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作文中心 > 高考作文 > 關於高考語文作文彙編七篇

關於高考語文作文彙編七篇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3.09W 次

無論是身處學校還是步入社會,大家都寫過作文,肯定對各類作文都很熟悉吧,寫作文是培養人們的觀察力、聯想力、想象力、思考力和記憶力的重要手段。爲了讓您在寫作文時更加簡單方便,以下是小編精心整理的高考語文作文7篇,供大家參考借鑑,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關於高考語文作文彙編七篇

高考語文作文 篇1

閱讀下面的文字,根據要求作文。

有一種觀點認爲:作家寫作時心裏要裝着讀者,多傾聽讀者的呼聲。

另一種看法是:作家寫作時應該堅持自己的想法,不爲讀者所左右。

假如你是創造生活的“作家”,你的生活就成了一部“作品”,那麼你將如何對待你的“讀者”?

根據材料寫一篇文章,談談你的看法。

[注意]

①立意自定,角度自選,題目自擬。②明確文體,不得寫成詩歌。③不得少於800字。④不得抄襲、套作。

創造生活的“作家”範文參考

美,無處不在——晨曦時滿天露珠折射朝霞的光影,中午豔陽下點綴着蟬鳴彷彿在假寐的山林,夕陽裏來勢洶洶捲走迴翔暮鴉的火燒雲,還有那忽明忽暗的彩雲追月。美,就在那一剎那,淋漓盡致地體現了出來。

盛夏,晴空萬里,豔陽高照,一家四口圍在井邊,大人從清澈甘冽的井水中取出冰鎮西瓜,清脆一刀,涼氣襲人。不遠處的山林傳來了斷斷續續的蟬鳴聲,顯得整片山林昏昏欲睡。一道道陽光透過密密層層的樹葉,照在一些蟬的背上,凸顯出他們清高的一面,難道這不美麼?夏風起了,夏風沒有春風的溫柔,沒有秋風的蕭瑟,也沒有冬風的凜冽,他有他自己獨特的魅力——澎湃。突然,暴風雨來臨,讓人們始料不及,逃也逃不掉,但是當你靜下心來,用心聆聽,你也能感受到雨的美。

夜幕依依不捨地退去,留下一輪殘月,晨曦悄悄地入侵,當第一縷陽光來臨,煥發出生機,新的一天又來臨,美,又將重新。法國著名雕塑家羅丹曾經說過:“美,是到處都有的,但是對於我們的眼睛來說,缺少的並不是美,而是發現。”

巷道雞鳴、炊煙裊裊預示着新的一天來臨了。從遠處楊柳岸吹來的曉風伴隨着斷斷續續的雞鳴聲,透過緩緩上升的炊煙,其中又夾雜着大小不一的露珠。當高高懸掛在空中的殘月漸漸地退出不屬於他的舞臺,而清晨的第一縷陽光突然迸發出來——滿天晶瑩的露珠又將光影折射開來,這稍縱即逝的美,將這一切渲染得朦朧而又溫馨!

一抹夕陽將稻田變得金燦燦的,又爲海面灑下了一道道金光,徐徐微風輕輕拂過,稻田裏的稻穗隨風搖曳,美不勝收;當風經過海面,風中便夾雜着稻穗的香味與海水的鹹味,海面上的細浪來回翻涌,波光粼粼;燒雲欲追趕暮鴉,江海共長天一色,豈不美哉?寂靜的夜空中繁星點點,偶爾會有一兩架飛機劃過天邊。若是在靜謐的夏夜,就會有成羣的螢火蟲在茂盛的草叢中載歌載舞,閃爍着迷離的光,令人陶醉。一輪皎潔的明月升上了半空,爲大地灑下了溫柔的光。在她的周圍,有一抹七彩的暈,與旁邊幾片追趕着她的彩雲,給她增添了幾絲如夢如幻的神祕與嬌羞。

