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育範文 > 說課稿 > 實用的語文說課稿3篇

實用的語文說課稿3篇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1.89W 次

作爲一位傑出的教職工,時常需要用到說課稿,說課稿有助於順利而有效地開展教學活動。那麼大家知道正規的說課稿是怎麼寫的嗎?以下是小編精心整理的語文說課稿3篇,歡迎閱讀與收藏。

實用的語文說課稿3篇
語文說課稿 篇1

一、說教材

1、教材分析:

《小壁虎借尾巴》是九年義務教育六年制小學語文第二冊第5組中的一篇講讀課文。是一篇科普童話,課文藉助形象化擬人的手法,通過小壁虎向小魚、黃牛、燕子借尾巴的故事,講了魚、牛、燕子、壁虎尾巴的特點,揭示了“動物尾巴都有用”這樣一個道理。文章生動有趣,把小動物有禮貌和它們之間真誠相待的美好形象表述得栩栩如生,符合一年級兒童的年齡特點。是向學生進行科普教育,發展學生觀察能力、審美能力、朗讀能力的好教材。

2、教學目標

根據教學大綱的要求,本課教材的特點,結合學生實際情況制定如下教學目標:

(1)學會本課10個生字和由生字組成的新詞。

(2)通過看圖,學習課文,理解詞句和每段的意思,瞭解小魚、黃牛、燕子、壁虎尾巴用處,及壁虎尾巴可以再生的特點。

(3)能正確、流利的朗讀課文,瞭解其敘述方法。

3、教學重難點

教學重點:學習小壁虎借尾巴的經過,懂得魚、牛、燕子、壁虎尾巴的用處,接受禮貌教育。

教學難點:理解小壁虎尾巴的用處和特點。

4、教具準備

小壁虎剪圖、課文錄音、課文幻燈片4框、課件、魚模型。

5、課時安排

整課計劃3課時完成,第1課時初讀課文,認識生字,學習課文1、2自然段,第2課時講讀三至七自然段並指導朗讀,總結全文,激發學生閱讀課外讀物的興趣。第3課時,識記生字的字形,指導書寫,完成課後練習。

二、說教法、學法

本課的教學以“突出一個特色,‘遵循四個原則,落實兩個結合”爲指導思想設計教法、學法、以及教學程序。“一個特色”培養學生自讀會讀。遵循哪四個原則呢?

1、“三爲主”原則,教師爲主導,學生爲主體,以語言文字訓練爲主線;

2、直觀性原則,充分利用直觀形象、激發興趣、創設情景。

3、文道統一原則,在學習課文時,教育學生講文明、懂禮貌。

4、課內外聯繫原則,讓學生把課堂知識向課外閱讀、觀察、研究這一應用上延伸,開拓視野,增長見識。在目標上落實兩個結合,即學習語文與認識事物結合起來,把握科普童話教學特點,又把語言文字的訓練與邏輯思維訓練結合起來。

在這樣的指導思想下,本課的教法主要用導學法即“講—— 扶——放”、直觀法、朗讀式教學法。學法是自讀、讀中思考、讀中討論、舉—反三,貫徹“自讀、會讀”這一精神。

三、說教學程序

㈠情境導入,整體感知。分頁標題#e#

1、導語:

上課開始,爲了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教師出示 小壁虎剪圖,問:“同學們,你們知道這種小動物叫什麼名字 嗎?”對!小壁虎生來就有一條長長的尾巴,可有隻小壁虎還要去借尾巴,這是怎麼回事呢?讓我們到《小壁虎借尾巴》這個故事中尋找答案吧!

  2、看幻燈,聽錄音故事,思考:小壁虎爲什麼借尾巴,它向誰借尾巴,借到尾巴沒有?

  3、自由讀課文,按要求自學。

提出兩個要求:

(1)畫出本課生字詞,注意讀準字音,認清字形。

(2)讀通課文,標出自然段的序號。

4、檢查自學效果。

讓學生根據要求讀課文、使學生讀有目的,能避免單純地、盲目地讀書,從而養成良好的讀書習慣。讀後進行檢查,及時反饋,可以提高學生讀書的認真的程度。

㈡先扶後放,逐層精讀。

  1、尋求壁虎借尾巴的原因。

學生整體感知課文後,理清了文章思路:小壁虎爲什麼借 尾巴——怎樣借——借到了沒有了。下一步就是深究課文。首先引導學生尋求小壁虎借尾巴的原因,要求學生自由讀第一、二自然段,想一想:小壁虎爲什麼借尾巴?學生很快就把借尾巴的原因找到了(一掙,難看)小壁虎怎樣掙斷尾巴逃走的?放課件,屏幕中顯示出:一隻壁虎在牆角捉蚊子,一條蛇悄悄地爬過去,一口咬住了壁虎的尾巴,壁虎用力一掙,掙斷尾巴逃走了。鮮明、活動的畫面給學生留下深刻的印象。對“一掙”的意思就自然明白了。小壁虎掙斷尾巴後,心情怎樣?指導學生用難過的語氣讀:“沒有尾巴多難看哪!”強調?“多難看”。

