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語文基礎 > 教學反思 > 語文《蘇州園林》教學反思(通用5篇)

語文《蘇州園林》教學反思(通用5篇)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1.1W 次

身爲一名人民老師,課堂教學是重要的任務之一,我們可以把教學過程中的感悟記錄在教學反思中,那麼寫教學反思需要注意哪些問題呢?以下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語文《蘇州園林》教學反思(通用5篇),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語文《蘇州園林》教學反思(通用5篇)

  語文《蘇州園林》教學反思1

《蘇州園林》是八年級上學期第二單元的一篇講讀課文,上課前我搜集了相關資料,做了充分的準備。上完這一課,同學們都感到很滿意,既掌握了很多說明文知識,又領略了本文豐富有趣的語言。

  我覺得這堂課有以下優點:

1、以情境教學法導入新課,生動生趣,吸引了學生的注意力

2、這堂課目標突出,重點都放在讓學生掌握這篇課文的結構,我覺得最後學生也學有所得。

3、能在分析文章結構順序時適時引導學生理解文章裏的重點詞句,使學生可以更好地理解課文的內容,講解比較詳盡、到位。

4、板書清晰,學生便於理解本課的整體結構以及由此知道說明順序。

  但這堂課也有許多不足之處,具體總結如下:

1.給學生讀書的時間還是太少。

《蘇州園林》是一篇美文,應讓學生多讀,在美讀的過程中領略蘇州園林的美。可我老是怕時間來不及,給學生讀書的時間過於倉促。另外我還設計了一個教學環節,結合課文和圖片用自己的話來說說蘇州園林的美。目的是讓學生熟悉課文內容和培養他們的口頭表達能力。但是,我又犯了同樣的錯誤,給學生想和說的時間不夠充分,致使學生說出來的東西不完全符合要求。

2、分析四個“講究”時,有些地方過於羅嗦;時間沒有分配合理,所以給學生思考的時間不夠。

針對以上的情況,我會在以後的教學過程中,努力、認真的去克服。在課堂上讓學生養成自己對某事的看法用自己的語言能表達出來。應把課前預習落實到實處。在課堂上多深入、以此來拓寬學生的知識面。

  語文《蘇州園林》教學反思2

這堂課的設計主要突出了幾個特點:

一、改變了以往對課文的設計,抓住“標本”整理文章脈絡,掌握說明對象的特徵。抓住“鑑賞”這個詞語,品味揣摩語言,以點帶面,學生能力有了拓展。說蘇州園林是“標本”,因爲它是一幅“完美的圖畫”;“鑑賞”《蘇州園林》,我們深深體會到它“完美的語言”。

二、突出學生學習的過程,安排四次閱讀活動。“初讀課文”,用各自喜愛的方式初讀文章之後,讓學生自己來談對蘇州園林有了哪些瞭解,學生的回答大都圍繞課文中的原句,教師充分尊重他們的閱讀體驗,因爲這是學生開始“沉”入文本了。然後,教師作爲“一起初讀課文”的一員,引導學生抓住關鍵詞語。“再讀課文”,整體把握課文的主要內容,引用課文語言來解說園林圖片,一方面是進一步熟悉課文,另一方面也是鼓勵學生講出自己的獨特感受。第三次則是“精讀課文”,按照老師指導的方法,對課文某一個語段進行自我鑑賞,充分品味文章的語言特色。第四次,完全放手讓學生自己閱讀,找出語言的精妙之處。

這樣安排,強調閱讀本身就是一種學習,要放手讓學生自由地閱讀,有創意的閱讀,而不是用老師的講解來代替學生的閱讀。這是符合新課程標準對閱讀教學提出的要求的。

三、教師的指導作用得到了體現。在學習過程中,教師是學生學習的合作者和指導者,以學習者的身份參與到課堂討論中,闡述自己的觀點。注重教學過程的創新設計,爲培養學生的創造性思維能力提供了一個良好的氛圍。