高考語文作文 篇2

中考時立下的凌雲壯志在楊奇函首次參加高考時並沒有實現,他在去年的高考中僅得了610分,報考上海復旦大學,落榜了,寫給北大的自薦信也石沉大海。

“我當時相當上火,但我並沒有灰心,決定復讀,現場又作了一首詩:霞光碧照七彩開,龍吟虎嘯聚英才。我先乾得一杯酒,金榜題名我再來。”

“痛定思痛,我的缺點究竟在哪?注意力不集中可能是制約我成績提高的一個大困難,我是個左撇子,平時在家都是左手拿筷子吃飯,右手寫作業,眼睛還看電視,這可能直接影響到學習成績。”楊奇函首次高考後進行反思。

“我轉戰到大慶實驗中學復讀,剛開始成績不理想,我的心裏有些亂,我是不是真的沒有實力衝擊清華大學了?我在心裏開始畫問號。”楊奇函說,那時一個關鍵人物起了重要作用,他的班主任羅老師。羅老師在一次給同學們集體調整心態的課堂上說:“學習就應該像楊奇函這麼腳踏實地。”“當時老師說這話時我有點吃驚,因爲從初中到高中,老師普遍認爲,楊奇函太浮躁了。而認真思考老師的話也的確如此,我不再是小學時的那個頑皮的問題少年,已經具備一個優秀的高中生的品質。”

“接下來的日子就是沉下心來學習,我還認真讀了《道家箴言錄》。復讀最後階段,我的外語成績連續11次得了126分,就是提高不上去。老師說,只要把單詞都背會了就能提高,當我把單詞全背會了之後,奇蹟出現了,我的外語成績提高了一分,得了127分。實踐證明,單詞的威力的確是無窮的,我的外語成績由去年高考的126分提高到今年的141分。”

曾有過高考失利經歷的楊奇函已經能正視人生中的起落,爲了勉勵自己進入清華大學以後能夠繼續刻苦學習,他又送給自己一首詩:“雄心一抖天波碎,英豪舍我問乾坤。蒼茫殘雲虛席待,明朝清華我至尊。”

高考語文作文 篇3

高考語文第一大題毫無疑問當推作文,分值高的達到70分,低的也有60分。基本符合命題要求的三類作文與出類拔萃的一類作文相差竟然有20分。所以,探討如何提升低分作文很有意義,大有必要。

對典型例文的剖析

我們先看20xx年江蘇一篇歸入三類的高考作文:

品味時尚

當舞臺上的小朋友在哼唱周杰倫的《雙截棍》時,我們是不是應該品味時尚,思考時尚呢?

當街頭上的廣告牌上反覆出現日語、韓語時,我們是不是應該品味時尚、思考時尚呢?

當人們的交往只有通過QQ來實現,而不再通過書信時,我們是不是應該品味時尚,思考時尚呢?

如今的社會各種時尚層出不窮,其間美與醜、好與壞,交錯雜陳,所以,我們應該不斷品味時尚。

品味時尚,會讓我們更好地把握時尚的方向。兒童唱流行歌曲已經成爲當今的一種時尚潮流,兒童不會再唱《一分錢》等經典的兒童歌曲。他們失去他們這個年齡應該有的童真,跟上了時尚的潮流,可是這樣的時尚已經偏離了正確的方向。所以,我們要品味時尚,讓時尚回到它應有的正確方向上,讓時尚更好地引領我們追求美好、幸福的生活。品味時尚,會讓我們把握住時尚的方向。

品味時尚,會讓我們不斷地創新。時尚總是層出不窮的,要想讓世界發展,我們必須不斷地去創新。某一種時尚,在某一特定的地點,在某一特定的時間裏會風靡起來,但是如果不去創新,這種時尚不久將會成爲過眼雲煙,淡出人們的視線。所以,我們要創新,但是如何才能真正地做到不斷創新呢?這就需要我們不斷地去品味時尚,思考時尚之所以成爲時尚的因素,這樣才能夠做到不斷地創新。品味時尚,會讓我們不斷地去創新。

