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育範文 > 讀後感 > 學生讀後感15篇

學生讀後感15篇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2.97W 次

當品讀完一部作品後,相信大家都積累了屬於自己的讀書感悟,需要好好地就所收穫的東西寫一篇讀後感了。那麼讀後感到底應該怎麼寫呢?下面是小編爲大家整理的學生讀後感,歡迎閱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學生讀後感15篇

學生讀後感1

到昨天,終於把《世說新語》閱讀完了。以前,我曾經讀過紙質的《世說新語》,因爲它是一本語錄體著作,章節間沒有太大聯繫,適合於隨手翻閱,也適合於隨時遺忘,所以,基本上已經忘光了。這一次在網上讀,我就利用了網絡閱讀可以迅速、簡便做筆記的特點,做了閱讀筆記。因爲原文很多,我就把其中一些精彩部分精選了一下,逐日登載在我的博客上,希望路過的朋友喜歡。

在這之前,我讀過一部分《二十五史·晉史》,《世說新語》中的很多內容在《晉史》都已經讀過。不過,當初讀《晉史》的時候,很多言行並沒覺得有特別之處,讀《世說新語》時一品味,居然很有趣味;而《世說新語》中一些看似不起眼的章句,與《晉書》中人物的生平一對照,則往往就有了深意。所以,讀《世說新語》,還是要參照《晉書》才能真正讀懂。

我讀《世說新語》的這點小體會,希望路過本博客、且對《世說新語》有興趣的朋友周知。

學生讀後感2

寒假期間,我讀了《學習雷鋒好榜樣》的故事,讀完後令我敬佩不已,感動不已。

雷鋒叔叔很小的時候就成了一名孤兒,他的童年充滿了苦難,他經過不斷努力成長爲一名優秀的革命戰士,他的一生很短暫,但是他做了無數件好事,幫助過很多很多的人,卻從不留下姓名。

我作爲小學生,應該怎樣把雷鋒的精神用在實際行動上呢?我認爲我們應該學習雷鋒叔叔吃苦耐勞,努力學習,不但進步的精神,想想雷鋒叔叔在那樣艱苦的生活條件下,依然學習文化知識,再看看我們過着無憂無慮的生活,享受着美食,可我們中很多同學還不滿足,不好好學習,只知道貪玩,生在福中不知福,比比雷鋒叔叔我們比他幸福百倍千倍。我們要學習他樂於助人,大公無私的精神,在別人遇到困難的時候我們要及時的伸出援助之手,獻出自己的愛心。

我們要向雷鋒叔叔學習,長大後,做一個全心全意爲人民服務的人,做一個勤儉節約,謙虛謹慎的人,讓我們趕緊行動起來吧!爲自己開拓一片美好的明天,從小事做起,多多幫助別人,別人快樂的同時自己也會感到快樂的。

學生讀後感3

晚上,我和媽媽一起去體育場跑步。我跑了一段時間,覺得有點累,便對

媽媽說:“我跑累了,可不可以休讀後感息一會兒?”媽媽點頭答應了。

突然,我看見遠處有一些藍色的光亮,於是跑過去看看。我聽那位哥哥說,那是“藍色火焰”。我覺得很奇怪,說是火焰,可上面並沒有火焰呀?後來才知道,其實那並不是真的火焰,只是一個玩具,上面有一顆會發光的小燈泡。

我跑到媽媽跟前,說:“媽媽,我想買一個‘藍色火焰’”。媽媽同意了,從口袋立拿出錢,對我說:“去買吧。”

我跑到那位哥哥面前,剛要買時,卻又緊緊拽住手中的錢。心想:今天老師說過,明天要捐款,爲什麼不把這一小筆錢省下來捐給災區呢?到底是買還是不買,我開始了心理鬥爭。最後,我決定還是不買。

媽媽看見了,問道:“你爲什麼沒買呀?”“因爲我想把這一小筆錢捐給災區。”我答道。媽媽誇我是個懂事的好孩子。

看着小朋友們彈到天空中的一顆顆藍色的小火焰,我心裏很開心,雖然我沒有買“藍色火焰”

學生讀後感4

當斷斷續續託了好幾天才把這本書看完的時候,說實話已經把一些當時覺得很有趣的東西忘得差不多了,但還是有很多東西值得去寫一片讀後感的,《自私的基因》一書喚起了我對認識自身的渴望,它遠離尋常人生的科學和我們自己密切相聯。

