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育範文 > 讀後感 > 大學生讀後感15篇

大學生讀後感15篇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3.53W 次

當認真看完一本名著後,大家對人生或者事物一定產生了許多感想,記錄下來很重要哦,一起來寫一篇讀後感吧。那要怎麼寫好讀後感呢?下面是小編爲大家整理的大學生讀後感,歡迎大家借鑑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大學生讀後感15篇

大學生讀後感1

這段時間讀了卡耐基的《人性的弱點》,讓我受益匪淺。在這樣深夜,讀這樣的書,像是在品嚐一場美味的人生盛宴,自得其樂。要將這種感覺說出來,還真是隻可意會、不可言傳了。它就像一面鏡子,幫助我認識自我,瞭解自我,從而完善自我,駕馭自我,成爲一個善於經營自己生活的成功者。漫漫人生路,它讓我在看清來路的同時,更清楚自己在面對怎樣的未來。

“真誠地欣賞與讚美他人”是我讀完此書最深的感觸。這本書,讀一遍,只能瞭解一下大概,必須多讀幾遍,用心去體會其含義,所謂“知己知彼,百戰不殆”,戰場上如此,生活中亦然。一個瞭解對方更瞭解自己的人才可以在生活中游刃有餘,立於不敗之地。《人性的弱點》是卡耐基思想與事業的精髓,全書通過栩栩如生的故事和通俗易懂的原則,從人性本質的角度,挖掘出潛藏在人體內的60大弱點,一個人只有認識自己,不斷改造自己纔能有所長進,直至成功!

卡耐基寫得並不是很深奧的,寫的都是平常的小事,但書中又嵌入了卡耐基的藝術靈魂。他對這些小事作出的反應,是我從未想到過的,使我的心靈受到了震撼,也使我感到自己是那麼渺小。世界並不會因爲失去卡耐基而停止轉動,卻因爲有了他而轉得更好。卡耐基先生以他對人性的洞見,利用大量普通人不斷努力取得成功的故事,通過他的演講和書,喚起無數陷入迷惘者的鬥志,激勵着我們後人不斷取得輝煌的成功。

《人性的弱點》這本書中的提示與建議又有着極強的可操作性,用一句話來概括就是:認清人性中的弱點,當我們辦事的時候針對這些弱點下手,就會事半功倍,順利成功。再次讀《人性的弱點》,讓我領悟到:這弱點,既可以是自己的,也可以是他人的。瞭解的他人身上的弱點,就可以使我們每一個人在日常的交往中順利進展;瞭解了自身的弱點,可以使自己揚長避短,凸現自己的優勢,從而建立美好的人生。在國企上班,我時刻提醒自己要居安思危,要不斷地提高和充實自己。

在書中,作者談到了我們在生活、工作中要學會真誠的讚賞他人。卡耐基說:“天底下只有一種方法可以促使他人去做任何事情——給他想要的東西。“”在你每天的生活之旅中,別忘了爲人間留下一點讚美的溫馨,這友誼小火花會燃燒友誼的火焰。”是啊!

卡耐基說:“人就是這樣,做錯事的時候只會怨天尤人,就是不去責怪自己。”也許這句話我們並不陌生,而且經常用到,只是我們將其作了少的改動而已,改動之後就變成了,“他就是這樣,做錯事的時候只會怨天尤人,就是不去責怪自己。”看似細微的差別,可是差之毫釐,謬以千里。當你用一個手指指着別人說這句話的時候,也許另外的手指正指着你自己!卡耐基一語道破人了這一劣根性。

我們總是喜歡高高在上,談論別人的是非對錯,爲什麼就不能對照他們,審視一下自己呢?別人做的不好時,是否自己做的就完美無暇呢?當你認識到自己也會犯錯誤的時候,你又會上升到一個高度,總結出一個亙古不變的真理:“人非聖賢,孰能無過?究竟病源是因爲人們之間缺少理解和寬容。我永遠記得電視劇《還珠格格II》大結局時,紫微爲皇后求情時的一句話,那就是“人生最大的美德是饒恕”,當我們每天擠公交車別人不小心踩到你的腳時,當我們每天走在路上別人不小心撞到你時,你是怎樣的態度呢?

怨氣十足破口大罵還是饒恕別人善待自己?我們考慮事情總是習慣於站在自己的立場上去思考,於是,別人所做的一切與己相異時都是錯的,同時對於別人來說,豈不亦然!可是如果雙方都能站在別人的角度審視一下自己的話,結果定會截然不同的。站在別人的角度審視自己是需要理解和寬恕別人的素質和修養的。只有不夠聰明的人才批評和抱怨別人——的確,很多愚蠢的人都這麼做。我們只有學會真誠地關心身邊的朋友,才能贏得朋友們最大的信任。

再次讀這本書,它給了我啓發,使我準備好了良好的心態來面對未來將要發生的一切。

首先,我要改變我自己,要學會以快樂的態度對待生活、工作。書中說:“不要忘記,快樂並非取決於你是什麼人,或你擁有什麼,它完全來自於你的思想。”我相信,快樂源於心。有一則古老的格言,希望與大家共勉:“人的生命只有一次,所以,任何能貢獻出來的好與善,我們都應現在就去做。不要遲緩,不要怠慢,因爲你就活這麼一次。” 愛默生說過:“我遇見的每一個人,或多或少是我的老師,因爲我從他身上學到了東西。”如果這話對愛默生來講都是正確可行的,那麼對我們每個人則更是如此。讓我們不要老是想着自己的成就、需要,而應儘量去發現別人的優點,然後,不是逢迎,而是出自真誠地去讚賞他們。要“真誠、慷慨地讚美”,而人們也會把你的言語珍藏在記憶裏,終生不忘。

正如卡耐基先生所言:“一個人的成功,只有15%歸結於他的專業知識,還有85%歸於他表達思想、領導他人及喚起他人熱情的能力。”所以,我想:只要我們不斷反覆研讀《人性的弱點》,它必將有助於我們獲得成功所必備的那85%的能力。

現在,我把這本讀物推薦給想要不斷完善自己的你,希望看了它以後有所感悟,有所改變。我們不必把它視爲足以供奉的經典,它是一本輕鬆的讀物,是一本放在牀頭,反思自己,修正路線的一面鏡子。

人們說:正確的思想會使人享受正確而快樂的人生!祝願《人性的弱點》的每一個讀者朋友都有一個充實而快樂的的人生。

大學生讀後感2

如何打開心智,如何運用心智來和時間做朋友,如何理解時間管理的意義,在時間管理上取得突破,進而用心智開啓自己的人生成功之旅,知名博客李笑來與你一一分享。這是一本幫助你走向獨立,走向自由的省身之作。

這本書之所以對我影響最大,是因爲它讓我明白了很多事實,這些事實比我們經常所聽到的大道理要真實很多,有用。明白這些事實後,馬上改變了我以後的處事方式。

1、關於時間管理

要管理的是自己,不是時間。是的,很多時候,由於我們的頭腦太過活躍,受其他事情的干擾,而無法完成自己該做的事情,浪費了很多時間。如在宿舍,受電腦上的音樂遊戲娛樂各方面的干擾,就無法完成作業,做該做的事,學該學的知識。但只有專注聚集,才能真正有效率地完成手頭的事情。而專注力,自制力,不受外界干擾,是需要我們去管理自己的。

2、關於人際關係建立

生活的智慧就在於,集中精力改變那些能夠改變的,而把那些不能改變的暫時忽略掉。專心打造自己,把自己打造成一個優秀的人,一個有用的人,一個獨立的人,這比什麼都重要。打造自己,就等於打造人脈。-我們不防去觀察一下那些成功人士,都是集中精力專注於打造自己的人。自己做強了,做大了,勝過他人了,自然而然地就會有人來找你幫忙,解決他們自己解決不了的問題;或是與你合作。在這過程中,人際關係網自然就建立了。

3、關於專業是否有興趣問題

首先,這些人並不是對正在做的事情(專業學習)沒有興趣,而是沒能力把目前正在做的事情做好。只要一件事兒你能做好,並且做到比誰都好,或者至少比大多數人好(有成績感,有收穫,你就會花時間精力繼續努力下去,並獲得更大的成績感),你就不會對那件事情沒興趣。-這讓我明白:很多時候是我們自己學不好,就拿對專業不感興趣爲藉口,而不花時間精力去學習。這樣找藉口,不學習之後,又怎麼會知道自己到底有沒有能力做好呢?

4、關於人生職業規劃

其實,我個人並不相信什麼職業規劃。我只是樸素地用自己的經驗得出適合自己的結論:沒有誰能給我做職業規劃。-人生職業規劃,是一生的時間。我們是否有能力去做這個規劃呢,更重要的是我們是否有能力去執行好這個規劃呢?尤其是我們大學生,對很多東西不瞭解,人生的經歷也確實太少,而生活中變動太大,太多。我們一般得大學生有能力去做這個人生規劃嗎?如果不能,我們是否應該實實在在地做好眼前的事情,讓自己時時刻刻都有收穫,或許這比規劃來的更加實在。

5、關於心智

開啓心智,運用心智,獲得解放。心智可發展,可培養,可重建,甚至可以反覆重建。不可封頂。-心智的不同,人生路不同。而心智是極其微妙的,很多時候是被我們一般人所忽略的,但它卻決定了種種不同的人生軌跡。如有些人幾何代數都學不明白的時候,另外一些人卻可以僅憑心智就能夠想象出現實中無法觀察到的超立方體,如果自己明白心智是決定因素時,就不會詫異這些人的特異功能了。每個人都要努力去開啓自己的心智,成就自己的人生。

6、懶惰是所有問題的根源

無論在哪裏,懶惰現象都隨處可見,而且被各種藉口掩飾的很合理。如果我們發現不了這是個嚴重的問題,那麼我們還會繼續原諒自己的懶惰,而最終一事無成。如不花時間精力學習專業課;不去實踐;看書不動筆不動腦;看書只是一帶而過,囫圇吞棗;不去上課;吃飯外賣(快餐或舍友);等等。看了這本書,或許就會發現自己的很多借口是站不住腳的,進而改變自己。

7、我們可以控制自己的大腦

我們可以用自己的大腦控制大腦,而且你若不控制自己的大腦,你就會受大腦的控制,還有可能受他人控制。如你會受慾望的驅使,而做出一些讓自己在清醒理智時深感後悔的事情;在你做事情時,自己輕信了他人的話,而做了讓自己之後感到後悔甚至憤怒的決定;等等。我們要學會控制自己的大腦,讓大腦引導行爲爲我們想要的結果服務。

