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作文中心 > 議論文作文 > 考試議論文

考試議論文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2.27W 次

在日復一日的學習、工作生活中,大家都寫過論文,肯定對各類論文都很熟悉吧,論文的類型很多,包括學年論文、畢業論文、學位論文、科技論文、成果論文等。寫論文的注意事項有許多,你確定會寫嗎?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考試議論文,歡迎大家分享。

考試議論文

考試議論文1

一、電子行業職業技能鑑定質量現狀分析。

電子職業技能鑑定方式的很多方式在現實生活中很難得到落實和實施,目前使用最多也是最廣泛的職業技能鑑定方式是社會化考覈,國家規定在校學生、電子企業從業者以及社會人員都可以報名參加電子職業技能鑑定考試,但是通過這種方式進行的職業技能鑑定考試很難達到國家要求的鑑定標準,主要是因爲通過這種方式進行的職業技能鑑定考試試題沒有與國家的同步更新,致使通過這種方式進行的鑑定考試只是一種考試形式,不能夠真正達到鑑定電子行業從業者職業技能的目的。

二、電子行業職業技能鑑定考試存在的問題。

(一)考覈標準滯後於科技的發展。以電子企業生產力的提高、技術的進步作爲基礎,電子企業的分工越來越細,電子企業的各種崗位對崗位工作者的職業技能要求越來越高,相比電子企業對崗位工作職業技能要求,國家電子職業技能考覈標準有些滯後。國家制定的考覈標準不能夠與電子企業的崗位需求結合在一起,導致了國家制定的電子職業技能考覈標準與電子企業崗位實際需要發生脫節。

(二)考覈方式不達標。電子職業技能鑑定考試是國家對電子行業從業者一種技能評價方式,電子職業鑑定考試的基本要求就是要公平、公正。目前國家對電子行業從業者的職業技能鑑定方式主要有四種:社會化考覈、企業現場考覈、直接認定和轉系列認證。對於企業現場考覈這種鑑定方式出於多種原因一直沒有得到切實落實和實施,鑑定成本以及電子企業的生產環境都影響到了社會化考評的正常實施;對於轉系列認證職業技能鑑定方式,能夠滿足這種條件的人很少,但是相比直接認定職業技能鑑定方式人數會多些,因爲符合直接認定職業技能鑑定方式的從業者真是少之又少。

(三)考覈的內容陳舊。電子行業職業技能鑑定考試試題從國家題庫或者省級題庫中進行隨機抽取。但是現階段國家題庫以及省級題庫存在着一些問題,職業技能鑑定命題者在命題時操作不規範,國家題庫或者省級題庫的更新週期較長,國家對電子行業職業技能鑑定考試的職業題庫開發進度很慢,題庫的開發遠落後於人力資源保障廳發佈一些新型職業的速度。

(四)缺乏對考評員的培養和監督機制。電子行業職業技能鑑定質量受到考評員的影響,考評員作爲職業技能鑑定考試過程中的評判員對職業技能鑑定考試的質量起着非常關鍵的作用。現在國家或者是省級制定了相關的制度對考評員進行管理,雖然說制定了管理考評員的制度,但是現階段還是存在很多問題。

三、電子行業職業技能鑑定發展對策。

(一)考覈標準要考慮電子行業技術更新週期。電子行業職業技能鑑定考試的考覈標準要能夠考慮到電子行業技術的更新週期,對於一些過時的考覈標準要進行及時調整和完善,必要的時候要予以摒除。當前很多技術更新週期很短,以電子產品手機爲例,各種品牌的手機不斷升級換代,這樣在對手機電子企業從業人員進行職業技能鑑定時就要以最新的手機產品作爲最新的命題點,對從業人員的鑑定標準要以對新產品的認識程度作爲標準,而不能以對過時產品的認知作爲考覈標準。

(二)拓展考評方式。對電子行業職業技能鑑定考試的考評方式要進行及時拓展,國家要根據不同的考試人羣制定不同的鑑定方式不能夠一概而論,對於考覈學生的考覈標準如果用到有豐富實踐經驗的電子企業一線工作人員身上難度就會大幅度降低,反之對於學生來說難度就會增加。

(三)高校要加強自身管理和教學工作。高校要做到在電子專業教學方面要不斷改進教學方法,不斷更新教學內容,對於課本中落實的教學內容要一概而過,讓學生做一下了解就行。高校電子專業教師要在教學中講一些比較新的教學案例,讓學生能夠了解到最新的電子產品和電子知識,需要高校教師不斷提升自身的教學能力,不斷創新教學方法。高校電子專業教師要結合職業技能鑑定的考覈標準對電子專業學生進行教學,幫助學生提高應對職業技能鑑定考試的能力。

