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育範文 > 讀後感 > 魯迅燈下漫筆的讀後感範文(精選6篇)

魯迅燈下漫筆的讀後感範文(精選6篇)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2.4W 次

魯迅燈下漫筆的讀後感範文(精選6篇)

魯迅燈下漫筆的讀後感範文(精選6篇)

當仔細品讀一部作品後,大家一定對生活有了新的感悟和看法,此時需要認真思考讀後感如何寫了哦。爲了讓您不再爲寫讀後感頭疼,以下是小編爲大家收集的魯迅燈下漫筆的讀後感範文(精選6篇),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魯迅燈下漫筆的讀後感1

總有一些文章讓人振聾發聵,深入人心,就像一把尖刀直刺到我們的骨髓裏,抵達靈魂深處,讓我們難受痛苦,也讓我們深思醒悟。讀魯迅《燈下漫筆》就有這種感覺,這一次魯迅先生將矛頭直指中國歷史的本質以及國民的奴性人格,思想深刻,入木三分。

魯迅從袁世凱復闢鈔票貶值一事作爲契機,引發議論“我們極容易變成奴隸,而且變了之後,還萬分喜歡”,也由此對國民的奴性(包括自己的)作出了深刻的剖析和嚴厲的批判。

在階級社會的幾千年的歷史中,百姓向來只是會勞動會說話的工具,沒有任何“人”的價值可言。“將人不當人”,本來是奴隸主、封建地主和資本家對待被剝削者的行爲準則,在兵荒馬亂的戰爭年月,甚至還產生“亂離人,不及太平犬”的嘆息,這就說明人的價值更低於牛馬,不如豬狗了。換言之,如果人的價值等於牛馬,則應該心悅誠服,謳歌恭頌太平的盛世了。但是,魯迅的一句“中國人向來就沒有爭到過‘人’的價格,至多不過是奴隸,到現在還是如此,然而下於奴隸的時候,確是數見不鮮的”,道破了中國人幾千年的生存狀態,露出了中國人病態心理的本質,把一批中國人心安地作奴隸的嘴臉放大在人們的面前。究其源頭就在於國民的奴性人格,習慣了當牛做馬的日子,即便不是奴隸也得成爲奴隸。

中國人的奴性從何而來?是來自中國幾千年來根深蒂固的“等級制”,是來自古代所謂的明君、聖賢、大儒之徒和現在的學者、教育家長期的思想侵犯,殘酷的“等級制”,長期的思想教化,使得中國的百姓安於現狀,愚昧麻木,逆來順受,奴性思想在中國人的頭腦中早已生根。正是因爲厭惡國民的那種麻木、不言反抗的奴性心理,所以魯迅選擇了筆伐,想要通過這種無奈而悲憤述說去喚醒渾渾噩噩的國人。但是魯迅也意識到這樣做還不夠,還需要青年“創造這中國歷史上未曾有過的第三樣時代”

文章的第二部分是以一個日本人的隨筆《北京的魅力》作爲開頭,道明瞭中國固有文明的本質“所謂中國的文明者,其實不過是安排給闊人享用的人肉的筵宴。所謂中國者,其實不過是安排這人肉的筵宴的廚房”。在這種生存環境下,中國人是爭取不到人的價值,人的尊嚴和人的地位的。“於是大小無數的人肉的筵宴,即從有文明以來一直排到現在,人們就在這會場中吃人,被吃,以兇人的愚妄的歡呼,將悲慘的弱者的呼號遮掩,更不消說女人和孩子。”在這“吃”與“被吃”的循環中,中國人不斷在自己製造的等級制度、禮教中被吞噬、被扼殺,現在還要被自己“盛宴”款待的西洋人掠奪、侵殺。

看着“這人肉的筵宴現在還排着,有許多人還想一直排下去”,魯迅先生最終吐露心聲,呼籲青年“掃蕩這些食人者,掀掉這筵席,毀壞這廚房”。讓矇昧無知的心靈獲得重生,在革命先行者的引導下,拋卻奴性,重拾尊嚴,這正是希望所在呀!

