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育範文 > 讀後感 > 《我們的孩子》讀後感(精選5篇)

《我們的孩子》讀後感(精選5篇)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2.27W 次

看完一本名著後,大家心中一定有很多感想,是時候寫一篇讀後感好好記錄一下了。爲了讓您不再爲寫讀後感頭疼,以下是小編爲大家整理的《我們的孩子》讀後感(精選5篇),歡迎閱讀與收藏。

《我們的孩子》讀後感(精選5篇)

  《我們的孩子》讀後感1

當時,小到克林頓港,大到整個美國,社會經濟壁壘處在一個多世紀以來的歷史最低點,具體表現爲:經濟和教育高速發展;收入平等程度較高;鄰里和學校內的階級隔離維持在低水平上;種族間通婚和社會交往的階級壁壘可以輕易打破;公民參與度高,社會凝聚力強;出身社會下層的孩子們有着充足的機會去攀登社會經濟的上行階梯。

我高中同學的故事向我們展示出,無論貧窮富有,甚至無論膚色黑白,所有的孩子都有機會走向成功。他們的人生能走多遠,首先取決於他們自己的才華和進取心。

他的家族謹慎低調地處理他們的家庭地位:當你身處克林頓港,周圍的孩子們都只買得起一罐可樂,那你也只能買可樂。

這就好像,曾經有一道自動扶梯帶着1959屆的大多數學生向高處走,但就在我們自己的子女行將踏上之際,這扶梯卻戛然而止。

  《我們的孩子》讀後感2

帕特南教授出生在上個世紀四十年代。那個時候,白領和藍領的孩子一起學習、一起玩耍,各個階級之間融合度比較高,沒有很明顯的階級分化,機會也相對平等。有錢人家的孩子如果不努力,就不會有美好的未來;窮人家的孩子如果努力上進,就會實現階級的躍遷。那個時候,在家族聚會中,你會看到教授和藍領正在談笑風生;商人和從事服務行業的人言笑晏晏。

後來,隨着經濟的衰退,階級分化越來越嚴重。富裕人家越來越重視教育,於是他們的孩子從幼兒園到大學,一直都享受着優質的教育資源。普通人家負擔不起昂貴的學費,只能上一般的學校。孩子們從一出生,就被分在了不同的階級裏。一些普通人家的孩子很努力,但他面臨的難題要比富裕人家多太多:怎麼申請大學,要讀哪個專業,面試的時候要怎麼做才比較得體。窮人家的孩子想要找到這許許多多問題的解決辦法,需要多方打聽、做出很多努力;而富人家的孩子,可能早就從父母親戚那裏得到了準確的指導。

好容易大學畢業了,窮人家的孩子又碰到了另外一個嚴峻的考驗:找工作。富裕人家可能早就給孩子安排了不止一個好的實習機會,而窮人家的孩子卻要從那些不怎麼好的機會裏面,去花時間甄別尋找相對來說不那麼糟糕的那個。其實,很多時候並不是因爲窮人家的孩子不夠努力和優秀,而是因爲缺乏一個展現自己的舞臺和提升自己的機會。

前幾年,有一篇文章很火,叫《寒門再難出貴子》。講的是幾個在同一銀行實習的大學同學,因爲家庭背景不同,後來的職業生涯也有了很不一樣的開篇。家裏社會地位高的早已進入保險箱,內定爲銀行的正式員工;家裏經商的早已看破實習規則,因此並不妄想留在銀行,而是積極尋求和銀行合作的商機;家裏條件普通、甚至貧寒的孩子,沒有在這次的實習中得到工作或者賺錢的機會。

一個人出生的家庭和階級,確實影響深遠。比如一個很有物理學研究天賦的孩子,如果他的父母人脈很廣,那麼他會得到很好的培養,甚至以後可能會成爲物理學方面的研究人員;如果他的父母只是普通工薪階級,那麼尋找一個能在專業方面指導孩子的人都難,更別說後續的培養了。有時候,不是因爲一般人家的孩子不夠聰明,實在是父母擁有的資源太有限。即便他們傾盡所有,也不一定能提供給孩子所需要的幫助。