(四)加強政府職能機關的監督和協調工作。政府職能機關應該對電子行業職業技能鑑定考試的實施進行監督和協調,保證電子行業職業技能鑑定考試的實施質量。政府應該監督職業技能鑑定中心的鑑定操作流程,協調技能鑑定中心完善鑑定管理制度,建立對技能鑑定中心的質量評價體系,改善技能鑑定中心的基礎設施建設。國家應該根據電子行業的發展狀況及時更新電子行業職業技能鑑定考試題庫,嚴格要求命題者的命題要符合電子行業職業技能發展要求。政府還要加大在高校電子專業建設方面的投資,幫助高校電子專業建立一些能夠提高電子專業學生實踐技能的實訓平臺,讓學生在學習過程中就能夠基本掌握所必備的基礎電子職業技能,提高學生快速適應電子企業工作崗位的能力,加快了學生崗位職業角色的轉變。

結語。

通過上文分析我們清楚了電子行業職業技能鑑定考試的質量現狀,明白了在電子行業職業技能鑑定考試中存在的問題,提出了電子行業職業技能鑑定考試的發展對策。時代在發展,技術在進步,電子行業的職業技能鑑定考試考覈標準也要不斷改進和完善以適應社會發展的需要。電子企業對從業人員的要求越來越高,電子行業職業技能鑑定考試的完善發展勢在必行。電子行業職業技能鑑定考試質量的提升需要國家、社會、高校以及職業技能鑑定中心的共同努力才能實現,電子行業職業技能鑑定考試質量的提升需要經歷一個很長的過程,不是短期時間內就能夠實現的,必須持之以恆才能夠受到成效。

參考文獻:

[1] 竇顯娜 . 基於全面質量管理理論的陝西省職業技能鑑定體系的構建 [D]. 西北大學 ,20xx.

[2] 郭永善 . 高技能人才培養瓶頸剖析及模式研究 [J]. 實驗技術與管理 ,20xx(6):126-129.

考試議論文2

培根曾說過:“如果你把快樂告訴一個朋友,你將得到兩個快樂;如果你把憂愁向一個朋友傾吐,你將被分掉一半憂愁。”是的,朋友是人生的無價之寶。或許人人都有許多朋友,但不可否定的是,不可能人人都有真正的友誼。要想得到真正的友誼並不容易,它需要用忠誠去播種,用熱情去灌溉,用原則去培養,用諒解去護理。

真正的友誼在於同舟共濟。一個人,要想在成功時找一個朋友十分容易,而在失敗時卻十分困難。因爲,他們怕你會給他們帶來麻煩,這樣的朋友不過是一些勢力的奴隸,他們屈服於權力,永遠不會得到真正的友誼。正因爲如此,一個人倒黴時最大的好處就是能夠看清他朋友的真實面目。紀伯倫說過,和你一同笑過的人,你可能把他忘掉;但是與你一同哭過的人,你卻永遠不忘。是的,患難見真情,經歷磨難的友誼怎能不是真正的友誼?

真正的友誼又在於那真言不諱,坦誠相待。朋友之間應當取長補短,不可一味阿諛奉承。人無完人,每個人都有缺點,作爲朋友就應該指出來,一個責怪自己的朋友遠遠勝於一個向你微笑的敵人。唐太宗李世民視魏徵爲知己,就是因爲魏徵直言極諫,及時糾正李世民的錯誤,才得以使唐朝繁榮昌盛。魏徵死後,李世民萬分悲痛,說道“以銅爲鏡,可以正衣冠;以史爲鏡,可以知興衰;以人爲鏡,可以明對錯。如今愛卿已死,我以何人爲鏡?”歷史告訴我們,真正的友誼需要直言不諱。

真正的友誼還在於不分你我。一個真正的朋友,他不會嫌棄你的失敗,妒忌你的成功。因爲在他心中,你的失敗與成功就是他的失敗與成功。不分彼此,這也是最難做到的一點。

“相交滿天下,知己有幾人。”這句詩正是對知己難求這一現實的真實寫照。世界上沒有比友誼更美好的東西,真正的友誼卻很難得到,難怪魯迅錄書雲:“人生得一知己足矣,斯世當以同懷視之。”

考試議論文3

考試分數到底重不重要呢?也許很多的家長學生都認爲十分的重要,可我卻認爲考試結果並不是很重要,我認爲考試的分數不重要,可考試的過程是十分重要的。

考試的過程是十分重要的,我覺得一場考試關鍵的是你在過程中是否用心,是否認真,用盡了自己最大的努力,如果你做到了着幾點還是考得不理想,那也沒有什麼傷心和遺憾了,因爲你已經盡力的去考了。我們和家長也不可以太重視考試的成績,因爲有些學生的自尊心強了,太重視分數了,如果有一次他考不好,就回失去了自信心,在被家長批評之後,就對考試產生了恐懼的心理,在考試之前總想着考壞了會有什麼結果,所以,希望大家不要對考試過於的重視。

另外,我認爲平時的用功還積累也是十分重要的,如果平時不用功,不注意課外與課內的積累的話,我想考得不理想也是理所當然的。打個比方,如果一座高樓大廈,地基不大好的話,怎麼可能在繼續一層一層的蓋上去呢?這就跟考試是一樣的道理,平時不用功不刻苦,考試的時候能取得理想滿意的成績嗎?