  2、梳理壁虎借尾巴的經過。

原因找到了,接下來引導學生學習第三、四、五自然段。扣住“怎樣借”重點分析,由於抓學法來學習,設計出“從扶到放”的教學程序:學習第三自然段以扶爲主,學習第四自然段採用半扶半放的教法,學習第五自然段,以放手讓學生自學爲主。採取這個由扶到放的過程,就是教給學生讀書方法的過程。也是培養學生自學能力的過程。

  (1)以扶爲主,領學課文第三自然段。

A、學習第1、2句,出示句式:小壁虎爬到哪裏?看見什麼?通過讀與說,學生弄明白了:小壁虎爬到小河邊,看見小魚搖着尾巴在河裏游來游去,這時教師扣住“搖”字問:小魚爲什麼能在河裏自由自在地游來游去呢?(學生回答是因爲小魚搖着尾巴)教師就因勢利導,讓學生用手勢演示“搖”的動作,教師進一步問:寫小壁虎爬到小河邊怎麼要寫爬呀爬?(說明小壁虎爬的時間長,爬的路程長,這爲後面突破教學難點:小壁虎尾巴再生的特點,埋下了伏筆)分頁標題#e#

B、學習第3、4句。出示句式:小壁虎怎麼說,小魚怎麼答。學生一下子找出了答案:小壁虎說:“小魚姐姐,您把尾巴借給我行嗎?”小魚說:“不行啊,我要用尾巴撥水呢。”學生分組讀對話。再出示小黑板,如果小壁虎這麼說:“你把尾巴借給我。”小魚這麼答:“不行,我要用尾巴撥水。”把書上的“對話”跟以上“對話”比較一下,找出不同處,畫上圈。

這樣運用比較法,抓住重點詞句,學生很快就明白小壁虎十分禮貌,稱小魚爲“組組”,用“您”而不是用“你”,“行嗎”不是命令,而是徵詢,小魚也不是蠻不講理,她也是實在沒辦法,很爲難,並適時指導學生做到與作者身同此境,心同此情,較好地收到教育、教學效果,體現文道統一的原則。

C、出示句式:小魚爲什麼不把尾巴借給壁虎?學生通過思考討論得出結論是因爲小魚要用尾巴撥水。“撥水”是什麼意思?演示魚模型,理解“撥水”意思。

總結學法:(指着板示的句式)我們學習第三自然段,先學習壁虎爬到哪,看見什麼;再學習小壁虎怎麼說,小魚怎麼答;最後想想:爲什麼小魚不把尾巴借給壁虎。這樣的總結,既對小學生了解小壁虎向小魚借尾巴的經過起強化作用,又教給了學生學習的方法,注重了學生自學能力的培養。

  (2)半扶半放,學習第四自然段。

A、教師出示句式引讀本節,幫助學生理順序。

B、指導朗讀。

C、討論老黃牛爲什麼不把尾巴借給壁虎?

語文說課稿 篇2

  一、教材來源

《行道樹》是人教版課改實驗教材七年級語文上冊第二單元第七課《短文兩篇》中的一篇。

  二、教材分析

本文采用擬人手法借行道樹的自白,描繪了以製造清新,獻出濃陰和迎接光明而自豪的行道樹形象。表達無私奉獻的人生理念。本文還通過行道樹與同類的優越處境對比,類的無知行爲對比, 表現了“神聖的事業總是痛苦的,但是,也惟有這種痛苦能把深沉給予我們”的人生哲理。 本文篇幅短小,語言清新,凝鍊。精闢的議論更是點睛之筆。教學時應抓住議論性的文眼,,整體把握課文內容;通過組織學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全面提高學生的語文素養;聯繫學生自己的人生體驗,領悟文章的思想感情;通過朗讀和閱讀方法的指導,積累語言,培養語感。

  三、學情分析

七年級是七至九年級這一學段的起始階段。學生經過六年的學習已有一定的認知水平和人生體驗,對一切都有一種新鮮感和期盼,但又住住僅停留在表層,難以深入。表現在語文學科,就是隻滿足於對字詞句的理解,而對文章的社會價值和深刻的思想內涵認識不足。因此要藉助學生的閱讀期待,引導組織他們自主、合作、探究的從事學習,在主動積極的思維和情感活動中,加深理解、體驗、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薰陶,獲得思想啓迪,享受審美樂趣。