出生家庭的經濟狀況和社會等級,必然會對一個人的爲人處世和眼界產生重要影響。很多事情背後隱藏的規則,富裕人家的孩子可能早就聽父母說過,所以他會欣然接受着一切,也會知道怎麼去順應這些規則、有哪些地方可以利用這些規則;而普通家庭的父母可能根本就不知道這些規則的存在,他們又拿什麼去教導孩子呢?富裕人家的孩子可以早先接觸到高科技的東西,可以在很小的時候就去家鄉以外的地方開闊眼界,這些都是普通人家的孩子所享受不到的。所以,當富裕人家的孩子們討論倫敦巴黎波士頓的時候,普通人家的孩子只能有在一旁默默傾聽和暗自羨慕的份。

隨着財富和資源分配的傾斜,貧富差距會變得越來越大,階級分化也會越來越明顯。之前,各個階級之間隔得是一張網,現在,階級之間隔的是一塊密不透風的鐵板。來自於不同家庭的孩子之間的差距越來越大,實現階級躍遷的機會越來越小。

寒門再難出貴子,不一定是孩子不努力,而是因爲寒門享受的資源和機會,實在是太少了。

  《我們的孩子》讀後感3

今天看的是《我們的孩子》這本書,它是由哈佛大學教授羅伯特·帕特南通過大量的數據和例證寫出的一本暢銷書,它展現了美國教育的現狀,以及半個世紀以來美國日益加大的階級鴻溝。

雖然說的是美國的教育現狀,但是從中可以窺見我國教育的模式和走向。

他向我傳達的第一個觀點:窮人已經無法翻身。

在我上高中的時候,《讀者》中,有一篇爆文,《我奮鬥了18年,才和你坐在一起喝咖啡》。這篇文章講的是一個農家子弟,通過辛苦奮鬥18年,才取得和大都會裏的同齡人平起平坐的權利。這是上世紀末一代人的真實寫照,這篇文章在當年引發很多共鳴。

來自農村的寒門子弟,唯一的出路就是考大學,只有通過這種方法,他們才能走出大山,開眼見世界。當時確實有這樣的寒門子弟,通過刻苦學習取得了很好的未來。

農村戶口和城市戶口以及教育區域的不同都給這些農村的孩子造成不可逾越的鴻溝。之所以說高考相對公平,只是因爲高考給了這些學生一個希望,一個機會。他們得知,可以通過好的成績得到一個夢寐以求的機會,哪怕這種機會是城裏的孩子所不屑的。

但是,我們也要清楚在地區限制下高考分數線有天差地別。北京、上海戶口的學生在考清華、北大、交大、同濟大學的時候分數線可能比湖北、山東、江蘇的學生分數線要低得多得多。同樣的考試小地方的孩子付出的努力要比大城市的孩子付出的辛苦也要多得多。

其實,有更多的人會發現,他們辛辛苦苦奮鬥了18年,還是不能和大城市的孩起喝咖啡。高額的房價已經逼着他們朝不保夕,哪有喝咖啡的奢望了?

最近導演鄭瓊用六年時間,記錄了三個孩子的《出·路》。這部紀錄片從2009年的三個來自不同社會階層的孩子的生活軌跡,來說明中國目前青年的現狀,記錄了三個青年的夢想和當代中國現實的碰撞。來自甘肅貧困地區的馬百娟、湖北咸寧的徐佳以及和北京富二代袁晗涵。

六年後,馬百娟還是過着跟村裏們的女孩同樣的生活,嫁人、生子;徐佳經過復讀,考上了大學,但是,畢業後卻發現找工作不像他想的那麼容易;而袁晗涵有家人的支持和鼓勵,在創業的道路上越走越順。所有的人說,這就是他們一成不變的出路。

這也反映了作者說的第二個觀點:思維方式限制了窮人的想象力和創新力。

中國有句話說,物以類聚,人以羣分。在美國有富人區,有窮人區,哪怕這隻有一牆之隔,富人區的都是來自上流社會的,他們享受的是富人所能提供的所有的資源。他們見識廣,眼界寬。而窮人從小就沒有接觸高新科技帶給他們生活上的便利,他們自然也想象不出外面的世界究竟是什麼樣的。

