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作文中心 > 議論文作文 > 痕議論文600字作文

痕議論文600字作文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2.82W 次

在現實的學習、工作中,大家最不陌生的就是論文了吧,論文是我們對某個問題進行深入研究的文章。那麼你知道一篇好的論文該怎麼寫嗎?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痕議論文600字作文,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痕議論文600字作文

痕議論文600字作文1

經過時間的磨礪,有些東西完好無損,有些變了味,還有些則無影無蹤,消失殆盡只剩下痕跡。

我五六歲的時候,經常與小夥伴在泥地上彈玻璃球,“吧嗒”響亮清脆的一聲,兩顆玻璃珠碰撞後彈出去老遠,一陣喝彩聲。這種遊戲還分“真”和“假”,“真”就是輸了珠子歸別人,“假”就是輸了珠子還是你的。我們一幫小夥伴玩“假”居多,一個下午都有清脆的彈珠碰撞聲與笑聲。那時的我玩得很厲害,玻璃珠承載了我的歡笑與快樂。

我至今還保存着八年前玩過的彈珠,也許這是唯一的痕跡了。它們已不再嶄新,甚至每個都有些許碰撞過的痕跡。

在彈珠旁邊,有一個像蘿蔔頭的東西,拿起來卻輕飄飄。這是現在大部分四五歲小朋友沒見過的新奇玩意兒——木陀螺。它靜靜地躺在玩具堆中,覆蓋着一層薄灰,輕輕抹去,依然那樣熟悉。不過,市面上它幾乎已經絕跡了。想那時,我奮力抽着陀螺,雖然累得直喘氣,但收穫了不少快樂。

如今,時光飛逝,上街想買彈珠,對不起,沒地方賣;下樓想玩陀螺,對不起,沒有人玩。匆匆從身邊溜去的時光不會再回來,它不會等你,就像一個步履匆匆的行人,再也找不到它的方向。就像一首歌唱的:“時間都去哪兒了……”我懷念的不僅是那美好的時光,還有那美好時光給我帶來的歡樂,這些都沒了痕跡。

時間不再來,人們幼時心中的痕跡也會漸漸被抹平,我們要讓心中的痕跡永存,讓快樂、讓美好記憶永存,不要被時間抹去。

因爲時間只能抹去物質上的痕跡,而不管時間是多麼強大,不管時間是多麼永恆,童年美好的回憶,總是會深深烙印在我們心上,印刻在我們心中,裝飾着我們的生命。童年的各種美好,是不會因爲時間的流逝而消失的,但童年快樂的時光是不會再重來了。

我起身先去買了瓶彈珠汽水。“哧——”,“咕嘟咕嘟”,一飲而盡,拿出彈珠,細細地觀賞,如觀賞價值連城的寶貝。我好久沒彈了,立起筆蓋,瞄準,用盡全力一彈,“吧嗒”,筆蓋應聲倒下。嗯,不錯,不能讓這痕跡被抹平。我陷入了沉思……

痕議論文600字作文2

上次回鄉,一到村口便覺得空蕩蕩的。走了幾步,突然被白光晃了眼,凝神細看,才發現一個慘白的木樁。

我飛也似的奔回老屋,樹呢?被砍了。被誰砍的?不知道。什麼時候砍的?昨兒半夜。

我木然無語,慢慢踱回村口,俯身輕撫木樁,木頭般僵硬地癱坐在一旁的野草上。

散在地上的樹枝樹葉仍有翠意,兒時的我便是在層層疊疊的綠葉下乘涼的。那是,一片西瓜,我就可以在老樹下呆一整天。一大塊西瓜,一半進了肚子,一半糊在了嘴上漏到了地上。老樹不會介意我弄髒它的地盤,自有螞蟻清理。陽光從樹縫中鑽出,我便饒有興致地看螞蟻在搖曳的光斑下奔忙,然後在葉片間的沙沙聲中沉沉睡去。