在這裏我還要向一些家長說明一下,考試分數不好,不要責備責備孩子,因爲考得不好並不代表以後的考試都考不好,家長們應該坐下來耐心地看看孩子的考卷,然後給予教導幫助,讓孩子領會題目的意思,這樣就等於把分數補回來,在下一次的考試中就在遇到着一類型的題目,孩子就會懂得做了。

雖然對考試的分數不要太重視,但也不可以對考試太過於放鬆了,如果你對考試成績過於放鬆的話,你就會考試形成了無所謂的思想,那樣,你就永遠不會進步的!

總之考試分數不是很重要,我認爲最重要的還是考試的過程與平時的用功,大家如果做到了這兩樣,大家的考試成績一定會好的,你們說不是嗎?

考試議論文4

一個小小的聲音在訴說着命運的不公,一次次的暴雨擊打着理想的翅膀,爲了理想,只能說;‘折斷翅膀,才能更完美的飛翔。

——題記

爲甚麼小小的豆芽能頂起千斤巨石!爲什麼有偉大成就的人總是經歷不平凡的磨難?爲什麼雛鷹要折斷翅膀,推下山崖?這一切的一切只能說明——逆境出人才!

愛因斯坦讀中學的成績並不好,考了兩次大學才考上,學習也不出衆,畢業後相當一段時間找不到工作,後來在瑞士伯爾尼專利局當了七年的職員。就是在這七年裏,愛因斯坦在艱苦的條件下頑強的學習工作着,利用業餘時間勾畫出了相對論的基礎。發明家愛迪生家境貧苦,只上了三個月的學,在班上成績很差。但是他努力自學,對於自己不懂得問題,總是以無比堅強的意志和毅力刻苦鑽研由於他一天工作幾個小時,比一般人工作時間長的多,相當於延長了生命在他97歲的時候,卻聲稱自己125歲了。

‘故天將降大任於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勞其筋骨,餓其體膚,空乏其身,行弗亂其所爲。所以,動心忍性,增益其所不能。’不經歷風雨,怎能見彩虹!上帝爲你關閉了一扇門,一定會爲你打開一扇窗戶。雖身處逆境,但是我們只要努力,只要拼搏,絕望就會變成希望。苦,可以折磨人,也可以段煉人;蜜可以養人,也可以害人。要記住吃苦是一種資本,逆境是一種鍛鍊。爲了理想;我們拖着折斷的翅膀;努力飛,努力飛;飛過命運的手掌心;去尋找那個美麗的夢!朋友們,舞起你的翅膀,去挑戰命運吧!!

考試議論文5

一、直接引論法

提示語:“虎嘯深山,魚翔淺底,駝走大漠,雁排長空。世間萬物自有屬於自己的一片天空……”開篇直接點明觀點,表明的立場。

 例:《讓紀念閃耀理性光芒》

紀念是內心情感的涌動,但又不是感情的無節制的揮霍;紀念需要行動來昇華,但又需要理性的引導。

真正的'紀念是心靈的迴響,是歷史的迴音;它審視過去,啓迪未來……(總領下文,過渡自然)

黑格爾曾經自誇德國人天生就是哲學家。然而就是這樣一個天生嚴謹自律的民族,就在一個狂人的引誘下,陷入了戰爭的淵藪。60年前的那幕慘劇:生靈塗炭、妻離子散、血流成河……勝者在對往昔的審視中找到了道德的標杆,也找到了紀念的理由。

 二、設問引用法

提示語:“你會因喜愛被過的皚皚白雪而對南國的椰林海風不屑一顧嗎?你會因沉迷於江南的小橋流水、青瓦白牆而否定西北‘大漠孤煙直,長河落日圓’的美嗎?你會因介意林黛玉‘使性子’二不看經典名著《紅樓夢》嗎?”以設問開篇引題,能夠激發讀者的思考,引起讀者的閱讀興趣。

  例:《穩中求勝》

梁山智有吳用,道有公孫,武更是好漢如雲。英雄如雨,卻已宋江爲首。蜀國謀賴孔明,勇讓關張,卻以劉備爲王,東木西金,南水北火,卻以戍土居中。何也?

