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育範文 > 讀後感 > 《給父母的建議》讀後感範文(精選6篇)

《給父母的建議》讀後感範文(精選6篇)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3.18W 次

當看完一本著作後,你有什麼體會呢?是時候抽出時間寫寫讀後感了。是不是無從下筆、沒有頭緒?以下是小編整理的《給父母的建議》讀後感範文(精選6篇),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給父母的建議》讀後感範文(精選6篇)

《給父母的建議》讀後感 篇1

爲人父母以後,好多事情感覺力不從心,自從女兒上了一年級,我就想盡各種辦法來“對付她”,在偶然一次學習中,接觸到了蘇霍姆林斯基的《給父母的建議》這本書,感受頗深,受益匪淺,推薦給大家!

《給父母的建議》讀完了,這裏有一句話可以作爲整本書的中心點。“父母,教師的真正智慧,在於善於引導孩子追求真正的幸福。”全書所有敘述都在圍繞這句話展開。告訴我們怎樣引導孩子去追求真正的幸福。

從最初的要培養孩子的責任感,家長是孩子最好的榜樣,保護孩子心靈的純潔,在孩子身上延續自己的生命,讓孩子懂得勞動是我們對很多人應盡的義務.....

要讓孩子在生活中體會人世間的各種情感與感受。而並不是一味的給孩子快樂和盡情的享受。這樣孩子才能體會身邊人的喜怒哀樂和生活的不易,孩子纔能有笑對坎坷人生的勇氣和信念。

“書中清晨的玫瑰”這個故事給我的印家最深。作爲家長,做好孩子的榜樣,給孩子堅強的意志,堅韌不拔的性格,豁達開朗的胸懷!作爲一個教育者,更要讓孩子們感受只是背後的智慧。

《給父母的建議》讀後感 篇2

最近,看了《給父母的建議》這本書的片段。在書中,談到了夫妻之間的和睦相處,能給孩子帶來巨大的精神力量。同時,作者對父親給孩子帶來的愛給予了肯定。“父親的行動使孩子們懂得,人最大的幸福是爲別人帶去幸福。”在書中的字裏行間,都充滿着“愛”。“愛情意味着用心靈去感知人的哪怕最小的精神需要。這種用心靈感知人的能力,不是可以用語言傳達的,它只能通過父母的榜樣展現給孩子。”

孩子在成長過程中,父親的榜樣力量是非常關鍵的。在書中“清晨的玫瑰”這個故事通過父親每天早晨,都會早起給妻子摘一朵玫瑰。隨着孩子們的長大,孩子們也會隨着父親早起,給母親摘玫瑰。在這個過程中,父親不但傳遞了他對妻子,對家人的愛,同時也傳遞給孩子們一種爲家人付出的責任感。另外,父親的榜樣力量還在向孩子們傳遞有一種勞動的幸福。這就是父親傳遞給孩子們的特殊的精神力量。

孩子的心靈是非常敏感和脆弱的。如果孩子生活在父母彼此相愛,真誠,尊重別人的家庭裏,孩子們的心境是平和的,心境健康,並聽從教導。他們相信世界是美好的。有很多孩子,家長和學校都認爲很難教。這正是因爲家庭中出現了問題。有可能是父母情感方面的不和諧!有可能是家長不會行使家長的權利!有可能是家長們不會自我教育!……孩子們純潔的心靈,需要我們用心的呵護。孩子們需要不斷的思考來激發他們的智慧。

用心的對待我的每一個學生。眼睛是心靈的窗口,當我用關愛的眼神凝視着孩子們時,我相信他們能夠感知我的心意。

用心的對待每一位家長。雖然我在教育孩子方面也有很多不足。不過,至少在現階段我還是在努力的學習中。相信我的某些理念能夠幫助到他們。

用心對待自己。“自我教育是一生的事情,在一生中都起重要的作用。只有堅持自我教育的人,纔是一個真正有教養的人。”

《給父母的建議》讀後感 篇3

《給父母的建議》全書主要圍繞着孩子在成長過程中出現的種種問題給家長提出建議,這些建議都是教育子女時的真知灼見,對於教師和父母都是有很大益處的。自從20xx年我調入城區工作後,越發覺得與家長的溝通非常重要,家庭教育和學校教育應該緊密的連在一起。爲此,我利用暑假閱讀了這本書,得益不少這本書從各個角度來討論孩子的教育問題,圖中涉及到的案例都非常的生動形象,閱讀後使人了。讓家長和教師在不知不覺中接受了這些教育方法和專家的建議。