8、“事件-時間日誌”記錄

如財務管理一樣,知道時間是怎麼用的,才知道該怎麼去規劃時間-時間不是節省出來的,是靠規劃出來的。通過“事件-時間日誌”記錄,我們可以精確地感知時間,可以豐富我們的回憶;更重要的是:可以調整我們對時間的感覺,在估算任何工作量的時候,都更容易確定“真正現實可行的目標”。

9、最節省時間的方法:學習

通過學習,我們可以少走彎路,可以用他人證明是有效果的方法來更快地達成自己的目標。

10、正確對待老師

首先,不應該過分依賴老師。

其次,要明白“做得最好”和“教得最好”往往根本不是一回事。“教得最好”的老師肯定會有,但往往並不是“做得最好”的那個。“做得最好”的人通常甚至可能都不一定會教,更不用說“教得最好”了。泰森的教練打得過泰森麼?——那教練估計不會有那麼快的出拳速度吧?但,他可以訓練出拳王泰森。

11、什麼都學,學了不知道有什麼用

什麼都學,時時刻刻都滿載收穫。往後不知道人生的什麼時候就派上了大用場呢?這種感覺是很讓人欣喜的。所以我們要有這樣的心態:不知道以後有什麼用,而努力學習各種知識。

大學生讀後感3

讀罷路遙成名小說《人生》,感悟良多。

一個上世紀七十年代末、八十年代初的中國西北年輕農民,受困於農村傳統觀念,以及自身的自卑心理,懷才不遇、渴望實現自我價值。故事的環境背景是西北農村,與我生活的環境有很大差異,然而那種小人物的奮鬥故事卻可以很快抓住我的心,不僅是因爲它和我喜愛的另一部路遙著名小說《平凡的世界》有幾分相似,更因爲它與大多數讀者(比如說我)的心理體驗相貼近。

沒有人的人生路是筆直、順利的,從小到大,我們的生理與智力都由弱變強,沒有人剛剛降生時就強悍,面對周圍的世界和自己的生活,沒有人有絕對的自信。一句話,我們都曾經是弱者,都是經過無數的努力,才成爲現在的自己。於是,在高加林身上,我們無一例外地看到了自己的影子,我們能夠體會他被人頂替了民辦教師職位後的憤恨,能夠體會有知識有抱負的他,面對自己重新成爲農民這一現實時的苦悶,甚至當他獲得巧珍的愛情時,作爲讀者的我,內心也浸潤着清涼的感動,對加林在不幸中的幸福感同身受。

文學作品的神奇之處在於,它在製造距離的同時,也製造了關聯性,讓你在別人身上看到了自己,讓你與作品中的人物不自覺地產生“同感”。

小說的上半部分並不十分精彩,卻爲下半部的跌宕鋪墊着情節與情緒的背景。命運的不公與不幸、逆境中的愛情、冰冷中的溫暖、不屈不撓的自我奮鬥……上半部以加林的自我實現爲小結,然而所謂的“自我實現”,卻又來的讓人摸不着頭腦:一個幾十年不見的叔叔轉業回鄉在縣裏任局長,被人輕視的家庭因此而揚眉吐氣,加林也因此被叔叔身邊的溜鬚拍馬者順理成章地安排了有前途的職業,擺脫了他的農民身份。

然而,爲他高興之餘,內心總有些許不安。下半部分故事的發展一波三折,來到縣城的高加林果然一展他的才能,事業平步青雲,而他也收穫了新的愛情。在感情的兩難抉擇中,他衡量的標準不再是內心的感受,而是現實的利益。爲了事業的發展,爲了從縣城到真正的大城市,他用“缺少共同語言”這樣冠冕堂皇的理由欺騙了自己,放棄爲他付出一切的淳樸的農家女巧珍。他成爲了另一個人,不再是那個爲我所熟悉、同情的小人物高加林,而是一個看不清自己、爲眼前利益放棄生活原則的迷途青年。

此時,讀者和看着加林長大的德順爺爺一樣傷心,爲了加林的迷失自我而感到惋惜和痛心。

可是,在我們滿以爲出賣原則的人將和新歡奔赴幸福新生活,而故事將成爲淳樸善良的巧珍孤苦一生的悲劇時,作者又借命運之力和所有人開了個玩笑:受傷的小人捅了背後一刀,踢爆了加林借“後門”獲得職位的祕密,剛正不阿的叔叔沒有袒護親屬,春風得意的青年即將再次面臨成爲農民的命運。急轉直下的故事進展不僅驚得主人公半天回不過神兒,連對他由同情、讚許到憤恨、不齒的讀者,也無法不感到錯愕。

路遙並非故意玩弄情節,事實上,人生本也如此。有人說,人生無常,然而作者在此就是在探討,無常的人生中,冥冥中亦有定數。這聽上去像是封建迷信思想,不妨打個比方:

人們常說“足球是圓的”,但這“定律”常常只能侷限於一場球賽,偶然因素幾乎可以主宰比賽、決定最終的勝負,而如果將探討的範圍擴大到一整個賽事,甚至某隊或某國多年的足球事業發展,我們看到的就不再是“足球是圓的”,我們看到的是“性格決定命運”,這就是偶然中的必然。就像黃亞萍父親說的,“生活永遠都是公正的”。而用時興的話說,就是“出來混,遲早要還的”。

於是,一切回到原點,加林重新回到農村老家,成爲農民,只是他身邊已不再有大小姐黃亞萍那“高雅”的愛,更可悲的是,他把自己最珍貴的寶貝給弄丟了——癡情淳樸的巧珍已嫁做他人婦。

加林就是我們每個人,他和我們一樣,有信念、敢追求,但也有我們都有的弱點。很多人不也和他一樣,爲了達到目標,有時甚至出賣原則。德順爺爺對加林愛得深切,由愛而生恨,但恨是以愛爲基礎,恨其不堅持,卻並不一棒子打死。因爲每個人的人生,都會走彎路,跌倒了敢爬起來,人生還要繼續。

回過頭來看,巧珍的美是美到極致的。那不僅是因爲小說中的她是農村遠近聞名的俊女子、身體像白楊樹般苗條,更是因爲她的純粹。她愛得純粹,沒有半點虛假,也不摻雜半點個人利益。加林的需要,她總是最懂,就連分手後她對自己婚事的決定,也是爲了他——她知道加林仍然在內心中愛着她,爲了禁絕他對自己的留戀,讓他勇敢地追尋自己的“幸福”,她在悲痛中很快地把自己嫁掉了。就像德順爺爺所說,巧珍的心像金子一樣。她雖然斗大的字不識一升,但她勇於追求,更重要的是,她一直堅持自己的生活信念和原則,從未改變。

這個時代的大多數讀者,依然會被樸實、美麗的巧珍感動,會爲她的善良以及爲愛甘願奉獻一切的純真而讚歎不已,但已經很少有人願意以她爲榜樣,只求付出不問回報了。追求結果而忽略過程,在理想主義與現實主義原本應有的微妙平衡之間,毫不猶豫地選擇後者,這正是我們這個時代的最大悲哀。

大學生讀後感4

中國古代封建社會,以高度的中央集權專制和分散的自然經濟爲基本特徵。自中唐以來,這種社會格局的內在階級緊張、中央與地方摩擦、民族之間衝突,漸趨激化,適應破產農民和失意的士大夫的精神需要,禪宗獲得了廣泛的社會基礎和普遍流傳。禪宗爲解救人生的苦難而產生,也在解救人生的苦難中發展,形成了一套人生價值哲學體系。禪宗思想體系包括本體論、心性論、道德論、體悟論、修持論和境界論等思想要素,其中最主要的是心性論、功夫論和境界論三大要素,分別闡明瞭禪修成佛的根據(基礎)、方法(中介)和目的(境界)三個基本問題。從這三大思想要素的相互關係來看,心性論是禪宗思想體系的核心內容。

禪宗把自心視爲人的自我本質,認爲苦樂、得失、真妄、迷悟都在自心,人生的墮落、毀滅、輝煌、解脫都決定於自心。自心,從實質上說是本真之心,也稱本心、真心,也就是佛性、真性,正如唐代道宣在《高僧傳》中介紹菩提達摩新禪法時所說的“含生同一真性”,此真性爲人人所平等具有。由此,禪宗在傳法時講“以心傳心”,即師父不依經論,離開語言文字直接面授弟子,以禪法大義使弟子自悟自解,這也稱傳佛“心印”。“自心”是衆生得以禪修成佛的出發點和根據,是禪宗的理論基石。

禪宗也以“自心”爲禪修的樞紐,提倡徑直指向人心,發明本心,發見真性,以體認心靈的原本狀態,頓悟成就佛果。也就是說,禪修是心性的修持。從中國禪宗的發展來看,禪師們都把修持功夫專注於心性上,如,達摩、慧可、憎璨重視坐禪守心,道信、弘忍重視“心心念佛”、“唸佛淨心”。牛頭法融主張“無心”,也是心性的禪修功夫。北宗神秀的禪法,其弟子普寂歸結爲“凝心入定,住心看淨,起心外照,攝心內照”。(見《荷澤神會禪師語錄》)南宗慧能提倡單刀直入,自證於心,自悟本性。神會認爲靈智是人心的體性、本質,強調開發靈智。馬祖及其門下派生出的潙仰和臨濟兩宗,提倡直指本心,強調平時的言語舉動、日常生活表現都是本心的自然流露,由此而有屙屎放尿、著衣吃飯、走路睡覺、運水搬柴等都是佛事之說,認爲都可以從中體悟真理。石頭希遷及其門下衍化出的曹洞、雲門和法眼三宗,重視一切盡由心造的唯心論,認爲人的心靈是圓滿完美的,只要心地自然,就會佛法遍在,一切現成。由此可見,雖然禪宗各派在修行的方式、方法、風格上各有不同,但是,或爲了啓導心地的開悟,或順應心地的自然展現,或求得心靈的自由,各種禪修實踐都圍繞着心性進行,這是一致的。