在文章第一、二部分的結尾,魯迅都對青年人寄予了厚望,希望中國青年人正視國情,拋除奴性,驅除韃虜,建立民主國家,建立一個把人當“人”的新世界。

  魯迅燈下漫筆的讀後感2

“世上如果還有真要活下去的人們,就先該敢說,敢笑,敢哭,敢怒,敢罵,敢打,在這可詛咒的地方擊退了可詛咒的時代!”——魯迅

每當在臺燈下面看着魯迅先生的這段文字,總是激起滿腔的情緒。失落的時候,讀《燈下漫筆》,總是給人振奮的精神,一種靈魂的救贖。九四年海南出版社出版的這本《燈下漫筆》已經被翻得有些陳舊,不管什麼時候,總舍不了魯迅先生的這本書。

魯迅先生是浙江紹興人,出生於封建的破落家庭,青年時期受進化論思想的影響最終走上了文藝的道路,志在改變國民精神。這也是《燈下漫筆》時刻表達的內涵,衝破桎梏,給予心靈的淨化。

他的文章沒有華麗的辭藻,不是無病呻吟,是對那個動盪的社會的一種反抗、一種吶喊。那個動盪的那月,生與死僅限一線之間,生還是死只有一步,在這白色恐怖的日子裏,苟活尚已不易,何況高喊民族大義之熱血之輩。

用鮮血和靈魂寫出的東西就是震撼人心,平日裏生活中的瑣事都在他的筆下有着不可抗拒的諷刺味道,對於那些卑躬屈膝、無倫、無德、無義等充滿了不屑與驚醒,這也是他投身於文藝的主要原因吧,努力去改變國民精神,一種精神決定了一個民族的強大與否。雖然說,先生“從諷刺到幽默”裏面說到,“諷刺家,是危險的.。”但是,我個人覺得他對有些事情的說法,其實也是帶有一種諷刺味道的,然而他可能只是把他歸咎於一種吶喊吧。

不管何時,他的文章都很有大刀闊斧砍荊棘的味道,因爲有些根性是自古以來就存在的,所以不管那時還是現在的社會,都有其可讀性質。

我不知道我的這本書的排版是不是有什麼意思,因爲開篇第一章映入眼簾的就是“希望”,當然這兩個字很給力,精神的寄託。

但是“我的心分外地寂寞。”又讓人迴歸荒涼。“然而我的心很平安;沒有愛憎,沒有哀樂,也沒有顏色和聲音。”愛憎沒有了,哀樂沒有了,顏色和聲音也沒有了,哪裏有這樣的地方呢,只能說某些東西已經死去,麻木了神經。剩下的也許就只有希望了。他聽到的“希望”之歌,觸動了他的心。

“希望是甚麼?是娼妓;她對誰都蠱惑,將一切都獻給;待你犧牲了極多的寶貝——你的青春——她就棄掉你。”

他願用自己的來肉薄這空虛中的暗夜,他不願對這暗夜止步。看到青年們很平安,他覺得暗夜並沒有暗下。

發出了這樣的感慨“絕望之爲虛妄,正與希望相同!”

不管時代如何變遷,這都仍是需要魯迅的年代,精神的力量,思想的交鋒碰撞出震耳欲聾的聲音。

  魯迅燈下漫筆的讀後感3

上學的時候寫過不少的讀後感,觀後感,不過那些都是老師佈置的作業,雖然是認真的在寫,不過從來沒有真的自己看到一篇文章以後生出了寫讀後感的慾望,這卻是第一篇罷……

魯迅先生無疑是一個很受人尊敬的文學前輩,從很小的時候就經常聽到老師介紹很多魯迅先生的事蹟,上學時也學過不少魯迅先生的文字,但是那些無一例外都是一些適合學生讀的文字罷……《燈下漫筆》卻是有一種令人仔細思考的魅力。

文章先是以貨幣的交換引出了奴隸這個詞語,在魯迅先生看來,數千年來,中華大地上的普通老百姓就是存在兩種時代,一種是想做奴隸而不得的時代,另一種是暫時坐穩了奴隸的時代。這無疑給予我巨大的衝擊,在以往的學習中,書中總是竭力的在宣傳中華的歷史如何燦爛,盛世之下的百姓如何安居樂業,而魯迅先生的兩句話直接血腥的撕開了中國幾千年來所謂的學者們悄然編制的遮羞布……

接着魯迅先生更是直接抨擊了所謂的中國文明,其言:所謂中國的文明者,其實不過是安排給闊人享用的人肉的筵席。所謂中國者,不過是安排這人肉的筵席的廚房。不知道而讚頌者是可恕的,否則,此輩當得永遠的詛咒!

我不知道那些編織着遮羞布的學者們看着這鋒利的言辭會有什麼想法,但是現在書本中卻是盡是讚頌之言,不知是不知者還是知者不言?