現在的中國和當年的美國一樣。富人家庭精心栽培孩子,他們爲了孩子,不惜買天價的,學區房。只是爲了讓孩子爭取到好的教學資源,好的學習環境。

富人的孩子,從小學就開始接觸了科學設計和發明創造,英語口語,也能和外國人無障礙交流。

而農村孩子連電腦是什麼都沒見過,更不用提那些科學實驗。英語朗讀更是蹩腳。

有很多鄉下孩子再轉入城市,第一個面臨的問題就是語言障礙。

就像紀錄片中馬百娟的夢想就是考大學,一個月掙1000元,買她們那裏不夠吃的面……其實,她不知道的是,1000元還不夠我們這個四線城市有的孩子一個月的零花錢。

果然是貧窮限制了她的想象力。

富人的後代和窮鄉僻壤的孩子自然是都不在一個起點,就是我們常說的,人家一出生就在羅馬了。

作爲家長,我們只能不斷髮展自己,提高收入,儘自己最大可能爲孩子創造條件,不要相信那種所謂佛系的說法“孩子就要平平淡淡,開開心心快快樂樂的長大”。

此非魚,焉知魚之樂?過程雖苦,但有朝一日,當他站在領獎臺的時候,再回首這一路走來的汗水。你知道他不快樂嗎?他不充實嗎?他不滿足嗎?

  《我們的孩子》讀後感4

《我們的孩子》是講述美國50年代的孩子的成長經歷,以及他現在的變化,富人的孩子越來越好,而窮人的孩子就過的越來越差,即使在上帝面前人人平等的美國仍然存在着巨大的貧富差距和階級分化,教育隔離,想想中國在城市化進程中,之前大家都過得相對於比較平等,寒門也可以出貴子,但是隨着社會的發展不平等的加劇,在這種社會主義國家,有可能貧富差距日益擴大,也走向美國的這種形式,由平等變爲不平等,不平等轉向平等需要巨大的推力。

作者以大量的事實和數據對各個階層進行了對比和分析,這種存在的差距是可以縮小的。

因爲繼續擴大的社會經濟鴻溝,將威脅到美國的經濟以及民主、價值觀。他們必須做到成功的克服這些挑戰,將下一代拉回到機會平等的競爭場域,他們背後的措施是各有不同,但萬變不離其宗,背後就是有着承諾:我們願意將自己的資源投放在別人的孩子身上,而這種承諾之所以成立,離不開一種發自美國內心的情感————就是這些孩子,同樣,他們也是我們的孩子。

在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這個社會,總有一些人,爲了這個事業,他們把教育和培養孩子當成自己一生的事業,無論在我們這個家庭裏,都是還是鄰里社區大家庭中。(羅斯瑪麗,她生命中孜孜以求的就是我家廚房上貼的人生箴言:100年之後,無人會在意………你銀行戶頭裏還有多少錢,………但我們會因爲路過一個孩子生活,而讓世界變得更美麗。)

感謝作者爲之的努力,對當今社會的我們也可以的受到啓迪!堅信教育的巨大作用!

  《我們的孩子》讀後感5

假期在家翻閱了《我們的孩子》這本書,其中印象最深的一個章目是『沒有優點的孩子』,心中頗有感觸,內容是說一位三年級學生在寫『我的優點』的作文時,竟然一片空白,而家長認爲他的孩子沒有優點,是孩子的錯,而作者也舉出自己的女兒,寫出自己十多項的優點,並認爲孩子認爲自己沒有優點不是孩子的錯,而是家長的標準太高,對優點的要求過高,以致於孩子會覺得自己是個沒有優點的人。

