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育範文 > 讀後感 > 《我們的孩子》讀後感(精選8篇)

《我們的孩子》讀後感(精選8篇)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2.94W 次

《我們的孩子》這本書,它是由哈佛大學教授羅伯特·帕特南通過大量的數據和例證寫出的一本暢銷書,它展現了美國教育的現狀,以及半個世紀以來美國日益加大的階級鴻溝。下面由小編給大家整理《我們的孩子》讀後感,歡迎大家閱讀參考!

《我們的孩子》讀後感(精選8篇)

  《我們的孩子》讀後感1

當時,小到克林頓港,大到整個美國,社會經濟壁壘處在一個多世紀以來的歷史最低點,具體表現爲:經濟和教育高速發展;收入平等程度較高;鄰里和學校內的階級隔離維持在低水平上;種族間通婚和社會交往的階級壁壘可以輕易打破;公民參與度高,社會凝聚力強;出身社會下層的孩子們有着充足的機會去攀登社會經濟的上行階梯。

我高中同學的故事向我們展示出,無論貧窮富有,甚至無論膚色黑白,所有的孩子都有機會走向成功。他們的人生能走多遠,首先取決於他們自己的才華和進取心。

他的家族謹慎低調地處理他們的家庭地位:當你身處克林頓港,周圍的孩子們都只買得起一罐可樂,那你也只能買可樂。

這就好像,曾經有一道自動扶梯帶着1959屆的大多數學生向高處走,但就在我們自己的子女行將踏上之際,這扶梯卻戛然而止。

  《我們的孩子》讀後感2

帕特南教授出生在上個世紀四十年代。那個時候,白領和藍領的孩子一起學習、一起玩耍,各個階級之間融合度比較高,沒有很明顯的階級分化,機會也相對平等。有錢人家的孩子如果不努力,就不會有美好的未來;窮人家的孩子如果努力上進,就會實現階級的躍遷。那個時候,在家族聚會中,你會看到教授和藍領正在談笑風生;商人和從事服務行業的人言笑晏晏。

後來,隨着經濟的衰退,階級分化越來越嚴重。富裕人家越來越重視教育,於是他們的孩子從幼兒園到大學,一直都享受着優質的教育資源。普通人家負擔不起昂貴的學費,只能上一般的學校。孩子們從一出生,就被分在了不同的階級裏。一些普通人家的孩子很努力,但他面臨的難題要比富裕人家多太多:怎麼申請大學,要讀哪個專業,面試的時候要怎麼做才比較得體。窮人家的孩子想要找到這許許多多問題的解決辦法,需要多方打聽、做出很多努力;而富人家的孩子,可能早就從父母親戚那裏得到了準確的指導。

好容易大學畢業了,窮人家的孩子又碰到了另外一個嚴峻的考驗:找工作。富裕人家可能早就給孩子安排了不止一個好的實習機會,而窮人家的孩子卻要從那些不怎麼好的機會裏面,去花時間甄別尋找相對來說不那麼糟糕的那個。其實,很多時候並不是因爲窮人家的孩子不夠努力和優秀,而是因爲缺乏一個展現自己的舞臺和提升自己的機會。

前幾年,有一篇文章很火,叫《寒門再難出貴子》。講的是幾個在同一銀行實習的大學同學,因爲家庭背景不同,後來的職業生涯也有了很不一樣的開篇。家裏社會地位高的早已進入保險箱,內定爲銀行的正式員工;家裏經商的早已看破實習規則,因此並不妄想留在銀行,而是積極尋求和銀行合作的商機;家裏條件普通、甚至貧寒的孩子,沒有在這次的實習中得到工作或者賺錢的機會。

一個人出生的家庭和階級,確實影響深遠。比如一個很有物理學研究天賦的孩子,如果他的父母人脈很廣,那麼他會得到很好的培養,甚至以後可能會成爲物理學方面的研究人員;如果他的父母只是普通工薪階級,那麼尋找一個能在專業方面指導孩子的人都難,更別說後續的培養了。有時候,不是因爲一般人家的孩子不夠聰明,實在是父母擁有的資源太有限。即便他們傾盡所有,也不一定能提供給孩子所需要的幫助。

