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育範文 > 讀後感 > 《我們的孩子》讀後感大綱

《我們的孩子》讀後感大綱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3.75W 次

當仔細品讀一部作品後,相信你一定有很多值得分享的收穫,何不寫一篇讀後感記錄下呢?那要怎麼寫好讀後感呢?下面是小編收集整理的《我們的孩子》讀後感,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閱讀。

《我們的孩子》讀後感

《我們的孩子》讀後感1

作爲一個育齡四年半的新手媽媽,這幾年也看了不少的育兒書,發現大部分育兒書籍都有一個好的共性,就是幫助我們認識到自己當初成長中的缺憾,進而在自己的養育過程中,儘量去避免產生重複的缺憾,給孩子一個美好幸福的童年。

《我們的孩子》是擁有着45年臨牀經驗的兒童精神科醫生佐佐木正美先生的全新力作,他將看見、傾聽孩子的心聲,給予他們無條件的愛,全然的滿足孩子的需求,作爲重中之重來闡述。

全書分爲如下三個部分

第一部分“我們的孩子:看見,傾聽與改變”。

0—12歲是養育孩子的關鍵時期,教育就和建築一樣,這個階段是最重要的打地基階段,孩童時代的安全感和幸福感基本上全部在這個時期。童年時期孩子的成長將會影響將來一生的性格。

在我們曾經的孩童時代,最大的期望就是父母能夠聽見我們的想法,哪怕想法很幼稚很不成熟,但是大部分父母都很難放下身段,站在孩子的角度來思考,更別說能傾聽孩子的內心世界。小時候的我們在父母那裏總是不被理解的,大人們總是希望還能按照他們的想法和要求來成長。在自己的成長過程中長期的得不到理解和迴應,長大後總是會暗暗想着,等我們養育子女的時候一定要改變。

等到自己做了父母,才發現孩子在我們面前其實天生屬於弱者,很多時候我們都會按照大人自己的意願來幫助他們決定一些事情或

者說要求孩子做到一些事情,這種時候父母和孩子其實不是一種平等的姿態。孩子的要求和述求不被聽見和理解,似乎又在重複着我們當初成長的軌跡。佐佐木正美認爲,我們在養育孩子的過程中,要能夠看見孩子行爲,要能夠聽孩子行爲背後內心的述求,最後纔是改變。改變自己的姿態,改變自己的行爲。

大部分家長都希望孩子乖巧聽話,但其實每個寶寶性格都不同,他們的成長軌跡也不同,但是相同的就是孩子的成長是有它自己的過程的,我們父母所需要做的就是儘可能的維護孩子們的童心,給孩子們足夠的安全感,讓孩子們的童真儘可能的保持的長一些。這個階段,能看見孩子們的行爲,能聽懂孩子內心的述求,能平等的和孩子們一起成長,纔是我們做父母所需要努力的地方。

第二部分:正念養育

等孩子們跨過童年時期,進入青春成長期,這個時候孩子們開始接觸的更多,也是自身習慣和觀點培養的重要階段。他們開始更多的和這個社會接觸,也開始建立自己的社交圈子,這個時期,其實父母的陪伴反而退居二線,孩子們開始勇敢的探索這個世界,有着自己獨特的性格,也會有着自己的優缺點。

父母們在旁邊更多的應該是用引導孩子們樹立一些正確的觀點,放手讓他們勇敢的去探索,孩子的優點我們需要用放大鏡去看,而孩子的缺點我們要不動聲色的去引導。

第三部分:給孩子一個好的原生家庭,青春期養育

我們現在經常會聽到這樣一句話,幸運的人一生都被童年治癒,不幸的人一生都在治癒童年。每一個孩子的成長過程中,家庭,父母對孩子的影響都是深遠的,甚至會伴隨一生。有一個幸福的童年的孩子,成年後性格會更穩定,更能溫和的去愛這個世界。

作爲父母我們所能做到的就是盡力給孩子完整的愛,而不是某一方缺席的愛,家庭的氛圍和對彼此,對孩子的愛意纔是孩子肆意成長的充足的養料。我很喜歡佐佐木正美老師在書裏提出的一些觀點,好像自己成長中的缺憾,我現在發現了並且很努力的去改正了,那麼在自己孩子成長的過程中,對自己的成長的缺憾也是一種彌補。

