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育範文 > 說課稿 > 實用的說課稿彙總四篇

實用的說課稿彙總四篇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2.84W 次

作爲一名專爲他人授業解惑的人民教師,時常需要編寫說課稿,說課稿有助於提高教師的語言表達能力。那要怎麼寫好說課稿呢?以下是小編爲大家收集的說課稿5篇,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實用的說課稿彙總四篇
說課稿 篇1

  一、說教材

(一)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動能與勢能”是滬科版八年級物理第八章第六節“合理利用機械能”中的一部分內容,主要是介紹能量、動能和勢能以及機械能的初步概念,重點是通過實驗探究決定動能、勢能大小的因素。本節內容是在學生學習了“功”的基礎上來進行教學的,同時又是今後學習各種形式的能的起點,因此,引導組織學生學好,能爲後續的教學打好基礎。

(二)教學目標

1、知識目標:

(1)初步理解動能、勢能、機械能的概念;

(2)通過實驗探究讓學生知道決定動能、勢能大小的相關因素。

2、能力目標:

(1)在實驗探究過程中,通過對現象的觀察與思考,培養學生分析與歸納概括物理規律的能力;

(2)進一步瞭解利用“控制變量”研究物理問題的基本思路和方法,培養學生設計實驗的能力。

3、情感目標:

(1)培養學習物理的興趣和發現探索問題的良好習慣;

(2)培養學生重視實踐,養成嚴謹的科學態度和敢於創新的心理品質;

(3)有意識地滲透辯證唯物主義觀點的教育。

(三)教學的重點和難點

1、教學重點:理解動能、勢能和機械能;知道決定動能、勢能大小的因素。

2、教學難點:用控制變量法研究決定動能、勢能大小的因素

  二、說教法:

1、實例講授法

能是物理學中最重要的概念之一,由於它比較抽象,所以在引入能量概念時,運用舉例法進行教學,並結合實例中共同存在着的“有做功的能力”這一因素,推出動能、勢能和機械能的概念。

2、實驗探究法

觀察和實驗是學生認識物理規律、獲取物理知識的重要途徑,對於決定動能、勢能大小的因素的教學則採用實驗探究法進行,以實驗探究的方式讓學生自主探究,培養學生的操作能力、分析問題、總結問題的能力。

3、交流討論法

對於實驗結論的正確與否,是否具有普遍性以及科學性,則採用交流討論法,讓學生相互交流實驗情況形成共識,得出可靠的正確的實驗結論,從中也培養學生交流合作的意識。

此外還採用講練結合的方法鞏固本節的知識,掌握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思路和方法。

  三、說學法

通過本節課的學習,要使學生了解控制變量的研究方法,在教學過程中引導學生如何進行實驗設計、實驗操作,怎樣對實驗數據進行分析得出實驗結論和總結出物理規律,這就要指導學生主動的根據實驗逐項觀察,逐項分析,再綜合考察,綜合分析,達到從實踐到認識上的飛躍。另外要學生充分利用教材“加油站”幫助理解,拓寬知識。

  四、教學程序設計

(一)複習提問:

1、物理學上所說的功指的是什麼?它包括哪兩個必要因素?

2、功的單位是什麼?

(爲引入能量概念以及能的單位的講授做準備)

(二)舉例引題,建立能量、動能、勢能等物理概念

1、首先通過學生在日常生活中常聽到的關於“能”方面的俗語,如風能、水能、電能、太陽能、能源等,引入“能”這個概念。

2、從實例中抽取出能的基本含義。如流動的水、風、張開的弓、壓縮的彈簧、舉高的鐵錘等都能夠對其他物體施力,並能夠使其在力的方向上移動一段距離,即都能對其他物體做功,從而概括出能的概念:一個物體能夠做功,就說它具有能。做功越多,表明具有的能量越大。強調做功的過程就是能的轉化過程,從而指出能的單位與功的單位一致也是焦(J)。

3、針對實例中共同存在着的“有做功的能力”這一因素,並結合實例中的物體是由於運動還是舉高或是發生彈性形變等而能夠做功,得出動能、勢能和機械能的概念。

在講完概念後再舉一此實例讓學生分析,加深對概念的理解。

例題:公路上奔馳的.汽車具有_______能;空中飛行的飛機具有_______________能;壓彎了的撐杆具有_________能。(三)進行實驗探究發現物理規律