出生家庭的經濟狀況和社會等級,必然會對一個人的爲人處世和眼界產生重要影響。很多事情背後隱藏的規則,富裕人家的孩子可能早就聽父母說過,所以他會欣然接受着一切,也會知道怎麼去順應這些規則、有哪些地方可以利用這些規則;而普通家庭的父母可能根本就不知道這些規則的存在,他們又拿什麼去教導孩子呢?富裕人家的孩子可以早先接觸到高科技的東西,可以在很小的時候就去家鄉以外的地方開闊眼界,這些都是普通人家的孩子所享受不到的。所以,當富裕人家的孩子們討論倫敦巴黎波士頓的時候,普通人家的孩子只能有在一旁默默傾聽和暗自羨慕的份。

隨着財富和資源分配的傾斜,貧富差距會變得越來越大,階級分化也會越來越明顯。之前,各個階級之間隔得是一張網,現在,階級之間隔的是一塊密不透風的鐵板。來自於不同家庭的孩子之間的差距越來越大,實現階級躍遷的機會越來越小。

寒門再難出貴子,不一定是孩子不努力,而是因爲寒門享受的資源和機會,實在是太少了。

  《我們的孩子》讀後感3

今天看的是《我們的孩子》這本書,它是由哈佛大學教授羅伯特·帕特南通過大量的數據和例證寫出的一本暢銷書,它展現了美國教育的現狀,以及半個世紀以來美國日益加大的階級鴻溝。

雖然說的是美國的教育現狀,但是從中可以窺見我國教育的模式和走向。

他向我傳達的第一個觀點:窮人已經無法翻身。

在我上高中的時候,《讀者》中,有一篇爆文,《我奮鬥了18年,才和你坐在一起喝咖啡》。這篇文章講的是一個農家子弟,通過辛苦奮鬥18年,才取得和大都會裏的同齡人平起平坐的權利。這是上世紀末一代人的真實寫照,這篇文章在當年引發很多共鳴。

來自農村的寒門子弟,唯一的出路就是考大學,只有通過這種方法,他們才能走出大山,開眼見世界。當時確實有這樣的寒門子弟,通過刻苦學習取得了很好的未來。

農村戶口和城市戶口以及教育區域的不同都給這些農村的孩子造成不可逾越的鴻溝。之所以說高考相對公平,只是因爲高考給了這些學生一個希望,一個機會。他們得知,可以通過好的成績得到一個夢寐以求的機會,哪怕這種機會是城裏的孩子所不屑的。

但是,我們也要清楚在地區限制下高考分數線有天差地別。北京、上海戶口的學生在考清華、北大、交大、同濟大學的時候分數線可能比湖北、山東、江蘇的學生分數線要低得多得多。同樣的考試小地方的孩子付出的努力要比大城市的孩子付出的辛苦也要多得多。

其實,有更多的人會發現,他們辛辛苦苦奮鬥了18年,還是不能和大城市的孩起喝咖啡。高額的房價已經逼着他們朝不保夕,哪有喝咖啡的奢望了?

最近導演鄭瓊用六年時間,記錄了三個孩子的《出·路》。這部紀錄片從2009年的三個來自不同社會階層的孩子的生活軌跡,來說明中國目前青年的現狀,記錄了三個青年的夢想和當代中國現實的碰撞。來自甘肅貧困地區的馬百娟、湖北咸寧的徐佳以及和北京富二代袁晗涵。

六年後,馬百娟還是過着跟村裏們的女孩同樣的生活,嫁人、生子;徐佳經過復讀,考上了大學,但是,畢業後卻發現找工作不像他想的那麼容易;而袁晗涵有家人的支持和鼓勵,在創業的道路上越走越順。所有的人說,這就是他們一成不變的出路。