禪宗還把禪修的目的、追求境界、成就佛果落實在自心上,強調佛從心生,自心創造(成就)佛,自心就是佛。如道信提出的“唸佛心是佛”的命題,就是專念於佛,心心相續,以求心中見佛。如此,心與佛相融無別,佛就是心,心就是佛。神秀主張“離念心淨”,並認爲淨心的呈現就是佛地。慧能宣揚“我心自有佛,自佛是真佛;自若無佛心,向何處求佛?”(《壇經》)“見自本性,即得出世。”(同上)認爲人的自心、自性就是成佛的內在根由,就是佛的本性。成佛並不是另有一種佛身,衆生的自心、自性就是佛。衆生只要認識自我,迴歸本性,當即成佛。在慧能看來,佛就是衆生原始心靈、內在本性的人格體現,就是本心、本性的覺悟者,並不是外在於衆生的具有無邊法力的人格神。慧能門下及其後來的臨濟、曹洞等五宗都宣揚“即心即佛”的思想,“即心”,此心;“即佛”,就是佛心,就是佛。認爲衆生當前的現實心就是佛之所在。有的禪師還強調“即境是佛”,“觸境皆如”,“境”,指事、物。眼前的事物就是佛“真如”之所在。這是從理與事相即的角度,即把理事兩邊統一起,以求禪境。這裏的“理”是指性理,心性的“理”,性理是指一切事物的本質和根源。實際上就是以心性(佛性)與事境相統一,以事境爲心性的體現作爲禪修的境界。還有的禪師鼓吹“本來無事”、“無心可用”,這是強調人心本來是清淨的,而心清淨就是佛。所謂心清淨就是從主觀上排除執著佛法和萬物爲實有的觀念,排除把心視爲能實生佛法和萬物的實有心的觀念。可見,仍是“即心即佛”的變相。簡言之,所謂涅槃,所謂佛,就是本性的護持,心態的復原,心靈的昇華。

從上述禪宗的根據、方法和目的三方面思想來看,都是圍繞心性展開的,心性是禪宗禪理的基礎、禪修的樞紐和禪境的極致,心性論是禪宗思想的核心。研究禪宗,必須着重研究禪宗的心性思想。

大學生讀後感5

在書架上看到一本書,叫做《務虛筆記》,署名是史鐵生,也沒怎麼多想,就把它買了下來。心裏大約想着算是紀念吧。隔了一天,纔開始讀。這本書沒有前言,沒有後記(很符合其風格),而且讀第一章《寫作之夜》的時候,我更堅定的認爲這是一本散文集,記述的是作者對各種命題的思考和心得。但是讀下去,才發現沒有這麼簡單,它竟然是一本小說。中途有過寫筆記的激動,因爲自己看到了自己熟悉的東西,比如語境,比如技巧,比如表現方式等等,但是我還是靜下心來,在最終讀完之後,才動筆。哦,不,是纔開始敲擊鍵盤。

利用百度,先搜索別人的看法,別人的讀後感,但看了許多篇都覺得差強人意。周國平寫過一篇類似於我的這個題目的文章,但是我沒能看下去,也許是因爲過於理性和冗長。而後看到過一位博士的分析,還是現實主義分析學那一套,好像很有學問,但是沒有觸及實處。誠如他們所說,這是一部不同的小說,風格迥異,打破了小說的寫法,摧毀了小說的規範。我很奇怪,在一個文學不景氣的時代,還繼續運用着老“學院派”的腔調,利用固有的模子去扣每一篇作品,那我不知道,這樣的寫作,循規蹈矩的、墨守成規的寫作還有什麼意義,就算是符合了“審美”,又有什麼意義。真正的寫作應該是生命自然而然的傾訴,不管採取什麼形式,無論通過什麼途徑,甚至,不管有沒有觀衆。寫作不是先以取悅觀衆而產生的,個體生命得到共鳴的前提,必須是,你是一個獨一無二的個體。

而後,我在“史鐵生吧”裏,發現了一個很有意思的現象,有一個統計貼吧成員年齡的帖子,帖子顯示,這個貼吧裏集中着二十五歲以下的青年人。而這些人對《務虛筆記》有着的崇拜,又是走向了極端。他們被這本書鼓舞着,說着它的偉大、不凡,說它應該得什麼獎,應該成爲影像記錄等等。哦,不,這不是這本書的本意,儘管故事的實現形式更容易被新銳先鋒的青年人所接受,但它不是這樣的。它同樣需要時間來閱讀,它是衆多生活的實現者,沒有生活閱歷的人,可以爲其語言所折服,但是,還是沒有讀懂。它的臺詞。潛臺詞。

這本書,就像一個曾經破碎過的鏡子,無數碎裂的鏡片重新按照原來的位置安放、固定。但是,但是你去照它的時候,你就不是一個形象,而是千萬個形象。是千萬個形象,實現了你的形象。而這個形象,也就是作者本人。這本書,其實很簡單,其實就是對這每一個形象的書寫。這不是甚麼艱深晦澀的文字遊戲,而是一種認真。這也是我一直以來,致力追求的一種寫作方式,就是印象、意象、事實的疊加,就是你、我、他的實現。所以,我在讀這本書的時候,在叢生的文字裏,找到了幾個答案。包括,爲什麼寫,該怎樣寫,寫什麼。這是史鐵生藏在文字裏的謎底之一。

姑且把它的存在叫做謎的存在吧。這本書就像一個魔方,你利用固有的思維是不可能去解讀,只有把思維放置在一個更深廣邃遠的時空裏,作爲一個立體模型,才能得到你所想看到和得到的內容。

這是一部“冥想書”,從一個人的冥想中開啓故事的序幕,然後在不同的線索裏求證。關於愛情、慾望的由起和破滅、掙扎與重生。而時代則是俯瞰衆生的模具,在這模具之底,無限的形式是因了無窮個體的運動。個性的差異,在相互擠榨和時代的碾壓下,得到了不同的實現,得到了不同的差異。儘管一度在作家的筆下出現了時間的蟲洞、年齡的錯亂、對多極之維的眺望,但是,畢竟時代就在那裏,成爲過去時;在那個過去時裏,肉體和心魂早已固定成型。但這塑造又遠沒有停止。作者在創造形象的同時,一度對自己的形象產生了懷疑,困惑、求解、剖析乃至拷問,在實在的寫作中,洞開了一扇虛無之門。“存在的核心是一種虛空,就像我之所以瞭解我是因爲我通過與別人的心靈溝通後對自己的體察,這種溝通並不是一個實在的接觸,而是依靠我的一個設想、一個回憶、一個訴說,這些呢都屬於無形的、虛空的。”

這部冥想書裏的故事和推斷不合邏輯但又必然存在。語速緩慢,宛若耳語,甚或囈語,各種藝術手段(插敘倒敘乃至混亂時序、旁白自白乃至意識流)運用嫺熟。直到第十三章的時候,故事才賦予了人間煙火,有了主觀的宣泄,儘管不露痕跡。也就是說,使人在閱讀漸漸疲倦的時候,有了新的興奮點。

這些故事更像是一篇篇散文的集結,如果不通讀,你會毫無頭緒,也體會不到作者的匠心。匠心獨具。在結尾,散漫得到了團聚,紛亂得到了結合,混沌有了意義,故事得以完整。但這也正是我遺憾的地方,這一部與衆不同的小說,在結尾屈從了小說的規範。它本可以沒有結尾,不用面面俱到去交代每個人的結局,因爲故事永遠沒有結局,永遠在發生,永遠有着無盡無邊的脈絡。

這是一部生命之書。愛與欲、生與死、光榮與恥辱、尊嚴與卑微;水與火、靈與肉,生命的暗喻、艱澀的旅程,童年的影子、人生的指向,渴望猶如白鳥自由飛翔,猶如飛蛾義無反顧的蹈火而去。在平靜之下,在萬籟俱寂當中,在如無邊葵田的茂密文字的深處,流淌的是轟然壯觀的對生命的傾訴。

大學生讀後感6

網絡、電視等平臺的出現,讓許多人感受到潮流的魅力。然而,在午後恬靜溫暖的日光下,細細品味一部經典著作,也是一種難得的享受。

很多人都看過《西遊記》的電視劇,那精彩的畫面一幕幕展現,扣人心絃。到了劇場高潮,時常令人讚歎連連,拍案稱絕。不得不說,經典的亦或是新拍的《西遊記》電視劇給許多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可以說是三代人的記憶。當我接觸到吳承恩筆下細膩的文字,發現其雖然不像熒屏一般予人視覺激烈的衝撞,但卻如行雲流水,每一處皆藏着精彩,透着絕妙。

“那猴在山中,卻會行走跳躍,食草木,飲澗泉,採山花,覓樹果;與狼蟲爲伴,虎豹爲羣,獐鹿爲友,獼猴爲親;夜宿石崖下,朝遊峯洞中。真是山中無甲子,寒盡不知年。”形象生動的描寫把石猴的初始狀態刻畫得活靈活現,行走跳躍,飲澗泉,採山花,覓樹果……彷彿眼前就有這麼一隻靈動的石猴,予人無限遐想的空間。現在的青年,多半與手機爲友,電腦爲親,少有一份閒情任自我思考,體會名作中奇妙的意境。

無論是粗看還是細讀,《西遊記》的文字都經得住推敲。於細微處變化無窮,情節精彩處跌宕起伏。當我翻到《官封弼馬心何足 名注齊天意未寧》這一章時,很難想到作者竟用如此丹青妙筆將哪吒和悟空的鬥法描繪得使人真假難辨。“六臂哪吒太子,天生美石猴王,相逢真對手,正遇本源流,那一個蒙差來下界,這一個欺心鬧鬥牛,斬妖寶劍鋒芒絕,砍妖刀狠鬼神愁;縛妖索子如飛蟒,降妖大杵似狼頭;火輪掣電烘烘豔,往往來來滾繡球。”似乎真有二人決鬥眼前,電光火石,刀劍相拼。

越往後讀,越能得到一種用言語無法說出的喜悅。悟空拜師學藝,大鬧天宮,直到終於走上正途,隨唐僧一道前往西天求取真經。這其中迴環曲折,歷經艱險,不需我多說,幾乎人人耳熟能詳。

品讀一部經典名著,自己的心會慢慢沉澱,隨着情節發展在不覺中感受文字的妙諦,融入自己思考的空間。《西遊記》中的人物折射出的正能量,恰恰是現實所需。

唐僧在取經途中,誠心向佛,從未改變。而現在有幾人在追求理想的過程中能做到像唐僧一樣的始終如一呢?又有多少人中途易轍,輕易就動搖了?說唐僧是偏執也好,頑固也罷,逐夢路上我們需要像他一樣的堅持,才能達到理想的目標。縱然再多‘妖魔鬼怪’前來阻擋,也抵不住你堅韌的決心,向前的腳步。

八戒好吃懶做,但卻心地善良。浮躁的社會,人們的心裏悄悄多了些許恐慌和急迫,少了一份溫暖和平靜。看着老人摔倒在地,外國人暈倒在座,我們首先不是伸出友好的雙手進行幫助,而是在遊移不定,我能不能幫?我該不該幫?社會慢慢缺失了信任,抹煞了善良。也許多方面的原因讓我們受到了影響,但無論何時,保持一顆像八戒一樣的赤子之心,裝載善良,心才能確定正確的方向,揚帆起航。