宋公明爲人沉穩,劉備做事敦厚,戍土謙穩厚實,終脫穎而出,施展風采,各得其所,故曰:爲人沉穩,穩中求勝,吉。(回答問題,提出中心論點)

 三、抒情議論入題

議論中飽含着濃郁的情感色彩,賦予議論以強烈的抒情性。議論的語言是理性思維的結果,因而也許少了一份靈動,儼然一副冷若冰霜的面孔。由抒情議論入題,打破議論文板起面孔說教的束縛,語言清新靈秀,更能引起讀者共鳴。

  例:《捕捉理性的靈光》

求知的瞳孔放飛彩色的希望,那方黑色的沃土貯滿流連,赫然印着“感情用事與理性分析”。是的,站在雨季邊上,綿亙於高三的歲月,即將步入社會的熔爐,憑藉直覺和感情親疏去認知這個紛繁的世界,還是邏輯分析,理性判斷,助長理性的羽翼?我願意讓生命噴薄,把羽翼淬火,去捕捉理性的靈光。(運用比喻的修辭手法,鮮明地表達觀點)

 四、解題引論

一開篇即詮釋題目內涵,明確中心論點。好處是通過詮釋概念來挖掘其深意,明確論述的方向。

 例:《防民之口,甚於防川》

“防民之口甚於防川”,顧名思義,就是提防人民之口比防河流決口更難。這就決定了當權者一定要做到“爲川者決之使導,爲民者宣之使言”,反之,將被歷史的潮流、人民的吼聲所吞沒。

五、名言引論

提示語:“我用咖啡匙子量走了我的生命。”這是美國詩人艾略特早期詩作中的名言。以名言開篇,可以先聲奪人。引用名人名言可以表明自己的主觀態度,也可以使用名言作爲論點論據,好處是加強論述的性,爲文章的展開埋下伏筆。

  例:《感時花濺淚》

我國詩人有云:“感時花濺淚,恨別鳥驚心。”其實,這句詩正說明了景隨情牽的道理,對事物的認識和一個人感情有很大的關係。(引用詩句,提出問題)

對於常人來說,一粒沙子就是沙子,而在詩人的眼裏,一粒沙子可以瀰漫整個世界。一粒水珠在詩人眼裏便可折射出整個世界。因爲詩人富於感情,對事物的認識便不同於一般人。“一千個讀者有一千個哈姆雷特”,也可能是由於人們對事物感情的親疏不同造成的。

 六、比喻引題

以比喻開頭,入題迅速,富有思辨色彩,語言講究,有文采,令人耳目一新。比喻能夠使複雜的道理簡單化,使抽象的事物形象化。藉助形象說理,生動活潑,增強吸引力,讀者能夠比較容易地掌握作者所要闡明的觀點。

 例:《天平和七絃琴》

理智和情感是人類生活中的兩隻腳印,人類在認知事物的道路上的每一次成長都和他們的理智與感情有關。(將理智和感情比作是人類生活中的兩隻腳印,首句即入題)

 七、類比引論

提示語:“燕子追求溫暖而長途遷徙,河水追求海洋而奔流不息,人們追求理想的境界而不畏艱險……”

類比引證就是用同類事物進行比較,做出論斷的方法,即用與甲事物性質相近的乙事物來比照論證甲事物,從而說明它們具有某種共同點,這種方法屬於類比推理在論證中的使用,用同類事物進行比較,使得道理淺顯易懂。

  例:《學然後知不足》

雄鷹只有當它搏擊藍天時,才知道天空是多麼遼闊,而自己又是多麼渺小;小溪只有在奔入大海時,才知道海洋是多麼寬廣,而自己又是多麼微不足道;同樣,一個人只有當他學得愈來愈多時,才知道學海無涯,而自己學到的知識只不過是滄海一粟,他才懂得要永無止境地進取,即“學然後知不足”。

  八、材料入題

材料作文的寫作中,以材料直接入題,以簡練的語言,以傳神的比喻來明確觀點,開宗明義。這樣的開頭引題,既緊扣材料,又緊扣觀點,可謂一舉兩得。

  例:《杯中窺人生》

一棵蘆葦並不會快樂,當她快樂了,是因爲她開始了思考。——題記

在一堂課上,老師往空杯中放一塊石頭,再向其中充入沙子,然後是加水。一個杯子裝上石頭滿了嗎?安於現狀的人說滿了;裝進了沙子後滿了嗎?聰明的人說滿了;善於思考的人說還可以加水。

這就是思維,這也就是人生!

考試議論文6

古人云:“樹欲靜而風不止,子欲養而親不待”,自古以來,以孝論德,所謂“孝”是否僅僅是給予父母美好的物質生活?

正所謂:“兒行千里母擔憂”,歲月賦予了母親魚尾紋,上帝帶走了她的青春美麗,母親放棄這一切只是爲了讓子女幸福快樂,當你身處異地時,你是否知道你那白髮滿頭的母親,多少次在夕陽西下之時,坐在門檻上,手捧着你留下的照片,鬆弛的臉上露出幸福的微笑,她多麼希望兒女能夠來一通電話,能夠回家看看她。

三月春天,緩緩拂天珠紗,絲絲絡玉,殘陽垂柳,花蕊款款,夕陽映紅了半邊天,田埂上坐着一位銀絲縷縷的老人,手裏夾着一支燃着的香菸,他緩緩的將煙遞到脣邊微微吸了一口,眯起眼睛,吐出一片菸圈,老人望向遠方,那是兒女們離開的地方,他在等,等着兒女們回來看他等着聽兒女們再叫他一聲“爸”,歲月的磨礪,使他的背部在堅挺,使它步履蹣跚,天邊一行大雁飛過,似乎演繹着回家的序曲

遠方的兒女,他們爲了金錢四處奔波,何時想過家中的父母已然年邁需要他們陪伴。物質生活的美好是空虛的,父母不會向兒女索求什麼,但作爲子女難道不應該常回家看看嗎?