這本書中讓我印象最深的一句話是:兒童學習越困難,他在學習中遇到的障礙越多,他就應當更多地閱讀。閱讀能教給他思考,而思考會變成一種激發智力的刺激,書籍和由書籍激發起來的活的思想,是防止死記硬背的最強有力的手段,學生思考的越多,他看到不懂的東西就會越多,那他對知識的感受性就越敏銳。他學習的慾望和興趣就越強,那我們作爲教師教育起來就更加容易引導孩子讀點名著,對於培養孩子健康的人格很有好處,著名的教育家陶行知曾經說過:“人生應該讀幾本墊底的書”。

同情心對於學生來言是一種非常寶貴的情感,它是許多高尚情感的基礎。教育孩子的時候不能用抽象的道理,而應該以情感教育爲主,家長和老師都要呵護學生的自信心,對學生來說,自信心使他們得以坦然,踏上人生之旅的動力,自信心就像人的能力催化劑,將人的一切潛能都調動起來。將各部分功能推到最佳狀態,而高水平的發揮是建立在不斷反覆的基礎上,鞏固成爲人的本性的一部分,這樣才能將人的水平提高到一個新的水準

現在的社會是知識的社會,不僅教師需要掌握良好的教育方法,家長也應該學習如何更好地教育學生。家長要做孩子的“大朋友”,要學會從孩子的眼中觀察他們身上發生了什麼樣的事情,並根據孩子的實際情況給予他們幫助,要給予學生樂觀的生活態度和學習態度,要培養學生的責任感,讓孩子在學校裏更好地生活。

《給父母的建議》讀後感 篇4

一直覺得教育是需要懲罰的,實際上最低級的教育才是懲罰。一旦孩子在懲罰中長大他會失去很多,也更容易犯罪。那孩子們遇到做錯事的時候怎麼辦呢?想到的就是自我成長,我們每一個人都會犯錯,有的人能在犯錯中成長自己,這就是教育,但有的人卻在犯錯後尋找藉口這就是更大的錯誤。孩子們也是這樣,並不是懲罰就能讓他認識到自己的錯誤,而是考自我教育來認識錯誤。

孩子的教育從幼兒時期就是對未知世界的探索,那麼探索世界就需要思維,培養思維的最好方法就是讓孩子到大自然中去,在自然中的探索會讓孩子逐漸認識世界並形成強烈的求知慾望。這就是最好的教育了。

總認爲自己所遇到的難教的孩子是最難應付的,實際上每個教師的每一個教學過程都會遇到難教的孩子。這些難教的孩子是我們教育最應該關注的。他們智力沒有問題但學習能力有問題,長久下去最終會讓這些孩子對學習失去信心變成自己認爲的笨孩子。難教的孩子在幼兒時期就要對他們進行思維的訓練了。這個是需要讓他們探索世界的奧祕開始。我們知道達芬奇是個天才,是因爲他最開始的求知慾望是想探索啄木鳥的舌頭爲什麼那麼長,在這個興趣的指引下他揭開了一個個難題,從而成爲各個領域的頂尖人物。這是因爲達芬奇嚐到了探索帶給他的無窮的快樂。以前也很難想象一個科學家爲什麼會在那麼無聊的條件下進行無數次實驗的失敗,但當我們瞭解到這是因爲在探索知識的過程中,知識本身對科學家來說就是無窮的魅力。所以說孩子們一旦有了瞭解世界的慾望,他會自己探索知識,不用我們苦口婆心。

家校形成合力才能讓教育達到更完美的地步。有時候我們會感慨五加二等於零。苦口婆心的五天說教回家的兩天會全部化爲烏有,這是家庭教育和學校教育的脫節,更是我們學校教育的失職。學校教育就是通過自己的努力團結一切可以團結的力量讓教育達到最完美的效果。但很多的家長是不知道怎麼來教育孩子的,他們手足無措無所適從,這就需要教師手把手教家長怎麼做,一旦教會家長怎麼做了,我們的教育也就事半功倍了。