這也反映了作者說的第二個觀點:思維方式限制了窮人的想象力和創新力。

中國有句話說,物以類聚,人以羣分。在美國有富人區,有窮人區,哪怕這隻有一牆之隔,富人區的都是來自上流社會的,他們享受的是富人所能提供的'所有的資源。他們見識廣,眼界寬。而窮人從小就沒有接觸高新科技帶給他們生活上的便利,他們自然也想象不出外面的世界究竟是什麼樣的。

現在的中國和當年的美國一樣。富人家庭精心栽培孩子,他們爲了孩子,不惜買天價的,學區房。只是爲了讓孩子爭取到好的教學資源,好的學習環境。

富人的孩子,從小學就開始接觸了科學設計和發明創造,英語口語,也能和外國人無障礙交流。

而農村孩子連電腦是什麼都沒見過,更不用提那些科學實驗。英語朗讀更是蹩腳。

有很多鄉下孩子再轉入城市,第一個面臨的問題就是語言障礙。

就像紀錄片中馬百娟的夢想就是考大學,一個月掙1000元,買她們那裏不夠吃的面……其實,她不知道的是,1000元還不夠我們這個四線城市有的孩子一個月的零花錢。

果然是貧窮限制了她的想象力。

富人的後代和窮鄉僻壤的孩子自然是都不在一個起點,就是我們常說的,人家一出生就在羅馬了。

作爲家長,我們只能不斷髮展自己,提高收入,儘自己最大可能爲孩子創造條件,不要相信那種所謂佛系的說法“孩子就要平平淡淡,開開心心快快樂樂的長大”。

此非魚,焉知魚之樂?過程雖苦,但有朝一日,當他站在領獎臺的時候,再回首這一路走來的汗水。你知道他不快樂嗎?他不充實嗎?他不滿足嗎?

  《我們的孩子》讀後感4

這兩年,關於孩子起跑線的討論越來越多,反映了大家對社會分層越來越焦慮。對大多數父母來說,無論什麼出身,想必都願把最好的給孩子,當然也把最大的希望寄託在了孩子身上。這本耶魯法學院教授羅伯特。帕特南寫的《我們的孩子》一書以訪談的形式比較了美國中上層階級和下層階級在孩子教育方面的差別,讀書過程中,結合自己和平時接觸的父母們的教育方式,深感無論國內還是國外,社會階層確實已成爲影響孩子的重要因素。

案例一:克林頓港的切爾西和大衛

切爾西家屬於美國的中上層階級家庭,父母受教育程度高,家庭條件優渥。對於切爾西的母親來說,養育孩子是她的頭等大事,她自己全身心地投入到孩子的成長過程中,在學習上從不間斷對孩子的督促,每年的生日派對也會爲孩子精心準備,而且,她還會在學校裏爲孩子挺身而出,投身到學校事務中的熱心程度遠非其他家長所能及。此外,她還鼓勵孩子平時做兼職,暑假做暑期工,讓他們明白“一分耕耘,纔能有一分收穫”。孩子們從小就確定了上大學的目標。

大衛出生在下層社會,沒有完整的家庭,沒受過像樣的教育當然也就沒有像樣的工作,過着焦慮、孤獨、毫無希望的生活。

作者提出“這一代人的收入分配可以影響到下一代人的機會分配”,“父母的財富對社會流動的意義是不言而喻的,因爲這筆財富相當於非正式的保險,允許孩子們承擔起更多的生活風險,有機會尋求更豐厚的回報。”

案例二本德鎮的安德拉和凱拉

安德拉出生於上層階級家庭,他的父母關心他的成績,支持他培養興趣,爲了他的就業動用社會關係爲他提供指導,成長於這種寬裕的家庭環境,安德拉本人性格也是開朗樂觀,對自己的家庭始終感受着異乎尋常的溫暖。