沙僧略顯愚鈍,卻安於天命。反觀當下的求職者有着希望自己如鷹一樣高空騰飛的理想,但只有蛇一般爬行的能耐。理想與現實構成了強烈的反差,他們卻不甘於認命,眼高手低,永遠做着不切實際的夢。安於天命,是一種睿智,一種豁達,勇敢地看待平凡,把簡單的事情做好,這纔是真正的不平凡。真正的智者安於天命,不被浮華所累。

孫悟空聰明絕頂,神通廣大。我們應該學習的是他身上的勇敢正直和樂觀自信,但許多人只學到了他的毛毛躁躁,不具耐心。其實悟空知曉天下,睿智過人的能耐纔是我們應當踐行的,絕不是懷着一顆妄自尊大,好高騖遠的驕傲之心。

讀過這些文字,對人物性格纔能有更深入的瞭解,愈能發現情節的妙趣橫生。平凡的文字在作者筆下串成篇篇精華,細膩的筆調下流淌着傳統文化的魅力。我們總是說自己很忙,沒有空閒時間放下手頭的工作通讀一部名家著作。然而,只要是真的有心,手執書卷絕非一件難事,任書頁清香在鼻尖縈繞,心無雜念,精神集中在文字所傳達的思想上,實在是人生最愉悅身心的事。

人們總在各種屏幕和霓虹燈下不斷奔忙,手指在鍵盤上翩躚起舞,很少有人醉心於青燈白卷的享受。不知不覺,我們失去了太多,心被大量的瑣事佔據,卻又顯得空空落落。這時候,我們僅僅需要在全面放鬆的狀態下,給予自己一個放飛的空間,在流溢的墨香中找尋內心的安穩平靜。

讀一本好書,給我的不僅是在閱讀中獲得的樂趣,更能接觸到一種思想,一種名家的思想,啓發我去思考,去探索,發掘古籍名著中的妙義,這便是讀書的最佳感悟。

大學生讀後感7

第一次讀《青春之歌》這部小說是在進入大學一個月後。在郭曉春老師的課上,這部小說被小郭老師多次提到,並且對它的評價頗佳。我想,既然是這麼好的一本書,我應該好好去看看。所以,我把這部小說認真仔細地閱讀了一遍。當時看完這部小說後,我並沒有太多的感觸。我並不覺得它有什麼令人動人心絃的地方,只覺得書裏面的那些人物是那麼的不真實。現實生活中不可能有這麼英勇的人,並且還是個女人。

再次閱讀這部小說是在寒假期間,因爲在家中無所事事,以至於產生了無聊的情緒。因此。我又再次拿起《青春之歌》這部小說來看,這一次卻從中品出不同的韻味來。

生活在二十一世紀的人們似乎很難體會到當年的革命先烈們戰鬥的艱辛,更何況我們這些90後的孩子們。我們或許知道周杰倫,很熟悉王菲,但是卻對秋瑾這些烈士一無所知。事實上,那個時代離我們並不遙遠。依稀地,身上還留着那個時代的傷痛。可是,那個時代的精神卻離我們遠去了。

有些人說,我們有些事情是不能選擇的。比如說我們的父母是誰,我們生活在什麼時代等等。我們可以說我們有權選擇我們的生活,但事實上有時候我們身不由己。林道靜他們那個時代的人想要和平,想要過上沒有剝削、沒有壓迫的生活。但現實是殘酷的,他們必須要過那種居無定所、膽戰心驚的生活。

再一次的細細品味,我領悟到了林道靜對黨的真摯的依賴像孩子依賴母親一樣的感情;領悟到他們那一羣像火山一樣噴發熱血的愛國熱情;領悟到了那個時代動盪的轟轟烈烈的時代風雲。在那個動亂不安的時代,林道靜的革命精神讓人讚歎不已。當然,林道靜不是一天就能成爲一個革命戰士的。最初的林道靜是朵冰清玉潔的連花,是一個小知識分之而已經過了艱苦磨練和改造的過程,她身上逐漸具有崇高的無產階級信念和旺盛的革命熱情。在經歷了兩次鐵窗中血與火的洗禮後在革命實踐中變得堅強,政治上也逐漸成熟起來。

能堅持着自己的堅持,是林溢靜的感人之處每當我讀到她入獄時受到非常人所能忍受的折磨後依然堅持着自己的人生理念,堅持革命道路時我深感到自己以前知識的膚淺因爲小說裏一個個鮮明的革命人物一個個地犧牲讓心硬如石的人也爲之哀泣。當然,我很鄙視那些反面人物,那些卑鄙的手段和背叛令人咬牙切齒,即使他只是虛構的故事情節也能讓人爲之震撼。

一位哲人曾經說過:“如果一個人戰勝了孤獨寂寞,他就可以戰勝一切其實,在哪個戰爭的年代,革命戰士們面臨的最大的敵人是孤獨,當時,由於革命是事業被很多人仇視,因此阻礙也重重。所以革命事業往往是在祕密進行着。剛開始從事革命的人們大多是沒有戰友的。因爲這種舉動不變世人所理解,把他們當成造反的人看待不是孤立就是打壓。例如巴金《激流三步曲》中是覺慧,無法忍受封建家族的禁錮而離家出走,投奔革命,這些投奔革命的人不被人們承認,因此他們覺得他們在這個世界上是孤立着的。

這種孤獨其實在他們看起來並沒有什麼,至少他們還有懷着同樣的革命夢想的戰友們。有戰友們的支持和鼓勵就足矣。但是當僅有的同伴也不相信你。不理解你時,纔是世界上最可怕的孤獨正如《霧~魚~電》中的吳仁民一樣,他們不被同志們所理解,覺得自己被這個世界拋棄了因而痛苦萬分。《青春之歌〉中的林道靜也一樣在她還沒有入黨之前她雖然忠於革命,但是內心切很迷茫不知道人性的方向在哪裏,遇到盧嘉川林紅等人後,在他們的幫助下逐漸融入革命中但是黨在當時敵強我弱的情況下,對入黨人員的考驗是非常嚴厲的,最苛刻的一項是要忍受常人不能忍受的孤獨,林道靜在入黨前遇到過很多困難,身邊的同志不斷地犧牲,自己也一次地從死裏逃生。那時候沒有人能幫助她,沒有人告訴她下一步該如何走,她只能靠自己一點點地摸索前進的道路。她堅持着,堅持孤獨地走下去,她相信未來她不會是孤單一個人。

在入黨後,她積極地在北京大學策劃革命活動。在此期間,由於叛徒的挑撥離間,她最好的朋友與她反目成仇,與她爲敵所有人都攻擊她,侮辱她,將她當成叛徒,這些困難她都挺過去了,這需要多大的勇氣啊!革命的理念伴隨她左右,所以她並不覺得孤單。勇敢地向前。

那個時代讓你擁有戰勝孤獨的勇氣,那個時代讓你奮勇向前,那個時代讓你停不下來。他催着你向前,向前、、、、、、這就構成了一曲獨特的青春之歌,這支歌它歌頌勇者,這支歌它趕走寂寞,這支歌它催人奮進,只要你還有一點青春的氣息,它就能燃燒起革命的熱情,這種熱情支持着無數英列,他們哪怕在死神面前就算犧牲也永不後怕,致死不渝。

這本書也讓我感到,在當今社會中的我們,也應該像文中的林道靜有無私的奉獻精神和堅強的意志,這種奉獻要體現在我們的生活中,因爲現在家家戶戶多數是獨生子女,所以個個像溫室裏的花朵一樣,經歷不起任何風吹雨打,很多事都要靠父母,缺乏奉獻精神,而堅強的意志更需要我們的鍛鍊,需要我們在一道道坎坷中慢慢成長,需要我們意氣風發的走向未來!

大學生讀後感8

從禪宗思想體系的內涵、結構、核心來看禪宗的基調是以心性論爲基點,通過心性修持獲得心性昇華的心性學說,是一種擺脫煩惱、追求生命自覺和精神境界的文化理想。貫穿於禪宗心性學說、文化思想的本質內容是:自然——內在——超越。

禪宗吸取中國道家的“自然”觀念來詮釋人的生命自然狀態、人的自性。道家把自然規定爲萬物的本質、本性,是不假人爲、自然而然、本來如此的真實存在。“僧家自然者,衆生本性也”。(《荷澤神會禪師語錄》)禪宗認爲,“自然”就是衆生本性,也就是佛性。這也就是把佛性界定爲自足完滿、純真樸實的生命本然。人的本性既然是自然的,也就是內在的,是內涵於人身的本質性存在,既非外在的神靈所賦予,又非通過超越經驗、違揹人性的作爲所獲得的,同時也是各種外在因素所不能消滅的。人的內在自性是生命的主體、成佛的根據。人的現實感性生活是自性的外在作用和體現,人轉化爲佛是自性的發現,是由此而生的精神境界的顯現。人的自性是內在的又是超越的,因爲內在本性是清淨、圓滿、純樸、覺悟的,是離開一切現象,有別於人的外部表現的。如何實現超越?禪宗認爲修禪成佛,就是見性成佛,就是向自己心性去體認,識得自性便成佛道,便是實現了超越。禪宗強調佛就在心中,涅槃就是生命過程之中,理想就是現實生活之中。這樣,禪宗就把彼岸世界轉移到現實世界,把對未來生命的追求轉換爲內心反求。由此禪宗反對捨棄現實感性生活扭曲自性去尋求超驗,而是強調“佛法在世間,不離世間覺”(《壇經》),要求在日常生活中發現超越意義,實現理想精神境界。禪宗公案中的“世尊拈花迦葉微笑”(《法演語錄》卷下)就是提倡心靈溝通,要求會心體悟。禪宗要求以“飢則吃飯,困則打眠,寒則向火,熱則乘涼”(《密庵語錄》)中體會禪道,從“青青翠竹,鬱郁黃花”(《祖堂集》卷三)中發現禪意。禪宗要求從青山綠水中體察禪味,從人自身的行住坐臥日常生活中體驗禪悅,在流動無常的生命中體悟禪境,從而實現生命的超越,精神的自由。

禪宗提倡內在超越,這種超越意識的具體內涵是什麼呢?我們認爲包括了超越對象、超越方法和超越結果幾個方面,這裏着重論述超越對象和超越結果。

爲了追求解脫,成就佛道,禪宗設計了一套消解人們心靈深處的緊張、矛盾、障礙,超越二元對立的方案。人是自然的一部分,又是從自然中分裂出來的獨立實體,嚮往與自然同樣具有永恆性、無限性,嚮往與自然的同一是人類最深沉、最根本、最強烈的內在願望。生命現實與美好願望並非一致,生命短暫與時間永恆、生命個體與空間整體、生命主體與宇宙客體等一系列人類所面臨的矛盾,是禪宗的超越對象,超越目標。