現代生物學告訴我們,即便是我們的子孫後代,事實上也無法真正延續我們自己,我們的身體只是一羣彼此協同也勾心鬥角的基因組所暫時構建以延續它們自己的機器,在生物界甚至不是構成我們自己的基因組而僅僅是基因,按照有性生殖的模式,我們的子代事實上只能繼承我們基因組的一半,數代的傳遞之後,我們同子孫之間的親緣關係同任何一個陌生人之間可能就已經相差無幾

然而事實上並沒有這麼嚴重,因爲在人類社會中,代代相傳的更重要的東西是文化傳統和觀念,是它們將人羣凝聚在一起。所以道金斯說應該通過教育來實現這個公共的理想。

連生物的利他行爲,其出發點也是爲了自己的利益.即:幫助別人是爲了別人能幫助我.雖然整本書所闡述的觀點很有說服力,語言也比較通俗易懂,但畢竟作爲學術性的東西有點過於純粹,我們可以不完全相信甚至崇拜它,但絕對可以在某處受點啓發,用新的視角去窺探很多也許不曾被注意的東西。

學生讀後感5

這個寒假,我讀了陽光姐姐伍美珍的書《巧克力味的暑假》說實話,實在太好看了。這本書寫了一位名叫項心儀的女孩子六年級畢業後的暑假。畢業之後,她將要各曾經相處的六年級的好朋友分離了,她很捨不得。但幸運的是在暑假裏,她又認識了兩個要好的朋友。

我現在讀二年級,對我來說,畢業還是一件遙遠的事。但是這本書讓我深深體會到了主人的感受。一方面,她對畢業的生活流露出一絲嚮往之情,因爲在新的生活中,她可以認識很多的朋友。另一方面她又感到很難過,因爲她要和朋友分開了。對她來說確實是巧克力的暑假,又甜又苦朋友對每個人來都是很重要的我們遇到困難的時候,他們會來幫我們。我們快樂時候他們也會和我們分享。現在我想到我畢業的時侯也要和我的好朋友分開,我也有些難過了。我真是很喜歡這本書,這本書讓我度過了一個有意的寒假。

學生讀後感6

我的小書架上有着各種各樣的課外讀物,但我最喜歡的是我校發的《當代小學生》了,它是最適合我們小學生閱讀的刊物。每當老師發下《當代小學生》的時候,我都會愛不釋手地捧起來津津有味地讀着,生怕漏掉了哪一個精彩的細節。

《當代小學生》由“心靈對話”、“語文大觀園”、“夥伴的作品”、“故事裏的數學”等小欄目組成的。“心靈對話”中,小作者通過文字的形式,用間接的方法對爸爸、媽媽或老師表達自己想說而又很難說出口的話,使彼此的心靈貼得更近了。“語文大觀園”讓我們在閱讀能力和寫作水平上有了很大提高,再也不用爲寫作文而愁眉不展了。“故事裏的數學”通過一個個小故事,把我們帶入了一個神奇又充滿奧妙的數學王國,讓我暢遊在數學的海洋裏,做一個勇敢的數學探險家!讀累了,打開“手工作坊”,盡情沉浸在手工製作的快樂中,看着一隻只小烏龜,小兔子栩栩如生地展現在眼前的時候,禁不住要感謝巧手娃娃,是她不厭其煩地教我做着每一個步驟,使我沉浸在成功地喜悅中。

學生讀後感7

根鳥,是一個十三歲的男孩,他和爸爸過着快樂平和的日子,直到有一天,他打獵時,殺死了一隻白鷹,而白鷹的爪子上掛着一塊布條,是一個叫紫煙的女孩從跌落的大峽谷發出的求救信。而根鳥也在夢中夢到了,但沒有人相信他,還都取笑他。只有爸爸瞭解根鳥並鼓勵他去尋找那個開滿百合花的大峽谷。根鳥上路了,他走過了荒漠,平原,穿越死亡峽谷,遇到板金、杜老闆這樣的好人,也被黃毛、長腳這種壞人害的差點丟掉性命。根鳥也懷疑自己,但他克服了一切困難,最終到達了西方的大峽谷。

我是和媽媽一起看的這本書,當媽媽問我,如果我是根鳥,我會這麼做嗎?我很猶豫地搖搖頭,媽媽就說了一句根鳥爸爸說過的話:根鳥就是根鳥。然後媽媽讓我找出我和根鳥的不同之處,根鳥堅定信念,爲了理想中的目標,不怕困難,抵擋住種種誘惑,不達目的'誓不罷休的精神是我所缺少的。而且《根鳥》這本書中,關於天氣和景色的描寫有非常多的好詞好句,讓人愛不釋手。