凱拉出生在不完整的下層階級家庭,貧困、流離、無人關心的生活環境也造成她抑鬱的性格,甚至認爲這個世界充滿惡意。

案例三亞特蘭大的德斯蒙德、米歇爾和勞倫、伊利亞

這個案例,作者選擇的均是黑人家庭,主要是爲了控制研究對象受到種族這個變量的影響(美國人做研究確實嚴謹),通過這個案例作者想看看不同階級爲人父母者的教育模式。

德斯蒙德出生於上層黑人家庭,擁有雙親的關心,他母親的理念是“父母必須時刻準備着,爲子女提供支持,給出建議,傳達理智的答案。”

米歇爾和勞倫出生在中產階級家庭,她們的母親憑藉自己的奮鬥也能爲幾個兒女提供一些基本的生活保障,而她的教育理念則是“重服從而非自由成長、“抽打”而不是講道理、關注人身安全而不是語言能力”。

伊利亞成長於新奧爾良和亞特蘭大的黑人貧民窟,被父母所拋棄,生活在難以想象的暴力中,成長過程談不上教養和監護。

作者在這裏引用了一些研究成果,比如嬰兒的大腦如要得到健全的發育,就需要成年人耐心和細緻的關照。再如父母如果同孩子關係融洽,平時周全呵護自己的子女,那麼就有助於培養孩子的韌性,能夠緩衝原本可能會把青少年擊倒的壓力。還有從孩子七歲開始就有意識地鍛鍊他們的社會交往技巧,比如分工合作和傾聽他人談話、培養他們的社會信任度,未來就可以有效地增加孩子的社會機遇。

作者也提到了在美國上層階級家庭更多采用“精心栽培的教育”,上層階級的父母同他們的子女有着更平等的關係,更願意同孩子講道理,讓孩子出於內心愧疚而改正自己的行爲;相反,下層階級的父母則更容易採用體罰的手段來達成管教的目的,動不動就是一頓抽打。

案例四特洛伊中學和聖安娜中學

這一章比較的是美國不同階層的孩子接受的學校教育。作者提出基於收入差距的居住分隔,已經將高收入家庭和低收入家庭的孩子分流到不同的學校。受過高等教育的父母都特別用心地爲孩子挑選最優的學校。由此,作者指出:你的同學是誰?你和哪些人一起上學?這是大問題。

首先,學生如果來自於富裕、高知的家庭,則他們也會把父母作爲資源帶入所就讀的學校。

其次,有錢人家的孩子還能把家長的財富帶到學校。(還記得北京某個小學一次興趣活動,某位小學生的父親開直升機去學校的事嗎?)

再次,同輩壓力,特別是同學之間的壓力,也是促成優異學業表現的重要推手。

在比較富人家孩子和窮人家孩子大學入學比例後,作者也說了“窮人家的孩子彷彿在腳踝上綁着千斤巨石,越往上走,越步履艱難。”

案例五鄰里社區

這一章主要是講的不同階級所擁有的社會資本對孩子的影響。美國上層階級的父母通常都擁有廣泛的“弱關係”(在不同的社交圈子裏都有非正式熟人),這種廣泛的社會網絡處處保護着他們的孩子。而底層社會的人們缺乏有用的弱關係,在尋求社會幫助時所能依賴的往往只有家庭和鄰居。

有錢人家的孩子能獲得更多、也更有價值的非正式指導,這種非正式指導更加劇了窮孩子和富家子之間的見識差距。富家子可以輕而易舉地理解通向機會之路的種種制度,而且遊刃有餘地運用這些制度爲他們服務,窮孩子往往就不得其門而入了,因此錯過了向上走的機會。

作者在最後從社會的角度提出瞭如何幫助窮孩子邁開雙腿,追趕人生路上領先的富家子弟。

讀完本書,對作者的很多觀點我感同身受。就我個人的成長經歷來說,我出生於一家普通的農村家庭,家裏並不富裕,但好在父母勤勞節儉,願意供子女上學,我和姐姐都順利取得了高學歷(我碩士畢業,姐姐博士畢業),也在二三線城市立足了。有時候我也會想若我出生條件再好點,命運或許也會大不一樣吧,不過我知道在父母的能力範圍內,他們已經盡了最大的努力,對他們我唯有感激。

