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作文中心 > 議論文作文 > 關於網絡用語的議論文

關於網絡用語的議論文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2.26W 次

從小學、初中、高中到大學乃至工作,大家都不可避免地要接觸到論文吧,論文的類型很多,包括學年論文、畢業論文、學位論文、科技論文、成果論文等。那麼,怎麼去寫論文呢?以下是小編精心整理的關於網絡用語的議論文,歡迎閱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關於網絡用語的議論文

關於網絡用語的議論文1

如今,網絡成爲了大家的交流方式,網絡用語也成爲了上網人的專用語言。

我也十分喜歡網絡語言,就連我的xx名也是網絡最流行的火星文,,每回和同學“老C”對抗網遊“DOTA”時都少不了用網絡語言滴(的)對話,可惜哦,老C他每回都被我“坑”(打)死!

每天掛QQ,聊天“神馬”“坑爹”一次,是不可少滴!可有幾次在QQ羣上聊天用網絡語,被老師看成了外星語,以致被老師罵,也被其他同學家長當成外星人。

可網絡用語,對那些考試作弊的人就有了大用了。

例如考試作弊用網絡語,老師看不懂,當然就會放你一馬啦,你也可以得逞。

可你碰上麻辣教師你可就插翅難逃了,因爲這類老師,可是精通網絡語滴,哪傳紙條簡直就是自殺。

夥計,網絡用語是一把雙刃刀,有好處,可也有壞處。你是想學好語文呢,還是學時髦的網絡語?

關於網絡用語的議論文2

近日,國家新聞出版廣電總局發出通知,要求各類廣播電視節目和廣告,嚴格按照規範寫法和標準含義使用國家通用語言文字,不得在成語中隨意插入網絡語言或外國語言文字,不得使用或介紹根據網絡語言、仿照成語形式生造的詞語,如“十動然拒”“人艱不拆”等。

此次禁令針對的不只是“人艱不拆”等缺乏文化內涵的網絡語言,還包括隨意篡改、亂用成語等現象,例如把“盡善盡美”改爲“晉善晉美”,把“刻不容緩”改爲“咳不容緩”等。儘管如此,國家新聞出版廣電總局此舉在贏得公衆普遍稱讚的同時,也招致一些非議。有人認爲網絡文化可以自我淨化,無須刻意去遏制一些自然形成的東西,更有甚者稱這一規定是對網絡文化的扼殺。

不可否認,網絡語言以其輕鬆活潑的風格得到許多網民,特別是青年人的喜愛。廣播和電視等傳統媒體肩負着標準使用漢語的使命,傳統媒體雖然在語言風格上可以多接些“地氣”,但也要把握好尺度,不能跟風追捧一些缺少文化內涵,甚至是十分粗俗的網絡用語,更何況這些用語在網絡上也存在着很大爭議。

對一些晦澀生硬的網絡用語說“不”,並不意味着對網絡文化的否定與扼殺。網絡文化應當成爲多元社會文化的組成部分,而非文化價值的破壞者,不應干擾和誤導人們對文化常識的認知。因此,網絡文化的建立和發展需要不斷地剔除糟粕。

實際上,近年來一些廣播電視節目和廣告中不僅熱衷於使用網絡詞彙,還挖空心思篡改和曲解傳統成語,生硬地造出“晉善晉美”“咳不容緩”和“騎樂無窮”等諸多奇怪的用語。這些另類用語看似有創意,實則是爲了出奇、奪人眼球,以便提高節目的收視率。長此以往,漢語的正確使用會遭受威脅,會給公衆、特別是對於處在語言知識學習階段的青少年造成誤導。

除規範性考慮外,還應看到,語言文字也是民族文化和思想觀念的重要載體。傳播文化、弘揚文化的前提,就是對文化心懷敬意,嚴謹優雅地使用語言文字,而生造詞句、追風惡搞是對漢語使用習慣及其標準的破壞,是對漢語審美的破壞。因此,國家新聞出版廣電總局嚴格廣播電視節目語言文字的用法和含義,是完全必要的。期待在文化傳播界人士的倡導和帶動下,把這些外在規則變爲內在自律,在廣播電視節目中規範使用漢語語言,進而對網絡語言的使用起到輻射和提升效應。