品味時尚,會讓更多的時尚沉澱爲經典。在這個紛繁複雜的社會裏,各種時尚層出不窮,很多都成爲過眼雲煙,淡出了人們的視線,卻只有很少的時尚能夠沉澱爲經典。那麼,我們應該怎樣做才能讓更多的時尚沉澱爲經典呢?答案是品味時尚。中國的傳統武術風靡全世界,它既代表着一種時尚,又代表着一種永勝不衰的經典。品味這種時尚,我們會發現武術這種時尚之所以能夠沉澱爲經典的原因在於它有深厚的文化底蘊。所以,品味時尚,會讓更多的時尚沉澱爲經典。

品味時尚,我們會引領着時尚向前發展,而不是讓時尚引領我們。

這篇作文,內容基本切題,結構完整清晰,語言大致清通,然而打分只有45分,江蘇作文滿分爲70分,顯然本文歸入三類捲了。這篇文章的主要問題在哪裏呢?我個人認爲,作者思想的膚淺導致內容的敷衍,內容的敷衍表現爲語言的空泛,語言的空泛導致讀後感覺平淡。

(一)核心概念的誤解表現出思想的膚淺

20xx年江蘇卷作文題是“品味時尚”,“時尚”意爲當時的或時興的風尚。時尚必須具備這樣幾個特點:其一,時尚起源於獨特的創意,顯示出與衆不同的鮮明個性;其二,時尚必須有人追求模仿,形成一定時期內的流行趨勢;其三,時尚懼怕長期流行、普遍盛行,因爲某種時尚一旦佔據統治地位之時,也即此種時尚滅亡之時。

以此考量,兒童也唱周杰倫以及多用QQ通信屬於時尚,而廣告牌上反覆出現日語、韓語則不能算作時尚,因爲其獨創性以及流行性均不足,而因韓國古裝劇《大長今》熱播而形成韓劇熱,則看韓劇可以算作時尚。可見作者對核心概念的理解還有不盡準確之處,這當然是本文作者思想膚淺的表現。然而,這個問題還不是本文歸入三類作文的主要原因。

(二)關鍵動詞的淺讀表現出思想的膚淺

題目的關鍵在“品味”二字上。品味即思考、體驗、評價。所以,如果考生只寫什麼是時尚,不寫自己對時尚的思考、體驗、評價,肯定不合要求。這篇三類作文,主要問題就出在這裏。應該說,本文作者還是有思考的,他的觀點就是篇末點出的“我們會引領着時尚向前發展,而不是讓時尚引領我們”。然而這個觀點沒有能夠貫穿全文、統領全文。仔細分析,本文三個分論點大有問題。前兩個分論點“品味時尚,會讓我們更好地把握時尚的方向”與“品味時尚,會讓我們不斷地創新”屬於同義反復,因爲更好地把握時尚的方向就是不斷創新,時尚要求具有獨特的創意、與衆不同的個性,可以流行但不可普遍盛行,這就註定必須不斷創新。分論點應該逐層深入,老是原地轉圈子不是思想的膚淺又是什麼呢?

再看第三個分論點“品味時尚,會讓更多的時尚沉澱爲經典”存在兩個問題:一是“讓更多的時尚沉澱爲經典”與“不斷地創新”明顯自相矛盾,不斷創新,就是不斷反叛經典而不是不斷製造經典;二是與全文中心論點“我們會引領着時尚向前發展,而不是讓時尚引領我們”重複,重複表現在二者都是作者對時尚的思考、體驗、評價的結果,結果到底明確爲哪一點呢?關鍵語句的重複矛盾顯而易見是作者思想的膚淺所致。

(三)段內邏輯混亂表現出思想的膚淺

在闡述第一個分論點“品味時尚,會讓我們更好地把握時尚的方向”時,作者有一個判斷:應該引導兒童唱《一分錢》這樣的經典歌曲,而不應該引導兒童唱《雙截棍》這樣的流行歌曲。顯然作者並不是主張引導《雙截棍》這樣的流行歌曲走向經典,而是禁阻流行,迴歸經典。引述論據闡述論據與分論點截然相反了。

