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案中心 > 高二教案 > 魯迅《燈下漫筆》說課稿彙編

魯迅《燈下漫筆》說課稿彙編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1.67W 次

  《燈下漫筆》說課稿1

魯迅《燈下漫筆》說課稿彙編

  一、說教材

(一)教材分析

《燈下漫筆》是高中語文第三冊第五單元散文鑑賞教學的起始課,它是一篇非常有典型意義的雜文。本課的成功教學能使學生在瞭解了雜文“顯微鏡式”的體式,提高學生深入觀察、思考生活的能力。對提高學生的道德修養,發展學生的健康個性,形成健全人格也有着啓發性的作用。

(二)學情分析

《燈下漫筆》既是名篇也是難篇,通過學習理清思路讓學生掌握情理結合的方法自然是教學的一個難點。同時,通過鑑賞關鍵語句,能夠讓學生進一步地品味魯迅雜文的“幽默犀利”的語言風格。結合大綱要求和學生實際確定以下教學目標

(三)教學目標

1、知識目標

(1)理清行文思路,把握由小及大、由事入理的構思特點。

(2)抓住關鍵語句品位鑑賞語言,體會情理交融的表達藝術。

2、能力目標

(1)培養學生以小見大的善於觀察生活、思考生活的能力。

(2)培養學生鑑賞語言的能力。

3、德育目標

(1)領會課文中對封建專制主義和國民奴性人格的尖銳抨擊和批判。

(2)體會魯迅先生憂國憂民的強烈愛國主義情感。

(四)教學重、難點

1、教學重點

引導學生對行文思路進行分析,掌握文中以小見大的構思特點,根據魯迅雜文“嬉笑怒罵皆成文章”的特點、鑑賞其有力的語言。

2、教學難點

體會作者思考歷史的過程中所流露出來的深沉情感:對封建主義暴政的憎恨和對國民奴性人格的同情。

 二、說教法

分析法 討論法

  三、說學法

通過對結構的清理,對語言的揣摩,鑑賞把握作者強烈的情感。

 四、說步驟

引入新課——整體感知——品味鑑賞——拓展閱讀——小結全文

五、說教學過程

(一)引入新課

1、 介紹魯迅及其作品

2、 導入新課:由之前學習魯迅作品的典型人物(如祥林嫂)談起。

(二)整體感知

讓學生帶着三個引導性的問題有針對性的閱讀全文,理清脈絡。 思考三個問題:

1、作者從現實生 活中的一件什麼小事聯想到了重大社會問題?

2、作者對中國歷史是怎樣進行總結的?

3、作者所號召的第三時代是什麼時代?

提示:

第一部分(1—5)由兌鈔小事引出“我們極容易變成奴隸”這一深刻思想。

第二部分(6—11)結合史實,回溯中國歷史,將中國歷史總結爲“想做奴隸而不得的時代”和“暫時做穩了奴隸的時代”。

第三部分(12—14)諷刺現實,展望未來。發出對第三時代——“人”的時代的召喚。

(三)品味鑑賞(分別對各個部分進行有針對性的品味鑑賞)

1、 鑑賞第一個部分中體現出來的“以小見大,由事入理”的結構特色。

⑴請同學們概括出這是一件什麼小事?(以鈔兌銀)

⑵魯迅由此事聯想到了一個什麼問題?(我們極易變成奴隸)

⑶兌銀小事與“極易變成奴隸”之間有何關聯?(心理變化類似)

2、 重點鑑賞第二個部分中魯迅“披情入理,情理交融”地批駁正史觀點的過程中所流露出的深沉的感情。(找句子,品字詞,鑑感情)

⑴魯迅怎樣將亂世概括爲“想做奴隸而不得的時代”?

