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作文中心 > 推薦作文 > 勤能補拙作文5篇

勤能補拙作文5篇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2.13W 次

在平平淡淡的日常中,大家一定都接觸過作文吧,藉助作文可以提高我們的語言組織能力。那麼一般作文是怎麼寫的呢?以下是小編整理的勤能補拙作文,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勤能補拙作文5篇

勤能補拙作文1

勤奮可以彌補天資的缺陷。古人說勤能補拙是良訓,一份辛苦一份才,無數事實證明,只有付出了一份辛苦才能獲得一份才氣或本領。

有誰,天生註定就是一個天才?又有誰,天生就是一個蠢才?答案,是肯定的:沒有一個人是老天決定了他的智商。所以,從每一個人誕生得那一瞬間開始,上天就給予了那個人與別人同樣高的智商。可是,爲什麼有些人得成績名列前茅,而有些人的成績名落孫山呢?爲什麼有些人能夠成功,有些人卻只能嘆息呢?答案只有兩個字:勤奮。

成功,這是一個多麼令人嚮往的字眼,可是成功的祕訣到底在哪裏呢?愛因斯坦對成功的祕訣定下了科學的'公式A一X十Y+Z,即成功等於艱苦勞動、正確的方法及少說空話的和。這也正是愛因斯坦的成功之道。我認爲,這三個條件中,艱苦的勞動,即。勤是首要的條件,因爲勤能補拙。愛因斯坦小時候也不是超人的。天才。甚至有人說他是。笨蛋。可是促使笨蛋成爲。天才的,不正是這個勤字嗎?愛因斯坦深信天才出於勤奮,他用勤奮去彌補自己的笨拙。爲了徹底弄清一個習題,他比別人多花幾倍的時司,終於用汗水澆開了成功之花,對科學技術的發展作出了巨大的貢獻。

我國著名的生物學家童第周小時候學習很差,只到17歲了才進中學,但他從不灰心,從不氣餒,每天天剛亮就在校園裏讀書,晚上睡覺前還不忘複習當天學過的內容。後來,他遠渡重洋到比利時留學,並在那兒完成了高難度的青蛙卵剝離手術,在當地引起了轟動,後來他成了當時有名的生物學家,在金魚的培養上有了重大突破,培育了許多新的金魚品種。

學使人智,勤能補拙。”確實如此。三國時期吳國的一員猛將——呂蒙。他性格粗魯,對人粗暴,許多待人之道都不知道,學識淺薄,只懂得用蠻力。於是,吳國統治者勸其讀書學習。果然,學使人智,學習讓他文采不凡。與人交談時,別人留下如此評論:“士別三日,當刮目相看”。學習的作用真不小呀!由此可見,學使人智,勤能補拙是有依據的,正確的。歷史上還有很多例子,如囊螢映雪,聞雞起舞,懸樑刺骨等的主人公更是通過自己的勤奮,最終成功了。那麼多的例子,你該相信了罷。就算你心存疑惑,看了下面的例子,你就會明白。

實踐纔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只心動是不行的,關鍵還要看行動。倘若你只說不做,可能永遠也沒有屬於你的那一片天。倘若你落實在行動上,那你就可能成功,因爲笨鳥先飛。即使希望不大,也應搏擊一番。但還是要告訴你,你也一定要記住:學使人智,勤能補拙。

勤能補拙作文2

爸爸經常在我的面前說:“勤能補拙”。我不知道是什麼意思,後來查《現代漢語詞典》才知道“勤能補拙”的意思是:勤奮就能補充自己笨拙的地方,還讀了一些例子。

錢穆老師是一位儒家大師,他從鄉村教師成爲一個儒家大師,給我們許多啓示。

錢穆老師少年失去依靠。父親41歲去世,他家就落入貧困,17歲就停學在家,開始了鄉村教書生活,先在家鄉的無錫小學,再到廈門中學,然後轉到蘇州教師範。課餘時間,廣泛的讀中國的經典文學,經常對古書考證,用現代的知識理解古文。按照他自己的說法,這18年裏“雖居窮鄉,未嘗敢一日廢學”。即使是吃飯,上廁所的時候,仍然拿書象平常一樣。夏天爲了防止蚊子的叮咬,他常常把雙腳放入水桶中,刻苦誦讀。他仿效古人的學習方法,一三五讀詩經,二四六讀歷史;早上讀詩經、晚上讀史書,中間廣泛的博覽羣書,如此十年,終於打下深厚的文學根底。就這樣,錢穆老師從鄉村教師成爲一個儒家大師,這就是勤能補拙。

胡適小的時候父親就去世,是母親把他撫養長大,讀書的'時候,他很勤奮,十天去學校,他八九天是第一個進教室,勤學好問,自己成了一位有名的中國新詩創業者。

南宋哲學家、教育家、文學家朱熹。他的書法很好,然而小時候他的字寫得並不好,一次偶然的機會,父親帶他到桃園賞花,看到美麗如畫的桃花,突然想起李白的《贈汪倫》,朱熹的爸爸叫他寫“桃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倫送我情”。朱熹卻很貪玩,不把爸爸的話放在眼裏,錯把“桃花”寫成“挑花”,他爸爸看了很生氣,罰朱熹把“桃花”寫一千遍。朱熹寫過後,對書法產生了興趣,一但有時間就拿其它的字來練寫,勤學苦練,字寫得越來越好,後來就成爲有名的教育家和書法家。