  四、學習目標和重難點

新課標提出:“語文課程應重視提高學生的品德修養和審美情趣使他們逐步形成良好的個性和健全的人格促進德智體美的和諧發展。”“在教學中尤其要重視培養良好的語感和整體把握的能力。”再根據教材特點和學生的學情,我認爲本文應達成的學習目標爲:

1、知識和技能目標:有感情朗讀全文,體味重要詞句在語言環境中的含義,領悟文章的表達方法。

2、過程和方法目標:能運用合作的方式共同探討疑難問題,培養合作研究的習慣,並在交流和討論中,敢於表達自己的看法。

3、情感態度價值觀目標:體會文章的情感,知道行道樹的形象就是無私奉獻者的形象,學習奉獻者的崇高精神。

其中朗讀、體味、領悟是學習的重點,理解無私奉獻者形象是學習的難點。

  五、教法設計和學法指導

1、教法設計

①情景創設法 魯迅先生說過:“沒有興趣的學習,無異於一種苦役,沒有興趣的地方,就沒有智慧和靈感。”我認爲在教學中應充分利用多媒體的輔助作用,把握與學生知識水平和情感的貼近點,創設情景,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產生情感共鳴。

②朗讀感悟法 朗讀是理解課文內容、感悟情感的重要方法。要通過學生默讀、朗讀、賞讀、品讀、賽讀等多種形式,讓學生充分的讀,在讀中感悟,在讀中積累,在讀中啓迪。

③對話互動法 閱讀教學是學生、教師、文本之間的對話過程,要讓學生成爲對話的中心,在師生之間、生生之間的互動中建構文本意義,形成自己獨特的感受和體驗。

2、學法指導

①圈點批註法 通過畫一畫、勾一勾、圈一圈、注一注,養成讀書就動腦動筆的習慣。

②探究閱讀法 在教師的引導下,對閱讀材料的深層含義提出疑問,小組討論,不能解決的問題,在全班合作探究。

  六、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景,激發興趣

1、設置情景:炎炎夏日,當你走在光禿禿的道路上你的感覺是什麼?烈日當頭, 當你走在城市的水泥路面上時,你最盼望的是什麼呢?

2、多媒體顯示行道樹,學生用優美的詞語形容,揭示課題。

[通過創設一定的情境,喚醒學生已有的生活積累,初步感知行道樹的作用,形成與文章感情相一致的價值傾向;同時藉助多媒體,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二)朗讀全文,整體感知

1、課前預習 對照導語,默讀課文,藉助註釋和詞典正音釋義。運用文中優美詞語,寫一段表意完整的話,課堂交流。

2、朗讀課文,從文章的寫法內容情感等方面談整體感受。

[引導學生逐步獲取有效的學習方法,如藉助工具書解決疑難問題;片段練習,積累詞語;初步感知,明確學習方向。並讓學生逐步養成習慣,爲終生學習奠定紮實基礎。]

(三)賞讀課文,感悟情感

1、小聲朗讀課文,畫出喜歡的句子和語段並在旁寫上感受。

2、學生朗讀喜歡的句子和語段(朗讀時要說出欣賞的理由)其間可用學生賽讀,師生賽讀的.方法,指導學生朗讀時要注意:發音、停頓、語速、語調和情感等方面的問題。

(四)、品讀課文,合作探究

1、學生再讀課文,然後自由提問(爭取讓每個學生都有問題,中間可啓發學生找出文中富有哲理性的語句並理解它,還可以啓發學生對文章表達方法的思索)

2、找學生代表在課堂上提出問題。學生可能提出的問題有: ①“墮落 ”一詞應如何理解?②爲什麼說“我們的存在只是一種悲涼的點綴”?③、“憂愁”和“快樂”是否矛盾?爲什麼?④、“神聖”、“痛苦”和“深沉”的含義是什麼?⑤文章運用了幾處對比?有何作用?然後學生分組討論。

3、將不能解決的問題,用紙條的形式交給老師,再在全班集體討論。

語文說課稿 篇3

這是一篇童話故事,主要講述了兩隻小獅子的不同的生活態度:一隻小獅子非常勤奮,每天練習生活的本領;另一隻卻認爲憑着父母的本領和地位就可以生活得很好,於是,整天懶洋洋地曬太陽,什麼也不幹。通過一勤一懶兩隻小獅子的對比,以及獅子媽媽對懶獅子的教育,告訴學生,從小應該勤奮學習,學會生活的本領,不能依靠父母的本領和地位生活。