中國之道以孝爲先,爲君子者必懂孝,雖說成大事者不拘小節,可父母含辛茹苦的將你養大,孝順他們是我們的基本品德,今生能成爲一家人是前世修來的,珍惜現在,珍惜眼前人。

用今生的水泡一杯前世的茶,透明清澈的水中,沸騰的是前世的愛,沉澱的是今生的情,氤氳的水汽是一條繩,鎖住你我三生三世情緣。——後記

考試議論文7

“才華是刀刃,辛苦是磨刀石,很鋒利的刀刃若日久不磨,也會生鏽,成爲廢物!”今天,我又一次情不自禁地讀起了這句老舍的名言。是它讓我在即將退縮的那一刻,鼓起了勇氣,去面對困難;是它讓我在困難面前充滿自信。雖然時間在流逝,但它在我腦海中卻像金子般閃閃發光。

沒錯,在生活中,的確有很多充滿潛力的人才,他們就是一把把鋒利的刀刃,他們都有基礎和條件成爲“天才”,但爲什麼真正的天才卻那麼寥寥無幾呢?關鍵在於吃苦。雖然他們知識淵博,頭腦精明,但人生的道路不是一帆風順的,總有很多挫折與坎坷在等着他們,在它們面前,只有經得起磨練的勇者,真正鋒利的刀刃,才能披荊斬棘,到達勝利的頂峯。而那些經不起風吹雨打的,虛有才華的人,只能被困難淘汰。

鐵與鋼就能說明這個問題。鐵和鋼是同一材料製作的,而兩者卻截然不同,這是爲什麼?在火爐中,鐵錘下,處處都有鐵的身影。經過不斷千錘百煉,烈火焚燒,它成了無堅不摧的鋼。而那些怕吃苦的鐵,永遠只能成爲一塊無人問津的廢鐵,在陰暗的角落中,寂寞,無助。鐵變鋼是經過了多少痛苦的折磨?付出了多少艱苦的汗水?

說到這兒,我又不禁想起了自己。從前的我是多麼地糟糕,在寫作上我總是怕吃苦,怕練習。所以寫每篇作文我都是不經過大腦的思考就脫口而出,編、抄、造都是我的招。但自從學會吃苦與思考後,我的作文就突飛猛進,成爲了我最得意的一門絕技。從厭煩到癡迷,這就像沙子變珍珠一樣,經歷了風雨,才能見到絢麗的彩虹。

所謂“一分耕耘,一分收穫”,只有經歷了風吹雨打,在困難與磨練中成長,才能獲得成功。

再回想這句話,它彷彿一位名人時時催促着我,又如同一盞明燈,照亮我前進的路程,更似一堆牛糞,讓我這顆種子盡情地吸收精華……

這句話真讓我受益非淺。

考試議論文8

考試是老師的法寶,也是衡量我們學習成果的方法,正如漁網是漁夫的法寶一樣。

沒有人能擺脫考試,就像網中的魚很少能逃出那張大網一樣。面對考試,是每個人都要學會並經歷的事,就像魚兒們要學會如何生存,如何避免陷入那漁夫的大網一樣,是天經地義的事。

既然無法逃避考試,就勇敢地去面對,絕不能輕視,就像魚兒不能輕視那張大網一樣。

老師告誡我們:"既然是學生,便要一直學下去,誰若輕視了任何一次考試,便會後悔終生。"

漁夫也告誡了魚:"既然身爲一條魚,便要一直游下去,誰若輕視了大網,便會被自己的眼淚所淹沒。"

我的成績一直屬於中等偏上,一次考好了,便驕傲起來,誰的話也不放在眼裏,上課也不怎麼認真聽講,作業是草草了事,第二次考試便跌的很慘。

有一條魚,靠着自己身體的靈巧,很多次逃脫了漁夫的大網,便驕傲自滿起來,誰也不放在心上,一次,它被漁夫的大網給捉住,沒能逃了出來,看着自己體內的水份一點一點被蒸乾,最後流下了一滴悔恨的淚水。

"沒有人能隨便成功,不經歷風雨怎能見彩虹"這是老師也是漁夫都曾經說過的話。

那次之後,我認識到自己太驕傲了,便上課認真聽講起來,發奮學習,終於,回到了我原來的成績,並且更加出色。

而魚,卻因此失去了生命,再也無法挽回,自然而然也就再也見不到彩虹。

魚對水說:"你看不到我的眼淚,因爲它在我眼中。"水對魚說:"我能感覺到你的眼淚,因爲你在我心中。"

