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案中心 > 九年級教案 > 九年級上冊《事物的正確答案不止一個》教案(精選5篇)

九年級上冊《事物的正確答案不止一個》教案(精選5篇)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2.67W 次

作爲一名老師,很有必要精心設計一份教案,教案是實施教學的主要依據,有着至關重要的作用。那麼什麼樣的教案纔是好的呢?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九年級上冊《事物的正確答案不止一個》教案(精選5篇),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九年級上冊《事物的正確答案不止一個》教案(精選5篇)

  九年級上冊《事物的正確答案不止一個》教案1

  學習目標

1、本文的論證方法。

2、創造性思維在實際生活中的重大意義。

3、學習做一個富有創造性的人。

4、理解中心論點和分論點。

5、通俗易懂,深入淺出的語言。

  重點難點:

1、理解本文的中心論點和分論點。

2、怎樣做一個富有創造性的人。

  教學時間:一課時

  教學過程:

一、導入:

莎士比亞說:“思想是自由的精靈。”,法朗士說:“最難得的勇氣,是思想的勇氣。”,請同學們發揮自己的奇思妙想,說出下列題目的答案,多說幾種。

1、1+1=?2、4+9=?3、5+7=?4、6+18=?

附答案:

1(裏)+1(裏)=1(公里)

4(點)+9(點)=1點(13點即下午1點)

5(月)+7(月)=1(年)

6(小時)+18(小時)=1(天)

二、檢查預習:

恭喜(gōng)根深蒂固(dì)依賴(lài)孜孜不倦(zī)汲取(jí)持之以恆(héng)鍥而不捨(qiè)淵博(yuān bó)

根深蒂固:比喻基礎穩固,不容易動搖。

孜孜不倦(zī):勤勉的樣子。

持之以恆:有恆心地堅持下去。

鍥而不捨(qiè):雕刻一件東西,一直刻下去不放手,比喻有恆心,有毅力。

不言而喻:不用說就可以明白。

輕而易舉:形容事情容易做。

一事無成:連一樣事情也沒做成;什麼事情都做不成。

三、整體感知:

1、按議論文的三段式結構本文的結構如何劃分?

提出問題:(1~2段)從四個圖形,提出“事物的正確答案不止一個”的論題。

分析問題:(3~12段)

第一層(3段):不滿足於一個答案,不放棄探求,這一點非常重要。

第二層(4~5段):富有創造性的人總是孜孜不倦地吸取知識,使自己學識淵博。

第三層(6~8段):發揮創造力的真正關鍵,在於如何運用知識,並舉例說明。

第四層(9~12段):擁有創造力的主要根據。

解決問題:(13段)總結,做一個富有創造性的人的關鍵所在。

2、課文開頭的圖形揭示了一個什麼問題?開頭有什麼特點?

事物的正確答案不止一個。從生活中的現象談起;開門見山;通俗易懂。

3、作者爲什麼從“事物的正確答案不止一個”談起?

因爲這個問題很具體,生動形象,又富於針對性,極易引起讀者興趣。

4、爲什麼說“不滿足於一個答案,不放棄探求這一點非常重要”?

只有認識到事物的正確答案往往不止一個,不滿足於一個答案,不放棄探求,我們纔能有所發現,有所創造,有所進步。

5、創造性的思維又有哪些必要的要素呢?

①淵博的知識。

②運用知識去不斷探求新思路。

③留意細小的想法,並鍥而不捨地使之變爲現實。

6、創造的靈感是怎樣產生的?

這種非凡的靈感,往往產生於這樣的過程:關注極其普通、甚至一閃念的想法,並對它反覆推敲,逐漸充實而形成的。

7、“區分一個人是否擁有創造力,主要根據之一”是什麼?

擁有創造力的人留意自己細小的想法。即使他們不知道將來會產生怎樣的結果,但他們很清楚,小的創意會打開大的突破口,並堅信自己一定能使之變爲現實。

8、做一個富有創造性的人,關鍵在哪裏?

關鍵是要經常保持好奇心,不斷積累知識;不滿足於一個答案,而去探求新思路,去運用所得的知識;一旦產生小的靈感,相信它的價值,並楔而不捨地把它發展下去。

9、本文主要論述什麼問題?關於創造性思維所必需的要素,爲什麼到篇末纔給出全部答案?

主要論述怎樣才能擁有創造力的問題。關於創造性必需的三個要素,經過課文逐層論述,最後纔給出答案,這合乎“分→總”這種思維規律,便於讀者理解和把握。

10、本文采用了哪些論證方法來證明論點?

(1)例證法:約翰·古登貝爾克的事例(第8自然段);羅蘭·布歇爾的事例(第9自然段)——都是從自然科學方面設例。

(2)引證法:第6自然段和第11自然段。

11、本文用什麼順序論證怎樣做一個富有創造性的'人這個中心論點的?