人生短暫與宇宙永恆的矛盾最能激發人內在心靈的不安與痛苦。了脫生死大事是佛教也是禪宗的最基本目的。禪宗以“無生”思想來泯滅生死界定,超越生死的時間界限。“幾回生,幾回死,生死悠悠無定止。自從頓悟了無生,於諸榮辱何憂喜。”(《永嘉證道歌》)“無生”,指一切事物是無實體的、空的,由此也是無生滅變化的。這是要求轉變觀念,從生滅的現象中看到無生無滅的本質。生滅是短暫的,無生無滅是永恆的,從悠悠生死中了悟無生,就是在短暫中體認永恆,消除短暫與永恆的隔閡。

個體生命的認識和實踐等多方面的有限性與宇宙空間的無限性的矛盾,也是引人困惑不安的永恆性課題。禪宗通過無限擴張個體心靈的作用來擺脫個體生命的侷限,進而消除有限與無限的矛盾。“心境明,鑑無礙,廓然瑩徹周沙界。萬象森羅影現中,一顆圓光非內外。”(同上)這是說只要人的心境明淨透徹,就能周遍宇宙萬物,從而在內心實現泯滅內外的.超越,使有限與無限在個體心靈中相即圓融。

由生命與萬物、主體與客體的矛盾而引發的物我、有無、是非、善惡、真妄、苦樂等一系列的差別對立,是又一使人產生煩惱、痛苦的根源。這也是禪宗大師們所着力尋求解決的一大問題。他們繼承道家的思想,通過直觀宇宙本體(道、無)來尋求解決問題的途徑。他們宣揚“本來無一物”(《壇經》)、“本來無事”以消解矛盾,稱“體諸法如夢,本來無事,心境本寂,非今始空。……既達本來無事,理宜喪己忘情,情忘即絕苦因,方度一切苦厄。”(《禪門師資承襲圖》)即一個人了悟萬物如夢如幻,一切皆空,做到忘卻情慾,超越自我,也就不存在生命與萬物、主體與客體的對立了。爲此,他們特別強調“無念”的重要性,“念”,指妄念,要求人們不被糾纏於種種差別的妄念所迷惑。

從上面的論述,我們可以看到,禪宗是通過心性、心理、認識、觀念等範疇,即在主觀精神領域轉變生滅的觀念,擴大心的作用,泯滅情慾,排除妄念等內在活動來消解人的基本矛盾,排除心靈的緊張,克服人的意識障礙,從而實現自我超越的。

大學生讀後感9

《大學生的墳》這本書的作者是劉興奇,該書於20xx年9月1日華夏出版社出版,責任編輯是賈洪寶、霍本科 ;作者是現任長沙軟實力教育企業總裁,華中科技大學碩士,曾就職於中聯重科、新東方等企業。20xx年起在全國高校舉辦目標解析講座和軟實力演講1000多場,被稱爲中國目標解析第一人,首次提出“個人軟實力”的教育概念;20xx年創辦中國第一家針對個人的軟實力教育企業。 《大學生的墳》自20xx年出版以來,立即在社會上引起廣泛關注,尤其在大學生中引起巨大轟動。作者用他的思想和行爲正在積極地影響着一代大學生,他在《大學生的墳》裏說道:因爲我不是比爾蓋茨,沒有他那種天賦和技術專長;我也不是李開復,沒有他那比較好的起點和生存環境,作爲和現在大學生從出身到生存環境都差不多的我,無疑具有更多的相似性和參考價值。同時,作爲一個生在80年代、長在90年代、創業在00年代的我,與現在的大學生更加沒有太大的代溝,因爲確實我們都處在這麼一個急劇變革的時代,我們都面對着共同的問題,有着相同的感受。

有很多人問作者爲什麼要創辦軟實力教育,他說:“幾乎大學生走過的彎路,我都走過:迷茫、貧困、失戀、自卑、內向、膽小、人際關係不好、表達能力不強、身邊環境墮落、選錯專業、考錯研究生、去錯公司??但經過我種種破繭成蝶、鳳凰涅槃式的努力,我還是走過來了。但是我發現,還有很多人在迷茫着我當年的迷茫,貧困着我當年的貧困,自卑着我當年的自卑,痛苦着我當年的痛苦。於是我想伸手拉拉後來的人,所以我創辦了軟實力教育。”所以作者覺得用他的經驗和智慧,可以幫助這一部分人,爲此作者將其所有的經驗和智慧彙集成目標學和軟實力,然後凝結成書;而他現在最大的願望,就是早日將軟實力普及全國,

惠及全中國人。

該書主要是寫給那些上進但可能有點迷茫或者其他問題的人看的,是寫給那些一直在爲改變命運而奮鬥的人看的;本書圍繞令大學生們糾結、苦惱、困擾的貧困、性格、愛情、迷茫、考研、四六級、職業規劃等問題,提出應對方法和改變策略,以幽默、激情、犀利的語言,揭開這些思想、精神、信念之“墳”,希望幫助學子成功走出困境,化繭成蝶,徹底根除大學生身上普遍存在的迷茫和頹廢兩大毒瘤,提高自身核心競爭力,創造自己的美好未來。

讀過大學的人都知道,尤其對於是正當大學生的我們更感同身受,迷茫和頹廢在大學氾濫成災,在大學裏常常見到整天無所事事,幹什麼事都覺得無意義提不起精神的人,這一些人缺乏動力、沒有目標、安於現狀,這便是作者最擔憂的

大學生風氣,因此在其著作《大學生的墳》裏的每一篇文章都飽含思想和觀點,用他極富批判性的思維和犀利的語言,剖析了現代大學生迷茫頹廢的本質並給予了恰當的指導。

很多大學生都說他們也想有動力,但是就是提不起精神,做事沒有耐心,做不到堅持不懈,而《大學生的墳》裏面的話,使我震撼與銘記:“那些缺乏動力的人,真應該去跟你父母生活一段時間,和分母生活不是你在家裏讓他們來伺候你,而是和他們一起勞作,看看他們的工作環境,看看他們的工作條件,看看他們怎麼流血流汗,看看他們怎麼忍受別人的白眼。”“...這些場景總讓我覺得他們生活的真不容易,我父母雖然沒有賣白菜,但我也會經常想起他們那些艱難的生活場面,這時我都會充滿動力。” “很多人之所以一直都沒有幸福感,是因爲他們沒有感恩的心” 。如果能夠體諒父母的艱辛,時刻有一顆回報父母的感恩的心,前進的動力還怕沒有嗎!《大學生的墳》裏的每一篇文章、每一段落、每晚一句話都飽含了其思想和觀點,都能夠促使每位讀者深思與感悟,裏面的每一句話在我看過後都希望能夠記着,時刻的想起,想起裏面每一句震撼我心的句子,時刻拿來鞭策與激勵自己要奮進,要懂得知足感恩,,要切合實際地好好理順自己的想法,不可迷茫、頹廢與墮落。

對於來自農村的大學生,對於是“平二代”的我們,在大學裏是沒有資格頹廢與墮落的。在改革開放30多年來,隨着經濟的高速發展,貧富差距拉大、特權階層增多等問題日益嚴重,“平二代”的社會資源越來越少,財富和社會資源已

經迅速聚集到少部分人手裏,“平二代”已經沒有了未來發展的任何優勢,“平二代”將真正淪爲無產階級。與此同時的是,“平二代”的上升通道堵塞,“讀大學”一直是底層人士實現向上流動和改變自身命運的一種方式,但是近年來“平二代”憑藉教育翻身的機率變小,不僅表現在進入一線高校的通道變窄,而且表現在高校教育質量的下滑,因爲大學教育質量的下滑,一方面幾百萬大學生找不到工作,另一方面企業招不到人才;這些可能都是“平二代”的我們很多人都沒有意識到,或者還沒有清醒地知道的,因而劉興奇的這本《大學生的墳》給現代的“平二代”們給予揭示與警鐘,讓我們認清自己,認清這個社會甚至這個世界,讓我們清醒地知道自己,我們沒有頹廢墮落的資格;

該書不是枯燥地說教,更不是一般的成功勵志。作者劉興奇用他極富批判性的思維和犀利的語言,剖析了現代大學生迷茫頹廢的本質並給予了恰當的指導。正如華夏出版社評論:他的作品會促進當代教育者們進行深刻思考,並將對當代大學學風建設起到巨大的促進作用。

大學生讀後感10

說到讀書心得我首先想到的就是《傲慢與偏見》,這本書給了我很大的震撼,也引起了我很多的思考。傲慢、偏見,這兩個毋庸質疑的貶義詞,讓簡。奧斯丁的作品成爲精緻的象徵一時之間聞名遐邇,從而傲慢與偏見也成爲了膾炙人口的偉大著作。

簡。奧斯丁生於一七七五年,卒於一八一七年。其間英國小說正處於青黃不接的時期。以範妮。伯尼爲代表的感傷派小說和哥特式傳奇小說雖然風靡,但終究因蒼白無力而逐漸退出歷史舞臺,此後奧斯丁發表了《理智與情感》、《傲慢與偏見》、《勸導》等六部小說。以其理性的光芒照出了傷感、哥特式小說的矯揉造作,使得現實主義小說的高潮開始啓蒙。 《傲慢與偏見》以男女青年的戀愛婚姻爲題材,然而與大多數戀愛小說不同的是,它以男女主角的愛情糾葛爲主線描述了四起姻緣,通過對照與描寫提出了道德和行爲規範的問題。

當我讀完這部著作的時候,我爲伊麗莎白和達西最終美滿的結爲伉儷而感到欣慰和滿足。是的,是因爲他們有傲慢,有偏見,纔會有這一切的波折。伊麗莎白是個熱情、活潑、卻又不乏純真的鄉村少女。她不懂得勾心鬥角,不懂得如何區分真實和虛假,因而偏見在她心中產生。達西是一位上流社會的貴族,如此鋒芒畢露的顯赫地位,怎會使他不在心中擰成一份傲氣?他的傲慢正因如此,讓人們忽略了他身材魁偉、眉清目秀、舉止高雅、一表人才的形象,任憑他財產再多,人們也只會認爲他自高自大、目中無人、不好逢迎。伊麗莎白也正是因爲對達西的偏見,而才使她輕信了威克姆對達西人品的貶低之言。

可欣的是,達西與伊麗莎白的矛盾最終融解了。設想,如果達西沒有向伊麗莎白示愛意,或是在遭到拒絕和人格的侮辱後沒有澄清,並放棄了對真愛的追求,那結果又會是怎樣?會是一個悲劇,也許簡與賓利執着的感情也會毀於一旦,莉迪婭的輕狂舉動會使貝爾特家庭蒙上羞恥的陰影,名聲敗壞。然而這一切都沒有呈現。因爲達西用他理性的眼光看到了伊利沙白的純真,他原諒了她。因爲愛她,所以他會不顧祖母凱瑟琳的阻止,毅然選擇了她。