養育孩子並不僅僅是關心衣食住行,最最重要的就是要和孩子建立良好的內心的溝通,給孩子充足的安全感,滿滿的愛意,像呵護一朵花兒一樣去呵護着孩子的成長,同時也能滋養着自己的內心,這也是養育孩子的需求和意趣所在。

從現在開始,去認真的看見,傾聽和改變,和孩子一起成長。

《我們的孩子》讀後感2

今天看的是《我們的孩子》這本書,它是由哈佛大學教授羅伯特·帕特南通過大量的數據和例證寫出的一本暢銷書,它展現了美國教育的現狀,以及半個世紀以來美國日益加大的階級鴻溝。

雖然說的是美國的教育現狀,但是從中可以窺見我國教育的模式和走向。

他向我傳達的第一個觀點:窮人已經無法翻身。

在我上高中的時候,《讀者》中,有一篇爆文,《我奮鬥了18年,才和你坐在一起喝咖啡》。這篇文章講的是一個農家子弟,通過辛苦奮鬥18年,才取得和大都會裏的同齡人平起平坐的權利。這是上世紀末一代人的真實寫照,這篇文章在當年引發很多共鳴。

來自農村的寒門子弟,唯一的出路就是考大學,只有通過這種方法,他們才能走出大山,開眼見世界。當時確實有這樣的寒門子弟,通過刻苦學習取得了很好的未來。

農村戶口和城市戶口以及教育區域的不同都給這些農村的孩子造成不可逾越的鴻溝。之所以說高考相對公平,只是因爲高考給了這些學生一個希望,一個機會。他們得知,可以通過好的成績得到一個夢寐以求的機會,哪怕這種機會是城裏的孩子所不屑的。

但是,我們也要清楚在地區限制下高考分數線有天差地別。北京、上海戶口的學生在考清華、北大、交大、同濟大學的時候分數線可能比湖北、山東、江蘇的學生分數線要低得多得多。同樣的考試小地方的孩子付出的努力要比大城市的孩子付出的辛苦也要多得多。

其實,有更多的人會發現,他們辛辛苦苦奮鬥了18年,還是不能和大城市的孩起喝咖啡。高額的房價已經逼着他們朝不保夕,哪有喝咖啡的奢望了?

最近導演鄭瓊用六年時間,記錄了三個孩子的《出·路》。這部紀錄片從20xx年的三個來自不同社會階層的孩子的生活軌跡,來說明中國目前青年的現狀,記錄了三個青年的夢想和當代中國現實的碰撞。來自甘肅貧困地區的馬百娟、湖北咸寧的徐佳以及和北京富二代袁晗涵。

六年後,馬百娟還是過着跟村裏們的女孩同樣的生活,嫁人、生子;徐佳經過復讀,考上了大學,但是,畢業後卻發現找工作不像他想的那麼容易;而袁晗涵有家人的支持和鼓勵,在創業的道路上越走越順。所有的人說,這就是他們一成不變的出路。

這也反映了作者說的第二個觀點:思維方式限制了窮人的想象力和創新力。

中國有句話說,物以類聚,人以羣分。在美國有富人區,有窮人區,哪怕這隻有一牆之隔,富人區的都是來自上流社會的,他們享受的是富人所能提供的所有的資源。他們見識廣,眼界寬。而窮人從小就沒有接觸高新科技帶給他們生活上的便利,他們自然也想象不出外面的世界究竟是什麼樣的。

現在的中國和當年的美國一樣。富人家庭精心栽培孩子,他們爲了孩子,不惜買天價的,學區房。只是爲了讓孩子爭取到好的教學資源,好的學習環境。

富人的孩子,從小學就開始接觸了科學設計和發明創造,英語口語,也能和外國人無障礙交流。

而農村孩子連電腦是什麼都沒見過,更不用提那些科學實驗。英語朗讀更是蹩腳。

有很多鄉下孩子再轉入城市,第一個面臨的問題就是語言障礙。

就像紀錄片中馬百娟的夢想就是考大學,一個月掙1000元,買她們那裏不夠吃的面……其實,她不知道的是,1000元還不夠我們這個四線城市有的孩子一個月的零花錢。

果然是貧窮限制了她的想象力。

富人的後代和窮鄉僻壤的孩子自然是都不在一個起點,就是我們常說的.,人家一出生就在羅馬了。

作爲家長,我們只能不斷髮展自己,提高收入,儘自己最大可能爲孩子創造條件,不要相信那種所謂佛系的說法“孩子就要平平淡淡,開開心心快快樂樂的長大”。

此非魚,焉知魚之樂?過程雖苦,但有朝一日,當他站在領獎臺的時候,再回首這一路走來的汗水。你知道他不快樂嗎?他不充實嗎?他不滿足嗎?