① 請同學找出魯迅概括亂世的句子,品味字裏行間魯迅所表露出的感情。

強盜來了 —— 殺 官兵既到——仍被殺

敵 他 —— 殺 降 他——也 殺

不服役納糧—— 殺 服役納糧——還要殺

舉例:五胡十六國、黃巢、五代、宋末元末、張獻忠的時候

——表現了魯迅對封建暴政的憎恨和對勞苦大衆的同情。(排比、舉例子)

② 在亂世中百姓產生了何種心理?請同學找出表現亂世百姓心理的句子。抓住重點字詞,認真揣摩字面背後魯迅蘊藏其中的感情。

“百姓就希望有一個一定的主子,拿他們去做百姓,——不敢,是拿他們去做牛馬,情願自己尋草吃,只求他決定他們怎樣跑。”

“假使真……自然就‘皇恩浩蕩’了。”

“較爲顧及……奴隸規則,可使他們上奴隸的軌道。”

——表現了魯迅對中國百姓奴性人格的悲哀。(形象、諷刺的語言)

⑵魯迅怎樣將治世概括爲“暫時做穩了奴隸的時代”?

① 請同學找出魯迅描述治世的句子,品味魯迅辛辣的諷刺藝術。

“羣盜如麻,紛亂至極之後,就有一個較強,或較聰明,或較狡猾,或是外族的人物出來,較有秩序地收拾了天下。釐定規則:怎樣服役,怎樣納糧,怎樣磕頭,怎樣頌聖。”(形象、諷刺的語言)

② 找出表現治世百姓心理的句子,品味魯迅對治世百姓“哀其不幸,怒其不爭”的複雜感情。

“不象亂世那樣朝三暮四,只要釐定規則,便‘萬姓臚歡 , 天下太平’。”

3、 簡要鑑賞第三部分魯迅雜文關注現實的特點。

(四)拓展閱讀

閱讀魯迅的《這個與那個》,幫助學生加深對雜文形式和特點的認識。

(五)小結全文

“興,百姓苦;亡,百姓苦。”魯迅那關注蒼生的心彷彿依然跳動在耳旁,震撼着我們的靈魂。“黑夜給了我黑色的眼睛,我卻要用它來尋找光明。”這句顧城的詩用來形容魯迅恐怕是最合適不過的吧。

板書設計:

燈 下 漫 筆

小事→變奴隸

現象(治亂)→本質: 做奴隸不得做穩了奴隸

不滿→創造第三時代

  《燈下漫筆》說課稿2

 一、文本在教材中的地位及其教學價值

《燈下漫筆》是人教版高中語文第三冊第四單元的第一篇講讀課文,編者將本單元的四篇文章定位爲“說理性散文”。“說理性散文”具有濃厚的思辨性和人文性,與高一冊第二單元和高三冊第三單元以記敘描寫爲主、重抒情的散文相比,是思維水平上的提升,與高五冊第一單元“哲學隨筆”相呼應,體現了教材編排的內在邏輯,也符合高中生認知由感性向理性發展的規律。基於這種認識,可以確定本單元的教學意義是在文本解讀的過程中進一步鞏固散文鑑賞能力,同時培養學生的思辨能力和人文意識。作爲單元的起始課,《燈下漫筆》對於本單元教學目標的實現具有重要的意義。

《燈下漫筆》選自魯迅先生早期雜文集《墳》,原文分“談古”和“論今”兩部分,選文是“談古”部分。儘管選文與魯迅的其它雜文相比,沒有複雜的背景,語言樸實、敘事簡潔、文脈清晰,但由於魯迅先生的敘述方式比較獨特、所傳遞的思想比較深沉,與學生的生活實際有相當的距離。在教學過程中對這種獨特的敘述方式的解剖和對深沉思想的領悟有助於提高學生對語言敏銳的感受能力,養成深入觀察思考的習慣,提高學生的思維品質和文化品位,進而發展的健康個性,形成健全人格。

 二、學生的知情結構及與文本的契合點

從知識結構的角度看,高二學生已經接觸較多複雜散文,有一定的鑑賞意識,但這種意識只是概念化的模糊的影子,還不具備有意識的解讀、鑑賞的能力,特別是面對難度較大的文章,這種能力往往顯得很蒼白軟弱。當然,這種模糊的影子已經可以使學生敢於面對這類文章,至少在這類文章面前不會有畏懼感。

從情感結構的角度看,高二年學生已經基本擺脫初中生的稚氣,其認知能力與情感能力都已經達到了相當的水平,基本擺脫以自我爲中心的情感和認知傾向,可以並且願意把目光更多地轉向社會、歷史、文化,關注人生和人性,關注人類整體的生存價值和意義。這種知情結構和認知意願爲本文的學習奠定了良好的心理基礎,也是文本和學生心理結構的一個最佳契合點。