這樣起伏跌蕩的愛情,僅有真摯愛情的滋潤,他們是因爲有了"愛"才走到一起,簡與賓利、達西與伊麗莎白。他們的愛是純粹的,而夏洛特與柯林斯的愛情則完完全全建立在金錢上。這兩種截然不同的愛情觀從側面也折射出了社會中兩種不同的人羣的對立,反映了當社會中的某種矛盾。在本書中,女性的社會角色是很明顯的,即便是有錢的太太、小姐們,充當的角色也只是家庭主婦而已,社會中男尊女卑的現象十分嚴重。比如班納特家中有6個小姐而沒有男孩,因而此班納特家的財產不得不由班納特先生的侄子繼承。這樣致使6位班家小姐的嫁妝只有從其母親當年的嫁妝中分得,嫁妝的卑微常常使的年輕的小姐們不得不選擇一條像夏綠蒂那樣的路,通過婚姻來爲自己將來的溫飽作打算,自然會將婚姻視爲金錢至上的買賣。如書中所描寫的,每一位太太在後半生最大的願望便是嫁女兒,讓她們未來在丈夫資產的庇護下得以生存。因此,郡裏一旦來了一位有錢的紳士,母親們便認定他爲自己的準女婿。所以當班納特太太得知伊麗莎白拒絕柯林斯的求婚後十分氣憤,責怪女兒不明智。以柯林斯在金錢方面的條件而言,可以保證伊麗莎白將來有安定、溫飽的生活,在其母親看來,放棄這樣一棵"搖錢樹"簡直是無理取鬧。在她年輕的時候,也是通過婚姻換來的衣食無憂,現在她更有義務要求女兒們以此獲得"幸福",沒有原因,這只是一種規律,是英國社會當時的婚姻法則。

沒有經濟能力的女性在當時的金錢社會中得以舒適生存的唯一辦法是,出生前就挑個名門旺族,但這僅憑機緣,更多不幸出生於普通家庭的,便只能向生活屈服。可悲的是,她們從不發現這是社會的弊端,而一直認爲他們沒有選擇的權利,就像是花瓶,等着有一天被一位出手闊綽的人買走,僅憑運氣,與愛情無關。 這便是那一時代的資本主義社會,婚姻怪圈只是她金錢至上的一個體現。社會的不平等性註定了那一時代的婚姻結構,享受愛情是一種奢侈。

《傲慢與偏見》通篇是伊麗莎白幽默的俏皮話,可是這種強顏歡笑下,隱藏的卻是那一時代人們無盡的苦惱、不滿、遺恨。令人羨慕、認可的"幸福"背後,堆砌着的又是什麼呢?是金錢、麻木、淚水、悔恨、遺憾,或許還有更多更多。這本書就是給了你一個這樣的空間,讓你去思考,去感悟。

大學生讀後感11

零零散散的時間裏面,這兩週讀完了中信出版社出版的《喬布斯傳》。這期間在微博上發了不少關於此書當中的細節,隨身的記事本上也摘抄了不少自己喜歡的片段,但還是想趁熱打鐵,寫篇讀後感,把自己讀到的一些有價值的東西以及個人的一些收穫整理記錄下來,一來起到一個梳理作用;二則是以免時間長了導致遺忘。

有時候讀到一本好書,真得有那種“三月不知肉味”的感覺。到現在還能清楚地回憶起過去的一年裏自認爲讀過的最有價值的兩本書《世界因你不通》以及《明朝那些事兒》裏面的一些場景。20xx年的讀書計劃裏,《喬布斯傳》開了一個好頭,最近的這段時間裏面,我腦子裏面遍佈喬布斯的生平履歷,有時候爲他的個人成就而感到歡飲鼓舞,有時候卻又爲他的英年早逝而倍感可惜。青春年代時的狂妄不羈,不惑之年重返蘋果開創的新紀元,再到生命的最後兩年裏面的抗癌鬥爭以及20xx年10月5日的猝然離世。人的一生可以活得如此的輝煌,卻又是如此的白駒過隙,似乎我們每一個人都是一個玩偶,所以的一切全在上帝的掌控之中,它說“要有光,便有了光”,它說要對你審判,便派來了死神的降臨。

中國人的哲學觀裏有一個詞叫做“天妒英才”,上天嫉妒某個人的才華,因而讓他命運坎坷,英年早逝。但從因果論的角度來看,喬布斯英年早逝的“果”我覺得恰恰便是他自己年輕時候種下的“因”。至少是折了30年的陽壽纔打造出來這樣一家舉世無雙的公司。

其實我並不是一個果粉,也絕對算不上是喬布斯的擁躉。蘋果的全線產品迄今爲止我一個都沒有買過,從來都沒有過爲它的股價而瘋狂過,也沒有對它發佈新產品而狂熱過,但這絲毫不影響我作爲一個忠實的安卓用戶在讀完這本書後對喬布斯本人以及蘋果產品產生的景仰和敬畏。在未讀這本書之前,通過大大小小的媒體上,我也接收到了很多關於蘋果產品的信息,但是其高昂的價格和其封閉的生態系統一直以來使我將其“排斥”在外。20xx年可以說是蘋果產品全線開花的一年,預算之內唯一買得起跟蘋果有關的產品也就是這本《喬布斯傳》了,可是最終也還是沒買;去年11月份在我九妹被偷之後,那段時間裏儘管也考慮過IP

天才往往喜歡跟天才交往,不喜歡與傻瓜合作。喬布斯招人很挑剔,他認爲是蠢材的人,他一定不會錄用,而且他性格怪異,很難與其他人相處,但是相處了久的人就習慣了他的爲人處事原則。摩托羅拉早期爲蘋果提供處理器,由於他們不思進取,滿足不了蘋果的處理器要求,蘋果在合同沒有到期的情況下,直接終止了與其合作,轉而與因特爾合作,雖然以蘋果賠償結束了這件官司,但是不難看出喬布斯就是一個這麼敢說敢做的人,也可以看出他不拘一格的天性。也許也正是這一份天性,他才能夠創造出這麼多偉大的產品。

在喬布斯被剔除蘋果後,蘋果的目標宗旨就不是創造產品,而是如何賺取更多的錢,這也直接導致了後期蘋果的沒落。這也讓我想起了阿里的文化,阿里在招聘人時,很注重一個人的激情、理想和愛好,如果一個人連理想都沒有,如何能夠滿懷激情的在公司工作;如果連愛好都沒有,如何能夠很好的完成工作。在蘋果沒落後,喬布斯“每月只領1刀的薪水”,他正是通過這個舉動在激發員工的熱情,也是要告訴世人,他不是爲錢纔回到蘋果,而是不想看到自己創辦的公司即將倒下。當然,後來蘋果公司利潤上漲很多時,他要求董事會給自己買了私人飛機,還給了他很多的期權。我想,這也是喬布斯應該得到的。可以說,沒有喬布斯,現在我們可能就見不到iphone、ipad等創新產品了。喬布斯在打造團隊方面可以堪稱世界一流,蘋果的生產線是並行生產的,而不是傳統的等草圖設計完了再設計,設計完了再生產,這大大的提高了公司的運作效率。而且在產品庫存週期方面,從以前的3個月,到後來的5天,這都是隻有天才才能做到的。

當然,喬布斯還有很多缺點,如素食主義者、現實扭曲力場、對他不贊成的意見進行抨擊等。當員工設計完一個產品後,他認爲不是很好就是狗屎,這又體現了他的二元劃分法。後期喬布斯在患胰腺癌的時候,他甚至通過吃素食來抗癌,拒絕手術治療,這足足耽誤了9個月,也許要早點手術,癌細胞也許就不會擴散了。

喬布斯創造任何一款產品,都不是無中生有的,而是從現實中發現的。如ipod的創造,是由於當時音樂播放器只能存放少量音樂,以至於ipod的廣告是“把1000首歌裝進口袋”;iphone也是如此,喬布斯在使用市場上的手機時,發現非常難用,他從中發現手機是很有市場前景的,而且別人都做的不好,或者說不懂用戶體驗,從而創造了iphone。當我們在發現市場前景很好,而且別人做的不好的時候,這也就是我們進入的機會,也許就是我們創業的機會,機會稍縱即逝,就看我們如何把握住。任何時間都要賦予激情和執着,這也許才能讓我們的產品蛻變。當喬布斯躺在病牀上無法說話時,他用筆在白板上寫了“我要iphone”,當時看到這裏心裏壓抑很久,莫名的感動涌上心頭,從中可以看出他在iphone上投入了太多的精力,就像他的 孩子一樣。用心去創造的產品,能不爲世人所接受嗎?真正從用戶體驗的角度去創造產品,必然能夠給世界帶來震撼的產品。

這本書很值得一讀,當然還有好多體會是無法言傳的,自己看吧。

大學生讀後感12

欣喜的是大學這幾年讀了幾本書,但遺憾的是沒有好好讀教材,於是說到學習就只好灰頭土臉,一臉懊喪的表情,悔之晚矣,但又惡習難改。這兩天在期末考試的重壓下又喜歡上了《菜根譚》,於是迅速的取代了我的前一本牀頭讀物,越讀越覺得書中妙趣橫生,不忍放手,但迫於考試的重棒只好忙裏偷閒不能盡興,《菜根譚》既是一本修生之書,當然只能慢慢讀,人生嘛像極了一場“修行”。

《菜根譚》是一本和處事哲學有關的書,這樣的書在中國古代太多了,因爲中國人特別是古人特別強調內省,要求“吾日三省吾身”,將做人看得很重要,在浩如煙海的書中,修身養性待人接物的書難以窮盡。如儒家的《中庸》,其實說了半天《中庸》要人不走極端不片面,但也不是老好人,更不是和稀泥。當然也有人喜歡《道德經》,後世的兵法和謀術就是裏面發展而來的,書本無好壞,但有人硬要用些陰謀陽謀,視他人爲地獄,這樣的恐怕也不再少數。那些企業的老闆們對這些書奉爲珍寶,花着大價錢去國學講座,就爲更好的修身求財。至於有幸曾聽了那些販賣成功學的人對這些傳統文化的解讀,難以服人,但還是很多人熱情不減,與修身越走越遠就不用說了。

《菜根譚》一書難以說是哪一家之言,糅雜着儒釋道三家的東西,裏面既可以看到《中庸》的影子,也可以看到《道德經》的影子,同樣禪宗的思想也貫穿其間,這樣一本書同樣有其糟粕,但完全可以去其糟粕慢慢的嚼其菜根之味。