《我們的孩子》讀後感3

我想說說兩個情節。

第一個是,老師們因爲學生的某些表現感到沮喪。

我從紀錄片裏看到中國老師感到沮喪多半是因爲學生不聽話,不服從老師的要求。英國學生上課不守課堂紀律,或者是不遵守教室的嚴肅性(比如喝茶之類的),或者是老師們覺得自己在爲同學們好但是同學們不理解不接受的時候。

我從紀錄片裏看到英國老師感到沮喪是因爲英國學生覺得自己比不過別人難過、傷心、流淚的時候(比如體育課上,那位英國老師說他們的體育是讓學生挑戰自己,而不是和別人比較,所以她看到自己的學生那麼難過,她也哭了),或者是一堂特別失敗的課(比如老師只是在給自己上了一堂課罷了,課程超級無聊)。

第二個是,有一位中國老師反覆並且自信地強調(對着紀錄片的攝像機,對着學生們的家長,對着她的同事)自己的一個觀點:因爲英國有很好的福利制度,沒有中國那種“知識才能改變命運”的壓力,所以這些學生纔會不好好上課。本來覺得好像還挺有道理的樣子,後來一想這個觀點不太好。

首先他們只是一羣初中生。我想了一下,當我還是初中生的時候,雖然我爸爸會給我上很多政治課來宣揚“知識就是力量”之類的話,但我並不覺得我是因爲這些大道理而學的。當時成績還不差,學習新的知識也總會得到挺正面的反饋,一來二並沒有覺得學習是一件很糟糕的事情而不想學。倒是後來要準備中考,每次大考都要排名,並且總是被期待着考上一所好的高中,那個時候覺得未來怎麼這麼不確定。回憶之後才發現,我性格中某些因素,其實那會兒就有一點點體現出來,只是那時我還小並且思想比較簡單沒有思考過一些比較嚴肅的事情,而一直沒有發現。忽略過程,最終還是進了一所公認的最好的高中,這不像糊里糊塗連自己所在城市有哪幾所高中都不知道的時期了(事實上我都現在都還不知道),而是清清楚楚地知道從小到大周圍環境提到的高考在三年後就會發生。在一所好的高中意味着我有特別好的同學,但這也意味着在我看來我的同學比我厲害很多很多,他們有更好的成績,有更好的表達能力,有更深刻的思想等等。好在到了高三終於看到了些高考的本質,但有些時間浪費了,有些事情過了,就是來不及了,最後考得不是太差了一所大學。接着在大學又稀裏糊塗待到現在,聽着各種名詞——“通識教育”、“考研保研出國工作創業”、“績點科研”,卻還是不知道自己應該怎樣度過大學。

因爲未來空空如也,什麼都等着自己創造,而人生又只有一次,難免只能選擇經過大多數人檢驗的“知識改變命運”這條路了。但如果未來比較光明,我覺得人們會更勇敢的選擇挑戰一些難的、“吃力不討好”的事情。再一點是,不應該要求每個人都愛讀書吧,可以鼓勵年輕人愛學習,但強制是沒有用的。還有一點是,中國老師和英國老師上課的方式本來就不太一樣,剛開始同學紀律還好可能是因爲不清楚中國老師是怎麼上課的,當他們上了幾節課之後就知道中國老師上課不會有什麼變化了(除了對着書或者對着ppt講,除了反覆重複還能有什麼呢),自然就容易開小差啊。老師們如果開無聊的會也會不認真吧(只是不會和旁邊的同事說話聊天或者做一些不合適的事情),你要說那些無聊的會有沒有講內容,肯定是有講,但就是無聊嘍。

所以,綜上所述,我覺得中國老師和英國老師還是有很大的差別的。並且中國的教育方式特別的地方可能反應在表面能看到的是:大課堂,老師一味地複述,同學一味地記錄,反覆做題反覆操練,老師是權威的,課堂實踐的內容不太多。但我覺得吧,“應試”纔是最大的特點,前述的那些不過是應試的手段而已。令人唏噓的是,紀錄片最後正是以考試來檢驗教學水平的。“考試”真是一個矛盾的發明,它的考覈方式對誰來講都相對公平,卻又因這人爲的發明驅趕了一些天性上的激情。