我們對老師說:"您看不到我們的努力,因爲那只是個過程。"老師對我們說:"我能感覺到你們的努力,因爲我看到了你們勝利的喜悅。"

不要以爲我們的努力沒有人會注意,他們只注意結果,不錯他們注意的正是你們努力後的結果,所以也感覺到了你們的進步。

如果考試是一張網,我們就是魚,老師便是那時時告誡我們的漁夫,不要忽視他的警告,既然我們擺脫不了考試,就要去面對,正如魚兒要時時注意那張大網,不能陷入一樣,天經地義。

考試議論文9

清歡似水,純淨無暇;清歡似魚,自由自在;清歡似歌,優雅動聽。讓我們一同品味人生的清歡,清歡一刻,共享歡樂。

陶淵明是清歡的,面對官場的明爭暗鬥,他選擇了辭官歸隱、躬耕田園,而不是與他們同流合污。他有着“採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的閒情,“閒靜少言,不慕榮利”的節操。詩意田園,放牧心靈,掬山一吼,品野菜盈香,這是一種幽靜純美的清歡,雖苦但甜。

古人亦是如此,生活中的我們又何嘗不是這樣的呢?

人生是清歡的,面對那壓力山大的學習,我們放鬆心態、樂觀向上。面對那嘈雜的環境,我們沉心靜氣、認真思考。因爲我堅信:致心一處,無事不辦。然而,靜是最重要的。沒有靜,我們就感受不到世界的美麗;沒有靜,我們的智慧就無法產生;沒有靜,我們的心神就無法安寧。只有細心去體會靜,享受靜,那纔是清歡——以鬧取靜。

清歡於心,是難得的平靜和淡然;清歡於情,是濃淡的生死相隨;清歡於人,是難得的舒適和涼爽;清歡與季節,是清晨的濃霧和午夜裏的月光;清歡於記憶,是故事裏飽含;清歡於生命之光,是清靜淡雅的交響樂;清歡於你,是和你一起許下的諾言。清歡一刻,攜一縷清歡入心,享受那絢麗多彩的時光。

清歡是那一抹陽光,也是那一絲風輕雲淡,還是那一抹隨性和自由,更是那心靈的淡然和生命的依偎。只要豁然開朗,便能享受到清歡。清歡一刻,享受那多姿繽紛的生命。

清歡一刻,攜一縷清歡入心,在心中紮根、發芽。

考試議論文10

元旦剛過,各地中小學期未考試將如期而至。這本是教育的一種普通儀式,而學生、老師、家長卻犯起了焦慮,甚至如臨大敵一般,弄得身心疲憊。這樣的教育,這樣的育人氛圍,不得不令人擔憂。

首先,談談學生的問題,現在的孩子讀書,負擔依然很重。被媒體稱之爲史上最嚴的減負令,也不過是隔靴搔癢。因爲孩子真正的負擔,不在身體,而在心理。第一,唯分數論陰魂不散,壓得孩子喘不過氣裏,以分數論英雄,讓不少孩子都或多或少患有考前焦慮症,在這種單一的評價體系裏,還有多少孩子能綻放出青春的自信陽光呢?第二,功利思想的泛濫,使孩子背上了沉重的枷鎖,孩子在學校讀書,不是爲了體驗一種成長,而是爲了一種現實需要,再直白一點,就是爲了功名利祿,讀書成了一種法碼,孩子們的生命被量化了,又談何舒展,自由與幸福呢?

其次,說一說老師。老師的問題在於被教書,被教書是不自主的,不管違不違背人性,遵不遵從教育規律,老師是沒有話語權的,想改變,可以!教育行政部門要的是立杆見影的效果,要十年八年,甚至要孩子走入社會後纔看得見的教育,恐怕領導沒那份耐心,其中道理不言而喻。在這樣教育環境裏,還有幾個老師堅持着自己的教育夢想和摯愛情懷?很多老師都被格式化了,領導要什麼,就給什麼,不惜一切代價,不顧學生死活,不管是利,還是弊,從不站在教育者的角度深度思考,而是察顏觀色,做庸俗的教育,狹隘的教育,短視的教育。因此,當學生的考試成績,還是一張值得炫耀的名片時,老師們會變本加厲的掠奪學生的身心。