(四)語言的重複顛倒表現出思想的膚淺

最典型的當數第三個分論點“讓更多的時尚沉澱爲經典”。這個層次,主要應該闡述如何讓更多的時尚沉澱爲經典。對此,作者明確表示品味時尚就能讓更多的時尚沉澱爲經典。這樣就形成一個同義循環的怪圈:因爲品味時尚所以能夠品味時尚。造成這個錯誤的原因,應該是作者的思想膚淺、認識不清,只能“聰明地”不斷重複題意而已。

高考語文作文 篇4

幸運與不幸

名言

一般而論,各個不相同的不幸造就幸福。因此,越是一次次不幸的頻繁發生,就越是好事一樁。——伏爾泰

在厄運中滿懷希望,在好運中不忘憂慮,這樣便能泰然擔待禍福。 ——賀拉斯《歌集》

不幸,天才的晉升階梯,信徒的洗禮之水,弱者的無底深淵。

黑夜給了我黑色的眼睛,我卻用它來尋找光明。——顧城

只有經歷地獄般的磨練,才能煉出創造天堂的力量;只有流過血的手指,才能彈出世間的絕唱——泰戈爾

我堅信每一個人,都有屬於自己的喜悅和痛楚,幸運和不幸。只是有的人這一部分多些,有的人那一部分多些。正好一半對一半的人,絕對涇渭分明的人,很少。而且這兩部分是可以轉化的,就看你有沒有能力消化。——畢淑敏

天將降大任於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勞其筋骨,餓其體膚,空乏其身,行拂亂其所爲,所以動心忍性,增益其所不能。

不幸有如一種鍛鍊,一方面消耗了大量體能,另一方面卻又強身健骨。

事例

對待不幸有兩種態度,一種是主動迎接,一種是被動承受。古時的斯巴達青年迫於風俗的壓力,每年都要在神壇上承受笞刑,以增強忍受痛苦的耐力,這同時具有主動和被動的兩種因素。

佳句

1、主動迎接不幸的人,在忍受不幸和痛苦時,內心多是坦然的,不幸使他好像刀劍磨出鋒芒;被動承受不幸的人,在爲不幸所煎熬時,內心多充滿惶惑,不幸使他彷彿卵石愈見圓滑。

2、過多的不幸對於一個英雄來說,或許是件幸事,誠如孟子所言:“天將降大任於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勞其筋骨,餓其體膚,空乏其身,行拂亂其所爲,所以動心忍性,增益其所不能。”

3、就人生而言,總是從平坦中獲得的教益少,從不幸中獲得的教益多;從平坦中獲得的教益淺,從不幸中獲得教益深……因此,若想做一個非常平凡的人,則是不幸少一些更好;若想做一個出類拔萃的人,則不妨多經歷些不幸。

不幸能使人優秀。如果既想成爲優秀,又想遠離不幸,這樣的事情幾乎是極少可能發生的。

高考語文作文 篇5

一切發明是爲懶人發明或投懶人所好的。但車的發明者,卻又不僅僅只是一個懶惰者,他的目光始終指向的是遠方,是遠方的目的地,那個他曾夢寐以求想去的遠方。

想要去遠方,這是他對這個世界的獨特的表達,然而,遠方太遠,靠他的雙腳行走,他無法計算出時間,他只知道必須要在他有生之年能夠走到,於是,他想到了速度,只有提升速度才能實現到達遠方的目的地。

於是,“車”便成了他對這個世界的獨特的表達方式。從轎車、馬車、汽車、自行車、火車……一路走來,他所擁有的“車”幾乎滿足了他對這個世界的需要,滿足了他對這個世界的好奇與想象。

我常常想:如果這個世界,沒有了“車”,會是一個什麼樣?但,既然有了車,車的全部智慧在哪裏?