我還想起許多有關勤學的詩句和偉人說過的話。“三更煙火五更雞,正是男兒讀書時;黑髮不知勤學早,白首方悔讀書遲”。“天才出於勤奮”;“我成功是因爲我比別人付出更多的汗水”等等。

現在,互聯網快速發展,我的爸爸給我申請了QQ,暱稱“勤思達”。爸爸說:“作爲學生,首先要勤奮,然後再思考,最後才能達到理想的彼岸,因此叫‘勤思達’,希望你能認識到這點”。這話深深的印在我的腦海裏。

通過勤奮學習,才能增加自己的知識,才能補充自己笨拙的地方。

勤能補拙作文3

爸爸的書架上有很多關於中外名人的書籍,我每天做完作業後都要取出一本讀一讀,從書中我得到了樂趣,也學到了很多知識,明白了許多道理。

今天,我讀了《愛因斯坦成功的祕訣》這篇文章,對成功的祕訣有了深刻的理解。愛因斯坦說:成功等於艱苦的勞動、正確的方法及少說空話的和,即W=X+Y+Z,這也正是愛因斯坦的成功之道。我認爲,這三個條件中,"勤"是首要條件,因爲勤能補"拙"。

愛因斯坦小時候也不是超人的"天才",甚至有人說他是笨蛋、"老實頭",還被學校勒令退學,可是促使"笨蛋"成爲"天才"的,不正是這個"勤"字嗎?愛因斯坦深信天才出於勤奮,爲了徹底弄清一個問題,他比別人多花幾倍的時間和精力,終於用辛勤的汗水澆開了成功之花,他的相對論通過英國劍橋大學着名天文學教授愛丁頓觀測日全蝕而得到驗證,對科學技術的發展做出了巨大的貢獻。

這又使我聯想到曾讀過的一則關於曾國藩的'小故事:清朝鹹同年間,位居"中興名臣"之首的曾國藩,幼時其天賦並不高。有一天,他在家中讀書,一篇文章不知重複多少遍了,還沒背下來。這時,他家來了一個賊,潛伏於屋檐下,想等他讀完書睡覺之後下手偷東西。可是等啊等,就是不見他睡覺,還是翻來覆去讀那篇文章。賊人大怒,跳出來說:"這種水平讀啥書?"然後,賊將那篇文章背誦一遍,揚長而去。曾國藩心想,這賊記憶力真好!聽過幾遍的文章都能背下來,可惜,他沒把天賦用在做正事上。我天賦不高,當以勤爲徑了。於是,他一生勤奮不息。他虛心求教,博採衆長,不因平庸而懈其志。他雖不配稱天才的軍事家,但他卻是一個成功的軍事家。而他的成功恰恰在於他善於向別人學習。最終,以勤補拙,走向成功

"對於"勤能補拙",我也深有體會。我的同桌比我小一歲,她的字曾經寫得很難看,這常常成爲我譏笑她的好理由。聽了我的話,她並沒有多辯解什麼,只是默默地練習寫字。課餘飯後,常常能看到刻苦練字的身影。漸漸地,她的字逐漸趕上了我,而她並沒有就此滿足,還是刻苦練字。現在,她已經成爲我們班裏公認的字跡最漂亮的人了……

勤能補拙,真是一條顛撲不破的真理。我們每一個人都應該用勤奮去彌補自己的不足,用汗水去澆灌那絢麗的成功之花。

勤能補拙作文4

人們大概都知道物理學家”牛”頓是赫赫有名的,似卻未必知曉小時候的”牛”頓竟是一個笨拙的兒童。據說他剛生下來時,只有幾斤重,天資不足,大腦遲鈍。家人都認爲他沒有什麼發展,可謂“拙”矣!但是,出乎人們的預料,牛頓終於以發現三大物理定律而蜚聲科壇。如果說是一種神奇的力量使牛頓從“低能兒”一躍爲著名科學家,那就是非凡的勤奮。馬克思主義者承認人的先天禁賦有差別,而且這種差別常常是人們能否成才的一種不應忽視的因素;但是更需要強調的是,人們能否有所作爲,決定因素卻根本不在先夭,而在後天的勤奮與否。

