才”,甚至有人說他是笨蛋、“老實頭”,還被學校勒令退學,可是促使“笨蛋”成爲“天才”的,不正是這個“勤”字嗎?愛因斯坦深信天才出於勤奮,爲了徹底弄清一個問題,他比別人多花幾倍的時間和精力,終於用辛勤的汗水澆開了成功之花,他的相對論通過英國劍橋大學著名天文學教授愛丁頓觀測日全蝕而得到驗證,對科學技術的發展做出了巨大的貢獻。

這又使我聯想到曾讀過的一則關於曾國藩的小故事:清朝鹹同年間,位居“中興名臣”之首的曾國藩,幼時其天賦並不高。有一天,他在家中讀書,一篇文章不知重複多少遍了,還沒背下來。這時,他家來了一個賊,潛伏於屋檐下,想等他讀完書睡覺之後下手偷東西。可是等啊等,就是不見他睡覺,還是翻來覆去讀那篇文章。賊人大怒,跳出來說:“這種水平讀啥書?”然後,賊將那篇文章背誦一遍,揚長而去。曾國藩心想,這賊記憶力真好!聽過幾遍的文章都能背下來,可惜,他沒把天賦用在做正事上。我天賦不高,當以勤爲徑了。於是,他一生勤奮不息。他虛心求教,博採衆長,不因平庸而懈其志。他雖不配稱天才的軍事家,但他卻是一個成功的軍事家。而他的成功恰恰在於他善於向別人學習。最終,以勤補拙,走向成功。

“對於“勤能補拙”,我也深有體會。我的同桌比我小一歲,她的字曾經寫得很難看,這常常成爲我譏笑她的好理由。聽了我的話,她並沒有多辯解什麼,只是默默地練習寫字。課餘飯後,常常能看到刻苦練字的身影。漸漸地,她的字逐漸趕上了我,而她並沒有就此滿足,還是刻苦練字。現在,她已經成爲我們班裏公認的字跡最漂亮的人了。

勤能補拙,真是一條顛撲不破的真理。我們每一個人都應該用勤奮去彌補自己的不足,用汗水去澆灌那絢麗的成功之花。

勤能補拙的議論文6

成功,是一個多麼令人嚮往的字眼,可成功的祕訣到底在哪裏呢?愛因斯坦對成功的祕訣下了科學的定義:w=x+y+z,意思是成功等於艱苦勞動,正確的方法及少說空話的和。我認爲,這三個條件中,艱苦的勞動,即“勤”是首要條件——因爲“勤”能補拙。

小蓮是我的同學,我們倆一般大。在一起的時候,大家都說我比她聰明。有時候一起談論什麼事情,我嘰嘰喳喳,張嘴就來,她卻會紅着臉,支吾半天也說不出。所以跟她在一起,我也難免生出些優越感來。

這個學期,我們倆在同一個英語興趣班補習,老師每次都會佈置背誦作業。平時背一篇課文,我總比她先背完。背完後,我把書一扔就完事,小蓮卻一直拿着書在背,直到滾瓜爛熟爲止。我去叫她玩,她也紅着臉搖搖頭。結果,每次老師檢查背誦,她都背得比我流利。

五年級下半學期,學校舉行了一次寫作比賽。我們倆都被老師選上去參賽。我自信滿滿,平時習作都是優,經常得到老師表揚,還被選作範文在班級黑板報上張貼。這樣的水平,拿個獎還不是小意思?

沒想到競賽成績一公佈,我就傻眼了。那個唯一的年級第一,居然是小蓮。怎麼可能呢?從學寫作文開始,我每次都比她寫得好。雖然她很努力,堅持每天寫日記,每週寫一篇作文。但是……

哎!看來真的是“勤能補拙”啊。

愛因斯坦不是天生的“天才”, 有人還甚至說他是笨蛋。可是促使這個笨蛋成爲天才的,不正是這個“勤”字嗎?他深信天才出於勤奮,用勤奮去彌補自己的笨拙,終於用汗水澆開了成功之花。

自以爲聰明的我,現在才真正明白“勤”這個字眼的含義!

