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案中心 > 高二教案 > 高中課文《燈下漫筆》教案精選

高中課文《燈下漫筆》教案精選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1.17W 次

  《燈下漫筆》教案一

  設計意圖

高中課文《燈下漫筆》教案精選

課堂上讀散文,多從文章學的角度去讀,從文章內容到表現手法,從“形散”到“神不散”。高爾基說,文學即人學能否從“讀懂魯迅”的角度去讀,去認識魯迅作爲偉大思想家、革命家的一面,更多地發揮文章在人文方面的影響力,正是本設計首先考慮的問題。另一方面,以學生對魯迅、對中國歷史的認知爲基礎,發揮教師激疑、助學、點撥的作用,培養學生歸納、分析、比較、想象的能力,也是本教學設計意圖之一。

 設計提要

本設計分三步走:1、魯迅對社會問題的審視力度。(從兌銀換鈔這一生活事件中看到了什麼?想到了什麼?)2、魯迅的歷史觀。(魯迅對人類歷史的看法與歷代史料編纂者有何重大分歧?)3、魯迅所關心的是什麼?(聯繫有關材料對比閱讀,悟出主題)這三個問題由淺入深安排。主要方式是討論式和筆記式相結合。

  設計實施

1、魯迅對社會問題的審視力度。

討論:《燈下漫筆》一文是從一件什麼事起筆的?用二三百字簡要概括。

明確:文中開篇所寫的是一件不大不小的日常生活事件。老百姓相信國家銀行而將銀元換成鈔票,又因政局不穩要將鈔票轉換銀元而不得,聽說暗中有了行情又趕去兌現,即使打了折扣也在所不惜。

點撥:本文以人們習以爲常的生活現象作爲思考的起點,並以此作導火索,引爆一番激烈的議論說理。

討論:爲什麼這件事能成爲導火索?怎麼會從這件事“忽然想到”中國的老百姓“極易變成奴隸”?

點撥:可以從文章的第一部分中去找答案。從這一生活現象中魯迅觀察到國民性的弱點,(細讀第3段)文中對老百姓的經濟生活遭到的折騰作了速寫。

明確:老百姓在時局的變化中,在得失的更迭中尋求一份自我安慰,這種心態與阿Q如出一轍。魯迅入木三分的目光掃視過生活的層面,透視民衆的病態心理,進而觸及產生這種病態人生的社會背景──“極易變成奴隸”的時代。正是因爲魯迅對民衆、對社會極其熱切的關注,所以,並不引起平常人太多注意的生活現象,卻能觸動魯迅的敏感神經,引起他的切膚之痛與振臂疾呼。

板書:魯迅的眼力——生活事件——人性 社會 時代

(注:這一步既有助於學生掌握全文內容結構,又有助於瞭解魯迅。)

2、魯迅的歷史觀

討論:魯迅對歷史的看法持什麼態度?與歷代史料編纂者和封建知識分子有哪些重大分歧?討論時注意抓信以下詞語:第6段:恭讀、審察......高超、所謂......一流、咱們向來就很好。

第10段:發祥、發達、中興、好題目、好意誠然是可感。

明確:魯迅主張把人類歷史定位於兩種定義:(板書)

想做奴隸而不得的時代;

暫時做穩了奴隸的時代。

激疑:(1)這兩種時代中老百姓的命運如何?

想做奴隸而不得 等於牛馬的價格

暫時做穩了奴隸 奴隸(是人而非人)

(2)這兩種時代的共同點是什麼?

老百姓失去了做人的權利和自由。

3、比較閱讀

(材料一)峯巒如聚,波濤如怒,山河表裏潼關路。望西都,意躊躕,傷心秦漢經行處,宮闕萬間都做了土。興,百姓苦;亡,百姓苦。

(材料二)起來,不願做奴隸的人們,把我們的血肉築成我們新的長城。中華民族到了最危險的時候,每個人被迫發出最後的吼聲。起來,起來,起來,我們萬衆一心,冒着敵人的炮火前進!前進!前進進!

(材料三)爲了有更多的抨擊黑暗的陣地,魯迅於1925年4月創辦了《莽原》週刊,作爲《京報》的副刊發行。魯迅深深感到文壇上“最缺少的是‘文明批評’和‘社會批評’”,“想由此引起新的一種批評者來,雖在割去敝舌之後,也還有人說話,繼續撕去舊社會的假面”。(《兩地書?一七》)魯迅自己起了帶頭作用,他發表在《莽原》上的雜文,就都有着很深刻的見解,可以說是“社會批評”的傑作。

魯迅還控訴和鞭撻了“中國的精神文明”。“所謂中國的文明者”,其實就是維護封建等級制度的繁瑣的條款,因此它“不過是安排給闊人享用的人肉的筵宴”,“大小無數的人肉的筵宴,即從有文明以來一直排到現在,人們就在這會場中吃人,被吃,以兇人的愚妄的歡呼, 將悲慘的弱者的呼號遮掩”。“掃蕩這些食人者,掀掉這筵席,毀壞這廚房,則是現在的青年的使命!”在魯迅這憤怒的呼號中,革命民主主義者的思想得到了更爲猛烈的發揮。他在寫《燈下漫筆》之前的1925年4月,曾寫過一篇《〈蘇俄文藝論戰〉前記》,顯示出他已經開始理解馬克思列寧主義了,正是吸收了這種新的思想,他的戰鬥精神才變得更高昂起來。

(摘自林非、劉再復著《魯迅傳》)

思考與討論:魯迅的小說、散文我們已學過不少,綜觀他的作品,尤其注意將這篇《燈下漫筆》和上述材料作綜合分析,看魯迅始終關注的熱點話題是什麼。同時可將魯迅對國民悲苦命運的同情與古代志士仁人對老百姓的同情作比較,看有什麼不同之處。

明確:魯迅的許多作品都描寫下層勞動人民的悲苦命運,刻畫他們飽受貧困折磨的形象,剖析他們的內心世界,並深刨造成這種悲慘命運的社會根源和歷史根源,喚起人們關注。與歷代志士仁人的同情心相比,魯迅的同情心更顯得深刻、徹底,他不是停留在一般同情的層面上,而是寄希望於青年人的奮鬥“掃蕩食人者”,“掀掉這筵席,毀壞這廚房”,“創造這中國歷史上未曾有過的第三樣時代”,徹底改變奴隸的命運。魯迅的同情心出自對人民和整個民族命運的關心,同時蘊藏着對黑暗社會的強烈反抗精神。這正是一個革命家、思想家深沉、獨到、徹底之處。

  《燈下漫筆》教案二

  教學目標

1 、瞭解雜文的特點

2 、體會文章冷靜的理性分析中包含的強烈的激憤之情

3 、學習鑑賞情理交融的表現手法

  課時安排:

2 課時

 第一課時

  導入課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