學生讀後感8

在悲痛籠罩下仍然也要堅強地活着,相信時光會磨滅一切,儘管世事變遷絲毫沒有讓福貴和家珍淡忘,淡忘那些本該遺忘的一切。

長達十年的文革來了,鳳霞的婚姻亦默契地娓娓到來。陰霾十年的前幾年,因爲鳳霞所帶來的幸福讓這個被陰暗籠罩的家庭又重煥幾絲生機。但是,好時光總是翩若驚鴻,苦根的出生殘忍地呼喚鳳霞去用盡自己的生命獻祭,久違的幸福亦隨鳳霞的死而戛然而止。福貴再一次懷抱自己的親身骨肉,用自己的蒼白之發葬送了獻身母愛的他的鳳霞。悲雨淅瀝地隨風而下,無窮,無盡。

三個月後,伴他一生的家珍呢喃遺語、帶着病痛安靜地閉上了眼睛。“來生,我還做你的女人。”家珍溫柔的話語充斥他雙耳,雙眼因淚水的匯聚而模糊不清,他將家珍送入塵壤的懷抱。落葉,終需歸根。

三年後的一次意外事故,二喜被兩塊水泥板壓得血肉模糊,頃刻間便遺留下苦根並跟隨鳳霞的緩緩步伐而逝去。自己的三位至親都死在同一所醫院,福貴苦笑,他恨這間醫院,也許這就是命運無常吧,而他薄弱的力量撼動不了絲毫關於命運的無常。

學生讀後感9

我看了《神奇校車-追尋恐龍》的書,書上寫了:一位捲毛老師帶着一羣小朋友穿越時代,去尋找慈母龍。他們的老校車在三疊紀晚期出了故障,這個時代生活着恐齒龍獸、腔骨龍、恩吐龍類、植龍、板龍和安琪龍;植物有蘇鐵、蕨類植物和針葉樹。我還知道了熱帶雨林裏會忽然下起傾盆大雨來。他們的老校車在侏羅紀又出現了故障,這個時代生活着一種巨大的恐龍,它有兩個名字,第一個名字叫做雷龍,第二個名字叫迷惑龍。侏羅紀不光有迷惑龍,還有異特龍、劍龍,還有一種鳥叫始祖鳥。白堊紀的有薄片龍、魚龍、古海龜和無齒翼龍。最後,他們來到了慈母龍的時代,他們看到幾隻傷齒龍把一隻慈母龍咬死了。我覺得這本書是一本非常好的書,因爲它讓我學到了很多知識。

學生讀後感10

自從我讀了《意林》這本書後,我終於明白了什麼纔是真正好的作文。

這本書裏的內容豐富多彩、奇思妙想、妙筆生花!這本書裏面不止有作文,還有爆笑圖片、四格小漫畫、笑話和智力問答。作者想的真周到,讀者學累了可以看看漫畫、看看笑話、答答智力問答。這本書簡直太棒了!

還有一些著名作家對《意林》的稱讚:著名作家劉心武:“頁頁花木盛,期期小森林,閒來常做伴,意蘊可滌心。”。著名作家韓少功:“意趣、意味、意象、意念、意義……,使人們由存活變成了生命,使我們能夠有頭有腦和有心有肺。我祝《意林》蒼翠百年!”。著名經濟學家茅於軾:“人生是無數細微感受所組成,《意林》能幫助我們豐富人生。”。

我喜歡《意林》這本書!

學生讀後感11

當我讀完《魯迅》這本書後,感觸很深。魯迅一生創作了許多優秀的文學作品,爲後人留下了許多寶貴的財富。他體味世態炎涼,關心勞動人民疾苦,並用手中的筆喚醒了沉睡麻木的中國人民,是我們的“民族魂”。

魯迅從小就喜歡聽美好的民間傳說,喜歡畫畫,喜歡讀《山海經》、《西遊記》等名著。他渴求新知識,嚮往美好的生活,並對傳統封建禮教產生了懷疑。18歲那年,他離開了家鄉,到南京求學,新的思想潮流打動了他那顆火熱的心,鼓舞着他開始去尋求救國救民的真理。幾年後,他東渡日本學醫,後來又毅然棄醫從文,決心用手中的筆喚醒沉睡麻木的國民,改變他們的思想,改變他們的精神,改變一切舊道德和一切舊習慣。《狂人日記》、《阿Q正傳》、《祝福》……一篇篇優秀文學作品的發表,更加確定了他在文壇的地位,使他成爲舉世聞名的偉大文學家……

我敬佩魯迅對文學的熱愛,更敬佩他以文救國的壯舉。他將永遠活在我們心中,鼓舞我們奮勇向前。

學生讀後感12

《金色的魚鉤》課文講的是一位四十歲的老班長無微不至地照顧好三個病號走出一望無際的草地而犧牲了自己的故事。

最使人感動的是他千方百計地給三位病號吃上鮮美的魚湯,自己卻不吃。病號的身體一天天地好起來,老班長的身體卻一天天瘦下去。當我讀到老班長在吃剩下的魚骨頭和草根時,我的眼淚便簌簌地掉下來。多好的同志,多好的戰友,多好的長者啊!