勤能補拙的議論文7

有誰,天生註定就是一個天才?又有誰,天生就是一個蠢才?答案,是肯定的:沒有一個人是老天決定了他的智商。所以,從每一個人誕生得那一瞬間開始,上天就給予了那個人與別人同樣高的智商。可是,爲什麼有些人得成績名列前茅,而有些人的成績名落孫山呢?答案只有兩個字:勤奮。

世人皆曉的愛因斯坦就是一個很好的例子。愛因斯坦小時候,是被所有人公認的一個小笨蛋,笨到同學們見到他就議論紛紛,笨到老師也覺得他無可救藥了。可是呢,愛因斯坦去具有了常人所沒有的意志力,那,就是“勤奮”!在手工課上,別的小朋友都交了一個個精美的手工作品,可他卻交了一個工藝粗糙的的小木凳子,大家都笑話他。老師也諷刺他:“我看沒有比這個更糟糕的東西了!”可是愛因斯坦卻拿出了兩個比這個更加糟糕的小凳子,這時,老師和同學們驚呆了,也由此改變了對他的看法。這是愛因斯坦的成長過程中一次小小的勤奮,他的收穫是得到了同學和老師對他新的看法;長大了以後,愛因斯坦更加勤奮了,他的成就也就更大了——他得到了諾貝爾獎、以及許多數都數不清的獎項。瞧,這不是一個典型的勤能補拙的例子嗎?

貝多芬不也是如此,作爲一個音樂家,他的耳朵竟然聾了,可是他付出了比別人多十倍、一百倍、一千倍、甚至一萬倍的精力!跌倒了,再爬起來;失敗了,再重新來過。他就是這麼的勤奮,這麼的堅持不懈,所以,他成功了——他終於成了一個舉世聞名的偉大的音樂家!這成功的奧祕是什麼?對,這一切的一切,都是因爲勤奮!

當然,除了這些響噹噹的大人物的成就靠的是勤奮,其他一些無名小輩也都很勤奮,只不過他們並沒有怎麼出名而已,但是,他們也都各自得到了自己應得的那份成就!

“勤能補拙”這個道理使用在每一個人身上,所以,讓我們一起來勤奮吧,靠“勤能補拙”這個道理得到屬於自己的那份成就吧!

勤能補拙的議論文8

“成功的花,人們只驚羨它現時的明豔,然而,當初它的芽兒,浸透了奮鬥的汗泉,撒遍了犧牲的血雨。”讀了《愛因斯坦成功的祕訣》這篇文章,使我深受啓發。冰心奶奶的名句像火花一樣,閃耀在我心間》。

成功,這是一個多麼令人嚮往的字眼,可是成功的祕訣到底在哪裏呢?愛因斯坦對成功的祕訣做了科學的概括:w=x+y+z,即:成功等於艱苦勞動、正確的方法及少說空話的和。這也正是愛因斯坦的成功之道。我認爲,這三個條件中艱苦的勞動,即“勤”是首要的條件。因爲“勤”能補“拙”。

愛因斯坦小時候也不是超人的“天才”,甚至有人說他是“笨蛋”。可是促使“笨蛋”成爲“天才”的,不正是這個“勤”字嗎?愛因斯坦深信天才出於勤奮,他用勤奮去彌補自己的“笨拙”。爲了徹底弄清一個問題,他比別人多花幾倍的時間,終於用汗水澆開了成功之花,對科學技術的發展做出了巨大的貢獻。

對於“勤能補拙”,我也有深深的體會。我有個同學叫小瓊,我倆一般大,經常在一起。人們說我比她聰明,平時背一篇課文,我總比她先背會。背完後我把書一扔,就算完事;小瓊卻拿着書一直在背,背到徹底背熟爲止。結果,老師每次檢查背誦她,都比我分高。剛開始作文,我也每次都比她寫得好。後來,她對我說,她一定要把作文水平提高。因爲她平時也不怎麼愛說話,所以我不相信她作文會有多大的進步。但她不管這些,堅持每天寫日記,三天寫一篇作文。經過一段時間的努力,她的作文水平果然提高了。上次學校作文競賽,她因此超過了我,獲得年級組的第一名。

這使我認識到:“勤能補拙”,這是一條顛簸不破的真理。我們每一個人都應該用勤奮去彌補自己的笨拙,用汗水澆開絢麗的成功的花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