如今,零星的殘枝殘葉並不足以支持我的回憶。伐樹人帶走了大部分的枝葉,何嘗不是帶走了我的回憶?每一枝,每一葉都是我童年的痕啊。

我還記得那老樹樹幹仰望而不可及的高聳,兩人合抱的粗壯。我曾熱衷於抓知了,用自制的黏膠,隨手拾的木棒,卻從未成功,黏膠都粘在了老樹上。老樹每每只是晃晃葉子,“沙沙”地同我嬉笑一番。我也會在樹幹上刻下身高,當上一個切口發黃時,我又會迫不及待地刻下新的一痕,刀子劃下,雪白一條。老樹會疼嗎?我不知道,起碼它從未抱怨過,只是抖抖葉子,陪我一起咯咯地笑。

眼前矮胖的木樁白得刺目。知了在哪裏?小刀印在哪裏?或許已經隨了樹幹,做了別人家的木椅。

那樣高大的老樹,那樣和氣的老樹,一枝,一葉,一樹幹,都是我童年的見證。每一次樹下的小睡,每一次樹上的冒險,都會在它高大的身軀上留下或多或少的痕跡。每一痕都值得追憶,每一痕都值得紀念,爲什麼一定要奪走我的童年呢?

我緊握着從前可望不可即如今卻近在咫尺的細枝,我注視着從前只能傾聽如今卻一覽無餘的樹心。我無奈,我遺憾,我憤恨,我嘆息。我知道它現在不僅僅是我童年的痕了。見證過刀斧之鋒利的老樹,註定不再平凡。

那是人類褻瀆自然的痕跡。

痕議論文600字作文3

寧靜的夜空,星辰劃過,留下的是絢麗的彩條,沒有多麼地壯美,只不過是稍縱即逝的痕跡;赤裸的巖壁,斑駁縱橫,自然的造化留下了歷史變遷的見證,沒有多麼地完美,只不過是風雨沖刷的痕跡;恬然的湖泊,輕劃小槳,泛起陣陣漣漪,微漾的水波漸行漸遠,沒有多麼的唯美,只不過是身後舟行的痕跡……

也許這不是一種壯美,不是一種完美,更不是詩意的唯美。自然萬物呈現了各種各樣的痕跡,或深或淺,它代表着曾經某些事物的存在,而留在現今的一種表達罷了。

有時,我們的心靈也需要一種表達,來抒發內心的情愫。不管是歡喜,還是悲情,生活中,我們都曾有過,悄悄地深藏過,進而,我們也有屬於自己的那一道心靈的痕跡。

心靈的痕跡是一段成長的見證。人生旅途,崎嶇漫長,一路美景,風霜雨雪,經歷亦是頗多。曾幾何時,我們遭受困苦,彷徨落寞,歷數那些開心之事,印象亦是彷如昨日。一步步踏着青春的步伐,我們的心靈烙印了各種成長中的辛酸和快樂,慢慢地,我們在平淡中回憶。順着心靈的痕跡,我們變得成熟,幾份穩重,不免也是百感交集,因爲,我們不曾忘記,昔日稚嫩的肩膀是如何被歷練得堅實。

朝花夕拾,拾起的是枯萎,歲月如斯,該是從容的智慧;心靈痕跡,磨不掉殘敗的往事,卻也是爲汲取存在的智慧。

我們不曾庸碌,我們不曾柔弱,小小的心靈只不過沒有一點智慧的填充。年少時,尚可懂得謙讓,猶如孔融讓梨,天真爛漫中學會給予溫暖;稍稍成長,亦不能忘記朋友之情的彌足珍貴,肝膽相照,齊與共患難。這是點點滴滴智慧的積累,存在於內心最純真的一方淨土。智慧由心生,倘若內心無智無慧,其心靈也不可謂有如何地高尚!心靈被磨練,佈滿的痕跡越是繁如星辰,對生活的智慧也就越深遠,心存一種泰然的淡定。

每個人都有自己的心靈痕跡,見證成長,汲取智慧。而此時,這種痕跡是如此地壯美,如此地完美,如此超越靈魂地唯美。活在當下,我們需要這種痕跡,如旅者跋涉人生,顯現成熟穩重,如智者思考禪意,契悟般若智慧!

痕議論文600字作文4

誰說歲月不留痕?