通過觀察我的同事,我也發現,出生較好的同事們的人生路也幾乎都是在父母的安排下,比如出國留學、畢業後安排進一個比較好的單位等。自小在父母的言傳身教下,她們早已對規則諳熟於心,利用起來也是得心應手,更容易踩住職場中的上升機會。而出生一般的同事大多都是“埋頭拉車型”的,可能幹了更多活、承擔了更多的任務,卻始終在原地徘徊,真的是印證了“窮人家的孩子越往上走越步履艱難”這句話。

儘管“步履艱難”,可我還是想鼓勵自己:努力吧,差距也是可以縮小的。

  《我們的孩子》讀後感5

作爲一個育齡四年半的新手媽媽,這幾年也看了不少的育兒書,發現大部分育兒書籍都有一個好的共性,就是幫助我們認識到自己當初成長中的缺憾,進而在自己的養育過程中,儘量去避免產生重複的缺憾,給孩子一個美好幸福的童年。

《我們的孩子》是擁有着45年臨牀經驗的兒童精神科醫生佐佐木正美先生的全新力作,他將看見、傾聽孩子的心聲,給予他們無條件的愛,全然的滿足孩子的需求,作爲重中之重來闡述。

全書分爲如下三個部分:

第一部分“我們的孩子:看見,傾聽與改變”。

0—12歲是養育孩子的關鍵時期,教育就和建築一樣,這個階段是最重要的打地基階段,孩童時代的安全感和幸福感基本上全部在這個時期。童年時期孩子的成長將會影響將來一生的性格。

在我們曾經的孩童時代,最大的期望就是父母能夠聽見我們的想法,哪怕想法很幼稚很不成熟,但是大部分父母都很難放下身段,站在孩子的角度來思考,更別說能傾聽孩子的內心世界。小時候的我們在父母那裏總是不被理解的,大人們總是希望還能按照他們的想法和要求來成長。在自己的成長過程中長期的得不到理解和迴應,長大後總是會暗暗想着,等我們養育子女的時候一定要改變。

等到自己做了父母,才發現孩子在我們面前其實天生屬於弱者,很多時候我們都會按照大人自己的意願來幫助他們決定一些事情或

者說要求孩子做到一些事情,這種時候父母和孩子其實不是一種平等的姿態。孩子的要求和述求不被聽見和理解,似乎又在重複着我們當初成長的軌跡。佐佐木正美認爲,我們在養育孩子的過程中,要能夠看見孩子行爲,要能夠聽孩子行爲背後內心的述求,最後纔是改變。改變自己的姿態,改變自己的行爲。

大部分家長都希望孩子乖巧聽話,但其實每個寶寶性格都不同,他們的成長軌跡也不同,但是相同的就是孩子的成長是有它自己的過程的,我們父母所需要做的就是儘可能的維護孩子們的童心,給孩子們足夠的安全感,讓孩子們的童真儘可能的保持的長一些。這個階段,能看見孩子們的行爲,能聽懂孩子內心的述求,能平等的和孩子們一起成長,纔是我們做父母所需要努力的地方。

第二部分:正念養育

等孩子們跨過童年時期,進入青春成長期,這個時候孩子們開始接觸的更多,也是自身習慣和觀點培養的重要階段。他們開始更多的和這個社會接觸,也開始建立自己的社交圈子,這個時期,其實父母的陪伴反而退居二線,孩子們開始勇敢的探索這個世界,有着自己獨特的性格,也會有着自己的優缺點。

父母們在旁邊更多的應該是用引導孩子們樹立一些正確的觀點,放手讓他們勇敢的去探索,孩子的優點我們需要用放大鏡去看,而孩子的缺點我們要不動聲色的去引導。

第三部分:給孩子一個好的原生家庭,青春期養育

我們現在經常會聽到這樣一句話,幸運的人一生都被童年治癒,不幸的人一生都在治癒童年。每一個孩子的成長過程中,家庭,父母對孩子的影響都是深遠的,甚至會伴隨一生。有一個幸福的童年的孩子,成年後性格會更穩定,更能溫和的去愛這個世界。