  語文《蘇州園林》教學反思3

有人說,建築是凝固的詩中國園林更是極富傳統文化意蘊的詩,是我們民族文化的瑰寶所以我認爲本課不僅要教會學生學說明文,還要讓學生學會用鑑賞者的眼光來看園林,擴而大之會看傳統藝術,進而激發學生熱愛和保護祖國文化的感情《蘇州園林》雖然是“談”蘇州園林,其體裁是說明文,但本文語言簡潔、生動,很有一種“畫意美”,因而我認爲教學本課的重點就是引導學生感受蘇州園林的畫意美,體會文章的語言美課前,讓學生蒐集有關蘇州各名園的圖片和資料,並加以簡要生動的文字說明,在班上展覽;課上則通過反覆誦讀和重點詞句賞析充分調動學生的想象力,在自主、合作、探究中感受蘇州園林“處處入畫”的特點,大大激發了學生的學習熱情,調動了學生學習的潛能,傳統說明文學習時的單調、乏味一掃而光,既豐富了學生的知識,又喚起了他們對祖國美好風物的熱愛,也有益於提高學生的藝術審美能力

本課的教學中,我沒能及時抓住契機充分引導學生聯繫生活加深對課文的理解;學生的“主人翁”的地位還可以有更充分的體現新課改,新課堂,給每一位老師的啓發是多樣的,也是深刻的它對每位教師的要求也更高了,我深深地感受到教師“參與者”的責任更重了

  語文《蘇州園林》教學反思4

說明文教什麼?學習說明文的說明方法,學習說明的順序,說明文語言的.準確性。這是說明文教學的基本定位。可是教學《蘇州園林》這樣一篇典範的說明文,怎樣設計才能使說明文教學有語文味呢?使學生讀出語文味呢?

我想,作者寫說明文難道要記住這些說明順序、方法才能寫好嗎?我突然想起,葉老先生寫這一篇文章是給蘇州園林的影集寫的序,何不從這點出發設計教學?有了這個想法,我進入課堂後,我設計了幾個問題;1、作者給誰寫這篇文章?2、他要告訴他們什麼?3、作者怎麼寫的?然後引導學生看註釋,明確寫作目的,再引導學生抓住蘇州園林的總特點,抓住圖畫美這一特點。第三個問題,我引導學生:蘇州園林那麼多處,作者是怎麼選擇寫作點,來告訴大家他要告訴大家的蘇州園林這個特點呢。我覺得這三個問題深入淺出,操作性強,從課堂來看,調動了學生學習積極性。然後在課堂上讀中有析,析中有讀,課堂很有氣氛。

反思這堂課,我覺得我們平常學習說明文太多的理性、邏輯與條理,使說明文的教學課堂就像說明文一樣枯燥,即使是公開課,爲了避免枯燥,也常常去抓語言點來設計,所以每次選擇初二上第四單元賽課時,老師總是選擇《大自然的語言》來講,因爲這篇文語言很有特色,如果說明文語言平實就難以出彩。而《蘇州園林》的教學,讓我發現,說明文教學抓住說明文的內容設計,從說明文目的、內容出發能使說明文課堂生動活潑。

  語文《蘇州園林》教學反思5

初次讀完葉聖陶的這篇文章,感覺他的語言大師的魅力沒有得到體現,後來經過大量的查找資料和在課堂與學生的思惟碰撞,最終在這課教學中還是有所收穫的。

這課最大的收穫在於指導學生迴歸文章,從作者的本身出發去思考文章內容,通過這樣美的園林你們認爲怎樣寫才能更好的體現出來這個問題引入。經過一番熱烈的討論,學生認爲用寫景的記敘文最好了,並且文中要夾雜大量的使用了各種修辭手法的句子,用優美的語言來襯托漂亮的園林。對這一點,我深表贊同。觀點得到認可的學生們對葉聖陶的文章越發挑剔起來,覺得他寫得實在是太儉省了。我指導他們回顧舊知:說明文的語言特點是什麼?作者寫作此文的目的是什麼?經過一番梳理,孩子們恍然大悟,本來葉聖陶先生要介紹的蘇州園林有一百多個,而他把各個園林加以較量分析,透過各個園林獨出心裁的佈局,找準了它們異中之同的特徵,再用精練、簡便、淺顯的語言加以說明,這是何等了不起啊;同時這篇文章是爲一本影集寫序,所以文章留有餘地。

至此,孩子們即使不是很欣賞葉聖陶的這篇說明文,至少也得到了一個知識:寫作目的不同,那末作品的顯露形式也會有所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