按照逐層遞進的邏輯順序進行論證的。

四、課堂小結:

本文按照逐層遞進的邏輯順序論證了怎樣做一個富有創造性的人這個中心論點。創造思維不是名人的專利,讓我們大家也來鍛鍊自己的創造性思維,成爲一個有創造力的人吧。

五、佈置作業:

1、完成課後練習一、二、三題。

2、預習《應有格物致知的精神》。

  九年級上冊《事物的正確答案不止一個》教案2

  教學目標:

1、知識目標:理解觀點和支撐觀點的材料之間、中心論點和分論點之間的關係;

2、能力目標:培養獨立閱讀、認真探究、積極討論的能力;

3、情感態度價值觀:激活思維,激發想像力,崇尚科學。

  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

蘇軾的《題西林壁》大家一定不陌生,誰來談談對"橫看成嶺側成峯,遠近高低各不同"的理解?其中包含着怎樣的哲理?

大千世界多姿多彩,千變萬化,即使是同一個事物,角度不同,答案無窮。美國實業家羅迦、費、恩格由四個幾何圖形引發出"事物的正確答案不止一個"的觀點。請大家閱讀,看看能否從中獲得一些啓示。

二、具體實施

1、分組自學

要求:

A、閱讀課文,找出作者的觀點和支撐觀點的依據,歸納一下,派代表寫在黑板上。

B、提出值得探究的問題。

2、辨析什麼是論點、論據及兩者之間的關係。

A、明確論點的定義——寫出本文的論點

B、明確論據的定義——歸納本文的論據

C、將有關係的論點和論據用線連接起來

3、創造性地設計圖表展示作者的思維順序,文章的結構脈絡。

4、動筆練習

A、請把"創造力不僅僅是貝多芬、愛因斯坦以及莎士比亞他們的""任何人都擁有創造力"作爲一個觀點,再舉例證明這個觀點。(如太空筆的事例等)

B、評議,重點在於事例是否支撐觀點,事例與觀點之間的銜接是否自然。

三、探討延伸

1、討論學生髮現的問題。(機智應變)

2、創設情境,引發思考。

放赤壁風光畫面——請同學說說感受——同一個"赤壁",爲什麼蘇軾就高歌"雄姿英發,羽扇綸巾,談笑間檣櫓灰飛煙滅";而杜牧卻低吟"東風不與周郎便,銅雀春深鎖二喬"?由此聯繫我們今天學習的課文"事物的正確答案不止一個"談開去。

四、小結

生活是一個多棱鏡,總是以它變幻莫測的每一面,面對生活中的每一個人,不必介意別人的觀點不同,不必擔心自己的思維偏差,堅信你自己的眼睛,因爲你用敏銳的視角去注視。這個世界,執着於你的感悟,因爲你用善於感悟的心靈去體味這多彩的人生,一定能獲得豐富的答案_

五、網絡論壇(課後)

"沒有規矩不成方圓"已成爲我們的思維定勢,學過本文後,聯繫你的生活經歷談談對它的理解。

  九年級上冊《事物的正確答案不止一個》教案3

  教學思路:

利用故事、圖形等激發學生創造性思維的能力,緊扣“事物的正確答案爲什麼不止一個”以及“怎樣才能成爲一個富有創造精神的人”的重點,讓學生理清作者的思路及“事物的正確答案不止一個”的思維方式和創造性思想、創造力之間的關係,讓學生更清楚地認識到作者在文中所闡述的觀點。

  教學目標:

1、理清“事物的正確答案不止一個”的思維方式與創造性思想、創造力之間的關係。

2、激發學生的創造性思維,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

  教學構想:情境法、討論法。

  教學時數:一課時。

  教學內容:

  一、導入新課。

1、請同學們回憶一下小學學的蘇軾《題西林壁》。讓我們一齊來背一下呀。

(生背)

題西林壁

蘇軾

橫看成嶺側成峯,遠近高低各不同。不識廬山真面目,只緣身在此山中。

2師:“橫看成嶺側成峯,遠近高低各不同。”說明什麼?

(生:同一事物在不同的觀察角度下會有不同的理解和感受。)

3、師:由此可見,事物的正確答案並不是唯一的,這是爲什麼呢?帶着這個疑問我們一起來學習第十八課《事物正確答案不止一個》。(板書)

  二、初讀課文。(找出觀點)

師:請同學們對照註釋默讀課文。同時用筆在書上劃出作者總結性的語句。(學生默讀)

師:作者在本文開頭設置了一個有趣的問題,請大家思考一下,這是爲了告訴我們一個什麼樣的觀點?