結合大綱要求、教材特點和學生實際確定以下教學目標。

1.教學目標:

(1)抓住關鍵詞句多角度研讀品味,把握結構、理清行文思路,概括文章主旨。

(2)學習由小及大、由事入理、情理交融的特點,進一步培養散文鑑賞的能力。

2.教學重難點。

(1)教學重點:掌握文中由小及大的構思特點,瞭解魯迅雜文語言的特點和規律。

(2)教學難點:學習文章事情理融爲一體的風格,體會作者深刻的思想及其實現意義。

 三、教學方法的選擇

1.串講法。對於魯迅的文章,串講法是更合適的選擇。一方面,魯迅的文章從語言到思想都有很強的時代性和獨創性,學生難以把握要領,讀懂其內在的深沉含義;同時,魯迅作爲文學大師,文章字字千鈞,在看似平淡的語言表達過程中都蘊含着豐富的技巧,如果浮光掠影式的閱讀往往會遺漏掉很多我們不願被遺漏的有價值的東西;另外,對於散文佳作,如果將閱讀教學還原到閱讀的本原狀態精讀細品,更能品出味道,獲取滋養。

當然,這種串講並非老師唱獨角戲,而要求教師要以一個閱讀者的身份平等參與在學生解讀文本的過程中,要引導學生進入課文,進入作者的思想,在文本情境和理趣的幫助下,領悟作者深沉的思想,獲得能力的提升。

2.討論法。討論、研究是在對文本熟知的前提下的一種理性的提升,對於精品散文來說,研究與討論必不可少。它可以促使學生在研究討論的過程中養成分析問題的意識,將模糊的閱讀鑑賞意識轉化爲一種能力,並迅速地鞏固下來。

根據文本的特點,除了繼續強化“圈點批註”等語文常規學習方法外,還應該引導學生掌握揣摩、品味的學習方法。

四、教學過程的安排及其認知意義闡釋

閱讀,特別是精讀,一般都可以按“感知、理解、鑑賞、評價、吸收、運用”的過程來進行。基於這種認識,本課準備分三步走,前兩步在課內完成,第三步引導學生的課外自主完成。第一步是“品味語言、把握結構、理清思路”,第二步是“領悟感情、概括主旨、評價特色”,第三步是“拓展閱讀、交流討論、遷移提升”。

第一步:品味語言、把握結構、理清思路。在以串講的過程中,應從語言入手,通過對語言的解讀逐步理清作者的思路和文章的結構。以下以第一部分爲例說明串講的過程及要點。

1.串講、研讀第一部分(1-5段)。

標題。從語法結構入手把握標題的特徵:①偏正式結構,核心是動語素“筆”,意爲“寫作”,②修飾語“漫”,體現了文章內容和作者思緒,③修飾語“燈下”,渲染寫作氛圍,也可以透露出作者寫作時的心境。[說明:標題一般都短小精悍,有助於對文章的把握,應培養學生養成分析標題的習慣]

第一段:①明確的敘述對象是“鈔票”和“銀元”;②關聯詞在結構文章中的重要作用,“連……也……”、“至於……,則不必……,也……”、“除了……之外,都是……,而且”、“但……”;③體會魯迅先生敘述的層次性。[說明:展示文章內在的邏輯結構美和情感美是語文教學的重要任務,這種展示應該結合不同的文本特點隨機選擇。漢語虛詞在結構文章中具有重要的作用,應該讓學生明確。如有可能,可以再舉《祝福》中的關聯詞的使用以加深印象。]

第二段:①上一段結尾寫“受到打擊”,下段以“就是……”承接,段與段之間的過渡自然;②對民衆心理的精準描摹,本段的寫作意圖是“停止兌現”後民衆的普遍心態是“降格以求”,但作者沒有直接寫,而是經過了幾個層次的鋪敘,體會這種寫法的妙處及對作文的啓發意義,這種敘述節奏的控制其實是一種情趣。③品味“溜”和“不講愛國了”,體會魯迅語言的風格:經常在敘述的過程中順手一擊加以諷刺。[說明:閱讀是一個綜合的心智活動過程,文章閱讀過程中意義的建構必須藉助一定的情境,而這種情境只能在對語言文字的解讀中生成。]