馬克思說過,搬達夫和哲學家之間的差別要比家犬與獵犬的差別小得多,他們之間的鴻溝是分工造成的。從某種意義上講,他特別強調了人們從事工作所產生的“鴻溝”之隔,完全是後天所造成的'。因此,天資差一些的人,完全不必爲“笨拙”而自暴自棄,只要堅持奮發勤學,就一定能彌補先天之不足,變笨拙爲聰明。在源遠流長的中外成才史上,勤能補拙的事例俯拾皆是。我國清朝有個著名的學者叫鄭板橋。他在小時候唸書時,總是顯得比同年齡的兒童笨拙。別人背書一遍就會,他背了三、五遍還是丟三拉四,但他不甘氣餒,利用別人玩耍的時間,在屋裏背書,一遍,二遍,直至四、五十遍,直到背得滾瓜爛熟,才肯罷休。後世之人向來樂子稱道鄭板橋文采橫溢,畫筆生花,殊不知他的”成功”祕訣也在“勤奮”二字。

當代著名數今家華羅庚,曾經連中學都沒“及第”,也可算“笨拙”者。但是,他靠勤奮自學,終於躋身於數學權威之列。怪不得他慰藉地說遨:“勤能補拙是良訓,一分辛苦一分才”。華羅庚的自身經歷恰恰成了勤能補拙的證明。然而,我們中間有些人,總抱怨”自己”“天資不足”,或者自暴自棄;或者精神不振,信心不足。這些人應當也完全可以衝破“先天笨拙”的思想禁錮,那就是把勤奮精神真正付諸具體的”學習”工作之中。如果我們真正象牛頓、華羅庚那樣,,奮發勤學,持之以恆,那麼定能逐步驅散籠罩在心頭的“笨拙”的陰影,而“聰明”之神一定會降臨到我們身邊。不能不指出的是,有不少人,一味埋怨”自己”“先天笨拙”,卻不願通過勤奮”學習”來改變自己的境況。這種人無所事事,無所作爲,實在是一種懶漢思想,決不能用“先天笨拙”來爲自己辯解。清人彭端淑在《爲學》一文中指出:“不自限其昏與庸而力學不倦者,自力者也。”就是告訴我們不要被所謂的先天的“昏,,與“庸”所束縛,只要“力學不倦”.就能成爲“自力者”,成爲有用之才。同是“先天不足”者,其勤奮與否’結局卻是大相徑庭的。由此可見,可怕的並不是世間確有“先天不足”者,而是這些“先天不足”者後天不勤奮。

勤能補拙作文5

億萬年來,月亮不停地追逐太陽卻從未成功。既然勤奮不一定有結果,那爲何還要努力?

去年暑假,我應該考舞蹈九級了。舞蹈老師卻給我們換了一套考級教材,考級內容從五個舞蹈變成二十三個,繁亂旋律混雜着各種基本功和技巧……我還曾跳級過幾次,缺了不少動作要領,這可怎麼辦?

迷迷糊糊地,我終於“學會”老師口中“最簡單”的《擦地》。隔天上課複習,我卻多次沒跟上節奏。好不容易順上了旋律,老師卻批評我的膝蓋不夠直,大腿無力,腳背沒繃好……毛病一個個被挑出來,改完一個又冒出一個……“九級是和專業銜接的,甚至比十級難過。你這樣是過不了級的!”老師一語驚醒了我。

沒時間氣餒,彆氣餒!咱周恩來總理可在《一生之計在於勤論》中寫過:“勤能補拙,古人語不我欺。”我便不再一覺睡到中午,每日早早起牀,自己給自己“開小竈”,把客廳當舞房,將門把手當把杆,用椅子耗腿……打開手機收藏夾中的考級視頻,將學過的舞蹈複習四、五遍,沒學過的舞蹈提前看看,熟悉旋律……慢慢地,我發現,那些原本覺得不可能跳好的舞,一跳就熟悉,就能跟上旋律,進而形成“肌肉記憶”,好似是有了舞蹈,纔有這音樂。

果然,“偷偷”努力是藏不住的。老師發現了我的進步,常讓我示範一些動作,還將我安排在考級站位中最顯眼的位置。

榮光促人更加奮進。我更拼了。然而在學《平轉》時,老師對我說:“平轉這技巧是你的弱項,要多練。”我聽後有些沮喪,雖然我知道“勤能補拙”,但平轉可是我“勤”了三年也補不了的'“拙”啊!

我眼巴巴地看着別人收放自如“平轉”。難道她們就是天生的嗎?不,她們背後付出的,一定是比我多了上萬倍的汗水。我應該再努力點!回家後,我面對着客廳的牆,眼視正側方,踮起腳尖,腿繃直、夾緊,身體成一條直線。按照老師教的,半圈半圈轉,另一腿落地時,頭趕緊跟上,是眼神先到,然後是頭頸……練熟了就脫離牆,在地上轉到想吐,練到天地萬物都是轉着的……就這麼練,無數遍,那個仲夏現在回想起還是臭汗味,練功服真的是可以擰出水來,毫不誇張。

終於,在考級場上我將“弱項”們都完成得很好;終於,我拿到了來之不易的“優秀”等級,而同級別的僅有兩人獲得“優秀”,另一位還是專業藝校的學員;終於,那個夏天的臭汗味發酵成了好滋味!

勤總是能補拙的,如果不能,就是還不夠“勤”。或者,即使最後沒能追到念念不忘的太陽,自己也會成爲自己心中的太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