本文以擬人手法寫來,如同一位長者在娓娓動聽地講述故事,顯得非常親切。學生從文本中汲取知識的同時也能感受到文本所要言說的精神價值——勤勞能創造美好生活,好逸惡勞終將一事無成。

文本很有意思,沒有一個圓滿的結尾,而是留下一個空白——那隻懶惰的獅子聽了媽媽的話後會有什麼改觀呢?對於學生而言是個很感興趣的問題;對於教師而言則是訓練學生思維的有效節點。

[學情解剖]

1、《兩隻小獅子》是第二冊第七組的第2篇課文,經過將近一年的學習,同學們已經掌握一些學習課文的基礎知識和基本方法。如能採用各種方法識字,能分角色朗讀等。再加上本文故事生動有趣,語言淺顯易懂,主角又是許多孩子在動畫片《獅子王》中接觸過的“林中之王”——獅子。所以孩子們讀起來預計問題不大。

2、儘管孩子們都喜歡看《獅子王》這一動畫片,但對於獅子的生活習性知道得可能很少,所以教師可以適當介紹。

3、由於我校是寄宿制學校,學生的家庭條件都比較好,在入學前大都過着飯來張口,衣來伸手的生活。我想他們對故事富有的教育意義理解起來有一定的難度。

[目標表述]

通過上述文本特點的闡述以及一年級小朋友的實際情況,我從新課程目標表述的三個維度擬定如下目標:

1、知識與能力:認識“獅、整”等14個生字,會寫“練習”等6個字,學習積累“懶洋洋”這一類詞。

2、過程與方法:通過自主識記,交流等多種形式熟練地認、寫生字。通過觀察畫面、分角色朗讀、拓展想像等加深對不同角色的瞭解,體會獅子媽媽的話。

3、情感、態度、價值觀:從內心喜歡閱讀這種童話故事,願意閱讀更多的童話故事。喜歡文中的勤獅子,爲懶獅子擔憂,希望它能改正。

[教學重難點]

本課教學的重點是學習生字詞語,這是由一年級識字特點所決定的。難點顯然是讓學生明白獅子媽媽說的話的道理。

[設計理念]

《語文課程標準》指出:“語文課程應該是開放而富有創新活力的,應拓寬語文學習和運用的領域,注重學科的學習和現代科技手段的運用,使學生在不同內容和方法的相互交叉、滲透和整合開闊視野。提高學習效率,初步獲得現代所需的語文實踐能力。”如何把帶有教育意義的童話故事,上得既生動活潑,又能使學生在自主探究、合作學習中領會文中的教育意義,起到潤物細無聲的效果。所以在設計本課時,我就以拓寬語文學習內容爲主要理念,採用當小配音員、小勸說家等多種形式,讓學生在實踐中學習課文、感悟課文、拓展課文。

[教法學法]

1、主題研討,情境探究法。

《課標》指出:閱讀既是學生蒐集處理信息、認識世界、發展思維獲得審美體驗的重要途徑,又是學生、教師、文本之間有效對話的過程。實踐證明,只要爲學生創造了展示自我、發展自我的平臺,學生就能在這個舞臺上去主動發現,積極探究和自由創造。教學過程中,抓住“你喜歡哪隻小獅子?爲什麼?”、“給無聲動畫配音”、“噹噹獅子媽媽”“當小勸說家”這三個主題,引導學生從研讀到體會。學生在自主閱讀、直接閱讀的基礎上,經歷思考、探究、發現、交流等多種學習過程,在積極的思維和情感活動中加深了理解與體驗,有所感悟和生成。

2、媒體運用,直觀形象法。運用多媒體,讓學生在直觀形象中學習,調動學習興趣,提高學習效益。

[課前準備](多媒體課件)

[課時安排]兩課時

第一課時,讀通課文,認識生字,會寫其中的“練“、”習“等。

第二課時,深入文本,理解文本內容,明白文本所要告訴的道理。

[教學流程](第二課時)

一、導入課題,激發興趣

1、上節課,我們學習《兩子小獅子》這篇課文的生字詞,這節課我們將繼續學習。

2、齊讀《兩隻小獅子》

3、師:瞧!兩隻獅子來了,請你和他們打個招呼。

(課件出示兩隻小獅子的圖片)

[簡要評析:當學生看到自己喜歡的、佩服的獅子王來了,個個都很激動,注意力一下子集中了。跟小獅子打招呼,使學生在輕鬆愉悅的氣氛中學習,可以最大限度地放鬆自己,有利於更好的學習。]

二、自讀感悟,交流分享

1、自由讀第1、2自然段。

2、師:說說讀後你發現了什麼?