第三段:①作者爲什麼要寫到自己?②文學化的語言,對恐慌的類比聯想,使語言更具形象性。③由第一段的“沉重累墜”到本段的“沉墊墊地,性命的斤兩”反映了民衆怎樣的一種心理變化?[說明:對文章整體意義的把握是閱讀的最終目的,但是這種整體把握必須建立在對所有局部語言準確理解的基礎上。]

第四段:作者爲什麼可以從“降格兌鈔而非常高興”聯想到“我們極容易變成奴隸”?它們有什麼內在的聯繫?(心理變化類似)

第五段:這一段與第四段之間是什麼關係?(本段以“假如……”開頭對第四段的判斷進行假設性的心理分析與論證)[說明:藉助文章強有力的邏輯結構可以擺脫割裂文本閱讀的缺陷,提高學生的對文章整體把握的能力。]

2.串講、研讀第二部分(6-11段)(略)

3.串講、研讀第三部分(12-14段)(略)

4.在串講的過程中理清作者的思路和文章的結構,並引導學生學習“由小及大、由事入理”的結構特點。

第一部分(1—5):由兌鈔小事引出“我們極容易變成奴隸”這一深刻思想。

第二部分(6—11):回溯歷史,緊扣史實,將中國歷史總結爲“想做奴隸而不得的時代”和“暫時做穩了奴隸的時代”。

第三部分(12—14):諷刺現實,展望未來,發出對第三時代的召喚。

第二步:概括主旨、領悟感情、評價特色。在師生一起對文章的深入研讀後,學生對文章已經沒有閱讀的障礙,對文章的內容與思想也有基本的瞭解,但這仍然是一種局部的、感性的認識,必須通過研究和討論形成對文章整體而理性的認識,而研究和討論是以問題的驅動的,所以必須精心設計問題,誘發學生研究討論的興趣。

1.針對課文的定向討論:文章的談論對象有哪些?有什麼觀點態度,下了什麼結論?在下結論的同時又蘊含着怎樣的情感?

啓發引導過程:這個問題涉及文章的主旨,主要目的是培養學生的綜合、概括能力和對作者觀點態度和情感的把握能力。

[①對象:中國人(百姓),統治者(一種暴力),中國社會(時代)。

②結論:對於中國人,作者認爲“中國人向來就沒有爭到過‘人’的價格,至多不過是奴隸”和“我們極容易變成奴隸,而且變了之後,還萬分歡喜”。對於統治者,作者沒有明確地說出,但我們根據文章可推斷出:統治者對百姓只是進行期瞞、壓迫、剝削、殺戮,從來沒給過他們做人的資格。對於中國社會,作者認爲,中國社會可以直截了當地概括爲兩個時代,即“想做奴隸而不得的時代”和“暫時做穩了奴隸的時代”。

③情感:作者對百姓是“哀其不幸,怒其不爭”;對統治者飽含憎恨,無情地鞭撻、揭露和嘲諷;對中國社會的未來充滿熱切的期待。]

2.開放式的課堂討論:作者把中國歷史概括爲兩個時代,聯繫課文及自己的知識儲備談談你是否同意這種概括?你覺得作者所號召的第三時代是什麼時代?

(三)板書設計 板書一: 板書二: 中國百姓——極易變爲奴隸,變了之後還萬分歡喜——哀其不幸,怒其不爭 統 治者——對百姓期瞞、壓迫、剝削和殺戮——憎恨、鞭撻、揭露、嘲諷 中國社會——想做奴隸而不得、暫時做穩了奴隸——對第三樣時代熱切期盼

(四)作業設計

1.有評論家認爲,魯迅雜文集《熱風》中的雜文更接近“感”,而《墳》中的雜文更接近“論”,往往“以細密的邏輯層層推進,說理充分”,請結合原文進行具體的闡釋。

2.主題閱讀:在互聯網上查找並閱讀有關“國民性”的文章,寫一篇《燈下漫筆》的讀後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