關於網絡用語的議論文3

果不其然,像春筍一樣,一些網絡新詞兒終於從衆多中國人特別是年輕人的嘴裏蹦出來了。

呵呵——近些年,我迫於與時俱進的時代召喚,有些不情願,怯怯然又欣欣然地從現實的死海中登上網絡,那叫一個新鮮,一個激動。沒想到無論到哪兒都能聽取“呵呵”一片,這是什麼叫聲?當時自然摸不着頭腦,沒多久,聽多了看多了,也便會意出了那表示的'是笑。我更納悶了,哪有這麼笑的,聽着疹人。到後來耳濡目染,慢慢懂得了這短短一聲“呵呵”裏面的別有深意,意思豐富着呢。

滴——相當於“的”,一般用在句尾,說起來嬌貴十足又有點兒居高臨下真理在握的架勢。但我覺得剛聽那陣還好,說的人多了也就乏味了。女生說“滴”還讓人覺得過得去,至於男生,也“滴”“滴”“滴”的,聽着發膩,似乎沒吃飽,可憐得像要飯的似的。

暈——多數時候單說這一個字兒,聽起來真是讓人頓生憐惜。但如今,有時加個前綴,“我暈”,有時在後面加個字進一步加強效果,“暈死”“暈倒”等。自然說不出具體表示什麼意思,但是總能意會出那麼點兒意思。在現實生活裏,也早已“暈”成一片。身邊暈乎着的人不在少數,就連自己有時也會不禁溜出個“暈死”,以表示什麼什麼的。

汗——當初也不明白,怎麼大家正說着話老蹦出個“汗”呢?雖然不懂,但還是不失其樂地跟着“汗”。當有人問及意思,便用“連個‘汗’你也不知道,真‘汗’“掩飾自己對“汗”並不知意,更指明瞭對方的不“潮”。“汗”多了也就看清了,那表示人家急得或乾脆被你嚇出一身冷汗啦!其實哪至於呢,不就是隨便聊聊嗎?可人家不管,總之非要顯示自己“汗”。久而久之,遇到什麼尷尬的場合,我的口中也會不自覺地蹦出幾個“汗”來。

偶——剛上網那會兒,聽着你“偶”來我“偶”去,着實有些惱人。後來在電視上聽到有臺灣老百姓也說“偶”,猜想可能是原住居民的土話吧。可現在土話怎麼也越傳越邪乎,成了潮流酸語了呢?現在有不少同學,話說得好好的,便在語句中有意無意地夾雜些土話,以顯示自己語言的幽默。說土洋結合的普通話竟成爲一種新潮了。有一次和一小學同學聊天,沒說幾句就開始偶偶偶了,我聽不下去,說:“你別偶!”人家當即理直氣壯地回了句:“偶偏要偶!”當時,我怎一個“汗”字了得!

這年頭的流行新詞兒真讓人“汗”啊!

關於網絡用語的議論文4

想必大家都知道,它的詞句很有趣,但是帶給我們的可是厲害兼備啊!

我三年級時,班裏流行說網絡用語,因此我們的語文成績是一塌糊塗啊。就比如看拼音寫漢字這一題和改寫句子這兩題來說吧。第一個詞的拼音拼的是什麼可我們大部分人都寫成了神馬,吧怎麼寫成了腫麼......唉,這可惡的網絡用語。

上課時,網絡用語還停在嘴巴里。老師一上課,網絡用語便又流行開了,老師問我們:“你們知不知道沒有一切困難能難倒我們這個句子給它換個說法是什麼?”我們互相看了看異口同聲地說道:“神馬都是浮雲!”老師愣了一會,生氣的說道:“你們都給我抄五篇課文,覺得自己考得還不夠差是不是?還敢用網絡用語來說話,想爭取下次都抱個鴨蛋回去麼?”我們的臉紅了起來,都紛紛低下了頭。

放學了,回到家後,弟弟心情十分難過,我趕緊走過去問:“弟弟你腫麼了?”弟弟望了望我,心情彷彿像漸漸回升了一般。過了一會兒,他又“撲哧”一聲笑了出來,我好奇地問:“老弟,你腫麼了?腫麼一會兒笑,一會兒哭呢?”老弟笑的更開心了,上氣不接下氣的說:“你講的網絡用語實在是太好笑了,笑得我肚子都疼了。”“蝦米?”原來是網絡用語讓弟弟開心起來啊。但是轉念一想網絡用語還是少用爲好啊,不然我們的國寶——漢語就要糟蹋在我們的手上了啊。

網絡用語利病兼具,帶給我們幽默,平時有些網絡用語也很好,比如——8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