誠然,形態各異的車,滿足了不同人羣對車的品質需求和個性呈現;然而,衡量車的智慧的標準到底在哪裏?我曾仔細研究過車的“制動系統”,在不斷探索速度提升的“動力系統”,更在於探索一套能讓車及時、安全、平穩的“制動系統”。

在“動力系統”與“制動系統”之間,我更驚訝於那個懶惰者對“制動”的思考與設計。我常想:當初,這個懶惰者在追求速度的同時,來追求更爲優質的“制動系統”?

“動”與“制”之間,與其說是蘊藏着車的全部智慧,莫如說是設計車的懶惰者對世界的智慧。曹文軒說:“智慧在於對世界能有自己一份獨特的看法,在有了獨特的看法之後,又能以獨特的敘述方式將其表達出來。智慧在於發現自己與世界有了緊張之後,保持了一種彈性,並發現瞭解構的妙法,或者是發現了一條可以走出障礙的暗道。”“制動”便是車的設計者對車與世界造成的“緊張”之後“保持的一種彈性”,讓其有了獨特的“解構的妙法”,從而發現一條可以走出障礙、走向遠方的通道。

遠方,不遠;就在前方。前行的道路,不僅需要車的向前,還要有車的“制動”。

車與慢時光

高考語文作文 篇6

說紐帶

合作才能共贏的道理,如今可謂人所共知,但人類掌握這個道理,卻經歷了漫長的歷史過程。小到人際間的往來,大到文明間的交融,紐帶關係始終是無法割裂的,它也在歷史的演進中扮演了重要的角色。

在國家還沒有產生的時候,他認爲人類的網絡已經開始編織,其渠道便是語言。遠古先民通過交談、信息和物品的交換,實現了羣體間最古老的交往與互相影響,美國曆史學家麥克尼爾稱其爲“第一個世界性的網絡”。人類從走出非洲開始,儘管在征服新的土地的過程中喪失了對古老起源的記憶,但相似的生活方式和一定區域內的密切往來,讓我們的祖先懂得了合作的必要性,也意識到了合作中競爭乃至衝突對自身帶來的影響。

數千年以來,文明間的融合讓各自“一榮俱榮”。“條條大路通羅馬”,當羅馬帝國將地中海包攬爲“內湖”的時候,歐洲文明開始了第一次交融,同時也孕育出內在的多元性。當大漢使者張騫第一次踏上西域的土地時,中華文明的影響力也開始超越中原,在中亞、西亞乃至更開闊的世界舞臺上發揮影響力。即使如東晉十六國、蒙元時期,客觀上也起到了通聯諸國、各民族文化交融的作用。更不必說,鄭和的大名船隊駛向浩瀚無際的大海,將中華的威名和富裕播撒到了南洋、印度洋,文明的紐帶接住和平的商貿活動愈發緊密。

然而,思考歷史,不只是爲了記錄過往,更在於反思當下與想象未來。不言而喻,人類文明的確在不斷進步,其依賴的便是這張不斷擴充而又不斷更新的大網,它將人與人、國家與國家、文明與文明連接起來。但在有的時候,只有歷經教訓,人們才知道若利用不好紐帶關係,也會造成歷史的創傷。正如在哥倫布踏上新大陸第一片土地時,他沒意識到眼前陌生的土著與他有着共同的祖先,在經歷血與火的殺戮後,人們才更向往和平,深知聯手合作的收益勝過零和式火併。

紐帶關聯的雙方,只有在雙方實力相當的情況下才更穩固,這符合當代經濟學的邏輯。但並不是所有的關聯都要服膺於資本,更具人道情懷的關聯往往更有震撼人心的力量。不論是拯救非洲疫病患者和饑荒罹難,還是在印度洋海嘯、海底地震等重大自然災害帶來的戕害裏救援傷者,聯合國維和部隊都在第一線發揮了重要作用。中國對於國內的經濟落後地區,也持續投入大量資金和人力,展開定點支援與精準扶貧。這樣的紐帶關係是血濃於水的情誼,強者幫助暫時的弱者,符合的是人道的邏輯,折射的是紐帶關聯中人性的光輝。