記得曾組織過很多次孩子們在週末賣東西的活動,剛開始的時候我需要次次到場,時間不長孩子們都能自己獨立完成,也有的家長會自覺到廣場陪孩子們,我也就不用再操心了。

《給父母的建議》讀後感 篇5

這是媽媽第一次正式的給你寫信,沒有標註拼音,可能會有很多字你還不認識,不過沒關係,媽媽會陪着你一起去學習,直到教你讀完整封信。

因爲是第一次給你寫信,媽媽有點小激動,也不知道要和你說些什麼。在媽媽眼裏,你一直都是長大不的小孩,溫柔,善良,天真,可愛。我甚至想把所有美好的詞語都用在你身上,或許這就是每一位媽媽看待自己孩子的時候內心裏最真實的想法。怎麼辦,我們總該有個話題談論纔好呀,嗯,好吧,那我們就從你的夢想談起吧。

還記得你上幼兒園中班的時候,看的一部動畫片《新大頭兒子和小頭爸爸》,裏面有一段情節是關於大頭兒子想當超級宇航員的片段,大頭兒子癡迷於太空飛船,而小頭爸爸和圍裙媽媽卻只想讓大頭兒子成爲鋼琴家,所以他們逼迫小頭兒子去參加社區裏組織的家庭表演,甚至把小頭兒子搭建好的太空飛船都給拆了,這讓大頭兒子非常的傷心。他不得不去表演鋼琴獨奏,他的琴聲裏透露着無限的悲傷,即便他得了第一名,他也並不開心,大聲的哭了出來。那個時候我清楚地記得你哭了,你說你的夢想也是要當一名宇航員,你要和大頭兒子一樣坐飛船去太空旅行。那是你第一次對“夢想”有了自己的看法。之後的每一天,你都會反覆的看這部動畫片,最終在無限循環播放下,你厭煩了,不再看這部動畫片,就這樣你的第一次“夢想”不了了之。

還記得你的第二夢想嗎?那是在你學鼓半年之後,第一次戴上耳麥錄音樂視頻時,你告訴媽媽,你的夢想是長大以後能像王漢老師一樣當一名鼓校的老師。爲此夢想,你在不斷地學習,不斷地成長,一直到現在,你都在堅持着學鼓,練鼓。兩年過去了,現在問起你的夢想,你依然會說,長大以後想當鼓校的老師。這一點讓媽媽很欣慰,因爲這個夢想是你堅持最長久的。可是媽媽想跟你說,一個人要實現自己的`夢想,最重要的是要具備以下兩個條件:勇氣和行動。很多東西,只要你敢去想,只要你敢去做,你敢跨出那一步,夢想離你就會很近。而夢想一旦被付諸行動,就會變得神聖。

前些日子你哭着和我說,不想練鼓,也不想繼續學鼓了,又苦又難又累。孩子,你知道當時媽媽有多傷心嗎?我難過的是,你在堅持自己夢想的時候,面對困難,你膽怯了,退縮了,不再勇往直前。孩子,我給你說個小故事吧。

德國音樂家貝多芬,是歐洲音樂史上最著名的音樂家之一。在貝多芬小的時候,他的父親對他的期望非常高,希望自己的兒子成爲莫扎特式的音樂神童。在貝多芬才4歲的時候,父親便把一堆的曲譜放在貝多芬面前讓他彈奏,有時候貝多芬把小手都練腫了還是不敢休息,而且他的父親還經常把他拽到鍵盤前,讓他在那裏艱苦地練上許多小時,每當彈錯的時候就打他的耳光,就這樣父親以粗暴的態度逼迫他學習音樂,慶幸的是,他那一顆好學的心,竟然沒有被壓滅。他十三歲入戲院樂隊,當大風琴手,十七歲由於慈母去世,挑起了全家生活的重擔。不幸的事情發生了,正當他在音樂的世界裏陶醉忘返的時候,他的健康被一連串的傷風、肺病、關節炎、黃熱病摧折了。更爲痛心的是,二、三十歲的時候,他的耳朵變聾了。耳朵對音樂家,該是何等的重要!貝多芬痛苦萬分。在他雙耳失聰後,他不是一味的怨天尤人,而是堅持他的音樂創作,耳朵聾了聽不見,他就用筷子插進鋼琴的發聲器,以震動來辨別音調,最終創作出了著名的《第九交響樂》。貝多芬就是這樣一個在厄運中不屈不撓鬥爭、學習的人。