細細想來,那些編纂了歷史的學者們也盡都是一些闊人吧,他們享用着着筵席卻看不到那人肉的悲慘,其實那所謂的燦爛文化,也不過都是那些統治者,那些士族大家們的文化吧,而中華真正的文化,何時真切的傳入百姓家?就算是現在,還有些老人家不識字,不會寫字吧,那麼整個中華的文化就不如說是中華闊人們的文化罷……

當你撕開統治者們精心編纂的大幕,露出下面累累屍骨,又有幾人會爲那屍骨而哭喪?更何況我們現在不正是那大幕下的屍骨?在我們慢慢老去,我們的後人又會不會記得我們曾經爲這精美的大幕畫上一筆鮮紅的印記!

魯迅先生將中國的百姓比作是奴隸,又何嘗不是怒其不爭?得過且過,偏安一隅是刻在中國人骨子裏的性子。想做奴隸而做不得,何等的悲哀。暫時坐穩了奴隸,何等的悲涼。

誠然,魯迅先生所處的時代是一個黑暗的時代,在時代的背景下,魯迅先生的大多數文章都是帶着些悲切,帶着些吶喊的,但恰恰是那黑暗的時代所作出的,劃出黎明的吶喊纔是最應該令人思考的。

我們有沒有被安逸的生活腐蝕了內心,暫時坐穩了這奴隸,等待着一個闊人來享用這人肉做出來的筵席?我們有沒有迷失在璀璨的歷史,而忘記了在那璀璨之下,有多少奴隸默默的奉獻了人肉,來供養着血腥的筵席……

  魯迅燈下漫筆的讀後感4

這裏是“慢”而不是“漫”,是由於一句俗語:慢工出細活。因爲《燈下漫筆》雖名爲“漫筆”,卻是精心構造的佳作。

作品於細微處見精深:從鈔票打折換銀元的日常事件中,發現“我們極容易變成奴隸,而且變了以後,還萬分歡喜”的悲劇性現象,從而引出論題,展開評說,在自然平易中顯得深沉突兀。

作品批判封建統治者不把百姓當人看,甚至牛馬不如,而同時又表現出對人民的悲慘處境的同情,卻全不然是同情。作品也對被封建專制和矇昧主義的統治造成的奴性心理表示不滿,對人民那種麻木、不言反抗的心理也有一定批判:即使有人出來,也只是“較有秩序地收拾了天下”,只是讓百姓“安穩的做奴隸”;抑或有作亂的人物,也不過是“爲聖天子驅逐云爾”。

沒有如春風般撫過人心的描寫,沒有華麗的點綴。有的只是那簡單到有些直白的文字,有的只是作爲讀者的我如同被先生的投槍匕首劃破肌膚之真實感,有的只是從文中與自己經歷所產生的相同感悟。

“自己被人凌虐,但也可以凌虐別人;自己被人吃,但也可以吃別人。”

時常可以聽到電視報章上有引用了所謂專家之言。那有如何如何,這樣做纔是對的等等一些言論。但現實卻往往不是那麼回事。但卻無人質疑,因 爲是專家說的是有根據的,因爲大家都沒有發表不同的意見可能是真的是正確的。

正是如此,“這人肉的筵席現在還排着,有許多人還想一直排下去。”

我們所能做的,就是在不斷的學習和實踐中,更清晰的觀察到事物的本質,坦誠地表達真實情感與見解,不應過於矜持、虛僞甚至麻木,而應正直、勇敢地直面紛繁的世界,坦誠地表達自己的觀點。將那些幻覺,那些將自己奴化畜化的教條,將那些已經排了上千年的人肉聖宴徹底的粉碎。

這“則是現在的青年的使命”!

  魯迅燈下漫筆的讀後感5

讀了魯迅的這篇《燈下漫筆》,感觸頗多。以前我寫讀後感,不過是將文章中精彩部分抄一遍,然後略加點評。實在是既不深刻也沒有發自內心,很難起到什麼效果。我想我從魯迅這樣偉大的文人的文章中吸取經驗。

在寫作方面給我的其實主要有兩點:

一、從淺顯平常的社會生活入手,引出深刻的論題。這是很難學習的。不僅需要像魯迅那樣堅定的政治立場,同時應該在平時多觀察,多思考,這樣才能從現象中見本質,才能發現重大的問題。文中僅從鈔票折價兌成現銀一事,聯想到“中國人極易變成奴隸,且變了以後,還萬分喜歡”,也許我們要達到魯迅那樣高的水平,很不易。還要多練筆,多想;