根據學生的回答相機板書:懶獅子 勤獅子

3、師:你們喜歡哪隻小獅子?爲什麼?你能讀好這個句子嗎?

相機板書:苦練本領

課件出示句子:一隻小獅子整天練習滾、撲、撕、咬,非常刻苦。

指名讀。

[簡要評析:學生對閱讀材料的理解是多元化的,常言道:一千個讀者就有一千個哈雷波特。《課程標準》中指出“閱讀是學生的個性化行爲。”不同的學生就有不同的讀法,如上述例子:生1突出的是小獅子練習本領的時間久,生2突出小獅子的本領多、難。]

4、師:想不想看看小獅子是怎樣練習本領的?

(課件出示:獅子練習、滾、撲、撕、咬的畫面)

師:看了以後你有什麼話想說?

師:在小獅子練習各種本領的時候,他碰到了許多困難,請同學們想像一下,他會碰到哪些困難?

(此時,同學們的情緒非常高漲,進行各種猜想。)

5、師小結:是啊,面對碰到的各種困難,勤獅子都不怕,敢於向困難挑戰,堅持練習本領,我想他肯定能成爲一隻真正的獅子。那另一隻小獅子是怎樣做的?

根據學生的回答板書:什麼也不幹

6、課件出示句子:(另一隻卻懶洋洋地曬太陽,什麼也不幹。)

a、指名讀。

b、師:你覺得自己哪些地方讀得很棒?

7、齊讀第1、2自然段。

[簡要評析:珍視學生的獨特體驗,結合學生的生活經驗,激發想像,鼓勵求異和探究,讓學生充分表達自己的理解和感受。讓學生在主動積極的思維中,豐富自己的情感、體驗。]

三、讀讀演演,感悟內化

1、師:鍾老師讀了第3段到第6段以後,我就和一位老師製作了一段動畫片,請同學們自由讀讀課文,等會兒來評評老師製作的動畫片怎麼樣?

2、學生自由讀3-6片段。

3、看動畫片。(課件出示與課文內容一致的無聲動畫片)

4、看後指名評一評。

5、師:就像剛纔同學說的,沒有聲音,就算有最美的畫面,也成不了一段好的動畫片,那現在請大家當一回配音演員,給這段無聲動畫配音。但要做一名好的配音演員,可不容易,想一想該怎樣做?(讀好懶獅子和小樹的對話)

師:說得真棒!請在大家用“ ”劃出小樹說的話,用“ ”劃出懶獅子說的話。(指名學生回答並出示句子)

6、學生自由練讀,師巡視。

7、指名學生讀。(師生共同評價,必要時教師加以範讀)

8、找好朋友對練。

9、多媒體放無聲動畫,先指名三對好朋友配音。師生評議。

[簡要評析:此時的表演(配音),學生會用各種感官去觸摸、品味、體驗文中的角色,用全部身心展示自己對角色的心理、情感等方面的體驗與理解,努力把音配好。通過配音,給學生提供展示成功的舞臺,讓學生在合你中感受成功的喜悅。]

四、文本對話,互動學習

1、師:小樹勸不了懶獅子,她想小朋友來勸勸懶獅子,你行嗎?

(學生積極性很高,紛紛舉手)

2、師:獅子媽媽聽了同學們的話,她也很着急,決定和懶獅子談談。誰能來噹噹獅子媽媽,讀好她的話。

3、指名讀。(師點評,如:你是一位親切的媽媽,你是一位溫柔的媽媽等。)

4、男、女生比賽讀

[簡要評析:以“小樹勸不了懶獅子,她想小朋友一定行!”進行互動,從而使學生感悟到課文要表達的意思,把學習語文與培養良好的品質巧妙地結合起來,沒有留下絲毫教育的痕跡,但對學生的情感、態度、價值觀卻產生了深刻而廣泛的影響,起到潤物細無聲的教育效果。]

五、詞語積累

1、師:這課有幾個詞語很有趣,我們一起來讀讀。

課件出示(懶洋洋,慢吞吞)

2、看圖片猜詞。課件出示畫面(金燦燦的油菜花,胖呼呼的小男孩,紅通通的蘋果,綠油油的秧苗)

3、能自己說一個或幾個嗎?

[簡要評析:多積累,多閱讀是新課程提出的語文課堂要求,學生在遷移中說出許多詞語,很有成就感。在積累詞語的同時注重傾聽能力的培養,學生的語文素養會漸漸有所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