所以,孩子,媽媽想對你說,爸爸媽媽不會想貝多芬的爸爸那樣,逼迫你去做你不喜歡的事情。但是我必須要告訴你的是,永遠不要放棄自己的夢想。也許眼前的苦難,勞累,辛苦看上去很強大,但那正是需要你用溫柔敦厚、開闊的胸襟去實踐理想所必要的磨鍊與考驗。生命的歷程原本是一場華麗的探險,有夢想的人生,纔是最完美的人生。堅持到底,才能笑到最後。成功的人不一定是那些條件最好、能力最強的,卻一定是那些意志最堅定、戰鬥力最頑強的。只要不拋棄夢想,不放棄努力,你也可以見證奇蹟!加油,瀟然,媽媽相信你一定能夠克服眼前的困難,我們一起努力!

《給父母的建議》讀後感 篇6

新的生命呱呱落地,猶如一顆幼小的樹苗破土而出,作爲父母如何養育孩子,使他健康快樂地成長,這是任重而道遠的事。作爲新手父母,蘇霍姆林斯基的《給父母的建議》猶如一座智慧寶庫,一部精闢生動的家庭教育學。他用一件件家庭教育的實例告訴所有父母:家庭教育好比樹幹的根鬚,供養着教育的樹幹、枝葉和花果,尊重和呵護兒童的個性,使其和諧全面發展。

“沒有什麼比父母教育孩子更加需要智慧的了,我一生都在努力探求這種智慧。”2020年6月,我家寶寶出生了,從這一刻起巨大的責任就放在自己的肩上。從一個軟綿綿的娃娃長到現在穿着紙尿褲到處爬、學着摸索世界的調皮小孩,作爲父母我們需要付出許多精力。回想過來,在他現在這個年齡階段我們能給與他最好的就是愛與陪伴。在這本書中提到教育孩子需要付出特殊的力量——父母之間真誠的愛,這樣有利於孩子心境平和健康,聽從教導,真心相信人世的美好。養育孩子是件快樂並痛苦的事情,我們需要付出愛、耐心與時間,像個孩子似的陪他啊啊的聊天,教他學習翻身,用食物誘惑他學習爬行,陪他做遊戲和搶玩具等等,其實這時候我們更像和他一樣年齡似的寶寶陪他成長。在這一年中照料孩子的每一個瞬間,其實都是在自我教育與檢驗自己。孩子純潔的笑容,第一次學會翻身和爬,稚嫩的聲音呼喊出爸爸媽媽時,即使身心疲憊,都令我們滿心歡喜和充滿幸福感。就像蘇霍姆林斯基所說:“孩子不僅僅是幸福的源泉,更重要的是孩子本身就是幸福,是您辛勤勞動創造出的幸福。”滿懷愛意和用心陪伴是家庭教育中父母智慧之樹常青的營養源泉。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教師,深刻影響孩子心理的塑造。在培養其成人過程中,父母要先培養彼此的道德感與責任感。書中提到結婚意味着從此你要時時刻刻用思想、心靈、情感去關愛人,先是關愛丈夫或者妻子,然後關愛自己的孩子,這需要我們用心靈和智慧結合生活細細體會。孩子有意識的時候,是從父母的行爲中受到教育影響。在這本書中“清晨玫瑰”這則故事父親不但傳遞的是對妻子、家人的愛,同時作爲榜樣傳遞給孩子爲他人付出的責任感。什麼是爲人父母的道德準備?責任感?就是學會爲別人的幸福尋找新的源泉。作爲父母我們要學會爲他人負責任,人的本性在責任中表現的最爲鮮明,在這種環境中教育我們的孩子,能使他幼小的心靈保持美好和責任感。作爲父母如何使自己在孩子心目中變得高大?這需要我們不斷地自我教育,用行動教育孩子,孩子通過父母逐漸認識人的世界,由此形成關於善惡最初的概念。父母彼此之間真誠的愛與尊重,會使孩子感同身受,使他學會尊重別人,用人的眼光看待人,逐漸形成良好的道德操守。家庭教育創造的幸福就像太陽的光熱使玫瑰盛開一樣,爲孩子心靈沁潤花香,伴他一生成長。

養育孩子是一種把理智、情感,智慧、能力結合在一起的複雜勞動。隨着寶寶不斷成長,最爲父母我們也要不斷學習,不斷自我教育反省,使他逐漸成長成一棵完整的生命之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