二、寫說理文要言之有理,言之有據。體現在文中爲第八自然段。作者將闡述具體化。舉出一系列歷史事件闡述中國百姓在不同時代連“想做奴隸都不可得”使文章極富說服力,能達到這點,需要有淵博的知識和雄厚的文化底蘊。這就要注意平時知識的積累。就好像我們的大腦是一個水桶,如果只滿足於一知半解,就只是半桶水在桶裏晃來晃去,很不穩當。若你不停地汲取知識,從那源泉之處,水桶的水會滿而外溢。所以我們不該抱怨知道的很多,只是難以利用,那隻能說明積累的還少,面不夠廣,纔沒有融會貫通。

在思想上這篇文章也給我很大啓迪。亦有兩點:

一、魯迅的憎分明依然給我很深的印象,他批判封建統治者不把百姓當人看,甚至牛馬不如語言有力,感情真摯,而他同時又表現出對人民的、悲慘處境的同情,卻不全然是同情。他也對被封建專制和矇昧主意的統治造成的奴性心理表示不滿,對人民那種麻木、不言反抗的心理也有一定批判:即使有人出來,也只是“較有秩序地收拾了天下”只是讓百姓“安穩地做奴隸”抑或有作亂的人物,也不過是“‘爲聖天驅除云爾。”從中我們應向魯迅先生學習坦誠地表達真實情感與見解,不應過於矜持、虛僞甚至麻木,而應正直、勇敢地直面紛繁的世界,坦然地表達自己的觀點。

二、本文是一篇典型的反封建專制,提倡民主共和的文章。從文中我們可以看到封建社會對人民的壓迫不僅是物質上的,還有精神上的奴役。讓我們看到封建社會的落後,同時感到社會主義的優越性,懂得應該珍惜如今良好的社會環境。

另外,就是關於應該讓人民做主才能使統治牢固,啓發了我。在做什麼事時都讓主體充分發揮作用,纔可事半功倍。在人際交往中,你與其他人交往,其他人是主體,應該多從他人角度考慮問題,就能相處融洽。在推銷員推銷商品時,顧客是主體,應站在他們的角度上,而不是急於買出商品,這樣才利於推銷。

就是這樣一篇好文章,才能不過時,才能引發這麼多的啓示,不僅能給人以寫作上的啓發,社會生活方面的思考,並能給人以無限的精神力量與快樂。《燈下漫筆》就是這樣一篇美文,值得反覆品味。

  魯迅燈下漫筆的讀後感6

又一次的,在語文書上碰見了先生那一頭立着的板寸,仍是那銳利的目光。窗外是一片望不到邊的黑暗,只有窗內的那一點如豆的燈光閃爍着他內心的希望。面對着這禁錮得比罐頭還嚴實的社會,面對着這禁錮社會中麻木的百姓,先生在哀怒中疾書,他要用筆戳醒睡着的人,他要這無邊的黑暗給揭起一點亮來。紙上寫着的題目是《燈下漫筆》。

時間不知流去了多少年,先生所處的時代早已不復存在。但讀罷先生的文章,依舊是驚得一身冷汗,依舊是佩服得五體投地。

先生之所以是先生,就在於他無與倫比的深刻與犀利。泱泱大國五千年的歷史,怕是無人如此解讀:一部歷史就在“奴隸”的怪圈中循環。先生撕開了滿紙的頌德,滿紙的戰亂,目光甚至穿越了歷史的肌膚,而直接指着它的骨頭說:“看這就是歷史,一個想做奴隸而不得和暫時做穩了奴隸的循環。”先生對現實的哀與怒,使他不加任何掩飾的將問題說得如此露骨,他就是要用最鋒利的劍去戳醒人的靈魂。

先生是清醒的。在那樣一個衆人渾渾噩噩的時代,清醒的一種痛苦。醒着的要忍受“哀”與“怒”兩方的折磨。先生忍受着痛,用筆去戰鬥,去告訴人什麼纔是“人”的價格。真正的人該有自己獨立的人格,該有自己的那份尊嚴。爲人這一生,決不該是“活着”這麼簡單。先生要讓民衆明白他們該擁有什麼,這幾千年來未曾得到的終會因抗爭而得到。先生是積極的,他相信青年,相信未來,指出希望,號召創造“第三樣的時代”。

“第三樣時代”是什麼?合上書我不由得思索。那時的先生恐怕自己都不那麼清楚。知道那該是什麼樣的,可是究竟要通過何種方式得以實現,先生在思考,無數人在思考。那些思考讓中國走到了現在。那麼我們現在又正處於第幾樣時代呢?是第三樣嗎?我說不出“是”來。媒體上所揭露的一切醜惡是那麼觸目驚心,有時覺得掀開社會的表層不知是怎樣一個陌生的世界。但我們應像先生一樣,相信明天。不,不應僅僅是相信,更應像先生那樣去爲之奮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