老班長處處爲別人着想,處處爲別人着急!爲了讓病號增加營養,白天,老班長找魚餌,釣魚:晚上,眼睛不好使,還用手摸野菜。釣到了魚,就釣到了希望;摸到了野菜,就摸到了可怕草地的邊。

老班長,你全心全意爲人服務的精神,你捨己爲人的高貴品質,你對工作高度負責任的態度,永遠值得我學習。

老班長,你是我前進的豐碑。

指導:對課文有感而發有感而寫很好的讀後感

學生讀後感13

《十萬個爲什麼》讀後感

我閱讀了《十萬個爲什麼》這套書後,我才知道科學很奇妙,也很神奇。可以讓我學習到一些課本和日常生活中無法瞭解的知識。

在《動物和植物》篇中我最感興趣的是:蜜蜂爲什麼叮人後會死掉呢?因爲,它在叮人的同時也把自己身體裏的內臟一起帶出來了,好神奇啊。還有刺蝟身上的刺有什麼用呢?哦,原來刺蝟身上的刺是用來收集食物的;同時,也是一種級好的防衛武器。等等還有很多動植物的知識哦!

在《飲食中的爲什麼》篇中我學習到了用蒸籠蒸饅頭哪一層的先熟,當然是上層了。想知道爲什麼嗎?那是因爲熱氣是往上走的,一直停留在上層,而下層的熱氣只是路過一下,所以上層的會先熟。還有很多有關飲食的小常識呢。

我在瞭解了這麼多的知識後,我越來越喜歡科學了。

學生讀後感14

懷着激動的心情,將《小鹿斑比》一口氣讀完了。

在這本書中,我認識了聰明、活潑、善良的雄鹿斑比,朝氣蓬勃、靈巧活潑的法莉,老練謹慎的鹿王……

《小鹿斑比》主要講述了小鹿斑比的成長:斑比和媽媽生活在一起,可有一次,媽媽突然離開了斑比。她想讓斑比獨立生活,斑比的爸爸告訴斑比要學會獨立生活。於是,斑比和好朋友生活在一起。他未來的妻子法莉、法莉的哥哥戈博、松鼠等。

斑比逐漸長大,在一場森林大屠殺後,斑比再也沒有見過他媽媽了,可憐的斑比只能被迫獨立生活。他漸漸學會很多本領。鹿王不斷的給斑比精神上的鼓勵,要他看世界、學會勇敢。斑比得到了法莉的愛後,斑比就成了新的鹿王,過着快樂的日子。法莉生了兩隻小鹿,斑比又在暗中幫助自己的孩子。

我想,我們學習小鹿斑比的堅強、勇敢和獨立,同時也要愛護那些可愛弱小無助的動物,要保護它們!

學生讀後感15

今天,我有幸讀到了《一枚硬幣》這個故事。讀過之後,我感觸頗深。

這個故事主要講的是,兩個年輕人一同尋找工作,一個是英國人,一個是猶太人。路過看到一枚躺在地上的硬幣,英國青年根本不在乎,而猶太青年卻激動地將它撿起來。後來,他倆同時走進了一家公司求職。英國青年嫌公司小、工作累、工資低,便不屑一顧地走了,而猶太青年卻高興地留了下來。兩年後,猶太青年已成了老闆,而英國青年還在尋找工作。通過這個故事,我明白了不管做什麼事情都要腳踏實地,從點滴小事做起,不能好高騖遠。

我們學知識也要故事中的像猶太青年一樣,不能企求一下子就掙到大錢,而要從掙小錢開始,每天腳踏實地的學,力爭學到一些自己以前所不知道的新知識,可不能因爲某些知識淺顯易懂就不去學,也不能因爲某些知識深奧難懂便不想學。如果這樣的話,到頭來,我們就會什麼知識也學不到,成爲一個無知無識的人。那樣,我們就只能與故事中的那個一心想着掙大錢卻不願努力奮鬥的英國青年同病相憐了。

腳踏實地,從點滴知識學起吧!我們就有望成爲一個博學之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