作爲父母我們所能做到的就是盡力給孩子完整的愛,而不是某一方缺席的愛,家庭的氛圍和對彼此,對孩子的愛意纔是孩子肆意成長的充足的養料。我很喜歡佐佐木正美老師在書裏提出的一些觀點,好像自己成長中的缺憾,我現在發現了並且很努力的去改正了,那麼在自己孩子成長的過程中,對自己的成長的缺憾也是一種彌補。

養育孩子並不僅僅是關心衣食住行,最最重要的就是要和孩子建立良好的內心的溝通,給孩子充足的安全感,滿滿的愛意,像呵護一朵花兒一樣去呵護着孩子的成長,同時也能滋養着自己的內心,這也是養育孩子的需求和意趣所在。

從現在開始,去認真的看見,傾聽和改變,和孩子一起成長。

  《我們的孩子》讀後感6

最近,有關“寒門學子”的討論十分熱門,隱憂中是普通百姓對機會平等的渴望及對命運改變的嚮往。哈佛大學教授羅伯特·帕特南以深厚的學養爲我們提供了美國的鏡鑑,與《使民主運轉起來》和《獨自打保齡球》一樣,作者從政治社會學的視角和社會資本的分析框架出發,分析討論階級差異對代際流動的影響。

作者鮮明地指出,當今美國,早在出生的那一刻,美國孩子們的命運就已經被決定。不同於種族、性別、教育、收入等一般意義上的影響因素,美國青少年一代越來越多地陷入了家庭出身對成長髮展的限制與鎖定之中。不論是身處“鐵鏽地帶”的俄亥俄州克林頓港,還是在作爲南方重鎮的佐治亞亞特蘭大,年輕人大多處於家庭差異引發的鄰里隔離、教育隔離之中。與黃金時代那些依靠勤奮改變命運的祖輩不同,如今的美國孩子正面臨階級分化導致的巨大人生差距。人們曾經津津樂道的“美國夢”變得越來越虛幻,而這種虛幻已成爲大多數美國人不得不接受的現實。更爲可怕的是,由於階級差異導致的社會流動固化是一個相當滯後的社會指標,機會不平等的惡果往往要經歷一兩代人才能顯現出來,那個時候的公共政策調整爲時已晚。

作爲一部通俗的學術著作,本書的框架清晰、論據豐富、語言生動,可讀性很強,特別是對十多個美國家庭的深度訪談,使讀者對美國社會中的普通人生活有了更深入的認識。毫無疑問,美國的歷程對正在富起來、強起來的中國具有特別的啓示意義,特別是鄰里分割、教育差異、家庭影響等奇聞怪事時常見諸報端的當下,如何確保機會平等值得每個人深入思考。

  《我們的孩子》讀後感7

深夜讀《我們的孩子》簡直讓人心碎。

如果說帕特南上一本書還是關注社會資本對於美國社會的貢獻,這本書更關注教育、公正、道德等這些更關鍵的問題,而人們對窮孩子遭遇的束手旁觀最終將影響到整個社會的良性運轉。

階級分化、家庭結構、社區資本、教育方式、學校條件、種族差異,衆多繁複的因素疊加起來,共同構成美國當今觸目驚心的現狀。不同的出身背景導致了他們不同的人生際遇,不同的人生際遇又造成下一代的悲劇。階級鴻溝越拉越大,機會不平等影響孩子們的上行通道,社會流動已經大不如前。而且最糟糕的是,彼此的家庭條件都會在代際中間傳遞,而且差距在這過程中越拉越大。

相比起之前團結互助的社會氛圍,由於經濟發展衰退,社會資本流逝,宗教信仰減弱,道德冷漠,收入差距拉大,階級隔膜開始。上等人變得漠不關心,甚至因爲階級之間的居住隔離而對窮人的生活毫不知情。下層人更疲於奔命無力改變,“我們的孩子”逐漸變成“你們的孩子”。