(生答:“因此,不滿足於一個答案,不放棄探求,這一點是最重要的。”)

師:對,在生活中,看問題的角度,對問題的理解、解決問題的方法不同,以及思維視角的轉換,都會使得事物的答案是多種多樣的。

  三、研讀課文(理清關係)

1、師:請大家看這樣一個故事。(投影)

(1)從前,有個吝嗇的財主招不來長工,聰明的倪剛找上門去了。財主提了兩個條件。一是“別人不吃的東西你得吃”,二是“別人不做的活你都得做”。倪剛完全同意。中秋節,財主家人將許多肉、果供祖賞月,倪剛去將這些供品吃個精光。春節那天,財主家都忙着拜年,倪剛卻去門前挖了墳坑,把財主氣得兩眼直瞪。想一想,對財主提出的兩個條件,財主和倪剛思考的角度有什麼不同?

(2)三國時,曹操手下有個主簿官楊修,聰明過人。一次,北方有個國家的使節、給曹操送來一盒精製糕點。曹操接過糕點來,隨手在盒蓋豎着寫了三個大字:“一合酥”寫完後曹操將糕點放在桌子上就出去了。楊修進來,看見這盒糕點後以及曹操的手跡,靈機一動,就自作主張把這盒糕點分給大家吃了。大家一下子就莫名其妙,只好聽從楊修的吩咐。不一會兒,曹操回來了,見桌子上只留下空盒子,便查問是誰的主意。楊修不慌不忙地答道:“________________”。曹操聽了這話,連聲稱讚楊修聰明。

請你想一想,楊修是如何回答的?

(學生分析,教師歸納)

2、師:從剛纔的分析中,大家都覺得倪剛、楊修很聰明,其實他們是具有一種什麼思維能力?(生答)

3、師:從課文的第四小節可以看出這一點,我們一齊來讀一下。

4、師:對,那麼產生創造性思維的必須具備的要素是什麼呢?請同桌之間商量一下,從課文中找出答案。(生答)

5、師:同學們找得很好。對照這兩個因素,有些同學可能認爲自己的才疏學淺,知識不夠豐富,思維尚不成熟,對自己的創新能力會產生懷疑。我先不解釋,而是設了一個具體情境,讓大家共同參與。

請看:(投影)

某“奇思妙想”欄目正在做一期節目,主持人問了嘉賓這樣一個題目:

一個圖形,你會把它想像成什麼?如果你是其中的參與者將如何應對?(要求:回答和點評相間。)

6、師:在這裏,我想請一位同學扮演主持人,其他同學充當嘉賓。

(討論、扮演)

7、師:感謝各位同學的積極參與,同學充分發揮了自己的想像能力,給出了最精彩紛呈的答案,這就能證明一點,大家都擁有創造力。那麼,如何使自己成爲一個富有創造性的人,請大家一齊朗讀課文最後一段。

(生齊讀)

8、師:讀完之後,我想同學們一定會信心大增。我們只要熱愛生活,發現生活,遇到問題,多想想爲什麼。堅持下去,自己的發現能力和創造能力一定會不斷提高。

9、師:小結(略)

  四、拓展延伸(思維訓練)

師:學了這篇課文後,我想請大以《關於“0”的斷想》說話,請同學們儘量打開思路,看誰想得越快、越合理。大家先討論,互相發言,然後寫下來,準備發言。

(生1答)

師:他講得很好!就像這樣擴散自己的思維,來一個“思接千載,視通萬里”。看誰接着說。

……

師:大家很不簡單,各抒已見。天上、人間、地上、過去、現在、將來,都在你們的思維之中,思維互相磨礪、碰撞,閃射出創造的火花。

  五、結語:

同學們,生活中事物的答案是豐富多彩的,解決問題方法和途徑是多種多樣的,關鍵是:我們要堅持不懈留心生活、發現生活、思考生活、認識生活,這樣我們就會捕捉到生活中最美好的瞬間。

  六、佈置作業。

  九年級上冊《事物的正確答案不止一個》教案4

  教學目標:

1、通過學生自讀課文,積累:根深蒂固、孜孜不倦、鍥而不捨、止步不前、不言而喻、汲取等詞語,讀準這些詞語的字音,理解它們的意思。

2、在教師的啓發引導下,認識議論文“引論——本論——結論”的結構方式,並以之感知文章內容,理清作者寫作思路。賞析本文論證邏輯的嚴密性。

3、培養學生“我具有創造性思維”的自信,在活動中培養學生創造性思維。

  教學重難點:

1、學習本文“引論——本論——結論”的結構方式和層層深入論證的技法,識別本文的論證方法,探究作者嚴密的論證邏輯。

2、理解文章的思路,培養學生創造性思維。

  課時安排:1課時

  教學內容與過程:

一、導入新課

以圖片激趣導入。

二、教讀新課:

(一)初讀課文,整體感知文章內容,明確本文的中心論點,積累詞語。

1、學生自讀課文,將文中出現的:根深蒂固、孜孜不倦、鍥而不捨、止步不前、不言而喻、汲取圈起來,藉助註釋,讀準字音,理解詞語在具體語言環境中的意思。

2、讀完文章,你認爲本文的中心論點是什麼?(學生談最初認識,教師暫時不做肯否定)

3、引導學生用學過的議論文知識尋找中心論點。

複習講解議論文兩種典型的結構方式,明確兩種結構方式中心論點的位置:

提出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例子:《懷疑與學問》

引論——本論——結論(例子:《想和做》

4、學生辨別本文結構方式,用圈點勾畫讀書法畫出本文的中心論點和結論。

5、教師出示自己初讀這篇文章所做的圈點批註,進一步指導學生圈點批註的讀書法,同時針對之前學生對本文的中心論點的認識做分析。

(二)摘讀課文主體部分,明確本文論證的角度。學生仍然用圈點批註的讀書法,圍繞下面三個問題進行圈點批註。

1、主體部分圍繞什麼問題進行論證?

2、在課文中畫出創造性思維所必需的要素。

3、標出主體部分採用什麼方法進行論證?

(三)精讀文章,讀理作者思路,體會本文論證語言、論證邏輯的嚴密性。

1、學生圍繞下面兩個問題進行閱讀探究:

(1)幾個分論點之間有什麼內在聯繫,能否調換位置?

(2)跳讀文章4、6、9自然段,這幾段有什麼共同特點?分析三個問句在文中的作用。

2、教師講授議論文主體部分常見的結構方式,引導學生感悟本文主題部分層層深入論證的方法。

縱式:(遞進式、層層深入論證)例子《懷疑與學問》

橫式:(並列式)例子《理想的階梯》

本文分論點:汲取知識——學。

活用知識——用。

堅持嘗試——做。

區別自信擁有——思。

3、師生合作理清本文作者的論證邏輯

三、拓展延伸:

1、學完本文,你有什麼感受?(教師引導學生認識創造性思維的重要性)

2、仿造下列例句,用“1+1=1”這一創造性思維寫一句話,要求寫得富有語文味點。

例句:一次不應該的衝動加上一點不成熟的思想等於一個不小的錯誤。

四、結束語:

處處是創造之地,天天是創造之時,人人是創造之人。

  九年級上冊《事物的正確答案不止一個》教案5

  [教學目標]:

一、學習本文中心論點的提出方法:引一個具體實例,並作簡要分析後提出。

二、理解本文圍繞中心,逐層展開論述的論證思路。

三、感受作者的求異思維,引導學生懂得確立創造性思維方式的重要性,努力成爲具有創造精神和創造力的人。

  [教學重點]:

1、掌握本文緊扣中心逐層展開論述的思路。

2、文章運用事實論證的寫法。

  [課時安排]:1課時

  [教學過程]:

一、導入課文——

師:在上課之前,老師想來做個口頭練習:

請看屏幕——

能告訴我,你們看到的圖形是什麼嗎?

(學生髮言)

師:很好,大家很有想象力!那麼在你們的答案中,誰的最正確?

(停頓片刻,學生自由回答)

師:不錯,誰的答案都是正確的,因爲都很合理!看來,我們認識一個事物,或解決一個問題,不同的角度會有不同的答案,正如蘇軾在《題西林壁》一詩中所言:“橫看成嶺側成峯,遠近高低各不同”。原來事物的正確答案往往不止一個。這不就是我們今天要學的課文嗎?

二、疏通字詞——

師:請同學們把書打開,翻到105頁,在瀏覽課文前,我們首先來看一下課文中出現的一些重要字詞。

(投影)

詞彙積累:根深蒂固

孜孜不倦 一事無成 推敲 汲取

不言而喻

輕而易舉 鍥而不捨 持之以恆

師:特別要注意其中一些字詞的讀音和註解,尤其是幾個成語:比如“孜孜不倦”的“孜孜”是“勤勉”的意思;“鍥而不捨”的“鍥”指“雕刻”;“不言而喻”的“喻”是“明白”的意思。另外,關於“推敲”這個詞還有一個有趣的典故,請同學們課後查工具書,把它整理在筆記上。

三、整體把握——

師:解決完字詞的問題,我們可以來看課文了。請同學們一邊瀏覽課文,一邊通過思考屏幕上的這些問題來對課文進行整體的把握,可以和周圍的同學交流。

(投影)1、本文主要論述什麼問題?

2、作者又是怎樣論述這個問題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