實驗探究1:動能的大小跟哪些因素有關

探索課本圖8-35和8-36的實驗,引導學生用控制變量法研究、探索出決定動能大小的因素和規律。

實驗1:利用同一個鋼球來控制質量相同時,從不同的高度滾下(速度不同),觀察被撞擊的木塊在水平面上運動的距離,來判斷鋼球做功的多少,即具有的動能的大小,得出動能與運動的速度有關,速度越大,動能越大。

實驗2:利用木球和鋼球(質量不同)從同一高度滾下(控制速度相同),觀察被撞擊的木塊在平面上運動的距離,來判斷木球和鋼球做功的多少,從而判斷出動能的大小,得出動能與物體的質量有關——質量越大,動能越大。

以上兩次實驗是在“加油站”中所提供的兩點結論的基礎上完成的,要注意引導學生閱讀“加油站”中的信息。

實驗探究2:重力勢能的大小跟哪些因素有關

探索課本中圖8-37和圖8-38的實驗,引導學生用控制變量法研究、探索出決定勢能大小的因素和規律。

實驗1:同一重物從不同的高度自由下落到特製的小方桌上,觀察小方桌的桌腿下陷的深度,進而推斷出重物的勢能與重物所處的高度有關——高度越高,勢能越大;

實驗2:讓兩個質量不同的木塊和鐵塊從同一高度自由下落到小方桌上,觀察小方桌的桌腿下陷的深度,進而推斷出重物的勢能與重物的質量有關———質量越大,勢能越大。

實驗探究3:彈性勢能的大小跟哪些因素有關

將一隻彈簧橫放在一個丁字形架子上,一端固定,另一端用手將一小鋼球向固定端壓縮彈簧,叫學生認真觀察放手後能將小鋼球推出多遠。用大小不同的力壓縮彈簧做兩次,再引導學生探究,最後得出決定彈性勢能大小的因素。

(四)小結、鞏固練習

1、讓學生對本課中的知識要點進行小結,訓練學生歸納知識的能力。

2、鞏固練習:

例1:跳傘運動員勻速下落時,動能、勢能、機械能怎樣變化?

例2:一物體機械能爲35J,勢能爲27J,則它的動能是多少?

例3:灑水車沿街道勻速行駛,將水灑向路面。在此過程中,它的動能將______,這是因爲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佈置作業:課後作業第1題;《學生用書》P116補充習題中的(1)和(2)

  五、板書設計:

第六節:動能與勢能

1、能量的定義:物體能夠對別的物體做功,就說物體具有能量。

動能:物體由於運動具有的能

勢能:物體由於被舉高或發生彈性形變具有的能

機械能:動能和勢能的統稱

2、決定動能大小的因素:

物體的動能與物體的質量和速度有關,質量越大,速度越大,物體具有的動有就越大。

3、決定勢能大小的因素:

物體的的重力勢能與物體的質量和高度有關:質量越大,被舉得越高,它具有的重力勢能就越大。

物體的彈性勢能與物體的彈性形變有關:彈性形變越大,具有的彈性勢能也越大。

說課稿 篇2


  教學中以下幾點爲我的教學目標:

1、能有感情的朗讀課文

2、能聯繫上下文,瞭解阿炳的艱辛歷程,感悟阿炳的滿腔情懷,體會琴聲的變化及其表達的思想感情。

3、學習主人公敢於同命運抗爭,矢志不渝追求美好理想的精神。

課堂中“體會樂曲旋律變化及其樂曲豐富的內涵”爲本課教學的重難點。

本堂課的教學分爲四部分。第一部分:破題導入、揭示課題。

第二部分:瞭解坎坷、感悟情懷。這一部分是本課教學的一個重點,其主要目的是讓學生真正走近阿炳,瞭解阿炳,爲後面感悟琴聲內涵定下感情基調。雖然無錫二泉就在身邊,阿炳也是我們無錫人的驕傲,但是由於年代比較遙遠,學生了解也不甚多,因此我採用了“一唱三嘆”的朗讀方法,大量的補充資料。一、展現二泉美景圖片,加上老師的介紹,讓學生真正感受到阿炳心中美麗的二泉。二、啓發學生想象阿炳孤苦無依、賣藝度日的畫面,讓學生真正感受到阿炳的坎坷經歷。三、通過老師的描述來感受阿炳的“人窮志不窮”,不向命運屈服的骨氣。緊緊圍繞“漸漸的、漸漸的…”這句話,一唱三嘆,在感知阿炳的嘆息、哭泣、傾訴、吶喊的情況下,讓學生逐漸深入阿炳的內心深處。十多年的坎坷經歷、身心的巨大的折磨,讓學生在音樂中想象;在朗讀中感悟、滲透!濃重的爲學生定下感情基調,爲下文服務。

第三部分:品讀琴聲,體會內涵。

在前面紮實的鋪墊上,學生來真正體會琴聲的內涵。這一部分教學本着“以讀代講、讀中感悟”的方法,讓學生從讀懂到讀好。首先是讀懂,讓學生潛心、用心的聽一邊樂曲。先聽,再說,最後接觸文本。符合人的整個人知過程,強化思考,水到渠成。接着更深一層的讀,問:樂曲爲什麼會有這樣的變化?有了前面的鋪墊,學生對於這些原因的理解也就深入內心感悟至深了。接着就是帶着感悟來讀好,讀中感悟,悟後再讀,在一次次的朗讀中,再一次次的提高中,學生讀懂了樂曲,融入了阿炳的內心。

第四部分,總結成就,課外延伸。

本着語文積累的最終目的,讓學生記住《二泉映月》,記住一個平凡的名字——阿炳,同時佈置了兩個自選作業。

說課稿 篇3

析教材:《蒹葭》選自九年級下冊第六單元的《詩經》兩首,是《詩經·秦風》中的名篇。詩歌採用重章疊句、反覆詠唱的章法,描繪了主人公對伊人的傾慕之情和苦苦追尋的過程,以及欲見而不得的惆悵之情、執著之意,感情淳樸、真摯。文字很簡單,但卻有種美麗至極,百讀不厭之感。其根本原因在於它營造了一種充滿水鄉澤國情調的渺遠空靈、柔婉纏綿的境界。主人公形象也耐人尋味。他(她)佇立凝望、反覆追尋,猶如“昨夜西風凋碧樹,獨上高樓,望盡天涯路”,也如“衣帶漸寬終不悔,爲伊消得人憔悴”,寫盡了情致。雙聲疊韻,四言句式,重章疊句,一唱三嘆,更是讓詩歌宛如一曲天籟,有餘音繞樑之感。

正是因爲《蒹葭》蘊含了無窮的藝術魅力,於是編者將這被譽爲“《詩經》中境界最美的篇章”選編進了教材,作爲初中階段最後一冊書最後一個文言詩文單元的最後一課,既想以此作爲初中古典詩詞學習的完美收官,又想通過《蒹葭》開啓通往《詩經》的藝術大門,爲學生進一步學習鑑賞《詩經》等其他古典詩詞奠定良好的基礎。

析學情:九年級的學生通過初中三年的學習,已經具備了一定的詩歌領悟能力和欣賞能力。同時,詩中主人公對伊人的熱烈、執著的追尋對九年級這個年齡段的學生來說,是一種新奇的情感體驗,他們喜歡學習這樣的詩歌。再者,詩歌朗朗上口,學生易於背誦,樂於背誦。這些,都爲學生學習詩歌奠定了良好的基礎。不過,《蒹葭》一詩場景朦朧,意境含蓄,學生要真正領會,實屬不易。再加上出於中考複習備考的需要,學生已經學過此篇,所謂“熟悉的地方沒有風景”,學生再學此篇的熱情恐怕已經大打折扣。這些也是《蒹葭》“二度”的教與學的不利因素。

有的放矢“標”導航——定目標,定重難

新課標要求初中生誦讀古詩詞,能“領悟作品的內涵,評價作品的思想感情傾向,體驗作品中感人的情境和形象,品味作品中富於表現力的語言,以提高自己的欣賞品味和審美情趣。”基於對課標和單元要求的把握以及對教材、學情的分析,我確定瞭如下教學目標:

定目標(三維目標)

知識與能力:1、體會詩歌的音韻美。2、分析詩歌意象,理解詩歌感情。

過程與方法:通過朗讀、品析、探究和交流,分析詩歌意象,理解詩歌感情,探究詩歌內涵。 情感態度價值觀:感受詩歌主人公不畏艱險、執着追求的精神。

定重難

重點:分析詩歌意象,理解詩歌情感。

難點:探究“伊人”豐富內涵。

精心設計“法”增效——說方法,說過程

說方法:根據本節課的教學目標,遵循“學生爲主體,教師爲主導”的教學原則,我主要採用瞭如下方法:

情境渲染法:一段介紹《詩經》的視頻資料,一幅契合詩歌意境的畫面,一曲與詩歌風格相吻合的背景音樂,將這些搬進課堂,旨在從學生現有的認知水平出發,既溫習舊知,又獲得新鮮的視聽美感,消除因熟悉帶來的懈怠,調動學生的積極性,讓學生入情入境感受詩歌的美。

誦讀品讀法:“詩非讀不能品也”,“好詩不厭百回讀”,文言詩文的教學應該始終扣住一

個“讀”字,學生誦讀離不開教師的指導。我認爲,教師朗讀教學的指導也絕不應該停留在“讀準字音”、“讀準停頓”、“讀出語氣”、“讀出感情”等淺而空的層面,而應該立足文本,精選角度,進行有效的朗讀教學的指導。《蒹葭》的音韻美體現在用韻換韻,體現在雙聲疊韻,體現在重章疊句,於是,我指導學生讀好韻腳、疊詞,通過不同形式的朗讀來感受詩歌的音韻美。又緊扣一個“從”字,追本溯源,引導學生品讀重點詞句,分析“伊人”和追尋者的形象,感受詩歌纏綿悱惻、含蓄蘊藉的情感美。

探究研討法:新課標強調:“閱讀是學生的個性化行爲,不應該以教師的分析來代替學生的閱讀實踐,應讓學生在主動積極的思維情感活動中,加深理解和體驗,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薰陶。”在感受了詩歌的音韻美和情感美之後,我引導學生個性解讀詩歌,探究“伊人”的豐富內涵,注重自主學習、自我探究、合作交流,全面領略詩歌的美感,力求在詩歌鑑賞、文化積澱、精神啓迪上都有所收穫。

說過程:我將整個教學過程定位成一次尋美之旅。詩歌中,抒情主人公“溯洄從之”、“溯游從之”,上下求索,矢志不渝,只爲追尋心中之美——秋水伊人;詩歌外,我和學生一道,深情誦讀,細膩品讀,個性解讀,追尋感受詩歌的“音韻美”、“情感美”、“內涵美”。

先是以一段介紹《詩經》的視頻激活學生已有的知識積累,然後將學生的注意力集中到《詩經》的“美”上來,先溫故,以期“知新”。

然後指導學生誦讀詩歌,通過比讀、換讀、指名讀、齊讀等不同的方式讀好韻腳,讀好疊詞,感受四言句式的節奏,重章疊句的形式,從而領略《蒹葭》的音韻美。接着緊扣一個“從”字,追本溯源,引導學生細膩品讀重點詞句,如“在水一方”、“在水之涘”、“在水之湄”等感受伊人美麗朦朧、可望難即的特點,“道阻且長”、“道阻且躋”、“道阻且右”等又道出了追尋者追尋過程的艱難以及生命不息追尋不止的堅定執着。

最後引導學生探究“伊人”形象的豐富內涵。學生先獨立思考,然後小組討論交流,充分調動自己的知識積累,各抒己見,進一步理解“伊人”形象。學生不僅會發現“伊人”其實就是我們心中追求的目標,是一切美好事物的象徵,還會感受到我們所熟識的先賢聖哲甚至我們自己都是追尋者,心中的“伊人”指引我們在平庸瑣屑的生命歷程中不斷前行上下求索。無論成敗與否,只要有追求,我們的生命就因此詩意而精彩。尋美至此,學生已經完全走進了詩歌,與兩千五百年前的華夏先民產生了情感共鳴,此時再來讀詩,學生定能用聲音演繹出那回環往復的音韻美與朦朧含蓄蘊藉的意境美。