書的最後帕特南有針對性地提出了許多解決方法,包括政府補貼窮孩子就讀的學校、對幼兒教育資金投入、發揮教會的力量、大力建設職業教育體系和社區大學、社區再造等。從中可以看到許多民間團體和慈善基金會的力量,他們許多試點創新都發揮了巨大的作用。

另外十分關鍵的就是專家學者的意願和影響公共政策的力量。無論是經濟學、社會學、政治學、心理學,這些學者他們雖然衣食無憂,但卻都無比關注社會公平這一嚴峻問題,並孜孜不倦尋找問題和解決方案。他們將美國社會視爲一個堅實的共同體,因爲我們身在其中,彼此的前途命運同樣緊緊相連。

相比起美國,中國目前的貧富差距與社會公平的問題顯然更加嚴峻。但我們所能做到的事情好像更少,關心他們的人也越來越少。讀到全書最後一句話險些淚目:“事到如今也必須承認我們對這些孩子的義務。因爲我們和窮孩子之間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他們,也是,我們的孩子。”

如此同時,我們的孩子此刻又在哪裏呢?

  《我們的孩子》讀後感8

《我們的孩子》是一份研究報告,作者和他的團隊用了數年時間,走訪了百餘個家庭,和家庭的孩子和父母進行了訪談。他們試圖回答一個問題:在一個階級固化的社會裏,寒門爲什麼再難出貴子?作者團隊對比了貧窮人家和富裕人家孩子的成長過程,發現富人的孩子比窮人家孩子擁有更多的資源和可能性。兩個階層的差異除了經濟之外,還體現在家庭結構、父母教養、學校教育和社區資源上。比起生活在富裕家庭的孩子,窮人的孩子更有可能 生活在破碎的家庭之中,他們的父母因其自身的困境無法給予孩子充分的陪伴和關注,他們的家庭大部分居住在教育資源相對缺乏以及鄰里關係相對冷漠的社區之中,所以教育資源和社會支持系統也難以支持他們獲得更高的教育程度。

本書呈現的觀點雖不新鮮,但支撐每一個結論的家庭故事和數據卻讓人印象深刻。更爲難得的是,作者還呈現了20世紀50年代的多個故事和事實,來論證和分析美國社會階層是如何一步一步分化和固化的。在那個“美國夢”的時代,富人和窮人生活在同一個社區,他們可以上同樣的學校,富人家的孩子會被父親教導,“如果你的同學只能買一瓶可樂喝,那你也就只能買一瓶”。在那個時代,出生貧寒的孩子能夠憑藉着教育和努力向上層流動。隨着科技的發展,白領和藍領的收入不平等逐漸加劇;房地產的發達,也加速了“社區隔離”,富人區和貧民區裏的教育資源也有着天壤之別。這如此種種,讓富人的下一代能夠得到更好的教育、擁有更廣闊的視野,因而變得更富,而窮人家庭的境地則越發堪憂。

書中最後的觀點也頗值得回味。作者指出,雖然美國社會歷來鼓吹機會均等,但在這個“生而不平等”的社會裏,一切“機會均等”只是空談。而富孩子和窮孩子之所以會走上不同的道路,這看似是教育(學校和家庭)的問題,但着手改變的切入點則不應該僅僅是教育。通過經濟和政策的調控來緩解貧窮家庭的壓力,纔是真正的民生大計。雖然這本書中所述均是美國的現狀,但在閱讀過程中,難免不時與中國社會正在經歷的階層分化進行聯想和對比。“寒門難出貴子”雖然聽起來有些殘酷,但這是中西方社會都在上演的現實,在發展論當到的社會中,機會平等已成爲虛設的口號,資源的最優配置纔是掌權者更願意看到的。這讓作者在書最後提出的改革方案,平添了幾分理想主義的色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