看了這樣的一篇文章,不禁回想,如果在我三年級時給我同樣的題目,我的腦袋可能也會是一片空白,因爲當時的我真的不知道自己的優點有哪些,甚至不認爲自己的一些特質算是優點嗎?現在想想,其實優點是什幺,也許現在我可以來分析『優點』這兩個字代表的`究竟是什麼意義,當自己還是個思想不成熟的孩子時,也許對自己而言,優點就是如家長、老師期望的特質一樣,例如功課好、很乖等等,這些主要的概念,強加在孩子身上,即使他認爲自己在某些方面有過人之處,也可能自覺得這不是老師家長所期望的,在寫這樣的一篇作文,不會將這些優點寫出來。我想,這除了讓孩子容易失去自信心之外,還顯示了在我們的家長、老師們會給學生一種觀念,還是將孩子在學業上的表現視爲最高的評斷依據,雖然這樣的標準並不一定是最壞的,但難道沒有更好的方法,可以幫助我們的學生更能正視自己的特點,成爲對自我的肯定與支持嗎。

有句廣告詞這樣說:不要讓孩子輸在起跑點上,廣告商之所以想出這樣一句宣傳詞,除了推銷自己的產品外,多少反映了在我們的社會上,父母對孩子的教育的確似乎家長們都認爲,如果十分重視,我們也經常看到許多的教改團體一天到晚呼籲推動教育改革,可見得教育問題的確是許多人所關心的議題,然而,教育的品質提高了,受教育的人口提升了,但我們也看到街道上一家家的才藝班、課業輔導班四處林立,家長們殷切關心的,是小孩子會不會輸在起跑點上,因此父母每天帶着孩子奔波於各個輔導班,計劃着讓孩子考級。我同學說,"嗨,這在南京是很普遍的現象,一點都不希奇"可憐的孩子就從星期一補到星期天,天天在學習新的知識,並『廣泛的接觸不同的事物』以『培養優良的興趣』。當然,培養興趣是好的,學習新知也是好的,但孩子們真的樂於接受嗎?也許他們只是家長互相炫耀的資本,也許只是圓了家長自己的夢想。也有些家長會這樣說:"我給她創造這麼好的學習條件,還要陪他學,這是爲他(她)好呀"無論如何,當孩子對一項才藝失去興趣,最放棄不下的,可能就是家長了,等到有一天要寫一篇作文,題目是『我的優點』,孩子們想到的可能是:我上過哪些才藝班、我會彈鋼琴、我會跳芭蕾舞…,至於沒學過的,也許想到:我跑得很快、我很會說笑話…但也許不敢將它寫在作文紙上,因爲:怕會被其它同學笑。

當兒童長久在家長老師的期望之下,很容易的會接受長輩給他們的價值觀,若是我們給兒童一個不同的機會成長,不要建議孩子們學這學那的才藝,孩子們的發展會如何呢?會不會有不一樣的結果呢?也許孩子們在這樣的環境下,將不再是每個人都是放學後就走進課輔班,放假時就走進才藝班,這些才藝不再被認爲是孩子不會輸給其它人的工具,每個孩子都會發展出不同的價值觀,也許某些人更能因此而發現更加適合自己的興趣,我想,社會走向多元,對這個環境中的每個組成份子,也許會是件好事,因爲每個人都會有更加不同的選擇,當有一天,社會中充滿更多不同的聲音、不同的想法,社會中的每一個人可能會更懂得尊重其它人的想法、其它人的聲音。

我認爲,家長們也許不用這麼煩惱的爲孩子着急,害怕孩子會輸給其它人,因而替孩子佈置好一條條的道路,讓孩子照着長輩的期望而走,若是能讓孩子對自我有更多的體會和認識,更加認同自己本身的特質,有自己的想法,有自我的主張,當面臨抉擇的時候,能做出適合自己屬於自己的決定,而不是猶豫自己是否符合其它人的期望,也許這樣對一個人來說,會有更屬於自己的人生吧!就像寫不出自己優點的孩子,其實不是他沒有優點,而是他對自己的特質並不清楚,或是他的特點不符合長輩的要求,因而使得這些原本該是快樂的孩子,因爲不被長輩認同而對自己失去自信,雖然我並不清楚這樣的孩子長大之後會是如何,不知道他們是否快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