朗朗的讀書聲貫穿了課堂始終,而板書也清晰地勾勒出了我們尋美的歷程。(見PPT) 我期待,下課鈴聲的響起不是我和學生尋美歷程的結束,而是新的開始。通過學習《蒹葭》,學生能打開一扇通往《詩經》等古典詩詞的藝術大門,能夠去“發現美”、“追尋美”、“創造美”。正如新課標所強調的教師不是“教教材”,而是“用教材教”。也正如我自己期待的,我的語文課,能多一點點溫度和深度,讓學生獲得知識,體驗情感,啓迪精神。這,也正是我心中的“伊人”,我追尋的“美”。

以上就是我對《蒹葭》一課教學的思考。懇請各位專家評委批評指正。謝謝!

說課稿 篇4

一、說教材

1.說課內容:九年義務教育六年制小學數學第五冊87-88頁例3,並且完成做一做和練習二十二1-2題。

2.教材分析:這個例題是含有兩個已知條件兩步應用題。它是在學生已經學習了簡單一步應用題的基礎上,又在四冊和本冊教材中學習了三個已知條件兩步應用題,之後進行教學的新知識。兩步應用題是本冊重點內容之一,同時它在應用題教學中又佔有重要地位。在兩步應用題中,連續問是基礎,三個已知條件是過渡,兩個已知條件是重點。例3是學生首次接觸的兩個已知條件兩步應用題。它應當是重點中的重點,爲此給學生造成顯明、深刻的第一印象是十分必要的,科學、合理地設計好本節課顯得尤爲重要。

3.教學目的:根據大綱精神和教材意圖確立如下三個教學目的。

(1)通過多(少)幾求和,幾倍求和(差)應用題的解答,使學生初步認識有兩個已知條件兩步應用題的結構,初步學會這類應用題的解答方法,進一步加深對兩步應用題的理解。

(2)通過條件變換,知識遷移,培養學生分析、比較、推理能力和求同思維、求異思維能力。

(3)通過本節知識學習,向學生滲透事物間是有"聯繫的"、是可"變化的"、"具體問題要具體分析"的辯證唯物主義觀點。根據教材特點和學生實際,教學重點應當是;有兩個已知條件兩步應用題的解題方法。兩個已知條件,其中一個條件在解題中用兩次學生很少接觸是教學難點。教學關鍵是正確分析數量關係找準中間問題。

二、教法和學法

根據本節教學內容、教學要求、學生的認知規律和認知水平,主要採用如下方法。

1.運用遷移規律、比較的方法進行啓發誘導式教學。

2.運用線段圖、討論、總結等方式和解題思路分析,激發主體參與意識,調動主體學習的積極性、主動性以深化學法訓練。

三、教學過程設計

本節教材編者是按照:複習-例題-想一想-做一做-練習題爲一個完整的知識系列或是教學過程安排的。其中每一環節均有其自身的側重點。複習的目的在於遷移引新,例題的目的在於探究解題思路,想一想的目的在於擴展知識,舉一反三,做一做的目的在於內化知識、強化能力、訓練思維。因此教學過程設計五個環節。

(一)複習舊知,抓遷移。

用複習題引入新課。這一複習題是本節知識的生長基礎,要有意識地把複習題向例題導入。爲此分四個層次完成複習題。

1.出示複習題:"飼養小組養10只黑兔,16只白兔,一共養兔多少隻?"並出示符合題意的兔子彩圖,目的在於引起學生興趣、注意力和理解題意。

2.獨立解答本題(指名板演),同時教師畫出複習題的線段圖。這個線段圖主要爲新授作伏筆,同時也從不同角度理解題意。

3.共同訂正複習題。

4.變條件、抓遷移。如果把"16只白兔"改爲"養白兔比黑兔多6只"應當怎樣算?因爲複習題學生都順利完成,而經此變化學生便會達到"欲罷不能"的程度,會極大激發學生學習興趣,就此激情入境導入新課。這就是我們今天要學習的"兩個已知條件兩步應用題"。並簡單提出學習要求。(略)

(二)探究新知抓思路。

這一環節是落實教學要求的中心環節,通過啓發誘導、分析比較、推理判斷和線段圖的直觀理解,調動學生的積極參與及探究例題的解題思路和解答方法。

1.出示例3:"飼養小組養10只黑兔,養的白兔比黑兔多6只。一共養多少隻兔?"

