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案中心 > 九年級教案 > 九年級語文《蘇州園林》教學反思

九年級語文《蘇州園林》教學反思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2.08W 次

課堂案例

九年級語文《蘇州園林》教學反思

(一)學生說:“我感受不到《蘇州園林》的美。”

《蘇州園林》的教學已近尾聲,照例,我又詢問學生還有什麼要說的。

沉默一下之後,一個男孩子舉手了,一發言,卻是石破天驚,他居然說他沒有在這篇文章裏面感受到一絲美感。是的,《蘇州園林》是一篇說明文,可它是一篇談蘇州園林之美的說明文,是大作家葉聖陶先生的經典之作。本來這個詢問也只是例行公事而已,就上課的情形來看,我還自認爲前面的引導、討論和分析是成功的,從孩子的學習反饋來看,他們對於說明文的閱讀把握也是挺到位的。可想不到一石激起千層浪,他的發言得到了大家的附和,紛紛表示也有此感。他的問題,大家的表現讓我一驚,然而我又實實在在看到許多學生眼睛裏因爲這一問題而散發的光彩。

此時,我的腦子裏在高速飛轉,本課的教學目標已經順利完成了,這個問題要不要展開?這個問題有沒有意義?我原先沒有準備到這個問題,會不會把握不住?這個問題較複雜,能不能駕馭得了?然而另一方面,我又覺得這個“火花”來之不易,不能輕易否決,放過它,可能會喪失一次絕佳的教學機遇,不解決這個問題,可能會打擊他的積極性。既然已經出現了,不如乘機引導,說不定會有意外的收穫。

於是,我決定先摸清狀況:“你們所說的無美感究竟是指文本無美感還是蘇州園林無美感?”問題提出後,全班議論紛紛,最後答案是兩者都有。問題的癥結弄明白了,我決定還是解決這個問題,多花費些時間做些額外的事或許也有價值。可是具體怎麼做我心中確實也是沒有譜,說明文的知識要點孩子們已掌握,他們不認可的是作者的行文風格,而這恐怕不是靠我生硬的灌輸就能扭轉的思維。適逢救命的下課鈴聲響了,我也趁機宣佈下課,請同學們好好思考這個問題,下節課再討論。

(二)學生說:“我同意你的觀點,但我保留我的觀點。”

回辦公室的路上,聽到叮叮噹噹的響聲,一看,是學校爲了迎校慶,正在整修教學樓前坪花壇,那花壇外圍是一溜整齊的四季青,中間是一整塊碧綠的蘭草,中心是一棵挺拔的小松樹,看得出追求的就是西方園林規則式的人工雕鑿美。再一想,教學樓後坪花壇風格卻是典型的中國古典園林的自然美,幾竿修竹,鳳尾森森,幾株木槿,高低錯落,綠草茵茵,極具清幽之美。念此,腦中是豁然開朗,此乃極佳的教學工具。

又到上課,先給孩子們十分鐘去看看學校的前後兩個花壇,請他們回來後告訴我哪個更美。孩子們自是歡呼雀躍的去看了,回來都迫不及待的告訴我,當然更喜歡後坪花壇。他們的理由也顯示出他們已具備初級審美趣味,對於中國古典園林文化也有一定理解。於是,我趁熱打鐵,問他們葉聖陶先生是不是也是這個觀點並從文本中尋找答案。聰明的他們一下子就找到了文章中的段落:葉聖陶先生介紹花草樹木栽種的良苦用心時就是用“像寶塔那樣的松柏”“閱兵式似的道旁樹”作比較。我再追問,除了這點美之外,作者還介紹了蘇州園林具備的哪些美,我們身邊有沒有這樣的例子。經過一番挖掘,大家又找到了許多,順帶也回憶了我們家鄉很多美麗的景點。看着大家心滿意足的樣子,我問他們:“蘇州園林到底美不美呢?”此時是異口同聲:“美。”而經過這樣一番討論,同學們鑑賞造型藝術的能力無形中也有所提高。

解決了一個問題,還有一個問題“這篇文章美不美”沒有解決。

我又開始提問,這樣美的園林你們認爲怎樣寫才能更好的體現出來?經過一番熱烈的討論,他們認爲用寫景的記敘文最好了,並且文中要夾雜大量的使用了各種修辭手法的句子,用優美的語言來襯托美麗的園林。對於這一點,我深表贊同。觀點得到認可的孩子們對葉聖陶的文章越發挑剔起來,覺得他寫得實在是太樸實了。我引導他們回顧舊知:說明文的語言特點是什麼?作者寫作此文的目的是什麼?經過一番梳理,孩子們恍然大悟,原來葉聖陶先生要介紹的蘇州園林有一百多個,而他把各個園林加以比較分析,透過各個園林獨出心裁的佈局,找準了它們異中之同的特徵,再用精練、簡潔、淺顯的語言加以說明,這是多麼了不起啊;且這篇文章是爲一本影集寫序,所以文章留有餘地,目的就是要使人不斷回味和思索,也想親自到蘇州園林觀賞一番,去領略其中的美景。至此,孩子們即使不是很欣賞葉聖陶的這篇說明文,至少也得到了一個知識:寫作目的不同,讀者不同,那麼作品的表現形式也要有所不同。

教學反思

這堂課超出原先設計,學生自由討論,充分發揮自身的潛能,精彩的發言出乎我的意料,讓我驚喜不已,我看到了學生潛能的如花綻放,看到了學生思維的激情點燃。是的,孩子不是“知識的容器”,學生是具有獨立人格、具備一定的學習能力、能夠自主發展的學習主體。教師要“無限相信學生的潛能”。

美國心理學家羅傑斯強調讓學生處在一種無拘無束,自由暢達的空間,盡情地“自由表達”和“自由參與”。教師應當營造一定的讓學生得到充分施展才華、放飛自由心靈的空間。新課程改革倡導的教師角色由傳統的知識傳授者轉變爲學習活動的參與者;由傳統的教學支配者、控制者轉變爲學習的組織者、促進者、指導者;由傳統的靜態知識佔有者轉變爲知識的動態研究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