就處世而言,如讀到“人之短處,要曲爲彌縫;如暴而揚之,以短攻短。人有頑固,要善爲化誨;如憤而疾之,是以頑濟頑。”人都有短處,對於別人的短處要婉轉的替別人補救,但人有個毛病往往喜歡拿人家的短處來取樂,一旦有紛爭衝突更是互相揭對方的短處,以短攻短一點都不少見。當然人都有頑固的時候,而且在年少的時候和年老的時候尤其如此,年少不經世事,所以容易頑固,等到老了自以爲經驗很多,也容易頑固,而且越老越容易頑固。一個學生頑固的犯錯老師肯定憤怒的責備和批評,至少我曾經那些老師都是這樣的,但結果並不理想,善意的引導對頑固的老人和不經世事的少年纔是對的。但縫以後有口舌之爭,或碰到講理講不通的人,暗暗告訴自己不可以短攻短,不可以頑助頑,那纔是智慧。

又如讀到“害人之心不可有,防人之心不可無,此戒疏於慮者;寧受人之欺,勿逆人之詐,此警傷於察者。二語並存精明而渾厚矣。儘管人人都希望時間的人都是善良的,但那時絕對可能的,因此有一顆善良的心,還得有防人之心,畢竟最美美不過人性,最惡惡不過人性。因此善良的人更需要一顆防人之心,因爲善良的人更容易上當,而後半句明顯有些中庸之道的味道,警覺性高的人,大可不必像書上說的那樣寧受人欺騙也不要事先拆穿,泯然一笑不上其當就可以了。

又如讀到:“君子宜淨拭冷眼,慎勿輕動剛腸”無論遇到什麼情況都需要保持冷靜態度細心觀察,不要動不動就拍案而起,不然不但解決不了問題,反而搭上自家身家姓名。無論社會怎麼複雜,一個人心腸是不可少的,但是一雙冷眼更不可少。我們要有拍案而起的膽量,還得懂“韌的戰鬥”,這纔是明智之舉。

書中精彩之處不勝枚舉,更好的處世是爲了更好的人際更好的溝通。但凡一本書內讀者自己喜歡部分或覺得警醒的部分,都是暗合讀者的性格和修養的,當然就有不同偏好。說道處世,與人打交道,就不該忽略幾個很簡單的道理,就是人的大多數情緒都產生於需要和被需要當中,當我們需要被滿足同時也被需要而且能體驗你的價值,在一定程度上還是在滿足自己的需要就容易產生快樂的情緒,而需要得不到滿足或者別人的需要讓你覺得很累沒有價值拖累了你,那麼產生的情緒就是負面的,幾乎所有的關係和行爲都可以用需要和被需要來解釋,因此不吝嗇自己掌聲和讚美之言,真心爲別人的成功鼓掌,《人性優點》幾乎整本書都在講這個道理。這個道理對於人際關係和談戀愛都一樣使用。

還有一個道理就是,人的性格不同,只是體現爲不同的特點,絕無好壞之分,一個人討厭你的某一方面可能另外一個人正喜歡你這一點。討厭是發自內心的,喜歡可以假裝,但討厭不可以,如果有一個人很討厭你,絕對不是因爲你做錯了某一件事,有句話叫做在一個不需要你的人哪裏,你的呼吸都是多餘的,只要不是你周圍的人都討厭你,沒有不要去爲誰改變,因爲你做錯了一件事只是討厭你的人的爆發點,再此之前他已經討厭你了。當然是你的惡習,比如從不洗澡讓人不爽,你你就改洗澡去了。性格只有特點,沒有優缺點,但習慣定有好壞之分。就如細心的人多不果斷,溫柔的人可能偏向於柔弱。自信可能會死在細節上,但是惡習就是噁心習。

還有一條是,不管是否談戀愛的人都有一個誤區那就是容易忽略對方是一個獨立完整的人,特別是小情侶,往往錯誤的希望對方按自己的想法來做,要把對方變成“另外一個自己”,這個時候就大錯特錯了。

總之,做人處世這門學問是活一天學一天,既要有性格的自信還要有改掉壞習慣的毅力。

大學生讀後感13

對於每一個剛進入大學的大一新生來說,難免會感覺到一些的迷惘。因爲我們一直以來所追求的目標已經被實現了,所以,一時失去航標的我們顯得有點手足無措。於是,在我們剛入學的時候,我的助理班主任就向我推薦了一本書——<讀大學,究竟讀什麼〉。他說,看完這本書以後我們的目標會變得明確一些,也可以開始知道自己應該在大學乾點什麼了。於是,我毫不猶豫地把書買了回來,並且細細地把它品嚐了一遍。

書的封面顯得比較樸素,而且如果不是我的助理班主任的強力推薦,我想,我看到它的書名就不會去買它,可能因爲這樣我就會與一本好書失之交臂。這本書還有一個小標題叫“一名25歲的董事長給大學生的18條忠告”,這個標題給了我這樣一個感覺:25歲就做了董事長肯定很了不起了,既然他有意出一本書來特地地給大學生忠告,而且還讓我們的助理班主任覺得有必要推薦給我們,那麼這些忠告應該句句都是金玉良言了。這就是我對着本書的最初感覺,後來也發現,的卻如此。

這本書比較簡要地概括了在大學可能遇到的問題和可能產生的想法,而且作者以一個第三者、過來人的角度比較客觀地給了大學生一些忠告,對於其中的一切問題我是有比較深的感觸的。綜觀全書,他讓我明白了:在大學要儘早地給自己做好定位和規劃,爲自己將來的就業作好鋪墊工作。下面我來談談在讀完着本書後幾個我比較有感觸的問題。

在書的開始,作者開門見山,向讀者們概括的說明“讀大學究竟讀什麼”。首先要學會思考。其實又何止在大學裏要學會思考,依我看來,一個不會思考或者一個自以爲會思考的人是絕對不會獲得成功的。我很贊同作者的一句話“一個經過獨立思考而堅持錯誤觀點的人比一個不假思索而接受正確觀點的人更值得肯定,因爲前者的人格纔是獨立的,獨立的人格理應比一切都更重要”。我們已經被迫接受了十二年的填鴨式教育,已經不知道被剝奪了多少獨立思考的空間,現在我們來到了大學,雖然還不能說我們完全脫離了那種教育模式,但最少在大學裏,我們多了獨立思考的空間和時間。如果我們沒有抓住這樣的機會讓自己成爲一個思想深刻的人,那麼我覺得,我們就沒有資格稱得上是一個真正的大學生。那麼怎樣才能成爲一個思想深刻的人呢?我覺得第一,我們要多看有思想深度的書;第二,將自己的思想植根與現實的土壤。按作者的話來說,就是要在“與柏拉圖爲友、與亞里士多德爲友”的同時,還應該與社會現實爲友。我們要博覽羣書,充分利用好大學圖書館這個優良的資源。而且我們看書的時候不要只侷限與本身自己的專業,要多看一些其它方面的書,儘量地去拓寬自己的知識面,這樣對於我們將來就業也是有好處的。另外,我們要見微知著。每天都有很多小事從我們的身邊悄悄溜走,可是,只要你善於思考身邊的這些看上去毫無意義的小事,你會發現,生活就是一本最好的教科書。

在書中,作者還提到了人生規劃的問題。作者認爲,每個人畢業以後大致有這麼三條路可走:仕途,商界,學術。作者讓我明白了,一個成功的人生應該有及時的定位和深思熟慮的規劃。首先,我們要充分地認識自己,瞭解自己的性格和長短處。然後根據自己的興趣並且結合實際情況爲自己選擇一條合適自己的光明路。最後,我們就應該利用大學四年的時間培養自己的能裏。想做官的就要培養自己有審時度勢的能力,要能察言觀色、見微知著,否則在官場恐怕很難做出一些不適當的判斷。做學術的就應該有開放的胸懷、容忍的氣度、自由探索的精神、追求真理的執着、秉持理想的堅持不懈。在商場打拼的就應該有靈活多變的思維和善於抓住機會的能力,而且要有足夠的勤奮,努力就會有結果,但不一定是好結果。

最後,我還想在提一個問題,那就是作者提到的“做事不如做人,人脈決定成敗”。我也深深地體會到,在當今社會,特別是我們處身的這個具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人際關係真的可以關係到我們的成敗。馬克思都說了“人是社會關係的總和”,也就是說,任何人都是生活在社會關係之中的,正式錯綜複雜的社會關係才讓人成其爲人。那麼我們怎樣才能搞好自己的人際關係呢?首先,我們當然要提高自己本身的素質,沒有人願意與一個素質低下的人交往。其次,我們要主動跟別人去交往,搞人際關係我們不能長期處於被動的狀態,這樣是不可能有很好的人際關係的。再次,我們要懂得維護好自己的人際關係,朋友交上了以後,如果日後缺乏聯繫是很難維持下去的,一旦失去,也許我們當時只是覺得少了個朋友,但可能到了以後,我們可能會因爲這樣而少了依次成功的機會。我們在平時建立起來的人際關係,到了我們工作上或者我們需要用到它們的時候,它們就會變成一種資源,而且是一種難得的資源——人脈資源。在競爭激烈的今天,人脈可能是一條讓你走向成功的一條捷徑。

能夠在讀大學之初就讀到這本書我覺得是一種幸運,它可以讓我少走許多彎路,讓我在有限的時間裏多做一些“有效”的事情。真的,這本書讓我受益匪淺!