進而言之,歷史的`進程從來不可能是一帆風順的,不論西方學者愛講的“世界是平的”還是“歷史終結論”能否繼續維繫,從長遠來看,全球化的趨勢與合作一體化的浪潮不可逆轉。而關聯緊密後,風險的傳播也會更快、影響更大,這就需要人們在合作共享的同時,共同擔起責任和義務,協力地域可能存在的挑戰與風險,盡力維繫和睦的紐帶關係,這纔是紐帶關聯造福人類的關鍵所繫。

高考語文作文 篇7

【話題設計】

一位心理學家做過的一個試驗:將兩隻大白鼠丟入一個裝了水的器皿中,它們會拼命地掙扎求生,一般維持的時間是8分鐘左右。然後,他在同樣的器皿中放入另外兩隻大白鼠,在它們掙扎了5分鐘左右的時候,放入一塊可以讓它們爬出器皿的跳板,這兩隻大白鼠得以活下來。若干天后,再將這對大難不死的大白鼠放入同樣的器皿,結果真的令人吃驚:兩隻大白鼠竟然可以堅持24分鐘。這位心理學家總結說:前面的兩隻大白鼠,因爲沒有逃生的經驗,只能憑自己的體力來掙扎求生,後面兩隻大白鼠因有過逃生經驗而多了一種精神的力量。這種精神力量就是內心對一個好的結果心存希望。在很多情況下,希望的力量比知識的力量更強大。

請以“希望就是力量”爲話題,寫一篇文章,要求聯繫生活實際。注意:(1)立意自定,(2)文體自選,(3)題目自擬,(4)不少於800字。

【寫作導引】這是一個“陳述類”話題作文,話題的中心語是希望。寫這個話題時,要突出突出希望之力量的作用。行文時,可以從正面着筆,突出心存希望,給人帶來的好處。因爲希望是一股神奇而強大的力量。人要爲希望而活,只要我們在心中播灑下希望的種子,經過努力,我們的種子就能發芽、開花、結果。只要心中充滿希望的念頭,併爲之奮鬥,我們就能夠到達理想的彼岸。在生活中,因爲有了希望,而生活得更美好;在事業中,因爲有了希望,而使我們精神更抖擻;在失敗中,因爲有了希望,而會戰勝困難,創造奇蹟。也可從反面行文。分析如果沒有希望給人們帶來的危害。因爲人如果失去希望,就像鳥兒失去了翅膀不能遨遊天空;如果失去希望,就像魚兒離開了水兒,不能繼續生存;如果失去希望,就像花兒沒有了芳香,不能招蜂引蝶;如果失去希望,就像火車離開了軌道,不能繼續前行。選材時,可從身邊的小事寫起,談希望給人帶來的好處。也可點擊歷史人物,從他們身上看到希望的力量。文體上可以選擇議論性散文,便於抒情和議論。也可藉助創新文體,如:書信,訪談錄等談希望的作用。

【參照擬題】(1)希望——生命的翅膀。(2)點燃希望之燈。(3)希望在,夢就在。(4)讓希望的火把永駐心中。(5)把希望握在心中。(6)點燃心中不滅的燈。(7)跟着希望遠航。(8)讓生命因希望而精彩。(9)插上希望的翅膀。(10)月明蕎麥花如雪(11)雄鷹梅花蝸牛。(12)雛鷹蘭草小溪。

1、一個人,即使他一無所有,只要他有希望,他就可能擁有一切,而一個人即使擁有一切,卻不擁有希望,那就可能喪失他已經擁有的一切。希望所調動的,也許不僅僅只是我們自己的精神和體力。也許,冥冥中真的有天意在關照人間,天意會欣賞那些內心總是充滿希望的人,會覺得這樣的人不僅應該活下去,還應該活得更好。

