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育範文 > 讀後感 > 燈下漫筆的讀後感大綱

燈下漫筆的讀後感大綱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2.35W 次

魯迅先生無疑是一個很受人尊敬的文學前輩,從很小的時候就經常聽到老師介紹很多魯迅先生的事蹟,上學時也學過不少魯迅先生的文字,但是那些無一例外都是一些適合學生讀的文字罷……《燈下漫筆》卻是有一種令人仔細思考的魅力。以下內容是小編爲您精心整理的燈下漫筆的讀後感,歡迎參考!

燈下漫筆的讀後感

  燈下漫筆的讀後感一

讀了魯迅的這篇《燈下漫筆》,感觸頗多。以前我寫讀後感,不過是將文章中精彩部分抄一遍,然後略加點評。實在是既不深刻也沒有發自內心,很難起到什麼效果。我想我從魯迅這樣偉大的文人的文章中吸取經驗。

在寫作方面給我的其實主要有兩點:一、從淺顯平常的社會生活入手,引出深刻的論題。這是很難學習的。不僅需要像魯迅那樣堅定的政治立場,同時應該在平時多觀察,多思考,這樣才能從現象中見本質,才能發現重大的問題。文中僅從鈔票折價兌成現銀一事,聯想到“中國人極易變成奴隸,且變了以後,還萬分喜歡”,也許我們要達到魯迅那樣高的水平,很不易。還要多練筆,多想;二、寫說理文要言之有理,言之有據。體現在文中爲第八自然段。作者將闡述具體化。舉出一系列歷史事件闡述中國百姓在不同時代連“想做奴隸都不可得”使文章極富說服力,能達到這點,需要有淵博的知識和雄厚的文化底蘊。這就要注意平時知識的積累。就好像我們的大腦是一個水桶,如果只滿足於一知半解,就只是半桶水在桶裏晃來晃去,很不穩當。若你不停地汲取知識,從那源泉之處,水桶的水會滿而外溢。所以我們不該抱怨知道的很多,只是難以利用,那隻能說明積累的還少,面不夠廣,纔沒有融會貫通。

在思想上這篇文章也給我很大啓迪。亦有兩點:一、魯迅的。憎分明依然給我很深的印象,他批判封建統治者不把百姓當人看,甚至牛馬不如語言有力,感情真摯,而他同時又表現出對人民的、悲慘處境的同情,卻不全然是同情。他也對被封建專制和矇昧主意的統治造成的奴性心理表示不滿,對人民那種麻木、不言反抗的心理也有一定批判:即使有人出來,也只是“較有秩序地收拾了天下”只是讓百姓“安穩地做奴隸”抑或有作亂的人物,也不過是“‘爲聖天。驅除云爾。’”。從中我們應向魯迅先生學習坦誠地表達真實情感與見解,不應過於矜持、虛僞甚至麻木,而應正直、勇敢地直面紛繁的世界,坦然地表達自己的觀點;二、本文是一篇典型的反封建專制,提倡民主共和的文章。從文中我們可以看到封建社會對人民的壓迫不僅是物質上的,還有精神上的奴役。讓我們看到封建社會的落後,同時感到社會主義的優越性,懂得應該珍惜如今良好的社會環境。

另外,就是關於應該讓人民做主才能使統治牢固,啓發了我。在做什麼事時都讓主體充分發揮作用,纔可事半功倍。在人際交往中,你與其他人交往,其他人是主體,應該多從他人角度考慮問題,就能相處融洽。在推銷員推銷商品時,顧客是主體,應站在他們的角度上,而不是急於買出商品,這樣才利於推銷。

就是這樣一篇好文章,才能不過時,才能引發這麼多的啓示,不僅能給人以寫作上的啓發,社會生活方面的思考,並能給人以無限的精神力量與快樂。《燈下漫筆》就是這樣一篇美文,值得反覆品味。

  燈下漫筆的讀後感二

上學的時候寫過不少的讀後感,觀後感,不過那些都是老師佈置的作業,雖然是認真的在寫,不過從來沒有真的自己看到一篇文章以後生出了寫讀後感的慾望,這卻是第一篇罷……

魯迅先生無疑是一個很受人尊敬的文學前輩,從很小的時候就經常聽到老師介紹很多魯迅先生的事蹟,上學時也學過不少魯迅先生的文字,但是那些無一例外都是一些適合學生讀的文字罷……《燈下漫筆》卻是有一種令人仔細思考的魅力。

文章先是以貨幣的交換引出了奴隸這個詞語,在魯迅先生看來,數千年來,中華大地上的普通老百姓就是存在兩種時代,一種是想做奴隸而不得的時代,另一種是暫時坐穩了奴隸的時代。這無疑給予我巨大的衝擊,在以往的學習中,書中總是竭力的'在宣傳中華的歷史如何燦爛,盛世之下的百姓如何安居樂業,而魯迅先生的兩句話直接血腥的撕開了中國幾千年來所謂的學者們悄然編制的遮羞布……

接着魯迅先生更是直接抨擊了所謂的中國文明,其言:所謂中國的文明者,其實不過是安排給闊人享用的人肉的筵席。所謂中國者,不過是安排這人肉的筵席的廚房。不知道而讚頌者是可恕的,否則,此輩當得永遠的詛咒!

我不知道那些編織着遮羞布的學者們看着這鋒利的言辭會有什麼想法,但是現在書本中卻是盡是讚頌之言,不知是不知者還是知者不言?

細細想來,那些編纂了歷史的學者們也盡都是一些闊人吧,他們享用着着筵席卻看不到那人肉的悲慘,其實那所謂的燦爛文化,也不過都是那些統治者,那些士族大家們的文化吧,而中華真正的文化,何時真切的傳入百姓家?就算是現在,還有些老人家不識字,不會寫字吧,那麼整個中華的文化就不如說是中華闊人們的文化罷……

當你撕開統治者們精心編纂的大幕,露出下面累累屍骨,又有幾人會爲那屍骨而哭喪?更何況我們現在不正是那大幕下的屍骨?在我們慢慢老去,我們的後人又會不會記得我們曾經爲這精美的大幕畫上一筆鮮紅的印記!

魯迅先生將中國的百姓比作是奴隸,又何嘗不是怒其不爭?得過且過,偏安一隅是刻在中國人骨子裏的性子。想做奴隸而做不得,何等的悲哀。暫時坐穩了奴隸,何等的悲涼。

誠然,魯迅先生所處的時代是一個黑暗的時代,在時代的背景下,魯迅先生的大多數文章都是帶着些悲切,帶着些吶喊的,但恰恰是那黑暗的時代所作出的,劃出黎明的吶喊纔是最應該令人思考的。

我們有沒有被安逸的生活腐蝕了內心,暫時坐穩了這奴隸,等待着一個闊人來享用這人肉做出來的筵席?我們有沒有迷失在璀璨的歷史,而忘記了在那璀璨之下,有多少奴隸默默的奉獻了人肉,來供養着血腥的筵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