大學生讀後感14

談起朱自清的《匆匆》,不由使人想起高爾基詠物言志的名篇《時鐘》。儘管格調各異,但兩位作家不謀而合,抓住人們日常習見而又易於忽略的物象,或寄情述懷,或生髮議論,感嘆韶華易逝,人生短促,亟需珍惜時間,愛惜生命,有所作爲。

朱自清面對令人失望的現實,心情苦悶,念舊、低徊、惋惜和惆悵之情不能自己。但朱自清畢竟是一個狷介自守、認真處世、勤奮踏實的人,雖感傷而並不頹唐,雖彷徨而並不消沉。

時間,它既看不見,又摸不着,但卻又實實在在地在人們身邊無情而匆匆地流逝。朱自清以他豐富的想象力,形象地捕捉住時光逝去的蹤跡。文章起首,作者描繪了燕子去了來,楊柳枯了青,桃花謝了開的畫面,以自然物的榮枯現象、時序的變遷作渲染,暗示時光流逝的痕跡。作者由此想起自己二十四年共八千多個日子像“一滴水滴在大海里”無影無蹤,“不禁頭涔涔而淚潸潸”。作者再進一步,具體而微地刻繪了在日常生活中吃飯、洗手,上牀乃至嘆息的瞬間,時間就此“逃去如飛”,自己過去的日子猶如“被微風吹散了”的“輕煙”,“被初陽蒸融了”的“薄霧”那樣消逝。作者深感既然“來到這世界”,就不能“白白走這一遭”,層次井然地揭示了題旨。朱自清珍惜寸陰的思想無疑與古人“少壯不努力,老大徒傷悲”的詩句,和“一寸光陰一寸金,寸金難買寸光陰”的箴言的精義暗合,但因朱自清“於人們忽略的地方,加倍地描寫,使你於平常身歷之境,也會有驚異之感”(《“山野掇拾”》),這一寫法就使空靈而抽象的時間概念化爲具體的物象,給人以真切的質感和強烈的流動感,彷彿成爲人們朝夕與共的伴侶,鮮活靈動地呈現於讀者面前。

引人注意的是,在時間的悄然流動中,在僅只六百餘字的短小篇幅內,朱自清運用多種修辭方式,委曲盡致地展示自己的內心世界,讓讀者清晰地把握住他的意念流動的脈絡。文章開頭,作者以三個排比句來描寫春景,把燕子再來,楊柳再青,桃花再開,跟與之相反的“日子一去不復返”相映襯,使人想起時光的流逝,引動思緒,點出題眼,以抒情性的設問句式,提出時間是被人“偷了”,還是“自己逃走了”的問題,深感時不我待。然後,在第二、三段,緊接着前面的設問,引出另外的問題,作者把自己過去生命時間的流喻作一滴水,把大自然“時間的流”比作大海,以渺小和浩瀚兩相對比,抒發了傷時而又惜時的感喟。在時光來去匆匆中間,以擬人化手法,賦予時光的象徵太陽以生命,說太陽在自己身旁悄聲地挪移,伶俐地跨過,輕盈地飛去,作用爲此而感到茫然和惶恐。他借饒有情味的太陽之匆匆出沒,寄託奔涌的情思,深化題旨。最後在第四段內,作者全用設問句來追尋自己過去生命”遊絲樣的痕跡”,顯示了對生命價值的嚴肅思考和對生活執着的追求,並以“我們的日子爲什麼一去不復返呢”作結,與開頭反覆和呼應,表現了難以平靜的心情。作者一方面發揮奇妙的想象力,另一方面充分運用多種修辭方法,特別是用貫穿全篇的十一個設問或反問句,作爲情緒發展的線索,借有限的物象,展示無限的思緒,並藉助於精巧的構思,把“磅礴鬱積,在心裏盤旋迴蕩”已久的感情加以極盡“層層疊疊、曲折頓挫之致”(《短詩與長詩》)的表達,叩人心扉,耐人吟味。

朱自清憑籍對客觀事物的精微觀察和體驗,以流動的傳神的筆觸,通過融情入景的寫法,顯示了繪畫的美和詩意的美。譬如,他筆下的太陽,已非通常的自然景物,而是作者創造的一種藝術形象,是作者將主觀感情和客觀外物融合而成的主客觀統一體,形神兼備,情韻獨特。語言具有節奏感和旋律感,在樸素平淡中散發出濃郁的抒情氣息,達到富於詩情畫意的美學境界。全文以格調、詞藻、情意和風神的美,深深吸引着不同時代的讀者。

朱自清以“匆匆”爲題來抒寫時間是難得而易失的感受,這題目本身既蘊含有濃冽的情味,又潛隱着生活的理趣。他是大學哲學系畢業生,往往情不自禁地以哲人的眼光觀察和思索社會人生問題,在不少散文中以詩人一般的抒情筆調描寫日常生活,蘊理於情,使作品帶有哲理意味,意蘊趨於深厚。在本篇中,作者對時間問題的思考,圍繞着人生的意義和生命的價值進行探索,在其間流露的寂寥惆悵而又激情難抑、苦惱彷徨而又切實追求的矛盾心情,固然代表了“五四”時期追求進步,一時又找不到出路的青年知識分子較爲普遍的心理狀態,反映了時代情緒,但他那種珍惜寸陰、熱愛生活、勵志向上的人生態度,更給廣大讀者以啓迪,由此引發聯想,在生活和工作中只有捕捉住現在,才能把握住未來。由於朱自清努力追求生活的真趣,萌生了新異的感受,作品就會富於理趣,警世醒人。

《匆匆》的格調委婉、流暢、輕靈、悠遠。全文篇幅短小,結構較爲單純,句式大多簡短,燕子、楊柳、輕煙、微風、薄霧、初陽、蒸融、遊絲等詞語飄忽靈動,意境清雋淡遠,通篇顯得和諧勻稱,融洽得體,而這一切又是與作者爲尋覓時光流逝的蹤跡,以表現思想情緒的微妙流動相一致。

大學生讀後感15

哈羅德上路了。

從他收到來自老友奎妮的信,到他決定出發,一個人走路去看望千里之外,正在病榻上喘息將死的老友,這兩者之間——不到四個小時。

庸庸碌碌,平凡安靜孤獨又莫名的執拗,哈羅德如此這般地過了大半輩子。他知道家裏擺設的每一個小細節,卻不知道活着的意義如何;他知道街頭拐彎一家家小店的排列順序,卻不知道自己的這一生到底在追求什麼;他了解隔壁鄰居每日的作息時間,但是卻不瞭解妻子心中喪子的悲痛和冷漠。

當生活平鋪在他面前不過是一張一眼望盡的白紙時,哈羅德打算給它上點色彩。

於是,一個看似藉口的理由,一個傳說中真正“說走就走”的旅途就此展開。

在他打電話給奎妮說,要她等着,他要過去救她的時候,或許他心裏根本還沒有做好要獨自一個人上路的準備吧?是這樣的吧,難得生活中會有這樣一個機會,慫恿着他,生平第一次任性地,不顧一切地,大步向前。

只穿着他的帆布鞋,帶着一點零錢和一份堅定的信念,甚至都沒有折回家拿行李和做好路線規劃。就在去寄信的路途中,就這樣自然而然地錯過一個又一個郵筒,就這樣自然而然隨心地前進。——“簡單到,只是把一隻腳放在另一隻腳的前面。”

鞋子破了就補,腳受傷了就休息,路過每一站購買的小禮物,遇見的人,受到的幫助,得到的無視和質疑,突然成名之後的無奈……所有這些伴隨着哈羅德一同上路。他的堅韌可以說,簡單得近乎執拗,他不懂人情世故不知道前路漫漫也不聽他人的好生相勸,帶着那隻一路陪伴的小狗,只顧低頭——“把一隻腳放在另一隻腳的前面。”

在看到哈羅德抵住內心掙扎懷疑苦悶脆弱失望之後,歷經長路漫漫翻越千山萬水,跨越627公里,徒步行走87天,終於,終於,終於見到了他電話那頭,曾經對其承諾過的奎妮。然而,他見到的是——“奎妮像破了的洋娃娃一樣任她(注:護士)擺佈,這就是哈羅德記憶中她最後的樣子——一再忍受着,當別人將她提起來放在枕頭上,開着他非常反感的玩笑。”

看到這裏,故事將近結尾,我積蓄已久的情緒終於爆發,兩行淚水忍不住下落。我一路看着哈羅德前進,和他一起期待盼望,想象着他可以趕在奎妮失去意識之前、在她死去之前到達,和這位改變了他一生,影響了他一生的朋友好好做最後的告別,好好傾訴一番。然而,當他到達的時候,才知道,許久之前因爲手術,奎妮的舌頭被摘除了。

好吧好吧,是不是現實都要這樣打擊人?哈羅德或許跟我想的是一樣的。他做在河邊的長椅上,一動不動。他似乎不想記起這一路以來自己的種種期望,他希望見到奎妮的笑顏聽到她的聲音和歡笑聲。但他似乎忘記了,這一路的救贖,不僅僅是爲了奎妮,更是爲了他自己!許久的思索之後,他終於寫出一封信,給那位當初無意間促使他急迫上路的加油站小姑娘,把他心裏最黑暗,最深處的那個祕密一紙告知。啊,他終於願意面對那段關於兒子的悲傷過往,他也終於知道如何去承受大悲大痛,如何再次,和自己的妻子牽起手擁抱並親吻彼此。我感受到他真正地快樂起來了。

故事最終結束在,他們夫妻討論着兩個人第一次見面的舞會,哈羅德說了一句逗趣的話惹得妻子笑得前翻後仰。這句話是什麼?其實這句話是什麼真的重要嗎?

重要的是,哈羅德終於知道,他需要珍惜的是什麼了。

去年。當朋友給我介紹一本“適合你這種喜歡一個人去旅行的人看的”書時,我剛從雲南四川兜一圈回來。

一個人去旅行,搭順風車坐火車,遇搭訕遇騙人遇好人,遇地震遇坍塌遇大雪,五味雜陳,可以說什麼都體驗過了。去年那時,那是一段人生的迷惘期,剛大學畢業,在陌生的城市上班倍受打擊,不知道自己想要什麼,不知道自己能做什麼,不知道未來究竟在哪裏。說這話矯情了,可當時確實是這樣想的。那時心裏有一個聲音說,“不如出去走走吧。”

其實我不知道自己到底能去多久,能去哪裏。但是,重要的是,我出發了,並且一路向前。

我從廣州出發,我來到形色匆匆黝黑麪容各帶笑顏的昆明,我感受過大理和雙廊的恬靜舒適,我看過香格里拉的藏族情懷,我在納帕海草原上起舞,我踏上海拔4000多米的亞丁,我走過慢節奏的成都,我路過火車城市株洲,我回到自己的廣州。22天一路前行,我甚至忘記了,當初決定出發的時候,是爲了找到所謂的“真我”。那些散落在旅途中點滴的記憶,那些和陌生驢友的談笑風生,那些我納入眼裏無法用語言形容的美景,或許都已然成爲了我人生的一部分,於是我終於明白,在我“尋找真我”的路途上,我又在“創造真我”,這個雞和雞蛋的輪迴,讓我豁然開朗。

原來我不是沒有真我,只是,完整的我,還在路上,等着我去尋找。

真實地面對自己,接受自己的不完整,在每一個日子裏努力着,整裝待發,隨時遇見一個路口,隨時轉彎,只爲了拾掇一路的零星碎片,拼湊完整的自己。

小說裏有這樣一句話:“這世上有許多人每天做的事就是不斷將一隻腳放到另一隻腳前面。”這看似再簡單不過的事情,然而卻有那麼多人困頓自己的世界,無法真正邁開腳步。旅途,不僅僅是真正地邁開腳步前進,還有,真正往自己內心深處前進,更加看清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