第三,就是家長。家長也不輕鬆,甚至比學生更緊張。這裏面,有兩個因素可以分析,一是爲人父母,大包大攬,這是中國父母的悲哀,總是喜歡給孩子規劃未來,而要命的是,這種規劃很多都是從他們自己出發,把眼前當未來作分析。這樣做的結果,通常有兩個,要麼費力不討好,孩子並不領情,甚至叛逆,不聽嘮叨。要麼好心辦壞事,完全指錯了路,使孩子越來越迷茫,甚至失去自我。從這一點分析,家長考試前的焦慮,純粹是瞎忙活,徒增煩惱。孩子的路,只有他們自己去走,家長可以陪伴,但決不能揹着他們走。二是以孩子的成敗爲榮辱,這是虛榮心在作怪,家長的虛榮心,會毀了孩子一生。父母只能參與孩子的生活,萬不能當孩子生活的主角,讓孩子成爲配角。不幸的是,生活中,我們一些孩子不是在爲自己讀書,而是爲父母讀,爲父母的虛榮心而讀,這樣的孩子,即便學業很好,也不會快樂。因此,有些家長,一到孩子考試,千叮嚀萬囑咐,爲的就是孩子考出好成績,就有資本在親朋好友那裏顯擺一番,即便沒這個心思,也有怕別人奚落的擔憂在裏面。

考試是教育的一種常態,學生、老師、家長何時才能做到以平常心對待呢?我們期待着教育改革能剷除雜草,開闢出一片充滿希望的教育田地。

考試議論文11

上大學之後我信誓旦旦地決定再也不要參加任何大型考試了,尤其是類似高考這種,耗費漫長時間與精力去準備的,結果可能會影響你一生的考試。它帶給我的陰影實在是太大。總也睡不醒的早晨,眼睛幾乎睜不開,早讀時要喝下一杯濃濃的咖啡才能讓自己不要睡着,以至於後來很長時間我一聞到速溶咖啡的味道就想吐。還有頻繁更換的中性筆芯,手上洗不掉的墨跡,教室裏瀰漫着的油墨味道,做不完的數學題,背不完的歷史政治。最可怕的是那種對未來的懷疑和自我的崩塌。

這一切都太可怕了,我給我高中的老師寫信∶“我再也不會參加這種考試了。”但是過去並沒有多久,這種想法就改變了。一方面固然是沒有選擇,我渴望有更好的發展,能看到更遠的世界,無可避免的要考一些考試與成績來證明自己與追求未來。另一方面,慢慢冷靜下來之後,對於考試這種形式,我也有了新的思考。每個人都有惰性,這是肯定的。我們都傾向於選擇更輕鬆的生活方式,這並不是一件值得羞恥的事情,是每個人的自然天性。但是,除了輕鬆的生活方式之外,我們還有着更高級的追求,諸如夢想與自由,以及在自己喜愛的事業上的更大的成就。爲了這些追求,我們可以選擇放棄那種相對輕鬆的生活而選擇一條更加艱難的路。

對於我們平凡人來說,考試給了我們這種機會,去改變一些先天的,不能由我們自己來決定的劣勢,使我們可以和大多數人站在一個相對公平公正的平臺上競爭,給我們提供了一個可以靠自己努力爭取自己想要的東西的機會。近來很多人在質疑考試這種形式的公平性與平等性,它當然不是十全十美完全公平的。但在當下,它確實是對於絕大多數人來說最好的平臺與機會。

如果說高考是被動選擇了考試,那麼這一次,就是主動選擇。心中仍有夢想,也慶幸仍有追逐夢想的機會。一定會認真對待與準備今後遇到的考試。

考試議論文12

坐在教室的我無聊的想着各種問題,想着我以後的生活是如何的,想着以後的人生會是美好的嗎?突然我想着一個問題,若是在十年、二十年、甚至是一百年後的人會是怎樣的?會不會高科技已經代替了我們的工作,我們指揮着機器人工作着,而我們已經成爲只會享受的人呢。我們會不會被高科技的機器人所代替。

不知道各位發現沒,現在那些比較小的孩子在近幾年長高的特別慢而特別胖,大多數孩子他們的父母把他們當做掌上明珠,而他們從不考慮什麼,這個問題在城市更加明顯。問題的關鍵在於他們的父母和他本身。大多數父母不會讓自己兒女做太多的工作,大多數城市小孩,如果你把一棵小樹或小草或小花叫他們說出名字,能說出來的是少之又少,甚至有可能連他們的父母也不認識。

這當然也不能怪他們,因爲我們的交通方式早已被高科技所取代,而他們所經歷的少之又少。他們一生下來就被他們的父母視爲金佛,在城市裏的小孩如果叫他去爬上一座山,他們一個小時至少休息農村小孩的三倍。

在城市能運動的地方少之又少,而即使有也很少有人去,不信你可以任意找幾個小孩問他們放學後是在家裏還是去運動,問他們知不知道運動場在哪裏。

現在農村也走向城市化,相信過不了幾年,農村的人也會變得更懶更容易生病,環境也會變得越來越差。

這一切的一切歸根到底還是我們自己…

考試議論文13

帶着自身的潛能;懷着不言放棄的堅持;有着團結協作的團隊。我們走進了《開學第一課》。

在觀看的過程中,我們懂得了很多道理,自身也頗有體會。

潛能的訴說,讓我們對自己更加有信心,剛開學的悲傷、失落都化作白雲飄走了,露出蔚藍的天空,顯出嶄新的一面。也就是在這一剎那,我知道了潛能的涵義:潛能是“臺上三分鐘,臺下十年功”的刻苦;潛能是“只要功夫深,鐵杵磨成針”的堅持;潛能是“衆人拾柴火焰高”的合作。