小時候,我常驚異於自己在雨中留下的'腳印,也常常好奇天空中爲何不留下鳥兒飛過的痕跡。我把這些問題一股腦兒地拋給了父親,父親只笑着說:“天空中也會留下鳥兒飛過的痕跡,只是你沒有用心去體會過。萬事萬物都會留下痕跡,或無形,或有形,現在你也許沒體會到,以後你會明白的。

在以後的生活中,我總在不斷地探索着,也漸漸明白父親的那席話。若歲月有痕,人的額上爲何爬滿皺紋?若歲月無痕,爲何我們會有如此多的回憶?若歲月無痕,爲何會留下鷹搏擊長空的呼嘯?

歲月如同流水一淌而過,卻在青石上留下了它的腳印,如同湖邊樹木,印在湖水中的倒影,如同百年老塔上鐫刻着的詩文。歷史是歲月的見證人,雖說時間可以讓人淡忘一切,但歷史的痕跡永不會被消磨掉。五千年後的今天,我們何以感受到五千年前地球上生命的存在,我們何以知道人類的起源,我們又何以知道人類歷史是發展還是倒退,不正是因爲歲月留下了痕跡,並且在我們心中留下深印嗎?

有時候,我常對關着天空遐想:流星爲何只有一時的燦爛?我知道那是它生命價值的所在。有人說流星無痕,我卻知道它已在我心中留下了一道閃亮之痕,沒有它的存在,我們就不知道生命的寶貴。想到悠悠歷史長河,許多文人墨客也曾感嘆流星的短暫,也曾感嘆人生苦短的終點將要抵達,留下心中的那道閃亮之痕,回憶。

歷史的車輪不停地滾動着,歲月的痕跡將會留下更多的記錄,淚痕我們曾經擁有過,傷痕我們曾經被給過。那些都不是我們想擁有的,我們想擁有的是一道屬於自己的光輝之痕,一道閉幕的天窗,貯存着歲月痕跡。

長大了,看到歲月的痕跡已爬滿父親的額頭,我也真正地領會到了當年父親那席話的真諦。誰說歲月無痕?我不只一遍這樣問自己,因爲我經歷的道路中,無一沒有留下我的足跡,也許是爲了以後的回憶,也許是爲了給自己留下那道永遠抹不掉的痕——歲月之痕。

痕議論文600字作文5

花開花落,煙消雲散,世間的事物稍縱即逝。不免都有些傷感凋零之意。那又有誰會去觀察和發現,一路上留下的痕跡呢?

正如,我們剛學習的《五人墓碑記》中的五位英雄豪傑們,爲了大義而慷慨赴死。他們雖說是沒有書香文墨的普通下層人士,但爲大義所激勵,踏上死路而義無反顧。這是因爲烈士凜然大義,視死如歸的英雄氣概爲中華歷史增添新的篇章。

偉大的文學家魯迅,幼時去私塾讀書遲到,被先生嚴厲責備後,在四方桌上刻下一個“早”字,來暗示自己以後要“早”,更重要的是明白認真學習,珍惜時間,把握住現在的機會這一道理。一件平常的事情之後,會產生那麼大的動力,讓他能夠成爲世界知名的文學家。“早”字,我們在座的各位都會寫,我們也能獲得深層的體會,但是會不會同樣產生一番作爲呢?因此,只有留下深深的痕跡,才能夠走向成功,點亮自己生命的讚歌。

平平凡凡普普通通的人留下樸實的痕跡,不也同樣會產生永恆的璀璨光芒。那些人就像我們身邊的長輩,平凡得不能再平凡了,他們也把最好最好的一切都默默交給了我們。用辛勤和汗水澆灌我們我們的未來,在樸實普通的崗位日日夜夜的堅守,爲了更好的明天努力操勞過度,頭上的鬢髮,額上的皺紋,手上的老繭,不都是留下的最實際最可靠的痕跡嗎?他們正像蠟燭一樣燃燒,燭淚一點點流失,卻點亮了他人。平凡之士留下的痕跡,正像那舞者留下的最簡短的舞姿。痕跡會是一串腳印,記錄了你的成長;痕跡會是一段文字,包含了你的努力;痕跡也會是一本回憶錄,留下了你的動人一幕。

花開最美,帶來了芬香,花落更是美,滋潤自己所生長的地方,煙消雲散,同樣也會留下最美的彩虹。也許世間萬物正是因爲痕跡,而增添不一樣的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