2、“冬天來了,春天還會遠嗎?”英國詩人雪萊的這一名句曾激勵過無數處於艱難困頓中的心靈。的確,當你的世界瀰漫着陰風淒雨時,當你的努力被挫折之刀割得七零八碎時,當美麗的期待結出了失望的果子時,那麼,讓我們學會種植希望。種植一粒種子,會收穫一個金色的秋天,種植一個信念,會收穫一個充實的人生,而種植一個希望,會讓我們在冬天的蒼白中永葆生命的鮮亮,會讓我們在坎坷人生路上保持鬥志的昂揚。種植希望,這是一種心靈智慧,是一種生活技巧,它讓我們失望時不絕望,失意時不失志,永遠揚起生命綠色的風帆,向着夢中的春天進發。

3、冰心的《小橘燈》。在黑暗的年代中,“小姑娘”遇上了如此多的苦難,但始終相信“大家”會“好”的。無邊的黑暗中,她幼小的心靈中卻一直有一絲光明。因此,她鎮定、勇敢而又樂觀。

4、如果面對一次又一次的試驗失敗而失去“希望的光明”,那麼愛迪生也不會帶給夜光明;如果面對“國破山河在”的黑暗而無法保持心中一絲光明,那麼杜甫可能無法寫出那些千古傳誦的名句;如果愛國志士面對半封建的國家苦難時無法保持心中一線希望之光,那麼中國的振興永遠是一個夢。

5、清優淡雅的小溪,奮鬥不息,因爲浩瀚碧海是它的希望;清新濃豔的鮮花,芬芳四溢,因爲滿園春色是它的希望;飄逸凌空的白雲,淡墨濃彩,因爲點綴美麗晴空是它的希望。

6、文天祥寧死不屈,他希望浩氣塞天,以正天地,所以有了“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彪炳千秋;陶淵明罷官歸隱,但他希望生命飄逸,所以躬耕隴畝,在“悠然見南山”的桃李縈繞中怡然自樂;杜甫不甘平庸沉淪,因爲他希望“讀破萬卷書,詩成泣鬼神”,以橫溢才氣救濟蒼生,所以他“人間疾苦,波底斑斕”,以悲嗆獨憂國家的“詩聖”譽滿千古!

7、偉大的軍事家拿破崙小時候便立志從軍,建立一個前所未有的超級大帝國,並且讓自己成爲這個帝國的皇帝。周圍的人都嘲笑他,說他在空想,可拿破崙卻不以爲然。在他心中,那顆建功立業的希望之星,不分日夜地閃爍着,給他以無窮的力量,鞭策他爲了自己的理想努力奮鬥。從此,拿破崙刻苦研讀軍事,不斷充實自己,遇到困難也毫不氣餒,而後抓住機會,施展出自己卓越的軍事才能,終於建立了強大的法蘭西帝國。拿破崙的成功,最終源於他心中的希望。假如當年的拿破崙沒有這份希望,他也就不會去研究軍事,歷史上也就少了一位傳奇人物。

8、英國史學家卡萊爾經過多年的艱辛耕耘,終於完成了《法國大革命史》的全部文稿,可卻在發表前意外地被傭人付之一炬。當初他每寫完一章,便隨手把原來的筆記、草稿撕得粉碎,這意味着他若想繼續,一切就必須得從零開始。他的確是絕望極了,但是向子孫後代講述法國大革命史的希望漸漸驅散了絕望之雲。他又重新蒐集重理素材,開始了又一次嘔心瀝血的寫作,又第二次完成了《法國大革命史》。卡萊爾雖然厄運當頭,卻沒有失去心中的希望。正是這希望,使他走出陰影,振作精神,重新以極大的熱情重新投入到寫作中去。

9、雙目失明的海倫·凱勒頑強地生活在世界,憑的是信念,憑的是毅力,更是憑着希望的力量!被稱爲“當代保爾”的張海迪身殘志堅,扼緊命運的咽喉,靠的是恆心,靠的是自信,更靠着希望的力量!小時候被老師無情地罵作“蠢材”的愛因斯坦成爲二十世紀風靡全球大名鼎鼎的科學家,借的是勤奮,借的是認真,更藉着希望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