今年的中考我失敗了,但我不甘心。我不信今年我的失敗會代表什麼,我相信明年我會顯出亮點,這可能就是內在的潛能。

堅持創造了生命的奇蹟,堅持讓我重踏求學之路。今年我的堅持可能仍會失敗,但我會接受這一考驗,因爲堅持能打開人生的生命的錦囊,能鍛鍊個人的意志品質,我相信堅持就能勝利。

每個人都不能脫離團隊而獨立生存,因爲團隊是勝利的保障,是合作的源泉。因爲團隊的力量,李聖豪老人得以解救;姚明顯得球藝高超。真可謂“人心齊,泰山移”!

“知識守護生命”是本課的主題。它教會我們要在學習中發現自己的潛能,並不言放棄的堅持,在團結協作的團隊中更好的表現自己。

這一課給了我們一個好的開始,讓我們向成功更近一步,讓我們爲以後打好基礎。這一課真是“別有一番滋味在心頭”!

考試議論文14

考試,具有豐富的底蘊和文化內涵,早在隋朝時,考試規模就初具雛形,在唐朝時得到了飛速發展,並且一直流傳至今。考試是發現人才,選拔人才最有效的方法之一,具有非常大的進步意義。可如今,考試似乎成了一塊巨石,壓得許多學生喘不過氣來。

考試多,無論是小學,還是中學,總要面臨幾天一次的測驗,一月一次的月考,還有期中,期末等多次重大考試。這可謂是讓學生們手忙腳亂,苦不堪言。考試之後帶來的結果備受光注,考試考好了,得到別人的表揚,心中自然歡喜。若是考砸了,便無精打采,撲面而來的是老師和家長的批評,同學的質疑,心中該是一番怎樣的滋味?而今,考試越來越和命運相連,似乎考好了的就是好學生,反之就是壞學生。前者高高興興地進入重點學校,後者只能聽天由命,隨波浮沉。在我看來,這的確是一種悲哀。也許考試成功者也不盡然欣喜,因爲他們還將面臨無數次考試,誰知道何時他們也會因爲一次考試斷送了前途?

據資料顯示,所謂的中考、高考狀元,其能在所從事的領域中充當領軍人物的不足百分之五,這不禁引人深思,他們真的是秀的嗎?同時,隨着作弊現象也越來越普遍發生,我又要提出疑問:這種考試製度真的適合我們嗎?我認爲,考試應該是幫助學生查漏補缺,檢驗學習效率和收穫,對做得不好的,引導其及時改正。也應該適當減少一些考試,這樣能讓同學們有更多的娛樂時間和學習課外事物的時間,就不必爲了考試焦頭爛額。錄取學生時,不應該因爲分數高低來做評判,而應該綜合起來看學生的整體素質。

考試是把雙刃劍,願考試成爲我們學習、成長的好幫手。我心目中的考試就是如此,如果無力改變考試製度,唯有積極應對了。

考試議論文15

看過《三國演義》的人一定知道曹操“倒履相迎”、劉備“三顧茅廬”的故事吧!曹操聽聞許攸來訪,喜出望外,連鞋子穿反了都不知道,急着去見許攸,把其收爲己用,打迎了歷史上一次以少勝多的戰役——官渡之戰。

相比之下,劉備更顯得求才若渴,不僅是停留在“迎”上,還頂着風雪“三顧”,終於請得“臥龍”出山,爲他創下了“三分天下”的霸業。

縱觀時下,人才輩出,像許攸、孔明之才並不罕見,但關鍵是有曹、劉之慧眼的人着實有限。許攸背袁紹而投曹操,致使袁紹大敗,這都是由於袁紹不懂發掘人才、重用人才之故。

現今社會競爭激烈,如硝煙瀰漫的戰場一般,一個企業會不會被淘汰的關鍵就在於其領導者是否具有一雙慧眼、一顆誠心及求才若渴的精神。此外,還必須禮賢下士,聽取忠言。俗話說得好,忠言逆耳。袁紹就是一個很好的例子,他對屬下“不迎”、“不顧”倒也罷了,在緊要關頭還“不聽”,最終只能導致慘敗,還使得賢臣許攸最終棄他而去,真是賠了夫人又折兵。

所以,眼下一個企業或工廠要發展,單有“千里馬”還不行,還要有能識馬、訪馬、用馬的“伯樂”之才。否則,只能面對千里馬而“嗚呼!天下無馬!”只有具備了曹操劉備這種肯“倒履相迎”、“三顧茅廬”的“伯樂”之才,纔會有一個好的發展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