2.指名讀題,並找出已知條件與所求問題。

3.比較例3與複習題相同點與不同點。意在理解題的結構和數量關係。

4.討論:

(1)參照黑板複習題的線段圖想一想例3的線段圖與它會有哪些相同和不同地方?

(2)誰能把複習題的線段圖改成例3的線段圖?讓學生參與畫圖活動,培養畫圖能力,並實現圖形的遷移。

5.學生改圖,教師適當幫扶。以上幾步旨在理解題意和理解數量關係,培養學生積極參與意識,形成能力。

6.藉助線段圖理解題意,分析數量關係,抓解題思路。

(1)教師指圖說題意。目的是讓學生進一步理解題意。教師要指出圖中四條線段,五種數量及其包含的與所求有關的兩層數量關係。

(2)分析數量關係、抓解題思路。①要求一共養兔多少隻,根據題意必須知道哪兩個條件?爲什麼?②根據已知條件能直接算出共養兔多少隻嗎?爲什麼?③根據什麼條件可算出白兔的只數?以上幾步是按分析法訓練學生分析數量關係,尋求解題思路。下面兩步用綜合法進行解題。④想一想應先求什麼?爲什麼?怎樣求?學生口述算式:10+6=16。⑤所求問題是否求出?爲什麼?應怎樣求?學生口述算式:10+16=26。

7.學生看書消化例3,並完成例3中的填空,提出不懂地方。

8.讓學生用分析、綜合法口述解題思路和解題方法。同時師生共同把黑板例3補充完整。

9.小結例3。

(1)共同總結解題方法:①先求中間問題②再求所求問題③根據數量關係求出中間問題是解題關鍵。

(2)抓難點。例3"10"用了兩次每次意義一樣嗎?爲什麼?

(3)強化審題。比較複習題與例3都有兩個已知條件爲什麼有的一步計算,有的兩步計算?

(三)聯繫比較抓擴展。

完成"想一想中的兩個問題。主要聯繫例3變換條件,進行比較,使靜態知識變成動態知識,使單一知識點變成知識鏈。從而合理擴展知識,實現舉一反三。通過例3完成了四個方面知識教學,"想一想"擴展兩方面內容,因此分兩層進行教學。

(1)看書中第一題該怎樣想?怎樣做?①學生試着改題。②出示改好的題。③對比例3找出聯繫和區別。④學生說思路和方法。⑤獨立完成並共同訂正。

(2)出示第二個問題,問該怎樣解答?學生獨立完成,教師巡視指導,偏重中下生。指名回答:每步算什麼?爲什麼這樣算?師生共同回顧上兩題,聯繫例3回答:

1.變化的地方是什麼?

2.沒變化的地方是什麼?

(四)練習鞏固、抓內化。

這一環節是內化知識、訓練思維、培養能力、掌握解題思路、形成技能的重要環節,是實踐的環節。

(1)求同思維內化知識。完成"做一做"兩題。一題是培養審題能力,如何確定用一步還是用兩步運算。二題是鞏固幾倍求和。

(2)變式思維拓寬知識。完成練習二十二前兩題。一題是逆向思維拓寬知識。二題是幾倍求差,是本課、擴展的第四方面知識。可比照"想一想"解答。有餘力的學生可嘗試改變本節做過的問題。

(五)全課總結、抓規律。

課堂過程實質上是按照認識--實踐--再認識的過程進行的。全課總結是再認識的過程,是認識的昇華和飛躍,時間雖短卻起到畫龍點晴、概括規律的作用。

本課總結:

1.總結解題思路。

2.總結解題方法。

3.總結例3

所擴展的知識鏈,培養髮散思維意識。這樣把規律性東西條理化,總結出來,使學生有章可循,有據可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